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知道在經典導讀的那個晚上,我拿了甚麼工具書到現場;
1)Tao Teh Ching,由 John C. H. Wu 翻譯成英文。據說他是台灣重視的學者。不過,有一些地方是翻譯錯的。我會看它的原因是我的古文閱讀能力有限,所以才借助英文版來輔助一下。
2)圖說天下的《老子》,基本上是大陸版的,是最早我買的老子。當年博學和尚叫我看時,就是先買這本。我還買過漫畫版的,但,看不下去。這本雖說編著版,但,算編著得好。
3)《訪道語錄》是我常看多年的丹道修持的書,特色是集各家精英,百花齊放,各師各法彼矛此盾,不同修行法門的衝突,非常精彩也有火花的一本書。看到我上癮。
4)《老子註譯及評介》陳鼓應。陳是著名的學者,我每背熟了一章,就看一章的註解。學者的強處在於把特定的詞彙字眼,引述多家的詮釋。會讓你開始了解一些古字的用法。例如,鬼和神,有歸和伸之意,有時候同音的字可以用闡述另一個同音的字。
5)《陸潛虛道學選編》。陸潛虛就是明朝的陸西星,也是封神演義的作者。我主要是看裡面的《老子玄覽》。他說從修心養性的角度來解讀道德經。
6)《道德經》辜正坤教授譯注,也一本中英對照的老子,這本書我用來背誦記憶的書,因為在每個漢字的下面,都有拼音。背誦起來就很方便。(背誦記憶法,我是用空間記憶術)
7)香港中華書局出版的隨身經典系列《老子》,鐘芒主編,饒尚寬編譯。很小本,古文白話文對照,讓我在四小時飛機上,終於看完道德經的書。因為白話文對照,感覺是看明白了。事實上,白話文確實看明白,但,對道德經的含義,在看完這本後,還是不明白。
8)《築基參證》,丹道書籍。當中有具體的講解了道德經第一章中觀妙和觀竅的禪修方法。而我是多年前整合自己多組矛盾情緒後,開始意識到自己禪修的狀態有了新體驗。而這新體驗後來在這本書印證到。據說這是老子道家靜坐一脈相承到今天的口訣,聽博學和尚說香港羅浮山上的道觀還有人傳授。
當然我還有很多研究老子的書,我也建議有心研究的朋友,不嗇的收藏一些學者對老子做的學術論文。因為論文通常都是有專題的,專題一定會鎖著一些課題。看論文不一定能夠明白道德經的全貌,但,卻是一個很方便的開始。總好過看阿貓阿狗或暢銷書作家的道德經心得。因為學者不能用心得了寫論文的,一定要引用很多理據。
我也收藏了不少以丹道修行角度註解道德經的,無他,修行資訊是我的興趣。
也有收藏了一些皇帝註解的道德經。一些是很權謀的,我還沒有辦法看得明。
另外台灣有兩個學者也常講國學的,曾仕強和傅佩榮,我比較能接受傅佩榮的。
英文版的,若有人要看認真的譯本,可以看 Red Pine 翻譯的 Lao Tzu's Taoteching。這本書也聚集一些古代和現代學者的註解。
#學海無涯
#道海無邊
封神演義白話 在 宗佑-文字慾的囚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電視播了一部老電影--《電子情書》,這部片在將近二十年前的1998年上映。
所以真的是老片了。
#當年我還很年輕啊...
