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遊闢謠解惑 ~ 認識西班牙】
昨天問的西班牙地圖,有不少人認出很多西班牙地理、文化、景點、藝術、音樂 ... 的東西,現在導遊公佈答案在此:
1. España:西班牙的英文是 Spain,西班牙文則是 España
2. 西班牙國土面積 504800 km2
3. 西班牙人口 46087000 人
4. 歐元:西班牙的貨幣
5. 西班牙的國徽:由幾個組成西班牙的王國的紋章組成
6. 西班牙國旗
7. 西班牙是 1986 年加入歐盟(那時候叫做歐洲共同體)
8. Ramón María del Valle-Inclán: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西班牙小說家、詩人、劇作家、散文家和新聞記者
9. langosta:大西洋典型的龍蝦
10. Torre de Hercules(海克力士塔):建造於公元一世紀,是目前唯一還在使用的古羅馬燈塔,世界遺產
11. 指南針
12. Cueva de altamira y arte rupestre paleolítico del norte de españa(阿爾塔米拉岩洞以及西班牙北部舊石器時代的岩洞壁畫):保留了三萬五千到一萬一千年前的舊石器時代的岩洞壁畫,世界遺產
13. Leonardo Torres Quevedo:西班牙著名的工程師和數學家,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電腦遊戲和機械手臂的原型,也是西班牙第一個飛船的設計人。
14. Mar Cantábrico:坎塔布連海
15. Museo Guggenheim Bilbao(畢爾包的古根漢博物館):由建築師 Frank Gehry 設計
16. 西班牙的鄰居:法國
17. Guernica(格爾尼卡):畢卡索的名畫,第一次展於 1937 年的巴黎萬國博覽會的西班牙館
18. Perro de montaña de los Pirineos(庇里牛斯山區的牧羊犬):庇里牛斯山地區的巴斯克人數百年來沿用的一種牧羊犬
19. Mortadelo y Filemón:西班牙老少都愛的漫畫,是漫畫家 Francisco Ibáñez 的創作
20. 西班牙的鄰居:安道爾
21. Sagrada Familia(聖家堂):建築師高第的心血結晶,預計 2026 年完成,世界遺產
22. Los relojes blandos de salvador dali(達利的軟鐘):超現實主義大師達利最具代表性的創作之一。
23. Sol de Miró(米羅的太陽):米羅免費替西班牙旅遊局設計的 logo,是世界上第一個以抽象符號來標示一個國家的例子
24. Tárraco(塔拉戈):羅馬帝國時期的近西班牙(Hispania Citerior)的行政和商業中心,現在那些羅馬遺跡是世界遺產
25. Santiago Ramón y Cajal(拉蒙-卡哈爾):著名的西班牙醫師,于 1906 年榮獲諾貝爾醫學獎,被公認為現代神經科學之父
26. Ebro(埃布羅河):伊比利半島第二長的河流
27. Francisco de Goya(哥雅):西班牙西班牙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的宮廷畫家,在馬德里的普拉多美術館可以看到許多他的著名畫作
28. el racimo de uvas(一串葡萄): 西班牙生產品質優異的葡萄酒,全國有 69 個受原産地名稱制度(Denominación de origen)保護的法定產區,其中拉里奧哈(La Rioja)產區更曾被評為全球最佳葡萄酒產區
29. 西班牙的首都:馬德里
30. 馬德里的 Fuente de Cibeles(希西貝萊斯女神噴泉):馬德里最重要的地標
31. Real Monasterio del Escorial(艾斯柯里亞皇家修道院):菲利普二世于 1563 年下令修建的皇家修道院,世界遺產
32. Las Meninas(侍女圖):西班牙黃金時代畫家委拉斯奎茲(Diego Velázquez)在 1656 年完成的一幅畫作,現收藏於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館
33. Muralla de Ávila(阿維拉的古城牆):修建於公元十一世紀,世界遺產
34. la concha de Santiago(聖雅各伯朝聖之路的貝殼):聖雅各伯朝聖之路的標誌,而聖雅各伯朝聖之路則是世界遺產
