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改善托育環境 新增1萬餘名就學機會
新北教育局提供兒童友善利於學習的遊戲環境,同時,加碼補助準公共幼兒園招收2歲幼兒,改制10年,統計共新增1萬3557名幼童就學機會,未來將持續盤整餘裕空間設置公共化幼兒園。(新北教育局提供)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傳真 109年12月20日
https://www.cna.com.tw/news/aloc/202012200059.aspx
新北升格10年財力仍捉襟見肘 致力翻身脫胎換骨
(中央社記者王鴻國、黃旭昇新北20日電)新北市改制前預算阮囊羞澀,債務負擔沉重,但財政收支劃分法未修,中央統籌分配稅款未增加,升格10年來,財力雖困窘仍致力軌道建設、托育與教育,預期2030年捷運興建完成後,將脫胎換骨。
新北市環繞台北市,土地面積是北市8倍大,但預算規模卻相對少。民國99 年 12 月 25 日改制為直轄市前的台北縣,還有29個鄉鎮市,以 99 年度總預算歲入金額 1265.67 億元來看,扣除各鄉鎮市自編預算,縣府常阮囊羞澀。
根據審計部新北市審計處統計的99 年度台北縣總決算,歲入決算為 905 億餘元,歲出決算為 1015 億餘元,差短 110 億餘元,需賒借支應。
審計處統計,當年度累計公共債務未償餘額 846 億餘元。如再加計積欠應繳勞健保費、台灣銀行公教人員退休優惠存款利息差額補貼、及向各專戶調借款項等,潛藏性債務達 484 億餘元,合計債務餘額高達 1330 億餘元,顯示債務負擔沉重。
因債務嚴重、可再借貸空間不大下,前台北縣長周錫瑋全力推動改制直轄市,除整合全市預算作最有效利用,也期盼藉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增加更多建設財源,但全國擴增為6都,使得修法難度倍增。
改制後, 100年 至 110 年度總預算,歲入介於 1336.67 億元至 1661.20 億元,歲出介於 1552.03 億元至 1805.1 億元,若扣除接管中央移撥各項業務,與配合中央政策推行各項計畫,每年約需負擔 166億元,新北看似改制升格,預算卻並未明顯增加。
財政為庶政之母,改制後,民國 100 至 104 年度積極償還勞健保積欠款238.01 億元,且已全數清償,也有效控制公共債務的成長。另外,增加的預算主要用於教育、社福、重大交通建設,與優化高齡和托育環境。新北改制後,醫療環境、學習資源需求急起直追,財政負擔依舊沉重。
少子化與高齡化已是趨勢,為解決高齡照顧也鼓勵生育,新北改制後,首任市長朱立倫以改善托育環境、重視共餐、銀髮俱樂部與長期照顧、布建醫療體系,成為政策重點,這是改制前後最大的不同點,政策也延續到現任市長侯友宜。
新北市府統計,65歲以上長者超過61萬人,每個月增加3000餘人,改制10年來就增加28萬人,將近成長一倍。預估民國114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有4萬多人失智,有12萬餘人需長照服務。
因老年人口多,社會福利需求增加,是財政的沉重負擔。改制前的民國99年社會福利預算約18億元,109年預算72億元,到110年編列了81億元。其中,健保補助、生活津貼、重陽敬老金等,補助性質預算就佔了8成3,是最大宗支出。
新北市改制後人口增長到400萬人,土地大、人口多,要滿足市民需求不容易。為擴大在地醫療服務量能,實現照護資源共享,衛生局以區域型綜合醫院為樞紐的醫養照護延伸到社區,廣邀醫院提案設置長照服務據點,同時將附近社區納入服務範圍。