這部片的原文名稱是 : You've Got Mail
是美國網路公司AOL的用戶在收到新郵件時會聽到的招牌招呼語;隨著電影的成功,讓它成為極為成功的置入性行銷。
但這部片出名了二十年,我還真的只是片片斷斷的看過幾次,直到今天才能一窺全豹。
-------------------------------
既然是二十年老片了,那就沒有甚麼劇透不劇透的問題了。
這部片的劇本不算複雜。
男女主角兩人是網友,兩人以電子郵件相談甚歡,但是為素未蒙面也不談彼此的生活隱私細節。
女主角梅格.萊恩(Meg Ryan)是一間小童書書店的老闆娘。自從她從逝去的母親手上接下這間店後,一直延續著溫馨具個人風格的方式經營。
但男主角湯姆.漢克斯(Tom Hanks)卻是大型連鎖書店的準繼承人,他們新拓的點正在女主角家傳小書店的對面。
男主角帶著小孩去女主角的童書店消費過,為了不想刺激對方,他隱瞞了自己是敵對店家的身分,進行了相當友善的互動。但後來紙包不住火,同行是仇人,自然生了嫌隙。
而連鎖店的開張對女主角造成極大的影響,最後還是不敵對方的低價跟複合式銷售而倒店了。
這讓女主角造成了很大的打擊,對男主角的仇恨也就越深了。
此時,兩人在網路上相約要碰面;但後到的男主角,先在窗外看見了先到的女主角居然是對自己相當有敵意的商場對手,便爽約了。
隨後又以連鎖店小開的身分假裝巧遇,被女主角狠狠洗臉。
接下來,女主角在電郵裡向男網友訴苦跟抱怨,男主角也就藉此在暗處偷偷觀察女主角;最後甚至用這種敵明我暗的模式,一人分飾兩角的對女主角進行追求。
-------------------------------
劇情不算複雜。
呈現方式也一直很小品、很貼近一般人的生活。
有人說劇情老套,但這是一部老電影耶。
現在看起來老套可能是因為二十年來很多作品或多或少的抄了梗,所以再回去看這部片會覺得劇情不新穎。
(就像是有人說周杰倫是台灣唱饒舌歌始祖,那他顯然是不認識哈林了.....因為1987年庾澄慶唱紅報告幫長主題曲時,周杰倫才9歲)
所以《電子情書》在當年很前衛新穎了。
不知加熱了多少當時的網路聊天室(雖然大概也都拿來約一夜情了......)
-------------------------------
只是看完了,還是有點感慨。
這個題材寫實的述及了大型連鎖書店是怎麼併吞了小書店。
還記得在我小學的時候,放學窩在禮品店、學校旁邊的小文具店、書店,趴在櫥窗上看著那些沒錢買的漂亮玩具、64色彩色筆,還有幾十個按鈕大的跟便當盒一樣的鉛筆盒,是一種莫大的精神享受。
更別提媽媽帶我們去私人的獨立自營小書店時,我站在比我高很多的書櫃前,聞著書香(其實是油墨味跟紙張味),看著那些我大概只認識八成的書名,然後在千拜託萬拜託下可以帶回一本白話版《三國演義》、《封神榜》或是《中國民間故事》之類的,就能讓我樂上好一陣子、看上好幾十天了。
但是等我長大後,大型書店也開展,他們既然開書店,就順便賣了各種文具、教具、辦公室用具,接著也就順便地收拾了我們記憶中的那些文具店、書店。
但隨著紙張電子化、網路普及化,還有大家閱讀障礙化......(不看書或無法閱讀很多字的人),傳統紙本書也開始沒落。
現在的台灣,一個人一年買書的錢低於五百塊,這還是包括買雜誌漫畫這樣閒書的金額。
所以,當年去敦南誠品熬夜看書、喝咖啡,那可是扮文青、潮到出水的行為啊。(嗯......其實是有更多人只是想跟男女朋友找個地方吹冷氣、不在街頭流浪、又不用付錢才去的)
但即使連鎖書店像《電子情書》中的店家一樣兼賣個咖啡,甚至到現在賣玩具、賣零食、賣抹布、賣衣服、賣拼圖,還是無法在實體書慢慢被淘汰的浪潮下拉高利潤,爭取生存空間。
所以,金石堂倒了很多間,誠品的營業點,小的收了,大的增加營業項目,我想去像樣的地方泡書店,就只能趁著回台北的時間,去重慶南路的書街晃一晃了。
-------------------------------
我手上有1400本左右的實體書,放滿了兩面牆。逛書店跟書展仍然是我最大的興趣之一。
所以這個環境的改變,看得很心寒,也唏噓。
今天看到《電子情書》裡面的環境,男主角開連鎖書店開的不可一世的樣子;我就會想 : 那當年的那些老闆們或是想這些劇本的編劇,可有想過這個風光的行業會在20年不到的時間裡,被狠狠打趴?
