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月,在AI賦能未來醫療的思考特別多,受美國「WIRED連線」雜誌邀請撰寫了一篇專欄文章。我相信十幾年後,不少國家和地區的醫療體驗在AI賦能的作用下將發生根本性改變。
原文刊於「WIRED連線」雜誌英文官網:
Covid-19 Will Accelerate the AI Health Care Revolution
https://www.wired.com/story/covid-19-will-accelerate-ai-health-care-revolution/
中文翻譯來自創新工場微信公眾號 2020-5-22
新冠大流行將加速醫療AI革新
—————————————
2020年元旦前夜,一家位於加拿大多倫多市的人工智能(AI)企業BlueDot捕捉到一些異常:中國武漢市海鮮市場周邊出現多起罕見肺炎病例,BlueDot迅即反應,運用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等技術,結合大數據和定位追踪,迅速向合作的政府部門和公共衛生機構客戶傳送警報並報告擴散狀況。BlueDot所監測到的異狀,正是數月後撼動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這比世界衛生組織首度公開警示新冠病毒的時間還要早上9天。
BlueDot的AI平台示範了人工智能技術對重大疫情能起到早期預警的功用,過去幾個月裡,AI在這場全球抗疫戰的許多方面發揮了獨特作用:從疫情預測到篩檢,從接觸警示到快速診斷,從前線無人配送到實驗室藥物研發,人工智能助力防疫派上了不少用場,為特定場景應用賦能。
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AI技術的創新應用也在各地相繼落地。在韓國,基於地理位置的信息傳遞已經成為控制病毒傳播的重要工具,當人們靠近確診病例時,就會收到基於位置的緊急信息提醒。在中國大陸,阿里巴巴推出的AI算法能夠在20秒內診斷出疑似病例(比人類檢測快了近60倍),準確率高達96%。無人配送車輛很快被投入到人類難以承受的場景,代替人類執行高傳染風險的運輸任務。湖北、廣東等省份的多家醫院相繼使用機器人為病人或被隔離家庭運送食物、藥品和物資。而在美國加州,電腦科學家正在研發能遠程檢測獨居老人健康情況的系統,一旦老人出現身體異常症狀,系統就會發出即時警報。
不過,目前人工智能在公共衛生體系的應用仍顯零散也未成體系。坦率說,過去四個月內,AI在抗疫之戰中的表現並不十分突出,我最多只能給它打分“B-”。新冠大流行暴露了我們的醫療系統的脆弱性:預警響應不充份、通報信息不精確、醫療物資分配不均、醫務人員超負疲憊、醫院病床緊繃、疫苗研發週期長等諸多痛點。當然,AI的零散表現也有客觀原因:醫療體系可說是現代社會各類運轉體系中最為複雜、陳舊不堪且難以變通的一種;且在新冠疫情襲來之前,我們並沒有真正意識到醫療體系問題的緊迫性,沒有提前採取相應的技術預防措施;最為關鍵的是,我們缺少建構AI解決方案所需的大數據。
把目光看向未來,我看到以下兩個AI賦能醫療的樂觀因素。
首先,作為AI燃料的醫療大數據已被激活。舉例來說,機器學習數據科學平台Kaggle組建了新冠病毒開放研究數據庫,名為CORD-19。它將相關數據進行彙編,並把最新研究集中收錄,匯總的格式可被機器讀取和解析,以便於AI進行機器學習。至今這個數據庫收錄了12.8萬篇包含Covid-19、冠狀病毒、SARS(非典型肺炎)、MERS(中東呼吸綜合症)等關聯術語的醫學專業學術文章。
其次,眼下全世界的醫學專家和電腦科學家都將精力集中在解決疫情問題。 X大獎基金會創始人彼得·戴曼迪斯(Peter Diamandis)估計,全球現在有多達兩億名的醫師、科學家、護士、技術專家和工程師投入防治冠狀病毒的相關研發中,他們正在進行數以萬計的實驗,並以「前所未有的透明度和速度」共享信息。
