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小說中,妳的名字不是妳的名字如何設計】我的名字叫昭君
先說一下這不是新海誠跨時空愛戀的《你的名字》,所謂妳的名字不是妳的名字,呃,顧名思義,就是單純妳的名字不是妳的名字。
這個妳是有性別意涵的,不是你的他,是妳的她,多數時候,常不是指兩個不同的人,是指同一人但使用了不同的名字來成為詭計。
這跟之前所說的,孫悟空吹毛成猴或漩渦鳴人結印的多重影分身之術有所差異,分身術的重點是在同時異地卻出現「同一人」的謎。
妳的名字不是妳的名字則多異時異地出現「同一人」,卻使用不同名字現身,乍看以為是新增角色,卻渾然不覺有人只是改名換姓。
讀者常會誤以為人物是兩個甚至以上,但其實關鍵人物只有一個,就像名偵探柯南最喜歡說的:「真相只有一個!」,人也是這樣。
就像中國川劇變臉奇技,臉再變,都還是同一個人的概念;但雙人交換如電影《變臉》或邢速蘭換面等,都是後來比較複雜的變形。
這詭計多用於女性,且往往是因為被誰傷害背叛等創傷因素警醒,於是變臉換面改名,重新靠近將自己推進地獄的人,但不懷好意。
如以熱門時事霸氣周怒斬渣男祥的故事來比喻,如果周沒有選擇發千字文揭穿渣男言行,便是整型換名,重新靠近再施以報復行舉。
再流行年代事物詭計一點,就是被丈夫與小三聯手陷害的正宮,如何換名重來的韓劇《妻子的誘惑》,但這個劇應該比較少人知道。
表現今昔差異方法也有點老套,如果熟悉《延禧攻略》大小嘉嬪的觀眾,也可能早知道,那是一千零一招之點個痣就說身份不同啦。
不過如果是雙人交換,會像真假千金,但不同的是,真假千金著重因為身份不同帶來雲泥之別的際遇,妳的名字重點則在復仇心計。
變臉換面,多半是為了有天,能有一個捲土重來,改變命運的機會,大抵也類平行世界開啟人生複本或書中書被害轉加害的輪迴。
這種因完全料想不到的意外之人環繞身邊,有時會與「易位構詞遊戲」結合,但那時性別與復仇動機就沒那麼強烈而多是精神分裂。
就像湯姆.瑞斗與佛地魔,同樣字詞重組順序不一定是女性復仇;《隔離島》與《完美的蛇頸龍之日》有些人物是字詞重組後虛構。
妳的名字不是妳的名字,常與尋找「消失的女孩」、「平行世界推理的平行雙女」及「人正闇黑系」等相互使用,隨作品不一而定。
就像數學演算的機率,有一種排列組合,如C5取2,五球取二球,會有幾種可能呢?各項詭計的排列組合加成效果,會有不同結果。
這是因為平行雙女特點,本來就是平行世界女性類比-女女間相互追尋,但不是類比平行世界愛情,直接等同百合花開的季節故事。
而是多以消失/昏迷/失蹤/死亡的女孩或女人開啟懸疑,接續則利用血緣姻親與否的姊妹閨密或容貌遭遇的酷肖來混淆身份錯置替換。
用命運的似曾相識過去現在今昔對比,甚至雙女交乘1111,來察覺集體歷史與個人生命悲劇,是否事可轉圜,有不同的結局或心機。
如張渝歌那舞女生涯一場夢的《詭辯》或中山七里《嘲笑的淑女》人正闇黑系天使系惡女,我是你,你是我,身份交換的撲朔迷離。
如果單指妳的名字不是妳的名字,並結合強烈復仇心計的,大概可以致鬱系真梨幸子,人在做誰在看的《復仇女神的佈局》為第一。
另外,還有一種特殊情況非常值得一提,小說是虛構,但有時作者與筆下人物劇情關係,卻會被擬作上帝操縱命運(沒冒昧意思)。
人生當然不是虛構的,應該是真正的現實(是吧),但我們常常會覺得說,一個作家的生命經歷,像小說,是一部傳奇,具戲劇性。
那麼如果以世界謀殺天后,重量級的祖師奶奶-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為例,讀者是否知道她的生平與作品有呼應關係?
