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難過不代表就是你的錯
「原來無論你擁有什麼樣的力量,當你被奪走了最心愛的東西,你的悲傷都跟孩子無異。」~江南
因為死亡議題,超出了兒童的人生經驗,所以特別需要大人指引。不過,大人自己,未必懂得面對,不管是自己的臨終,或是親人的逝去。
所以幫助孩子度過傷痛的第一步,是大人的自助,特別是孩子的主要照顧者。當然,不是容易的事。
打理喪葬事宜本身就消耗甚巨,如果把親人過世前,幾個月、幾年的照顧或醫院往返都算進去,那照顧者的壓力,可以大到身心俱疲,甚至可能有厭世的念頭。死亡常衝擊個人的,是關於生存的意義,這會讓人反覆質問自己:到底這麼辛苦活著,是為了什麼?
大人在情緒上迷惘,就難以面對孩子內在的混亂。說不定,連足夠的耐心都拿不出來。
面對重大壓力的時候,孩子的行為有可能退化,像是比較幼稚、衝動。大人處理不來的情緒,就可能以此為出口,轉移到孩子身上,苛責孩子的行為不當。
如果離開這個世界的,就是孩子平時依賴的主要照顧者。那麼,接續擔負起照顧之責的大人,難以一時間取得孩子的全然信任,這連帶而來的挫敗感,大人自己要靜下心來理解、覺察。
當大人過度悲傷,孩子看在眼裡,也很可能會擔心加重大人的負擔,而不敢把自己的難受表達出來。大人沒站穩陣腳,首先影響到的,就是沒辦法給孩子穩定的生活環境—這幾乎是孩子面對重大壓力,最基本且核心的輔導策略。
第二步,是傾聽比說教更重要。這種互動的習慣,顯然是平時就要養成。
大人的內在整理到一個段落,才可能拿得出耐心與愛心,讓孩子盡可能談談自己的感覺。傳統的教養,常會逃避或責備負面情緒的發生,這反而會製造問題。
孩子常會有一種心態,「發生了不好的事,是不是我的錯?」
這種心態,大人也會有,「要是我那時候早一點發現,會不會…」。只是,大人相對有能力去排解這種愧疚,但孩子可能就更難甩開罪惡感的糾纏。
讓孩子放心地說,同理孩子的低落,溫柔回應孩子的提問,是這個階段的要務。這能讓孩子願意信賴大人,有堅實的信任關係,是啟動復原之路的良好開始。
第三步,利用非語言的媒材幫助孩子表達感受。
《因為我好想念你》這本書,在這個階段就是很好的教材。只要主題上有探討「失落」經驗的繪本,像是遺失了心愛的東西,或者跟寵物過世相關的故事,都可以拿來跟孩子探討。
有時候,孩子需要漸進式地理解超出他生命經驗的事,有個暫時可以類比的情節或狀況會蠻好。繪本的結局通常以正向收尾,替代性地讓孩子面對自己的悲傷,然後替代性地療癒,這會是一個反反覆覆的歷程,別期待一次解決。
哀悼是一個階段又一個階段的歷程,不想花時間哀悼,心靈上的傷口也難癒合。
另外,用畫畫、戲劇的方式,引導孩子表達深沉的情緒經驗,也很被鼓勵。如果有類似主題的兒童劇表演或者影片,也可以積極參與或使用。
第四步,注意周年效應。
在特殊的日子,像是忌日周年,或者父親節、母親節,或者原本固定回鄉探訪的時間,要特別注意孩子的反應,所謂「觸景傷情」。其實,大人也要注意自己的身心變化,面對摯愛的離世,有時候要用「年」為單位,來緩解內在的傷痛。
傷痛會突然在無預期的角落出現,這是常態。它提醒我們,我們只是遺忘,它依然在記憶深處,等著被喚醒。
這是一個告別的過程,因為有些角色難以代替,我們心裡總有個空缺,偷偷地寄望奇蹟。讓孩子寫下對逝者的想念,畫出祝福的卡片,或讓孩子有機會對著想念的對象,講講悄悄話或心裡的祕密,這是孩子跟逝者建立連結的方式。
第五步,請教專業人員。
如果是在安寧病房,可以要求照會心理師。如果孩子的情緒行為持續讓他自己處在困擾的狀態,可以請教心智科醫師。
在網路上打「悲傷輔導」,可以找到不少文章,跟相關機構的資訊。《因為我好想念你》這本書,在文末的部分,也提供了一些機構,可以參考。
我看到《因為我好想念你》這本書的時候,相當高興,因為這是兒童悲傷輔導的重要教材,大人可以依著孩子的速度,陪伴與執行。我們會悲傷,因為我們有愛,跟您分享,也許對各位朋友有些幫助!