3月16日Kaggle發起「新冠病毒研究挑戰」,匯集與疫情相關的大量信息,包括病毒的自然歷史、傳播和診斷方法、以及從過往流行病學研究中汲取的經驗教訓,幫助全球各地衛生機構及時掌握最新情況,以做出基於數據的分析決策。該項目發布後的五天內被瀏覽超過50萬次,下載量逾1.8萬次。在大陸疫情爆發後不到一個月,阿里巴巴便推出了一種AI算法,該算法基於5000多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進行訓練,並關聯到治療後續諸如肺部白色陰影縮小等的成效追踪。隨後,阿里巴巴將其云端AI平台向全球醫療專業人員開源,與合作夥伴聯手部署更大批量的匿名數據,推出包括疫情預測、CT影像分析、冠狀病毒基因組測序等模組。
據估計,現今全球醫療數據的規模每隔幾個月就翻一倍。 2019年一份覆蓋19個國家AI醫療市場的研究估計,AI醫療市場的年複合增長率為41.7%,從2018年的13億美元將增長至2025年的130億美元,主要分佈在六大領域:醫院工作流程、可穿戴設備、醫學影像和診斷、診療計劃、虛擬助手、以及最重要的藥物研發,新冠疫情期間浮現的種種需求,將加速AI賦能醫療的場景落地。
在後疫情時代,我期待AI將加速融入醫療體系,賦能並推動醫療改革。其中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即以一種高效方法運算海量、多維數據的能力,是AI結合醫療最為可期的機遇之一。深度神經網絡(Deep Neural Networks)作為AI的一個子領域,已經被用於醫學掃描、病理切片、眼科檢查甚至結腸鏡檢查,以得出準確而快速的算法判讀。十幾年後,不少國家和地區的醫療體驗在AI賦能的作用下將發生根本性改變。
AI賦能醫療,首先能簡化及優化現有的醫療流程,例如醫院的作業流程,保險履約的繁複流程。將AI與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結合,可對某項工作流程進行智能拆解及優化,進而大大提高醫療系統的運營效率,預約看診、保險理賠及其他流程性工作都會得到效率提升。AI還能加快早期診斷信息的收錄並實現自動化,AI技術所能處理的文本、語言、數字的體量,無論在數量上還是精度上都是機器級別,遠非人類所及。
有了充份的醫療大數據作為基礎,AI還能為每個人或者每個群體建立健康數據基準量表。當我們掌握個體健康數據,就可以根據跟踪動態數據的波動變化,進行數據驅動的診斷,並對潛在大流行疾病的徵兆進行早期追踪研判。然而,再先進的技術系統要做到真正有效,勢必需要與既存的公共衛生警示和匯報機制形成高效鏈接,此類信息斷層即是新冠疫情在早期爆發期間存在的具體缺失。
再上一個層次的AI賦能體現在助力新藥研發、基因組測序、幹細胞、CRISPR(基因編輯)等醫學突破方面,AI模型和算法應用都有其用武之地。在製藥行業,研發一種新藥往往需要付出高昂的投入,某次成功前必有多次付諸流水的失敗試驗,也連帶消耗巨大的時間和金錢成本。現在,科學家們可使用AI機器學習來模擬上千個變量,測試它們的複合效應會對人類細胞反應產生何種影響,這類AI新藥研發的技術已被用於新冠病毒疫苗和其他療法。創新工場所投資總部位於香港的AI藥物研發公司Insilico Medicine是首批對新冠病毒快速響應的企業之一,這家公司利用生成式化學AI平台設計出新藥物小分子,以複製主要病毒蛋白為靶標,早在2月5日便公佈了這些小分子結構。 AI為新藥發明開闢了一個新時代,用人工智能技術來換取藥品研發週期的時間和成本,整個製藥行業勢將迎來翻天覆地的變革。
不久的將來,隨著醫療科學和電腦科學進一步融合,我們將進入一個全面自動化的AI時代,到時人們可以通過可穿戴設備、生物傳感器、智能家居檢測設備等來確保自身和家人的健康。可穿戴設備和其他物聯網設備的數據質量和多樣性大幅提高,將能產生一個有效的良性循環。穿越到未來,下一場疫情在大範圍蔓延之前就應該能夠被跟踪、追溯、攔截並消滅無踪。
