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是英雄誕生的地方,帕運則是英雄匯集的地方。」--帕運會紀錄片
承接著東奧帶給我們的感動, #東京帕拉林匹克運動會 將在今晚開幕。而這次,台灣總共有十位英雄,突破上天帶給他們的考驗,活出不被擊倒的生命力,代表國家走上帕運的殿堂。
在賽事火熱登場前,一起認識一下台灣的 #帕運英雄 們吧!
🏓 #程銘志(桌球)
出生於桌球世家,曾入選青少年國手,卻在10年前、32歲時遭酒駕者撞上、左腿截肢。事發後不放棄、在輪椅桌球的領域繼續苦練,在2016年里約帕運獲桌球男團銀牌、2018年雅加達亞帕運獲單打銀牌,更於2020年成為帕拉桌球 TT5 級 #世界排名第一,本次帕運將劍指金牌。
🏓 #盧碧春(桌球)
不同於許多選手從小訓練,因小兒麻痺而不良於行的盧碧春,一直到42歲才在家人鼓勵下才接觸桌球,在2021年時為世界排名第10。今年已58歲的她,已走過許多賽事與人生的高潮起伏,在看完莊智淵的奧運比賽後仍興奮的向家人說:「 #我要向桌球教父莊智淵的精神看齊!」,奮戰到底的堅毅精神令人感動。
🏓 #田曉雯(桌球)
她在出生時因醫療疏失,導致右手神經萎縮、無法翻正及舉高。為了讓她多跟朋友玩耍,媽媽帶她去學習桌球,一開始因為身體不協調,不僅難打到球、更經常跌倒,在苦練之下、拼出黃金左手,不僅在2018亞帕運桌球女單與女雙各奪下一面銀牌,也期望本屆帕運能全力以赴、再拼佳績。
🏓 #林姿妤(桌球)
從國小接觸桌球,但在國二發生車禍時,右手手腕撐地受傷、韌帶斷裂,卻因延誤就醫使傷勢更嚴重。一開始她內心很抗拒領取殘障手冊,卻在看了身障桌球賽後改觀,認為「 #自己不努力說不過去!」在努力復健與練習之下,目前已經「左右手開弓」打入國際賽事。
🏊♂️ #陳亮達(游泳)
年僅19歲的陳亮達是帕運代表團中年紀最輕的一位,出生就沒有小腿、右手的三指併指,為了避免右手未來萎縮,從兩歲開始家人就帶他去學游泳、一路游到了現在。他曾於2013年獲總統教育獎、在2020年全國身心障礙運動會更是 #橫掃7面金牌,本次首次參加帕運,期許自己可以好享受比賽。
🥋 #李凱琳(柔道)
她出身在柔道世家、從小接受家族的訓練,同時卻也有著家族遺傳的視神經萎縮症,視力慢慢退化成僅看得見10公分微光、聽力也逐步退化。她曾在2012年倫敦帕運獲得銀牌、卻於2016年里約帕運空手而歸時陷入空前的低潮,這次是她的第三次帕運,希望在這幾年的打擊與重生之後,能夠再獲佳績。
🏃 #楊川輝(田徑)
在幼稚園畢業前夕突然一夜失明、被判斷是急性視神經萎縮,他小時候一直以為哪一天睡醒又會重見光明,但黑暗卻一路伴隨著他。在學期間,他先從田徑開始、後來也跨足跳遠項目,除了曾在2014年仁川亞帕運田徑男子100公尺刷新大會紀錄摘金、更是 #亞洲帕拉跳遠紀錄保持人,希望這次可以再為國家爭光、光榮退役。
🏃♀️ #劉雅婷(田徑)
她在國小四年級時被診斷出患有先天性黃斑部病變、視力明顯退化,更因此深受打擊、影響學業。後來在輔導老師的引介下開始接觸游泳與田徑,在苦練下展開另一段跑道上的旅程。她曾表示:「不管什麼人都會有不同的障礙需要跨越。所以我要做的,不是想辦法隱瞞我的缺陷,而是要 #在這障礙中竭盡全力用心體會。」期望在本次帕運會上擲出自己的榮耀。
🏋️♀️ #林亞璇(健力)
她在3歲時不慎從5樓摔下、胸部以下全癱,高中時希望成為國手、一圓出國夢而踏上健力之路,但在學校時都未能如願,一直到畢業後重返母校健力隊、努力練習,終於選上健力國手,而今年已是她第六度步入帕運殿堂。45歲的她也是2021年總統教育獎最年長的獲獎者,希望這次帕運可以再度挑戰自我。
🏸 #方振宇(羽球)
他出生時因為難產,造成左手臂神經受損、左手肌肉萎縮,經多次手術及復健,雖然肩膀與手肘可協助身體平衡、但仍無法做出精細的抓握動作。他一直到國三時參加全國身心障礙運動會、知道有帕運,才發現自己原來也可以成為運動員、完成自己的夢想,也在父母的支持下投入羽球,希望首次踏入帕運舞台就能大放異彩。
.
