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第一場班親會
今天晚上跟老婆一起去孩子的幼兒園參加班親會,在開車去幼兒園的途中,我們輕鬆的聊著,人生終於又進入另一個階段了,孩子上學。
Sunny我是屏東鄉下長大的孩子,幼兒園對我的印象就是認識了一些從小玩到大的好兄弟,我記得的兩個印象就是我跟另外兩個同學被老師罰站,而且把剪刀拿在眼前說「你們明天若再不穿內褲來上學,就要把你們雞雞剪掉」,另一個則是我跟另外一個同學騎腳踏車雙載(我是被載的),連同腳踏車一起掉進水溝(25年前大水溝沒有水溝蓋)兩個人全身臭泥在臭水溝爬不出來。剛好幼兒園老師經過,花了一番心思才看清楚我們的臉,救我們出來。果然人生中容易記得的不是一帆風順,而是那些狗屁島灶的蠢事。
而當時鄉下幼兒園就是大、中、小各一班,印象中只有一個老師Hold住全場。不像現在市區兩班甚至以上,學校裡面的老師好多。
相較於我這個鄉下來的,玉婷可就是高雄市區長大的,所以我們的童年背景不太一樣,我說的被老師拿剪刀威脅要剪雞雞的故事打死她都不信XD。
今晚滿有意思的,整場班親會大約兩個多小時,上半場一起聽了一場親職講座,講者講得內容我們都聽得懂,我想主要的範疇還是希望孩子的成長建立在學習快樂的環境,因為他們可能一些挫折造成陰影,對於某些事物有恐懼的連結。學習沒有分校內外,不只是學校的教育,在生活中任何層面與地方都是學習的環境。而要讓孩子有自信,家長的身教也很重要,所以家長也要當個自信樂觀的榜樣。
聽完講座之後,就分班級去座談,我們因為小羽跟小聿不同班級,所以也去不同的教室。我去了大班,玉婷去小班。一個小時的過程主要講一些課程以及學校的生活,會後玉婷問我老師在講什麼?我說我沒有記得多少,只看到怎麼現在的媽媽顏值都這麼優阿XD 不過說得也奇怪,主要去班親會的都是媽媽,當然也有一些一起出席的拉。不過只有媽媽去也正常,像我這樣的爸爸實在不太靠普。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們這班結束後,隔壁那位媽媽問了我一句
「請問你是小孩子家長嗎?」
我說「是阿!(不像嗎?)」
他說:「好年輕阿,看不出來耶」
我說:「是喔?可能結婚的早吧!!!」
還滿好玩的,我想她如果知道我已經有三個兒子了應該會傻眼吧!!!
一樣的地方,不同的年齡階段去走訪,卻有著不同的心情。對於我的童年印象,幼兒園(我習慣講幼稚園)是非常快樂玩耍學習的地方,希望我的孩子也能夠擁有屬於他的美好回憶,在這裡。
(明信片這兩天比較忙,會盡快抽出!!)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屏 東鄉 立 幼兒園 在 阿扁們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因應食安風暴,教育部自去年起試辦校園食材登錄,並宣告自今年9月起,全國4千所公、私立大專以下各級學校及部分公立幼兒園,現在都已納入平台系統,一旦有食安事件發生,就能運用系統快速查詢各校食品來源。教育部綜合規劃司司長陳雪玉表示:「(原音)在這個系統平台的協助下,就是可以馬上去清查、去通報學校可以去停用,或是請廠商立即去停售這些問題食品,而且可以在2個小時之內,把一些更新的食材資料再上傳到平台。」
我們試著回想食安風暴是如何發生的?屏東鄉下一位老農夫因鄰居強冠公司的地下油廠頻頻發出惡臭,鍥而不捨的追查,竟發現有40年歷史的強冠油品收購餿水油製作豬油,根據衛福部截至2014年9月6日止統計,共有235家廠商使用強冠公司所生產「全統香豬油」,油品已流向全台食品原料行、雜糧行、烘焙、早餐店、攤商等。而鑫好油品是頂新集團的上游廠商,其油源除飼料用油還包括棕櫚油、動植物混合油及廢食用油,另外頂新製油自2012年開始進口越南的大幸福飼料油作豬油使用。最後新聞報導,包含康師傅、摩斯漢堡、旺旺、王品都捲入餿水油事件。這些事件中的廠商無一不是政府的合格廠商,甚至獲獎連連,深獲消費者肯定。
而現在教育部要求各級學校做的食材登錄工作,第一線執行此業務的包括學校營養師、午餐執行秘書、供餐廠商及公立幼兒園教師們,每天的工作是登錄食材的供應廠商及將煮好的餐點拍照上傳到登錄平台,若以學校數量計算,每天執行此一額外工作的教職員達萬人以上。此一繁瑣工作若能有效為學童健康把關,花費再多人力也值得。
但我們可以先假設,在食安風暴發生前,食材登錄制度能否有效杜絕黑心食材進入校園?答案是否定的,因為能夠進入校園的食材都必須是有營業登記證的合格廠商,所以一定合法。因此,食材登錄唯一的功能,只在於下次黑心食材再次出現時,教育部可以很快的從平台中得到數據,回答各界的質疑,告訴大家有幾所學校、幾位學童吃了黑心食品,吃了多少年,要記得看醫生持續追踨,如此而已。
但是這樣的功能在現行的制度中無法達成嗎?規劃午餐的營養師及午餐執秘可以黑心食材再度發生時,很快的在電腦中找出存檔的廠商資料,告訴上級主管相關的食材來源。但教育部竟為了「立即得到資訊」這樣一個荒謬的理由,要求每天上傳食材來源及餐點照片,甚至在幼兒園更是每天要上傳上、下午點心及午餐共三次!!
如何為校園中的食材把關,我想必須從兩個面向來談。第一,衛福部要建立有效檢驗所有市面上食材的制度,重新讓消費者信任政府認證的公信力,並有效從上游排除不應出現在食品中的原料。第二,教育部應該建立校園食材認證制度,哪些廠商是經過教育部認證的健康食材供應者,各級學校餐點就可以向他採購。而非把檢驗認證的工作下放給各級學校,讓萬名以上的教職員做同樣一件對杜絕黑心食材進入校園毫無幫助的事,甚至讓公立幼兒園教師放下課務正業,每天登錄食材。我們期待政府是有效能的,希望能從這件事看到政府思維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