或許再過15年,許多人的家裡都會有AI個人助理照料我們,幫著解決全家人的日常健康所需。機器人或者無人機負責把我們的藥品送上門,如果需要進行手術或者外科治療,通常會由機器人操作,或由機器人輔助人類外科醫師完成。在未來,醫生和護士將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機器無法勝任的任務上,醫療專業人員及富有同情心的護理人員,將同時具備護士、醫療技師、社會工作者、甚至心理諮詢師的技能。他們會使用經AI強化的診斷工具和系統,但更多的時間會與患者溝通,安撫他們的傷痛,為他們提供情感扶持。在我的想像裡,15年後的醫療健康場景可能是這個樣子的:
***
2035年一個冬季早晨,我醒來後就覺得有點喉嚨痛。我起身去洗手間,刷牙的時候,洗手間的鏡子通過紅外傳感器測量了我的體溫。刷完牙後一分鐘,我的私人AI醫師助理發出了警報,顯示我的唾液樣本部分指數異常,並在輕微低燒。 AI醫師助理建議我在家進行指尖探針採血。我在泡咖啡時,醫師助理返回了分析結果,判斷我可能是得了這個季節正在流行的兩型流感其中一種。之後,我的AI醫師助理建議,如果我覺得有必要聯繫家庭醫生的話,有兩個時間空檔可以跟她視頻通話。通話之前,家庭醫生已經收到我所有症狀的詳細信息,她給我開了一種減充血劑和撲熱息痛,一會兒無人機就把藥品送到我家門口。
***
當然,凡涉及到患者的醫療記錄,就得談談隱私和數據保護的關鍵問題。我認為,任憑有用的數據各自孤島式的存在、不善加利用、不從中提煉有價值的信息、不用以推動社會進步,是相當不負責任的做法。技術產生的問題應該由技術解決。隨著AI技術浪潮而出現的諸如數據保護等問題,應該有更為創新的技術方法來應對。
好消息是,近年聯邦學習(也被稱為分佈式學習)已經在數據保護上取得了顯著的進展。基於聯邦學習技術,患者的數據將永遠不會離開所在的醫療機構、醫院或個人設備伺服器等原始存儲設備,機器學習模型將在獨立的數據庫基礎上進行訓練處理,再進行後續整合。聯邦學習、同態加密,結合可信硬體執行環境等技術,將進一步確保數據的計算、傳輸、存儲過程能夠適配不同的隱私偏好,以因應不同國家與文化對於隱私保護的需求差異。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還驗證了一個事實:整體人類命運是共同體,人們對未來運用AI等先進技術共度難關寄予一致的期盼。歷史上,國際合作曾消滅了全球延燒的天花,也幾乎根除了小兒麻痺症。公共衛生無國界,控制及消除流行病是個毋庸置疑的共同目標。在醫學領域,每個國家都能從他國的研究基礎上學習受益並攜手並進,全球化的數據科學,將進一步幫助人類獲取對健康和疾病最為深刻、最為全面的洞悉。
AI有潛力協助我們為下一次疾病大流行做更充份的準備。這需要醫學專家、AI科學家、投資者和決策者傾力協作,也需要關注醫療保健領域的投資人為聰明的創業者和科學家注入新一波動能。
經歷這次疫情,我們應清醒地意識到,要將人類醫療體系推往新的高度,著實需要傾盡全球之力。
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李開復博士
幹細胞數量檢測 在 澳洲人妻日誌 Una+Paul=Love in o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澳洲防疫政策快報🇦🇺4月29日
▶聯邦政府政策
→澳洲外交部對中國發表的聲明作出回應,澳洲新聞部將不會透露與中國外交對話細節,將繼續遵守長期的外交禮儀和專業。
→澳洲財政部長表示對澳洲將從冠狀病毒中走出來有信心,他支持澳洲總理對該病毒進行獨立調查的呼籲,將始終捍衛澳洲的國家利益,不會以健康換取貿易。我們將為我們認為真正重要的事情大聲疾呼,這是對冠狀病毒起源做獨立透明的公開調查。我們與中國的經濟夥伴關係對兩國都很重要,我們不會屈服於經濟壓力。
→澳洲首席醫療官向塔斯衛生工作者道歉,理由是他們推測他們參加非法宴會,並導致冠狀病毒的爆發。我向塔斯衛生工作者表示歉意,並歡迎調查的正面結果。
→澳洲總理表示,儘管新的病例數量很少,但這並不意味著防疫成功。很明顯,我們在使病毒感染曲線變平坦獲得巨大成功。新病例數量少,但澳洲人失業、小孩沒有接受課堂教育、澳洲人無法盡可能地正常生活,不太可能很快允許國際旅行或體育比賽。
