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他魚吃,不如教他釣魚!
📍「 我們把技術交給對方,希望他們可以永續經營,讓#社會公益精神延續下來」工研院社會公益委員會主委劉佳明說。
工研院社會公益委員今年10歲了!🎂
十年來工研院秉持「💗用科技做公益,讓臺灣更美麗💗」的理念,熱誠地發展科技應用服務、科技教育推廣、以及企業志工等三面向。未來希望能繼續攜手各大企業,共創公益平台,發揮更大的效益,一起讓臺灣越來越美麗。🉐
🏃♂一起來聽聽主委劉佳明,分享十年來工研院社會公益委員會發揚「永續經營」的精神❣️
線上聽👉https://lihi1.com/ZSJ6h
工研院社會公益委員會 在 工業技術研究院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用科技做公益,讓臺灣更美麗 💗
為讓科技能更貼近民生及救災所需,工研院結合慈濟基金會志工們多年來的救災實戰經驗,將第一線災民的使用需求納入科技應用設計中,以2018年獲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肯定的可攜式UVC LED流動水模組,打造「可攜式UVC LED淨水器」,能快速供應偏鄉或電力不足的地區在急難中仍能有乾淨、安全的飲用水。💧
工研院社會公益委員會成立十年以來,將技術研發能量投入社會公益、弱勢關懷、急難救助等面向,已累計75項公益科技應用。
新聞傳送門👉https://lihi1.com/VXSd1/FB
工研院社會公益委員會 在 工業技術研究院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用科技做公益,讓臺灣更美麗💗
工研院社會公益委員會今年成立滿10年了!10年來同仁們公務之餘,也積極利用科技解決偏鄉弱勢的問題。
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一個暖心案例 #科技加值偏鄉部落咖啡豆
📍泰源與百年咖啡樹
講故事前,先來了解一下故事的所在地與歷史吧!你聽過臺東縣東河鄉泰源部落嗎?
它位在海岸與縱谷的過渡地帶,周圍群山環繞,想來到這個美麗的峽谷,從臺東火車站開車經過蜿蜒山路,還需要1小時。
過去,這裡曾是日治時代重要的咖啡產地,隨著時代的演進,咖啡樹變成了果樹,但有一顆百年老咖啡樹幸運地保存了下來,2019年更是吸引日本咖啡企業老闆來此探訪尋根,現在的泰源也慢慢地恢復咖啡產業。
❓了解偏鄉的問題
幽靜的峽谷中,人口流失嚴重,學童多為單親或隔代教養,甚至約有76%的家庭貧困三餐不繼。為了協助學童改善生活繼續就學,當地熱心民眾成立「泰源書屋」照顧學童。
但是,照顧學童也需要經費的支援,除了善心捐款外,書屋也積極開源。
💗科技協助社會公益
了解書屋的狀況,工研院攜手當地咖啡小農一起合作,以 #植株健康管理技術 ,將泰源百年咖啡樹重新栽種活化。咖啡豆成熟後,再以工研院研發之 #益生菌加值化應用技術 ,類似麝香貓咖啡的方式,以特殊益生菌讓咖啡豆精釀發酵,增加咖啡圓潤風味。
技術導入不僅改善品質、開發高值化產品,同時也培訓當地咖啡農與年輕人、回饋書屋協助學童回復正常生活與學習,培育孩子們自力更生。
工研院社會公益委員會 在 工業技術研究院| Zhudong 的必吃
」工研院副總營運長兼社會公益委員會主委何大安。 何大安副總營運長以#科技為公益賦能 為主題, 分享工研院關注偏鄉、災區等弱勢需求,協助公益事業從需求來找合適的技術、 ... <看更多>
工研院社會公益委員會 在 工研院社會公益委員會十週年紀念 - YouTube 的必吃
工研院 的研發不只是解決產業的問題,也解決 社會 以及人們的問題,我們用心了解、深入觀察 社會 的需求,運用科技研發,讓科技與 公益 激盪出溫暖的火花,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