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yteller:【比比書屋:生活,最純粹的況味】
夏日炎炎,天空中沒有一絲雲,炙烤著大地。誰知,天邊滾來了團團烏雲,瞬間滂沱大雨,沒多久,雨停了,空氣清新了。我們慢悠悠地駛進大江埔,然後沿著蜿蜒的鄉村小路,走過歐羅農場以及素苗農舍,撥開葳蕤茂盛的野花,「比比書屋」指示牌進入我們眼簾。
踏進書屋,宛如走進一間歐洲森林小木屋,屋子裡放滿書籍,每一個小擺設也別具心思。除下鞋子,肥嘟嘟的貓咪「咖喱」率先從書屋走出,「你們來了!」書屋的老闆蔡文元(Ringo)和老闆娘李秀麗(Teresa)掛著如外面放晴般的笑容揚聲,然後向我們介紹著書屋的每一隅。
足下踏著木製的地板,走進木屋中的小書室,原本寧靜的環境更為靜謐。Ringo 和 Teresa 連忙以茶招待,為我們沏上一壺「糯米普洱茶」;我微呷幾口,吃了幾口茶點,好像領悟到蘇軾於《試院煎茶》的那一句:「但願一甌常及睡足日高時」,只要有一甌好茶,吃飽睡足就好了,世間的紛擾頓覺全然消解。隨後,Ringo 和 Teresa 娓娓道來打造「比比書屋」的緣由,「我們兩個也曾是社工,約六年前我們就想開一間書店,隔壁就有農場,認識不同志同道合的朋友。」Teresa 莞爾微笑說。夫婦兩人花近六年時間,將一片荒蕪之地綻放出繁茂之花,坦言至今仍在不停修補、設計、裝潢中。
Ringo 和 Teresa 以小狗「比比」命名書屋,「比」的諧音為「畀」,帶有「給予」的意思,正如在他們眼中,開書店從來也不是一門生意,而是期盼與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們分享以及交流,付諸於「施比受更有福」、「天涯若比鄰」的寓意。「我們認為『書』是一種媒介,能夠讓我們認識多些朋友,本著善意,分享彼此擅長的東西並傳揚出去。香港往往太過重視第一名成功人士,第二名、第三名則並沒有太多人在意,但其實亦能抱有謙虛的心去教導別人,大家產生共鳴。」Ringo 泰然自若說道。
城市生活總是匆匆忙忙,Ringo 和 Teresa 則放慢腳步,細味生活,深信沒有人是一座孤島,著重人際互動的關係,於是在書屋中舉辦藍染、銅鑼、冥想、製作手工麵包、跑步讀書會等等;更有一系列的「以書換菜」、「菜田農家飯共食」等活動。
眼看,烏雲散去,陽光透過樹葉在木地板上留下斑斑駁駁的樹影,Ringo 引領我們走到「活地樂園」,訴說著如何樸門耕種,鼓勵綠色生活。猶記得,樂園裡地板所繪製的明陣(Labyrinth)——這是基督教古老靈修傳統,當慢步行走時,但當沉靜心神,釐清思緒,眼前看似迂迴曲折的道路便會驀然清澈明朗起來,入口同時亦是出口。
讀一本好書,無疑會感悟到作者的真切;與 Ringo 和 Teresa 共處半日閒,彷如明瞭到生活最純粹的依歸是什麼。下午五時多,我走回書屋,翻到梭羅《湖濱散記》,裡面寫到:「我願意深深地紮入生活,吮盡生活的骨髓,過得紮實,簡單,把一切不屬於生活的內容剔除得乾淨利落,把生活逼到絕處,用最基本的形式,簡單,簡單,再簡單。」
這時,太陽從玻璃門徐徐斟入,麈埃在光浪中閃動,時間宛如停歇下來。
生活該是這麼簡單。
Storyteller:比比書屋 & Jane Cheuk @giraffefilm
Illustrator:東駿 Dung-Jiun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比比書屋 #beibeibookhouse2016 #JaneCheuk #giraffefilm #東駿 #DungJiun #dungjiunstudio #EveryoneisStoryteller
📚 成為 Reading Club 會員:https://bit.ly/388NCaD
✨商業合作/廣告洽談,歡迎聯絡:info@story-teller.com.hk
📻 收聽 StoryTeller Radio :https://store.story-teller.com.hk/pages/podcast
👉🏻Tag us at IG @everyone.is.storyteller to be featured
📮投稿你的故事/藝術作品:https://bit.ly/2FwN6G3
同時也有1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萬的網紅aji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短篇恐怖遊戲,用手機也能下載來玩。你扮演回到老家的男子,雖然都市傳說房子有靈異現象,但你還是走了進去。你目睹了各式各樣的可怕景象後想要逃走,但殊不知自己早已變成屋子的一部分了...! 喜歡影片就按個讚👍👍👍! 遊戲網頁 itch.io: https://cryziel.itch.io/silen...