→澳洲全國預防自殺顧問表示那些獨自生活的澳洲人,他們無法從親人那裡得到一個真實擁抱,我們不能低估所帶來的心理健康影響。儘管成千上萬的澳洲人開始使用心理健康熱線和遠距醫療服務,但由於澳洲人在家中自我隔離,因此心理健康服務的總體使用率下降了。向所有澳洲人發出呼籲,如果確實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仍然需要聯繫您的心理健康醫療服務。
→澳洲副首席醫學官表示,目前還不清楚是否可以感染該病毒兩次?或是一旦獲得該病毒便具有免疫力?持續時間多久?這些因素可能導致開發疫苗。似乎有可能再次獲得,但很少。如果我們不能產生有效的免疫力,那麼疫苗也將不起作用。他也表示,澳洲可能會迎來第二波病毒感染衝擊,因此可能成為成功抗疫的受害者。由於被診斷出COVID-19的人很少,因此離群免疫還很遙遠。
→澳洲鎖定更改政策有望於5月11日宣布。儘管澳洲防疫處於壓制階段,但仍有機會爆發疫情,新的追踪應用程式是幫助防疫邁進的重要部分。
→礦業巨頭安德魯·福雷斯特和他的Minderoo基金會已斥資3.2億澳幣來擴大澳洲的病毒檢測能力。衛生部長說表示安德魯透過他的工作,已經能夠代表澳洲政府確保進行1000萬次冠狀病毒檢測。我們在過去的2.5個月中剛剛完成了500,000個測試,未來還有更多測試。
→澳洲聯邦教育部長說,如果私立學校在一個月內讓學生重返校園,政府將給予超過33億澳幣的資金。
▶地方政策
⬛昆州
→新增1例,共1,034例,死亡6例。
→昆州新病例是從郵輪返回的海外旅行者,這意味著沒有本地新病例。
→昆州首席衛生官鼓勵昆州人下載聯邦政府的COVIDSafe應用程式,並接受測試。
→昆州政府敦促昆州人攜帶地址詳細信息,因此政府可以確認他們在房屋半徑50公里以內旅行。
→昆州警方將增派140名警員,以確保公眾遵守新的限制,放寬限制的規定將於這週五晚上11點59分後正式生效。
→昆士蘭大學研發的疫苗顯示出令人鼓舞的測試結果,它可以產生高水平的抗體,可以中和該病毒,有望在6月初開始做臨床試驗。
⬛新州
→新增11例,共3,016例,死亡41例。
→新州總理呼籲任何有症狀的人,都應該接受檢測,過去24小時已經對5,400人進行測試,希望未來提高到8,000人。
→新州總理敦促每個人尊重規則,因為新州將放寬社會限制。請注意,這並沒有給您超出規則的許可。就我而言,我將仍然站在房子外面,探望父母時不會進入父母的家,因為我仍然和很多人保持聯繫,我不想讓父母冒風險,因此這就是為什麼我不回家的原因。新州居民可以離開家園的四個理由維持不變。
→雪梨西部的Bright Minds托兒中心已暫時關閉。
→新州衛生部門正在調查Newmarch養老院穿著防護裝備的員工是如何感染COVID-19病毒的。
→新州政府已敦促聯邦政府確保在Newmarch養老院最近五個人死亡後,讓那裏的居民的家屬得到更好的通知,目前此養老院已經有11人死於該病毒,這是繼紅寶石公主號遊輪之後新州最嚴重的一次病毒爆發。
⬛維州
→新增3例,共1,354例,死亡18例。
→墨爾本西區一間托兒中心關閉,因為冠狀病毒的“假設陽性結果測試”而暫時關閉,直到明天收到測試結果。
→維州正在收集墨爾本患者的血液和測試棒,來更好了解該病毒如何在不同人群中感染的不同反應,很明顯有些患者對病毒的反應與其他人不同,研究人員渴望知道原因。
→在一名感染COVID-19的患者被送往墨爾本西部的急診室後,數十名醫院工作人員被迫進行自我檢疫。
→維州的Bunnings停車場將用於冠狀病毒測試,明天將於Bunnings West Footscray進行測試,然後將進一步擴展到墨爾本市中心和維州地區的少數店面。該測試將完全獨立於Bunnings進行,並在遠離商店的停車場進行。
→2020年的皇家墨爾本表演(Royal Melbourne Show)在75年來首次取消。
→維州長丹尼爾拒絕要求學生重回學校面對面學習的呼籲。維州有7例冠狀病毒病例可追溯到學校,關於是否讓兒童遠離教室應對COVID-19的科學方式尚未解決。
⬛北領地
→新增0例,共28例,25例已恢復。
→北領地只剩3名活躍患者。
⬛首都領地
→新增0例,共106例,死亡3例。
→兩例確診病例仍在家中與外界隔離,已有101人康復。
