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克》、《#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誓血五人組》、《#悲慘世界》和《#殺戮荒村》是我今年十大電影中的 10 至 6,延續此話題,進一步在 2020 年的最後一天,談談自己今年心中前五喜愛的電影。
今年共看了 360 部電影,不算特別多,一定有好片子沒看到,也總會有遺珠,但進行這樣的年底回顧,在爬梳觀影紀錄的過程中,老話幾句,發現讓自己最有感觸的,還是在於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國家怎麼共處的作品,世界已經夠亂了,但透過影像我們好像還能奢侈地去反思,還能去醒悟,雖然某些時刻對於諸多議題有種無能為力的失能感,但在電影之中,或許人們終能找到一絲避世的位置。
發表年度片單,某一部分是透過審視今年的觀影足跡,記住在光影間的擺盪與遊歷,回味難忘的怦然心動,重溫甜蜜的美妙時刻,私心替自己再度烙下印記,希望有些感動永遠能記得。最後,在混亂的 2020 ,還能奢侈、自在地進電影院看電影,怎麼都該知足了。
🎬以下排名有分喜好順序,並附上短評。10 至 6 名請點此連結👉https://bit.ly/3hrs1Oq
5.《#逃亡的女人》,【可樂電影 Cola Films】發行
《逃亡的女人》呈現出來的,是洪常秀更明確地轉向探尋女性的樣貌,於同質中求變。這部替洪常秀拿下柏林最佳導演的作品,某程度來看的確很「洪常秀」,但同時也不那麼「洪常秀」。《逃亡的女人》幾乎是以一種全然的女性觀點敘事,男性視角基本上在片中遭到排除,是缺席的,是無理的,從這點來看,《逃亡的女人》可說是洪常秀一種創作上的轉變。
《逃亡的女人》結構明確,分成三段敘事,觀眾跟隨金珉禧走入三位女性的日常生活,或許解讀成跟著洪常秀窺視女性也未嘗不可(片中也出現監視器錄像的運用),這三位女性的感情狀態並非當代社會所謂的「完好」,第一位離婚、第二位遭一夜情對象糾纏、第三位與另一半貌合神離,但從對話中觀眾可以得知,這三位女性的生活基本上在男性的缺席中找到與自己「共處」的可能,是否「和解」不得而知,但能確定至少努力生活。
第一位女性靠著離婚的贍養費買一棟好房子;第二位女性也能思考去酒吧尋找豔遇和心儀對象;第三位女性更大膽碰觸女女間的同志議題,縱使只有幾秒鐘,但洪長秀也特地變焦距,以 Zoom in 提醒觀眾此刻的特別。在南韓封閉、父權的社會中,洪常秀用一種看似鬆散實則嚴謹的結構抓住女性和社會的鏈結,這是比之前轟動台灣的《82年生的金智英》更勇於表現女性主權的電影。
特別的是,這三段女性的開場,洪長秀都將鏡頭率先瞄準了群山,而後才調整焦距將鏡頭放置於女性身上,最後一段的結尾,則收在戲院,銀幕上放映大海浪潮下的反覆洗滌,這邊我將山與海視做洪常秀對女性的致意,穩如山、靜如海,或許是種浪漫的定義。
《逃亡的女人》少了洪常秀在時間上非線性的虛晃一招,也脫離了洪常秀時常於角色間遊走在真實、夢境的恍惚狀態,但角色間仍然維持一種「神秘性」,觀眾很難從對話與動作間掌握故事全貌,無從得知離婚的來龍去脈,無從得知單身的原因、更無從得知女女同志間可能有的壯烈或噤聲,得靠觀眾去詮釋、去想像,敘事上也就有了無限的可能性。這樣的可能性,便是洪常秀令人如此著迷的原因之一。
可以確定的是,這是洪常秀一次重要轉變,也是創作者感受到社會氛圍、從自我生活提煉而出的作品。或許碰上金珉禧之後,洪常秀的創作將走向下一階段。
📝全文請點👉https://bit.ly/3n0jHX1
4.《#氣球》,【台北電影節 Taipei Film Festival】放映
