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大腦裡的肥胖駭客》
這一本書探討了近代人類肥胖的最主要原因, 並深入分析我們對於美食無法抗拒的原因, 以及思考如何以更加正確策略地面對它們
生物在自然界, 為了維持生存與繁衍, 很自然的會去選擇高報酬率- 也是就是高熱量的食物, 畢竟人類在尚未進入農牧社會之前都是以狩獵為主. 在嚴苛的野外環境, 食物的選擇項目有限, 所以自然必須以有大量熱量密度(脂肪/蛋白質)的食物為主. 同時, 身體會盡量的留住攝取的所有熱量, 因為在食物來源不固定的狀態下, 體脂肪過低就意味著死亡
所以在大腦為了求生的運作下, 人體產生了兩個機制: 獎勵機制與脂肪守恆機制
“獎勵機制”是說大腦為了讓人類確保能夠攝取到生存必須的熱量, 會與食物取得的難易做一連串的評估, 然後選擇對自己最有效益的手段來達到目的. 譬如一個原始人會選擇一隻近在眼前的小羚羊捕獵, 而不會花兩天去追蹤一群在遷徙過程中的鹿群. 這裡的”獎勵”說的是生存的獎勵, 事實上, 與我們經常聽到在大腦中的”獎勵迴路” 是殊途同歸的
“脂肪守恆”機制聽起來很嚇人… 就是身體會了維持體脂肪的恆定, 會不斷讓你吃吃吃啦!!! 正如前述, 在大自然裡面, 體脂肪下降通常就意味著將無法堅持挺過未來大自然的挑戰. 所以假如大腦發現了你體脂肪有所波動 (下降), 就會督促你不斷的去找食物, 趕快把下降的體重補回來
以上兩個系統都是讓生物在自然環境下得以生存的方法. 特別是人類, 幾萬年的演化, 身體系統就是這麼運作的. 問題是, 工業革命距今才百來年, 然而這短短的時間之內, 人類生活的方式卻經歷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即便在今天非洲一些原始部落, 生活方式是最接近我們老祖宗的, 要吃到一餐都必須要花好幾個小時跋山涉水的追蹤獵物, 或是挖掘根莖類; 然而我們進入現代化社會之後, 食物幾乎垂手可得, 現在甚至不用開伙, 不用出門, 就會有熱騰騰的食物送到你家門口, 只差不會有人捧著你的下巴幫你咀嚼了 (搞不好以後還真會有)
這樣就延伸出幾個問題: 首先, 在過去, 人們為了生存, 會去刻意追尋高熱量(糖類/脂肪/蛋白質)密度含量高的食物, 但是這些東西的供應並不會持續與充足, 同時要取得它們就得花掉九牛二虎之力.. 與現在剛好相反, 人類的大腦演化了幾千年, 文明進步卻只一百年, 所以我們還是跟過去一樣企求高熱量密度的食物, 但與此同時, 我們不再需要花一整天的時間打獵, 只為了吃一隻又大又肥的烤羊腿, 所以身體活度大量減少; 而我們一開門, 一開電視電腦手機, 卻又都是這一類食物的廣告, 你讓現代的人類怎麼會不肥胖
再來, 我們都知道增加肌肉量會提升基礎代謝(1kg/12~ 15Kcal), 可是增加體脂肪也會提升基礎代謝 (1kg/4~ 6Kcal)啊啊啊啊啊啊. 當你吃胖了以後, 大腦發現因為肥胖而增加了能量消耗, 會驅使你吃更多來維持當下的體重 (脂肪恆定). 你看看氣不氣人? 就是不管你變瘦或是變胖, 反正身體都會叫你一直吃啦!!!
近代, 科學家也發現了脂肪細胞分泌的”瘦素” (Laptin), 它的工作就是釋出訊號讓大腦告訴你”飽了”. 它原來的功能是平衡體重與體脂肪, 但是現代人飲食失衡, 過多的熱量攝取以及過快的體重上升, 在初期會使得瘦素為了平衡體重, 水平跟著上升, 但是正如前面提過, 人越胖就會愛吃, 所以瘦素根本追不上, 到了後期, 反而會讓身體對瘦素產生阻抗 (概念就跟胰島素阻抗的意思一樣)
書裡面也探討了大腦裡面的”獎勵迴路”, 也就是多巴胺的分泌會讓人產生成癮的結果, 高糖高油高脂肪的食物都會促進獎勵迴路的活躍, 讓人光是想像這些東西, 就會感到愉悅, 然後就是付諸實際行動去取得, 接下來就是無限的重複:
想吃- 去吃- 吃爽- 想吃- 去吃…..
