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鹿林道東線面面觀】
*畫重點*
越是多元的社會,就越需要彼此的尊重,或許這樣我們才可以一起往「善」的方向來前進。
【大鹿林道東線面面觀】
各位山友好,我們今天來好好聊一聊「大鹿林道東線通車行不行」這個深水區議題好了。不過,在小編討論這個議題之前,都請各位朋友了解到一件事情:台灣是個多元的社會,登山界也是。越是多元的社會,就越需要彼此的尊重,或許這樣我們才可以一起往「善」的方向來前進。
以下開始說明:
一、 大鹿林道東線的前世:
大鹿林道東線全長約35公里,是進入台灣擦樹保護區與大霸尖山主要步道。過去,東線是林務局為了伐木與造林而開闢的林道,是具有林業產值的ㄧ條林道,不過,自從禁伐天然林的政策公布後,東線也就慢慢退出林業產值的舞台了。所以,當東線不再以林業而存在時,轉而成為目前山友攀登世紀奇峰-大霸尖山的最佳登山步道路線,也是國內中高海拔進行生態觀察之旅的選項之一。
順帶一提,過去在日本時代,日本人要登大霸,大約需要花費7天的時間,從五峰-井上溫泉(今清泉溫泉) -根本(駐在所)-佐藤-檜山(駐在所)-伊澤山-大霸尖山-茂義利-曙鞍部至上島溫泉(今泰安溫泉)的路線,在當時稱為「鹿場迴り溫泉道路」,約略也就是利用現今霞喀羅國家步道-根本古道-北坑溪古道來回登頂大霸尖山的。
當然,小編現在雖然沒有踢林道東線進入馬達拉溪登山口,但也曾為了干卓萬山(8天的尖台山-干卓萬山),踢過萬大林道18K到十林班登山口…。雖然那次也是唉唉叫,不過,也正因為登山過程有苦過.哭過.也笑過,旅途中也和同行的伙伴一起共患難過,所以讓我之後的回憶特別深刻,也常常拿出來回味~。
二、 大鹿林道東線的今生:
說真的,全台灣許多林道,都在921大地震後,加上極端氣候的頻度變高,只能說:「我想寫一個慘字啊!」大鹿林道東線也是夠慘的,93年8月,艾利颱風+敏督利颱風,多處土石崩坍+路基流失。97年9月,辛樂克颱風+哈格比颱風+薔蜜颱風,又重創已修復路段,前前後後,又有38處坍方,10處路基流失。102年再來一個蘇力颱風,不只多處坍方與路基流失,連馬達拉溪吊橋也被沖毀!!那以後呢,真是不敢想像。
而現在,雪霸為了維持東線步道的暢通,讓山友可以有一條比較安全的登山步道來攀登大霸,經過我們的ㄧ修二修再三修,一直修修修個不停,但一個梅雨鋒面,甚至只要一場午後雷陣雨,大鹿林道東線就會有落石,就會有坍方或倒木!而且,以現在東線孱弱的地質體質,未來可能只會更糟糕更容易坍方罷了。
三、 為何東線如此脆弱與珍貴:
雪霸之所以要維持大鹿林道東線維持「步道」形式來管理,也是有許多地質和生態的專家學者給予建議的,以地質的角度來講,雪霸處曾邀請地質學者進行現場評估,評估結果認為大鹿林道東線的南側緊鄰「觀霧斷層」,受到斷層作用的影響,板岩層中的節理容易產生「楔型破壞(wedge failure)」,且在大鹿林道東線無論上邊坡或下邊坡都非常普遍;另馬達拉溪新的小支流,河流發育會發生向源侵蝕,造成掏空現象;此外,近年來的極端氣候頻率增加,強降雨對於山區更容易形成土石流與山崩,以大鹿林道東線的地質條件,工程上只能暫時性的維持可通行狀態,難以長久維持完整。另外,依據研究報告(葉惠中,雷祖強,雪霸國家公園林道環境敏感淺勢分析之研究。2009。中華水土保持學報。)指出,目前東線(0.3K~19K)各種輕重之易受損路段中,危險崩塌區有24個路段,高崩塌機率區有10個路段,中崩塌機率區56個,低崩塌機率區有87個,所以,危險路段+高崩塌機率區路段共有34個路段,占所有路段的17%!