中國從七零年代鼓勵計劃生育,喊出「一個不少,兩個正好,三個多了」的口號,而後進入八零年代,一胎化政策實施,以更為粗暴的方式進行人口生育控管,引來的是墮胎、勞動力短缺、人口急速老化、男女比例失衡等結構性問題,八零年代的中國,經歷社會改革的巨變。西藏導演萬瑪才旦的《氣球》也將鏡頭對準生育計畫,這段在中國改革史上無法抹滅的失敗,猶如鬼魅幽靈般降臨在佇立於青藏高原的傳統家庭之上,萬瑪才旦召喚的是揮之不去的中國共業,如投胎、如轉世,宗教與政策的重量壓著現實,無法喘氣。
《氣球》在雄性世界中以「羊群」對比人類,父輩苦惱母羊生不出小羔羊,影響生計,走投無路之下向鄰居暫借「種羊」,拼死拚活地交配,藉以生出品質優良的小羔羊,以量取勝,進而改變羊群體質;反觀中國社會,喊著「優生優學」的口號,節制生育,以寡為旨,希冀改變人口結構。羊越生越好,人則越少越好,人類看似馴服羊群,生命的位置卻缺少高度,於是觀眾能看見男性在洗滌羊群的藥水中爭鬥,惹得一身腥,雄性建構的世界,會濕身且帶著點羊騷味。
更驚喜的是,萬瑪才旦在片中加進西方社會「試管嬰兒」的新聞畫面,當民主、自由的西方世界不斷探尋生命不同的可能性時,中國正節制生育,抑制生命的出路,幾相對比下,其荒謬與困惑展露無遺,萬瑪才旦精闢的對生育提問,並加以辯證。
說到底,《氣球》達成的是在男女間的拉扯中,貫徹「傳統觀念」與「現代改革」的對立,當藏族社會篤信超脫轉世,孕育跨至宗教靈性層面時,女性身體自主權更加被限制、被剝奪,墮胎的當代觀念被傳統禁錮,萬瑪才旦便以人道主義的視野,捕捉到女性在計劃生育中的掙扎。
《氣球》也精巧安排三位女性做階段性的象徵,城中女醫師的進步力量衝擊現代社會,不斷勸導女主角墮胎;高原上的尼姑是傳統宗教的代表,不斷勸導女主角順從靈性;女主角則夾在這兩者之間擺盪、飄移,萬瑪才旦縝密佈局,又是一抹「傳統」與「現代」對立的塗暈。
順著敘事來到片尾,父親從城市買來的「紅色」氣球(象徵中共政策)自然不適用於高原,恰如因計劃生育而需要的保險套,最終氣球與保險套都如幻象般輕易被戳破。
《氣球》全片緊扣生育,擅用符號象徵(氣球、羊群、保險套),調度穩健俐落,同時帶著青藏高原獨有的生活況味,餘韻綿延不絕,如孩童手中抓不住的氣球,突如其來的飄散,化作女性及生育政策的哀愁,在寬闊天際中無止盡漫遊,不知該往何方。
📝全文請點👉https://bit.ly/3pC7CJa
3.《#她們》,【Sony Pictures 索尼影業】發行
葛瑞塔潔薇揮別《淑女鳥》的初試啼聲後,獨立執導的第二部劇情長片的《她們》更顯自信,全片散發著迷人、雋永的古典魅力。葛瑞塔潔薇精雕細琢、巧奪天工的將馬區家四姊妹的成長歷程,裝訂成一本乘載著回憶的手工精裝書,精緻、細微地幽幽道出愛情、家庭、女性、抱負、婚姻等等面向,雖然極富沈甸的厚重之感,卻溫暖地包裹人心。
在今昔交錯的「雙時空」敘事下,葛瑞塔潔薇刻意將攝影機運動方向左右變換,精準地以好幾組工整的對稱剪輯,不斷明示這群「小婦人們」遭遇的困境與心境,映襯出苦澀與美好。諸如喬初回老家,獨自在街上行走的沈重感(行李掛身的包袱),下一顆鏡頭馬上切換四姐妹在街上的歡笑,並呈現輕盈感;喬與病重的貝絲在海灘上談心,對比的是四姐妹與四公子的戲水;劇場俱樂部的嬉鬧收到羅禮的鑰匙,換來的是人去樓空獨自打開信箱的蒼涼。
除此之外,葛瑞塔潔薇也對比了四姐妹在「選擇」後的生活樣貌:喬選擇獨自在紐約教書、梅格選擇與老師結婚後的貧窮、艾美選擇前往歐洲修習藝術活躍社交圈、貝絲因良善選擇照顧弱勢染上猩紅熱而後身體每況愈下。四姐妹都在自身特質的選擇下走向彼端的未來,沒有對錯,只有選擇,葛瑞塔潔薇做的只是交互剪輯,將「選擇」與「結果」的概念強而有力地具象化。