→首都領地首席衛生官鼓勵更多的坎培拉人接受測試。所有出現感染症狀的人,或認為他們可能有症狀的人應盡快在EPIC Showground的通行測試設施,Weston Creek的步入式診所或通過與他們的一般醫生聯繫進行測試。。
⬛西澳
→新增1例,共551例,死亡8例。
→新病例與海外旅行有關。
→預計從印度出發約130人的航班將於本週抵達,我們會測試來自海外的所有人。
⬛南澳
→新增0例,共438例,死亡4例。
→南澳沒有陽性新病例已經維持一周,目前南澳有14例活躍病例,目前只有1例在重症加護病房,約96%例康復。
→南澳總理鼓勵民眾下載COVIDSafe應用程式,他表示註冊該應用程式是放鬆限制的門票,這將使政府能夠提高追踪患者接觸的效率。
→南澳總理表示澳洲能達到標誌性曲線扁平,因為兩個關鍵因素:邊界控制和病毒測試,因為是澳洲最早關邊界的州之一、南澳均測率是全澳最高。
→南澳首席醫療官將首次開始對無症狀者進行測試,來嘗試並絕對確保我們會捕抓所有可能的病例,我們不會錯過任何病例。
⬛塔斯
→新增1例,共219例,死亡11例。
→新病例是西北區的醫療工作者。
→塔斯總理將向塔斯無家可歸者提供400萬澳幣的額外支持,它將包括安全夜空計劃的擴展,該計劃將為Hobart、Launceston和Burnie的人們提供住宿和基本服務。將有110萬澳幣用於增加心理健康支持服務,50萬澳幣用於支持無家可歸的年輕人。
▶企業、運動隊政策
→維州小鎮的ViPlus牛奶配方製造商將向維州的第一線醫護人員捐贈超過100,00個醫療口罩。
→銀行將向銀行老人發行 50萬張金融卡,方便客戶在防疫期間購物,這些客戶通常年齡在70歲以上,經常使用存摺,並且喜歡從銀行分支機構提取現金來支付賬單和雜貨。
→澳洲郵政僱用600多名臨時工。
→Mesoplast澳洲公司正在開發出一種利用幹細胞的革命性新療法後,正處於與冠狀病毒鬥爭的最前端。在美國,幹細胞治療的初步試驗是有希望的,並且已顯示重症COVID-19患者的存活率為83%。
★如果你在澳洲發現自己有可能感染病毒,請勿自行到診所或醫院,請打電話給你的家醫或打電話到政府的24小時防疫專線1800 020 080,如需翻譯請打131 450。
★如果遇到緊急醫療情況,請致電000。
★聯邦政策和各州政策詳細內容,請自行到政府官網查詢。
★如果你也是在海外防疫面臨到homeschooling的爸媽,感到焦慮、不知所措、想得到一些創意想法,歡迎申請加入Una最近創立的"海外防疫爸媽home school社團"。此社團僅限海外的爸媽入社,不接受以粉絲專頁名義加入,需回答問題和同意遵守社團規則,才能加入。目前已經有澳、紐、歐、亞、美、加的爸媽加入此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406749232970528/
今天澳洲新增17例,共6,746例,死亡89例。澳洲在病毒感染的世界排行榜從之前的20名已經一路掉車尾到44名,未來有希望掉到50名之後。恭喜南澳連續7天無新病例,昆州和西澳今天的新病例都是境外感染,可以說境內感染無新病例,北領地、首都領地繼續維持0病例。昆州疫苗研發似乎成功,再一個多月就要開始臨床實驗。
令人憂心的是雪梨養老院的社區感染愈演愈烈,死亡人數也一天暴增4例,不知道新州或聯邦政府是否能有新的計畫能控制養老院疫情,並能調查出穿PPE員工還感染的原因。可以想像這些養老院居民的子女一定也都很擔心父母的安危。今天新聞有報導出新州有民眾反映郵輪乘客在酒店隔離是有漏洞,不知道是否會因此造成新州第二波病毒感染,這也是隱憂。澳洲各州一定要先好好守住養老院、醫院,不要讓病毒有機會感染這些弱勢族群。澳州副醫療官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雖然抗疫目前算是控制住,但只要一有社區感染,那後果的確是不堪設想。目前以防疫提前準備、謹慎度來看,南澳政府算是做得最齊全,有可能是暨北領地後,跟坎培拉一起抗疫成功的州。昆州跟西澳防疫上的優勢就是幅員廣大,人口密度相較新州、維州不高,接下來的挑戰就是看放寬限制後,病例增加的狀況。
今天看了一下昆州政府指出各地活躍病例後,建議住布里斯本、黃金海岸和陽光海岸的朋友,防疫還是不要掉以輕心,這週六雖然能開始踏青和野餐,但記得保持社會安全距離,一起做好防疫措施。記得雖然澳洲病例變少,但防疫的工作還是不能少。有機會的話多聯絡沒辦法見面的家人,如果能視訊最好。
