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妖怪,要辟謠 | 妖妖妖妖 | 24 >
善良的人類對妖怪的認識有限,但有一個基本的共識:妖怪都是會妖法的。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有的妖怪喜歡變成人類,但它們可能僅有「會變成人」這一點法力,被人類發現後往往難逃被消滅的噩運。
《聊齋誌異》中寫了一個姓賈的商人的兒子,是個淘氣但是非常勇敢、聰明的孩子。因家中遭狐狸作祟,他便買了條動物的尾巴,假裝自己也是妖怪,在集市上找到了禍亂他家、變成了人的狐狸。這只狐狸沒有任何的法力,只能幻化為人,即便如此狐狸的尾巴也變不掉,想要任何東西也只能在集市上買,買不起還只能偷,絲毫沒有傳說中的神通。所以,它最終被賈家的少年擊斃也是自然之事。
《西遊記》中有不少小妖,別說沒什麼妖法、法力,連智商也不及格,又蠢又笨,被孫悟空戲弄於股掌。著名學者林庚說:「這裡的妖怪遠遠不像我們通常想像的那樣刁鑽陰險或工於心計,他們有限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常常使他們在與孫悟空的周旋中,鬧了笑話,出了洋相和吃了大虧」。
~~琵琶精是琵琶修煉成精?
神話故事、民間傳說中有一類常見的妖怪——琵琶精。比如,《封神演義》中就有一個琵琶精,被姜子牙用三昧神火煉出原形,原來是一隻千年的玉石琵琶。琵琶既然是樂器,怎麼會是玉石的材質,又如何會成為妖精?不能不讓人心生疑竇。
《西遊記》中也有個琵琶精,寫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是隻蠍子精,蠍子的尾巴倒刺還被作者大寫特寫,把孫悟空刀砍斧剁、雷劈火燒都不能傷的腦袋,扎得疼痛難忍。《聊齋誌異》有一篇百來字的短篇,名叫《大蠍》,說的是某古寺廢棄良久,常有妖異,人不敢入。後有某帥驅兵入寺,見一隻大蠍「大如琵琶」,緣柱而下,入寺者皆頭痛。
原來,蠍老成精慣稱「琵琶精」,因為蠍子的體型與琵琶的形狀非常相似。當蠍子長大到一定程度,自然就像是琵琶了。所以,《聊齋》才說那只大蠍「大如琵琶」,《西遊記》寫琵琶精現出原形時,也說「是個琵琶般大小的蠍子精」。
~~妖怪都喜歡和人交往?
我們看到很多妖怪的故事,交錯纏繞著妖怪和人類的矛盾,仿佛妖怪都很喜歡變成人混跡人類社會,或者是和人類交往——《聊齋誌異》中有大量與人類結婚的各種妖怪。但是,相對於遊戲人間的妖怪而言,更多的妖怪喜歡躲在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幽谷深穴之中。
唐傳奇《古鏡記》中,著名的詩人王績攜著一枚古鏡,走遍名山大川,在從來沒有人去過的幽谷深穴之中,照出了幾乎都是成精的妖怪。《廣異記》記載有個士人叫做張鏈,在深山裡趕路,半路被巴西侯約去赴宴,陪客的有六雄將軍、白額候、滄浪君、五豹將軍、钜鹿侯、玄丘校尉、洞玄先生等等,醉後現出原形,分別是猿、熊、虎、狼、豹、鹿、狐和龜。
深山大澤人所不到,大概更有利於動物們修煉成精吧。
~~白骨精神通廣大?
我們印象裡的白骨精,是一個手舞雙劍、身披大氅的淩厲女子形象,是受戲曲、連環畫和影視作品的影響形成的固定恩維,但並不確切。這些作品總要把反面人物塑造得有模有樣,妖力廣大,從屬眾多,跟孫悟空打得難捨難分。
其實這個妖怪只是深山裡的一具枯骨,第一,她並沒有武器,雙劍是連環畫給她加的;第二,她的神通有限,只變化過三個人物,都被悟空一眼識破;第三,她也沒有從屬,沒有夥伴,沒有為數眾多的小妖;第四,她的領地也很小,她說:「這些和尚,他去得快,若過此山,西下四十里,就不伏我所管了。」第五,她的本事更談不上高強,小說寫她最後被悟空一棒打死,「那大聖棍起處,打倒妖魔,才斷絕了靈光」,根本沒有招架之力。
所以,白骨精只是本領低微的孤魂野鬼。
~~妖怪不會出國?