.
以上文字出自
因為我好想念你:和你談談告別、思念與回憶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94514
.
---------------------------------------------------------
你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好:每天回到你心裡,感受自己的內在力量
博客來 https://goo.gl/rHgxZV
金石堂 https://goo.gl/R871Aq
誠品 https://goo.gl/iwdvtb
讀冊 https://goo.gl/vZ1X3i
海外大眾 https://goo.gl/QEXBcX
有參與博客來三書75折活動【可直接點到「勵志/保健/宗教」】
http://www.books.com.tw/…/2007_promote/promote_activity.php…
「寵物過世 愧疚」的推薦目錄:
- 關於寵物過世 愧疚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寵物過世 愧疚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寵物過世 愧疚 在 禽獸姐的萬應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寵物過世 愧疚 在 [心得/其他] 翻譯:寵物過世如何掙脫愧疚感的掌控- 看板cat 的評價
- 關於寵物過世 愧疚 在 寵物過世,對在世的我們而言,本身就是一樁失落事件(loss) 的評價
- 關於寵物過世 愧疚 在 寵物過世愧疚的價格和推薦,PTT ... - 寵物用品生活推薦指南 的評價
- 關於寵物過世 愧疚 在 [心得/其他] 翻譯:寵物過世如何掙脫愧疚感的掌控 - Mo PTT 的評價
- 關於寵物過世 愧疚 在 寵物過世愧疚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寵物用品健康資訊站 的評價
- 關於寵物過世 愧疚 在 寵物過世自責-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毛小孩推薦資訊整理 的評價
- 關於寵物過世 愧疚 在 寵物過世自責-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毛小孩推薦資訊整理 的評價
- 關於寵物過世 愧疚 在 [問題] 如何走出寵物離世的低潮- womentalk - PTT學習區 的評價
- 關於寵物過世 愧疚 在 大家相信寵物過世後會回來嗎- 寵物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寵物過世 愧疚 在 往前走吧!毛孩死掉≠離開寶總監:牠們都在彩虹橋等你。(圖 的評價
- 關於寵物過世 愧疚 在 [心得/其他] 喪失寵物後的各種情緒(翻譯文長) - cat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寵物過世 愧疚 在 [家庭] 寵物過世,伴侶的回答令人心寒- 看板humanity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寵物過世 愧疚 在 毛小孩過世後嘗試寵物溝通一句「不要自責」惹眾淚 - YouTube 的評價
寵物過世 愧疚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會難過不代表就是你的錯
「原來無論你擁有什麼樣的力量,當你被奪走了最心愛的東西,你的悲傷都跟孩子無異。」~江南
因為死亡議題,超出了兒童的人生經驗,所以特別需要大人指引。不過,大人自己,未必懂得面對,不管是自己的臨終,或是親人的逝去。
所以幫助孩子度過傷痛的第一步,是大人的自助,特別是孩子的主要照顧者。當然,不是容易的事。
打理喪葬事宜本身就消耗甚巨,如果把親人過世前,幾個月、幾年的照顧或醫院往返都算進去,那照顧者的壓力,可以大到身心俱疲,甚至可能有厭世的念頭。死亡常衝擊個人的,是關於生存的意義,這會讓人反覆質問自己:到底這麼辛苦活著,是為了什麼?