如果你喜歡Una的澳洲防疫政策整理,歡迎給個支持點讚和留言🤗,祝福大家都能平安度過這次疫情,記得吃好、睡好、運動,然後少抱怨,看一下澳洲政府的努力,讓我們繼續為澳洲禱告。🙏
幹細胞數量檢測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0403紐約時報
*【有1000張床位的醫療船,原本該對紐約有幫助,但目前只收20個病人】
美國海軍醫療艦舒適號扺達紐約協助救治當地醫院救治病患,卻無視群聚感染,引來大批民眾聚集迎接。而目前送上醫療船的病患也只有20人,大多船員都無事可做。除了阻止被病毒感染者登船的嚴格規定外,海軍還拒絕治療其他多種疾病。此舉引發紐約最大的醫院系統Northwell Health負責人Michael Dowling的不滿,他表示這真是個玩笑。雖然外界感謝開放這麼大的空間, 但目前大家正處於危機之中,是在戰場上。
https://www.nytimes.com/…/…/ny-coronavirus-usns-comfort.html
《法國將食品市場改為臨時停屍房》
法國警方稱,隨著該國新冠死亡病例數不斷上升,世界上最大的食品批發市場——巴黎附近的Rungis市場的一部分將被改建為臨時停屍房。
法國目前有近5400人死於新冠病毒感染。近6萬人病毒檢測呈陽性,其中超過2.6萬人已住院,6000多人正在接受重症監護。在巴黎等疫情最嚴重地區,醫院正接近滿負荷狀態。
警方稱,隨著死亡人數的增加,醫院和殯儀館“持續緊張”。據稱裝有遺體的棺材將被暫時放置在獨立於市場其他部分的冷藏庫房中。
警方稱:“從衛生角度出發,這一地點將有可能在最體面和最可接受的條件下保存死者的遺體,以等待在法國或國外進行葬禮或火化。”
停屍房預計將於週五投入使用。這不是法國第一次將Rungis市場用於嚴重的衛生危機。2003年,酷熱造成成千上萬的老年人死亡,同一地點的冷藏庫房內保存了700具遺體。
*【為什麼全球經濟可能陷入長期衰退】
對病毒的恐懼阻礙了消費主導的經濟增長,人們越來越擔心經濟低迷可能更嚴重持久。即使疫情平復,經濟復蘇可能也需要數年時間。發展中國家情況尤其糟糕
https://cn.nytimes.com/busi…/20200402/coronavirus-recession/
*【新冠病毒讓世界陷入封鎖,科學家卻在打破國界】
面對關乎生存的問題,科學家建立了史上前所未有的全球合作。研究人員鑒定並共用了數百種病毒基因組序列。200多項臨床試驗已啟動,將全球醫院和實驗室聚集到一起。
https://cn.nytimes.com/…/coronavirus-science-research-coop…/
*【為何新冠病毒檢測會出現“假陰性”? 】
目前的檢測可能存在很高的漏檢率,結果呈陰性不代表沒有感染。如果你可能接觸過病毒並出現相關症狀,即使檢測結果是陰性,也應該堅持嚴格洗手、不摸臉和保持社交距離。
https://cn.nytimes.com/…/coronavirus-symptoms-tests-false-…/
*【簡報:全球確診病例破百萬;CIA發現中國資料嚴重漏報】
#CIA發現中國新冠疫情資料存在嚴重漏報
至少從2月份開始,中央情報局就一直在告知白宮,中國的新冠病毒病例統計存在嚴重漏報現象,而這可能會對衛生專家預測病毒的傳播能力產生深遠影響。
長期以來,美國官員一直在以懷疑的目光審視中國的病例數字。中央情報局擁有自己的衛生專家和流行病學家,他們研究大流行傳播的分類模型,而情報人員則尋求新資訊來對這些模型加以改進。但是美國情報機構在很大程度上並未獲得有關中國死亡病例數的準確數字,因為中國政府本身也並不知道該病毒的危害程度。
現任和前任情報官員稱,病毒起源地武漢和中國其他地區的中層官員一直就感染率、測試量和死亡數量撒謊,害怕如果報告的數字過高,他們會遭受懲罰。
白宮官員認為,在這場流行病的蔓延方式上,中國比美國領先一個月左右。更準確地瞭解中國的新冠病毒病例數,對於應對第二波大流行至關重要。