除了剪接,葛瑞塔潔薇同樣懂得利用「色調」做出對比,7 年後的現在是冷冽、灰色調,7 年前則是溫順、暖色調,拆開檢視,葛瑞塔潔薇刻意為之的結果,便緩緩述說了韶光荏苒,成長的苦澀滋味。此種滋味,更是本片藏在女性主義大旗下的另一道鮮明主題,而喬的這句獨白:「我想念過往的一切。」舉重若輕地點題,餘韻繚繞。
縱看《淑女鳥》和《她們》,即使年代不同,但主題核心都不脫青春少女的成長紀事。電影藝術往往是真實經驗的再造與複製,導出《淑女鳥》的半自傳作品後,不難發現葛瑞塔潔薇也將自我投射進《她們》──不管是 19 世紀還是 21 世紀,加州、麻州還是紐約州,葛瑞塔潔薇都透過手中的筆,肩上的鏡頭,超越時空,直指當代,雜糅了女性的理性與感性、迷惘且自信、柔軟而堅毅的百種姿態。
對於葛瑞塔潔薇而言,或許生活並非永遠只有愛情與婚姻、家庭和孩子,葛瑞塔潔薇橫跨幾世紀譜寫出心中的小婦人,不卑不亢地告訴女性能害怕、能退縮,但也請保持果敢與溫柔,抓住榮光與財富。無論童年或成年,不斷與自我對話、她人共處,希冀最終能走出一條屬於「她們」的康莊大道。
📝全文請點👉https://bit.ly/2WTBdBC
2.《#1917》,【環球影片粉絲專頁】發行
《1917》在導演山姆曼德斯的領導下,各部門配合的天衣無縫,尤其攝影師羅傑迪金斯的神乎其技,全片親密地緊跟大戰下的小人物,共同克服壕溝、草原、泥地、洞穴、洪水、森林等地形,在限制中掌握室內與戶外的光影變化,更以廣角鏡頭宏觀地映照出戰爭之苦,同時完美地隱匿攝影機,隔著銀幕都能感受其滿溢的才華與實力,望諸當代,少有人能匹敵,難以置信。
再來是剪接李史密斯(長期與克里斯多福諾蘭配合)縫合了鏡頭的斷裂,利用鏡頭運動、場景調度的掩護找到剪接點,巧妙且流暢地切換轉場,在這場「偽一鏡到底」中來去自如,將 1917 這一年的戰爭,連成一氣呵成的磅礡氣勢。而湯瑪斯紐曼(藍迪紐曼表兄弟)的管絃配樂情緒飽滿、烘托人心,替這場史詩戰爭奏出難忘樂章,雖有過重之嫌,但瑕不掩瑜。全片在各大師們的齊力中,概念與形式完整合一。
此外,在一部與時間競賽的電影中,「迫在眉睫」之感強而有效地貫串,情緒張力也隨著劇情推演逐漸加溫,但《1917》最棒的戲都是於「快」中提煉出的「慢」──山姆曼德斯無所畏懼地停下腳步,在逃亡時打破與法國婦人的隔閡,並透過士兵之眼於嬰孩中望見新生與希望。
值得注意的是,此場戲出現的牛奶成為存活的養分,對比片子中段盛裝牛奶時的死亡,出現截然不同的表徵;而這裡的女性也有可能擴寫成聖母形象(沒生孩子、秒瞬止血),成為槍林彈雨中超現實的神來一筆。
山姆曼德斯也懂得在湍急流水中感受緩緩灑落的櫻桃樹花瓣,似在奠祭死去的亡魂(櫻桃樹是好友的愛);山姆曼德斯更莊嚴的在樹林間透過古老民謠〈Wayfaring Stranger〉幽微傳唱出對死亡虔誠、尊敬的態度,靜靜地輕撫戰火下每顆顫動的心。
最後,山姆曼德斯在「偽一鏡到底」中繞行死亡幽谷一圈,將小兵執行任務後的出發與抵達於樹下完整收束,首尾的寧靜之勢遙相呼應,「家」與「愛」則成了失去朋友的救贖與大戰後的心之所向。
《1917》揉合了《現代啟示錄》和《搶救雷恩大兵》,透過營救任務,在斷壁殘垣中反思暴行,同時在一連串命運與人為的偶然性中,書寫戰爭。山姆曼德斯創造出粗獷同時溫柔的風格,在此證明了自己精湛的執導功力(調度與整合),無庸置疑是近年戰爭電影的標竿,無與倫比的大師之作。
📝全文請點👉https://bit.ly/3o2Dfez
1.《#日子》,【#台北電影節】放映
《日子》是蔡明亮獻給努力生活的人的故事(要說獻給李康生也十分認同),或許人們都是一座座孤島,但某些時刻又能彼此連結,可以是陌生人,也猶如音樂盒,這份連結更能跨國度、跨時間,蔡明亮的溫柔,溢出影像,承接住人性的困頓時分。