屋子 會員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睡前故事:【來去】
肚皮給掀開了,睜開眼睛,初次與爸媽相見。
媽媽拿著乾淨而微濕的毛巾,裡裡外外的把我抹拭潔淨一遍。爸爸則把食品和用具逐一放進來。那時候,肚子裡盛載著的,是兩人份的蔬果食材、兩人份的飲料、兩人份的用具,兩人份的幸福。
每天肚皮給打開時,我憑著他倆的表情神態了解他們的日常。闔上了眼,我只能聆聽。可隔著厚厚的肚皮,他倆的談笑近乎耳語,總是模糊不清。數個月後,我初次聽得嬰兒的啼哭。小娃兒的哭叫日漸響亮,爸媽把食物用品放進拿出,忙得不可開交。有一次肚皮給慢慢掀開,站在面前的卻是個赤腳的小男孩。男孩試探著把小臉蛋靠過來,眼睛圓碌碌的,可愛極了。隔了兩年,又迎來一副新的臉孔,是個女娃兒。
兄妹倆長得快,歪斜皺亂的口水巾,轉眼已換上整齊潔淨的校服。一家四口趕著上班、上學,忙於料理家中各種大小事。我也沒閒著,上半身安放了雪糕、急凍食品和冰塊;下半身載滿了新鮮的蔬菜、肉類、水果、甜點和零食;肚皮架上則是些鮮奶、果汁、汽水和啤酒等飲料。林林總總的食物都把我塞得滿滿的。
在肚皮開開合合的片刻,是規律的生活日常,偶爾夾雜著嘻笑和哭鬧。後來,我逐漸懂得記認他們每個人的腳步聲。媽媽舉步緩慢有序,每次蹲下身來,總是細心的把每件物品整齊擺放,有條不紊。她溫柔的把蔬果食物拿進取出,怕弄痛食物似的。爸爸的每一步都很沉穩。其實我不常見到他,跟他見面時,大多已是深夜。樣子疲累的他,背著黑漆漆的廚房,伸進大手掌,然後拿走一瓶啤酒。哥哥為人散漫,腳步亦然。他習慣隨手把門關上,帶點輕佻。妹妹的步伐最是輕快,幾下腳步已走到跟前。每次她臉上總是掛著一副好奇的樣子找東找西找甜食,是個饞嘴鬼。那是我感到最豐足快樂的一段日子。我唯一能報答的,是把物品保管得妥妥當當,悉心調好溫度,努力把食物保持新鮮。
有一天,忽然再沒見著爸爸。那段時間,媽媽總是紅著眼。隨後,只能一早一晚跟她見面,每個午後,是一段令人難耐的寂靜。數年之間,妹妹跟媽媽的吵鬧次數逐漸頻密,而且一次比一次兇。那些傷人的話,怎麼都字字清楚,如此肆意。
外面的聲音,跟我的肚子一樣,不再如過往般熱鬧。某些日子,仍然會有些新鮮菜肉,而那個晚上,準會聽到哥哥的聲音。有些日子,則只有一碗老火湯。那些熱湯,有時會放到很晚才給媽媽取走端到火爐上去,有些時候則會待到隔天。後來我跟哥哥見面的時間也變得愈來愈少,先是一星期一天,之後是每兩星期、還是每三個星期?我都記不清楚了。
到了後來,僅餘媽媽的聲音了。她的步履依舊輕盈,只是比以前緩慢了許多。不知何時,她已是滿頭白髮。她彎不了腿,再也蹲不下身來,只能一手靠扶著我,再把食物放進拿出。我的肚子逐漸變得冷清。偌大的空間,很多時只端坐一碗米飯,一道餸菜。有時一連兩三天放進來的依然是那道菜,只是份量又比前天少了一些。逐漸地,離開的比住進來的多,變得空空蕩蕩的。
沒有甚麼比荒裸的內在更可怕的了。
閒蕩無事的日子,最容易令人胡思亂想。我記掛他們的面孔:成長、老去、跌倒、爬起、親暱、疏離;也懷念他們的聲音:外出、歸來、靠近、背離,最終遠去。每一個轉折,從來都是那麼突然,毫無預警。
在我默念之際,外面忽然「咚」的一聲,甚麼悶悶的倒在地上,然後是一段長時間的沉默。我數算著,一天、兩天、三天⋯⋯隱隱彌漫著一陣霉爛酸臭,和死寂。到了第四天,聽得屋子大門開啟,伴隨著一連串踏雜的腳步。我細心聆聽,可那些聲音竟是如此陌生,我一個也辨認不出。一陣模糊的對話,也聽不清說些甚麼。接著砰的一聲,屋子大門又給關上了。
在黑暗裡,又渡過了一個星期。我再睜開眼睛的時候,蹲在面前的竟是哥哥,卻不見妹妹的蹤影。哥哥一臉憔悴,把僅餘的餸菜雜物,全都丟進垃圾袋裡去。
我好想問:「媽媽呢?媽媽在哪裡?」
哥哥低著頭,讓我輕輕的合上眼⋯⋯
Storyteller: Teddy Wish
Illustrator: JIM @mij.tra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TeddyWish #TeddywishOasis #JIM #mijtra #EveryoneisStoryteller
📚 成為 Reading Club 會員,支持 StoryTeller 繼續創作:
https://bit.ly/388NCaD
✨任何商業合作/廣告洽談,歡迎聯絡:info@story-teller.com.hk
📻 收聽 StoryTeller Radio :https://store.story-teller.com.hk/pages/podcast
👉🏻Tag us at IG @everyone.is.storyteller to be featured
📮投稿你的故事/藝術作品:https://bit.ly/2FwN6G3
屋子 會員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沉沒成本的定義是什麼?領悟到了?
