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戲剃髮為尼還認得出是我(崔佩儀)嗎?
中視八點檔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中視 在 元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又看到一堆人胡扯「1974年6月停播布袋戲是為了打壓台語」的摻水假歷史。
1974年6月新聞局讓布袋戲停播,跟打壓台語一點關係都沒有。
因為如果當年國民政府真是要打壓台語,試問當年布袋戲停播之後,為何1981年又復播?
又試問當年電視節目表始終有閩南語戲劇的存在,有這麼多閩南語劇不是顯然與覺青聲稱的「台語被打壓」論點相左?
華視閩南語劇 --
八卦山下(1973年,石峰、劉秀雯、江霞、馬如龍等主演)
東港阿春(1973年,江霞、陳露莎、馬如龍、李隆華等主演)
春風秋雨(1975年,陳秋燕、李隆華主演)
濟公(1976年)
封劍(1976年)
情網(1976年)
劉銘傳(1976年)
白衣天使(1976年)
初戀日記(1976年)
風城奇女子(1976年)
天倫樂(1976年)
男朋友(1976年)
愛的故事(1976年)
三陽開泰(1976年)
情人湖(1976年)
五虎平西(1977年)
秋菊(1977年)
七俠五義(1977年)
青春三兄弟(1977年)
大游俠(1977年)
小五義(1977年)
世間人(1977年)
王得祿滅賊記(1977年)
恩情深似海(1977年,馬如龍、林月雲等主演)
路遙知馬力(1977年)
三叔公講古(1978年閩南語單元劇,周萬生主演)
==============================
台視閩南語劇:
新兵日記(1974年)
小魚吃大魚(1974年,石松、司馬玉嬌、黃西田、吳松、陳建良等主演)
傻女婿(1974年,長青、林美照主演,部分時期以國語發音演出)
千金小姐萬金和尚(1974年,陳剛、華真真、鄭小芬、石松、洪流等主演)
青蚵嫂(1976年1月26日~4月19日,沈雪珍、長青、林美照、李鵬、黃西田、倪敏然、石松、林揚、谷青、蘇哲、吳松、陳建良、阿匹婆、高玉珊、吳翠娥、老鼠、施茵茵、施善蒂、洪流、郭美紅、沛小嵐、司馬玉嬌、矯鴻才等主演)
姻緣路(1976年,長青、林美照、石松等主演)
福祿壽(1978年,秦榮、石松、伍百萬、林揚、許秀年、趙倍譽等主演)
台灣民歌故事劇集(1979年)
==============================
中視閩南語劇:
女神龍(1972年4月10日~8月19日,全106集,藍琪、李滔、劉林、凱音等主演)
母子雁(1972年6月5日~9月16日,全60集,陳慧美、張健、蔡富貴、阿匹婆、李靜美、鄭秀英等主演)
怪客(1972年9月10日~12月1日,全72集,張健、陳佩伶、柯佑民、鷺菁、南俊、小戽斗等主演)
愛情十字路(1973年1月16日~3月18日,全63集,藍琪、李滔、陳慧美、張健、鳳飛飛主演)
鳳凰橋(1973年2月19日~5月6日,全77集,陳雲卿、陳明利等主演)
龍虎兄弟(1973年3月19日~6月14日,全88集,靜江月製作,劉林、陳慧美、李雅芳、李滔、戽斗、鷺菁等主演)
孤情淚(1973年5月7日~7月29日,全84集,劉明、何玉華、彭嘉艷、鷺菁等主演)
天下父母心(1973年6月15日~9月12日,全90集,劉林、藍琪、白龍、吳敏、何玉華、南俊、蘇金龍、鷺菁、矮仔財、玲玲、戽斗、鄔裕康等主演)
虎豹獅象(1973年7月30日~9月22日,全50集,張健、陳佩伶、小明明、晨鐘、戽斗、何玉華等主演)
巡按大人(1973年9月13日~11月11日,全60集,戽斗、李滔、劉林、陳慧美等主演)
一枝草一點露(1975年,張健、陳明利、李滔、戽斗、鷺菁、李金鈴、向娃、高幸枝等主演)
慈母心(1976年)
忠孝節義(1976年,分為四大單元)
田莊大哥(1976年)
六兄妹(1976年)
情深深(1976年)
家和萬事興(1976年)
愛與罪(1976年),林月雲、潘健、張秀蘭、玲玲主演)
恩情(1976年)
吳鳳(1976年)
友愛(1976年),林月雲、何玉華、林俊宇主演)
夫妻夫妻(1976年)
天倫夢(1977年),林月雲、何玉華、林俊宇、徐風、李靜美主演)
恩怨情天(1977年)