大人在情緒上迷惘,就難以面對孩子內在的混亂。說不定,連足夠的耐心都拿不出來。
面對重大壓力的時候,孩子的行為有可能退化,像是比較幼稚、衝動。大人處理不來的情緒,就可能以此為出口,轉移到孩子身上,苛責孩子的行為不當。
如果離開這個世界的,就是孩子平時依賴的主要照顧者。那麼,接續擔負起照顧之責的大人,難以一時間取得孩子的全然信任,這連帶而來的挫敗感,大人自己要靜下心來理解、覺察。
當大人過度悲傷,孩子看在眼裡,也很可能會擔心加重大人的負擔,而不敢把自己的難受表達出來。大人沒站穩陣腳,首先影響到的,就是沒辦法給孩子穩定的生活環境—這幾乎是孩子面對重大壓力,最基本且核心的輔導策略。
第二步,是傾聽比說教更重要。這種互動的習慣,顯然是平時就要養成。
大人的內在整理到一個段落,才可能拿得出耐心與愛心,讓孩子盡可能談談自己的感覺。傳統的教養,常會逃避或責備負面情緒的發生,這反而會製造問題。
孩子常會有一種心態,「發生了不好的事,是不是我的錯?」
這種心態,大人也會有,「要是我那時候早一點發現,會不會…」。只是,大人相對有能力去排解這種愧疚,但孩子可能就更難甩開罪惡感的糾纏。
讓孩子放心地說,同理孩子的低落,溫柔回應孩子的提問,是這個階段的要務。這能讓孩子願意信賴大人,有堅實的信任關係,是啟動復原之路的良好開始。
第三步,利用非語言的媒材幫助孩子表達感受。
《因為我好想念你》這本書,在這個階段就是很好的教材。只要主題上有探討「失落」經驗的繪本,像是遺失了心愛的東西,或者跟寵物過世相關的故事,都可以拿來跟孩子探討。
有時候,孩子需要漸進式地理解超出他生命經驗的事,有個暫時可以類比的情節或狀況會蠻好。繪本的結局通常以正向收尾,替代性地讓孩子面對自己的悲傷,然後替代性地療癒,這會是一個反反覆覆的歷程,別期待一次解決。
哀悼是一個階段又一個階段的歷程,不想花時間哀悼,心靈上的傷口也難癒合。
另外,用畫畫、戲劇的方式,引導孩子表達深沉的情緒經驗,也很被鼓勵。如果有類似主題的兒童劇表演或者影片,也可以積極參與或使用。
第四步,注意周年效應。
在特殊的日子,像是忌日周年,或者父親節、母親節,或者原本固定回鄉探訪的時間,要特別注意孩子的反應,所謂「觸景傷情」。其實,大人也要注意自己的身心變化,面對摯愛的離世,有時候要用「年」為單位,來緩解內在的傷痛。
傷痛會突然在無預期的角落出現,這是常態。它提醒我們,我們只是遺忘,它依然在記憶深處,等著被喚醒。
這是一個告別的過程,因為有些角色難以代替,我們心裡總有個空缺,偷偷地寄望奇蹟。讓孩子寫下對逝者的想念,畫出祝福的卡片,或讓孩子有機會對著想念的對象,講講悄悄話或心裡的祕密,這是孩子跟逝者建立連結的方式。
第五步,請教專業人員。
如果是在安寧病房,可以要求照會心理師。如果孩子的情緒行為持續讓他自己處在困擾的狀態,可以請教心智科醫師。
在網路上打「悲傷輔導」,可以找到不少文章,跟相關機構的資訊。《因為我好想念你》這本書,在文末的部分,也提供了一些機構,可以參考。
我看到《因為我好想念你》這本書的時候,相當高興,因為這是兒童悲傷輔導的重要教材,大人可以依著孩子的速度,陪伴與執行。我們會悲傷,因為我們有愛,跟您分享,也許對各位朋友有些幫助!