一國有一國的文化,文化與文化之間會互相影響。同理,相鄰囯家之間的妖怪也是互相出境、客串的。比如,日本民間傳說中有幾種比較著名的妖怪,比如天狗和姑獲鳥,都源自中國。
《山海經》中的天狗,「其狀如狸而白首,其音如榴榴,可以禦凶」,傳到日本最初還保留著本貌,後世漸漸演變出紅色的臉和高高的鼻子,背後有一雙翅膀,手持團扇,十分高大。日本曾有很有名的天狗與僧侶之間作戰以及中國天狗向日本天狗求救的傳說。
曰本的姑獲鳥傳為產婦死後所化,以血滴人家為標記,夜則盜取小兒或其家小兒輒病。唐代《嶺表錄異》記載的鬼車鳥、宋代《齊東野語》記載的九頭鳥,都說到「鳥祟」,要滅燈、叱犬、擊戶以辟之,比日本傳說更加原生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頤和園是清朝的皇家行宮和大型皇家園林,位於中國北京市海淀區西北,占地290公頃(合4400畝)。頤和園修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原名清漪園)、重建於光緒年間,曾屬於清朝北京西郊三山五園之一。頤和園素以人工建築與自然山水巧妙結合的造園手法著稱於世,是中國園林藝術頂峰時期的代表。1998年,頤和園被評為世界文...
「山西古寺」的推薦目錄:
- 關於山西古寺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山西古寺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山西古寺 在 財務管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山西古寺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山西古寺 在 山西悬崖中发现一座古寺,夹在石缝中千年不倒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山西古寺 在 探秘山西五台山千年古寺,一尊肉身菩萨竟然从未腐烂!如何 ... 的評價
- 關於山西古寺 在 夹在石缝中千年不倒,至今没有几人能上去【山西晋龙】 的評價
- 關於山西古寺 在 和尚至今竟然还守着万斤重的奇珍异宝【山西小阎】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山西古寺 在 山西五臺山一座千年古寺,佛像外面都是黃金,2個和尚守護半生 的評價
- 關於山西古寺 在 山西一座千年古寺,免費開放都沒有遊客,如今非常破敗 的評價
山西古寺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自纏」的太極拳|豫遊中原|26 >
陽光穿過高松古木,斜照在一片青草地上。
一群身穿黑衣的人在草地上靜立著,氣定神閑。
眾人也在圍觀,有些手上舉著發光的奇怪物件,似是在期待什麼。
「起式」,一眾黃衣人輕移出馬步,動作異常一致。
只見他們擺手如行雲,又如流水纏繞不斷,似柔帶剛。
難道他們亦是來參與這次武林大會?但他們是什麼門派?
