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攝影133] 細說分鏡 Vol.10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137
🖍「對焦呢? 放在哪裡才是對的?
🖍上次是對左邊,這次換右邊好了
對於「構圖」,我的想法也許跟大多數的人並不相同,一般人對於構圖的想法,就是想辦法讓照片變的好看,更具故事性的價值,所以會去學習、參考許多構圖的規則,確實照著一些構圖的建議,可以讓你的照片更加的出色,追求好的構圖,可說是每一張照片最重要的重點之一。
🟥構圖的過程
當然,我也覺得構圖確實是有這個重要性,「為了讓照片更好看」以及「追求照片背後的故事」,雖然我認為構圖還有更多的意義,但這裡,我們先就這二點就分享一個想法 – 該如何進行「構圖」
相信有些人認為,構圖就是拿起相機,透過觀景窗,搭配著鏡頭,透過構圖等相關原則,找尋最好的畫面組成、結構,並且操作曝光最後按下快門來完成。
而我認為,早在拿起相機拍照之前,當你一邊在走路的同時,心中就已經在觀察適合的角度,或是引起興趣的「點」,此時我在心中已經進行「構圖」的念頭,決定了點,當然拿起相機,調整鏡頭焦距,在有限的視角下做取捨,最後完成曝光選擇,按下快門。
🟥構圖的元素
很多人在討論構圖的原素,比如說「光線、色彩、對比、明暗、質感、方向性、互補色…」等等,這些都是填滿一張照片所需要的「元素」之一,解構一張照片的結果,最後讓讀者了解原來這一張照片是如此完成。
我覺得這過程,跟料理食譜節目一樣,先是告訴你一道菜完成後風味,再逐漸帶出每一樣所需的食材,一個個擺攤在桌面上,接著就是料理的過程,包含「先後順序、比例多少、組合味覺平衡」等等,再重複一下完成後的作品分鏡,看完節目的觀眾就知道 – 哦,原來這道菜是這樣子完成的。
🟥照片故事的故事
我曾看過不少人分享一張照片如何完成,背後的故事與方法等等,大多都不是專業的分享,聽到的多是「事件的描述」「背後的感想」,而不是「構圖的方法」,少數聽見真的專業的分享,會清楚說明一張照片背後許多看不到的故事,反而這才是佔了最大部分,至於拍照等過程,倒是是輕描淡寫的帶過。
如果是我來分享一張照片,我會怎麼分享? 大多情況下,我會先說說「照片故事的故事」,也就是「照片故事背後的故事」,分享完後再來來談談「照片的故事」,這兩個是不一樣的事情,而這裡指的「照片故事的故事」到底是什麼? 聽起來有點繞口令的感覺,但卻對我來說非常重要的事情。
🟥動機與歷程
用一句話解釋,其實就是「動機與歷程」。
不知從何開始,我開始關心、好奇的不是「照片本身故事」,而是「為何要拍這張照片的動機」,照片的故事精采,並不會吸引所有人想去拍攝,而被故事所吸引前往拍攝的人們,他們的動機我覺得更有趣,而這個「動機」一定與照片故事有所互應,也就是「動機 &故事」交界處,才是最有趣的地方。
動機講完了,接著就是「歷程」,這就有點像是遊記一樣,比如說你是如何走到這一步,從相機器材的準備、行程的規畫、中途的經過與體驗,如同遊記般書寫表達一段體驗,有的十分精彩、高潮起伏,有的則是平鋪直敘無法引人投入,即使是同一群人,同一時間踏著相同的路徑,依每個人的身形、體力條件不同,同樣的一段路,體會也截然不同,這段的「歷程」就會成為每個人心中各自的體驗。
一個故事本身就存在在那裡,每個人接受後解讀不同,因此才能吸引不同人前往故事的本身,即使相同一群人,同時地前往拍攝,對故事動機也許接近,但絕不完全相同,在途中歷程,每個人的體會也因個人差別,心中產生的歷程也更加多元。
我覺得「動機與歷程」與「照片的故事」是有很大的交集,交集中產生了共鳴,這個共嗚會進一步的影響你是如何「構圖」,也就是成就一張「照片故事的故事」。
🟥動機、歷程與照片故事
最後抵達了故事的核心,也就是旅途的終點,感受到在當下的五感剌激,再加上先前對故事的「解讀動機不同」以及「相異歷程感受」,使得拿起相機構圖,就成為每個人對故事的 “各別詮釋”,就算是相同的構圖,近似的曝光,每張照片給自己的價值意義都是獨一無二的。
「相同的故事,不同的詮釋」,我想這就是我好奇的地方,比起照片本身背後的故事,我更在意的就是這個,若能傳神的結合「動機、歷程、照片故事三者的溶合」,那真的是很精彩的故事,讓眾多近似構圖的照片,透過傳神的表達,使得「就那一張照片」擁有獨一無二的光環與特質。