政策是延續性的,在前台北縣長周錫瑋時代推動的市立土城醫院,也在今年7月22日正式營運,提供39個醫療專科及1058個病床。衛生局長陳潤秋說,至113年將持續新增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B基地生醫科技丶教學研究大樓,及私立長恩醫院,另規劃新建板橋醫療園區及蘆洲醫院,讓醫療資源均衡發展分布,這些都需要預算。
除照顧高齡長輩,幼兒托育與教育不可少。教育局長張明文說,升格以來,自100學年度至109學年度止,公共化幼兒園已增設500班,改善兒童遊戲場設施,提供兒童友善利於學習的遊戲環境,同時,加碼補助準公共幼兒園招收2歲幼兒,以符合家長收托需求。統計共新增1萬3557名幼童就學機會,全市收托量達3萬1396名幼兒,未來將持續盤整餘裕空間設置公共化幼兒園。
社會局長張錦麗表示,建立友善的托育環境讓年輕人勇敢生育,放心托育照顧孩子,以智慧托育提供資訊服務,建構安全的監控托育環境,整體家外托育率已經有36%。
勞工局也協助企業增設托兒設施,對弱勢家庭提供坐月子到宅服務,或對於準媽媽的福利照顧,都是促進生育與優化托育環境的措施。
新北改制升格了10年,但財劃法未修,中央統籌分配款迄今沒有增加太多。
財政再困難,市府仍要想辦法籌出財源興建軌道建設,讓新北市蛻變。
捷運環狀線及淡海輕軌綠山線、藍海線一期陸續通車,都市更新翻轉城市發展的軸線,各市地重劃區開發增加的房地稅收,也帶動產業發展。
市府表示,為加速城市轉型,推動「3環6線」捷運建設、興建國民運動中心、興辦社會住宅、新增公園綠地、辦理全市公共污水下水道接管工程、老舊校舍改建、風雨操場等各項資本建設計畫,正值建設高峰期。
新北市府捷運工程局長李政安強調,升格的過去10年是新北市成長的關鍵時期,預估到2030年,包括包括淡海輕軌、安坑輕軌,汐止民生線、五股泰山輕軌、八里輕軌及深坑輕軌,「3環6線」可望全部完工通車,新北市屆時將徹底脫胎換骨。1091220
https://www.cna.com.tw/news/aloc/202012200059.aspx
審計部交通建設審計處 在 陳薇仲 基隆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第4、5次臨時會│總決算與審核報告審查】
開始下大雨了!大家颱風天平安,也請大家要注意住家附近排水與安全!
今天這是我第一次參與審查總決算,看到決算書密密麻麻的數字很緊張,後來,收到《監察院審計部基隆市審計室總決算暨附屬單位決算及綜計表審核報告》。審計部門針對市府總預算執行、施政計畫實施的考核與綜合成果等提出約兩百多頁超級詳細、完整報告和查核,並就預算、決算與各種數據資料提出很多預算相關案件與各部門施政上不足建議,一針見血,很值得參考,也很值得市府戮力檢討改善。(小百科:依據審計法規定,審計機關之職權包括監督預算執行、審核財務收支、審定決算、考核財務效能、稽察財務上之違失、核定財務責任等。)
整本報告很厚,最近普渡行程太多只能逼自己熬夜把他看完。看到這麼多重要的意見真的覺得很開心,一定要把握機會和市府好好討論。以下是今天我和團隊在厚厚一本審核報告裡精挑細選和市府討論的議題。(請見👇👇後)
非常可惜的是,在我討論到審計室針對民政處「精神倫理建設方案」(精神倫理建設方案是什麼?懶人包:https://tinyurl.com/y57thb8o)提出非常精闢的法規與制度改進的檢討時,因為白鹿颱風的關係,聯席審查會主席裁示市府各單位必須趕緊準備防颱措施,要民政處以書面回覆,盡快進入決算一讀,當下我也尊重主席的決定,並按照議事規則第七十一條,發表還有不同意見,聲明保留我在決算案二讀時發言的機會。二讀的討論也會和大家分享,請大家一起來收看!
