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俯拾皆是故事,暑假,跟孩子一起《看故事學寫作》】
這套書有兩冊,第一冊提示23個寫作靈感,教你如何打破束縛、解放思考!
其實,人人看似平凡的日常都有故事,只是你有沒有覺知到那些是可以寫下來感動自己、觸動他人的故事;許多孩子只是缺了一點覺知,缺了一些自信大膽揮灑、告訴自己”我想寫下來!”,"我可以寫下來!"
生活中種種喜怒哀樂、都是線索。只要生活有感,寫作不可能沒有溫度,這些生活中小小蛛絲馬跡的感覺,就是寫作的靈感。
一個小小的線頭,端看你怎麼拉動,拉對了方向,就能啟動原本就存在於人人內心深處的磅礡豐沛情感。
靈感到底是什麼?它們在哪裡?請來看《看故事學寫作》第一冊(靈感篇),一起找到它們。
除了靈感,當然還要搭配技巧,《看故事學寫作》第二冊則提供了24個寫作技巧,讓靈感能突破框架,而用更好的創意包裝呈現出來。
寫作,不僅僅只需要感性的溫度,更需要不著痕跡的設計感、更引人入勝的鋪陳架構技巧,才不枉生命中這些真實發生過的動人歷程。
我想,就用寫作大師〈蔡淇華〉老師和閱讀寫作高手老師〈林怡辰〉的推薦序,來呈現這兩本書的精華內涵。
暑假,這套書值得中高年級以上親子一起悅心學習。
.................................................................
★林怡辰國小教師/閱讀推廣人
讀到這本《看故事,學寫作1—靈感篇》,我不禁眼睛一亮!
一直以來,常常被許多老師或家長請求推薦寫作書,但這點其實很困擾我。對我來說,寫作是種思考,在指導寫作的過程,是寫作者在心中不斷的和自己對話,將思考的軸線一點一滴的記錄下來。如果需要指導,實在很需要指導者和寫作者不斷的交會討論,依據學習者的需求、興趣、想法、提問、回答,作個別化的回應和指導,實在很難從一些類似造樣造句式的練習本中,全然解決所有寫作困難。
而這本《看故事,學寫作1—靈感篇》,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示範,從一個吸引孩子的故事入手:六年級女孩,寫也不出來、無法下筆,在心中對於寫作有著濃濃的抗拒和害怕,在一次次的故事軸線中開展,一點一滴的溶化內心的恐懼,看見自己害怕和掙扎,發現自己的獨一無二,不須和他人比較,將心中思考化成文字流瀉,抒發自己心中的點滴、用文字交流情感,原來,這麼簡單。
「靈感篇」從自由書寫開始。我最喜歡從好好生活開始,生活中不是沒有美麗,而是缺少看見的目光。每個孩子心中都有特別的寶藏,缺乏的,往往是看見和把寶藏寫下來的勇氣。從勇於寫下爛作文開始、書中找尋材料的閱讀心得、看見平凡中的不平凡、季節感受、花市等,打開探索的感官,啟迪接收的靈魂,生活中,處處是文章。
整本「靈感篇」一共有二十三節課,還有畫面感、思考力、字句詞彙的文字力量等,跟著故事主角一次次的體驗、學習、探索,彷彿也跟著突破、思考、前進、安心。
過程中,不說教、沒有標準答案,有的是故事及主角在面對寫作時的內心獨語,一而再再而三的,跟著主角的思緒,把腦中空白的畫面轉為抓住漂浮的靈感。也會遇到瓶頸,但書中在過程中說明、舉例、對比,甚至在讀故事過程中,不自覺讀完許多形容詞和思考脈絡,都是這本書和一般寫作書不一樣的地方,可見作者的巧思。就彷彿有位了解孩子的老師,正在對面輕輕和你聊著,說著故事,談笑中,靈感紛紛飛來。
每課之後,還有「牛刀小試」。在前面老師作足示範、引爆想像思考、給足信心、吊盡胃口後,小讀者們已經忍耐不住想要自己動筆試試。不管真正書寫,還是說說想想,都可。最後再參照「請你跟我這樣做」的貼心提醒和重點回顧,參與思考的寫作書,有了小讀者的真正練習,才能算是真正的閱讀完成。
內容,不落俗套;引導方式,創意無限;跟著思考寫作,有趣好玩有成效。對了,更棒的是,這本書還有「技巧篇」,年齡層是中學生,由第一本的創意寫作銜接到考試作文,並且導入文學性的表達與自我探索,非常全面且實用。
很開心遇見這本書,讓我面對師長推薦需求時,《看故事,學寫作》是害怕寫作孩子的第一選擇,在此誠心推薦!
