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係中,願意彼此同理
當兩人關係中願意彼此同理時,我們走進的是對方的內心,而不是在事件上的是非對錯。而同理心要真的能在關係中運作,也必須建立在兩人有清楚獨立的個體界線上。
所謂好好表達情緒,就是讓情緒有一個表達的機會,讓情緒可以獲得理解、抒發、共鳴、接納,也可以更瞭解自己的主體感受與所發生的經驗。
但很多人都有一個迷思,將表達情緒與改變事情連結在一起;覺得若表達情緒,卻無法改變什麼,那為什麼要表達?
特別是在我們過去的經驗,往往表達情緒會招來許多橫禍;像是有更大的責備、有更猛烈的攻擊、更可怕的後果……
所以,有人會說:「若表達出生氣,對方不僅沒有改變,反而有更大的指責,那為什麼要表達生氣?」
也有人會說:「為什麼要表達哀傷?表達哀傷了,他也不會回來,也不會改變這個事實,那為什麼還要表達出哀傷?」
還有人會說:「為什麼要表達害怕?即使表達害怕也不能就此不用去面對,那表達害怕做什麼?」
許多人將情緒視為一種具有功能性(確實有這種功能)的策略,想用情緒去影響別人,去改變他人的決定。相反的,若情緒無法牽動他人、影響他人,則這人便會否定情緒表達的價值與意義。
確實有許多人會以情緒去操控他人,特別是當我們還是孩子時,我們常感受到大人們以情緒威脅與恐嚇,這使得許多人都害怕被情緒左右與操控,害怕靠近情緒與理解情緒。
排除以情緒進行恐嚇與威脅的病態例子,情緒的表達最重要的意義,在於關係的連結,與相互的瞭解及兩人內在世界的靠近。
當我們表達情緒時,可以是一種個體經驗的分享(例如:我感覺到有些難過,今晚的氣氛似乎不如預期……),這樣的經驗分享,並不是要「改變」任何的結果,而是我在傳達我的內在所發生的歷程,包括我的情緒感受與想法。
人與人之間,若少了可以安心表達情緒的空間,也少了相互瞭解情緒經驗的意願,那麼,即使人與人生活得再靠近,甚至睡在同一張床上,其實是充滿陌生感的,並且心靈的距離可說相當遙遠,更可能是完全疏離的。這種疏離到無話可說,疏離到你聽不見我,我也聽不見你,我碰觸不到你,你也碰觸不到我,正是因為情感上失去了連結,才無法靠近。
#對對方回應同理心
同理心,就是讓兩個「不同」的人,能彼此體會與感受對方的感覺與情緒的能力,好讓我們可以離開「自我中心」的位置,去理解與體會另一個他人的情感變化與歷程。
想想看,這多麼美好,宇宙的創造主使人類有能力學習與發展去體會另一個個體的感受與情緒,透過這樣的體會過程,我們能去和另一個不同個體靠近,理解他內心的世界,進而有了正確的回應。
也因為人類有同理心的能力,我們的世界才不至於情感冷漠,也才不是全然的孤立,而能與人有了情感共鳴與連結。
而同理心相較於同情心的不同之處在於,同情心不必然要瞭解對方的感受,反而是以自己的主觀體會去想像對方的處境與遭遇,失去瞭解對方的情境脈絡就擅自解讀對方的需要。在這種擅自解讀中,不僅未能尊重對方的個體性,更可能誤解了對方真正的感受與處境,同時剝奪了對方的生命力量。
同理心則不然。同理心是願意先放下自己對於事物的感受與體會,或是價值觀與評價。並且在放下自己的同時,將自己的內在情緒狀態倒空。唯有人可以先將自己放下,將自己淨空,他才可能以純粹的態度去全然承接對方的表達或情感展現。然後,在同理心的發揮下,我們賦予一個人情緒與認知的主體性,他是他生命的主人,在他的生命經驗中,他有屬於他獨特的情感與經驗,我們尊重,且願意理解。
然而,許多人在所謂的「傾聽」(關係溝通的第一條件)中,大腦其實都是處於「分析」與「評價」的狀態,而非是同理心強調的「理解」與「感受」。這樣的「傾聽」並不能達成同理心的展現,反而是另一波爭執與傷害的開端。
#傾聽內心的聲音
因為,當我們傾聽另一個人表達他的情緒感受時,或表達他的體會與經驗時,並不適合以分析與評價來對應。若是如此,對方的情緒感受或體會到的經驗,並未被我們以同理心感同身受,反而是推開與評論,自然無法給予具有理解性的回應。
所謂感同身受,絕不是指以分析與評價給出看法或意見。這是很多人在關係互動中的失誤。當然,如果是針對一個主題或議題在探討,再提出建言,或是針對一個情況給予意見或分析,這沒有問題,我們可以就事論事、就情況分析好壞。
但若是我們在關係中,聆聽的是另一個人的心情感受,那麼原本是要相互關懷、理解、交心、親近的人,我們卻是在他述說自己經驗與感受時,將自己的情感抽離,以理智不帶情感的方式回應,可想而知,對方會經驗到的是一種不被真正在乎、真實關懷與理解的失落與失望。
那無疑是關係中最感到冷漠和疏離的時刻⋯⋯
#在關係中,我們都需要「理解」,而不是「批判」
#受傷的人,在關係裡,只剩下「要求」和「防衛」
本篇出自《其實我們都受傷了》_寶瓶文化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對談重點: 一、想跟同事討論工作缺失,又不傷害對方,有可能嗎? 二、職場上,有權力不行使,會比沒權力更糟糕!為什麼? 三、掌握3原則,職場就是成就你的修行場。 【7/9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2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
對對方回應同理心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對談重點:
一、想跟同事討論工作缺失,又不傷害對方,有可能嗎?
二、職場上,有權力不行使,會比沒權力更糟糕!為什麼?
三、掌握3原則,職場就是成就你的修行場。
