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魔粉,今天江魔要跟大家講講人會如何誤用理性來規劃自己的人生。
不少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是被學校教育誤導。例如我們考試的時候,通常都有標準答案,而且如果你有做考試準備的話,考題中都會提供足夠的線索讓你開始運算出答案,例如:兩部車子早上9點開車,一部向東開時速70公里,另一部向西開時速90公里,請問它們之間剛好相隔100公里距離的時候,是幾點鐘?
但現實世界中我們遇到的『考題』呢?
首先,現實生活中的『考題』本身永遠不會有足夠讓你有確定性資訊,有時候你還會覺得你遇到的一個問題中,有好幾個很關鍵的資訊都缺乏。
不但如此,就連『答案』也沒有標準的。例如,我要跟誰結婚?我人生要經營甚麼事業?我要如何才能賺到一百萬?這些都是沒有標準答案的。
老實說上面的那個開車時速的考題也是很難在現實世界出現,因為正常的交通,請問車子能否從9點開車後,就一直維持70或90公里的時速?交通燈和堵塞呢?或者其他司機的純粹八卦要看一個一個美女的汽車拋錨,而延緩了交通呢?
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是需要我們容忍很多的未知數,甚至還有包容很多可能性的答案。而且往往答案出來後,還會衍生更多其他的未知數。這也是很多企業界避免不了要做一些所謂計劃、預算成績或Projected Sales等等,因為可以用來安撫自己對未知數的不安。
所以一些人也用這一套方法來設所謂的人生目標:我多少歲前要有甚麼車、甚麼房?這些房和車大概要多少錢?要在那個歲數錢買到的話,我要給多少頭期?然後每個月的房車貸需要我給多少?所以在那個歲數我必須每個月收入多少?減去其他的每月開銷,我要有多少餘錢才能夠擁有我要的房車?
基本上他是把人生當成是數學考題了。但可笑的是,時下很多教人目標設定的,都是把人生當成是數學題。
他們也很幼稚的認為你的目標設定在最高分的,如果得不到,就退而求其次,如果第二名得不到,可能也會得到第三名啊!
這種思維也是受比賽的冠、亞、季軍的思維所影響,認為人生就好像跑一百米,你拼命加速要跑第一就對了,因為跑不到第一,可以得亞軍,如果第二名也跑不到,就退到季軍。但人生除了不是數學考題,也不是賽跑來看誰跑得比較快。
現實生活中,你要射中的第一,它的範圍可能很小。射不中第一,不代表你就會第二,因為真實世界不會如比賽般的直線式!我的目標是要去追范冰冰,我不會因為追不到范冰冰的話,或者可以得到李冰冰,有時候得不到就是得不到。
我追范冰冰失敗的經驗會對我以後要追李冰冰有幫助嗎?
更多的時候是完全沒有關係!
一些人射到偏離紅心那一點點,可能就已經變成是最後一名!
一些人射不中紅心,就甚麼都沒了!
現實的操作中你設了很大的目標要做千萬富翁,達不到目標的話,不一定會退而求其次的做到百萬富翁,更多的時候是如同佛經所說的一場空,所謂的『無得無失』,甚至一些人還會變成負向的破產。
數學是很直線式的,人生絕對不是!
可怕的是很多不理解數學的人用數學模式套在現實中,其中最為經典的就是一些說他們已經找到賭場必勝的策略:大約就是在賭場賭大小,因為大小的機率是50/50,第一局買大,如果沒開,下一局雙倍的押在大。如果還不開大,下一局又加倍的押在大的上面。因為他們認為根據機率,不可能一直開小。而且越不押中的話,下一局的押金更大,最後開大的時候,就可以一局贏回很多。
真正明白數學的人就知道雖說局數越來越多時,大和小的機率是越來越接近50/50,但每一局的機率其實都是獨立的。甚麼叫做獨立呢?
就是它是可以連續十多二十局都是開小。根本就沒有必勝策略,而是一些笨蛋捉著似是而非的數學來讓自己覺得已經掌握了未知數。我認識幾位都曾經用過這個策略的人,最後都是後悔的。那麼人應該要怎樣的規劃自己的人生呢?