她曾因喪母接連第一任丈夫外遇並提離婚,於是事後失蹤多日,最後在千里遠的小旅館,找到失憶的她,登記的名字是情婦的名字。
推理金三角之一對夫婦加外遇對象就可設計謎團、尋找消失的女孩、妳的名字不是妳的名字與失憶,加上個女警就可以平行雙女。
只能說,某種程度上來講,她的人生經歷與暢銷作品類型,簡直就與推理公式的流行SOP,相互呼應,絲絲入扣,叫人覺得好驚奇。
延禧攻略嘉嬪死 在 Daily Focus 日日旅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遊清東陵 看百年後的延禧攻略 】
.
幾年前到北京出差時順遊了 #清東陵,清東陵位在中國河北省遵化市,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陵墓群。清東陵葬了太多帝后,其中 #裕陵 便是乾隆爺的陵寢。與乾隆葬在同一室的后妃有五位,分別是 #富察皇后、孝儀皇后(#魏瓔珞)、及慧賢(高貴妃)、哲憫、淑嘉(嘉嬪)三位皇貴妃。
.
民國初年孫殿英盜墓時把裕陵的棺翻了個透,這些帝后屍骨全混在一起泡水,唯有魏瓔珞被發現時屍身完整未腐化,臉長長瘦瘦跟吳謹言是有點像。後來國民政府重葬這些帝后,乾隆的男性屍骨可被辨認所以沒啥大問題,魏瓔珞的 #屍身完整 因此得以獨葬,其餘富察皇后等妃子的屍骨大混亂,你骨中有我我骨中有你,只好全部混在一起跟乾隆同棺,只是放在乾隆後方。
.
魏瓔珞自死後到被發現,屍身153年不腐壞,連死後都還能如此獨特,電視劇也不算亂演,屍身不壞搞不好真與傅恆從緬甸找到的聖心草定顏丹有關。
.
至於後來的皇后 #輝發那拉氏(嫺妃+如懿),原本十分得寵,卻在隨乾隆與太后南巡時,命運發生了轉折。關於這段歷史,檔案中記載,皇后由於憤怒,毅然摘下所有頭飾並自行斷髮。清制上只有皇太后、皇上駕崩時,皇后等后妃才能剪髮。乾隆因而大怒,立刻下令將皇后送回京師,並撤銷了皇后自入宮以來的所有冊封,只留兩名宮女在冷宮中陪伴,隔年她便空虛寂寞冷地孤獨死去。
.
那拉氏到底為什麼發瘋,野史有三派說法,一說乾隆此次南巡時刻意避開了山東濟南,因前一次南巡時,富察皇后就是死在濟南( #大明湖的夏雨荷?),乾隆難忘與富察的情份,悲從中來寫了首詩,這下惹惱了那拉氏,才有後面的瘋狂之舉。
.
電視劇比較接近另外兩種說法的綜合版,就是乾隆想上岸尋歡作樂,被那拉氏勸諫,兩人大吵一架,那拉氏後便怒至起肖。也有說乾隆想晉魏瓔珞為皇貴妃,那拉氏美送所以鬧上這麼一齣。無論原因為何,總之乾隆說她瘋了並形同廢后,就是結論。
.
關於這段皇后南巡起肖的歷史,乾隆單方面聲明如下:
「據留京辦事王大臣奏,皇后於本月十四日未時薨逝。皇后自冊立以來,尚無失德。去年春,朕恭奉皇太后巡幸江浙,正承歡恰之時,皇后性忽改常,於皇太后前不能恪守孝道。比至杭州則舉動尤乖正理,跡類瘋迷,因令先程回京,在宮調懾。經今一載有餘,病勢日劇,遂爾奄逝。此實皇后福分淺薄,不能仰承聖母慈眷,長受朕恩禮所致。若論行事乖違,即予以廢黜亦理所當然。朕仍存其名號,已為格外優容,但飾終典禮不便復循孝賢皇后大事辦理,所有喪儀只可照皇貴妃例行。」
.