【7/9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2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提升你的心理免疫力》~駕馭壓力的五大策略
課程連結:https://www.ekoob.com.tw/course/8024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_YT1fDZYmTc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wugyq
【線上課程】《專業有價》~幫你兌現個人價值,讓客戶自動上門
課程連結:https://www.ekoob.com.tw/course/8676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gzZ4gloxB9M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3ch4rm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www.ekoob.com.tw/course/6997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www.ekoob.com.tw/course/6137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www.ekoob.com.tw/course/7717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www.ekoob.com.tw/course/7321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www.ekoob.com.tw/course/6642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www.ekoob.com.tw/course/6253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新平台露出】受夠YouTube廣告?!
這裡讓你專心學習:https://odysee.com/@%E5%95%9F%E9%BB%9E%E6%96%87%E5%8C%96:c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MyMusic收聽:https://reurl.cc/Grb5XZ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對對方回應同理心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 2019.04.13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二期(僅剩最後"1"位名額)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19.04.14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545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常常會有學生或者是朋友,帶著很大的困擾問我,他要怎麼樣讓自己的訊息,是別人比較容易接受的?
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困難呢?原因很簡單,他常常會覺得同樣的客觀事實,他在表達的時候,別人往往給他很負面的反應。
而同樣的一件事,換成另外一個人,跟同樣的對象表達;對方的反應卻是很好的。他始終不知道這中間的差別在哪裡。
那當然在我自己的工作跟生活裡,我也不止一次跟我的朋友、跟我的個案,來探討這樣的問題。
在這個過程當中,往往我都還沒有真的去深入,他跟別人發生了什麼事;只光我跟他之間的互動,似乎我就已經看見了答案。
其中有一個例子是這樣哦,帶著這樣的困擾的一個朋友,他跟我約了一個時間通電話,他想要跟我好好的聊一聊。
我們原本是約晚上8點的時間,那通常我跟任何人約通電話的時間,我一定會在這之前,把自己安頓好;讓我自己身心是在一個可以很安靜、可以很專心的狀況底下,來等這通電話。
結果我等著等著,我在7點55分的時候,我就收到了,我這位約定好的朋友的一個訊息。他告訴我因為今天晚上跟客戶吃飯,所以呢,他必須要晚一點給我電話。
這對我的朋友來說,可能只是發生在他生命裡面的一件事情、一個客觀事實。所以,他也很貼心的在7點55告訴我,他必須要晚一點才能打電話給我。
可是他可能忘記了,從我的角度、從一個訊息接收者的角度。他事實上只是告訴我一個,我根本沒有辦法去做任何事情,我只能「被動接受」的一個事實;叫做我必須等他的電話。
你可能聽到這邊會很好奇哦,那難道還有別的說法嗎?你可以聽聽看,如果是我,我可能會這麼說。
我會發訊息給對方說:「不好意思,原本今天我們約8點要通電話;可現在我發現啊,我跟客戶吃飯,可能必須要晚個15分鐘,才能打電話給你。不知道你可以嗎?」
你可以想想看喔,這樣的一個訊息,跟前面他直接告訴我:「我現在在跟客戶吃飯,所以晚點才能給你電話。」
你覺得這兩個訊息,在客觀來看是不是都在講同樣一件事?但是,從你的主觀經驗,如果你是那個被告知這件事情的人,你覺得哪一個訊息,在你的主觀感受上,會比較能夠接受?
