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與地方攜手
#推動校園優質團膳
#家長放心學童安心
辦理優質的營養午餐是政府的責任,更是該做的義務,蘇貞昌 院長與偉哲,不約而同在元月的第一週,訪視了營養午餐採用國產食材的情形,行政院也為此推出「三章一Q」機制,即肉品CAS標章、有機食品標章,及溯源標章,從產地到餐桌層層把關。再加上「一Q」QR Code,讓家長可以利用App了解校園食材選用的情況。
而在台南,我們與業者換約過程,明文規定供應商必須提供優質的國產食材,針對積極配合的學校及業者,也會協助爭取每餐每人6元之補助,這次非常感謝供應商的配合,換約已全數完成。肉類、蛋類、蔬菜、加工品等,一律選用國產食材,並且登錄「教育部校園食材平台」,讓家長放心,小朋友也能吃得安心。
✅延伸閱讀
營養午餐限用本國食材 蘇貞昌:3章1Q讓學童吃的安心、家長放心
https://tinyurl.com/yysjb47u
台南營養午餐「只使用國產豬肉」 六都最便宜且最好吃
https://tinyurl.com/y6e7tn3z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890的網紅誠品eslit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顧瑋大學讀生物系,原本在實驗室做研究,為了找到最好吃的米,決定親自走到鄉間田裡,就從宜蘭開始出發! 顧瑋最後不但把研究心得出版了《米通信》,為了讓大家親口品嘗好米,還開了一家以米為主題的餐廳「泔米食堂」。 從30歲開始連續創業的顧瑋,自嘲每一次創業都是「從什麼都不會」開始,不斷的學習、不斷地解...
延伸 餐桌 宜 得 利 在 ABC Family(Ben + Christine = Audre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辛苦整理排程看完請按讚加簽到喔✏️ #歡迎轉分享給需要的朋友
✅【2020/ 11月份最新-- ABC團購排程】
每個月大家最期待的團購排程來囉!!💖✌️
聰明又認真的團友請記得把排程表存在手機裡,有興趣的團用紅圈做標記,然後設定好手機裡的鬧鐘提醒,這樣就不會錯過想跟的團囉!👍
畢竟很多團錯過了,下一團又要三四個月以後~
或是因為是過渡時期的用品,所以只會開一團而已,
所以請大家快速花個一秒存在手機裡,
才不會錯過里長伯幫大家精挑細選的優質好康喔!
有新團、有許願團、有大家痴痴等候已久的補貨團~
.
雙手奉上11月份的簡單明瞭的ABC團購排程圖~
趕快存到手機、電腦才不會忘記啊!
(也歡迎轉分享給需要的親友喔!)
💯每一團都是A媽里長伯特地幫大家精選嚴選的好物!直接整理出重點,讓大家不踩雷也能以實在便宜價格買到好東西!
也特別跟廠商極力爭取的團購價、加碼禮,甚至獨家團,全台最低價!請大家把握且跟緊囉!
.
要看每團詳細文章介紹的請點連結,都幫大家整理好囉~✅http://bit.ly/2rJTk0B
.
=============
🔥11/4 (三) 美國OXO餐具
--美國OXO兒童訓練吃飯神器大集合&保鮮收納精選團♥超強吸力怎麼翻都不動如山!
🔥11/6 (五) 韓媽咪手工滴雞精 🌟 ABC獨家贈品最多
--獨家加碼四重送最大,方便好喝的營養補給品!
🔥11/9 (一) 清檜無毒居家清潔用品 🌟 ABC獨家團
--無毒環保高清潔力,清檜無毒居家清潔用品/ 檜舞/草本宣言肌膚清潔
🔥11/10 (二) BENQ鋼琴燈 🌟 ABC獨家贈品最多
-- #僅限此團ABC獨家送市價1600元大將作積木留言板,以後購買不會再有贈品,請務必把握這團買下來!音樂教室大推專業鋼琴燈彈琴護眼必備!超廣照明、自動入席開關。彈琴護眼好幫手!