後面幾個章節也討論了壓力過大, 睡眠不足都會在身體產生不同的改變, 而讓人更加的去追逐高熱量的食物.. (再寫下去我都開始餓了..)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1. 減少日常生活中不良食物的取得,與接觸的機會. 不要在公司, 家裡, 或是其他地方存放隨手可得的零食, 並有意識地避開 (例如路過) 提供這些不良食物的場所, 並且提升對於食物選擇份量以及營養價值的正確認識
2. 增加身體活動. 你覺得在健身房裡運動就足夠了嗎? 想像一下老一輩的人要在田裡耕作一天, 人類的老祖宗要翻山越嶺才可以飽腹一餐, 他們的活動量有多少? 所以我們應該要增加的是日常的消耗, 走路, 爬樓梯, 騎車通勤, 或是在工作時增加走動的機會等等
3. 壓力管理, 我們在很多的課程中都提到了皮質醇對身體的慢性影響, 面對壓力時, 絕大多數人會選擇大量進食來做一個舒緩或是逃避的手段, 但是這樣會進一步導致慢性病的發生. 所以我們應該要不段找到轉移或是減輕壓力的方法, (尋找屬於你的”心流”, 我之後再寫一下這一本書的心得) 不管是冥想, 運動, 與朋友相聚, 甚至是完美的性愛 (這書裡說的, 不是我開車..)
4. 確保每一天有足夠的睡眠, 根據研究睡眠不足的人在認知功能, 情緒, 肢體支配能力上都有顯著的下降, 更加容易導致飲食爆炸! 雖然靜靜需要多少睡眠才足夠, 因人而異, 但是最近不少專家都建議至少要維持7~7.5的優質睡眠. 要改善睡眠品質, 除了睡眠環境要準備好之外, 我們盡量增加白天與自然光接觸的機會, 可以讓我們管理晝夜的生理時鐘正常化, 到了晚上可以順利入睡
這一本書值得細細咀嚼, 不過也更加印證了我們不段強調的一件事: 行為改變!僅僅在健身房內的互動並不足以有效的改變會員的體重, 我們還必須把關注進一步的留意到會員的生活的其他部分, 才是對抗肥胖最有效的方法!
如果你上過Health Coach, 這更是另外一本推薦書單!!!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music-union.com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來自德國的品牌BMC經常給用家扎實的感覺,實而不華。就像本次介紹的CS3合併擴音機,可以稱得上是一部「有音量控制的後级」,大家萬勿看小它,在4歐姆負戴下,每聲道輸出達350瓦,可不是一部普通的合併擴音機。為甚麼稱CS3為一部帶有音量控制的後級呢?這是因為廠方並没有為它配置前級放大線路,取而代之的是自...
差動訊號阻抗 在 好餓廚房 HowCoo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胰島素阻抗 #醣中毒 #減醣重要文第二篇
#喜歡請打+1
打鐵趁熱,今天的主題依然圍繞在減醣的核心觀念,若你是想看食譜的人,就先抱歉了😘
螢幕前的你好嗎??😊 是否正在停滯期的困惑中? 是否還是不知道該怎麼吃才算正確? 是否還在為了體重上上下下,沒有達到理想值而煩惱?
不要急,先放下以往照表操課的習慣,減醣是門學問、是邏輯、是哲學,必須先理解身體運作的方式,用對方法,才會知道自己做的對不對,有沒有符合減醣的要素
而唯有這樣,也才會知道犯了什麼錯,才會知道該怎麼修正,該怎麼除錯,是吧!
我收到很多私訊,給了好餓很多Q&A,但.....大部分都還是停留在熱量概念裡,比如: 我吃多少才算是減醣? 每天攝取多少碳水才會瘦身? 原來減醣是戒澱粉? 油脂熱量這麼高,怎麼可能瘦? blablabla......