總結來說:
1)不用拘泥於數學模式來設目標,因為你會面對很多未知數。
2)不要用賽跑模式來經營人生目標,現實生活中的『盡力達成目標』是有風險的,射不中紅心還可能會扣分。
3)要射,就射容易射中的。一直都射到比你目前稍微再好一點的話,長期下來你會比那些只是想射最高分的人更好。
有沒有人是一舉要射高分紅心,就會射到?
有啊!但你要問的問題是:機率有多少?
這個世界的真實數據是有學歷的人收入是比沒學歷的人高,但總會有人反問我:『江魔,我認識一些很有錢的老闆,都是沒學歷的啊!』
這就好像我的編劇老師曾經說過的一個故事:他開車載老婆的某次,撞到了另一部車子。我老師下車後,發現老婆已經不見了,原來她已經飛跑到很遠。之後我老師追前去,問起了老婆為何跑那麼快,他得到的答案是很搞笑的,因為她很怕汽車會爆炸。
是的,好萊塢電影灌輸了我們很多畫面,撞車後,車會有火,車有汽油,火和油加起來就會爆炸了。
換句話說,我們對於那些劇情化的情節,是比較有印象的。一個高學歷而賺錢的老闆,你不會太有印象。但一個沒有學歷的有錢老闆就會讓你印象深刻,而且如果你不喜歡看書,又遇到一個文盲的有錢老闆,你就會把這種人間傳奇對號入座的下了一個結論 —— 讀書反而會讓你賺不到錢。
4)喜歡弘揚這種劇情化成功案例的人,其實不是真的想成功,他們更多的時候只是尋求精神安慰。
5)更愚蠢的是一些人把目標設在自己控制不到的外在因素,車、房、錢等,都是外在的。
甚麼是內在的呢?
你的知識和能力才是內在的,而且完全是自己控制範圍內。你把目標設在內在的知識和能力,它們才是踏實的。例如,你設目標每個月要看一本跟賺錢相關的書,或者每天要花半個小時看關於建立財富的書。這種的內在資源,再配搭上『要射,就射自己範圍之外比較容易射中的』,你人生的誤差範圍(Margin of error)就會不大了。
#江魔設教
#廣渡魔粉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有幫到你,你有覺得你有需求要做了善事才會心安理得,可以隨緣樂捐,打賞個小費給我吧:
http://paypal.me/kongdemon
「幼稚教育考試精粹」的推薦目錄:
- 關於幼稚教育考試精粹 在 江魔的魔界(Kong Keen Yung 江健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幼稚教育考試精粹 在 大塚太太東京在住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幼稚教育考試精粹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幼稚教育考試精粹 在 幼稚教育考試精粹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幼稚教育考試精粹 在 Re: 【問題】 幼稚教育考試精粹- 幼兒教育板 - WEB批踢踢(PTT) 的評價
- 關於幼稚教育考試精粹 在 [問題] 幼稚教育考試精粹- gardener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幼稚教育考試精粹 在 [心得] 106新北幼教教甄上榜分享 的評價
- 關於幼稚教育考試精粹 在 [徵書] 幼稚教育考試精粹- 看板Childhood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幼稚教育考試精粹 在 陳嘉陽、幼兒教育手寫筆記分享 - 考試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幼稚教育考試精粹 在 品格教育-誠實的97分 - YouTube 的評價
幼稚教育考試精粹 在 大塚太太東京在住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兩年前自從我家大塚姊姊決定