🔥11/11 (三) Naturmi幸福米寶
--米其林級無添加寶寶粥、米麵、米餅米棒、鮮果餅、媽咪飲、穀豆飲、益生菌
🔥11/13 (五) 加拿大3sprouts動物收納系列
--好萊塢爸媽最愛收納好物,家裡整齊漂亮收納法寶
🔥11/16 (一) Price Lionheart 寶寶浴室系列 🌟首次開團
--寶寶洗頭椅克服洗頭障礙,學習如廁馬桶座、增高凳、水龍頭延伸器、牙刷杯架組
🔥11/17 (二) 韓國JOTA家居服
--平價可愛又好穿,100%純棉親膚好品質!
🔥11/18 (三) BeBe-style 防踢背心
--『日本製三河木綿』六重紗布被、防踢背心、毛巾浴巾,秋冬保暖必備!
🔥11/20 (五) 樂適兩用布巾、拋棄式抹布、美容巾 🌟 ABC獨家團
--乾濕兩用萬用布巾、韌你擦周抹布、輕潔美容巾團購♥安全省錢便利好選擇!
🔥11/23 (一) 小兒利撒兒兒童保健
--綜合乳鐵、成長鈣鎂、DHA小魚球、葉黃素、樂膚、軟糖米果, 1-12歲兒童成長營養補給站
🔥11/24 (二) WIWI抑菌除臭襪 🌟首次開團
--抑菌除臭、耐穿耐操,一襪抵三襪!全家一次補好補滿
🔥11/25 (三) TAuRuS泡澡桶
--宥勝大推!紐西蘭TAURUS Italio多功能軟式泡澡桶團購♥玩水泡澡、收納置物,輕鬆一桶抵多桶!
🔥11/26 (四) 薇塔蜜B12修護保養 🌟首次開團
--秋冬修護保養,乾燥肌、醫美術後快速修復,Q彈美肌不是夢
🔥11/27 (五) 西班牙JoanMiro百元美術用品
--高質感百元無毒美術用品、紋身指甲貼、刮畫、數碼畫,激發孩子想像創造力,我家也有小藝術家畢卡索
🔥11/28 (六) WiWi無痕內衣褲 🌟好評追加
--超級好穿無痕無鋼圈內衣,網友收到跪求追加,沒穿過的務必跟上,保證穿過再也回不去一般內衣啦!
🔥11/30 (一) B.BOX水杯餐具
--圍兜水杯、餐具餐碗、悶燒罐、防摔背包,寶寶餐桌好物一次買齊
.
=======================
.
⭕️很多人問按了粉絲團讚,為何還是常常看不到貼文?
FB有機制如果不常按讚、互動、或留言,就會發現自己慢慢看不到粉絲團貼文,所以所以!請潛水的朋友要來留言簽到一下喔!
還有按讚旁邊有個設定,記得把勾選成(所有貼文)才看得到全部貼文,不會鬼遮眼看不到錯過好康喔!
.
如果真的很忙沒法看FB也沒關係,記得加Audrey媽TG,由Audrey媽來幫你的私人小管家提醒您喔!
✴️TG: https://t.me/abcfamily88 ,👉((下載安裝Telegram👉點網址加入頻道→ https://t.me/abcfamily88
👉找到ABC頻道(最下方按「加入」),點置頂文可設定中文介面
✅安卓下載► https://telegram.org/dl/android
✅蘋果下載► https://telegram.org/dl/ios
✅電腦下載► https://telegram.org/dl/desktop )
開團結團都會發TG提醒您,保證好康不漏接喔!
(快閃團、隱形團、驚喜團、好康團都會在TG首發通知喔)
或要跟我開槓罵腦公、抱怨小孩、聊阿貓阿狗都非常歡迎啊!🥰
.
✅LINE加好友►https://bit.ly/38sGmFJ
⚠️若有任何更新或更改,請以粉絲團、社團或TG通知公告為主)..