各位,再說一次,我不是在強調計算卡路里不對,熱量赤字不對,營養學不對,少吃多動不對或是TDEE、BMR不重要。 這些都正確,但是它們都是你在*修正細節上的輔助工具*
大前提是,新的飲食觀念在告訴你,原來不是吃的少,身上脂肪就會燃燒的更多,原來不是攝取太多油脂,就會多長脂肪,原來不是沒有運動,我才持續發胖
★最大的問題,在內分泌-賀爾蒙,你吃進了太多碳水化合物,血糖上升,刺激胰島素大量工作,所以你的身體不斷的選擇堆積脂肪,儲存能量,依賴醣質燃燒,→而不去利用最方便可以取得的脂肪。 反而強迫你一直飲食,不停有飢餓感,吃不停的惡性循環帶來肥胖,醣依賴醣中毒,血糖不斷飆高,最壞的下場則是變成糖尿病
我本來就是一個極度愛吃美食的人,量也不算大,吃的精緻卻不太有人工添加物,甚至很愛自己煮,調味料也用的不錯,還非常愛喝水,更沒有懶的運動
為什麼我會胖???腫的還飛快?? 一定有很多人,跟我有同樣的心聲,到底問題是出在哪啊?
所以,誠心的先請你們拋棄過去減重的包袱,忘掉熱量
因為我正在用我自己,這個極端的案例,分享給你,我如何成功的方法,我如何戒掉高碳水的食物,我如何跳脫清淡無趣的減肥餐,這些都用了一年多的時間來驗證,不是無的放矢(當然還沒有做的很漂亮,但我知道自己正踏在一條對的路上,這很重要)
我知道我可以下一些很聳動的標題,如何在一個月內瘦了Xkg,10大tips讓你馬上變成瘦身美人,超神減醣食譜瘦身不再是夢想...blablabla
但這些都是虛的,網路的表面而已,你們沒看到的是快速瘦身,後面所需要付出的代價。 我用過來人的身份告訴你,沒有任何一種方法,可以*自然* *單純* *瞬間* 看到效果,這是不可能的。 一定是循序漸進,一定會依照每個人不同的情況,而有所改變,所以按表操課,絕對不適用於每個人身上
當然,如果你能夠忍受水煮仙女餐一整年,然後一週還高強度運動個3-4天,那我就真的沒話說(除非你身體有疾病,不然一定會成功)
只是,剩餘90%的人還是會面臨失敗~~既然如此,我們還要怪自己做錯了嗎?是意志力差嗎? 不如利用這個機會,接受新觀念,是吧!!
所以不要再騙自己,撇步和開掛是不存在的
『請先好好瞭解 - 身體運作的邏輯,我不是醫生,沒有辦法說一堆醫學關鍵字來說服你,所以我用自己一年來的實際經驗做為案例分享。 放心,我更不想當什麼健身減肥的老師,我減醣是為了吃更多耶😆!!
所以直到現在才會開始聊我的減醣經驗,因為實在看到太多人仍然在誤區裡........別再被舊觀念綁死了........別再按表操課了.....別再相信聳動的標題了.........plz......』
PS:抱歉,我需要先打一堆激勵人心的...前文,因為實在太多人只想看如何*快速成功*的方法。如果我會願意用這種行銷術語去呼弄你們的話,我還會只是個小部落客嗎? 每次乖乖的分享*有難度*的食譜?
以我肚子餓的超能力,老早就去拍一堆漂亮的美食,躲掉一堆細節,然後冠上不切實際的標題,把自己的粉絲數灌爆了好不?