此片是屬於大銀幕的電影,甚至是美術館式的錄像,它是日常生活,縱使拆開片段觀看,都能成戲,而看似鬆散的結構經過蔡明亮統一與整合,雲淡風輕的在 46 顆鏡頭中,做出許多符號隱喻及情緒堆疊,是創作者的直覺生成也好,或是縝密布局也罷,都長成所謂的「作者電影」,將蔡式的電影語言發揮淋漓盡致,皆提供觀者不同角度的切入,亦在疫情慌亂的局勢底下,提醒世人電影、電影院永遠不會消散。
人們常說「以畫面說故事」,蔡明亮的《日子》洗盡鉛華,做到「以畫面說故事」的純粹高度,且並非淪於表面炫技,反倒是經過時間與生命的淬煉、掏洗後,返璞歸真,才於無形中內化成行雲流水的創作底蘊,《日子》的好,就在層層對照、堆疊、並置當中,刻劃出兩具肉體的差異,並順著自然讓靈魂水到渠成地自由交合,電影中的電影。
蔡明亮的《日子》並非曲高和寡,是不帶隔閡地進入小人物的平凡生活,是聽雨沈思,是煮飯燒菜,是洗澡淨身,是祭奠拜香,是做愛歡愉,當人、事、物慢了下來,日子也就慢慢被看見、被聽見了。每位觀眾都能嚐出《日子》的苦澀與甘甜,至於熟稔蔡明亮的觀眾,則能深掘出《日子》的醍醐味。
這是一部允許觀眾睡著的作品,將主動權完整交還觀眾,如美術館,遇到沒感覺的畫面,就跳過,有感覺的,便駐足幾秒、甚至花上幾分鐘觀看,能停留,當然也能逃離,生活中總有百無聊賴的時刻,但也必定有傾心著迷的瞬間,這便是日子,恣意的日子。蔡明亮正在影響、創造人們觀看電影的方式。
蔡明亮輕輕拾起哀愁,化繁為簡,真摯邀請觀眾「感受」每個人都有的日子,無論喜歡與否,日子就在那,安安靜靜在電影院綻放。
📝全文請點https://bit.ly/37UmZ8D
#2020年度片單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山 明 戲院 鬼 滅 在 喜愛日本 Like Japa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LikeJapan娛樂】《反轉三國志》大泉洋x室剛 香港等地海外上映訪問影片:超爆笑說出真心話
對於香港人,原本這是一段非常好笑的影片,但因為戲院關門,現在也很難笑得出了。
《反轉三國志》這部電影,特別地安排在香港與台灣跟日本一起同日在12月11日上映。得知這個消息後,大泉洋與室剛顯得非常擔心,首先他記得香港有人有演出《赤壁》這部電影,然後《反轉三國志》基本上都是惡搞亂來,擔心外國人未看清楚原片,就被欺騙以為買了一部認真的戰爭片在海外上映,還笑說不如改名做《鬼滅之刃》,或者叫外國配上認真的對白過關www
其實你們兩個不用擔心,我們是知道你們亂來的,希望香港也帶盡快看到這部電影......(我們也看看在首映日能不能帶什麼給香港觀眾看)
《反轉三國志》
香港原定上映日期:2020年12月11日
片長:114分鐘
語言:日語
字幕:中文及英文
評級:IIA
導演:福田雄一
主演:大泉洋、賀來賢人、橋本環奈、山本美月、岡田健史、岩田剛典、渡邊直美、磯村勇斗、矢本悠馬、半海一晃、室剛、山田孝之、城田優、佐藤二朗、小栗旬
故事簡介:距今1800年前,「魏」「蜀」「吳」三國羣雄割據的時代。在這亂世中,爲重返太平盛世,後人視爲英雄的蜀國武將.劉備(大泉洋 飾)崛起,在劉備與各國武將們奔騰的熱血時代,終於發生了「赤壁之戰」,這是一場魏國80萬大軍對上蜀國與吳國的3萬聯軍的兵力懸殊之戰……
©2020映画『新解釈・三國志』製作委員会
by #Likejapan_Owen
==========
最新東京景色YouTube影片!明治神宮外苑銀杏大道:
https://youtu.be/es74QDlOvmY
山 明 戲院 鬼 滅 在 Sonia小萱。工程師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工程師不負責任影評//
#鬼滅之刃來了
#傳說中的神劇真的有這麼威嗎?
