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EP.98 《#學得更好》六個幫你「學得更好」的學習步驟
問你一個問題:「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你的答案是什麼?英國知名教育顧問、同時也是心智圖的發明人東尼.博贊(Tony Buzan)他的回答是:「學習『如何學習』是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掌握學習方式的人,更容易達成生活中各種領域的進步。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learn-better/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Learn Better 學得更好》的作者是美國教育研究專家烏瑞克‧鮑澤(Ulrich Boser),他年幼時雖然被診斷為 「學習遲緩兒」,但是他在掌握「如何學習」的技巧之後,成績開始大幅進步。作者自己本身,可說是這本書的最佳代言人,他對學習的熱忱在這本書中表露無遺。
我很喜歡作者把學習的方法,拆解成各種具體的步驟,搭配許多真實的研究案例和成果,顛覆了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舊學習方法。例如有效的學習應該是「主動參與式學習」、「經常回顧與反思」、「懂得尋找類比與關聯」…等。
這些看似簡單易懂的方法背後,作者會詳細說明使用的原因與時機。書中給出明確的執行步驟,讓無論何種資質或程度的人,都有機會採取書中的方式,循序漸進掌握學習的奧妙。閱讀的過程中,我跟著作者的步調,時而對自己提出問題,時而闔上書本反思自己的學習歷程。
這篇文章我除了用心智圖整理這本書的精華之外,也回顧我自己經營部落格的「學習寫作之旅」,與這些學習步驟有哪些相關性,試著讓自己朝向學得更好、寫得更好的方向邁進。
.
#如何學得更好的6個步驟
.
在我回顧自己學習寫作的歷程之前,我想先用一張「心智圖」來展現這本書提到的學習步驟與技巧,誠如作者說:「心智圖可以幫助我們思考和發現內在關係」。這些學習步驟之間,彼此互相有關聯;學習就是一場「心智活動」。
1. 尋找價值:如果不想學,就不可能學得會。想要精通,就必須把自己打算學習的知識和技能視為有價值的。學習就是理解某樣事物的「意義」。
2. 設定目標:在精通某項技能的早期階段,「聚焦」是關鍵。我們必須弄清楚自己想要學的究竟是什麼,並且設定具體可達成的目標。
3. 提升能力:某些形式的練習可以讓你比其他人取得更好的成績。在這個學習階段,我們必須磨練自身「技能」,採取專門步驟來提升表現。
4. 延伸知識和技能:我們要在掌握基礎之後,「實際運用」自己知道的一切。要充實自己的知識與技能,創造出更有意義的理解形式。
5. 形成關連:要試著把自己掌握的所有知識結合在一起。我們不想只是知道某個細節或步驟,而是要知道該細節或步驟如何與其他事物「互動」。
6. 回顧與反思: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容易犯錯、太過自信,所以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知道的知識和技能,重新思考自己的理解,「從學習中學習」。
.
#我如何學習寫作?
.
回顧作者在書中提到的學習步驟,讓我很驚訝的是,竟然跟自己「學習寫作的歷程」十分相似。理工科出身的我,選擇踏入科技業就職,寫作對我而言,就像是異次元的東西想都不敢想。但是漸漸地接觸到很多有趣的人、觀察到很多厲害的傢伙,發覺自己思想的淺薄與無知,便開始投入閱讀的懷抱。
只是,無奈記憶力和理解力畢竟不是超人等級,發現要把所學紮紮實實記錄下來,才能稍微加深那麼點印象。所以開始試著寫一些手抄筆記,然後在讀到《自由書寫術》這本書的寫作方法之後,被作者的觀念說服:「自由書寫、公開發表、接受回饋」,也因此開啟了我的寫作之旅。
很慶幸的是,我也發現自己採取的方法,跟《學得更好》書中的學習步驟有許多契合之處。以下我會將書中提到的6個學習步驟,搭配自己的寫作歷程,做個回顧與整理,也給有心投入寫作的朋友們一個案例參考。
.
1.#尋找價值
.