金玉滿堂(1977年)
好男兒(1977年3月4日~3月30日,全27集,劉林、林俊宇、藍琪、張秀蘭等主演)
請君保重(1977年3月17日~4月11日,全25集,李滔、鄭秀英、陳佩伶等主演)
三姊妹(1977年3月31日~4月27日,全27集,林月雲、江蕾、張秀蘭、林俊宇、徐風等主演)
雷峰塔(1977年4月12日~5月16日,全35集,李滔、陳佩伶、林照雄、潘健、小柏樂等主演)
全是為了愛(1977年4月28日~6月1日,全35集,林月雲、劉林、林俊宇、鄭秀英、素珠等主演)
母與女(1977年6月2日~7月21日,全50集,李靜美、連晨帆等主演)
岳父大人(1977年6月17日~7月16日,全30集,金塗、楊惠姍、鄭秀英、高幸枝、張漢伯、小柏樂等主演)
生命之歌(1977年午間劇,林意製作,何玉華、劉林主演)
皆大歡喜(1977年,靜江月製作,何玉華、鄭秀英、鷺菁、徐風、方正主演)
花落花開(1977年七點檔,靜江月製作,陳明利、潘健主演)
真假千金(1977年七點檔,靜江月製作,陳明利、陳淑珠、潘健主演)
劍道(1977年午間劇,林意製作,陳俊良導演,劉林、李滔、陳佩伶主演)
春暖(1977年)
歌聲心影(1977年)
法網恢恢(1977年,靜江月製作,劉林、張秀蘭、吳小惠、林俊宇主演)
母性光輝(1977年)
不平凡的愛(1977年,陳明利、劉林、江霞、張秀蘭、吳佳珊主演)
愛的日記(1978年午間檔,姜龍昭製作,陳明利、李滔、劉林、鄭秀英、何玉華、敏芳、高幸枝、鷺菁、張漢伯、涂台鳳等主演)
布袋和尚中視 在 DJ JoJo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一陣子我不斷地在想關於「傳承」這詞。
倒也不是說我們有義務要把什麼精神傳承給誰誰誰。
而是,我捫心自問,我,向過去選擇了什麼養份,陪我一起了。
「我都打電話跟妳的阿姨們講,你們如果有時間,就半天的時間來找我坐坐,看看阿嬤跟阿嬤說說話,阿嬤活著的時間也沒有很長了啦,阿嬤以前背七個小孩還要去田裡捏,妳阿祖以前對阿嬤也很嚴格捏...」
我阿嬤這樣對我說著。
阿嬤84歲了。
她說有一年印象最深刻的一段往事,是某年過年,大部分的孫子孫女都回台東了,吃完晚餐我們要阿嬤坐大位,表兄弟姐妹包括我自己一一給阿嬤紅包然後親一下,她每每一想起總是感動到想哭。
發紅包影片看這裡:
https://www.facebook.com/kissjojoyoyoyo/videos/718110381556957/
說來汗顏,那一年是眾家孩子最排除萬難說什麼也要回去看阿嬤的一次,因為阿嬤那時身體很差,我們很擔心那將會是最後一次。
我們都怕是最後一次,所以問題都不是問題了。
天曉得多年過去,總是還有下一次,所以,我們多出來的時間總是開始找理由。
一知道我要來台東的朋友家人,他們大部分關心的是:
「哎唷妳回去鄉下很無聊對不對...」
不無聊呀,可能是平常真的太忙碌了,所以回到台東,只是窩在房間開著電視聽阿嬤講話也好,這樣的放空反而有真正的休息到。
阿嬤最珍惜的是胡瓜,豬哥亮,喜歡看台語新聞,因為打開電視,他們都在。
打給我們,我們不見得都在。
這讓我想起了我妹跟我說:「欸可以的話妳回家幫妳媽下載一下可以看劇的APP啦,妳媽跟我說她叫妳用,妳都說妳好累,與其等到天荒地老不如直接求助我...」
我媽曾拿著平板對我說「妹妹我的糖果不能玩了他都一直在哭怎麼辦」
我說我沒在玩欸妳等妳二女兒幫妳處理啦。
我媽童年打我妹最兇,陪我媽最多的反而是我妹。
我跟我媽住,但天殺的因為我的工作關係,能見面也沒幾次。
所以我某部分感謝一例一休,讓我真正地合法的擁有比較多一點點的時間給家人還有我愛的人。
我阿嬤撿紅點一流,大戰三小時我輸了兩百三,結束了卻總是把兩百狂塞給我說妳坐車回家需要帶點錢在身上,妳不收阿嬤還會生氣說怎麼那麼不聽話。
我阿姨總是再三提醒要有形象不要說太多自己的事情免得惹禍上身。
欸你們幫我出個聲啦好讓我阿姨安心哈哈哈。
昨晚,我跟阿嬤睡。
帶新玩具放阿嬤喜歡的黃克林
我不誇張
阿嬤以一種我們看到田馥甄看到張惠妹周杰倫看到偶像的迷妹心情
不斷地念念有詞說黃克林好棒唱歌好好聽
倒退嚕唱得好棒
尤其是有一首歌
歌詞叫做什麼「同款欸一片天.同款欸一雙鞋」
但是阿嬤忘記歌名也忘了怎麼唱但是好想聽
我就這樣照阿嬤給的線索找
不但找到了!更讓我訝異的是這MV也太讓人害怕了!