20年真的不長,未來實體出版業、跟我們的閱讀風氣會變得怎麼樣,我們只能繼續往下看了......
PS : 話說回來,我不懂的是,男主角自從晚到在門外看見女主角後,便一直處於在暗處窺看女主角的地勢;後來也用一人分飾兩角的方式追到女主角。對女主角來說,這算是騙了兩次(另一次是他隱藏自己小開身分跟自己接觸)
如果我跟女主角易地而處,我說不定會氣得呼他兩巴掌之後閃人......(只有我這樣想嗎?)
但是想到《那一年,我們追的女孩》裡面,男女主角的智商跟互動精緻成這樣,大家還是看的轟動如斯。
我們也只能說 : 浪漫喜劇嘛~~~向來是這樣的。
.
.
.
====
#前幾篇貼文字打太多_所以今天小品文
#這部片真的久
#我也從小鮮肉往臘肉邁進了
====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
封神演義白話 在 東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閱讀台北 2015.02.14
《封神演義》,陸西星,大中國圖書公司,1991
這當然是有點詭異的情人節禮物,但我想送這個給大家。
首先呢,陸西星只是諸多考據中可能是《封神演義》作者的其中之一。
再者呢,這家出版社是否還在,我不太清楚。事實上這是一本好久好久以前就買,一直收在書櫃最底層終年不見天日,本以為有生之年不會再翻看的書,還是紅皮精裝版的那種。
若沒記錯的話,當年應該是家父或家母在夜市買給我的,以恭賀小學時代某一次月考拿到獎狀這樣。
《封神演義》以商紂時代為背景,講述文王姬昌、武王姬發如何在姜尚等眾文臣武將的協力下,將政權取而代之的故事。當時以首都「朝歌」為核心,天下共分八百位諸侯,分別由東南西北四方領袖所統御。
紂王因為侮辱了女媧神而招來禍患(當然有個前提是他的朝代本來就氣數已盡),女媧神於是派遣妖怪入宮,要加速商朝的滅亡。不料狐狸精太過盡責,竟煽動紂王做了種種暴虐的壞事,甚至因此而激反了這些外地的大小諸侯。
另一方面,文王姬昌傳位給兒子姬發後,姬發用姜子牙為元帥,整軍備戰,但姜子牙命中有不少災厄,又要承受三十六路討伐的危難,還身兼封神的重責大任,以及必須推翻商紂、擁戴武王開創新時代的使命,因此而展開這一整個漫長的故事,而與此並列的,就是道教底下分為截教與闡教,彼此互相較勁的過程,大抵上,比較屬於名門正宗的闡教是支持姜子牙這邊的,至於收羅各種奇形怪狀或飛禽走獸的修行者而成的截教,則比較偏向商紂那邊,過程中一堆人(修行者)陣亡,靈魂都飛進了封神臺,等一統天下後才正式封神,這就是「封神榜」的故事。
這個故事最精彩之處,大概就在於許多神仙的鬥法過程,其中許多場面或術法的創意,絲毫不亞於國外的奇幻小說,尤其當主角許多都是我們熟知的人物時,則更添親切感。
但老實說,我覺得以現代小說寫作的觀點來看,《封神演義》其實不能算是優秀的小說,主要有幾個問題,其一是許多人都知道的,作者考據雖然眾說紛紜,但這本書大抵成於明朝,一部由明朝人描寫,關於商周時期的故事,卻出現了太多宋明時期的名詞或官爵,這顯得非常詭異。