-----------------------------------------------------------------
焦作有一張響噹噹的名片,就是太極文化的經典之作——太極拳。
焦作溫縣是名副其實的千年古縣。據說,祝融後代「祝融八姓」的溫氏、蘇氏都曾在這裡建國,繁衍生息;商代第十三帝祖乙由相(金安陽市)遷刑丘(今溫縣北平皋村) ,周初,周王分封這裡和軹、原等周邊十二邑給大司寇蘇忿生,建溫國;秦統一中國後屬三川郡,改稱溫縣至今。溫縣歷史悠久,物產豐富,民風淳樸,文化積澱豐厚,名人輩出,孔子弟子卜商(子夏)、開兩晉基業的司馬氏父子和清代「帝王師」李堂階都是這塊黃土地上的一代英豪。
滔滔萬裡黃河之濱,有一道蜿蜒起伏的青風嶺,太極拳的發祥地——陳家溝村是這裡一個產東起眼的普通村莊。陳家溝村西距溫縣縣城溫泉鎮約5公里。陳家溝原名常陽村,村中有常陽古寺,村以寺得名。明洪武七年(1374年),由山西洪洞縣遷來的山西晉城東土河村人陳蔔,率全家至常陽村定居繁衍生息。陳蔔勤勞淳樸,精於拳械,仗義任俠,移居常陽村後即帶領村中青壯年百餘人,潛入青風嶺匪巢,將為非作歹的土匪一舉全殲。從此,聞名遐邇的陳蔔在村中開設武學社。授徒傳藝,也開創了陳氏世代習武家風之先河。
自古以來,武術界有「傳男不傳女」的規矩,陳氏家族更有「太極拳不傳外姓」的族規。為人豁達大度的陳長興卻根本無此狹隘偏見。在村裡開辦武學的陳長興,毅然打破拳「拳不外傳」的祖訓族規的求縛,破例收河北廣平府人楊祠魁(字露禪,1799年-1872年,楊式太極拳創始人)為徒,盡心傳授。然而,陳長興沒有想到,正是這位無意中收的徒弟,在發展和普及太極拳方面作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1992年,溫縣人民政府在陳家溝重修了楊露禪學拳處,以資紀念。
陳氏太極拳的演練風格與特點是:纏繞摺疊,鬆活彈抖,快慢相間,剛柔相濟,連綿不斷,一氣呵成。如濤濤江河奔騰不息,氣勢恢弘,又似游龍戲水怡然自得。其核心就在於「自纏」。身纏、手纏、足纏、臂纏、腿纏,周身纏。故有陳氏太極拳乃「纏」法也之說。
以陳王廷為首的陳氏太極拳歷代名家,前赴後繼如滔滔長河,孜孜不倦似追日誇父,用汗水、用心血辛勤培育了中華太極文化的奇葩--太極拳,為中國體育史樹立了一通巍峨的豐碑,為廣大群眾提供了一套老少鹹宜、通俗易學的健身方法,其功,其德,可昭之日月。
~影片~
陳氏太極拳精要十八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SckfVh_Xb0
-----------------------------------------------------------------
#歷史 #故事 #文化 #旅遊 #太極拳
~專題推介,盡在知史~
《合久必婚》
http://www.mychistory.com/?uid=0.4.15.0&page=1
山西古寺 在 財務管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名山古寺】建築史上的奇蹟 ─懸空寺
https://www.facebook.com/FiveThousandYears.ChineseDivineCulture
山西渾源縣恆山懸空寺建在半山峭壁間,好似古剎在雲中懸掛著。自古被列為北嶽恆山的第一奇觀,為中國最為著名的一座崖屋建築群,也是懸空寺之最。
懸空寺的結構精巧,整座寺廟由立木和橫木支撐著。這些以橫木為樑者叫做“鐵扁擔”,是用當地的特產鐵杉木加工成為方形的木樑,深深插進岩石裡去的。據說,木樑用桐油浸過具有防腐作用。
同時每根立木也是功不可沒的。這些立木落點都經過精心計算,以保證能把整座懸空寺支撐起來。據說,有的木柱起承重作用;有的是用來平衡而閣的高低;有的要有一定重量加在上面,才能夠發揮它的支撐作用,如果空無一物,它就無所借力了。這個奇妙的原理是現代科學理論很難想像的。所以從遠處看人們把懸空寺稱為“三根馬尾空中吊”。
據說懸空寺是北魏時一位叫了然的和尚所建,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雖經過維修乃至多次地震,整體結構仍是安然無恙。這不可不說是建築史上的奇蹟。更令人深思的是懸空寺的建造完全是不按常規設計興建的。
懸空寺對於“居住者”也是有要求的,這種要求是自然的而非人為因素使然。因為膽小者根本就不敢懸空而居。懸空寺共有殿宇樓閣四十余間。上下有螺旋式樓梯相通,走在木梯上,前人似踩在後人的頭頂;中心閣與邊閣之間搭有棧道,一踩上去就“吱吱”作響, 顫顫悠悠,透過板的縫隙還能望見百丈深谷,令人驚魂。
可是對於淨心潔慮的和尚來說,他們是無畏的。以現代人的思想來看,因為現代完全依賴於現在科學實證理論,“木頭結不結實?”“踩斷了怎麼辦?”“別被風吹下去?”“掉下去就沒命了”等等思想,怎敢在上面居住呢?可是對於和尚來說,因為他對佛是相信的:“有佛保佑““人生有命”等想法,他就不會把生死看得那麼重,居住者們感到“有佛而心定”這些突顯出思想觀念的差異所帶來不同的狀態。
更為令人震驚的應該是它的設計構思與選址。“在懸崖上建廟”這一提案,如果是放在現在,那很可能會被現代科學家“否決”。根據是什麼呢?現代科學理論認為,受風吹日曬,或自然環境的變化,山體可能會剝落、風化、滑坡等危機存在。其實呢科學家如果以現代理論可能根本就不會有這一想法。可是了然和尚想到了,為什麼他敢這樣想呢?他是一名修煉者,他知道宇宙的真理存在,他對大自然有更高的認識與理解。他可能想:“佛會保佑信佛的人。”“山有山神管“等等。所以他根本就不會認為山體存在什麼危險,即便有危險也能避開,“逢凶化吉,遇難成祥!”