35. Catedral de Santiago de Compostela(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主教座堂):供奉聖雅各伯的聖骨的教堂,聖雅各伯朝聖之路的終點,世界遺產
36. Vasco Núñez de Balboa:西班牙十五世紀末、十六世紀初的探險家
37. Duero(杜艾羅河):是伊比利亞半島上的一條主要河流。
38. Hola:西班牙語的「你好」,發成「歐(o)拉(la)」的音。
39. Acueducto de Segovia(塞哥維亞的引水橋):建於西元一世紀,羅馬帝國留下來的一個重要的工程,世界遺產
40. 西班牙的鄰居:葡萄牙
41. Guitarra(吉他):典型的西班牙樂器及佛朗明哥音樂的樂器
42. Bailaora flamenca con castañuelas:拿響板的佛朗明哥舞者
43. Toro:鬥牛
44. Tajo(塔霍河):是伊比利亞半島最大的河流
45. Guadiana(瓜地亞納河):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一條界河,是伊比利亞半島第四長的河流
46. Molino de Viento(風車):卡斯提亞-拉曼恰(Castilla-La Mancha)自治區典型的景觀
47. Don Quijote de la Mancha y Sancho Panza(來自拉曼恰的吉訶德和桑丘·潘薩):十七世紀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的小說《唐吉訶德》書中的兩位主人翁
48. Paella(燉飯):西班牙最有名的一道美食
49. Islas Baleares(巴利亞利群島):西班牙有名的度假勝地
50. Mar Mediterráneo:地中海
51. Autogiro(自轉旋翼機):介於飛機和直升機之間,由西班牙工程師 Juan de la Cierva 發明
52. Naranjas y limones(橘子和檸檬):橘子和檸檬是盛產于西班牙東部沿海的水果。
53. La Dama de Elche(埃爾切的婦人):西元前四世紀初、西元前五世紀末的伊比利人石雕
54. Submarino Peral(佩拉爾潛艇):由電力推進的螺旋槳潛艇的前身
55. Canario(金絲雀):金絲雀原產於加那利群島(Islas Canarias)
56. Plátano(香蕉):加納利群島(Islas Canarias)產的香蕉
57. El Teide(特伊德):加納利群島的特內里費島的火山,世界遺產
58. Tomate(番茄)
59. Federico García Lorca(加西亞·洛爾卡):20 世紀的西班牙詩人
60. Camarón:一種西班牙典型的蝦子
61. Olivos(橄欖樹):安達盧西亞自治區一望無際的橄欖園
62. Guadalquivir(瓜達幾維河):西班牙的第五長河
63. Giralda(西拉達塔):塞維亞主教座堂最醒目的建築,世界遺產
64. 哥爾多巴大清真寺(Mezquita de Córdoba)裡的伊斯蘭教的馬蹄形拱,世界遺產
65. Estrecho de Gibraltar 直布羅陀海峽
66. Manuel de Falla(法雅):西班牙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音樂家
67. La Niña, La Pinta y la Santa Maria:哥倫布率領的三艘船
68. El Océano Atlántico:大西洋
69. Cristóbal Colón(哥倫布)
70. 西班牙的鄰居:摩洛哥
詳細資料,請參考我的舊文章:
https://lichingwang-barcelonaguide.blogspot.com/2016/05/blog-post.html
#西班牙 #西班牙地理 #西班牙文化 #西班牙景點 #西班牙藝術 #西班牙音樂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華工泛指於晚清時,前赴海外工作的華人勞工以至苦力,通常是來自窮鄉僻壤的農民或漁民(特別是廣東五邑地區),被招工館等仲介公司欺騙或詐騙至海外謀生,他們會收到首期的預付薪酬,但是需要扣除一筆介紹費用、交通費用和傭金(這種做法被廣東人稱為「賣豬仔」,而招工館則又被稱為「豬仔館」。他們當中不少人因為無法返回...
