❤️柳營代天院代天巡狩遊王公傳奇 ❤️
三立「戲說台灣」,今天在柳營代天院前舉行「代天巡狩遊王公寶劍奇緣」開鏡典禮,家鳳受邀參加,黃偉哲市長、郭信良議長及李宗翰議員也一同參與,特別感謝廟方同時為我祈福,保佑下星期能順利生產。
柳營舊名「查畝營」,相傳是鄭成功勘察地畝營部所在;「代天巡狩遊王公」是當地重要的宗教信仰,所屬神階是代天巡狩中最高階的神明。相傳至今,已超過36姓氏巡狩千歲,至代天院鑑察建醮。王船習俗祭祀頗為盛行,稱為王醮,設壇祈願息災植福,每三年一次建王船,即俗稱「三年一醮」。
本次由代天院主委盧朝仁為首帶領柳營在地耆老與「戲說台灣」劇組,共同將代天巡狩遊王公傳奇改編,希望將代天巡狩遊王公的神蹟與傳說廣為流傳,另外也很高興前幾天由家鳳、公所與廟方共同努力的 #王船廣場環境綠美化工程 也順利通過議會墊付,不久後將動工。
還有除了在柳營代天院開鏡外,劇組預定取景地點,也包括現在最熱門的岸內糖廠、劉家古厝、學甲老塘湖、小脚腿、林家古厝、關子嶺等遍及柳營區、鹽水區及學甲區景點,相信透過戲劇播出,可吸引不少遊客到此一遊。
典禮結束後,家鳳也把握時間到周遭關心之前提案的一些改善工程,目前柳營代天院後東昇里巷道有三條已經順利完工,八翁里的和平路也正在進行刨除,中山西路的竄根也亦排除中,也發現仁愛路有相同狀況,將請同仁盡速提報。
#柳營代天院
#代天巡狩遊王公傳奇
#家鳳關心您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儀式&我們走過: 台灣不同的族群,自然各有其對生活的態度;年復一年自然重複的季節更替、24節氣,是老祖宗的智慧,不同宗教文化也隨著時間舉行不同的儀式。 人們藉由儀式來肯定生命存在的意義。不論是伐木造船,還是婚喪喜慶,迎神廟會和建醮,時代的巨輪一直往前邁進。城鄉差距雖然帶來生活樣貌的改變,我們在...
「建醮 時間」的推薦目錄:
- 關於建醮 時間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建醮 時間 在 追劇便利商店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建醮 時間 在 Rti 中央廣播電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建醮 時間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建醮 時間 在 狂人JoJo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建醮 時間 在 狂人JoJ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建醮 時間 在 2022盛典大廟建醮活動- Posts 的評價
- 關於建醮 時間 在 睽違24年! 歸仁廟宇建醮熱滾滾耗資逾2億|TVBS新聞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建醮 時間 在 [問題] 大橋遶境警察被看沒有很正常- 看板Tainan | PTT台灣在地區 的評價
建醮 時間 在 追劇便利商店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神之鄉》2021|台劇
改編自漫畫家左萱同名作品,以宮廟文化為題,詮釋年輕人返鄉接觸傳統文化的碰撞,述說親情中最難以解釋的矛盾,在了解故鄉文化之美的同時,慢慢解開與家人的心結。
雖然《神之鄉》是述說桃園大溪的故事,卻可以連結到自己的家鄉,因為每個地方都有宮廟文化,台灣肯定也存在著很多「神之鄉」,各有特色和文化
信仰會帶動一切,像條無形的線牽引著我們,指引回家的路。
廟是村落的信仰中心,比較鄉下的所在,沒有你想得到的連鎖店,方圓百里可能都是農田、魚塭,所有人都圍著廟宇而生,通常在鄉村的聚落中,一定能發現一間廟。
這間廟除了是實質上聚落的中心點,也是那些出外遊子回家的指標,每當廟宇建醮時,會有很多人返鄉,參與慶典,像第二個過年一樣,《神之鄉》裡提及的大溪624遶境也是如此。
/
王識賢在劇中飾演聖恩社社長-夏天龍,堅守傳統技藝,和勇於創新的黃世介(李李仁 飾演)是死對頭,看似對立的局面,沒想到他們卻是師出同堂的兄弟
兩大優秀演員前輩飆戲,看了非常過癮,也不禁令人想到當年《意難忘》這部戲,他們睽違16年再次交手
夏天龍除了堅守傳統,也屬於很嘴硬的父親,當年因為不明原因把妻兒趕出家門,兒子夏志薰(李玉璽 飾演)對他非常不諒解,即便是長大後回到家鄉,仍不願和父親把話說開,但其實他很想知道當年的原因,所以選擇留下來找答案
劇中除了兩世代的觀點,還加入了「台北俗」陳暖暖(項婕如 飾演)的視角,為了做報告和夏志薰一同回到大溪,她就是觀眾的代表,對一切感到好奇,說不定會為大溪注入新的力量!