之後我們也會持續和大家分享市府預算執行、施政計畫與綜合成果等的審核結果與相關討論,我們一起來關心基隆市府預算執行與施政計畫的適正性、合規性與效能是否充足。讓我們的每一分稅金用在刀口,也建立更好、更公開透明、更能納入民主意見的制度。
👇👇
📚頁數及引用內容請參考總決算審核報告:https://tinyurl.com/yyolvmao
一、全市負債:唯一的營業事業單位公車處虧損
審核報告第甲-21指出「公共債務未償餘額及債務比率率率已逐年年降降低,財政狀狀況漸有改善,惟債務負擔仍重,允宜賡續加強債務管理理及財政改革,以健全財政」其中「1年以上未償債務餘額實際數78億2500萬。(除了退休金外)基隆市公共汽車管理處短期借款契約連帶保證責任金額11億8800萬元,市庫負擔仍重,債務管理能力仍待強化,允宜本財政自我負責精神,持續研謀各項財政改革措施,以健全財政結構。」
前幾天在報告事項,議會花了很多時間希望可以就成本、營運方針(社福補助是否該「無上限」、虧損路線如何調整、支援市府運輸服務是否有得到相應的利潤回饋等等)與票價結構基礎的問題來做檢視,討論公車處的虧損原因和如何改善,但在報告事項會中,市府與公車處一直不斷說營運方針調整是檢討人事問題,並提到不會調票價(因為調票價太敏感)與不走民營化外,並沒有具體的結論或明確的規劃,更沒有時間討論到虧損之外,這筆已經存在的龐大負債要如何償還。
於是我引用決算審核報告,再次請市府針對「債務管理強化、秉持財政自我負責精神研擬財政改革措施」的債務償還規劃,以及針對該報告第乙-37頁中所允諾的「滾動檢討營運改善及成本控管」的「具體做法」進行說明。
我們得到的答案仍是修理廠委外、人事精簡、司機遇缺不補,不能調整票價,以及DRTS在經濟考量上不是路線整併或偏遠路線的考量。針對實際的每公里成本如何計算(審計室有建議可以上下車刷卡來取得數據)和報表等資料,我們還是沒有得到更多的說明,也沒有更多開源節流的有效方針。
但我和關心公車司機勞動權益與公車處虧損議題的王醒之議員還是會努力監督,公共交通服務的基礎在於人,一定要保障公車司機的勞動權益,並持續針對公車處的虧損問題提出建議,對症下藥,才不致使公車虧損擠壓其他市政支出與計畫。
二、慶富弊案後,調和街轉運站與停車場效能問題
審計部因黃國昌委員於質詢時要求,進行調查,並於今年四月提出《審計部臺灣省基隆市審計室與交通建設審計處查核基隆市調和街轉運站執行情形報告》,審計室針對原本經營海科館的慶陽因弊案倒閉後,調和街轉運站和停車場提出問題和檢討。海科館停車場原先是要配合海科館遊客使用需求,但平日時段幾乎是閒置情事,卻未按興辦事業計畫所擬配套措施確實辦理,以及早因應研謀因應方案,以提升停車場使用效益。而海科館參觀人次未如預期,呈現逐年下降趨勢,未來勢將影響調和街轉運站的接駁需求,基隆市府也未及時檢討調和街轉運站新建計畫相關設施功能及興建期程。市府交旅處說明,停車場與調和街轉運站的確有效能不足之問題,未來會整合八斗子與和平島、正濱漁港等觀光景點,籌劃觀光廊帶增加遊客,並增設觀光接駁車,將調和街轉運站轉型為觀光小客車攔截處,降低外來車輛對八斗子地區造成之壅塞問題。
💻立法委員黃國昌質詢調和街轉運站 https://tinyurl.com/yym38aqv
😕淘空5億看不到1根柱子、請馬吳面對海科館爛帳 https://tinyurl.com/y2lw8jjx
三、空間利用:閒置空間調查、法規支持與公開資訊
審核報告第甲-21中指出「截至2018年底止,基隆市閒置土地284筆、面積6萬餘平方公尺,房屋9筆、面積774.48平方公尺,及閒置宿舍251戶。」
我們不斷在討論公有閒置空間的再利用,不管是青年創業、藝文團體進駐空間(我也提過很多次的劇團排練空間跟辦公空間)、展覽展演空間等,城市空間的再利用與活化是青年族群與市民創意與創新大展身手之地,也能促進青年與文化工作者交流,從空間紮根藝術文化發展、青年創意等,讓青年為城市注入活水。