如果都一樣要等對方15分鐘,才能接到電話。你覺得是第一個訊息,會讓你比較開心;還是第二個訊息,會讓你比較開心呢?
我想這個答案已經很清楚了,如果是第一個訊息,你會有一種「你被告知」,你只能摸著鼻子接受的感覺。那任何人在這種狀況底下,一定會有情緒。
可是,如果是第二個訊息呢?第二個訊息是一種「徵詢」。
雖然結果都是要等你15分鐘,可是當你是用一種「徵詢」的態度的時候;你想想看,換成是你或者是你的對象,會不會比較容易接受呢?
其實我想對很多人來說,這中間細微的差別,當你是接收訊息的人的時候,你可能可以很快的感覺到,這其中的差別。
但是當你是釋放訊息的人的時候,往往我們就沒有做到這一點細膩。然而這一點細膩,往往就是為什麼你的訊息,會被別人翻白眼;甚至於,別人會給你臉色看,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
所以我想你聽到這裡,不管在你的工作,還是在你的生活裡面。當你要告訴別人一件事情的時候,你究竟帶給別人的感覺,是你只是一種「告知」,別人不得不接受;還是一種「徵詢」?
雖然對對方來說,客觀的事實跟結果都是一樣,他必須要配合你。但是你希望別人,在沒有負面情緒的狀況底下接受,還是一肚子的火,然後還是得接受你的訊息呢?
我想我很難告訴你,一個什麼叫做「標準正確」的答案。但是當你回想到,你自己的人際關係,或者是為什麼別人都有貴人,而你總是孤軍奮戰?
當你想到這一點的時候,或許你可以先從看看自己給別人的訊息,究竟只是「告知」,還是讓別人覺得你有尊重他的「徵詢」呢?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所分享的內容。往往我們的人際關係的品質,關鍵在於我們回應別人訊息的能力。
你的回應能力越好、你的回應越適當,那你的人際關係自然就越好。所以如果你想要在「回應力」這方面,有所前進的話;我們近期的『人際回應力』課程,在5月3號開課。
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這一期課程名額也在倒數了。我很期待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希望能夠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對對方回應同理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人際關係占星學:從星盤看見愛情、性與人際間的契合度」新書介紹
專訪:愛卡
內容簡介:
占星大師阿若優獻給困於「愛的迷惘」中的你,放鬆接受自己和別人原來的樣子,找到和你能量最和諧的那人,此時,你們就是契合的一對。
史蒂芬.阿若優是知名的人本主義現代占星學者,擅長以四元素(風、火、水、 土)所代表的心理動力來解析星盤。
本書獻給大眾,探討星盤中影響人際、情感、性愛議題的上升、月亮、金星與火星。書中詳盡介紹當上升、月亮、金星、火星各自落入風、火、水、 土四元素時,各有哪些核心特質、心理動力,能與哪些元素的行星和諧相處或是衝突不斷。他深入觀察不同性格的人們,充滿寬容的同理心,讓讀者更認識自己和伴侶的情感、性愛模式,也對身邊親友多了一份理解:「原來他/她的內心是這樣的!」
不需要懂宮位、相位、心理學、希臘神話,就能讀得津津有味。執業的占星師,也能從中得到深刻啟發。
阿若優認為,以四元素來描述關係中的能量,驚人地準確。四元素是直觀的,人人可以驗證,且跨越文化差異,沒有性別歧視,簡潔而永恆:
火象星座(牡羊座、獅子座和射手座)表達的是宇宙放射的能量,如火一般的熱情、衝動的能量。火象星座反映著高昂的精神力量、強烈的自信、無窮的力量和率直的誠實,渴望讓生命更有意義、以自己的力量影響外在世界,但也常忽略自己和他人內心的細緻需求。