回想我剛開始寫作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太多,技巧不夠?文辭不夠美?管它的,「寫,寫就對了」。我除了在讀完《恆毅力》之後寫下的「目標階層」練習之外,主要是我時時記得三個核心價值,讓自己堅持不懈地寫下去。
首先是「動機」:而立之年才愛上閱讀的我,發現閱讀對我帶來莫大的改變,以及思想上的啟發,因此起心動念想透過自己棉薄之力,盡可能地把我從閱讀體會到的美好,透過文字傳達出去。架設閱讀前哨站部落格則是讓這個理念更容易傳達。
接著是寫作對我的「意義」:我把每一次的寫作,每一篇文章,視為一次的「自我成長」。無論是思想上的,或者是觀念上的,閱讀不同書籍帶來不同的體悟,進而改變自己的舊觀點、整合成新的觀點。
最後是「社群效應」:無論於職場、生活上,我期許自己成為一個值得追隨的領導人,我對於一個好的領導人的定義,就是「能夠影響多少的人」,因此選擇公開發表自己的寫作。除了帶來社群的交流,得到不同的回饋與意見,還見到許多網友表示受到我的文章鼓舞,讓我更樂於持續書寫。
「人要在自己所學的事物和自身生活經歷之間建立連結,而尋找價值是做到這一點的方法,促使人們思索:「這對我來說為什麼重要?」
.
2.#設定目標
.
對於我自己的寫作目標,起初並沒有硬性規定自己的發文頻率,剛開始在Medium寫作平台發表的時候,有一搭沒一搭的,頻率平均是2週一篇而且不太規律。後來我改變策略,想要堅守我從《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中學到最棒的一課:「唯有自律才能帶來自由」。
我開始強迫自己每個星期要發表一篇文章,即使平日工作再忙,如果不幸平日沒有寫完,拖稿到週五、週六仍然要挑燈夜戰,完成對自己的許下的承諾。因此我深刻體會到,當我保持平日的自律,才能享有假日的自由(ps. 其實就算如期發文,我還是會把假日拿來閱讀和寫更多東西)。
短年期的目標,是希望這兩年內,能夠完成100篇文章的發表,目前已經踏過一半,朝著目標穩定前進中。我自己的感想是,設定目標除了要「可達成」之外,最好還能多一些「挑戰性」與「強迫性」,畢竟,我們都知道自己有多麼懶,對吧?
書中提到一個特別的名詞叫做「後設認知」,白話文是「思考自己如何思考」。作者發現,時常觀察自己如何思考的學習者,成效會來得更好。在寫作的過程中,則需要讓自己去評估自身的論點,思考自己的想法,想清楚自己想傳達出什麼樣的訊息,無論是給未來的自己,或是讀者。
「寫作活動是整理思路的有效方法,因為在組織句子和段落時,我們經常會問自己一些重要的後設認知問題:誰會讀這篇文章?他們會了解我的意思嗎?我需要解釋那些東西?」
.
3.#提升能力
.
一開始在練習寫作的時候,並沒有什麼特別能力可言。我採取實驗性質的方式,第一個是對自己提出問題,有點自問自答的意味;第二個是重新排列組合閱讀之後的書中重點,再用自己的話說出來。書中提到,面對失敗,是逐漸提升能力的好方法,這一點我倒是很在行。
我試著用不同的文體和架構,去寫每一篇讀書筆記,同樣抱持「實驗」心態,去觀察哪種文體比較獲得讀者青睞,哪種架構容易獲得迴響。發表這麼多篇文章以來,自然有熱烈回響的文章,以及許多無人問津的文章。
我認為,面對失敗的態度,就是把它當成一場實驗,更重要的是要從中學到東西。實驗至今,我倒沒有特別想定型在哪種文體,反而更廣泛地嘗試和衝撞,探索更有趣的寫作方式。畢竟,不要把獲得關注當成寫作的唯一目標,最重要是莫忘初衷,隨時堅守上面的三個核心價值。
最後是《刻意練習》這本書也同樣說過的,得到意見回饋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尤其能夠幫助自己進行修正、改善,我也很感謝對我的文章進行回饋與交流的讀者,不但讓我有更多收穫,有些建議也讓我耳目一新。
也歡迎你在我的文章留言,或者私訊表達對我寫過文章的看法,你的回饋是我持續進步的最好養分。
告訴自己不要擔心犯錯,要把焦點放在改進上,把錯誤當成習得一點知識或技能的機會。
.
4.#延伸知識和技能
.
