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鹽小卷酪梨蛋spelt蔥蛋餅
.
食材:
🔹斯佩爾特小麥粉
🔹蔥花、橄欖油、玫瑰岩鹽、雞蛋
🔹小卷、橄欖油、鷹嘴豆粉、TVP
🔹玫瑰岩鹽、甜椒粉、辣椒粉、洋蔥粉
🔹酪梨、雞蛋、綜合胡椒
🔹無花果乾
🔹義式咖啡粉、檸檬汁
🔹印加果油、營養酵母
食譜特色:
🔸高纖高營養的餐點
🔸斯佩爾特小麥粉,低GI碳水,高纖,能量來源
🔸印加果油提供高量平衡的omega3、6、9,抗發炎、排壞油,減脂幫手
🔸營養酵母b6、b12、葉酸、菸鹼酸,造血支援
🔸無花果乾提供高優質好吸收利用的醣,與鈣鐵鉀等微量元素
🔸整份餐點天然無添加,提供能量營養與多種植化素
.
🔹分類搜尋🔍 #看VV做點心 #看VV備餐
.
💕 VV嚴選Shop:(食材這兒買!)
https://reurl.cc/ValDry
💕VV的IG:(海量食譜在這!)
Http://www.instagram.com/vivi.isafit
💕 21天減脂計畫食譜書(減脂照書做👇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2256
小麥豆卷食譜 在 食物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以Emmer全穀粉養的野酵液種做斯佩爾特酸種麵包 .
#發酵籃的外貌與成品比較.
Spelt80% Emmer wheat 20% sourdough bread .
#Comparison_of_two_different_Banetton
#疫情下的全國考試方法!
發文: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21/03/emmer-spelt80-emmer-wheat-20-sourdough.html
全文轉發:
這次的實驗是做發酵籃的實驗. 其實我應該把這篇文放在我還沒寫好的割線比較文中! 不過今天我有好多話要說. 而且覺得這是另一個不同的實驗. 因為我割線的做法是一樣的. 我想寫的是橢圓發酵籃的外觀形狀對麵包的外觀影響!
我們常見的發酵籃就是兩種. 一個是木屑籃另一種是最常見的藤製品.每個發酵籃的外觀其實多少對麵團有影響. 木屑籃是最近酸種麵包店裡最常見的發酵籃. 你可以看一下外型.
這兩個發酵籃同樣都是裝500 g 麵糰的. 不過因為我都會做冷藏後發( 你可以看這篇文就可以知道如果不做冷藏後發可以漲多大!
中筋粉及斯佩爾特粉完成的酸種麵包食譜 談水合及隔夜後發與麵糰照護 All purpose flour and spelt flour sourdough bread handling. Dinkel Weiznen550 Saurteigbrot Autolyse, same day bake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21/02/all-purpose-flour-and-spelt-flour.html
這兩個發酵籃我通常都是放300~330 g 的麵粉去做酸種麵包. 目前為止沒有" 過胖" 的情況發生!
木屑籃它的底比較窄. 斜邊比較不陡. 長度比較長. 我的麵包都秤同樣重量.
烘焙後有些許不同.
上為底寬邊陡的籐籃. 下為木屑籃. 其實老實說~ 差別不是很大
因為比較窄長. 熟得就比較快. 所以一起出爐的話就會少個幾克. 有人問我會不會是發酵籃的材質? 我兩者都用小麥麩去吸濕氣.覺得外表並不濕. 而且我冷藏後發一定都有用塑膠套套著. 最重要的是. 我這次有加黃豆粉. 我自己從早上的法棍麵團到這個麵團都有感覺到加黃豆粉的不同. 強烈建議可以試試. 覺得它吸水量增加以外還比較能保水. 雖然我的水量不是非常高( 75%水量) 一般小麥來說可加可不加. 但用在黏手的Emmer及斯佩爾特小麥上真的比較好做事! 而且加的水量也可以略高一點. 黃豆粉也會吸水!