土象星座(金牛座、處女座和摩羯座)非常依賴感官和實際的事物。他們生來就瞭解現實世界是如何運作的,這種能力令他們富有耐心和自律。土象元素代表著謹慎、深思熟慮、保守,而且值得信賴。知道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對於土象星座來說很重要,他們終其一生追求的就是安全感。
風象星座(雙子座、天秤座和水瓶座)釋放生命能量的方式就像呼吸,超越了物質世界,是概念世界的原型。在風象元素中,宇宙能量通過思維模式表現出來。風象星座的內心需求是將自己從當下的日常生活中抽離出來,以便客觀地、宏觀地透視,並且以理性、超然的方式來處理每一件事。天生擁有與人溝通以及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
水象星座(巨蟹座、天蠍座和雙魚座)依靠感覺生活,他們能感知到別人常常忽略的細微差別異。水象元素代表深度情緒和感覺的回應,從強迫性狂熱到摧毀一切的恐懼,乃至對世界萬物概括承受的大愛。水象星座天生就能意識到自己靈魂深處的渴望,他們必須保護自己不受外界影響,以確保自己能夠進行深度的反省,獲得內心的平靜和敏銳的察覺力。依賴預感和直覺,深具療癒能量。
怎樣的關係是最好的關係?阿若優特別強調「契合度」:當兩人的能量互相激發、滋養,而非消耗限制時,他們就是契合的最佳伴侶。
阿若優認為,最強烈的能量互動產生於風與火、土與水之間。兩性之間爆炸性的吸引力(通常由金星和火星顯示)未必能給予伴侶長期支持,長期相處需要倚賴月亮的力量。
透過上千份的訪談和問卷結果,阿若優描述擁有各種內在特質、行為舉止的人們,彷彿就像談論你我身邊親朋好友一般生動易懂!
書末附有相位簡介、合盤基本概念、各行星的象徵意義,是初學者的入門最佳工具!
契合度就是,兩個人以雙方都感到舒服的節奏,和諧地攜手走過一生。他們不需要從對方身上尋求所有的滿足,但將共同面對人生。他們會說:「我們只是在相處!」——史蒂芬.阿若優
作者簡介:史蒂芬.阿若優 (Stephen Arroyo)
生於1946年10月6日,美國堪薩斯市,擁有心理學碩士學位,長年於加州從事婚姻及家族諮商,同時在三所大學教授占星學,並發展兩極療法、順勢療法等治療方法。他被占星學界視為人本主義現代占星學的先驅,著作在世界各地都極為暢銷,已經被翻譯成超過二十多國語言。《占星、心理學與四元素:占星諮商的能量途徑》(心靈工坊,2008)和《占星、業力與轉化:從星盤看你今生的成長功課》(心靈工坊,2007)是獲得高度迴響的現代占星著作,而且獲得英國占星協會(British Astrological Association)的占星獎(Astrology Prize)的最高肯定,加拿大占星師同業也跨國向他致上太陽獎(International Sun Award)。此外著有《阿若優的星盤詮釋指南》(木馬文化)、《人際關係占星學:從星盤看見愛情、性與人際間的契合度》(心靈工坊,2018)。

對對方回應同理心 在 知彼解己的溝通習慣_同理心定義 - YouTube 的必吃

時常聽見有人說對別人要有「 同理心 」,究竟 同理心 是什麼?什麼行為表現才是有「 同理心 」?人與人溝通時又該怎麼展現你的 同理心 呢? ... <看更多>
對對方回應同理心 在 蘇絢慧分享空間- #在關係中,願意彼此同理... - Facebook 的必吃
對對方回應同理心. 同理心,就是讓兩個「不同」的人,能彼此體會與感受對方的感覺與情緒的能力,好讓我們可以離開「自我中心」的位置,去理解與體會另一個他人的情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