.
以上文字出自
因為我好想念你:和你談談告別、思念與回憶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94514
.
-\-\-\-\-\-\-\-\-\-\-\-\-\-\-\-\-\-\-\-\-\-\-\-\-\-\-\-\-\-\-\-\-\-\-\-\-\-\-\-\-\-\-\-\-\-\-\-\-\-\-\-\-\-\-\-\-
你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好:每天回到你心裡,感受自己的內在力量
博客來 https://goo.gl/rHgxZV
金石堂 https://goo.gl/R871Aq
誠品 https://goo.gl/iwdvtb
讀冊 https://goo.gl/vZ1X3i
海外大眾 https://goo.gl/QEXBcX
有參與博客來三書75折活動【可直接點到「勵志/保健/宗教」】
http://www.books.com.tw/…/2007_promote/promote_activity.php…
寵物過世 愧疚 在 禽獸姐的萬應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分享+告白]
最近因爲這篇文章,又有不少朋友加進來,很謝謝你們喜歡!尤其每次對我表白的那些人,不論你們是客套或真心,我都很感謝,也常常覺得自己夠好,不是每篇都能寫得好,在量和時間壓力上,總是難以面面俱到。
-
應該也有人注意到,這個粉絲團生蜘蛛網的機率很高。老是下班就累癱,有時也很難好好回信,哭啊!(自掌嘴先)
好的⋯⋯該是時候對大家負責了!😂
-
在此想藉機會先坦白一件事情,其實昨天是我在寵物雲負責專職寫稿的最後一天。而因為太忙,所以還沒辦法一一通知過去的合作夥伴、受訪者、好朋友們。即使現在發布這po文,我還是會陸續私下一一對你們道謝,若不小心忘記,請原諒臣妾越來越退化的記憶跟身體啊!還有欠一些工作稿子未完,會在3月陸續完成的別擔心。
-
不過,我並沒有離開ETtoday,只是轉換跑道了。之後我會加入旅遊線的行列;但也沒有完全與動物們脫離關係,像是寵物旅遊、生態旅遊的議題,我還是會接觸。所以除了在 ETtoday旅遊雲可以看到我的文章,在 ETtoday寵物雲也是還有機會看見的,只是比例當然沒有從前高了。對我來說,這是一個新的嘗試,多少會緊張,不過也有機會把觸角再延伸出去。
-
我偶爾還是會以禽獸的身份,在這裡分享一些觀點與五四三,有些跟動物有關,有些無關。所以這裡並不會關閉!(YA~撒花!)(會不會我都在唱獨角戲= =)
-
從我喜愛動物溝通這件事來看,應該有人可以猜出我對神秘事物都是有些興趣的。如果有機會,我會再多聊聊,假如有人有興趣的話。
-
從前我也以為,這些神秘話題像魔法一樣,若能懂就好像得到了魔杖,也許就可以心想事成了(?)結果,雖然我還懂得不多,可是當接觸越多、學習越多之後,反倒開始重視「好好落實地球生活」這件事。因為接觸越廣之後,發現很多神秘的事物其實一點都不神秘,它只是幫助我們能用一個更宏觀的角度,去看待這個世界。
-
好像有點離題,先這樣好了。真的由衷感謝⋯這一路來各式各樣的人們、毛小孩們、野生動物們的照顧。未來還是繼續拜託了!可以繼續在這裏聊毛孩子、聊其他五四三,禽獸我⋯⋯都奉陪❤️
寵物過世 愧疚 在 寵物過世,對在世的我們而言,本身就是一樁失落事件(loss) 的必吃
前些日子,一個朋友的愛犬,因為車禍,當場過世。 ... 寵物在過世72小時之內,對於人間的發生仍舊會很清晰 ... 這種有如親手殺了他的痛與愧疚一直圍繞著我. ... <看更多>