期待夏志薰回到家鄉後發生的故事,他與爸爸之間究竟存在什麼問題呢?一個年輕人會與傳統文化產生怎樣的火花,期待接下來的夏日冒險!
/
我們經常遺忘這片土地有多美,它就存在於日常中,離我們很近,卻從未好好欣賞。
店長一直都很喜歡台灣在地文化題材的作品,每當看見有作品去紀錄這片土地的美好,心中總是很感動,也不禁感嘆能擁有這些美好真是太幸福了~
今年大溪的624遶境因疫情而取消,但電視有《神之鄉》的播出,這樣也算是一種線上舉行吧!
2021夏天不能錯過的感人故事,讓我們一起擁抱台灣文化的力與美。
現在就上LINE TV收看最新一集吧
👉 https://bit.ly/2TIjQWl
/
📍#神之鄉 播出時間
▪️公視|7/10(六)晚間9:00
▪️LINE TV|7/10(六)晚間9:00 同步上架
�▪️東森戲劇|7/11(日)晚間8:00
——
圖片、影片來源:LINE TV提供
LINE TV 神之鄉 The Summer Temple Fair
#李玉璽 #王識賢 #李李仁 #項婕如 #林輝閔 #廖威廉 #黃鐙輝 #周采詩 #謝怡芬 #盧以恩 #王彩樺 #黃新皓 #一直追 #畢書盡 #陳彥允 #毛玻璃 #台劇 #偶像劇 #戲劇 #桃園 #大溪 #普濟堂 #廟宇文化 #台灣 #公視 #LINETV #東森戲劇 #左萱 #Taiwan
建醮 時間 在 Rti 中央廣播電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樣看香港 港事大排檔】全球十大古怪節日其實不古怪—長洲太平清醮
(精彩節目內容 歡迎點選連結頁面上的三角形播放鍵圖案收聽)
https://www.rti.org.tw/radio/programMessageView/programId/1630/id/124237
「建醮、做醮」對台灣民眾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民間傳統祭典,無論是慶成、祈福、消災或超度,每逢大型醮典期間總是全鄉總動員,熱鬧非凡!而在香港的離島長洲,每年農曆4月也都會舉行「太平清醮」,不僅名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還被美國《時代週刊》選為「 #全球十大古怪節日 」,吸引眾多海內外遊客到訪。
其實,已有一、兩百年歷史的長洲 #太平清醮 一點兒也不古怪,它的起源與「驅除瘟疫」有關。而隨著時代推進,太平清醮後來又增添了新的元素—「飄色巡遊」及「包山嘉年華」,近年反倒成為節慶亮點。
今年的長洲太平清醮即將在下週登場,為了防疫、避免群聚,今年和去年一樣取消了飄色與搶包山活動,不過為了承襲驅除瘟疫的傳統,仍維持各項祭祀科儀、神功戲演出以及派發「平安包」等習俗,而原本高15.5米的3座大包山也縮水成4.6米。
無論如何,太平清醮承載著長洲居民的共同記憶,它不僅凝聚了鄉里社區的向心力,隨著各種宗教儀式與相關活動的舉行,許多精湛的傳統技藝也隨之保存下來,成為文化保育的助力;而在疫情仍然嚴峻的當下,太平清醮更發揮了「驅瘟逐疫,保境安民」、安定人心的力量!