其實“懸空寺”見證了“和尚”這些修煉者對佛的“正信”。如果沒有對佛法的正信根本上來講是不可能把廟建到懸崖絕壁之上。了然和尚所處的北魏時期正是中國佛教得以在中國發揚光大的時候,當時的人們也決不會學到現代科學,這個歷史背景是不能被忽略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佛法修煉者也是掌握科學真知的人,佛法也是真正的科學,誠信然。
這座“懸廟”必將象燈塔一樣照亮人們的心田,激勵人們對未知領域的探索。
圖:網路/ 文:明慧學校
❝ 喜歡就按讚,看過就分享 ❞
❃ ❂ ❁ ❀ ✿ ✾ ✽ ❃ ❂ ❁ ❀ ✿ ✾ ✽ ❃ ❂ ❁ ❀
✰ 複習「理財的正道-穩賺安全的十大法則」
http://www.watchinese.com/article/2011/3129?page=3
http://www.xn--tsts07bnxm.tw/
【名山古寺】建築史上的奇蹟 ─懸空寺
山西渾源縣恆山懸空寺建在半山峭壁間,好似古剎在雲中懸掛著。自古被列為北嶽恆山的第一奇觀,為中國最為著名的一座崖屋建築群,也是懸空寺之最。
懸空寺的結構精巧,整座寺廟由立木和橫木支撐著。這些以橫木為樑者叫做“鐵扁擔”,是用當地的特產鐵杉木加工成為方形的木樑,深深插進岩石裡去的。據說,木樑用桐油浸過具有防腐作用。
同時每根立木也是功不可沒的。這些立木落點都經過精心計算,以保證能把整座懸空寺支撐起來。據說,有的木柱起承重作用;有的是用來平衡而閣的高低;有的要有一定重量加在上面,才能夠發揮它的支撐作用,如果空無一物,它就無所借力了。這個奇妙的原理是現代科學理論很難想像的。所以從遠處看人們把懸空寺稱為“三根馬尾空中吊”。
據說懸空寺是北魏時一位叫了然的和尚所建,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雖經過維修乃至多次地震,整體結構仍是安然無恙。這不可不說是建築史上的奇蹟。更令人深思的是懸空寺的建造完全是不按常規設計興建的。
懸空寺對於“居住者”也是有要求的,這種要求是自然的而非人為因素使然。因為膽小者根本就不敢懸空而居。懸空寺共有殿宇樓閣四十余間。上下有螺旋式樓梯相通,走在木梯上,前人似踩在後人的頭頂;中心閣與邊閣之間搭有棧道,一踩上去就“吱吱”作響, 顫顫悠悠,透過板的縫隙還能望見百丈深谷,令人驚魂。
可是對於淨心潔慮的和尚來說,他們是無畏的。以現代人的思想來看,因為現代完全依賴於現在科學實證理論,“木頭結不結實?”“踩斷了怎麼辦?”“別被風吹下去?”“掉下去就沒命了”等等思想,怎敢在上面居住呢?可是對於和尚來說,因為他對佛是相信的:“有佛保佑““人生有命”等想法,他就不會把生死看得那麼重,居住者們感到“有佛而心定”這些突顯出思想觀念的差異所帶來不同的狀態。
更為令人震驚的應該是它的設計構思與選址。“在懸崖上建廟”這一提案,如果是放在現在,那很可能會被現代科學家“否決”。根據是什麼呢?現代科學理論認為,受風吹日曬,或自然環境的變化,山體可能會剝落、風化、滑坡等危機存在。其實呢科學家如果以現代理論可能根本就不會有這一想法。可是了然和尚想到了,為什麼他敢這樣想呢?他是一名修煉者,他知道宇宙的真理存在,他對大自然有更高的認識與理解。他可能想:“佛會保佑信佛的人。”“山有山神管“等等。所以他根本就不會認為山體存在什麼危險,即便有危險也能避開,“逢凶化吉,遇難成祥!”