寵物過世 愧疚 在 [心得/其他] 翻譯:寵物過世如何掙脫愧疚感的掌控 - Mo PTT 的必吃
當寵物過世時,「罪惡感/愧疚感」往往是最主要掌控著你的情緒反應。不管我們是如何失去寵物的,都會感覺到愧疚,罪惡感掐住我們的脖子。 ... <看更多>
寵物過世 愧疚 在 [心得/其他] 翻譯:寵物過世如何掙脫愧疚感的掌控- 看板cat 的必吃
2022/03/14 更新
作者另一篇小記(https://www.pet-loss.net/questions.shtml)裡也有談到愧疚感,
我節錄重點於此:
正如你已經發現的那樣,感覺和現實並不一定會融合。你可能在理智上知道,你不應該受
到責備,並且你已做了你能做的一切,但你仍然感到內疚。這個是正常的。你的感覺可能
並不「準確」 但這並不妨礙你感覺到它。你可能還會發現,你無法通過邏輯推理來
反駁這些感受。
在這一點上,唯一的解決辦法是接受你有這些感覺 不是說它們指出了現實,而只是
它們就存在著。不要讓這些感覺說服你應該懲罰自己之類的 但要接受它們是對失去
你所愛並承擔責任的對象的正常反應。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感覺會變得更好。要多久呢
?好吧,在我的貓失去一年後,我仍然會哭泣。但每天的痛苦感確實會好轉。
- - -
好讀版:https://reurl.cc/bnN36o
本文為系列翻譯文的第四篇,前三篇已po在本板。
本文翻譯自 Breaking the Power of Guilt
https://www.pet-loss.net/guilt.shtml
當寵物過世時,「罪惡感/愧疚感」往往是最主要掌控著你的情緒反應。不管我們是如何
失去寵物的,都會感覺到愧疚,罪惡感掐住我們的脖子。它籠罩著我們的白天、夜晚也讓
我們不成眠,更污染著我們的回憶。愧疚感常常超過了喪失寵物這件事本身,我們開始會
對所有事情都抱有罪惡感。
野火燎原的愧疚感/罪惡感
如果寵物因意外而死,或因一時粗心大意而死,我們很快就會出現罪惡感。也許是粗心忘
了關好門,寵物跑出去到街上被車撞了。也許是不小心餵了寵物有害的零食 — 碎骨、巧
克力。也許有人忽視了某種有害之物 — 電線、或一段繩線。當這種事情發生時,罪惡感
很快就會襲來。如果我早知道就好了、如果我更小心就好了、如果我早點回家就好了、如
果我緊盯著牠就好了...寵物的最終回憶變成了一連串的失敗。
如果寵物是因無法預期的疾病而死,這一連串的念頭會非常相似:為什麼我沒有更早注意
到牠的症狀?為什麼我沒有馬上帶牠看獸醫?為什麼我沒有多找不同的獸醫看看?我怎麼
能讓牠病了這麼久但我都這麼盲目沒發現、為牠做的這麼少?
安樂死是愧疚感的大魔王。不管我們有多麼確定我們能為寵物做的最好的事就是安樂死,
很少有飼主能真的為此決定感到舒服。很少人能離開獸醫辦公室而不叨唸著各種懷疑、想
知道寵物感覺如何、回想著臨終的時刻,而不問自己我們是否該等久一點、再努力嘗試一
點?我們時常會感覺自己就像謀殺了自己的家人一樣的愧疚。
但是,即使寵物過世前的時候並沒有任何事情能引發你的愧疚感,我們依然沒有得救。如
果我們無法找出對寵物的死能有任何愧疚感,我們還是會去找出在寵物活著的年歲裡,我
們有愧對牠的時刻。如果我有花更多時間陪牠有多好、如果我有多關注牠有多好、如果我
沒有把牠從我腿上推開有多好、如果牠殷切地看著我時我沒有忽視牠有多好、如果我沒有
那麼忙有多好...要不了多久,我們就能說服自己是個非常可惡的飼主,我們害自己的寵
物過得如此悲慘。這太遲了。我們無法彌補、無法拯救自己...