延伸 餐桌 宜 得 利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起來寫】#鬼滅之刃的文化導覽(三):雷之呼吸與鱗文淵源、染織工藝應用、紫藤花考察 // 鄭雋立
.
本集前半將接續上回介紹雷之呼吸傳承者衣著的「#鱗文」的靈力與神怪傳說,並回顧《鬼滅》美術造型的可觀之處。後半部則介紹本作重要花卉「#紫藤」的科普知識。雖然跟內文無關,筆者依慣例先分享帥氣又可愛的鬼滅圖片供讀者留念,圖為東京複合商業都市「太陽城」的跨界合作:「鬼滅之刃 x SUNSHINE CITY 全集中!太陽的都市傳說」,今天也跟著煉獄大哥一起「全集中」探索日本文化。(見圖一)
.
■ #雷之呼吸與龍神信仰淵源的線索
.
如果借用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語言學至符號學以降的觀念闡釋,鱗文的符號具(signifier)是連續三角形圖像,染織工藝界約定成俗命名後則是符號義(signified)的產生,這個符號義來自民眾「#望文生義」產生了對龍蛇等神話生物鱗片的聯想。
.
龍神信仰早在飛鳥、奈良時代就有跡可循,龍蛇之類的形象在東亞文化普遍與雷電雨水、噴火產生連結,可能來自《山海經》或渡來人口耳相傳。而平安時代晚期的文獻《法華驗記》、《今昔物語集》則清楚記述一則名為〈道成寺緣起〉(或稱 #安珍與清姬)的傳說作為大和本土的證據,概要是紀伊國(今和歌山縣)富豪之女清姬愛上投訴的僧侶安珍,因為男方態度飄忽、逃避,導致女方由愛生恨,變身為口吐烈焰的巨蛇,渡江追趕至道成寺將躲避的安珍燒死在寺鐘內(茂呂美耶,2007),這就是後來歌舞伎經典劇本《#京鹿子娘道成寺》的原型(藤依里子、水野惠司,2017)。
.
■ #繪畫與歌舞伎等視覺文化運用
.
包含浮世繪、歌舞伎在內,在所有與《道成寺》相關的作品都有同樣的經典橋段:清姬脫下外衣(可能是十二單衣最外層的「唐衣」),露出佈滿鱗文的襯衣(辻和子,2018)象徵性地說明清姬已鬼化成大蛇形態。(見圖二)
.
回歸上一集的討論,吾峠呼世晴老師為達到身分識別的效果,讓炭治郎穿上同時具有歌舞伎巨星、竈門神社修驗者等雙重形象的「市松/石疊文」,善逸作為雷之呼吸的傳人,穿著的鱗文也同樣象徵強大力量──『雷之呼吸一之型:霹靂一閃』,龍神雷電般的瞬間爆發力與破壞性,這也即為可能是幕府時期鱗文被大量運用在「北条氏」等武士家紋的原因。再回頭看鬼滅中所有劍士的和柄,除了身分識別,所有的圖像更會導向同樣的符號義:祈求「#武運昌隆」。
.
■ #大和民族的藝術性格
.
除了柱以外,本作重要配角、女醫師珠世的血鬼術「視覺夢幻之香」產生幻覺的視覺運用,更能發現和柄衍生混搭的趣味,剛好印證人類學家李維史陀(Lévi-Strauss, 2011)的解讀:染織工藝能極熟練地 #混用抽象幾何與寫實兩種圖像,這種巧妙搖擺在兩種極端間的性格正是日本文化與西方最大的不同。(見圖三)
.
■ #紫藤的雅緻詩意:
.
紫藤原產於中國大陸與日本全境,東亞人對紫藤的審美關注,通常不離季節、霞光、姿態、清香等風雅的感悟。唐.李德裕《憶新藤》:「遙聞碧潭上,春晚紫藤開。水似晨霞照,林疑綵鳳來。清香凝島嶼,繁豔映莓苔。金谷如相併,應將錦帳回。」詩中的審美情緒道盡了植物的脫俗與崇高性。
.