其二是故事本身因為頭緒甚多,因此無法完整描述,「封神榜」簽訂時,諸多神界大老都在,包含闡教、截教的主教者,乃至於他們的師尊都在,但故事沒有清楚說明這箇中的場面或他們的協議,連簽訂的原委也是透過故事慢慢發展,才逐一用片段方式說明,這是很可惜的地方,畢竟「封神榜」是這通篇故事最核心的內容。
其三是人物刻畫方面,跟《水滸傳》有些類似的毛病,但更加嚴重一些。《水滸傳》的故事前半段,大多以個別人物描述為主,直到後來上梁山的人物漸多後,大規模會戰的橋段遠多於個人描寫,因此造成水滸人物真正個性鮮明者其實不多的問題,大家熟知的也只有前面那幾位如林沖、魯智深或武松等等;《封神演義》的問題比這有過之而無不及,真正個性很具體鮮活的,其實只有寥寥若干,諸如姜子牙、哪吒等等,其他的則唯有簡單的敘述而已,對於很多重要人物的心境轉折都付之闕如。
打個比方,討伐商紂,後來成為諸侯領袖的姬發,小說描寫他的部分真的實在是乏善可陳,他怎麼繼承父親的基業、討伐紂王是舉義旗還是叛變?對於臣下的勸進,他有沒有矛盾的地方?這些都太缺乏了,讓人感覺起來像個半推半就的魁儡,卻絲毫不見自己的主張。
此外,傳說非常會用兵的姜子牙,小說裡也沒看到他怎麼用兵,大多數時候都是他或他的人馬打不贏,於是更高階的闡教神仙來相助,扣除這些外援,姜子牙手底下真正厲害的只有楊戩、哪吒、土行孫、雷震子等寥寥數人,勉強把投降過來的黃飛虎跟其子黃天化算進去,這些人大概就佔了伐紂取勝的八成功勳,那說也奇怪,其他的都是雜魚兵將嗎?這是我很納悶的地方,作者是不是太過強調神仙、法寶的價值,卻把真正的部隊戰力大幅減低了,以至於本來應該很能調兵遣將的姜子牙,自己反而沒有發揮的空間?
其四是故事主軸線太過簡易,除了前面幾回敘述紂王如何無道之外,分散的故事線只有哪吒出世與轉世、姜子牙下山與黃飛虎被逼反,然後就開始了紂王派兵陸續征伐西岐,自己人馬差不多消耗殆盡後(截教也死傷得差不多了),武王便化被動為主動,開始進五關,準備與其他諸侯會師,跟著透過諸神的協助,一路過關斬將地打進朝歌城,讓紂王落得一個自焚的下場,而最後隨即進行封神,把那些戰死的人物進行神界敕封。
這樣的劇情線會不會太簡單或單調了點?
我覺得再講下去,大概《封神演義》就沒人想看了。
可是還是必須強調,正因為故事線很簡單,也因為沒有那麼多「凡人」的打打殺殺,才顯得這故事充滿更多的「神性」,為了多看懂一點,我另外參考了《道教諸神聖紀》(道教總廟三清宮印行)一書,勉強算是補充了小說中對諸多神仙們在來歷與背景上的不足。
道教是起源自中國的宗教,多神信仰使得諸多神仙並列,而道教特有的「轉化」,更讓一位高階神祉有許多如樹枝狀衍生成更多神明的情形。你讀封神,未必需要太過考究這些,但你讀封神,可以享受那種重溫小時候聽過,至今只剩隱約一點印象的情節內容,個人最喜歡的,是土行孫從好人變成壞人,又從壞人變成好人,還娶了他前老闆的女兒的一段故事。
小說敘述的文字有點文謅謅,介於文言與白話之間,但我相信那難不倒一向喜愛閱讀的你們。
我太龜毛,在文本中喜歡斤斤計較,但就純粹讀故事的樂趣而言,你們會獲得比我更多,一起來看《封神演義》吧!
對了,還是要祝各位,情人節快樂。 XDD
東燁 201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