而在自然生態資源部分,經動物生態專家學者評估,均認為無論是修復林道的工程施作與開放車輛通行,對當地生態環境都產生影響,未來應採更符合生態登山與永續經營的原則,規劃大鹿林道東線採用步行方式進入較為適宜。且目前大鹿林道東線上雪霸處亦有規劃數處石桌石椅供山友休憩使用,沿途也會經過台灣擦樹(寬尾鳳蝶的主要食草)生態保護區,寬尾鳳蝶這種國寶蝶能在此流連飛舞,全賴台灣擦樹的存在,也因為她的挑剔,造成了她的稀有,更因為寬尾鳳蝶的存在,讓東線生態自成明珠。沿途的瀑布也值得你停下腳步,展開雙臂,洗盡山下鉛華。因為偶而,所以能給人不經意驚喜的,是那路過的山羌。甚至,連台灣黑熊在林道上也都有爪痕和目擊的紀錄,等待有緣人。
四、 我們進入東線做什麼:
時常利用機車或偶而利用汽車進出東線的,是我們執行保育巡查業務的保育巡查員(巡山員),清掃廁所、移除倒木、拆除陷阱、巡視園區自然資源等等,都是他們的例行工作。又或者,也有可能是林務局的伙伴或當地原住民朋友,除了必須去九九山莊值勤或提供服務,也會一起沿路整理路況或砍草,為的就是讓各位山友有更好的登山服務體驗與維持山莊的營運。另外,是消防救難單位或委託的學術研究案,必須利用車輛搬運所需器材,進入大霸山區執行山難演練或進行生態資源調查。還有我們的保育志工或同仁,為了整修步道或更新牌示,也必須利用車輛搬運所需工具而進入東線。而這些,都是具有公務或服務性質,並不全然只是為了攀登大霸。
因此,他們的所作所為,就是要讓各位山友有更好的登山服務,無論是步道整修、山莊維護、生態調查、保育巡查、救難演練等等,很多時候,這些付出未來也是會回饋到各位山友身上,但其實你們看不到或現在體會不到罷了。所以,請各位山友日後在山區遇到我們的工作夥伴或這群默默付出的人們時,可以給予一些鼓勵ㄧ些肯定。
五、 可能的成本花費:
以上,小編利用這個機會,把大鹿林道東線的狀況做一個說明,或許,各位是利用自己珍貴的假期,安排個3天2夜的大霸群峰之旅,如果可以開車進入省去踢那19K(17K)又臭又長的林道,應該可以讓這個行程更完美,也可以讓雙腳不要那麼「鐵」。But! 東線真的.真的.真的.太脆弱了,因為各位一年當中大概也就安排的1~2次來登大霸尖山,而我們現場的管理人員或工作夥伴,卻是常常待在山上,必須進入東線或山區出任務,也更清楚東線的地質是如何的脆弱,落石是多麼危險,倒木是多麼常發生,即便各位的車子(或包車)可以進得去,就怕車子輪胎底盤經不起東線的摧殘,而花費更多的拖吊費或是時間成本。所以,今天如果我們是車主,是否願意賭一把,車子的底盤不會A到甚或發生危險?如果我們是包車老闆,是否願意賭一把,車子進得去,但遭遇落石而出不來(刁車)? 這都還不包括油耗與維修成本,還有人身的安全責任。
最後,小編想說的是,臺灣是個多元的社會,我們歡迎各位山友一起提供雪霸山區的資訊,因為各位提供的登山資訊或具體建議,對於其他愛山之人都大大有幫助,雪霸也對各位山友提供的意見保持尊重與感謝的態度,再次謝謝愛山的各位。
#文長感謝各位拜讀
#好的公共政策需要我們一起理性討論
#大鹿林道東線真的好脆弱啊
干卓萬山難 在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Ask yourself, are you willing to fight?”