🟥再加入「對焦」
簡單、直白的說,對焦就是讓相機瞄準物體,得以清楚的「過程」,我認為對焦不是結果,而是「過程」,更是「取捨的過程」,為何對在這裡而不是那裡,你總有個說法,無論是就「景深的計算原則」還是「故事的主角」角度切入,不管是選擇那一個,你總有個思考的過程,這就是我常對學生說的「對焦,是一個過程」。
喜歡吃飯還是麵,咖啡是冰的還是熱的,我們會說是看心情、看胃口,這就是選擇的過程,由於是主觀的喜好,我們不會用「好決定、壞決定」,對焦的取捨當然也是個決定,同時了解「對焦的過程」沒有對錯,但有道理,背後的道理,就是你按下快門前面所有的「動機、歷程、照片故事」總總的溶合下,最後的精華一刻,直到快門按下響起了快門聲,深深的吐出一口氣,呼吸的節奏因而緩慢下來。
這決定看似非常的複雜,事實上卻也是非常的單純,拍照,不只是按下快門的動作,也不只是拿出相機準備的流程,而是自一開始的起心動念的動機開始,中間經過的歷程,以及對照片背後故事的差異解讀吸引,你就已經開始在「構圖」,當到了開始操作相機的動作,取景、決定曝光變數,最後對焦,為你心中的故事選定主角,為這一連串的複雜過程,畫下句點。
任何一張照片背後故事,有好人壞人、好事壞事,究終從「主角」開始,故事因而展開,而「對焦」就是當你準備好一切後,告訴自己,以及將來觀看照片的人們 – 所有的故事都從這裡開始 – 照片的主角,故事最後也將從這裡結束。
從這樣子解度解讀「對焦」,你將發現你過去認識相機操作的「對焦」竟然如此的重要,當你有如此的體悟,「對焦」這過程,將成為所有事件一開始追求的重點,到了按下快門前一刻,你還會猶豫不決嗎?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對比色互補色差別」的推薦目錄:
對比色互補色差別 在 喬安花花 育兒塗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爸爸是教養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天地有陰陽,所以物種有雌雄完整了生命的延續
光陰有日夜,所以萬物得以作息完整生命的存續
陰與陽、日與夜、剛與柔不是對比的存在而是互補
步伐有進有退,能完整一段舞步
聲音有高有低,能完整一段歌曲
爸爸與媽媽的存在對孩子而言恰如其分
只為完整孩子的內心,提供各種可能所需的關愛養分
爸爸們~請補足媽媽盡可能給予但仍不足的部分吧:
🥰 #爸爸的超強執行力
不知道各位的家庭是不是和我的一樣
媽媽喊了三四聲比不上爸爸的一聲令下
我看了很多文章發現
可能肇因於媽媽總是那個立下規矩的人
但又是那個情理法,把情擺在前面的那個人
媽媽總是容許很多的例外
例如,媽媽規定吃飯的時候不准動來動去扭來扭去
但如果花花說,我是因為這裡很癢,媽媽就會很關心的跑去察看是不是被蚊蟲叮咬
同樣的事情,若是爸爸在場肯定獅吼一聲,花花立刻就不癢了而且正襟危坐
對孩子來說,媽媽很像放羊的孩子,爸爸則是不會預告立刻變身大野狼的人
孩子需要紀律這件事大家都知道
但對於一路從嬰兒時期開始無微不至照顧孩子的媽媽來說
生活就像打仗,永遠有新的意外、新的狀況、新的可能
稍微輕忽這些意外狀況,就會變成孩子有意外狀況產生
所以媽媽容許例外,因為我們是前線作戰人員,我們的經驗告訴我們生活就是充滿了例外
但爸爸因為要上班的緣故,後勤單位搞不清楚前線人員作戰的一天
對他們來說規矩就是規矩,執行起來相對容易
這其實也沒有誰對誰錯,互補就對了
🥰 #爸爸的冒險精神
比起媽媽的細心細膩
爸爸相對來說就是比較粗心狂放的那種
「哎呀!他年紀還太小了...不要讓他爬樓梯吧!他又不會」
「就讓他爬看看嘛」
一試之下才知道,原來是媽媽多慮了
在媽媽萬能萬全的保護傘下生活太久
有時候孩子的不會是媽媽的不願放手
這時候爸爸的粗心或許反而是一帖良藥
孩子跌倒或許會哭
但那個哭絕不是會出人命的那種(應該是嚇一跳而哭了吧)
磕磕碰碰的童年樂趣絕對比故步自封來得多
媽媽細心沒有不對,這是天性
爸爸粗心也沒有不好,這也是天性
對孩子來說,生活中有粗心有細心一起調和出的童年百味,最好!