.................................................................................................
蔡淇華 老師 推薦序
(充滿蟬鳴、風聲、對話、與故事的作文寶典)
你的孩子是否有小時候作文還不錯,作文變成考試後,就愈寫愈差的問題?或是作文時好時壞,有的題目剛好有靈感,有的題目完全不知如何下筆?還是容易偏題,看不懂題目,寫了半天還沒寫到重點?
如果有上述寫作的困難,沒關係,現在有李崇建與張佳詩合著的《看故事,學寫作2--技巧篇》,可以讓以上問題迎刃而解。這本書教導學生如何從「審題」到「選材」,一步步跟著引導練習,掌握寫作技巧。
例如在上一本「靈感篇」,「讓畫面定格」這一課,教你如何「再靠近一點」、「為文章進行3D改造」,最後「讓畫面說話」;又例如在這一本「技巧篇」裡,「因題制宜的審題練習」這一課,教你從「面對挫折(歷程)」、「戰勝挫折(行動)」、「挫折,使我成長(收穫)」、以及「名為「挫折」的朋友(定義)」等四個面向發散思考,以蒐集素材,最後一定可以整理出一篇好文。
還有聯考最常出的「雙軌式命題」,由兩個獨立詞語組成題目,如「失去與擁有」、「快與慢」、「成功與失敗」、「寬與深」、「光明與黑暗」、「善與惡」……等兩個概念的題目,這本書也會教你從「對立」、「並重」、「兩者互為因果」等要素連結。教作文,更教生命思考。
這本書用三個青少年的生命故事串起專欄文章,希望藉由故事的渲染力,能開發寫作書的不同面向。角色的原型,其實是佳詩老師自己。佳詩老師在寫書的過程裡不斷回溯、探索,試著穿越時空把過去的缺口帶到未來,成為微光,分享給更多青少年讀者。
佳詩老師是說故事教作文的高手,崇建老師更是最厲害的說書人。現在兩人連璧出書,真是所有孩子的福音。
推薦大家入手這一本作文寶典,不僅可以充當教學參考,更可讓孩子讀完後,作文紙不再一片空白的,而是充滿蟬鳴、風聲、對話,與有趣故事的大作!
【書訊】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3342?loc=P_0001_004
金石堂
https://www.kingstone.com.tw/basic/2018593503448?zone=book&lid=search&actid=WISE&kw=%E7%9C%8B%E6%95%85%E4%BA%8B%E5%AD%B8%E5%AF%AB%E4%BD%9C&pi=0
讀冊TAAZE
https://www.taaze.tw/products/11100937487.html
MOMO購物網
https://www.momoshop.com.tw/goods/GoodsDetail.jsp?i_code=8939320&Area=search&mdiv=403&oid=1_1&cid=index&kw=%E7%9C%8B%E6%95%85%E4%BA%8B%E5%AD%B8%E5%AF%AB%E4%BD%9C
對立造句 在 謝立聖插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數位諸葛,不如一個腦控鳳大將
數位諸葛亮,不如一個四叉醬
數位諸葛__,不如一個_______
來玩造句吧!
--
靠北蘇睏真的是各種花式秀下限
各種挑起族群對立、惡意歧視、各種無腦發言...
不過想想,諸葛亮之前一直都在輔佐阿斗
現在扶不起的阿斗,又空開徵才,
明明有網路強者四叉貂蟬不用,
把她硬塞成評審...
結果徵到 低卡諸葛,
配上一個一心想被敵國統一的阿斗,
未來感覺會非常...
蜀國!
--
對立造句 在 劉傑中 Ethan Liu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其實thank不只是謝謝]
昨晚選完之後 有人開始討論BBC記者的提問,以及口譯的翻譯,在這邊很快也聊聊我的想法。
BBC的記者問蔡總統:
Do you think you have President Xi JinPing to thank for your victory?