要從國際學校轉到日本中學校時
那時我還很天真的想說:
反正就是從一個說英文的教育體系
換成一個說日文的教育體系而已嘛
沒什麼了不起的!腦袋換一下就好
小孩子像海綿一樣吸收力很強的沒問題
結果沒想到這個我以為不就轉個學而已的動作
(我以前也經常在轉學說)
其實背後牽扯到學習環境與文化
還有整個教育觀念和學習態度等等的問題
然而在面臨這些問題之前
最基本的是要先準備入學考試
光是這個把日本人都搞得人仰馬翻的入學考
就已經是一個在精神和金錢上非常大的挑戰
日本人稱之為「お受験」
真的是全家一起在接受考驗
就在姊姊終於考上自己喜歡的學校後
我這個外國娘親也鬆了一口氣以為能脫離苦海
沒想到接著我家大塚小弟居然說:
「我也要跟姊姊一樣去讀日本中學!」
天啊!又要繼續經歷「お受験」的地獄修練
好可怕啊~~~
我記得以前我們在台灣考聯考時
都是學生自己讀書、自己準備的
而這個日本的「お受験」根本是一場
父母、小孩和補習班之間的聯合作戰
要全心全意投入不然會被考得體無完膚
因為日本每一間學校的考試內容都非常不一樣
有些還有個別面試、團體面試和親子面試等等
最重要的是在日本面臨入學考的考生是小學生
(日本第一階段的升學考是小學升國中)
年齡層比我們台灣的國中升高中階段幼稚
難怪日本的「お受験」會讓人聞風喪膽
不過既然是大塚小弟自己選的
我們也只好全面支持他
只是在我們眼裡看來
姊姊當初是很努力才考上現在的日本中學
愛玩又不喜歡念書的弟弟很讓人擔憂
終於經過了一年多的準備
說實話~
大部分都是大塚先生和兒子在準備的
我這個外國娘親只是在旁邊看而已(笑)
最後的最後我兒竟也考上了他中意的學校了
所以從今年四月開始
我們家又多了一個日本中學生
而我的生活圈也跟著從國際學校畢業
完全轉到了純日本中學裡
想到要從自由自在的國際風
變成傳統純粹的日本風
我一定會很不習慣的(抖)
但唯一不變的是~
我之前在國際學校裡用台語罵小孩的這一招
還是可以在日本學校裡用的
除了小鬼們外應該沒有人會聽得懂吧……
P.S.~
照片是大塚小弟喜歡的蛋糕&壽司飯
用來慶祝考上自己理想的學校
我另外也做了一個大塚小弟喜歡的
台灣古早味蛋糕巧克力碎片口味
照片被我放在IG裡囉:
https://www.instagram.com/otsukatokyo/
幼稚教育考試精粹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有趣的分享
西線無戰事
1996年,我在化校受預官訓。那時候,碩士畢業入伍就自動為預官,而且碩士畢業的人在那些年增加很多,看著那麼多的碩士畢業生,加上連年都沒有什麼學士畢業學長考上預官,所以很多同學都乖乖認命,放棄預官考試,準備畢業直接當大頭兵。但大頭兵和少尉軍官還是感覺差很多,所以我在圖書館關了一個禮拜準備預官考試,賭一賭機會。柯文哲說智商157是預官考試來的,我不記得分數,但我對這考試印象深刻。考古題拿出來,一看就知道,這種考試是可以背出來的。可考的題型不多,最後高分是來自強記的功夫,還是邏輯思考過人,也沒人知道。
不過,我很會為考試而考試,所以我高分考上預官,大學一畢業就入伍受預官訓。46期,比照陸軍的1758梯。
化校那一年也很特別,不知道是誰發神經,化學兵學校就在那幾年改隸國防部,叫「國軍核生化防護學校」,在我們之後沒幾年,又改回陸軍。就是在這改來改去的時候,化學兵科的預官,像是沒人管的小孩一樣,校內長官說什麼就是什麼。大隊長殷天爵,留美的,自己很精實,跑步號稱「沒有呼吸」,但對我們預官相當尊重,自由度很大。從學員掛階軍官後,就把我們當軍官看,也有所謂的軍官散步假。我記得我還以軍官身份抽了停車證,最後幾週,開台破車丟在化校停車場,以方便放假回家。