我相信傻人有傻福,所以直到現在還是按部就班的做我認為對的事。因為我知道好餓廚房的觀眾群,大多都是真正愛吃的人,有更多是想理解知識的人,捨不得也不願意用這種手法對待你們.......這是我依然固執的主因
雖然中文老是寫的不太好,但語重心長,真心分享。 等哪天我開竅了,再去網路的花花世界裡大做文章吧~~^^
-----進入今天的正題------
今天的主題是 *胰島素阻抗*,一個減醣的大魔王,認識它後,解答了許多曾經讓我感到困惑的問題。如果你也正在減醣,但效果不好,那就一定要試著瞭解它
上一篇我們提到了 內分泌的重要-兩大賀爾蒙,*升糖素*和*胰島素*在人體內工作的方式,一個是負責分解利用,另一個是組合儲存。影響它們工作的時機或順序,主要都在於攝取進來的 *醣*,也就是碳水化合物
正常來說:吃下去的食物經過分解,產生了葡萄糖,血糖升高,胰島素開始工作,肝臟和肌肉的細胞接收到訊號,開始將葡萄糖轉換成肝醣存放,做為身體可以隨時提取的能源
超過負載時,就會被轉換成脂肪先堆積到皮下,依然負擔不了,就換個地方到內臟(肝為主)或血管內,所以肥胖的人多半會有脂肪肝,高血脂....等症狀
★而胰島素阻抗,就是當你經常性的食用大量碳水化合物,不斷刺激胰島素分泌,身體裡需要負責工作轉換能源的細胞,達到極限,開始疲乏的後遺症
細胞需要*更多的胰島素* 去接收工作指令,才會將葡萄糖轉換成肝醣的抗拒現象
簡單來說,你比一般人,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島素,身體才願意正常工作。 更壞的消息是,多出來的能量(葡萄糖),會一分不剩的*完全*被轉換成*脂肪*儲存
也就是說,你不只會胖,而且會隨著胰島素阻抗嚴重的程度,胖的更快,加倍的胖.......
有沒有發覺? 每個人胖的經驗都差不多?? 正常體重時,吃得再多,外觀也沒有明顯的改變,但隨著體脂肪越來越多,肚子越來越大後......就連每天只吃一點,體重也還是在增加? (俗話:喝水也會胖就是這麼來的)
而且即便嘗試把食量減少一段時間,體重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因為~~你的身體正面臨著*胰島素阻抗*的問題。甚至你的飲食中,並沒有把高碳水化合物的部分拿掉,也就是上一篇不斷提到的,*澱粉*和*糖*,所以你的惡性循環依舊照常工作,不斷的累積脂肪
很多人誤會了,我並不是憎恨米、麵類的澱粉主食,更不反對水果、飲料
但是當你已經過度肥胖,胰島素阻抗多半已經很高時.....你卻依然不斷的在攝取最容易、最快被分解的高*醣*食物,只會讓你的身體循環更加惡化,而且是加倍增長......
尤其常在社團裡看到很多人,所謂的減醣餐盤,大多只是把料理手法變的清淡,把*總量*變小.....但澱粉主食和碳水化合物卻仍然是一樣多,我就會充滿問號。 不知道是不是從小被灌輸的營養教育裡,主食相當重要.....或是台灣人吃飯習慣一定要配著吃
總之,單純把總量變小,仍然吃著等比的碳水化合物,是不會看到太大效果的,尤其當你正在*初期*減醣,多半胰島素阻抗還是偏高的時候
胰島素阻抗也不是人人都一樣,過度肥胖的人或糖尿病的患者,99%會存在這個問題。 但不要想說,瘦的人就沒有,有沒有發現身邊有一些朋友,身材很標準,但是健康檢查後卻有*肥鵝肝*,紅字不少,三酸甘油脂更是明顯超標,是的.....那就是胰島素阻抗搞的鬼,甚至先天就比較高的人也不少
那~~~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胰島素阻抗呢? 身體有發炎現象,肥胖、腹圍寬、血壓高、三酸甘油脂高、肥鵝肝、血糖高、血脂高甚至是糖尿病患者....只要有上述的症狀,那幾乎可以肯定你有,或多或少而已, 因為這些都是胰島素阻抗,造成的後果
你也可以算一下,自己的腰圍是否超過身高的一半? 或是靠近淋巴的部位,比如手臂、脖子、腋下、大腿內側,有沒有黑色素沉澱的橘皮組織....這些都是簡單可以看出來的外在症狀
上一篇文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在告訴大家,飲食是很奇妙的,單單是一些簡單的改變,就可以逆轉身體工作的方式
目標是讓身體不要依賴*醣*做為主要能源,降低胰島素的分泌,多激發升糖素去燃燒脂肪,體重就會自然下降
說起來好像很難,尤其當你有胰島素阻抗時,但其實並不然,身體很單純的,它只會按照你的指示做事
如果看懂這兩篇文,我相信你已經理解減醣的真諦,為什麼會需要先把高GI的食物戒掉。除了讓身體對*醣*的依賴降到最低外,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善胰島素阻抗的程度
醣中毒不是寫好玩的,看看垃圾美食..... 是不是都幾乎屬於高升醣的食物,當身體愛上這麼容易被分解燃燒的能源後,真的就跟中毒差不多
肥胖的人想想,自己太久沒東西吃以後的反應,脾氣會差,手抖,沒耐性,甚至心跳變快,血壓拉高,像不像是癮君子?