其實“懸空寺”見證了“和尚”這些修煉者對佛的“正信”。如果沒有對佛法的正信根本上來講是不可能把廟建到懸崖絕壁之上。了然和尚所處的北魏時期正是中國佛教得以在中國發揚光大的時候,當時的人們也決不會學到現代科學,這個歷史背景是不能被忽略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佛法修煉者也是掌握科學真知的人,佛法也是真正的科學,誠信然。
這座“懸廟”必將象燈塔一樣照亮人們的心田,激勵人們對未知領域的探索。
圖:網路/ 文:明慧學校
按讚加入 中華五千年神傳文化-看見更多神傳文化的
山西古寺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頤和園是清朝的皇家行宮和大型皇家園林,位於中國北京市海淀區西北,占地290公頃(合4400畝)。頤和園修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原名清漪園)、重建於光緒年間,曾屬於清朝北京西郊三山五園之一。頤和園素以人工建築與自然山水巧妙結合的造園手法著稱於世,是中國園林藝術頂峰時期的代表。1998年,頤和園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頤和園以萬壽山和昆明湖為主,昆明湖占頤和園總面積的四分之三。除了湖山,還有殿堂景區、耕織圖景區。重要建築集中在萬壽山南北中軸線上。萬壽山分為前山、後山兩部分,前山自東向西有養雲軒、無盡意軒、介壽堂、排雲殿、清華軒、寶雲閣、共一樓、聽鸝館、畫中游等知名景觀。後山南北中軸線為規模宏大的漢藏風格寺廟殿宇,包括四大部洲、須彌靈境、香岩宗印之閣等等,周圍點綴以數座小型山間園林,有蘇州街、寅輝城關、花承閣、賅春園、繪芳堂等建築。昆明湖中有三座島嶼,分別名為南湖島、藻鑒堂島、治鏡閣島。昆明湖由一條西堤將大湖一分為二,光緒時建立圍牆,修築起了東堤。
頤和園的主要區域可包括六個部分,分別是殿堂景區(是帝後料理朝政和住宿所在)、萬壽山景區、昆明湖景區、耕織圖景區(獨特的農牧色彩)、長廊景區和中軸景區(起於前山雲輝玉宇牌樓,止於後山慈福慧因牌樓)。作為一座知名園林博物館,擁有豐富制式的園林建築和景觀營造手法,涵蓋了中國傳統名著中的亭台樓閣,軒榭台堂。
東宮門:為頤和園的正門。門前有兩隻銅獅,是清漪園遺物。宮門前的雲龍石階是圓明園安佑宮遺物。門額上「頤和園」三字為光緒帝御筆親賜。宮門前有大廣場,南北兩側為朝房,前有大影壁。
仁壽殿:在頤和園東宮門內,是慈禧太后、光緒帝夏天住在頤和園中臨朝聽政,接受恭賀,以及接見王公大臣和外國使節的地方,這裡也曾經是光緒皇帝頒詔實行變法維新的地方。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命名為勤政殿,意為不忘勤理政務。咸豐十年(1860年)遭到英法聯軍焚毀,光緒十二年(1886年)慈禧太后重建時,改為現名,意為施仁政者長壽之意,是頤和園聽政區的主要建築。殿為東向,面闊九間,單檐卷棚歇山頂,兩側有南北配殿,前有銅麒麟、壽星石,以及銅龍銅鳳的雕像,排列在仁壽殿外。是皇帝,皇后在舉行朝會大典時會點燃檀香。在中國古代龍就是皇帝的象徵,鳳就是皇后的象徵。按照慣例是龍在上,鳳在下,但是自慈禧太后掌權之後,就將龍,鳳的位置給顛倒變成鳳在上,龍在下,藉此來顯示出慈禧太后的權威。