我使用的三種手法,跟書中所說的不謀而合。第一種是我喜歡在文章裡「問自己問題」,然後試著用最棒的方式回答。有時候需要回顧書籍本身,有時候要前後參照,有時候甚至得Google或找維基百科,才能有更完整的觀念可以回答自己的問題。每一次的提問,都是一次學習與進步的機會。
第二種是「教別人」,我很認同教學相長,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能力,尤其是當我們讀完一個新的概念,若要達到可以教別人的程度,則必須讓自己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辦的到,這時候,就是提升自己技能的好時機。
第三種是「親身實踐」,我自己最有感的是,採取了屬於自己的「晨間寫作習慣」,讓我每天都能擠出一些時間投入寫作。而這個晨間習慣,後來我也把《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這本書的讀後心得整理成很受歡迎的晨間習慣分享文,裡面詳細列舉我自己起床後的習慣,也持續使用至今。
「教別人」就是一種知識應用:透過講授某一主題,我們提供了自己對這個概念的理解,我們用自己的話清楚說明重點,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
.
5.#形成關連
.
把寫作跟自己形成關聯的方法,我採取的第一種,是我喜歡把閱讀一本書的所學所聞,拿來「跟自身的經驗和想法做對照」,讀的過程經常問自己「這本書跟我有什麼關係?」或者「我想從書裡學到什麼?」
因此,我在寫作的過程中,就喜歡問自己諸如此類的問題,透過與自己產生關聯,讓寫作的內容更個人化,更能帶來反思與回顧的效果,偶爾還能迸出嶄新的思緒與想法。
第二種是把自己所學給「視覺化」,舉我寫過的《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篇閱讀筆記為例,在文章裡我把作者講的七個成功習慣,重新組構成由內而外的四個面向,再用「信任」串穿每個元素,畫出一幅示意圖代表我對這本書的理解。
最後,我習慣一邊寫作,一邊回想的過程中,去挖掘以前讀過的書目,跟目前讀的書或者寫作的內容,有何種關聯?做法很容易,首先回想那些書籍跟我在寫的東西,有什麼「相同」?再來回想有什麼「差異」?
透過這樣的模式,可以建立許多觀點的連結,我在《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這邊閱讀心得就用過類似的方法,來對書中我感興趣的議題,進行自我辯證與論述。
「投入學習時,要了解其中的關係、弄清楚因果、看見類比事物與相似之處。學習的目的是改變我們如何去思考某個事實或概念,也就是學會一套思考系統。」
.
6.#回顧與反思
.
我自己閱讀書籍之後,為了寫閱讀筆記或讀後感,會去「回顧」內容主題的其他相關資料。也就是同一個主題,我會盡可能多涉略幾本不同的書。
例如在學習投資理財的領域,我鑽研被動式的指數化投資策略,在廣泛地閱讀了不同切入角度的書籍之後,重新讀過一遍最愛的投資經典《投資金律》,才寫下這篇獲得不錯迴響的投資文章〈真希望20歲就懂,投資理財最常見10個問題〉。
除了回顧之外,更重要的是透過寫作,讓我得以很專注地「反思」。像是我在寫《世界並不仁慈,但也不會虧待你》閱讀筆記的時候,起初因為書中內容比較雞湯,讓我的思緒有點兒卡關。
但是,我強迫自己學股神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蒙格所說的:「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不去思考成功的大道理,反而去思考該如何避免錯誤,寫成〈遠離幸福人生的7個建議〉這篇心得。
回顧與反思是一種思維習慣,溫故而知新,才是推動知識更新、反覆運算的終極法則。
.
#後記:#學習是為了超越昨天的自己
.
我原本認為,「閱讀是最好的學習」。但是,經過這一年來的持續寫作,我才發現,「寫作是更好的學習」。我期許自己透過閱讀增進自己對事物的理解,透過寫作則深化了些理解,甚至產生新的洞見。這種讀寫之間相輔相成的效果,也讓我時時處於思緒活躍的狀態。
我很喜歡的知名導演昆汀.塔倫提諾隨時隨地都在看電影,當一個記者問他是如何成為電影專家的時候,他無奈地大笑而且似乎被問題激怒了,說道:「如果你放棄了生活中所有的東西,只專注於一件事,而你最好把它搞透徹一點。」
從第一篇公開文章〈雙11購物節買書分享〉,一路走到現在,專注於學習一件事情,何嘗不是如此。無數個絞盡腦汁的早晨與夜晚,努力地挖掘腦中的思緒,涉略自己原本不懂的事情,每一字一句都讓我感覺往前走了那麼一點。
雖然,與許多博覽群書、下筆如有神的前輩比起來,我仍像個學徒般剛開始摸索著,但每當我回答自己的這個提問,心中又再次充滿了堅定:「你有沒有比昨天的自己,又更進步了一些?」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愛人蒸他的睡眠」介紹 訪問作者:陳顥仁 內容簡介: 九○後新生代詩人陳顥仁 遊走於文學、建築與戲劇之間 以詩建構空間,叩問抒情的本質 九○後新生代詩人陳顥仁,遊走於文學、建築與戲劇之間,他嘗試用文字建構空間經緯,用詩意勾勒出空間溫度,透過詩作尋找新世界。 他從一個全視域的...