-
最近聽了作家吳淡如『吳淡如人生實用商學院』的Podcast,節目不但精彩且豐富,每集請到的特別來賓都會以自身的經歷再帶入一些經營管理的概念,讓我收穫滿滿,也在裡面獲得許多新的啟發與領悟,其中第287章節的『沉沒成本』我聽了很有感,在這邊分享給大家。
-
什麼是沉沒成本呢?沉沒成本指的是『已經付出不可回收的成本』,但是人就是會有一種不甘心的心態,越是投入的越多就越不想抽離這個讓你付出許多成本的地方,就像我們去夾娃娃機一樣,上面可能寫著滿200元保夾,於是你10元10元的一直投下去,想說錢都花了總會有一次夾到,於是過程中不斷的投入,你可能夾到你要的娃娃,但有可能花了超過200元還夾不到,不然則是那隻娃娃直接買可能還不到20元。
-
想要讓人跟你有持續連結,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對方不斷付出!
-
節目中特別來賓這句話真的是一語道破『沉沒成本』的精隨,最好的例子莫過於某家美式大賣場的會員制度,他所販賣的產品其實幾近成本,扣掉人事、房租跟雜費所剩無幾,如果就一般的經營模式可能早就倒店了,但是他們以會員制的模式,讓大家買到便宜的商品,唯一要付出的就是每年續約的會費,就消費者心理來說,都已經付了會費當然就要去消費這樣才合乎自己所付出的成本,殊不知就算大賣場賺不了產品的錢,但是每年光收這些會費就高達幾十億元!
-
別讓沉沒成本的謬誤,影響你對任何事物的斷捨離!
-
記得我還沒有買房時,都是在外面租房子,因為我們工作的關係,所以買了許多的衣服、鞋子及飾品、、、長年累月下來,我們買的東西幾乎是擠爆了整個屋子,但是其中有很多都是穿過一兩次就不再穿了,或是有很多過時無法再穿的,那時會覺得東西都用錢買的,如果就這樣丟掉真的很可惜,於是東西越堆越多,但那些不會再使用的東西不但占空間,也讓自己的生活品質也跟著降低,因為捨不得所以讓生活中的垃圾占滿了珍貴的空間。
-
搬家後,下定決心要改變自己的習慣,就跟投資一樣,在下手前會先評估這樣的投入是正確的嗎?要先想想,這些拿出去的錢是拿不回來的,如果拿不回來還要投入嗎?有多經過幾次思考及評估,下手的準確率就慢慢提高,不會再讓那些買回來毫無用處的東西浪費我的空間,但是如果不慎買了,也要捨得斷捨離,不要讓一時的捨不得讓自己付出更多的代價。
-
沉沒成本就像是變了心的另一半,不管你付出多少時間或金錢,他就是一去就不回頭,如果你死纏著不放,你就必須再付出更多無法回收的代價,不如設下停損點止住虧損,與其漫無止盡投入無法回收的成本,不如把機會轉給下一個,可能結果還比較好,這就是機會成本,跟大家分享~
屋子 會員 在 aji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短篇恐怖遊戲,用手機也能下載來玩。你扮演回到老家的男子,雖然都市傳說房子有靈異現象,但你還是走了進去。你目睹了各式各樣的可怕景象後想要逃走,但殊不知自己早已變成屋子的一部分了...!
喜歡影片就按個讚👍👍👍!