巴拿山地圖 在 歷史哥澄清唬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澄清唬爆米花新聞-歐洲默認中國不丹邊境白玉地區580平方公里歸併為中國領土】 #福編
最近歐洲哨兵2 (Sentinel 2) 衛星圖的中國不丹國界線默默地做了更動。但Google仍維持既有西方與印度(特別是英國與印度)所堅持的版本。歐洲哨兵2衛星圖是歐洲公開地圖資源中最出名的一個,但觀微知著,多數歐洲全球地圖正在更動中國不丹邊界線。這一次更動的重點是:
(一)中國西藏地區山南市洛札縣白玉地區(Google版在不丹領土的2點鐘方向),580平方公里土地改劃到中國
(二)中國西藏地區日喀則市亞東縣下亞東鄉(Google版在不丹領土的2點鐘方向),89平方公里土地改劃到中國
第二部分今天先且不提,第一部分歐洲更動的原因主要是:
1.中國的邊防公路已成為當地主要交通線,並且設立邊防前哨。
2.印度表達外交上的不同意,但不丹本身沉默。
===============歷史
中國大陸和周邊的邊境爭議不少,但在西南邊境,大多數中印邊境爭議起源都是在1904、1912與1951~1957年。也就是在第二次英國侵藏戰爭、辛亥革命期間,英屬印度跨越中英藏印條約的邊界侵吞藏區與滇區土地。第三波爭議土地喪失多半是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主張的「前進政策」(向前佔據一切可佔據的土地,久了就會成為國際法下的事實)高潮時發生的。
中國大陸與不丹也有許多邊境爭議,但多半是無人區。不過,不是不丹自己捅的包。1910年,被迫成為英國保護國的不丹,也在1912時受英方的操弄下往前佔據不少土地。甚至不少土地是英屬印度政府幫不丹「地圖開疆」的。
只是這些土地,不丹有的只是讓牧人夏季去放牧,或是久久才派員巡邏探勘,有的甚至從未有不丹官方人員踏足。但在1983以前,中國歷任政府因忙於內戰、抗戰、再內戰、韓戰、三面紅旗、文化大革命,不只沒空理這雪山事務,連地圖也多半沿襲外國地圖。
但到1983年以後,一來是國力復甦、二者中國大陸科學環境提升,對國土的調查、統計和掌握開始加強,才開始發現中國不丹邊境有許多土地線與清末不同。所以從1983開始,中共官方機構對中不邊境的地圖繪製方式開始變化,但不丹自己的地圖與西方地圖則大致倚照英印政府留下的版本。
本文主體的白玉地區,是海拔3500~5600公尺高的山地與河谷,屬副熱帶季風高山氣候,地形呈山高谷深特色,冬季降雪量大,春季有融雪洪峰,夏季又經常有暴雨。所以白玉地區58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自古很少有人常住。但在偏南谷地的茂林中,有拉龍拉康與次久拉康兩座古寺。這兩座古寺類似修道院,#嘉慶皇帝曾下詔書,將該兩寺與周邊劃歸蒙達拉龍寺管理。至於為何嘉慶年間會有管轄爭議,其實來自不丹、亞東、洛札等地很多無人常住區,春秋來放牧的牧民,要向所謂的業主寺院繳交人頭草場稅。所以當年的爭執就是不同寺院認為有權收取白玉地區稅收,最後由清廷中央裁定歸於在今日西藏地區洛札縣的蒙達拉龍寺所有。
