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台灣製造業找出活路
全國工業總會上周五發表今年度白皮書,以「再造台灣經濟成長的新動能」為題,提出關於租稅、員工配股、能源、水資源、環評、兩岸關係、區域經濟、青年低薪、推動英語化等九大策略方向之建議。工業總會理事長、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致詞時更重話批評,台灣經濟發展須靠製造業和貿易,如今中美兩強的「中國製造2025」及「美國製造」(Made in America)均強調製造業治國,相較下,台灣的民粹社會環境,對製造業相當不友善,他也批評政府推動「新南向計畫」,可以說鼓勵把台灣產業移植到東南亞。
工業總會成員是以製造業為主體,近年發布白皮書的砲火愈來愈猛烈,去年7月工總白皮書痛陳產業環境面臨「五缺」、「六失」等問題,反映企業界對政府施政的強烈不滿。9月賴清德接任閣揆後,劍及屨及改善國內投資環境,修訂引發企業反彈的勞基法,並全力解決五缺問題,然而,這些努力似未根本化解產業界對投資環境持續惡化的憂慮,今年工總白皮書提出的各項建言,和過去脈絡幾乎一致,尤其對政府諸多意識形態掛帥的反商政策頗多微詞。
最值得深思的是,工總理事長王文淵直指中美兩強皆致力製造業發展,而台灣民粹社會環境卻對製造業很不友善,這番話道出了國內眾多製造業者的心聲,同時也點出當前國內經濟發展的嚴肅課題,亦即:以製造業及製造產品出口為核心的發展模式,是不是應該繼續維繫下去?正面臨前所未有挑戰的製造業要如何突破困境,找到未來出路?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