這位嫺妃娘娘皇后,最後幾年過得如此抑鬱,死後也沒得到皇后的喪禮與祭祀,不與乾隆葬在一起,也沒有自己的墓穴,其棺槨附葬於純妃旁邊,且沒有神主牌。
.
想到延禧攻略最後一集,佘詩曼那場髮妻之怒,演技精純到位,讓人思緒萬千。
.
當年在清東陵現場聽故事,中國導遊只會背導遊詞,聽不出什麼感情,匆匆來去,遠不及電視劇的影響深刻。現在再回頭看這些陵墓照片,想到乾隆與這些寵妃的墓被挖得亂七八糟全成了芝麻核桃粉,反倒是嫺妃因為另葬而逃過一劫,到底誰幸誰不幸,就隨人解讀了。
.
#延禧攻略 #如懿 #清東陵
延禧攻略嘉嬪死 在 凡槿(廣告小妹)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幾日本宮心情不好沒辦案沒發文,還請眾粉蝨見諒。心情不美麗要幹嘛呢?邊工作邊追宮鬥劇啊。上週有祖國線民來報,說他已看了《如懿傳》的前幾集,被剪得不倫不類,請我別期待。
只能先看個《延禧攻略》解解悶,赫然發現此劇是爽片,爽度可媲美謎片。幾乎每兩集就有人領便當,很合我意。先前朋友推薦我玩某款宮鬥手遊,玩得我心煩氣躁:「怎麼一直在選美?究竟何時才能殘害妃嬪!」
妃嬪就是要互相傷害啊,難道要相親相愛嗎?瞧瞧《延禧攻略》的各宮小主、奴婢,入宮三年以上者,不是黑化就是被幹掉。
譬如,永和宮的兩位小弱弱,怡嫔第二集被當眾呼巴掌小心臟受不了上吊身亡。另一位愉贵人懷有龍嗣卻不得皇帝待見,三番兩次差點嗝屁,五阿哥出生後過了許久皇帝才慢悠悠地趕來。
大家都說母憑子貴,可是事實上,皇子的地位如何也要看額娘受不受寵。四阿哥的生母嘉嫔不討皇帝喜歡,每每犯錯都被褫奪封號降一級。皇帝一點面子都不給,也不把兒子留給她,最後淪為答應無聲無息地被滅了。
在這宮中,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傻黑甜宮女吉祥,遭從小一起長大的閨蜜玲瓏陷害。富察皇后死在百合搭檔的手上,當了半輩子的賢妻,卻不料居然有這麼多人暗算著她。
明玉一開始處處刁難璎珞,璎珞一上位,第一個拉攏的就是明玉。機巴人與同類,英雄識英雄。
截至目前為止,我最愛的是嫻妃(如圖)。好人沒好下場,是每一部宮鬥劇的核心思想。想當初的嫻妃多麼溫柔婉約啊,佛心又大愛,結果弟弟、蠢娘親都掛了她卻無能為力。
你不捅人,就等著任人宰割。
我喜歡嫻妃,也有可能是佘詩曼的緣故。她演的戲,我最看不慣的是劉三好。什麼說好話存好心,看得我一肚子火。在宮中,存好心是活不久的。
我發現那些妃嬪就像某些佔著涼缺的老屁股,天天在辦公室搞政治鬥爭,因為閒得慌。妃嬪整天等著被皇帝翻牌子,老屁股巴望著老闆能多給一點關注。
如果不求尊重歷史、邏輯合理、高顏值皇帝的話,《延禧攻略》值得一看。我有八年沒看于媽的戲了,幸好此劇還不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