“捫心自問,你願意奮戰嗎?”
《一級玩家》的主角韋德,在看似牢不可破的防護罩前,對著虛無飄渺的聽眾直播,講述著他對《綠洲》的熱愛、訴說著他在其中找到了朋友、找到了人生、找到了愛。最後,他問出了這一句話,對著他也不知道會不會有人在看的鏡頭,一字、一句,傳達出堅定守護所愛事物的信念,請人們站出來一起守護著綠洲,守護著它不落入特定的人手中,讓跟他一樣喜愛著這裡的人,能夠繼續在此找到依託。
山,就是我們的《綠洲》
在VR眼鏡的穿脫之間,電影人物進出虛擬世界。這是不是有種熟悉的感覺?正在看手機的你、坐在水泥建築裡的你,是不是在某個瞬間,聞到了冷杉的樹香與森土的芬芳?
不管你爬的是郊山、中級山、高山又或是雪山,無疑都是離開我們所生活的真實世界、文明世界,進入一個人類早已陌生,卻比真實更加真實的,「虛擬全境」。那裡不需要VR眼鏡、不需要全向跑步機,更不需要觸覺手套和體感配件,你就能成為一個,和城市生活全然不同的自己。
超越真實的真實,比虛擬更加虛擬;
山行後每次回家,都像作了一場大夢,燦爛而滿足。
然而,就像《綠洲》被創線企覬覦著,我們的綠洲,也被台中市花蓮縣消防局、台東屏東林管處、與玉山國家公園覬覦著。
他們所想的,是同一件事:「完全掌控《綠洲》」
這些管理單位覺得,山是他們的,他們可以為所欲為。
他們訂的規則,不用有道理、不用有邏輯、不用得到人民的同意,賤民們只要遵守就好,違反的就是該死、就是要罰,沒名目就找個藉口罰,反正你們是賤民,我們是「統治者」。在他們身上,我看見了君王的姿態、與人民的距離遙遠到高不可攀。
當台灣有全世界最複雜、最不友善、充滿惡意與無奈的入山申請時;
當國家搜救體制擺明不收費,台中市和玉山國家公園卻強迫登山人一定要投保「出事也不會理賠給政府」、「費率是旅平險5倍」的登山險,並且欺騙登山者說這樣就不會浪費資源、在這經濟困頓的年代還攔路要保護費時;
當特定政府單位不斷操縱媒體,對一般人洗腦「山難=浪費資源」,讓台灣成為全世界唯一將登山污名化的國家,卻完全沒有意思將搜救責任從消防獨立、更不想好好訂一個官方收費標準,只想罰款懲罰山友時;
當七彩湖、干卓萬、南橫三星、南一段、八通關古道……一個又一個美麗無比的地方,卻以「危險」之名封了一年一年又一年山,成為「黑山」,管理單位卻能完全擺爛尸位素餐,甚至部署大批警力,抓通緝犯似的追捕爬路況安全的南橫三星的山友、動用戒嚴法令對攀登七彩湖的山友開罰時;
當台東林管處、玉山國家公園居然能任意在人類活動對生態影響最小的冬天裡,高喊著「讓山休息」、「保護步道」,成為全世界唯一會毫無根據便在冬天封山的國家,去禁止臺灣人一探完全不遜於喜馬拉雅的雪景時;
當前幾天,宜蘭李昭元老師在南二段失蹤後,政府操縱媒體帶起的仇視登山風氣,居然已經感染到某些登山人身上,認為「爬黑山活該自找」、認為「惡法亦法」時;
當登山,漸漸成為一種「犯罪」,政府千方百計阻止國民接近廣達70%的土地之時;
你,會不會感到心痛?
這就是,我們的《綠洲》,
就跟電影一樣,搖搖欲墜。
我們需要更大的力量,團結的、堅定的、走進現實的,守護著它。
山不屬於台中花蓮消防局、不屬於台東屏東林管處、不屬於玉山國家公園,山屬於台灣的每一個人。我們都愛她、也都有權利讓她變得更好。讓台灣人能夠再一次的,跟全世界任何角落國家的人民一樣,自在地悠遊在我們美麗的家園之中。
一級玩家,最後是喜劇結尾;但我們的電影,還在繼續。
“Are you willing to fight?”