現今植物學的常識已說明,日本紫藤與中國紫藤唯一的差異在花序的順/逆時鐘,而日本園藝界熱愛紫藤的程度絲毫不亞於華人,是日本画常見的入畫花卉之一。其他領域除古樸簡約的 #盆栽和花道 外,更有種滿紫藤的主題公園,也就是曾與鬼滅聯名的『#栃木縣足利花卉公園』,幾乎可視為鬼殺隊最中選拔處──藤襲山的三次元版本。
.
韓國文化學者李御寧(이어령,2018)以文學、語源佐證的詮釋指出:日本人擅長以細小、緻密的事物來捕捉美(美しい,utsukushi)的感覺,如平安時代前的文學會用『愛しい』(憐愛)形容美,更早的《古事紀》則使用『くはし』(kuhashi,細緻、完美之意),因此李御寧認為荻花、藤花、櫻花等「#細小精緻之物凝聚的結晶」是完美之花、代表大和美學意識的植物。
.
■ #紫藤毒性的爭議
.
鬼殺隊的人氣角色之一「蟲柱.蝴蝶忍」,是擅於提煉藤花毒素用於殺鬼的化學奇才,由此設定可知紫藤帶毒乃普遍常識,但奇妙的是古今皆有食用與入藥的紀錄,《夢溪筆談.補筆談卷三》:「黃鐶,即今之朱藤也,天下皆有。葉如槐,其花穗懸,紫色,如葛花。可作菜食,#火不熟亦有小毒。」,《署督賦》:「其根入藥用,能吐人」則是反過來 #利用其毒性作為催吐劑,操作得當並不致死。
.
前段提到的『足利花卉公園』也仍在販售紫藤霜淇淋,日本大眾刊物也有許多將紫藤花做成天婦羅、饅頭、糖漬的實例。在華語出版品中,愛花的歷史學家周芬娜(2017)曾在書中教學「春野花天婦羅」作法,台灣坊間也有園藝家開發出果凍、八寶飯之類的食譜(陳鳳麗,2018),可見紫藤仍可食用,只是須注意僅花朵可食並烹熟去毒。(見圖四)
.
■ #醫療與化學證據
.
醫療與化工方面的研究,證實紫藤的毒性來自兩種化學成分:#凝集素(Lectin,能導致紅血球凝結、形成血栓)及 #紫藤素 (Wisterin glycoside,皂苷的一種,會導致嘔吐、腹瀉,豆類植物都有,煮沸能去毒),以武漢植物研究院的論文為例(陳凡、陳梅芳、傅俊,1994),藥用實驗的萃取部位為 #種子,也就是公認毒性最強的部位。
.
由於《鬼滅》中血液是鬼的力量來源與構成要素,如果中毒凝血再外加腸胃症狀,輔以蟲柱大人的萃取濃縮,保證比人類誤食豆莢痛苦上萬倍(忍小姐的施虐癖可見一斑),故鱷魚老師的設定絕非空穴來風。
.
此外,農業界也有用紫藤萃取物用於有機農作的研究,安徽農業大學徐敬東(2014)的研究證明:紫藤萃取精油對蘋果腐爛菌、小麥赤黴菌和番茄灰黴菌等3種常見的 #植物病原真菌 確實有抑制效果。
.
■ #紫藤鮮花沁香安神
.