遊戲網頁
itch.io: https://cryziel.itch.io/silent-playhouse-residence
app store: https://apps.apple.com/ua/app/grannys-playhouse-residence/id1576543304
google play: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CharmingAgency.SilentPlayhouseResidence
更多遊戲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EzqZq_wDhpdi6hQq5MMwnm-wTXp2PsTy
直播台 👉 https://www.twitch.tv/kamiyu666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ajin_3068/?hl=zh-tw
FB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ttd3/
成為【阿津】頻道的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DsD2j3K3nJkO0ZuGwsIUA/join
你好啊 └(^ω^)┐我是阿津,歡迎來觀看我的youtube頻道
頻道內容主要是錄製恐怖遊戲的實況影片
不時也會製作其他各種電玩的劇情遊玩影片
#都市傳說 #八尺大人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qvLoyWF4qg/hqdefault.jpg)
屋子 會員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美國在臺協會的酈英傑處長在舔了台灣這麼多年蔡英文每次有活動都會湊熱鬧之後,身為一個外交經歷二十九年的老兵,離職時非常知恩圖報說台灣疫情還好不急著有疫苗,到底這傢伙為什麼那麼雞巴,拜登目前又在做甚麼樣的打算,美國目前的狀況如何呢?
翁履中教授之前曾經接受tvbs專訪表示:【台灣疫情升溫,除了《彭博》全球疫情排名,台灣跌出前十名外,網友日前熱烈轉發「兩週內解除三級警戒」的貼文,也被《時代雜誌》報導評價為「自吹自擂」。德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翁履中今(26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許多外國媒體報導台灣疫情出現缺口,甚至直言『單靠防守無法戰勝疫情』,台灣現在應該反守為攻,積極向各國爭取疫苗,並讓世界知道台灣需要幫助。」 另外,全球仍面臨晶片短缺,台灣在疫情肆虐下,是否也會連帶影響國際半導體供應鏈?翁履中認為「台灣應藉機運用手中籌碼發動攻勢,向外界表明『台灣過去伸出援手,現在應換各國給予協助』的立場。」】
台美關係現在這麼好,為什麼感覺只有蔡英文在講,我們的駐美代表呢?之前根據ettoday的報導:【駐美代表蕭美琴14日在雙橡園受訪時表示,「截至上周,駐美處對美方交涉重點在如何協助邦交國取得新冠疫苗,不過台灣發生本土疫情,國人對疫苗期待比較迫切,這周起也非常積極接洽。」
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18日表示,協助友邦取得疫苗與台灣採購高品質的國際疫苗,互不排擠,絕不影響台灣人民施打有效疫苗的權利。】
他媽的疫苗人家用掉一劑就少一劑,結果外交部這麼大方優先幫別人爭取?台灣不爆發疫情都不用先準備是嗎?死了一百四十九個人ㄟ!歐江安是不是文組的數學不好(是,政治系),疫苗產量就那麼多,友邦打走你還在那邊不影響台灣人民施打疫苗的權利,是不是不懂1-1=0的數學算數?
台灣目前的疫苗困境,到底跟國際局勢有甚麼關係,翁履中教授會在德州一邊吃著早餐一邊跟我們分享美國目前的狀況!
但是大家不要太小看他,他可是家人感染過這次的新冠肺炎,而且也挺過德州上次超級大風雪的男人,他家的屋子都垮了哪!這樣也撐得過來,堪稱猛漢!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e3nuE_9wPg/hqdefault.jpg)
屋子 會員 在 瑩真律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00:00 開頭
01:13 YouTuber大麻煩酒精球砸遊民
04:56 市場群聚
07:02 日本提供AZ疫苗 趙立堅說台灣謀獨
10:42 結語
從疫情大爆發到現在,已經算不清到底在家工作幾天了,整天關在屋子裡,兩三天才出門一次。卻看到幾個新聞,真的是氣到不吐不快,所以今天要回到好久不見的單元「靠杯新聞」,來好好地靠杯一下!
影片小補充:相信大麻煩團隊相當關心台灣防疫的議題,也認同在這個疫情艱難的時刻,加強防疫人人有責!針對大麻煩團隊直接拿酒精球砸沒有戴口罩的遊民這個作法,瑩真律師是非常不認同,或許交給警察或衛生局去協調處理,而不鼓勵以私刑戲謔的方式對待任何一個人,我們可以有更好、更尊重人權的做法!同時也達到遵守防疫規定的雙贏目標,大家看完影片有什麼想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瑩真律師製作好影片:https://bit.ly/32YTilz
【想知道更多法律小知識別忘記追蹤】
Line官方帳號好友 https://lin.ee/4tQtYVv
瑩真律師FB:https://bit.ly/yincheng_fb
瑩真律師IG (@angela.lai.908):https://www.instagram.com/angela.lai.908/?hl=zh-tw
合作邀約請寄信至 yincheng@capsuleinc.cc
#瑩真律師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EMTjDnwbJ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