以台北市為例,台北市建置了一個「臺北市市有閒置空間整合查詢平台」,這是由青年事務委員會發起、台北市府以召開會議討論兼實作的方式,邀請府內包含青委會、財政局、都發局、地政局、資訊局等單位,以及府外的民間參與者及專長資料處理、網站建立的g0v共同討論。而北市財政局認為除了公有土地資料揭露以外,希望透過該平台讓民間可以提案,提出對於市有閒置空間可以怎麼利用,所以後來也開放讓民眾提案。
在產權或是法規限制上,台北市財政局針對法規進行了修正、鬆綁市有資產的使用,並大力協助平台的建制。回頭過來看基隆,雖然主管空間再利用的都發處透過社規師、宿舍空間活化等等專案,協助媒合各種資源創造空間利用,但我也建議都發處,若要有效促進閒置空間提供給市民、藝術文化工作者、青年進行「創意」再利用,必須要有足夠調查與資訊公開平台,並針對土地使用分區、使用執照等等的土地、建築法規提供法律協助,才能真正在空間活化與創意利用上,給市民、文化工作者與青年一個創意萌發的友善空間。
四、行走權利:打造全年齡友善城市
審核報告第乙-21~22頁中提到,2016市府做過的高齡友善城市滿意度調查中,民眾對於無障礙公共空間的不滿意度達36.5%,其中「騎樓整平」是民眾行走最不滿意的事項。市府不斷強調公車處擔負的社會福利及友善長者的責任,但打造一座高齡友善的城市絕對不止搭乘公共運輸可以免費這一點,日常的行走經驗:騎樓平不平會不會摔倒、過馬路的綠燈秒數夠不夠會不會被轉彎車撞到等,都是一座城市對不同年齡和身體樣態的市民是否友善的重要指標。
審核報告中建議,市府應該導入參與式預算、民眾參與,試辦騎樓整平提案。並研擬騎樓整平中長期的執行計畫。我請市府說明相關規劃的期程,以及檢討整體人本環境政策的進度、具體檢討內容及未來規劃。市府回應會在後續示範道路計畫規劃時納入騎樓整平作業,而相關作業也一定會納入民眾參與。我們期待也同時會監督未來示範道路的施作,但目前看起來針對導入參與式預算模式及更積極的民眾參與的規劃,市府還需要多多加強。
四、停車供需調查及機車退出騎樓/人行道
首先,我希望交旅處可以提供給議會去年以930萬元決標的「基隆市停車場整體規劃及可行性評估」目前辦理進度及內容。參考審計室的審核報告,截至今年4月底,本市的「機車退出騎樓政策」尚未全面推行,也缺乏明確地推動期程與範圍,這影響了剛剛提到的這份「停車場整體規劃可行性評估」的基礎數據,更可能影響調查結果。
審計報告中也建議,應參考台北市和新北市推動機車退出騎樓政策。我自己在上個月就拜會了北市府停管處中負責該項政策執行的同仁,台北市從1999年開始施行機車退出騎樓、人行道計畫,每年以達成24km路段為目標,並配合配套措施和對民眾宣傳。每年在設定某路段為本年專案路段後,市府會搭配當地機車格規劃的改善(提供該處機車量60%的停車格),並加強宣傳,讓民眾感受到人行空間完整對城市生活的好處。
🚗拜會北市府停管處討論機車退出人行道:https://tinyurl.com/y3k6dxd2
💻台北市機車退出人行道計畫與流程:https://tinyurl.com/y4zfweu8
對此,市府表示其實基隆一直有在做,且李綱處長過去在台北是服務的時候就是負責政策的,處長提到台北市能做到的前提是有大眾捷運系統,基隆在前提上不太一樣,但未來會配合相關的系統建制來進行政策。機車退出人行道/騎樓最重要及困難的工作,即是進行詳實的供需調查,並規劃出足夠且合法的停車空間,我們非常期待擁有相關經驗的交旅處,未來對於供需調查、停車空間規劃及整體機車退出騎樓及人行道的政策執行及成效。
五、玩得安全:兒童遊戲場設施檢驗
按照衛福部在2017年1月25日修正「兒童遊戲場設施安全管理理規範」,規定兒童遊戲場設施設置者,在該設施開放使用前,需檢具相關報告。而在規範修正前已經設置的兒童遊戲場設施,應在3年內檢具兒童遊戲場基本資料、投保含附設兒童遊戲場的公共意外責任險證明文件、兒童遊戲設施自主檢查表及設施合格檢驗報告,向該管兒童遊戲場主管機關完成備查手續。
審核報告中指出,基隆隆市各學校遊戲設施應於2020年1月25日前,經認證機構檢驗合格並報請教育處備查。但一直到2018年底止,只有基隆隆市長興國民小學、堵南國民小學等2所學校辦理設施檢驗,而幼兒園部分,則均尚未辦理檢測。