https://www.nytimes.com/…/politi…/cia-coronavirus-china.html
#全球確診人數破百萬,美國兩周內失去1000萬個工作崗位
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即時統計資料,全球新冠病毒確診病例已突破100萬,達到1014673例,死亡人數52973人。其中美國確診人數超過24萬,是全球確診病例數最多的國家。
美國已有至少38個州宣佈了禁足令,而那些並非從事“必要業務”卻仍在開放的商鋪和企業正面臨嚴厲的處罰。週四,負責協調應對冠狀病毒的黛博拉•比爾克斯表示,保持社交距離是減緩病毒傳播速度的關鍵,懇請美國人遵循政府的規定。但《紐約時報》對手機定位資料的分析發現,在美國東南部以及其他一些尚未頒佈禁足令的地方,人們仍在繼續活動和出行。隨著疫情暴發的加劇,這可能會導致更多的人被暴露在感染的風險中。
→ 美國兩周內失去1000萬個工作崗位,這一速度和規模史無前例。不過,在川普稱他預計沙烏地和俄羅斯將宣佈削減石油產量後,標普500指數上升超過2%,原油期貨價格飆升,石油天然氣公司的股票也有所上漲。但週四下午,特朗普表示,該協議尚未實現。
→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預計將建議所有美國人在公共場合佩戴口罩。川普在白宮簡報會上表示,關於佩戴口罩的指導完全是自願的。他說:“如果人們想戴口罩,就可以戴。”數周以來,主管部門一直在口罩問題上發出互相矛盾的資訊。https://www.nytimes.com/…/health/masks-coronavirus-cdc.html…
→ 美國聯邦政府首席傳染病專家福奇做客時報播客節目The Daily, 稱病毒捲土重來的威脅將一直持續到疫苗被批准使用為止。這一威脅是“我們需要確保為之做好準備的事”,福奇說。他還談到了導致美國人在3月初之前對即將到來的災難視而不見的檢測延遲等問題,歡迎收聽。
→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了在該國使用的首個新冠病毒抗體測試。此前,抗體測試已在中國、新加坡和其他一些國家使用。英國英國公共衛生部已購入數百萬個抗體測試,以用於對該國民眾進行檢測。此外,紐澤西州一家生物技術公司稱,一種源自人類胎盤的實驗性幹細胞療法將開始在冠狀病毒患者中進行早期試驗。
→ 紐約州呼吸機儲備將於六天內耗盡:州長古莫表示,該州目前僅剩下2200台呼吸機,而確診病例達到92381例,其中13383例入院治療,3396例接受重症監護。川普表示,他已命令衛生部長使用《國防生產法》來幫助六家美國公司獲得生產呼吸機所需的材料。
→ 西雅圖地區一家與數十名冠狀病毒死亡病例有關的養老院面臨超過60萬美元的罰款。聯邦官員上個月報告稱,這家機構未能向州官員通報居民中呼吸道感染的增加情況,未能快速識別和管理生病的住戶,且在機構內的主要臨床醫生生病後,未能制定應對計畫。
→ 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被推遲。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宣佈,將把全國代表大會從7月中旬延至8月中旬。這是迄今為止因疫情而受到影響的最重大的美國政治事件。
→ “羅斯福”號航母艦長遭解職。國防官員稱,海軍已撤下“羅斯福”號艦長的職務。幾天前,由於病毒在該航母上暴發,艦長寫信向上級官員求助,這封信於週二被洩露給了新聞媒體,這激怒了國防部高級官員。目前,“羅斯福”號上已有大約100名水兵被感染。
→ “贊丹號”獲准停靠在佛州港口。在當地官員就郵輪是否會佔用當地資源爭論數日後,週四下午,這艘載有1200名乘客、在海上被困數周的郵輪停靠在佛羅里達州勞德代爾堡。該郵輪上已有四人因感染新冠病毒死亡,另有數十人患病。該船原定于兩周前停靠智利,但智利關閉了邊界。佛州州長此前也不歡迎這些乘客。在靠岸後,佛州居民將乘坐專車回家,其他乘客將等候包機,出現症狀的45人及船員將留在船上。