殿外懸掛著「大圓寶鏡」的匾額,意為當政者的智慧如同大圓寶鏡一樣,能夠洞察一切。殿內則是高懸著「壽協仁符」的金字匾額,意為仁與壽君子兼而有之。正殿內設置慈禧太后,光緒帝召見王公大臣時的寶座,寶座是用上等的紫檀木雕刻而成,椅背上刻有九條金龍,寶座的旁邊設有掌扇,鼎爐,鶴燈。東為仁壽門。殿北有水井「延年井」,殿後為巨大的獅子林假山,仿蘇州獅子林,堆山所用的劍石、石筍為圓明園正大光明殿後假山遺物。
玉瀾堂:在仁壽殿西,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咸豐十年(1860年),光緒十八年(1892年)重建,成為皇帝在頤和園中處理政務和居住的地方。正殿即玉瀾堂,堂名是取自晉代詩人陸機的詩句「玉泉甬微瀾」當中的「玉」和「瀾」二字合併而成。內設有御案寶座。原為一四通八達的穿牆殿,光緒皇帝曾經被慈禧太后囚禁於此,因此殿北的後門用磚牆砌死。前院東配殿名霞芬室,西配殿為藕香榭,兩殿的門內亦可見圈禁光緒帝的圍牆,是一處重要的歷史遺蹟。正殿地磚上原有坑窪洞痕,為光緒帝被囚禁時用手杖擊地發泄而成。玉瀾堂西側另有夕佳樓,樓西為鄰水過道,蜿蜒曲折,稱為「九道灣」。
宜芸館:在玉瀾堂北面,乾隆時是藏書之所,光緒年間改建為光緒皇帝的皇后隆裕的居所。院門為垂花門,稱宜芸門,門內側牆壁上有10塊石刻,是乾隆帝摹寫的名家法帖,原藏於惠山園內,重建時移此。正殿為宜芸館,東配房稱道存齋,西配房稱近西軒,均沿用乾隆時舊名。戊戌政變後,玉瀾堂與宜芸館之間的通道也被磚牆切斷。宜芸館北門有飛閣復道通至德和園戲台。
德和園大戲樓:頤和園中看戲的地方,原為乾隆時期的怡春堂。樓高21米,三層,結構與圓明園同樂園清音閣和避暑山莊清音閣相同(與紫禁城暢音閣不同的地方在於其外形是卷棚頂,且覆灰瓦),是清朝最大的戲樓之一,三層舞台間有天地井相通,南部有兩層的扮戲樓,北部為看戲用的頤樂殿。德和園之東為「東八所」(壽膳房、壽茶房、壽藥房)、養花廠和武備院等服務性院落,現被隔出頤和園,改為頤和安縵酒店。
樂壽堂:是慈禧太后在頤和園中居住的地方,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咸豐十年(1860年)遭到英法聯軍燒毀,光緒十三年(1887年)重建。門外有水木自親碼頭,有牌坊,是清宮中最早安裝電燈的地方之一。院子分為三路,中路樂壽堂為慈禧太后的居所,中部為起居空間,裡面設有用上等木材紫檀木雕刻而成的「御案寶座」後面放著十五折的玻璃屏風,兩側設有羽毛掌扇,羽毛掌扇不但裝飾精美,也可以顯示出慈禧太后的威儀。西間為寢宮,東間為更衣室。堂前陳列銅鹿、銅鶴、寶瓶,取「六合太平」諧音。寢宮內的文物有用珍珠、瑪瑙、翡翠製成的花籃,用金銀和各種寶石鑲嵌的四季花卉壁畫等。樂壽堂前有明代米萬鍾遺留的「青芝岫」巨石,院中栽培玉蘭、海棠、牡丹,取「玉堂富貴」之意。後院原有乾隆時期遺留之古玉蘭樹,2005年枯死移除。東跨院後半部稱「永壽堂」,為太監總管李蓮英住所。西跨院北部有假山,以及坐落於山上的扇面殿「揚仁風」。揚仁風院落西南角即長廊入口。