但更重要的是,沒人管的化學兵預官,什麼都沒做。步校、砲校的同學,據說有入伍訓和軍官訓的不同,入伍訓被當成像新兵一樣,操得半死。我們入伍訓和軍官訓通通在化校。跑步是有跑,但就只有跑步,只有三千,沒有五千,更不用全副武裝。沒有砲科的砲操,也沒有步兵的行軍走到死。部隊的化兵排,照理講也有「消毒器操」要跳,所以化學兵預官,理應也要學操練。但沒有,看人做過幾次而已。割草的時間,可能都比跳消毒器操的時間多。打靶好像也省略,因為我所有打靶的印象,都只有進大學前的成功嶺才有。話說回來,成功嶺才真是可怕的地方。
化學兵在戰鬥支援兵科裡,屬「工通化」的最後一名,不是很重要。但現在應該很精實了,從口蹄疫以後,化學兵部隊常要出基地消毒,所以還蠻重要的。武漢肺炎,回台的包機要消毒,又是我們化學兵弟兄出面,好不忙碌。但那是在我之後的事了,與我無關。1996年的化校,快樂天堂,但很怪異,各個地方都很奇怪。陸軍空特旅的每一個軍士官,據說都是志願加入傘兵,那個傘徽是個榮耀。但空特旅的化學兵官,卻是唯一用抽籤的方式決定,不是志願加入。抽籤的那天,全部的人都知道有一支空特籤,大家都很緊張,隔壁實驗室、碩士畢業,但和我們同時入伍的小毛學長,一抽就中,全場歡聲雷動,「為小毛學長高興」。我抽中「保修署」,那時也不知道是什麼,不少人抽中。後來才知道是上上籤,但我那時比較想要中正理工學院那支籤,但給大學何同學抽走了。
沒有特別的操練,吃好睡好,做最多的事,就是上課。但有些教官,不太敢教這些高學歷的預官,放牛吃草的自修時間很多。我帶了留學的書要看,但都抵不過同學的打屁聊天,真有時間看書,化校的圖書館,有好一些書可看,比留學考試,有趣多了。留學的事,只好以後再說了。基督山恩仇記,我在化校讀的,細節忘了,但看到主角逃獄和之後復仇帶來的激動,現在都還記得。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也是在化校讀的。毛魔頭的怪行徑,比如說不刷牙,讓我始終印象深刻。
還有「西線無戰事」。
年輕的時候讀西線無戰事讓人激動,戰爭的可怕,軍隊的荒謬,在書裡一覽無遺。這書,可以說是現代戰爭文學的始祖,之後的戰爭小說、電影、電視,多少有西線無戰事的影子,因為現代戰爭,都太像了,這本描寫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西部戰線壕溝戰,佔有歷史的優勢。歐戰的殘與慘,只有二次世界大戰可以超過。小說描寫最多的,除了軍人臨戰的心理外,就是軍隊同袍的兄弟情誼。沒有入伍當過兵,很難懂那種情誼,我們沒有真實上戰場,就很多這種感情了,更何況這些生死交關,共赴戰場的異姓兄弟。
但那時候讀西線無戰事,還有一個時代的緊張感。一九九五年閏八月的預言小說,不知嚇壞多少台灣人。入伍前,因李登輝訪美造成的兩岸緊張,最後演變成「台海導彈危機」,1996年的三月,中國在台灣南北各射了一顆導彈。美國派出航母,巡航台灣海峽。實驗室的學長、同學,激辯台海情勢發展。有學長大力強調,美國不會讓中國打下台灣。幼稚的我,對於這樣的肯定看法,有點訝異,但那卻是國際政治的現實。七月入伍,最緊張的時候已經過了,沒有肅殺的氣氛,但人生裡,可能要上戰場,一直是我們這代人,或是更早一點的青年,心中多少有掛念的事。
但我們畢竟不是八二三砲戰的世代,真實上戰場的機會,在後冷戰的時代,畢竟還是小得多。真正對西線無戰事有感的理由,是對戰爭機器,或者是對國家機器的格格不入感。我們的世代,在國民黨的威權教育下長大,到現在都還是藍營主力。能受高等教育的,不管是本省還是外省,很多都是在國民黨體系下的得利者。他們喜歡這個精英體制,但他們不一定喜歡軍隊,那些老士官長的國軍,是他們父輩的國軍,沒有像他們一樣隨時代進步,而且還因為部隊組成的改變,摻入了許多「落後」的本土文化,更不為他們所喜。平平安安地把這個兵當完,走人就是。
再不然,就是我這種吃民主香腸長大的。軍隊裡的國民黨氣十足,讓我非常不舒服。唱歌、喊口號,動不動就「中國人」、「中華民族」,明明台語輪轉得很,但每個軍士官,都一副外省國民黨樣。我的格格不入,和我多數同學不一樣,但還是和這個軍隊國民黨文化,沒辦法相容。