中共方面找到古紀錄後,認為當時被西方普遍認為是不丹領土的白玉地區應屬洛札縣無誤,但只靠古文書無用,於是自1994開始,動員洛札當地牧民去白玉地區常住,來達成事實收復。
不過,為了修築公路強化實際控制(不然放牧的氂牛要怎麼運出去賣?其他民生物資或電器、建材公路怎麼運?如果有印人到來,邊防軍警如何快速趕到?)又為了避免刺激到不丹幕後的保護國(承接自英國的地位)印度,公路並不是走瑪納斯河谷,而是翻越喜馬拉雅山脈的達巴山口地帶修築,到 #2017年終於通到當年響應實邊的藏民住的杰羅布村。當地的生計也開始變成利用雲霧種木耳、黃蓮、冬蟲夏草。不過,老共並沒有閒著。
===============多線前推
當中印2020年在西線加勒萬河谷、德普桑平原、溫泉-空喀地帶、班公湖南北岸、熱欽拉山口周邊都爆發嚴重衝突與對峙,白玉地區的邊防公路也快速沿著吉格弄曲拓展,並將以往翻越前往巴桑弄曲谷地的山路拓建為兩條新公路。
而且 #解放軍在巴桑弄河谷也新設拉龍拉康前哨與基兵朗果前哨。
所以,印度部分西線出身的的退役軍官名嘴,覺得為何中國人在艱困的冬天與印度擴大對峙,但當印度內外交困快撐不住時(內有兩百萬農民進軍首都新德里的衝突,外為對峙與部署10餘萬大軍在克什米爾越冬的開支),反而突然同意「脫離接觸」。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印度當局選擇在白玉地區現狀改變沉默。
事實上,印度自詡為不丹保護國,一向也堅持干涉不丹外交,並壟斷不丹重大工程,連中國不丹國界,往往都是印度政府比不丹王室還堅持依照英印政府方式畫線。加上印度實際上仍高度控制不丹國防,印度軍方不可能不知道
#中共公路全面深入白玉
#歐洲開始默認中不邊界畫法改變
或許是因為
#當印度政府可以宣稱自己嚇退中國人時
#沒人在意不丹現狀改變
===============不丹立場
整個38年的事件進展中,不丹雖然是表面乍看下的「受害者」,但不丹王室與自身政府保守沉默態度是可以理解的。截至目前為止,中共提出爭執,或實際推進重佔的領土,
#沒有一塊是1890年時不丹王國的領土
不丹在英國與印度接續的操控下,在「龍」和「皇帝」衰弱之時去實際或帳面上佔了中國邊地,但當巨龍回氣,皇帝要來重索他的土地時,不丹選擇沉默閉眼,「佔是你們逼我佔,現在與我無關,別叫我出頭」。當印度媒體多次大聲指控中國在不丹領土建村侵略,不丹官方均只淡淡回應「那不是不丹領土」,表達不丹不願意為了無關他們自身的「地圖開疆」捲入龍象風暴之中。
===============結語
當綠蛙拿著大紀元、自由時報、新頭殼、思想坦克一類的報導,沉醉在「解放軍連打架都打輸」、「只會割地賠款」、「根本不敢打」、「準備迎接九國聯軍」,中共卻繼續緩慢但堅定地不斷貫徹他們自己的主權聲索。到底是因為太常亂罵別人是草包所以自己也成了草包,還是真的應了新加坡總理夫人的諷刺,當了井底之蛙?
巴拿山地圖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的國際易開罐 2020/12/11
為大家帶來星期五的《國際易開罐》,週末將至,各位讀者如果有什麼感興趣的題目,歡迎推文跟我們說!