實驗性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愛人蒸他的睡眠」介紹
訪問作者:陳顥仁
內容簡介:
九○後新生代詩人陳顥仁
遊走於文學、建築與戲劇之間
以詩建構空間,叩問抒情的本質
九○後新生代詩人陳顥仁,遊走於文學、建築與戲劇之間,他嘗試用文字建構空間經緯,用詩意勾勒出空間溫度,透過詩作尋找新世界。
他從一個全視域的立體空間,重現日常生活,區分為四大輯與兩小輯,分別為:以輕盈的短句描繪日常基調的「房間詩派」、「熱牛奶」則是和緩的抒發情緒、(一張翻唱專輯)透過不同的詩節奏,營造出生活感、「窗景」收錄實驗性的長短句,書寫出對環境、人群的凝視、(桌上的黑盒子)是為五場戲劇詩作,是為房間裡的黑房間、「愛人骨頭」以短句應接傷痛情緒,完成詩人特有的抒情骨架。
《愛人蒸他的睡眠》是一本情詩集,不只致力於詩語言上的突破,更嘗試建立一種具有生活感、親和感的抒情姿態,並促成房間詩派的誕生,也反映出不同的時代關懷,藉由流浪和闖蕩來與世界對話。
名人推薦
★張寶云教授、林餘佐教授,詩人陳育虹、楊佳嫻、林達陽、馬翊航、曹馭博、陳延禎、楊智傑,作家言叔夏、翁禎翊聯合推薦
作者簡介:陳顥仁
一九九六年生於台中。畢業於東海大學建築系,東華大學華文創作研究所。曾獲第三十七屆時報文學獎新詩評審獎、二○二○桃園鍾肇政文學獎新詩正獎,奇萊文學獎、東海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等。
目前致力於文學與建築、戲劇等跨領域書寫,建築詩集創作計畫《二次竣工手冊》獲文化部青年創作補助,並於十月於寶藏巖規劃《建築愛人》建築詩集展演。詩作曾入選二○一四、二○二○年台灣年度詩選,作品散見各大報刊雜誌。
粉絲頁: 九歌文學國度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實驗性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葉郎每日讀報 #娛樂產業國際要聞揀3條
#老闆銷假上班了
│不用再猜了,新歡是 Universal!Christopher Nolan的下一部導演作品將由 Universal 發行│
• 幾天前 Deadline 才獨家報導導演 Christopher Nolan 的下一部電影將以原子彈之父 J. Robert Oppenheimer 為主角,並且正在尋求 Warner 以外的發行商合作。今天 Deadline 再度爆出獨家消息,指出 Universal Pictures 確定將投資並發行 Nolan 這部明年春天即將開拍的新片。Nolan 和他的長期製片夥伴也是他的妻子 Emma Thomas 將透過他們的製片公司 Syncopy 的名義繼續擔任製片。
• 雖然 Christopher Nolan 和他的經紀公司仍然有向 Warner Bros. 的主席 Toby Emmerich 和執行長 Ann Sarnoff 討論過這個製作案,但最後進入決選的只有 Universal、MGM 和 Sony 這三家片廠。如今確定由 Universal 勝出,也意味著2000年的《Memento 記憶拼圖》以來 Nolan 與 Warner 長達20年的緊密合作關係終於畫上休止符。雙方之間的嫌隙是從去年疫情發生以來關於《Tenet 天能》的上映日期和上映形式有不同想法開始。Nolan 對於稍後 Warner 對2021大片採行與 HBO Max 同步上架的發行方式非常不滿,甚至還公開說出 HBO Max 是世界上最爛的串流服務之類的氣話。外界早就在猜測 Nolan 最終會與 Warner 分手,投靠更信仰電影院體驗而非串流經濟的片廠。結果還真讓他千挑萬選找到了。
• 有趣的是 Universal 其實是去年疫情之中好萊塢第一家甘冒電影院產業抵制的風險打破發行空窗期的公司。首波受到疫情影響的電影《Trolls World Tour 魔髮精靈唱遊世界》後來被 Universal 直接上架到 VOD 數位平台上零售,同時也在電影院同步上映(但當時美國已經有大量電影院因為疫情停業,所謂的「上映」其實是象徵意義地發行)。Universal 因此在去年成為千夫所指的罪人。但後來包含 Warner 和 Disney 等片廠陸續採取了更激進的同步上架到自家串流平台的做法。於是兩權相害取其輕,現在 Universal 又變成好人了。