🥰 #爸爸的理性對待
女性八成都是比較感性的,我自己就是
我喜歡憑感覺做事,雖然我也會理性分析,但僅限工作
我和花花一起玩多半是扮家家酒、講故事
爸爸和花花玩多半是球類運動、戶外運動、打打鬧鬧
偶爾被迫一起從事較靜態的活動,例如積木、講故事
就會看出爸爸和媽媽的不同
爸爸會講究輸贏、戰略、技巧,男性思維就是較具侵略性、理性分析
和爸爸玩能發展大肢體動作,和媽媽玩就屬比較靜態
孩子會明顯感受到兩個不同教養者的差別
感受到感性,也接收了理性
接收了動態,也習慣靜態
🥰 #爸爸的粗魯式玩樂法
孩子的學習和玩樂是分不開的
從玩樂中孩子學會團隊合作、人際相處、理解和反應
所以帶孩子用不同玩法玩耍,和不同人玩耍都是好事
其中孩子和爸爸胡搞瞎搞的亂玩
不僅能建立親子感情,也能透過爸爸的玩法看世界
爸爸不像媽媽處處小心翼翼
總是能用更多肢體、更多創意且激烈有趣的方式進行遊戲
這對孩子的社交情緒各方面都有正面影響
但請注意,爸爸和孩子玩耍時應以小孩為主體
而不是以爸爸的快樂為核心進行玩耍
若爸爸試圖操控孩子遊戲的過程,會打擊孩子探索的樂趣
(例如規定他要這樣那樣,蓋積木自己蓋完不讓小孩參與等等)
更對親子感情、依附關係沒有正面幫助
總而言之,「花時間陪玩」絕對是爸爸進行教養的起手式
我們都知道,10歲之前父母的話對小孩有絕對的影響力
10歲之後就逐漸遞減了
如果不想在青春期的時候以暴制暴
或許現在開始投入大量時間陪伴、溝通是最好的選擇
當彼此有深厚的感情基礎,很多事情其實用說的就可以
如果你不想當只拿錢回家的爸爸
如果你不想當只剩威嚴沒有威信的爸爸
如果你不想當只有恐嚇小孩時才把你搬出來的爸爸
花時間陪伴孩子絕對是最好的投資
等你再老一點的時候,不會和孩子無話可說的時候
你會發現原來當年的自己真有投資的眼光
把時間投資在家人的相處上,無價
對比色互補色差別 在 CharMing的投幣式置物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鎌倉,真的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國度」,距離東京只要一個小時的車程,卻像是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有山有海有島有大佛有電車有海街四姊妹,現在鎌倉還多了一個能與魔物、幽靈、妖怪共存的奇幻感。而《鎌倉物語》則是繼《神隱少女》《被遺忘的新娘》《煙花》後,又一部致敬《銀河鐵道之夜》的電影,宮澤賢治筆下對於雙親充滿疑問與窮苦的喬凡尼、一心想跟隨喬凡尼卻又落河死去的卡帕內魯拉,似乎各自對電影中的一色正和與亞紀子,只是相約永不分離的好朋友,成了赴黃泉也要拯救你的賢伉儷。
本片無不令人想起日本國民作家的經典代表作,而兩者之間最大的差別:充滿童話氛圍的《銀河鐵道之夜》,來到《鎌倉物語》則是外在是大場面的奇幻大片,內在又再次回歸日本傳統幸福思想的家庭物語。而本片票房早已突破30億日圓,130分鐘毫無冷場的流暢、支線與主線互補的完美交織,如果能搭上這班通往黃泉的江之電,何樂而不為呢?