所以要肥胖的人吃的清淡,吃的健康,吃的少,才會這麼難這麼痛苦,因為你的身體正在飢渴*醣*,它不想你去吃一些麻煩的食物
這一年多來寫的減醣食譜,很多都是為了應付自己這種現象,如何讓身體不飢渴高升醣食物,想辦法降低澱粉和糖
把菜色做的更漂亮,香氣更開胃,層次更多變。 有主菜,有沙拉,有小點心,甚至有減醣宵夜,都是為了忍不住想吃高升醣食物的時候,可以解饞,讓自己更開心的維持下去
真的別懷疑,光是戒掉高升糖食物的效果,就會超乎你想像的好。更別懷疑,光是壓低澱粉和不吃糖,就真的可以放膽的吃飽
我們這些減醣的過來人都算過,當你一次性的把高升醣食物拿掉的時候,碳水值會降得非常多,幾乎不用細算都肯定符合很漂亮的標準。而且會隨著減醣的日子一天天增加,身體醣依賴的問題,也會變的越來越好。
所以別急,給自己信心,多一些耐性
★先吃飽吃的好,躲掉不該吃的,吃對時間,吃對內容,會比細算一堆數字要重要的多。找到辦法持續下去,才會看到效果
那,除了改變飲食以外,還有什麼好的方法可以改善胰島素阻抗嗎?
有的,高強度短時間的運動,間歇性斷食,良好的睡眠,天然醋酸等等.....都會很有幫助,而且會很快看到效果
為什麼會開始接觸康普茶和一些天然發酵的東西,也是因為它們可以改善並調整體質
未來,我會聊的更深入!! 今天就暫時先這樣了~~我都打到累了,相信有更多人已經看到頭暈^^
中秋大餐前的兩篇重要文章,希望大家都能看完,中文不算好的我,是真的寫的很努力,喜歡的人,就喊個+1 按個讚留個言,都好^^ 我會備受鼓勵的🥰🥰
PS: 現在你們應該知道,為什麼我老說不是量的問題,是吃的內容,吃的順序,和吃的時間了吧!這些才是減醣的核心^^
還有,兩篇文都看不懂也沒關係,記得不吃糖少澱粉遠離醬汁😊😋 其他就先盡量啃,只要大方向對了,細節慢慢修正就好
#祝大家週末愉快 #中秋節快樂
差動訊號阻抗 在 ☆~Rainy‧小雨~☆媽咪的媽媽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運動後千萬不能吃東西,不然會更胖。」
「不要隨便練肌肉,不然一旦妳停下來,它們都會變成肥肉。」
以前曾經聽過這樣的都市傳說,後來才知道,這些都是錯誤的。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有肌肉。
因為擁有肌肉,我們可以推著娃娃車出門走走路,可以抱起八公斤的孩子,可以扛著裝著大小裝備的媽媽包。
只是肌肉被藏在了脂肪下方。
但為什麼會出現這些脂肪呢?
這些脂肪正是媽媽愛的證明。
證明媽媽為了愛,願意忍痛打排卵針。
證明媽媽為了愛,願意忍耐陣痛並承擔生產風險。
證明媽媽為了愛,願意哺餵母乳。
證明媽媽為了愛,願意忍受睡眠斷斷續續,半夜起身照顧親愛的寶寶。
我們的身體為了賦予更多能量給勇敢的母親,於是透過荷爾蒙帶來一種叫做脂肪的禮物。
是的,脂肪本來是設計來幫助媽媽度過這段人生中最艱難時期的禮物,它可以幫助媽媽與寶寶提高生存率。
只是隨著時代變遷,醫療進步大幅減少母嬰風險,飲食供應鏈的進步大幅減少母親覓食的困難,加上社會環境崇尚瘦美的審美觀,脂肪頓時成為過街老鼠。
這幾天有幾位BMI不到20的媽媽寫信給我,想知道如何更窈窕。我得說,過多脂肪會帶來健康上的危害,但擁有適度的脂肪是好事喔!