我們為何會這樣感覺?
我們是因果論的信徒。當某件事出錯了,我們會想知道為什麼會這樣。這是怎麼發生的?
什麼地方出錯了?這是能被預防的嗎 — 如果可以,能如何預防?誰該為此負責任?什麼
事情應該要/可以做得不一樣才對?我們很少能承認,這些問題是沒有解答的。我們很少
能夠說:「沒有人有錯;它就是發生了。」我們很少能夠接受,沒有事情能夠改變、能夠
做得不一樣。
這種心理反應會被我們對寵物的深刻責任感所加強。寵物的角色和小孩非常相似:不管發
生什麼,我們都要負責任。我們絕不能期待寵物去瞭解為什麼牠們不能跑去街上、不能咬
電線、不能叼走那團垃圾。我們永遠都是牠們的看守者與保護者。因此,當事情發生時,
我們將自己視為也要為那件事負責任 — 而從感覺「負責任」跨到感覺「愧疚感」只是小
小一步而已。
從罪惡感到救贖
一點點罪惡感,有正當理由的話,可以是健康的。下一次,我們會帶牠們打疫苗;下一次
,我們不會餵寵物吃骨頭或錯誤的零食。下一次,我們會在發現寵物出現奇怪的行為改變
時,馬上去諮詢獸醫。
然而,許多的愧疚感並不太健康。沒有仔細檢視的話,它能讓我們不再去尋求養新寵物的
快樂 — 甚至能毀了我們的人生。我曾與多年受愧疚感所困的寵物飼主談話。如果你無法
擺脫「必須責怪自己害死你的寵物」的感覺,你可能會有很長、很苦的路要走 — 除非你
選擇改變方向。
注意,我說的是「選擇」。當我們並不總是能掌控自己如何感覺時,我們可以控制自己要
如何對那些情緒做出回應。我們可以選擇是要控制那些情緒,還是要讓情緒控制我們。
愧疚感也不單純是一種情緒。愧疚感的核心是一種信念 — 我們錯誤地說服自己做錯了事
就該為此而受苦。要掙脫這種信念的唯一方式就是去改變我們選擇相信什麼。以下有一些
選擇能夠幫助你駕馭罪惡感:
(1) 選擇不要去反覆回想愧疚感。你是否發現自己在一遍一遍反覆地想著同樣的愧疚感的
念頭?這些念頭不會自己消失。你必須選擇讓念頭停止。首先,接住你自己。當你發現自
己又不知不覺走向痛苦的思路時,趕快擺出一面停止告示牌。你也許可以選擇一種身體上
的行動,例如彈一下手指,來提醒自己該改變方向了。接著,刻意地去專注在其他事情上
,例如你明天的計畫。專注去想未來某些正向的事情是一種有意識的提醒:你的生活除了
過去的負面經歷外,還有別的值得期待。
(2) 選擇去接受不能改變的事。自己擅自為過去的錯誤懺悔,並不會達到什麼成果。這不
會改變或者彌補過去;這只會毀了你的未來。很可能你已經改變了任何需要改變的事(例
如幫寵物打疫苗)。你能改變其他事嗎?你能收回已經做的事嗎?你能改變你的行動的結
果嗎?如果答案都是「不能」,那麼就選擇接受答案吧。接受你現在唯一能改變的事就是
你的未來。
(3) 選擇平衡思考。愧疚感讓我們專注於想像中的失敗 — 我們「太忙」沒帶寵物散步、
玩耍、或擁抱的時候。它讓我們盲目,看不到其他的時候我們並沒有太忙。所以,下次你
的內心又漂到不開心的念頭上時,選擇轉變內心的焦點吧。主動去提醒你自己那些美好的
時刻,那些你實際上很負責照顧寵物的時候。(很可能你絕大多數時間都是這樣的。)翻
開你的相簿。寫下一串你為寵物或你們一起做的事情。強迫你自己去記得那些做得很對的