好,姐一小時前剛看完鬼滅之刃
然後文(憋)思(不)泉(住)湧(嘴)決定馬上來打一篇不負責任影評
打這篇我鼓起很大勇氣
畢竟做違背市場大眾意志的事感覺很找死🤷🏻♀️
但你們也懂,要姐為了迎合大眾口味、昧著良心ㄧ昧跟隨主流。
#這種事我也做不到
#要昧著良心說話就乾脆不要說
所以我還是決定寫這篇
反正你們覺得我很白爛難搞、嗯對,我就真的是這種人🤷🏻♀️
⚠️在觀賞這篇前以下幾點注意一下
❌如果你是鬼滅激進迷請跳過這篇
❌內無暴雷也無劇透請安心服用
❌影評為主觀意識個人感想不代表電影好壞
好,主題來了
⬇️來講講工程師的鬼滅之刃不負責任影評⬇️
最近吵的火熱的鬼滅之刃電影版
不但被譽為「神劇」造成大票人二刷三刷
甚至被媒體譽為有望突破日本歷史冠軍票房
大部分人的觀後感都是
👉🏻超好哭
👉🏻能去電影院哭一場釋放壓力
欸對,姊也是這麼認為
才花了一整週追完目前的動畫版、再興高采烈的跑去看電影
然後,
嗯,姐一滴眼淚都掉不出來
完全沒哭,到底哭個屁我也不懂🤷🏻♀️
然後附近女生哭到快虛脫害我很猶豫要不要幫她叫救護車😑
完蛋惹,到底是我很沒血沒淚
還是工程師想到明天禮拜一要上班才真的想哭🤷🏻♀️
中肯來說,
它的確是部不錯看的電影
值得讚賞的點有
✅畫面絢麗細緻
✅音樂搭配鼓舞人心
如果有看過漫畫的人或許會懂,這兩點的確是造成鬼滅大紅的主因
⚠️其實漫畫早在2016年就開始連載
但直到去年動畫版推出才爆紅
動畫處理的用心無疑大大提升了這部漫畫
要說動畫捧紅漫畫其實並不為過
不然我在看漫畫時常常因為畫面潦草搞不清楚是哪位在說話🤷🏻♀️
電影版承襲了動畫版,畫面跟配樂的處理一樣有激勵人心的加分效果👍🏻
但,
對,姐要開始講負評了
要看這部前,大家要有以下幾個心理準備
⭕️它並非獨立電影只是漫畫章節翻拍
對,這點其實我很不能認同
細數動漫電影版,從海賊王、柯南、小叮噹等
「電影版」一直都是獨立主題
但這部「無限列車」其實只是本來就存在漫畫裡的章節
更正確來說,是54-66話
它原封不動的把漫畫主線故事搬到大螢幕
所以如果你沒看過鬼滅前面的章節
你就會有接不上頭緒的茫然感🤷🏻♀️
而只看過前面章節的人,看完這部也會覺得
「蛤?怎麼這樣就結束」
如果你是死忠鬼滅迷看完了整部漫畫再去看
恭喜你,也只是再看了一遍一模一樣的劇情😐
欸對,因為他只是中間幾話
你要知道完整劇情請自己去追完漫畫🤷🏻♀️
這種感覺就像神雕俠侶只拍了
「楊過手臂斷掉,然後跳下山谷要救小龍女」
沒人告訴你楊過手臂怎麼消失、也沒人告訴你最後他們相見了沒?
就只是中間的一章節
明明是主線故事卻硬拉出來的電影版🤷🏻♀️
雖然漫畫章節翻拍這件事在進戲院前我就清楚
但看完還是有種失落感,覺得沒有電影該有的完整劇情享受
讓我一直有在家追動畫的既視感
#只不過螢幕變大了
⭕️關於哭點這件事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抱著想大哭一場發洩情緒的心情去看的話
這部片可能也會讓你失望
因為姐一滴眼淚都沒掉🤷🏻♀️
朋友還跟我說他前面一度快睡著
只能說哭點這種事很主觀
可能跟我說明天要上班我才會馬上哭給你看🤷🏻♀️
#我真的不懂哭點在哪
#但整個影院一堆啜泣搞得我好邊緣
#我明明是花錢想來哭一場的欸😭
‼️整體評價‼️
的確是一部不錯看的動畫
故事熱血激勵人心,動畫跟配樂都很棒
但覺得並沒有到風評吹捧的這麼誇張🤷🏻♀️
大概就是期待太高而失落越大的心情
整體而言我會給👉🏻80分
不錯看,但也真的只是不錯罷了
建議給追過前面動畫
而且後面有意願追完漫畫的人,再去電影院觀看😌
#你們都看過了嗎?
#有沒有人跟我一樣沒哭讓我知道我不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