請大家一起為選手們集氣!
邁向帕運,台灣加油!希望選手們可以一切順利,發揮這些年來訓練的成果,放手一搏,為自己而戰。
.
認識選手:https://www.ctsod.org.tw/para/players.aspx
關注賽程:https://www.ctsod.org.tw/para/RS.aspx
#東京帕運 #為台灣加油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
「左手臂麻痺」的推薦目錄:
- 關於左手臂麻痺 在 黃郁芬 台北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左手臂麻痺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左手臂麻痺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左手臂麻痺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左手臂麻痺 在 這種手麻不能等!單雙麻+部位找出麻痺病因健康2.0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左手臂麻痺 在 左手臂麻痺的原因和症狀,PTT、MOBILE01和台灣e院的回答 的評價
- 關於左手臂麻痺 在 左手掌麻麻的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左手臂麻痺 在 左手掌麻麻的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左手臂麻痺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沖繩日常 | COVID-19確診心境&紀錄
⚠️沒想到會打這麼多,文長請注意⚠️
接近兩年的防守終於破功
🦠沒錯!我們確診了🦠(但也快好了)
聽到醫生打來通知確診那剎那,心想TMD怎麼會感染,但我們還是好冷靜,因為以沖繩感染者的人口比例佔世界前幾名來看,現在被傳染也不奇怪,只是覺得好不甘心!
日本的佛心防疫讓疫情持續蔓延,和疫情共存已是眾所皆知的問題,我沒有完全不出門,即使內用我們也都避開人多的地方,口罩戴好、勤消毒!但不群聚、不酒聚、不出沖繩縣外(除了婚禮返台那次)是我們最基本可做到「守護自己守護沖繩」的事,不然多想趁著沒有海外觀光客時到處去日本各地旅遊。
其實我很猶豫要不要公開,很怕被歧視或公審,看到電視上日本藝人感染復原後被採訪,說自己沒做好防疫害了自己也影響別人,我心想感染是自己的錯嗎?開始怨嘆怎麼周遭有些每天喝酒亂跑的人都不會感染⋯但想了想,決定把確診過程公佈,也讓大家知道目前日本沖繩的疫情狀況。
L先生在租車公司上班,2020年中有一段時間在日居民都很害怕疫情,幾乎不太旅遊,所以他也被迫減薪休息,而我的公司因為專做海外觀光客從那時開始就休業到現在,所以基本上都在家工作。到了2021年,開始防疫麻痺,即使沖繩在緊急事態宣言、醫療崩壞之下,旅遊的還是很多,L先生加班狀況也很明顯。L先生上班要接觸來自各縣的客人、同事工讀生也多,雖然這次的感染源不確定是來自哪裡,但很可惜的是,如果大家能夠克制自己的行動、更重視病毒的存在,也許日本疫情就不會這麼嚴重。
L先生還沒打過疫苗,他預約到月底才能打(很難預約),而我在確診前一週正好打完輝瑞疫苗的第一劑,但還是感染了🥲慶幸的是,我們的症狀都還算輕症。而且夫婦感染至少能互相照顧以免發生意外。
【發病與處理過程】
🔹8/09星期一(L先生有進公司)
➰L先生稍有咳嗽現象,體溫正常
🔹8/10星期二(L先生確診)
➰早上碰到L先生手臂覺得很燙,一量38.1度(但精神很好),叫他先不要去上班馬上聯絡公司,接著前往可以驗PCR的診所(疫情期間不是每間醫院都能接受發燒的病患),但那時候我沒有症狀所以忘記也跟著一起驗。
回家後馬上消毒、全程戴口罩,房間分開。晚上醫生電話通知L先生陽性確診。當初💉打疫苗前買的退燒藥、補給品等,在這次派上用場了(苦笑)
🔹8/11星期三
➰L先生反覆發燒、咳嗽、腹痛,我則是開始輕微咳嗽,其實已經覺得有點不妙了(算是發病第一天)
🏥一開始沖繩縣疫情管理中心打來確認身體狀況,接著詢問要自家療養還是飯店療養,但飯店需要候補,而且不確定要等多久,完全沒有送醫診斷的選項,這時期感染只能自保!我們想說症狀還算輕微,所以同意在家療養。對方告知幾隻電話號碼,在緊急時可以打過去求救🆘
🏥保健所打來確認資料及身體狀況,確認L先生與其他人的接觸狀況(結果公司竟然沒有人符合接觸者),中間提到同居者的我是接觸者,最好去驗PCR,然後叮嚀我要隔離2週。我告知保健所「很多檢驗機構不接受已是接觸者的檢查,而且我開始咳嗽,說不定早已感染」保健所才說會幫我找診所驗PCR。
🔹8/12星期四
➰L先生持續低燒、身體疲倦、背部痛、咳嗽,我差不多跟在他後面出現一樣狀況
🏥換了一個保健所窗口打給我,說會幫我安排檢驗。然後一直跟我說接觸者還是要隔離十四天喔!