你們自行估狗黃克林的<夫妻情>啊我就不細述了
鬼新娘啊根本!
阿嬤還叫我閉嘴,要靜靜地聽他唱完
我行李準備好臨走前,看到中視經典台在做布袋和尚重播,才發現片尾曲正是這首夫妻情。
當我們開始在抨擊台語劇如何如何時,真心想想這些劇們都幫我們在拚經濟的時候照顧了我們的長輩呀。
上週我上KISS不打烊,我的好友來電台探班,問問他的近況,他提到公司也沒多給他錢他幹嘛做那麼多,薪水好少但該有的合法福利不會少,從他身上的安逸我的確看到了一點危機,那種危機是我知道他有能力替他所身處的領域上再奉獻點什麼,只是他選擇安逸。
這樣沒有不好,每個人都有他所想要的選擇。
只是,我開始思考,當我們抨擊體制不理想時,那我們是屬於等人來改變體制的人,還是與其抱怨不如成為你心中想要看見的那種改變的人。
後者,必須要比人多一點勇敢,然而,他們勇氣的來源,哪裡來?
每一個時代都有他們需要克服的難題,我在這趟回程的火車上,靜靜地看著幾則你們「手寫的溫度」問卷裡的回饋文字,一邊在思考著關於「傳承」這件事情。
我出生的年代隔年剛好解除戒嚴了,在大人們詮釋著它們是如何刻苦耐勞的過生活時,我記憶中接受的養分是希望我們學會在賣命時也要懂得享受生活,透過基本學力測驗試著找尋自己的喜好。
從搭火車年紀小可省錢所以只做腳踏板或媽媽大腿,到長大開始我有能力買一張車票坐上自己的4車25號;可能還沒法存到頭期款,媽媽說你少搭幾趟高鐵少看幾場演唱會就有多出來的錢啦但我跟媽媽說老母我買的是經驗啊吼唷;火車風景外經過某處四面皆山但看到有個小朋友獨自一人投籃...
我的媽媽總在離開台東看完我阿嬤她的老母時,說著她心頭有多疼多不捨,我只跟她說不要多想啦!
我覺得在我無法照顧好我媽的未知時,我能做的就是照顧好她的當下,好讓她不至於對未知恐慌。
寫完這些,想對那些正在努力扛些什麼的人說,你並不孤單。
各司其職各自生活,哪天迷惘時,暫時放下他人對你的期許,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沒有什麼「唉唷等你吃到我這個歲數你就知道了啦」的問題,也沒有「我沒有價值我的存在就是擾民」的問題。
活著的時候,既然選擇了,就好好地去體驗去碰撞,我的阿嬤根本不知自己的出生日期,然而她用了84年留下的經驗與智慧,告訴晚輩縱使她辛苦大半輩子陪他的孩子們,晚年不見得能回收得了當時她所付出的所有愛,但是她卻很感謝我的阿姨們她的女兒們付出的任何陪伴。
我們的家人放我們飛翔,當你飛出去了,記得,飛出去不只是為了看看世界有多大,而是把世界中獲得的養份,帶回家回饋家鄉。在異鄉賣命也是回饋家鄉的一種方式,因為我們讓準備回家鄉的人感受到一份安定,我們也要願意相信,也有人跟我們一樣在照顧著我們的家鄉。
沒人管你搭哪班車來,下了車,同樣都是進入社會大學,活著本來就不容易,至少我們可以選擇想要成為哪一種人。
祝福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