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意思是:
「你是否要為勝選向習近平道謝?」
但很多人沒想到的是,「thank」這個字本身 #不見得只有謝謝的意思,還有「responsible/表示誰有責任,歸因於誰」的意思。
像一個常見的片語「 thanks to ⋯」,其實可以是中立的含義,「由於某人/某事」的意思。
所以如果後面接的是好事,我們就翻成「多虧」「多謝有誰」(可能因為thank you的關係,這也是我們比較熟悉的用法),比方說:
例1:Thanks to you, we did It! (托你的福,我們成功了)
但是!BUT! thanks to 不見得只能接好事,這時候thank 當然也就不是(我們想當然爾的)「向誰表示感激」之意,比方Cambridge字典的例句:
例2:The baby is awake thanks to you and your shouting. (嬰兒現在醒了,都是你啦,大吼大叫)
退一萬步說,thanks to 本身其實是中立的字眼,表示「由於、歸因於」。既不是感謝誰(如例一)、也不是責怪誰(如例二),之所以會有價值判斷,是我們翻譯有時為了潤飾加上去的。看看下面三個句子(特別是b&c):
a. Thanks to Xi Jinping's visit, Russian-China relations had reached a new height.
「由於習近平到訪,中俄關係到達新境界」
b. Thanks to your help, we did it!
(潤飾前:由於你的協助,我們辦到了。/ 潤飾後:多虧你幫忙,我們成功了!)
c. Thanks to your help, we failed.
(潤飾前:由於你的幫忙,我們失敗了。 / 潤飾後: 都是你插手,我們搞砸了。)
#網友補充:字典裡就找的到「have somebody to thank」的項目,可以接好事也可以接壞事。例:
I have Frank to thank for getting my first job.
(多虧了Frank讓我找到第一份工作。)
He has only himself to thank for the problem.
(有這個問題只能怪他自己。)
所以回到BBC記者的提問,我個人認為是非常高明的:我不否認他應該是故意用thank這個字,讓大家聯想到 #謝謝 ,通常我們只會謝謝對我們好的人,但習明明又是在國際社會上很多人認為跟台灣對立的人,這樣的反差製造了幽默,也是現場(包含總統本人)笑出來的原因。
但巧妙之處就在於,他也可以堅持說thank 這個字本身,是不帶有任何價值判斷的 「負責」,「因為有⋯的關係」。所以口譯如果想要中性處理的話,我可能會說(先聲明,這是事後諸葛,我當下不見得有更好的表現)
#您認為您的勝選是不是跟習近平有關?
(輕描淡寫求安全下莊)
#您的勝選是不是一部分因為習近平的緣故?
(嘴癢想照翻但是小孬孬怕死如我只好自己加上「一部分」三個字)
#您認為這次勝選是不是可以歸功於習近平?💣
(這樣說就有類似原文的效果,但不排除講者可能會否認他有此意,「超譯」的責任就要口譯員擔。)
長期的選戰昨晚告一段落,對勝利者來說應該是歡樂開心的,一般我們也會認為「勝利組」要對「被開玩笑」這件事有更多的雅量,所以BBC記者這樣問,我覺得雖然引起一些爭議,但實在比四平八穩,嚴肅正經的問法有意思的多,在一個開心,甚至有慶功意味的場合,應該沒有那麼嚴重。#真的要care的應該是Xi本人(無誤)
對我們學習者來說,我覺得有幾個啟發:
1. 越簡單的字有時候越難。
2. 多嘗試用英英字典,可以不被翻譯影響,了解一個字最原始的含義。
3. thank後面真的可以接壞事。所以在韓國瑜(原本要舉行但是臨時取消)的國際記者會上,如果記者願意的話,也可以照樣造句問韓市長:
「 Do you think you have President Xi JinPing to thank for your defeat?」
#這時候還會有人說thank是謝謝嗎?
對立造句 在 [新聞] 「悲情城市」特映會賴清德:台灣人要團 的必吃
賴清德指出,台灣人一定要來看「悲情城市」,了解過去、省思未來並把握現在,大家要放下政治對立,一定要團結面對外來極權主義威脅,民主不能走 ... ... <看更多>
對立造句 在 [問卦] 台灣人是不是很幸福 - PTT評價 的必吃
等等各種各式各樣的光譜對立,這才是一個正常政黨政治,人民選擇的考慮項目,像是英國的工黨跟保守黨,美國的民主黨跟共和 ... 他3造句酸「近乎智障」. ... <看更多>
對立造句 在 謝立聖插畫- 學生滾出校園! 造句: 警察滾出警局! 換你 的必吃
有爭議的人不解釋,只會操作輿論,煽動族群 對立 ,藍綠惡鬥,對自己的爭議事件支字不提,很明顯是心虛,還是一堆無腦的跟著鬧,果然是人一藍腦就殘. ٥ ع إبلاغ.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