❓但這邊我有點疑問,我上網查詢,陽性者從確診或發症起那天開始需自家療養10天,且最後的72小時內症狀必須消失才算解除。(事實上應該沒人管)而接觸者從最後接觸日開始算起隔離14天,照理來說我要等L先生接近復原後算起隔離14天才能解除,而保健所則說從先生確診隔天開始,指示的方式不同,其實蠻有可能造成疫情擴散。
🔹8/13星期五
➰一整天幾乎是發燒⇨吃藥退燒⇨飆汗⇨發冷不斷循環🔄兩人的症狀差不多,狂咳、無力感、背痛、鼻塞等症狀。但還好都有一些食慾,基本的營養、水分、電解質補充很努力進行,因為真的超怕「病情惡化」!
🏥保健所通知找到住家附近醫院可驗PCR了,因為沒車,所以特地找附近走路五分鐘可抵達的醫院。原本他還問我有沒有親人可載我去,我滿頭問號誰要載接觸者❓他後來也知道自己問錯(笑)
🔹8/14星期六
➰一樣反覆發燒退燒、狂咳、喉嚨的痛偏撕裂傷痛、無力感、背痛、鼻塞,有點心悸、腹部脹氣感,然後最擔心的味覺及嗅覺喪失也發生了。(無法吸貓⋯⋯也無法用外送美食慰藉)
雖然是在家靜養,但在家就會有很多事情要做,打掃、洗衣、備餐、整理、消毒⋯⋯每做完一件事後就必須躺回床上休息⋯累
🔹8/15星期日
➰體溫終於來到37度左右,不用再一直吃退燒藥,但身體還是會發熱、咳嗽、疲倦、脹氣,味覺嗅覺依然喪失中🥲
👨🏻⚕️醫院打來告知我確診(都這樣沒確診才怪)
🏥L先生發病第七天收到保健所寄來的血氧機(超感激!),血氧含量正常,至少讓我們安心許多。
🔹8/16星期一
➰體溫36.7-37度。請朋友送來的止咳藥順利減緩咳到要死的情況。燒退了,但身體痠痛、疲倦感加上頭痛,幾乎讓我昏睡一整天,無法思考。
今天是感染後第九天,精神很好,情況也穩定,咳嗽還是一樣,不過味覺與嗅覺恢復了20%,很抱歉讓台灣的家人擔心了😔
在沖繩的公司以及周遭一些友人知道我們的情況,很感謝他們都願意協助我們,我們也都給正面的回覆,意識清楚,呼吸正常,請他們不用擔心,但其實內心很不安,加上新聞又會播報病情惡化在家死亡的案例。自家療養該如何做?怎麼觀察自己的症狀?忽然重症化該怎麼辦?和L先生兩人僅能互相詢問狀況,有時候半夜起來上廁所會去隔壁觀察一下是否有正常呼吸。其實覺得很無助心也很累⋯但很幸運慢慢復原了!
統整想說的(讓我發洩一下)
▪️日本感染者越來越多,現在又怪沒有病床、保健所無法提供完善支援,會走到醫療崩潰這一步真的是被他們自己人小看疫情所害的。
▪️ 不幸感染時請自保,目前在沖繩中、輕症者只能靠自己自癒💪🏻輕症10天過後即可解除,沒有嚴格管制很難保證感染者不亂跑,請在日的大家小心。
▪️發病後建議將症狀體溫🌡完整紀錄下來,以便保健所詢問,萬一有變化也能提供參考。
▪️相信打疫苗可以減低重症化的風險,卻很多人以為打完就是無敵。即使感染過還是有可能二度感染,復原後我依然會小心。
▪️自家療養時適時補充營養品,雖然花好多錢,但覺得體力有差。
▪️老實說確診後感到不安又難過,但堅強起來,保持正面心情抵抗病毒很重要!