想更了解長洲太平清醮的由來、太平清醮儀式如何進行、什麼是「飄色巡遊」?本集節目專訪香港文化組織「程尋香港」聯席創辦人之一、歷史研究者 #溫佐治 老師一起來分享!
#黃美寧 #每周五下午三點首播 #港事大排檔 #溫佐治 #太平清醮
「這樣看香港」節目電子信箱:nin@rti.org.tw 或 hk@rti.org.tw
更多精彩節目可透過Podcast平台搜尋節目名稱「這樣看香港」收聽。
建醮 時間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們儀式&我們走過:
台灣不同的族群,自然各有其對生活的態度;年復一年自然重複的季節更替、24節氣,是老祖宗的智慧,不同宗教文化也隨著時間舉行不同的儀式。
人們藉由儀式來肯定生命存在的意義。不論是伐木造船,還是婚喪喜慶,迎神廟會和建醮,時代的巨輪一直往前邁進。城鄉差距雖然帶來生活樣貌的改變,我們在不同族群,且又重複發生的儀式裡面,看到文化傳承的過程;既有不變的理念堅持,也有順變時代的妥協。
百年來,我們走過日據時代、太平洋戰爭,也經歷白色恐怖的威權時代、解嚴後街頭狂飆的民主歷程,並因追求經濟發展而傷害了自然環境,遭受時常來襲的颱風、水患和地震,還有瘟疫或病毒的傷害。
我們遭遇,我們應變,我們曾經失敗,我們也學著反省。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VDKKVl1Ei4/hqdefault.jpg)
建醮 時間 在 狂人JoJo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Joyce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just_be_joyce/?hl=zh-tw
FB:邱怡澍Joyce914
第一次看大王選委員 原來人被神轎甩出去是真的存在 不得不眼見為憑
從14:45開始 直到00:18全部委員尋找齊全
很開心又陪大王一起奔走全庄
當時與朋友有約線上直播錄podcast
所以能到場的時間有限 而大王就在這短短的半小時降駕了
感謝大王讓我親眼見證了過程 :D
#萬福宮 #五府千歲 #神轎找委員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KENVayLUQ0/hqdefault.jpg)
建醮 時間 在 狂人JoJ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Joyce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just_be_joyce/?hl=zh-tw
3/20開基天后祖廟送天師
在這之前先簡單的了解一下開基天后祖廟/送天師/當天會同行的神轎與媽祖吧:D
崇禎媽 三媽開先鋒 萬曆媽壓軸 LV媽送天師前一晚已登壇
多位重量級媽祖齊送天師 錯過這次要等超久
(抱歉這個影片有點趕 所以就沒有字幕 大家就多多包涵了)
今日挑戰兩個多小時出片 睡眠時間所剩兩小時
大家送天師見啦!!!
送天師當天會以寶島神很大主持人的身分跟大家見面囉
超美封面感謝 lovetemple0000
-
錯字修正! (抱歉 沒有檢查到錯字)
萬曆媽 萬曆媽 萬曆媽 萬曆媽 萬曆媽 萬曆媽 萬曆媽 萬曆媽 萬曆媽 萬曆媽 (我罰寫十遍)
#開基天后祖廟 #送天師 #媽祖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3Iy7tHeb88M/hqdefault.jpg)
建醮 時間 在 睽違24年! 歸仁廟宇建醮熱滾滾耗資逾2億|TVBS新聞 - YouTube 的必吃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已經有500多年歷史的台南歸仁古廟,睽違24年後舉辦 建醮 活動,場面超盛大!1號晚上普渡,信徒們準備了500多頭豬,近百隻羊,供品高達2萬桶, ... ... <看更多>
建醮 時間 在 [問題] 大橋遶境警察被看沒有很正常- 看板Tainan | PTT台灣在地區 的必吃
看板Tainan (台南)作者max13124時間8小時前發表 ( 2022/05/21 22:30 ), 5小時前編輯推噓66( ... 高中時還有建醮,普渡場在設在現在的東橋,非常熱鬧. ... <看更多>
建醮 時間 在 2022盛典大廟建醮活動- Posts 的必吃
要到梧棲老街文化廣場演出了!》時間:下週六5月21日晚上中部地區的朋友.大家不要錯過了!】 【2022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