🥫美國FDA通過輝瑞疫苗的上市申請,是繼加拿大之後,又一國家許可疫苗上市,預計接下來數週各州將開啟疫苗施打計畫。但同時,歐洲傳出該疫苗的機密資訊被駭客竊取的消息,目前影響未知,也不知道是誰發動駭客攻擊。
FT: https://bit.ly/379gT5k
紐時: https://nyti.ms/3n755G4
半島: https://bit.ly/3qGdYJ3
🥫在美國斡旋下,摩洛哥宣布將與以色列建立全面的外交關係,是繼埃及、約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巴林之後,第五個正式承認以色列的阿拉伯國家。
紐時: https://nyti.ms/37UA2XO
半島: https://bit.ly/3qOQJML
BBC: https://bbc.in/2K9DlCa
🥫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 以5:0的票數,正式要求電信商全面移除華為製造的通信設備,同時開始審查中國電信在美國的營運許可,原因是國安議題。
FT: https://bloom.bg/37S8Mcl
南華早報: https://bit.ly/34218ea
🥫消息指出英國與歐盟的最終脫歐協議談判暫時僵持不下,雙方在六月時樂觀估計協議應在夏天就可締結,現在卻仍在談判,英方警告不排除無法與歐盟達成自貿協議「硬脫歐」的可能。
BBC: https://bbc.in/345sgt4
DW: https://bit.ly/2IDwnoF
🥫由理查布蘭森爵士創辦的宇宙旅遊公司維珍銀河 (Virgin Galactic) 宣布,將於美國時間週五在新墨西哥州試射公司設計的太空飛行器,市場對試飛結果充滿期待。
IBD: https://bit.ly/373zrno
半島: https://bit.ly/378AouF
🥫Airbnb在IPO上市後大漲一倍,第三方訂餐平台Doordash IPO首日狂升八成多,但分析師仍提醒投資人當心過熱的資金行情存在風險,要謹慎投入。
WSJ: https://on.wsj.com/3neqe1m
彭博: https://bloom.bg/37Q2wly
紐時: https://nyti.ms/37Sq6hh
🥫法國球星,現效力於西甲巴塞隆納的安托萬·格里茲曼 (Antoine Griezmann) 稍早宣布將終止他與華為簽署的代言人合約,理由是華為公司可能參與中國政府對新疆維吾爾族的監控計畫。
衛報: https://bit.ly/3m7RDQX
半島: https://bit.ly/3oHLAnQ
🔎本日新聞剪影:瑞士迪亞布樂雷,一處在夏天時融冰形成的冰河洞穴,由渡假村人員改造成冰雪教堂。疫情對阿爾卑斯山地區的觀光業打擊極大,瑞士當局的禁令讓觀光客劇減。圖片來源:路透社。
📢 晚上八點別忘了看范琪斐的 #TODAY看世界。
LINE 用戶請訂閱 @LINE TODAY ,入口請點 https://lin.ee/19eXmdD
每天 #LINETODAY 都會推播TODAY看世界,錯過的朋友請查看國際欄目。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
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每天晚間10點準時上傳完整版!
https://reurl.cc/ZvKM3
巴拿山地圖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華工泛指於晚清時,前赴海外工作的華人勞工以至苦力,通常是來自窮鄉僻壤的農民或漁民(特別是廣東五邑地區),被招工館等仲介公司欺騙或詐騙至海外謀生,他們會收到首期的預付薪酬,但是需要扣除一筆介紹費用、交通費用和傭金(這種做法被廣東人稱為「賣豬仔」,而招工館則又被稱為「豬仔館」。他們當中不少人因為無法返回中國,而且得不到僑居地的公民權利、無法獲得移民資格而客死異鄉。在19世紀中後期至20世紀初,由於這些出國的勞工都會簽約,稱為契約華工,俗稱為賣豬仔。販運、交易豬仔的地方名為招工館,俗稱為豬仔館,葡話叫Barracoon(音譯名巴拉坑)。澳門在19世紀時期是人口販賣中心。聖安多尼教堂與大三巴牌坊之間是豬仔館林立的地方。2006年,加拿大總理哈珀以廣州話就百多年前政府向華工徵收人頭稅道歉,並且宣佈賠償方案。在西方人發現新大陸和開拓南亞殖民地之後,他們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來開採殖民地的資源,從非洲引進黑奴。1800年代初,英國等殖民者禁止非洲奴隸貿易後,轉從印度和中國引進豬仔。賣豬仔一詞,是中國人的自嘲之稱,西方人稱「苦力」Coolie Labor。