這次的食材如下:
1. Dinkelmehl812 80%
2. Emmer全穀粉 20%
3. Emmer 酸種( 上次剩下的繼續1:1 28度3小時餵養) 19%
4. 黃豆粉 2%
5. 水 70+3%
6. 鹽2%
7. 橄欖油3%
之前的水合我都做一小時. 但這兩種粉真的不太需要. 我大概只做30分鐘. 而且混合非常快. 做翻摺也是用法棍的做法 light fold.
大概做了3次就讓它靜置基發了. 我覺得發酵得很快. 大概5小時.
剩下的關於氣孔就看照片吧! 我還有影片:
https://youtu.be/dJrqvgSZiqs
老實說. 這種麵粉組合要膨脹很大比較難一點. 大致上就是所謂的麵筋弱的麵團. 所以如果你有這樣的麵團要烤. 當然用木屑籃比較優勢! 看起來就飽滿好看. 麵筋極佳的麵團. 我倒覺得沒有一定的必要. 不過以這樣的外觀. 木屑籃確實是比較討喜的!
~~~~~~~~~~~~~~~~~~~~~~~~~~~~~~~~~~~~~~~~~~~
本來我以為我兒子這次的參賽是是最終賽的德國奧林匹亞化學競賽. 結果不是如此. 我兒子說這次比賽就是六十人. 選15個做最終角逐.
從上周五開始報到. 每天都有節目! 在家期間除了周一及周四. 其餘都是做一些互相交流研討的課程. 感覺也不全都是為了考試. 他說也看到一些以前就看到的人...
兩天的考試是早上八點四十五集合. 考到下午13:30. 交卷方式是scan 後寄檔案出去( 當然有限定寄出時間)
因為六十個人很多擠一個螢幕鏡頭很小!
所以每十個人一組. 一組有兩個監考官. 大家都有即時影像給監考官看. 我問兒子那如果有人作弊? google不是比較快?
出考卷的人也不是省油的燈! 題目非常多. 我兒子說他只做完一半! 大部分是無法google 知道答案的. 而且google 非常花時間. 不懂跳過往下一題繼續就好...
昨天他們分給每個參賽者一個外送網站的點餐金額. 就是一個15歐的密碼. 要大家先點餐. 晚上七點一起吃!
覺得好有趣! 沒想到這樣也可以比賽耶! 😅😅😅
然後我兒子在60個人中排名第四. 所以他可以參加最終五月底的角逐. 他們學校入選總共三個人. 三個都有進入前15強! 真的很厲害啊~~~
我請老爺特別去買香檳回來晚上慶祝.兒子很不開心. 因為對他來說. 這並沒有贏! 上次他可能太輕敵拿到17名. 但我覺得有參加就是得獎了. 所以祝賀詞我說大家保持健康.
但老爺還是硬要祝下一輪得名! 結果兒子一點都不想跟我們碰杯! XD
這個疫情讓大家都有很多不同的生活體驗.
另外, 我昨天才知道今年我婆婆生日宴上的唯二貴賓. 婆婆的姐姐及姊夫. 他們其實很久都足不出戶了.連後院的花草也不需要照顧. 生活用品全靠兒子媳婦帶給他們....
結果兒子媳婦被感染了. 兩老目前分別在不同處住院. 阿姨本來就需要氧氣桶的. 這樣一被感染.... 兩個已經快九十歲的人. 我們都好擔心....
有沒有發現我最近這幾次的麵團處理感覺有進步? 其實是我花了更多的時間去觀察. 也因為想寫文做比較得照相. 不想要一次就浪費2個麵團重來.
我覺得, 有沒有用心做事. 一定會有成績上的回饋.
所以, 雖然德國還是繼續封城.在家沒有太多感覺. 但大家還是要繼續保持警惕. 勤洗手! 口罩戴好戴滿!