→ 俄羅斯向美國運送抗疫援助物資。1990年代初期,美國曾為貧窮的蘇聯提供食品援助。而週三,一架滿載口罩和呼吸機等設備的俄羅斯軍用運輸機降落在紐約,這次改為俄羅斯向美國提供人道主義援助。不過隨著俄羅斯疫情加劇,克里姆林宮的宣傳機器似乎在避免大張旗鼓地宣傳這批援助物資,以免俄羅斯人認為政府無視本國的困境。在運輸物資計畫在大西洋兩岸均引發了批評後,莫斯科外交部週四表示,兩國實際上已經均攤了醫療產品的費用,俄羅斯今後也可以依靠美國的援助來抗擊新冠病毒。
#厄瓜多爾死亡人數激增,官員擔心病例數存在大量漏計。官方數字顯示,厄瓜多爾有98人因感染新冠病毒死亡,其中大多數來自與西班牙和義大利往來密切的港口城市瓜亞基爾。但該市議員安德列斯•古斯默週四表示,這一數字被嚴重低估了。他說,瓜亞基爾現在一天的死亡人數是平日的三或四倍,他還補充說前一天的死亡人數約為320人。古斯默稱,病例數被少計的部分原因是聯邦法規要求每個死亡病例都必須在被移走前由犯罪調查人員評估,但調查人員人手不足。目前,拉丁美洲的病例數正在迅速增加,許多領導人正為病毒大暴發做準備。
#官員接連感染,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再次居家隔離。由於該國衛生部長及其妻子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總理辦公室的一份聲明稱,納坦雅胡需要進行居家隔離,直至4月8日。此前,由於一名助手確診感染,納坦雅胡已開始隔離,隔離本應在週三晚上結束。目前,以色列有6000多例確診病例,至少32例死亡病例,該國正處於封鎖狀態。
https://cn.nytimes.com/morning-brief/…/coronavirus-briefing/
*【觀點:韓國是如何解決口罩緊缺問題的】
作者E. Tammy Kim認為,韓國政府對生產和分配進行了大規模市場干預,採購了全國口罩產量的絕大部分,這確保民眾可以在藥房和街角商店按配額購買到口罩。
https://cn.nytimes.com/o…/20200402/covid-face-mask-shortage/
*【川普樂觀看待全球油價會上升能解決美國石油公司的窘況】
美國總統川普本週與兩位俄羅斯總統普丁及和沙烏地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進行協商,促請他們通過削減國內石油產量來提振價格。川普發表兩則推文表示,他預計,俄羅斯和沙烏地將會削減至少1500萬桶產量,川普稱,此舉“將對石油和天然氣行業大有幫助!”
https://www.nytimes.com/…/trump-russia-saudi-arabia-oil.html
*【國會將採取行動監督川普政府對新冠病毒的處理反應】
裴洛西積極採取行動,關注川普政府對冠狀病毒大流行的處理方式,並尋求建立一個特別的兩黨委員會,來監督政府應對措施的各個方面,包括政府如何分配超過2兆美元的緊急資金援助,此舉引起川普及共和黨不滿。建立特選委員會的計劃將需要眾議院投票,這反映出民主黨人的一種特殊緊迫感,即密切關注川普如何執行他上週簽署的2兆美元的經濟刺激方案。
https://www.nytimes.com/…/coronavirus-congress-oversight-tr…
幹細胞數量檢測 在 康善生技- 【造血幹細胞異常的結果】 轉化為血癌 ... - Facebook 的必吃
在循環系統造血幹細胞數量增加 血液內的循環造血前驅細胞是腫瘤的惡化指標,其數量增加表示罹癌病患有較高的惡化風險 ‼️‼️ ⚠️通過康善生技「抗癌能力檢測」檢測 ... ... <看更多>
幹細胞數量檢測 在 檢測幹細胞數量#CD34 生長因子可自體增生 - YouTube 的必吃
檢測幹細胞數量 #CD34 生長因子可自體增生. Watch later. Share. Copy link. Info. Shopping. Tap to unmute. If playback doesn't begin shortly,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