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45萬名作戰主力是誰?「志願役」
#很少人知道我是海軍陸戰隊退伍的
我很少在社群上對國防軍事議題發表看法,一則是國防議題高度專業,且涉及每一位國民的安全,不可不慎,另一方面是我們海陸退伍的弟兄,深受 #不怕苦不怕難不怕死 的 #永遠忠誠 信念所影響,不到「天堂路」終點不會任意釋放壓力,更遑論發表任何危及國軍精神戰力的言論(少數退將真的是極少數);另一方面是因為近年我們整體的國家安全很穩健地在提升,有心的話自然看的見,淺碟化、流於民粹的片段討論容易對國軍造成風險甚至傷害。
#我們都知道國軍上上下下很努力
#安安靜靜地在努力
但作為一名政治工作者,觀察到這陣子許多人在討論國軍的後備改革,一些焦點都圍繞著馬英九時期的錯誤方向,爭論著軍事訓練或「義務役」的役期調整等問題,我實在有必要指出部分論者的政治操作目的,以及他們刻意忽略一項當下已然發生,其重要性遠遠超過這些爭論的重大關鍵:美國對台軍售的重大突破。
美國「國防合作署」(DSCA)前天公布的三項對台新軍售, #具有反制作戰與進行地面制壓的能力,包括距外陸攻飛彈射程可達300公里的「海馬斯」高機動砲兵火箭系統(HIMARS)和AGM-84增程型距外陸攻飛彈(SLAM-ER)以及MS-110光電空照莢艙,這些武器都具備戰場管理的即時目標獲得、戰區深遠打擊反制能力。
反制武器能「以實力維持和平」
許多評論之中,國防院的軍事專家蘇紫雲解釋得比較淺白,他說,反制武器的意義不在於對敵全面摧毀,而在於精準打擊 #使其失去作戰節奏,進而失去進犯能力。實際上,登陸行動就如同複雜的作戰工程,梯次計畫與後續運補環環相扣如同鐵鍊一般,只需 #將其中一個環節摧毀,就有機會阻止進犯,如同「斷鏈」效應一樣,增強「第二擊」的嚇阻能力,「以實力維持和平」。
美國三項對台軍售的突破進展,關鍵效果將發揮在45萬「志願役」而非「義務役」。
國防部長嚴德發說,「總統下動員令,第一時間作戰主力45萬人」45萬人??他們都是誰?他們就是國軍前後期的「志願役」官士兵,這其中包含26萬多名後備軍人,以及18萬多名現役軍職人員,共同構成防衛作戰的主力部隊。重要關鍵在此, #志願役才是使用這些先進防衛武器的主力部隊:而前段所說的由美國購得的先進武器,對國軍整體戰力和這45萬「志願役」的戰力提升有最直接的幫助, #重點不在義務役。
專業化的軍隊才能有效面對戰狼中國
眾所周知,我國國軍至今的主要敵人當然是中共,有先進武器的國軍才得以在台灣海峽這樣的天險,以高度專業化的方式抗衡戰狼巨人(拿掃帚代表的是意志戰力)。用前參謀總長李喜眀的觀點來說就是,國軍要 #發展不對稱戰力,要有能夠「機動、隱蔽、欺敵、致命、短精準、便宜、大量、分散」等特質,讓中共的傳統武力無可奈何,藉以建立動態的平衡性, #迫使對方會去計算不要武力犯台。
我當年服役的單位是海軍陸戰隊的「鐵衛部隊」,也就是在負責在海軍重要港口要衝布建防空飛彈或快砲,對來犯的軍機形成密集火網,護衛第一線的我方陣營。而當年,我們除了各式快砲的訓練之外,也必須學習自走式地對空的榭樹飛彈(MIM72 Chaparral),以及FIM-92刺針便攜式防空飛彈(FIM-92 Stinger),雖然在當時讓我們這些大頭兵訓練跳砲操的負擔挺重的,但一年的義務役役期還是無法學習得非常完整,至少比起「志願役」官士兵的完整訓練,我敢肯定義務役的戰力是必須鑲嵌在專業的武器系統和45萬名前後期「志願役」官士兵長期的專業演訓和領導統御之下,才有可能發揮整體國軍的不對稱戰力。
堅定國防改革,停止軍事訓練延長與否的錯誤討論!
台灣作為如此獨特的民主國家,討論國家安全與國防議題不可不慎,在目前的國際情勢之下,無論黨派立場,都應該以國家利益為優先,而面對台灣海峽的詭譎多端,我們必須有高度的共識,必須停止討論軍事訓練的延長與否,善用難得的國際局勢機遇,專注於堅定改革的意志,儘速建立專業化的志願役戰力, #讓專業化國軍結合專業化的先進武器,捍衛我們珍視的國家與自由民主。
#一日陸戰隊
#終生陸戰隊
Search
將其中一個環節摧毀 在 恕我無法支持- 蔡沐霖這篇非常中肯,國防安全攸關全民身家性命 ... 的必吃
實際上,登陸行動就如同複雜的作戰工程,梯次計畫與後續運補環環相扣如同鐵鍊一般,只需#將其中一個環節摧毀,就有機會阻止進犯,如同「斷鏈」效應一樣,增強「第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