最早的「豬仔」是去南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和泰國等地)。豬仔的本質上是契約勞工(contract labor)。契約(合同)載明工作期限和工資待遇。期限一般有三年、五年和十年等三種。待遇根據合同長短而定。十年期的「豬仔」預付安家費二十銀元,五年的十五元,三年的十三元,提供一日三餐和住宿。1849年之前,美國華人人數很少,只有區區325人,他們大多是官員,商人,也有少量學生和馬戲演員。1848年1月,美國舊金山(舊金山)發現金礦,同年3月小道消息傳開,各地淘金者蜂擁而至。1849年消息傳到中國,隨即有323個廣東人前往淘金。1849年又有450人達到舊金山,1852年有兩萬人到達。他們主要來自於廣東臺山、開平和恩平地區,比如1854年寧陽會館就接待臺山籍人8349人。雖然金礦在法律上歸美國聯邦政府所有,但當時民間金礦開採通行規矩是打樁劃界,誰有效開發,歸誰所有。1850年加州政府開始徵收每月20美元的開礦稅。1852年改徵每月3美元/人的外籍礦工稅。到1860年代,河床表面金礦大部分被淘走,唯有實力大公司才有能力繼續開採,當時礦工工資在1-3美元/天之間。淘金發財機會大大減少,一些中國人打道回府,一些人轉道去澳大利亞或加拿大溫哥華繼續淘金,一些人轉行開洗衣店和中餐館,還有一些人去修鐵路。1863年開工的橫跨美國東西海岸的鐵路工程開工,吸引了大量華工。鐵路華工月薪為30美元,食宿基本自理,鐵路公司也會提供一些生活幫助。和歐洲移民攜全家定居不同,華工前往美洲的目的是賺錢回鄉買田置產,所以85%以上為單身青壯年文盲男性,少量女性基本上作為性服務提供者存在。1862年《反苦力法》生效,不鼓勵外籍勞工入境,並向外籍勞工徵收每月2.5美元的「人頭稅」。到1870年,雖然中國人佔加州總人口比例只有8.6%,但佔勞動力的比例高達25%。到1880年,舊金山地區,華工佔總勞動力的1/3。19世紀中葉以後,社會主義傳入美國,美國工人運動蓬勃發展,要求提高工資待遇和改善工作條件的罷工活動此起彼伏。但每當歐洲移民勞工罷工,華工就「乘虛而入」。歐洲白人移民將勞工工資大幅下降歸咎於中國「苦力」,針對華工的暴行屢有發生。1882年美國國會通過《排華法案》,禁止任何華工入境(但官員、商人、學者和學生等其他人員不受影響),而且規定已經在美的中國「苦力」需要在離境前事先申請「回美證」才能返回美國,意圖減少中國「豬仔」的數量。在1900年前,到達加州的中國人高達30萬人,留下來的大約為10.7萬人。1862年美國《反苦力法》生效後,契約勞工(contract labor,又譯合同工)獲得自由,他們可以自行選擇僱主。但舊金山中國六大公司(The Chinese Six Companies,中華總會的前身)宣稱,他們早在1853年就停止輸入契約勞工,改用「信用票」制度(Credit-ticket System)。當時,從香港到美國加州需要2-3個月的海上航行時間,中途可能遭遇海盜和風暴,風險極大。而且勞務公司(中國六大公司)一般需要替赴美華工預支三筆費用:給華工父母的寬慰金(20美元左右,一般家庭選擇不要),船票(40-50美元)和路途開銷(20美元)左右。運送一名華工,成本在60-90美元之間。華工可以自由選擇僱主,只要按照合同每月償還這筆「貸款」就行。這樣的系統理論上符合美國法律。但中國放貸公司為了盡快收回成本,常會和華工的工頭勾結,讓他們每月代扣工資用於還貸,還會對華工本人和其在中國的家人採取威脅手段,脅迫盡快還貸。還款總額依還貸期的長短而不同,一般來說,華工需要為他們的美國之行付出200-300美元的代價。一些華工,選擇向親友借錢,或等待哥哥從美國寄錢回來成行。親戚帶親戚,老鄉帶老鄉,有的村莊幾乎家家有人出洋謀生,比如1877年有200多人跟隨海宴沙欄村華工李仍去了美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2LPHtMIG_E/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BVr62Me0gXpLev0537vGhmn4D89Q)
巴拿山地圖 在 Root's Game Stor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洛克人X2 #RockmanX2 #ロックマンX2
原本就開始有點想要製作X2的影片了
前三代舊作中,我最喜歡的就是X2
不管是音樂或是劇情,關卡整體的感覺,X2都是很不錯的一款作品
剛好這陣子訂閱人數突然暴增
所以X2就變成訂閱人數1000達成的紀念影片了~~
一路走來真的是相當不容易啊
每發一部影片只會增加個位數訂閱人數的我
終於達成1000人的目標了!