傳粉生態學家巴克曼(Stephen Buchmann)指出,成年人吸入花朵揮發物(花香)#能減少交感神經活動進而降低血壓。以玫瑰為例,實驗中受試者交感神經活動(即戰與逃的反應)降低40%、腎上腺素也減少30%。「上海香料研究所」李祖光等人的研究(2005),則證明紫藤鮮花能萃取出多達32種香氛成分,其中便有松木常見的「呋喃」、薰衣草占30%的「芳樟醇」、迷迭香常見的「β-石竹烯」等重要香氛成分,正是炭治郎形容的「忍小姐的花蜜味道」,知名香水大廠ACCA KAPPA的紫藤香水想必也同樣清新宜人。
|
■ #延伸閱讀:
#鄭雋立寫鬼滅文化導覽,第一集回顧: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603622909825328
#鄭雋立寫鬼滅文化導覽,第二集回顧: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610903412430611
#李長潔介紹竈門神社與劍術淵源: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604343393086613
#李長潔介紹淺草(炭治郎遇見無慘的地點):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611075655746720
|
■ #參考文獻:
01.茂呂美耶(2007)〈道成寺緣起(和歌山縣)〉《傳說日本》,台北市:遠流出版,頁94-96
02.藤依里子著、水野惠司監修,李艾祺譯(2017)《日本文樣圖解事典:帶來好運的日本傳統圖案480款》,台北市:遠足文化 (原典為2010年日本初版)
03.辻和子著,蔡麗玲譯(2018)《歌舞伎完全圖鑑》,新北市:楓書坊文化出版
04.李維史陀(Claude Levi-Strauss)著,廖慧瑛譯(2011) 〈繩文精神與行動繪畫〉《月的另一面:一位人類學家的日本觀察》,台北市:行人出版,頁42-44
05.李御寧(이어령)著,沈文訓譯《日本人的縮小意識──豆物狂的傳奇》,台北市:漫遊者文化出版,頁44-46
06.周芬娜(2017)〈紫藤飄香的季節〉《餐桌上的芍藥花》,台北市:印刻出版
07.史蒂芬.巴克曼(Stephen Buchmann)(2016)《花,如何改變世界?穿越科學、商業、歷史與文化, 探索花與人類的不思議共生史》,台北市:臉譜出版,頁342-343
08.陳凡、陳梅芳、傅俊(1994)〈紫藤凝集素的分離純化及理化性質研究〉《武漢植物學研究》第12卷第3期,武漢市: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研究所
09.李祖光、衛雅芳、芮昶、高雲芳〈紫藤鮮花香氣化學成分的研究〉《香料香精化妝品》,2005卷1期,上海市:上海香料研究所,頁1 - 3
10.徐敬東(2014)《紫藤提取物抑真菌活性及其化學成分研究》,安徽農業大學碩士論文
11.唐詩、《夢溪筆談》、《署督賦》等古文部分均參照自維基『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2020.11.05瀏覽,網址:https://ctext.org/zh
12.陳麗鳳(2018)〈紫藤花好看又好吃 吃花達人教你做〉,自由時報,2013.03.23副刊報導、網路存檔,2020.11.05瀏覽,網址: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374355
延伸 餐桌 宜 得 利 在 誠品eslit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顧瑋大學讀生物系,原本在實驗室做研究,為了找到最好吃的米,決定親自走到鄉間田裡,就從宜蘭開始出發! 顧瑋最後不但把研究心得出版了《米通信》,為了讓大家親口品嘗好米,還開了一家以米為主題的餐廳「泔米食堂」。