教育處回應,已經編列了52萬元的預算來處理,若有檢驗不合格的遊具設施會輔導拆除,需要修繕的部分也有編列部分經費協助修繕,目標是在今年年底讓所有學校的遊戲場都進行檢測完畢。
六、精神倫理建設方案:通盤檢討+績效衡量指標評估機制或考核辦法建立
在此,我直接引用審核報告第乙-43頁的文字:
依《基隆市各區公所推動精精神神倫理建設方案》(下稱精神倫理方案)第 7 點規定略以,補助里辦公處、各公立機關學校及民間團體所需經費,於區公所年度預算業務費、獎補助費項下支應。 基隆市7個區公所按轄區議員人數,以每人每年年40萬元編列精神倫理建設方案預算,本年年度計編列預算1,240萬元。
經查各區公所依精神倫理建設方案辦理補助情形:
(1)依「基隆市政府補助人民團體經費審核作業規定」第4點規定略以,不予補助有關聯誼、旅旅遊、餐會及基層建設等相關支出,惟依「精神倫理方案」第8點規定略以,補助款以支應車資、住宿費、保險費、餐費、誤餐費及與活動相關之雜支等項目為限。這兩項規定同為政府補助人民團體辦理理活動,惟未能劃一補助事項之標準及範圍,有待通盤檢討精神倫理方案執行內容之妥適性。
(2)各區公所未建立立補(捐)助案件績效衡量指標之評估機制或考核辦法,致未能知悉人民團體運用補助款後之效益,能否達到精神倫理方案所訂發揚基隆隆特有傳統文化目標等情事,經函請基隆隆市政府督促檢討改進。
針對審計單位的意見,基隆市政府回應:
(1)將邀集各區公所開會研議檢討精神倫理方案執行內容。
(2)有關補助作業之績效衡量量指標評核機制,將另案召集各區公所開會研議。
我請民政處說明該筆經費預算編列的方式是否有檢討的必要,以及「通盤檢討精神倫理方案執行內容之妥適性」的進度,並說明相關會議的召開進度、結論及建立「補助案件績效衡量指標評估機制或考核辦法」的工作時程規劃及目前進度,並提供前述邀集各區公所開會的會議記錄。很可惜今天無法在議場中直接跟民政處討論,這個我從第一次臨時會時就提案建議的議題,除了期待民政處給予我們詳實的書面資料外,也希望在二讀時利用我今天聲明保留發言權力的時間,直接與民政處來討論!
✨精神倫理建設方案是什麼?懶人包:https://tinyurl.com/y57thb8o
審計部交通建設審計處 在 千錯萬錯,柯神不會有錯!爹親娘親,不如小英主席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林佳龍惡搞台中市政,根本是在鬥爭前朝,不顧市民的方便。好好的BRT,硬是故意搞倒,優化公車只有優化民營公車的營收,讓市府賠錢,讓民眾忍受速度變慢與塞車。
胡志強執政,台中負債極少,林佳龍一上來,負債就以百億的單位在增加。不會建設、只會鬥爭的民進黨執政,充分在台中市顯示出來。當然,這幾個月的中央執政也是如此。
-----
短命BRT...審計處提中市5大疏失 導致虧損
監察院審計部在台中審計處,做的104年度地方總決算審核報告,明確指出台中市政府,將BRT改成優化公車後的5大缺失。
第1點,解散BRT前沒有規劃後續利用方案,閒置雙節公車、司機,32輛BRT公車總價4億3千9百多萬,車況良好卻閒置在文心拖吊場,市府還要請人定期發動、維護,好幾億閒置在空地曬太陽。
再來台中市交通局組成BRT健檢小組,也有提出設備再利用方法,自己提出問題,市府卻沒採用。
第3點,BRT藍線工程設計一再變更進度延宕,導致BRT梧棲機廠,蓋了卻沒作用;位在台中港的梧棲機廠原本設計給BRT使用的加油站、洗車場還有前方500坪的行控中心,花費1.6億形同廢墟,花納稅人的錢蓋1萬8千多坪的蚊子廠。
第4點,優化公車道開放其他民營公車使用,卻沒有向業者收取租金。
最後1點,導致BRT倒閉的導火線,市府不優先讓雙節公車行駛在賺錢的路線,反而調度到海線,乘客量少,導致BRT公司鉅額虧損。
http://news.tvbs.com.tw/politics/67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