因為這個原因,這部X2成為了我製作以來最搞剛的一次
製作總時間應該超過30小時
而且我原本已經錄好了,因為覺得不是很滿意,又重新再錄一次
希望各位能感受到這部影片我所投注的心血
再次感謝各位的支持與鼓勵~😊
八大頭目:
鋼索絲瓜
取得武器:強襲鏈索
弱點武器:音波切削
水晶蝸牛
取得武器:狙擊水晶
弱點武器:磁力機雷
烈火雄鹿
取得武器:猛擊火焰
弱點武器:飛沫氣泡
車輪鱷魚
取得武器:迴旋輪刃
弱點武器:強襲鏈索
變形飛蛾
取得武器:廢鐵炸彈
弱點武器:猛擊火焰
音速駝鳥
取得武器:音波切削
弱點武器:狙擊水晶
電磁蜈蚣
取得武器:磁力機雷
弱點武器:廢鐵炸彈
泡沫螃蟹
取得武器:飛沫氣泡
弱點武器:迴旋輪刃
地圖上的反擊獵人:
拜歐雷(鐵球)
弱點武器:飛沫氣泡、音波切削
廢鐵炸彈 (僅適用於氣象控制中心)
薩傑斯(老頭)
弱點武器:猛擊火焰、音波切削
廢鐵炸彈 (僅適用於水晶礦山)
亞吉爾(拿刀講話很快)
弱點武器:磁力機雷
廢鐵炸彈 (僅適用於火山地帶或海底基地)
反擊獵人城:
第一關
拜歐雷(鐵球)
弱點武器:飛沫氣泡
第二關
薩傑斯坦克(老頭)
弱點武器:
第一階段:廢鐵炸彈、億兆爆破
第二階段:猛擊火焰、音波切削
第三關
亞吉爾戰機
弱點武器:磁力機雷、昇龍拳(誤)
新.西克瑪
弱點武器:音波切削
西克瑪病毒
弱點武器:強襲鏈索、昇龍拳(誤)
------------------------------------
有的影片沒辦法營利,廣告費會被拿走
歡迎贊助本頻道,協助頻道經營
贊助方法一:使用Paypal:
paypal.me/RootTsou
贊助方法二:使用歐付寶,這個方法適用於「沒有信用卡」時:
https://payment.opay.tw/Broadcaster/Donate/23C60821C8C8F340A6FDCDD40F6AEE38
感謝您的贊助!
你 / 妳 想成為Youteber來增加被動收入嗎?
歡迎參考我的簡介喔,下面有詳細介紹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otTsou/about
也歡迎幫我點讚、分享和訂閱喔 ️
點擊影片右下方的頭像可以訂閱我,或是結束時P4主角的頭像
如果有訂閱的話請「一定」要開啟小鈴鐺
這樣我上傳新影片的時候才會收到通知~
但就算這樣還是有可能會漏掉通知
這時候請加入Discord,會有機器人通知最新影片上傳!