事。認清楚,你的失敗與成功一直以來都有一種平衡。你並非百分之百完美,但你也並非
百分之百失敗。
(4) 選擇原諒自己。原諒並不是種抽象的宗教概念。他是任何關係中最為基底的一種需求
。好好想想。如果你不能「原諒」你的寵物造成的水漬、咬破的窗簾、啃過的東西、破壞
的傳家寶...的話,那你能跟寵物有美好的關係嗎?無法原諒的寵物飼主,不可能當飼主
太久。另一方面也是如此:你的寵物多常「原諒」你遲了回家、忽略牠、或對牠喊叫?「
原諒」一直以來都是與寵物的關係的基礎,而現在你需要讓它成為你療傷的基礎。每一次
當愧疚感試圖提醒你過去的錯誤時,試著認清那錯誤 — 然後原諒它。如果你做錯了,好
喔。那已經發生的事已結束了,而是時候該往前走了。給予你自己相同的愛與接納,如同
你的寵物給予你的一樣。只有當你能原諒自己,才能夠療癒與再次給予愛。
「不在乎」的寵物飼主從來不會感覺罪惡感的痛楚。只有充滿關懷、負責任的飼主會經歷
這種痛苦。麻煩的是,太多的愧疚感會讓你難以再度當個關懷、負責的寵物飼主。
世界已有足夠的人們不在乎他們犯的錯誤。卻沒有足夠的寵物飼主是真心關懷的 — 他們
選擇從錯誤中學習並且往前進去改變另一隻寵物的生命。別讓愧疚感將你一輩子關在悲慘
的牢籠裡。選擇去原諒、去愛,並往前進。這世界需要你!
[譯者的話]
罪惡感是很難掙脫的泥沼,是內心的陷阱。愛越深、自責就越重。深陷愧疚感的人,很可
能覺得作者的話很冷血、太過理所當然,很難接受要這麼簡單就「原諒自己」、「往前進
」,可能會覺得「為什麼沒有人為我的最愛的死而負責」。說來慚愧,我的愛貓過世後我
看了很多人的說法,最後都不是這些理性的東西說服我的,而是我的貓三番四次來「看我
」。那些經歷讓我能相信他現在過得很好、沒有委屈與難過,我才能放過自己,讓自己想
他的時候能帶著比較喜悅、平靜的心情,而非完全被悲傷與自責籠罩。我想,「戰勝罪惡
感」是很難的課題,要試著從思考習慣上強迫自己停止自責,也要給自己時間消化各種思
緒。一路往負面的心理漩渦糾纏下去是很容易的,但要維持心愛的寵物在你內心那純粹的
美好,就要努力學習讓自己脫離愧疚感的泥沼、努力邁向光明。因為,也許你的寵物現在
正像一團發光的毛球活在你身邊,或是在另一個世界快樂地奔跑、曬太陽、撲蝴蝶,只是
我們麻瓜感知不到而已。愛,就是彼此接納最真實的樣子,給予彼此最真心的祝福,不管
是活在世界這頭的我們,或是已前往世界那頭的他們。我們對彼此的愛不會因死亡的分隔
而改變,我們與寵物對彼此的愛依然存在,在愛裡沒有懼怕與愧疚,只有完全的接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4.216.22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t/M.1635426615.A.971.html
更新一小段,新增於本篇最開頭~
※ 編輯: daidai (125.228.228.224 臺灣), 03/14/2022 23:09:50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