描述墨西哥亡靈節的《可可夜總會》、韓國佛教文化冥府十王的《與神同行》、地獄六道輪迴的《地獄哪有那麼嗨》,各自以「生前的罪」與「死後的罰」作為人類對死後世界的想像與省思,不是笑到流淚就是哭到不成人形。唯有《鎌倉物語》是一部笑中帶淚,在歡快的節奏中將「想像力就是你的超能力」作為電影最大的武器,讓命中註定成了有點可愛,且又回味無窮的奇幻之旅。
「緣分還真是不可思議。」
雖然本片主打妖怪與黃泉之國的強大CG,《鎌倉物語》更勝一籌的反而是讓將近20個出場人物,以毫無多餘的「支線」作為支撐主線的輔助,打造一部極為流暢而不打結的人物關係。電影中主要支線有:一色的對於父母婚姻的質疑、靈異搜查課的辦案、靈魂出竅、責任編輯的轉生與婚姻、窮神的造訪,而這一連串有如Hint的支線,以及包括納戶的畫、夜市的盤子、窮神的物品,最終全都會回到一色前往黃泉拯救亞紀子的主線。
《鎌倉物語》是一部充滿不可思議的電影,不僅在台詞上出現超過4以上的使用,說文解字「不可思議」四字,來源為佛教術語、數字單位,原指佛的智慧與神通、10的64次方,現為事物神祕奧妙,令人難以理解、想像之意。這似乎恰巧與身為作家必須將想像力當作武器的一色,將不可思議轉化成實質且可數,以愛之名詮釋神通廣大大的鶼鰈情深。
「我只要和老師在一起,就算貧窮也無所謂。」
日劇《四重奏》將夫妻比喻成「可以分開的家人」,來到本片則是回歸日本傳統男主外女主內、妻子是支撐丈夫的存在,電影中也找來《東京家族》《家族真命苦》的老夫妻檔橋爪功、吉行和子,再度飾演相依到老的夫妻,鞏固日本對於家庭幸福的想像。因此,你願意為了家人付出多大的代價與努力,成了《鎌倉物語》所要傳達的幸福論,對比遠赴黃泉的一色正和,其責任編輯本田則是與死神要求幽靈申請,寧可遠遠守候也不願就此分離的執念。
此外,《鎌倉物語》同樣再現日本晨間劇所宣揚「即便再苦再窮也要很幸福」的思想,高畑充希也算是再度當上晨間劇女主角,擁有天真且堅強的個性,當人們不歡迎「窮神」時,唯有亞紀子的善良最終讓他獲得好報。靈異搜查課的富裕太太被殺的案子,加上本田太太為房租而困擾,透過三組相互對照的夫妻檔,貧賤夫妻百事哀一詞倒也成了因家庭而異的詮釋。
「不論對方生病或是健康、富有或貧窮,你願意與他結為連理,照顧他一生一世嗎?」《鎌倉物語》就像是將常見的婚禮誓言,透過一色夫婦之間的情感,讓「誓」不只成為口頭表示的我願意,而是不可「折」成兩半的「言」語,這不也是純愛的一種嗎?
完整文章:http://uns.ee/5C4ML
對比色互補色差別 在 互補色對比色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流行時尚選集 的必吃
關於「互補色對比色」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互補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互補色(對比色)是成對的顏色,當組合時,相互抵消。 ... <看更多>
對比色互補色差別 在 互補色對比色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流行時尚選集 的必吃
關於「互補色對比色」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互補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互補色(對比色)是成對的顏色,當組合時,相互抵消。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