#德疫誌
小麥豆卷食譜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古代品種繁多的糕點,有些吃過,有些不曾聽過
歷史春秋網
作者:計白當黑
今天吃什麼?是中國人每天必須經歷的靈魂拷問,這是對美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實,只要在吃貨面前,擺上一盤可口的點心,這個問題很快就能迎刃而解了。要想撥撩吃貨的心,就得抓住他們的胃,點心恰好做到了這一點。
歷史上最早的點心應該是茶食。
先秦時期,民間用茶葉原汁煮羹為食。漢晉的茶食略有變化,文人喜歡在茶湯放點佐料調味。唐宋時期,百姓以茶為媒介,開始製作各色食品。隨著時代的發展,茶食成為點心的一部分。
此外,東晉干寶在《搜神記》中,出現了小食一詞,這詞原意是指早餐,後來有了點心的意思。南宋文人吳曾撰寫的《能改齋漫錄》中,認為「世俗例以早餐小食為點心,自唐代之時,已有此語。」說明從唐朝開始有「點心」這個詞了。
伴隨著茶食和小食的融入,中式點心品種多樣,口味豐富。按種類分,點心分為包、餃、糕、團、卷、餅、酥等,在古代,特色的飯、粥、面等主食,也是屬於點心的範疇。從外形上看,點心有幾何、象形和自然三種形態。在口味上,點心偏重於咸、鮮、甜等味道,有些點心復合了幾種味道。
豚皮餅
北魏賈思勰編撰的《齊民要術》中記載了一種的麵食。「湯溲粉,令如薄粥。大鐺中煮湯,以小勺子挹粉,著銅缽內,頓缽著沸湯中,以指急旋缽,令粉悉著缽中四畔。餅既成,仍挹缽傾餅著湯中,煮熟。令漉出,著冷水中。酷似豚皮。澆麻酪,任意,滑而且美。」
具體做法是開水和米粉,調成粥狀米漿。燒開一鍋水,把米漿舀入漂在開水上的銅盤內,銅盤快速旋轉,米漿貼滿銅盤後,餅燙熟後,倒入開水,煮熟撈出,放進冷水。餅的口感韌性十足,與豬皮類似,因此得名「豚皮餅」。
巨勝奴
燒尾宴是盛唐上流社會流行的宴會,共有五十八道,包括冷菜、熱炒、燒烤、湯羹、甜品、面點等品種。巨勝奴是其中的一道點心。北宋學者陶谷認為巨勝奴是「酥蜜寒具」,意思是用酥蜜製成的寒食節特色食品。
巨勝奴的名字,很霸氣,也很神秘。《神農本草經》記載:「胡麻一名巨勝。」原來巨勝是芝麻的代稱。奴,和小麥有關。唐朝人把小麥的黑色衍生物叫做麥奴。《本草拾遺》記載:「(麥奴)即麥穗將熟時,上有黑黴者也。」
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對寒具有了明確定義:「寒具即食饊也,以糯粉和面,入少鹽,牽索紐捻成環釧形,油煎食之。」由此可以推斷,寒具是油炸食品。巨勝奴是用黑芝麻混合奶酪做成環釧狀的小面點,油炸之後,淋上蜂蜜即成。簡單來說,它就是如今常見的蜂蜜小麻花。
酥黃獨
南宋詞人林洪同樣也是個吃貨,他的《山家清供》記錄了一種點心:「雪夜芋正熟,有仇子曰從簡載酒來,扣門,就供之。乃曰:煮芋有數法,獨酥黃獨世罕得之。熟芋截片,研榧子、杏仁和醬拖面,煎之且白侈為甚妙。詩云:雪翻夜缽裁成玉,春化寒酥剪作金。」
把香榧和杏仁碎用鹽醬調味,拌入粉漿,用熟芋頭片拖面油炸,炸熟食用。油炸的焦香,配合濃郁的醬香,口味豐富,欲罷不能。焦脆的外殼,包裹著軟糯的熟芋,層次分明,美味可口。南宋人給這道點心形象地取名為「酥黃獨」。