一如西線無戰事一書,我們在軍隊見識到赤裸裸的權力運用,躍武揚威的官,拿掉官階卻又是那麼不堪一擊,他們雞毛當令箭久了,我們就學會冷眼旁觀。民進黨初執政時,藍營鐵票的軍人,最喜歡講不知「為誰而戰,為何而戰」。但在我看來,正是我們平民百姓的義務役入伍,長時間和這些腐敗不堪的職業軍人相處,才讓我們不知為誰而戰,為何而戰。嘴巴答是,心裡訐譙,是我們男人入社會的第一門課,而這社會化的第一門課,就是在軍隊裡學的。
現在我又讀了一次西線無戰事,遠離戰爭的風險,給我一個不同的視角。但更多的是人到中年,看軍隊、看戰爭,又有許多不同的想法。
三十年的民主化,形塑出的台灣,早就不是1996年的台灣。我相信現在的年輕人,並沒有我們那時不分藍綠,對軍隊文化共有的犬儒嘲弄感。軍隊組織當然有大幅改革,不然洪仲丘這些人都白死了。但年輕人的「好戰」,甚至對軍隊的好感,不是只有軍隊改革這麼單純的理由。要說軍隊形象變好,主要的原因,應該還是役期縮短,讓平民百姓,沒有直接接觸退步官僚機器的機會,因而不致因「親近而造成鄙視」。
但台灣年輕人,比我們世代更願意提槍上戰場,更願意保衛家國,因為三十年的當家作主,加上近一、二十年的中國發展,走向霸權之路,內外交擊,促成台灣國族主義的形成。造成我們世代和國民黨軍隊格格不入的原因,逐漸消失,人民沒有不知為誰而戰,民主化後的國軍,自然也不會不知為誰而戰。不要提吳斯懷這些叛國軍人,這些畢竟是傾圯國民黨裡,最不入流的投共投機份子,只是少數中的少數,不足以代表仍然熱愛中華民國的藍營支持者。
因為你愛這個國,所以你願意上戰場保衛這個國,不管你這個國,叫台灣,還是叫中華民國。這個愛國情操,不是國民黨政府用洗腦教育,或是高壓統治逼出來的劉家昌歌曲,而是真實熱愛生長土地的自然熱情,願意犧牲性命保護的熱情。
西線無戰事對戰爭的虛無感、無力感,後來被希特勒視為第三帝國重新建軍的阻力,因此禁止出版。很諷刺的,納粹帝國的軍人,又再一次發起大戰,又讓更多的德國徵兵,面對這種戰爭的虛無感,平白死於戰場壕溝。今日台海如果發生戰爭,無助的不會是台灣軍隊裡的年輕人,因為他們知道他們保衛的是「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保衛的是他們的家人,有死亡風險的戰爭固然可怕,但失去幸福家園更為可怕。今日台海如果發生戰爭,共產中國的軍隊,才會有那種虛無感、無力感,因為他們都是獨裁政府以祖國偉大之名驅使,一如德意志帝國和納粹德國,都是政客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力和利益,或是建立虛無的霸權所運用的小棋子。真上了戰場,政客主張的荒謬和戰爭的現實,就會蒼白地攤在一、二十來歲的年輕人面前,「祖國榮耀」都會是假的,腦滿腸肥的高官,憑什麼任意要人赴死?
西線難無戰事,但共軍敢戰,必敗無疑。天將降正義之師,壞邪惡勢力陰謀。
幼稚教育考試精粹 在 Re: 【問題】 幼稚教育考試精粹- 幼兒教育板 - WEB批踢踢(PTT) 的必吃
會混淆我的印象=.=: ※ 引述《SIBI (ptt一群暴民)》之銘言:: : 不好意思,我在看"王立杰出版的綠色本幼稚教育考試精粹"時,有一些疑問: : 提出與大家討. ... <看更多>
幼稚教育考試精粹 在 [問題] 幼稚教育考試精粹- gardener | PTT Web 的必吃
[問題]幼稚教育考試精粹@gardener,共有3則留言,3人參與討論,2推0噓1→, 不好意思,我在看"王立杰出版的綠色本幼稚教育考試精粹"時, ... ... <看更多>
幼稚教育考試精粹 在 幼稚教育考試精粹 - Facebook 的必吃
幼稚教育考試精粹 ... 新課綱--已經六大能力改成六大核心素養,什麼是核心素養?要理解. 本課程大綱從人的陶養出發,確立課程大綱的宗旨和總目標,並將課程分為身體動作與健康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