▪️日本人防疫能不能團結一點(好像來不及了),相關醫療人員真的很辛苦!真的!!!

以上,單純是我在沖繩確診的紀錄
目前已快康復,請大家不用擔心!
有心人士請勿斷章取義,謝謝☺️
左手臂麻痺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8/24~9/5東京帕運_台灣選手點將錄】
這次參賽帕運,台灣有十位選手取得資格
這次來介紹桌球女子雙打選手啦
田曉雯Tian Shiau Wen
林姿妤 LIN TZU YU
桌球田曉雯、林姿妤(TT10世界排名第5及10)
註:TT,身心障礙桌球運動競賽級別之一。肢障類再區分為輪椅組(TT1級至TT5級)及站立組(TT6級至TT10級)。第十級(站立組)即為TT10,TT10為站立組桌球選手中肢障程度最輕微者,其分級特點包括:兩腳很輕微的障礙、單側踝關節僵硬、前足部截肢穿過所有的蹠骨(至少足部的三分之一)、髖關節(半)脫位、小兒麻痺症:一下肢肌力喪失十點以上、執拍手很輕微的障礙、手指截肢或先天性肢體缺損,有抓握功能、手腕關節僵硬,有抓握功能、手部或手臂一個關節無力、非執拍手嚴重到中度的障礙、單側肘下截肢,殘肢長度不超過前臂的一半、臂神經叢病灶有部份殘存功能、先天性肢體缺損或類似的失能,殘肢長度不超過前臂的一半。國際殘障運動總會(International Sports Organization for the Disabled, ISOD)及國際史托克曼得佛輪椅運動總會(International Stroke Mandeville Wheelchair Sports Federation, ISMWSF)桌球規則的第十級(站立組)為非執拍手殘障的運動員。(出處:http://sportspedia.perdc.ntnu.edu.tw/content.php?wid=4927)
~~~~~~~~~~~~~~~~
以下文字內容來自:udn.com 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7005/5665197
田曉雯出生時因醫療疏失,導致右手神經萎縮,無法翻正及舉高,也時常遭遇不友善對待。母親希望她多嘗試不同事物,小二時送她去學習桌球,當時身體不協調、經常跌倒也無法順利擊球。初次見到曉雯打球的身影,映入眼簾的是位左手持拍、不苟言笑的女孩,在大學生的身分 下,有著無比堅定的專注眼神,並為各大國際賽事的常勝軍。目前女子單打世界排名第的曉雯,除了單打成績優異,與另位世界排名第10名的桌球好手林姿妤搭配打表現同樣可圈可點,曾在2018年雅加達亞帕團體賽聯手摘銀,兩人互相砥礪,彼此相約東京帕運再合體,攜手邁向奪金之路。
林姿妤國小參加學校桌球社,但國中時因為車禍導致右手腕韌帶斷裂,傷後右腕翻轉角度受限。當時醫生、家人向她建議領取殘障手冊,但林姿妤認為只是手受傷,內心一度相當抗拒。直到林姿妤有次觀看身障桌球賽後,讓她態度徹底改觀,「許多身障選手在肢體上雖無法與一般選手比擬,卻依然奮力拚搏、程度也不輸一般選手,反觀自己受得傷沒有那麼嚴重,更覺得自己不努力說不過去!」這些經歷,讓林姿妤對身障運動有更多的認識,也感謝桌球帶給她的一切。
身為中華隊女子團體賽黃金搭檔的田曉雯及林姿妤說:「打入帕運是每一位選手的夢想。帕拉運動員,需要你、妳、您的支持與陪伴!」
左手臂麻痺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http://livehouse.in/channel/PNNPTS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TcxJ3-347s/hqdefault.jpg)
左手臂麻痺 在 左手掌麻麻的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必吃
左手麻 是頸椎病中常見的症狀之一,由於晚上的睡姿不正確而導致頸椎壓迫神經,從而出現左手麻。如果經常低頭或長期對著電腦工作時,也會出現左手麻的. ... <看更多>
左手臂麻痺 在 左手掌麻麻的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必吃
左手麻 是頸椎病中常見的症狀之一,由於晚上的睡姿不正確而導致頸椎壓迫神經,從而出現左手麻。如果經常低頭或長期對著電腦工作時,也會出現左手麻的. ... <看更多>
左手臂麻痺 在 這種手麻不能等!單雙麻+部位找出麻痺病因健康2.0 - YouTube 的必吃
本集完整內容:https://youtu.be/C2qtOid1o-g現在訂閱《健康2.0》➔https://bit.ly/2IBSoRrTVBS新聞台(56台) 每週二、三、五上午10點,週六、週日晚間7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