古剌赤
《居家必用事類全集》是元朝無名氏編撰的家庭日用百科全書。這本書記載:「雞清、豆粉、酪攪勻,攤煎餅。一層白糖末、松仁、胡桃仁,一層餅。如此三四層。上用回回豆油調蜜澆食之。」 這是古代面點古剌赤的做法。
古剌赤的做法是用雞清、豆粉和奶酪調成糊狀,攤成餅狀,再以白糖、松仁和胡桃仁作為第二層,如此層疊三四層,最後用回回豆油或酥油澆汁。回回豆原產裡海,公元一世紀傳入中國,在南方地區多有種植,民間將回回豆列入了食譜,用來製作粉絲、涼粉、面條、豆餡等。其實,回回豆有個很洋氣的名字,它叫鷹嘴豆。
翠縷面
還有一種麵食,也記錄在《居家必用事類全集》裡。這種面「采槐葉嫩者,研自然汁,依常法搜和,扞切極細,滾湯下。候熟過水供,汁葷素任意,加蘑尤妙,味甘色翠。」面的特殊之處在於,麵糰加入了槐葉汁,和勻之後,搟平切條,面條極細,色澤翠綠,賞心悅目,這道面因此叫做翠縷面。
唐朝時,就出現了翠縷面。詩人杜甫有詩專門讚歎翠縷面,詩曰:「輕輕高槐葉,採集付中廚。新面來近市,汁滓宛相俱。碧鮮俱照著,經齒冷於雪,君王納晚涼,此味亦時須。」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認為,槐葉「味甘性平」,對於邪氣、難產、尿血、便血、痔瘡等病症,有不錯的療效。
帶骨鮑螺
明朝有一種點心,被當時的文人譽為「天下至味」。散文家張岱在《陶庵夢憶》中介紹:蘇州當地有人把乳酪與蔗糖霜一起和面,「熬之濾之漉之掇之印之,為帶骨鮑螺,天下稱為至味。」這種點心的關鍵原料是乳酪,將其與蜂蜜、蔗糖拌勻,凝結之後,擠在盤子上,邊擠邊轉,形成底圓上尖、紋理清晰的小點心。由於當時製作乳酪的人很少,加上帶骨鮑螺入口即化,味道鮮美,深得吃貨歡心。說實在的,帶骨鮑螺和現在的酥皮奶酪十分類似。
小說《金瓶梅》中,李瓶兒會做帶骨鮑螺,溫秀才品評道:「出於西域,非人間可有。沃肺融心,實上方之佳味。」應伯爵形象地描述:「上頭紋溜就像螺螄兒一般,粉紅、純白兩樣兒。」李瓶兒死後,西門慶也沒了這口福。當他再次看到帶骨鮑螺,睹物思人,徒增傷感。
水粉湯圓
若論文人吃貨,清朝文學家袁枚堪稱資深美食家。他的《隨園食單》收錄了326道不同菜餚飯點。有一道「水粉湯圓」的做法十分特別。「用水粉和作湯圓,滑膩異常,中用松仁、核桃、豬油、糖作餡,或嫩肉去筋絲捶爛,加蔥末、秋油作餡亦可。作水粉法,以糯米浸水中一日夜,帶水磨之,用布盛接,布下加灰,以去其渣,取細粉曬乾用。」
水粉湯圓的重點在於水粉。把糯米浸水24小時,帶水磨粉,經過去渣和曬乾處理,得到細膩的糯米粉。用這種方法得到的糯米粉,就是常見的水磨粉。用它包裹松仁、核桃、白糖、豬油、豬肉等不同餡料,包成湯圓,滑爽彈牙,咸甜適中,著實好吃。不得不說,袁枚就是吃貨中的戰鬥機。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糕點 #點心 #茶點 #豚皮餅 #酥黃獨 #古剌赤 #翠縷面 #帶骨鮑螺 #水粉湯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