連結位置在頻道封面的右手邊
我的巴哈姆特小屋:
https://home.gamer.com.tw/homeindex.php?owner=prettysamy
我的粉絲團網址:
t.me/Root_Tsou
巴哈姆特往日遊戲版的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Baha.OldGames
(優質社團歡迎加入 ww)
Facebook (Root Tsou):
https://www.facebook.com/root.tsou
電子郵件信箱:
shining383@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3bHbv7zLPPQ/hqdefault.jpg)
巴拿山地圖 在 使徒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使徒Facebook ➡︎https://goo.gl/5zfcC7
*訂閱請點 ➡︎https://goo.gl/aueB8E
*字幕支援 ➡︎https://goo.gl/NIrr9d
*籌旗助養本公子➡︎https://goo.gl/DbpmzG
==============================================
瑞士聯邦
瑞士屬內陸山地國家,地理上分為阿爾卑斯山、瑞士高原及侏羅山脈三部分,面積41,285平方公里,阿爾卑斯山佔國土大部分面積,而800萬人口中,大多分布於瑞士高原,瑞士高原也是瑞士主要城市如經濟中心蘇黎世及日內瓦的所在地。瑞士因自然風光及氣候條件而有「世界公園」的美譽[註 7][15]:162[10]:1[16]:307。
瑞士一開始有僱傭兵制度,後來才改採武裝中立,自1815年後從未捲入過國際戰爭,瑞士自2002年起才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註 8],但瑞士實行積極外交政策且頻繁參與世界各地的重建和平活動[18];瑞士為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發源地且為許多國際性組織總部所在地,如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在歐洲區域組織方面,瑞士為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的創始國及申根區成員國,但並非歐盟及歐洲經濟區成員國。
依照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瑞士是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之一,同時瑞士人均財富也居(除摩納哥之外的)世界首位[註 9][19][20]。依國際匯率計算,瑞士為世界第19大經濟體;以購買力平價計算則為世界第39大經濟體;出口額及進口額分別居世界第20位及第18位。瑞士由3個主要語言及文化區所組成,分別為德語區、法語區及義大利語區,而後加入了羅曼什語區。雖然瑞士人中德語人口居多數,但瑞士並未形成單一民族及語言的國家,而且其國民中外國出生的比例相當高。對國家強烈的歸屬感則來自於共同的歷史背景及價值觀,如聯邦主義及直接民主制等[21]。傳統上以瑞士永久同盟於1291年8月初締結為建國之初始,而8月1日是瑞士國慶日。
日內瓦
在日內瓦歷史上最重要之一為登城事件。對於日內瓦的人民來說,登城事件是他們獨立的象徵。它標誌著幾位薩伏依公爵企圖吞併日內瓦以作為他們阿爾卑斯山以北的首府的慾望徹底破滅。登城事件便是他們跨世紀一系列的進攻的句號。這最後一次進攻發生於1602年12月11至12日,因此這個日子被定為登城節。每年在日內瓦老成區都會舉行馬隊,大砲和穿著當時服裝的士兵的遊行儀式以作慶祝。
★影片目的
係呢度,我地會用短短時期一齊偷走飛一轉,世界很大;時間太少,
旅費未必係大問題,但要時間去旅行就是困難事,拿起旅行箱作遊記,還是參加旅行團,亦想每次旅途中,找尋當中旅途的意義。
無論係為左旅行美食,為左旅遊Shopping,為左遠離煩躁,係偷走飛一轉呢度,短短幾分鐘,令你睇左當去左!
帶任何意見,就留低MSG比我,我有空會回你~感恩!
=========================================
推薦影片:
東歐巴爾幹遊記【Part 1】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JYmAPmZ_Gk
【Day 1 大阪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z-Lm2GtGkY
【病遊北海道雪國 Part 1】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eSJbNhc2vs
【遊走沉沒了的漢城Part 1】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10IbEJXu_w
=======================================
Keywords:
瑞士,日內瓦,Swiss,Switzerland,瑞士天氣,瑞士自由行,瑞士必買,瑞士攻略,瑞士美食,瑞士旅遊,瑞士旅遊指南,瑞士旅遊攻略,瑞士旅遊景點,瑞士旅遊景點介紹,瑞士旅遊景點推薦,瑞士遊記,香港,中文,廣東話,旅行,旅遊,旅程,旅途,旅遊景點,旅途愉快,旅費,旅客,旅舍,旅店,旅行社,旅行裝備,旅行箱,旅行袋,偷走飛一轉,旅行團,旅遊節目,旅遊大亨,旅行的意義,旅行必備,旅行車,旅行 vlog,旅行 行李,旅行 廣告,travel,遊記,探索瑞士,推薦瑞士,遊瑞士,瑞士旅遊,瑞士旅遊觀光,瑞士旅遊景點,瑞士自遊行,瑞士自由行2017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XMoDzikBe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