當那一天到來,需要我的那一天到來,
我會豪不猶豫地穿上我的體感戰鬥服——排汗衣,
請好一天的假,從容的、優雅的,出現在我該出現的地方。
哪怕可能只有小貓幾隻願意一起出來對抗體制,
我也願意用我一人份的努力,守護我所摯愛的,
在之中找到自己、找到感情、找到人生的,
《山》
YES.
干卓萬山難 在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新聞只著眼於“違法”的背後,藏著什麼樣的魔鬼 》
昨天用激情批判了一頓林文瑞先生,這回我們回到理性分析這個玉林橋受困事件,把所有是非對錯一次攤出來檢視。
這張照片,是玉林橋去年我們因為大水受困一天時,正在尋找渡溪點的樣子。
為什麼我敢講這件事可以不當山難,而可當水難看待,是因為這是我親腳涉過大水的地方。大家也可以稍微想像照片中的水再大三倍,是什麼樣子,那心情跟受困溪洲有87%像。
接下來,我們看看這個事件背後有什麼可以討論的細節。
---
1. 他們沒申請,這個確實違法,要罰我也贊成,但要先弄清楚兩件事 —— 一,這個案例中,有沒有申請並不會影響登山安全,因為不是「迷途」,申請報備只會降低「迷途」後找尋的難度,對實力夠的隊伍來說,申請跟登山安全其實並沒有太大關係,那是一種尊重的報備;二,不申請有可能是因為苦衷、和腐敗的官僚在作祟。
2. 承上,請注意隊伍人數:3人。但是,玉山國家公園雖然表面上開放馬博橫斷,但其惡劣刁難的申請規格,根本等同封山——5人以上才准申請,並需強迫投保毫無用處的登山險。這規則根本是逼人爬黑山,完全是申請制度中的笑話,更是玉管處不想管事、看心情隨意訂定毫無意義入山規則的怠惰證據。
去年我走馬博橫斷時,總共遇見5支隊伍,合法申請的只有2支,因為3隊的人數根本不滿5人。重申一次,隊伍人數和登山安全「一點關係也沒有」,這種限制老手組成精實隊伍自行前往的規則,只是憑著非常門外漢「登山一定是商業團十幾人大隊伍」式的天馬行空,將登山活動逼往地下化的卸責官僚作為而已,非常醜陋迂腐:逼人違規,還樂得幫忙開罰單,令人不齒。
看看太管處吧!同樣貴為四大橫斷,奇萊東稜的申請可是和大眾路線的南湖大山一視同仁,甚至奇萊東稜沒有山屋,馬博橫斷可是全程住豪華山屋呢!訂定這種毫無根據的土皇帝規則,有沒有怠惰瀆職,一眼就明白了。
3. 自治條例的問題昨天都講過了,現在講隊伍決策。我看這三人其實也挺白目的,爬技術性封山被逼不申請的地方,居然沒想過叫直昇機的後果,這我也是搖搖頭啊... 再者,都有能耐平安走完馬博橫斷了,在隊員沒有緊急需求的狀況下,怎麼可能不能在溪邊紮營等水退呢?只能說,真的白目。
4. 這則新聞不是記者亂寫,而都是根據花蓮縣消防局發出的新聞稿而來,有心帶風向污名化登山者的是花蓮縣消防局,這次不要再罵記者了拜託Orz
5. 那麼,這支隊伍有沒有濫用搜救資源?我覺得,有。他們沒有緊急情況,迫降等水退就好,求救個毛,玻璃人喔?
但這也跟罰他們的理由無關。他們今天有濫用疑慮沒錯,但消防局「罰他們沒有“領隊”」、「罰他們沒有“保險”」,有沒有看到可笑的地方?
這是「你闖紅燈,但警察硬塞酒駕罰單給你要你吞下去,然後還給你拍照上報」,何等惡劣?