長廊:東起樂壽堂西院,西至石丈亭。長廊長達728米,共273間,其間點綴以留佳、寄瀾、秋水、清遙四座亭子,以及魚藻軒、對鷗舫兩座對稱的點景建築。長廊背山面水,平面呈展翅蝙蝠形狀(取福字諧音),不僅把各處景點有機地串聯起來,本身也是頤和園中一處最有名的景觀,長廊上有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西湖風景、二十四孝、中國古代詩歌和神話故事(如張敞畫眉、牛郎織女、張良納履等)、山水花鳥等圖畫,共計一萬七千餘幅。
排雲殿:在萬壽山前山中部的建築中軸線上,原址為大報恩延壽寺,1892年重修,是慈禧太后做壽時接受賀拜、舉行慶典的地方。「排雲」二字出自晉朝人郭璞「神仙排雲出,但見金銀台」的詩句。排雲殿正門為排雲門,門前有雲輝玉宇牌坊,兩側有十二屬相石。排雲門和二宮門之間有方形的蓮池,池上架金水橋,兩門內分別有紫霄、玉華、芳輝、雲錦四座配殿。排雲殿正殿為頤和園內等級最高的建築,建在九級漢白玉台基上,七間五進,重檐歇山頂,黃琉璃瓦,左右兩側有耳殿,各殿之間有復道相連,橫列共計二十一間。排雲殿之後為德輝殿,再後為高42米的石砌高台,沿台前八字樓梯「朝真磴」可向上通往佛香閣。排雲殿東為介壽堂,西為清華軒,清朝時均為命婦退居之所,現被頤和園作為別墅出租,不對遊人開放。介壽堂內有連理柏和紫玉蘭各一株,頗為名貴。
佛香閣:位於萬壽山前山正中位置,為鐵力木修建的八角形三層樓閣,高41米,上覆綠剪邊黃琉璃瓦,是頤和園內體量最大的建築。閣內供奉接引佛,每月朔望,慈禧太后在此燒香禮佛。佛香閣原為九層佛塔延壽塔,修築到第八層時乾隆帝下令拆毀,仿武昌黃鶴樓改建閣樓。
智慧海:位於萬壽山山巔,為無梁佛殿,全部為五色琉璃磚砌成,色彩絢麗,圖案精美,壁面嵌有1000多尊佛像。外牆下半部琉璃磚上的佛像頭部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悉數鑿毀。殿內觀音像為乾隆時所造。殿前有琉璃牌坊,其上石額構成「眾香界」、「祗樹林」、「智慧海」、「吉祥雲」四句偈語。
萬壽山昆明湖碑:在排雲殿之東,碑上有乾隆御書「萬壽山昆明湖」六字,碑後是乾隆所撰《昆明湖記》,講述修建清漪園的理由。碑左右各有一座亭子,亭內有「轉輪藏」木塔,塔中有軸,推之使其轉動。此處仿杭州法雲寺藏經閣而建,不對遊客開放。
寶雲閣:在排雲殿之西。又稱「銅亭」。建於乾隆20年(1755年),高7.55米,重41.4萬斤,蟹青冷古銅色仿木結構,樑柱、椽瓦、斗拱、門窗、對聯全部用銅鑄成。門窗原被八國聯軍掠走,在1980年代由海外華人購得,捐給頤和園。
石舫:清晏舫,原名石舫。是一半入水的兩層石舫,長96米,上原有中式艙樓,1860年被焚,光緒重建時改為木製仿西洋大理石艙樓,並在石舫兩側加造明輪。石舫西北為小島,島上原有西所買賣街,兩岸仿揚州瘦西湖景色。
聽鸝館:在萬壽山前山西部。內有兩層戲樓一座,在修建德和園大戲樓前,這裡是慈禧太后聽戲的主要場所。館內古柏參天,館外有杏樹和翠竹。聽鸝館現為聽鸝館飯莊,經營仿清宮廷菜餚,內設貴壽廳、福壽廳、壽膳廳等十個餐廳。
畫中游:在萬壽山西部,依山而建,中為八角形兩層樓閣,東西為兩樓兩亭,東樓名「借秋」,西樓名「愛山」。各建築間有爬山遊廊和石洞相通,錯綜複雜,猶如迷宮。站在亭上四周環顧,有置身於畫中之感。
前山東部:有景福閣、自在莊、含新亭、養雲軒、意遲雲在、千峰彩翠、無盡意軒、寫秋軒、國花台等點景建築。無盡意軒和自在莊清朝為命婦退息之所。景福閣為慈禧太后觀賞雨景、月景之地。