剛剛好的脂肪對身體很好,萬一生病或傷重臥床,身體才具有能量對抗病痛,不會突然撒手人寰。
剛剛好的肌肉也對身體很好,可以改善體態,提高生活品質,減少受傷,避免腰酸背痛、骨質疏鬆、跌倒造成骨折等。
接下來,就來分享我的故事吧!
===
那時從走路開始到跑步已經兩年了,心肺大幅提升,沒有繼續發胖,但體重仍然聞風不動。
直到我跟隨運動書展開新的健身與飲食計畫。
書裡的食譜有三種方案:減重、維持、增重,差別就在於碳水化合物的量,其他都是一樣的。那時我還不太明白背後的道理。
後來看了《面對肥胖的真相》,我才明白是因為胰島素。
如果把熱量比喻為金錢,大家會比較容易理解。
當我們進食之後,身體會發出一個訊號:「有收入了,趕緊搬進保險箱或錢包。」
保險箱就是我們的脂肪細胞。
錢包是我們的肌肉、肝臟和大腦。
而這個訊號和搬運工就是胰島素。
最能呼叫搬運工的食物是碳水化合物,尤其是高GI碳水化合物,其次是蛋白質,而不會呼叫搬運工的是脂肪。
搬運工通常會把收入搬進保險箱裡,只有在運動後的三十分鐘會搬進肌肉錢包。
萬一脂肪保險箱裝滿了,身體會自動生產出另一個保險箱來收納新的收入,這也就是俗稱的「發胖」。
如果長時間收入太少,入不敷出,身體就會說「要省點用喔!」這就是「代謝下降」。這也是為什麼瞭解自己的基礎代謝BMR非常重要。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大腦呼叫搬運工,可是搬運工動作太慢或根本不想動,大腦就會呼叫更多搬運工,結果最後搬運工太多了!這就是「胰島素阻抗」。
因此,如果希望減少身體儲存的脂肪,應該怎麼做呢?
一個方法就是藉由運動多消耗一點能量,讓身體把脂肪拿出來用。同時擴大肌肉,增加錢包的容量,把收入送進錢包。
第二個方法就是儘量不要呼叫搬運工,比如低GI飲食、低醣飲食或生酮飲食。
第三個方法就是改善胰島素阻抗,改吃粗食、運動、縮小進食窗口、充足的睡眠、紓解壓力等,都可以提高胰島素的敏感度。
這幾年研究了不同的飲食法,生酮、低醣、間歇斷食、5:2輕斷食、碳循環飲食,我覺得都很有效,但是每人可以接受或適應的方法有所不同,大家可以好好弄清楚每一個飲食法,挑選適合自己的。
讀者問:「有沒有懶人也可以採用的方法?」
如果想要做最小幅度的改變,不想運動,也對於飲食改變有點難度,我會建議試試:
1.不要吃糖,戒除甜食也戒除含糖飲料。
不管哪一種飲食法,「戒糖」是最大集合。
2.採取間歇性斷食。
也就是縮小進食窗口,將進食時間安排在六小時內,其他的18小時不進食、只喝水。這個方法一方面可以微生酮,促使身體改以脂肪作為熱量來源,二來可提高胰島素敏感度,進而改善胰島素阻抗。
如果原本習慣上午六點、中午、傍晚六點進食,那麼進食窗口就是12小時。
我一位朋友是四位孩子的媽媽,可是身材卻是不可思議的健美,她說:「別看我這樣,其實我食量超級大!可是我只在中午12點和下午四點之間進食。」
人家身材會好,不是沒有原因。
在操作上可以採取漸進式調整,進食窗口從十小時漸進至八小時,等身體適應了再漸進至六小時,甚至四小時。
3.多吃蔬菜和蛋白質。
蔬菜的各種營養可以幫助身體順利運作,纖維可以增加消化時間,緩和血糖與胰島素。
蛋白質則具有非常強的食物生成熱效應,每次進食蛋白質都會有30%的熱量用來處理食物本身,而且可以增加肌肉量、促進代謝。
4.好好喝水。
水是身體代謝的觸媒,建議一天至少喝2-3公升的純開水,讓身體機能順利運作,不會卡卡的。
5.好好睡覺。
睡覺時間應該在7-9小時,讓瘦素好好分泌,睡覺不只是「美容覺」,也是「窈窕覺」。
6.紓解壓力。
找出自己的興趣,紓解壓力。
如果還沒有自己的興趣,試試靜坐與正念冥想。
最後要再次提醒,蛋白質務必足夠,中年女性是很容易流失肌肉的。而台灣外食環境提供的蛋白質普遍不足,需特別留意。