今天,應該要是有一套完整的搜救收費規則,然後叫他們付「非緊急危難」的搜救費,而不是立一個莫名其妙的條例,罰一些莫名其妙、和事件、登山安全毫無相關之處的細節,只是為了證明「我有罰錢喔!我有做事喔!」,而完全不想解決問題,真的是極致官僚。
6. 違法=該死?我不這麼認為。如果該法律本身不合理、漏洞百出,反過來用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在體制內打爆對方的臉,這才是正道。只會遵守規定,卻沒想過規定是為了達成什麼目的而制定的人,只有兩種:小學生、成功嶺的菜兵。
7. 法律當然是拿來遵守的。但遵守之前,可以先和專業人士討論這法律是否有效?是否逾權?是否合理?如果全部都是否定答案,那麼該怎麼做,已經很明顯了:「儘管無視他,被罰就腰挺直繳錢,然後拿著罰單收據,訴願、行政訴訟、釋憲,把對方的臉打到連他奶奶都認不出來。」
這・就・是・民・主
不爽可以去住北韓或中國。
至於那些覺得法律與政府高高在上,是絕對不會犯錯、神聖不可侵犯、一犯法你就是罪該萬死的人們,那些是戒嚴時代殘存的活化石,可以觀賞。
8. 在網路上對著新聞對象大喊「該死」、「快繳錢」是一點意義都沒有的事,人家又聽不到。網路是拿來集思廣益、交換意見,並讓世界更好的地方,不是拿來叫囂的。
9. 聽說某些放上南三段、南一段、干卓萬照片,會獲得破千讚的山岳相關社團,裡面有不少人對這個事件的評論也是「該死」「快繳錢」,恩....這也太精神分裂了......Orz
那些人可否知道,他們正在和自己的權益打架啊... 追尋山岳美景的路途,最終一定是通往那些被政府無理封山的地方,水漾森林就是最著名的例子。
10. 每次有山難,都會看到很多人搞不清楚「收費」和「罰款」的區別。
我高速公路從台北開到高雄,ETC一路亮藍光、帳單寄我家,這叫「收費」。
我時速200台北開到高雄,測速照相一路閃白光、罰單寄我家,這叫「罰款」。
今天山難救助,不管有沒有合法申請,都沒有ETC的藍光選項,然後消防局就開始惡意抹黑大家,山難都是在玩200測速照相一路白光,這樣解釋有沒有很清楚這個政府在搞什麼飛機了?
沒有合理的收費制度、沒有專業的山搜隊、不想收錢只想罰款,這就是充滿戒嚴思想的消防高官腦袋裡的東西。
---
以上,就是我對這次玉林橋受困的事件分析。
拋磚引玉,希望能夠讓大家更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囉!
最後,假如有任何朋友被無理的封山罰責罰到,請別客氣,直接敲我,我們來討論罰則是否合理,不合理的話要怎麼打爆瀆職機關的臉吧!
干卓萬山難 在 萬大林道巨型神木|十粒溪營地|干卓萬大山|圓糖混哪裡 的必吃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干卓萬#四大障礙#干卓萬橫斷#RESILIENTOUTDOOR號稱百岳四大障礙之一的干卓萬橫斷地勢險峻路程遙遠是難度C級的進階 ... 34K views 1 year ago 干卓萬山. ... <看更多>
干卓萬山難 在 [新聞]獨攀干卓萬山失蹤林男遺體斷崖尋獲 的必吃
... 林姓山友的家人向警方通報指稱,今年已六十多歲的林姓民眾,擁有豐富的登山經驗,本月十六日獨自攀登「干卓萬山」,原 ... 8 F →tiber: 官:全部都封閉就沒有山難了. ... <看更多>
干卓萬山難 在 #卓社大山 - Explore | Facebook 的必吃
根本比白姑難10倍 ... 2023/3/12 一日干卓萬群峰19小時51分 ... 「干卓萬橫斷」聽說是台灣登山的四大障礙路線之一,有干卓萬山、牧山、火山、卓社大山等四座百岳、三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