前山西部:有邵窩殿、雲松巢、湖山真意、山色湖光共一樓、石丈亭等點景建築。邵窩殿之名取南北朝時宋朝邵康「安樂窩」典故,雲松巢取李白「吾將此地巢雲松」詩句,兩殿現均為頤和園工作人員休息處。
長廊西端,石丈亭北有一組院落,稱「西四廳」,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太后移居頤和園時將珍妃囚禁於此。西四廳西北有貝闕,又稱宿雲檐,乾隆時是清漪園的西門,上供關帝銀像。貝闕向北有並列的石橋兩座,東橋低平,西橋為拱橋。清漪園時期園牆從兩橋中間穿過,西橋在園外,東橋在園內。
後山
蘇州街:又稱買賣街。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2年),乾隆帝下江南,到蘇州遊歷唐代白居易修建的七里山塘,回京後在頤和園後湖仿照七里山塘的模樣修建了蘇州街。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毀,光緒時期重建頤和園時未修復,1988年復建。
諧趣園:位於頤和園東北角。此園是乾隆於乾隆十六年(1751年——下江南時,看了無錫惠山腳下的寄暢園,仿其意而建,自然保有江南園林之美。諧趣園原名惠山園,1811年曾經改建並改為現名,為萬壽山東麓的園中園。這座園有「到門唯見水,入室盡疑舟」之美譽。園內水多橋多,最著名的橋是知魚橋。此橋橋身低平,貼近水面,能讓遊客觀賞魚群在水中來回穿行。橋坊上有乾隆皇帝命題的詩句。諧趣園的北部是正殿涵遠堂,此堂原為慈禧太后在此水池釣魚時休息之用,殿內裝飾精美雅緻,在頤和園里可說是上乘之作。另外,環繞水池的遊廊是一條景色多變的的遊覽路線,隨著每一轉折,必有新的景色出現在眼前。
四大部洲:位於後山中部中軸線上,仿照西藏扎囊縣的著名古寺桑耶寺,為漢藏風格的宗教建築群,居中為漢式建築香嚴宗印之閣,內供藥師、如來、阿彌陀三尊佛像,香嚴宗印之閣四周環繞藏式的四大部洲殿、八小部洲殿、日殿、月殿、四色塔。承德避暑山莊外八廟中的普寧寺布局與此相似。香嚴宗印之閣下原為須彌靈境殿,1860年被焚毀,未修復。須彌靈境殿前為松堂,是一座長方形廣場。
花承閣琉璃塔:位於後山東部,原為半圓形高台建築,1860年被焚毀,現存琉璃塔一座,太湖石及漢白玉浮雕海獸台基一座,以及柱礎、石階遺蹟。琉璃塔下部的佛像頭部被紅衛兵鑿除。
賅春園遺址:位於後山西部,為乾隆時修建的一處小型園林,園內最大建築為清可軒,是乾隆帝的書房,依崖而建,以石崖為其南牆。西隔桃花溝為丁香院,院南山崖上有香雲窟石洞,洞內有乾隆題詩和石座,洞西有十八羅漢摩崖石刻。賅春園1860年被焚毀,僅存園門一座,但台階、殿基和部分圍牆保存完好。
綺望軒遺址:位於後山西部山腳下,後湖旁。為乾隆時修建的一處小型園林,構造巧妙,地面隱蔽處有山洞,向下可直通湖邊石岸碼頭。
山西古寺 在 夹在石缝中千年不倒,至今没有几人能上去【山西晋龙】 的必吃
Apr 13, 2021 - 欢迎你来到【山西晋龙】Youtube唯一官方频道,期待订阅https://bit.ly/3ngoowD我会创作关于山西的 ... 山西悬崖中发现一座古寺,夹在石缝中千年不倒,. ... <看更多>
山西古寺 在 山西悬崖中发现一座古寺,夹在石缝中千年不倒 - YouTube 的必吃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