我以自己沉痛的經驗呼籲讀者們,1公斤的體重必須攝取1.5g以上的蛋白質,只攝取1.2g是不夠的,如果有在運動,更要攝取到2-3g才行。
「要吃原形食物,要營養均衡,別吃糖⋯⋯」
媽媽都會這麼教孩子,那表示媽媽們其實都知道該怎麼吃。
只是我們太少關心自己,總是把自己放在家人與工作之後,最後累到再也無法為自己好好挑選健康的食物。
對自己好,就從今天好好吃開始。
豐盛不是吃大餐,而是吃到身體真正的需要。
===
附圖是我之前的飲食記錄,最後也放了一張為家庭備餐的照片,其實家人就只是多一鍋飯,其他配菜都可以一起吃。
這週小雨麻開始新的寫作節奏,週一至週五每日更新,歡迎各位常浮出水面來跟我互動。
非常希望我可以持續下去啊啊啊~
還請大家多多鼓勵我唷!
FB:https://www.facebook.com/RainyMom
網誌同步更新:http://rainymom.com
IG請搜尋rainymomcom
下週的小雨麻故事時間繼續來聊——更多健食、健身也健心的故事。不運動派怎麼吃?運動派怎麼吃?我會分享更多我的心得,歡迎搬板凳來聽故事。
差動訊號阻抗 在 music-union.com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來自德國的品牌BMC經常給用家扎實的感覺,實而不華。就像本次介紹的CS3合併擴音機,可以稱得上是一部「有音量控制的後级」,大家萬勿看小它,在4歐姆負戴下,每聲道輸出達350瓦,可不是一部普通的合併擴音機。為甚麼稱CS3為一部帶有音量控制的後級呢?這是因為廠方並没有為它配置前級放大線路,取而代之的是自家設計的DIGM系統(差動智慧增益控制)。CS3採用了大量廠方核心技術,如:LEF、CI、DIGM等等。LEF(Load effect free)可說是BMC在模擬放大領域的重點核心技術,簡單說此技術三大特點是,一:没有整體回輸;二:把電壓、電流分開處理,從而解決相位與反相電流的問題;三:在高功率運作時,仍維持單端放大。DIGM(Discrete Intelligent Gain Management)運作方法有別於一般擴音機,先把訊號大幅放大後,再進行衰減的音量調節方法,因這樣不多不少會造成失真,而此智能增益管理系統,講求精準,不會進行多於實際需要的增益,因而避免過度放大的噪音與失真。CI(Current injection)為保持訊號純淨,以低阻抗特别技術,把訊號本身的電流,直接送入放大電路。在供電部分,CS3亦較上代強化了,巨型2000W環牛及大量電解電容,令供電系統在負載時,電壓輸出仍保持穩定,低阻抗及線性,達到更寧静的效果。與此同時,恆定電流輸出達72A,峰值高呈250A,這就是CS3力量的泉源。

差動訊號阻抗 在 做个实验告诉你高速PCB为什么要阻抗匹配 - YouTube 的必吃

PCB上经常出现成对的线,蛇形线,老师傅经常说 阻抗 匹配, 阻抗 匹配, 阻抗 匹配,高速PCB为什么难搞?这个小实验告诉你速度高了,为什么电路板需要 阻抗 ... ... <看更多>
差動訊號阻抗 在 [請益] 電子學差動放大器輸出阻抗的問題- 看板Electronics 的必吃
請問一下在計算主動負載差動對的Ro時,為什麼中間依然是接地,照理來說我兩邊的輸入都
接地,那中間就不會因為輸入Vi的一正一負造成中間接地了,這樣在算Ro時是不是要考慮底
下電流源小訊號時的電阻。麻煩各位大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7.111.13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lectronics/M.1628774246.A.51F.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