從30歲開始連續創業的顧瑋,自嘲每一次創業都是「從什麼都不會」開始,不斷的學習、不斷地解決問題,才能讓自己越來越踏實的走下去。
光影的延伸閱讀《吃的美德:餐桌上的哲學思考》► http://bit.ly/2THsRZG
撰文 採訪編輯:賴柔蒨/數位編輯:莊偉祺
❞ 在你我身邊,有許多人懷抱著美麗的夢想,他們努力耕耘、默默實踐,讓世界變得更美好!誠品30週年,我們以10位築夢者的故事,邀請您與我們一起在「夢與想像之境」,繼續踏實前行。❞
「我不喜歡吃到不好吃的米飯!」顧瑋擁有台大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的光環,沒有出國深造,反而和幾個朋友以「賣果醬」開始接觸台灣農產品,從創辦知名的「在欉紅」到「土生土長」等品牌,將台灣各地的食材故事透過網路分享給大家。顧瑋生產經銷的經驗包含果醬、果乾、米、茶與可可等相關製品,每件產品背後也都有她如何和農人「交陪」的感動故事。近期呼應《米通信》刊物而創立的「泔米食堂」,更實踐了產地直送餐桌的精神。訪問當天便有一群香港客遠道而來,尋覓至小巷中不起眼的店面,只為品嚐米飯真正好吃的單純味道。
台灣米的品味是什麼,不能一味只說「台灣就是好」
顧瑋實際到台灣東部稻米產地訪查多次,發掘台灣米的樣貌與發展脈絡。「米的品種決定口感七成」,一開始顧瑋試著研究「宜蘭有哪些品種的米?」這看似簡單的問題,竟難以找出明確答案,因此光宜蘭她就去了8次,從生產過程到營銷盡可能地通盤了解。2017年開設以米為主題的餐廳「泔米食堂」,並出版刊物《米通信》,第一期主題便以宜蘭的越光米為食材。顧瑋笑說,關於米一直都是個學習計畫,「只因為這個學習計畫實在太貴,所以一定要長出商業方式,不是純粹營利,只是要把學費賺回來。」在還沒釐清台灣食米的品味之前,她都將持續學習。
顧瑋在農產品這條路上邊實際走訪產地、邊學習,生產經銷從果醬、果乾至油鹽醬醋都有,每樣產品都有背後如何和農人交陪,如何被他們的堅持感動,又如何將其串成生產鏈的動人故事。習慣和農友建立對等關係的顧瑋還透露,「有時候最找麻煩的人,可能是教懂最多知識的對象」。親自到達許多產地的顧瑋坦言,我們在講台灣物產的時候,不能只是一味說「台灣就是好」,要有足夠的內涵去溝通我們相信的價值。
瘋狂掃貨的影癡,大時代裡的小人物「學習者」
當人生遇到挫折的時候,顧瑋最常做的事就是看電影,從小跑遍各大影展的她算是個影癡!曾經把義大利配樂大師顏尼歐・莫利克奈(Ennio Morricone),在《新天堂樂園》、《海上鋼琴師》等作品一度網購掃貨,更拿出車上正在聽的CD唱片分享,可見其熱愛程度。每當生活被逼很緊的時候,顧瑋也喜歡看步調很慢、很安靜的日本電影,最近在飛機上看完的《羊與鋼之森》更是讓她回味再三,當中描述小人物的故事也與她關注產地小農的精神呼應,顧瑋也期許在未來能繼續當個大時代裡的小人物「學習者」。
最感性的理科出身,30歲遇到唯一認定的「老闆」
大學讀的是生物系,顧瑋稱之為「最感性的理科」!從中她關注到生態,看到完整的大自然是如何維持和諧性與多樣性,於是被農友打動,從醫學研究所走入田間。顧瑋虧自己常常一廂情願,每一段創業從「什麼都不會」開始,至今父親仍是忠誠的「反對黨」,認為不管是從事研究,還是考個國家考試當公務員,都遠比現在做的事情穩當。但顧瑋坦言,每個人都會經歷一段不知道該做什麼事的時期,想做的事能力可能不足,能力足夠的事又不一定是夢想。
回想至今人生最大的轉折點,莫過於30歲時離開一手創辦的「在欉紅」,頓失方向的顧瑋幸虧當時出現長輩支持與幫助,從頭開始學如何做伴手禮、做選品實在很辛苦,更稱「現在能分享許多求生技能,都是那時期學會怎麼活下來的!」而那位長輩也是顧瑋至今唯一認定的「老闆」,讓顧瑋提醒自己30歲後更須保持不斷學習的精神。在台灣這塊土地上,顧瑋以一個實際到當地「交陪」的學習者角色,發掘許多農業感動人心的故事,不管是探尋台灣米的品味、追求在地農產的分享精神等,都將把台灣食材的故事繼續傳承下去。
更多內容請看► http://bit.ly/2uxiX2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