• 巧合的是 Universal 的母公司 Comcast 的財務長 Michael Cavanagh 正好在另外一場訪問中說明了他們的串流策略。Universal 的母公司也有經營串流服務 Peacock ,只是 Comcast 沒有採用像 Disney 那樣激進的做法——將自家影片版權全部收回,新片也一律 Disney+ 專屬。即便目前為止也有2部 Universal 電影曾被採用同步上架串流,但他們的做法比較是實驗性質,從未大規模採用。Comcast 的財務長說他們對於空窗期採取更「創新」的做法—— Universal 新片從電影院下檔之後,會在 Peacock 上架4個月,緊接著會下架影片並授權給 Amazon 或 Netflix 上架,去外頭打工賺錢。Comcast 這種做法完全是出自財務上的動機,要讓 Universal 電影盡可能賺更多錢。然而看在 Christopher Nolan 眼中,至少他們守住了電影院的專屬發行窗口。
• Universal 也是努力在疫情中賣出最票房最成功的電影《F9 玩命關頭9》的片廠。過去年度票房總結時, Universal 經常是少數能與 Disney 爭冠的強勁對手,而且他們的勝利甚至完全不仰賴漫畫超級英雄。他們手上有實力不輸給超級英雄的超級恐龍——侏羅紀世界系列以及快要跟超級英雄一樣荒謬的玩命關頭系列。不過值得注意的是,Universal 在製作預算上有比較節制的歷史,不像 Christopher Nolan 的前任交往對象 Warner 那樣隨便哪部電影都花超過2億美元。因此 Nolan 這一次可能需要省吃儉用一下,至少不能再隨便召喚昂貴的 Leonardo DiCaprio 或是波音747之類的昂貴道具。
• Observer 則注意到 Universal 片廠主席 Donna Langley 已經在A級創作者和明星之間建立了良好的口碑,讓 Universal 成為許多人的合作首選。Steven Spielberg 和 Universal 數十年如一日的合作關係一直是好萊塢的傳奇。而有 Spielberg 接班人架勢的 《Get Out 逃出絕命鎮》導演則是在最近幾個禮拜才從 Amazon 轉移到 Universal 旗下。而對 Christopher Nolan 來說更有吸引力的是 Universal 早先發行 M. Night Shyamalan 的新片《Old 詭老》更採用了長達75天的空窗期才上數位平台,而且甚至有可能根本不會上架自家串流平台 Peacock(而是去了別家)。
• 當然如果 Christopher Nolan 最不希望未來的合作對象太重視自家串流服務的話,沒有自營串流服務的 Sony 原本應該是首選。短期內,至少 Nolan 的下部新片之前 Sony 不會突然轉向自營串流。問題是 Sony 有直接以高價拋售未上映影片給那最有錢的串流平台比如 Netflix 或Amazon的記錄。
• 無論如何今天的新聞都是 Warner 的壞消息。他們不僅失去一個長年的台柱,而且連另一個當家台柱《沙丘》導演 Denis Villeneuve 都意有所指地暗示他對於整個沙丘宇宙的發展規劃並沒有全然得到 Warner 的支持。Villeneuve 可能沒有別的意思,但也可能只是顧及電影未上映而把感情裂痕包裝成輕描淡寫的禮貌說法。如果後者成真,Warner 和創作者之間的關係真可能在2021年的發行策略實驗之後像骨牌一般連續倒下。
◇ 新聞來源:
Christopher Nolan Chooses Universal Pictures For His Film About J. Robert Oppenheimer & The A-Bomb(https://flip.it/jl4-bq)
Comcast CFO: This is Why NBCUniversal Films Won't Always Remain Peacock-Exclusive(https://flip.it/mK3Ygd)
Why Chris Nolan’s New Movie Is Heading To Universal(https://flip.it/uaatmn)
Christopher Nolan’s J. Robert Oppenheimer Film Lands at Universe—Here’s Why It Matters(https://flip.it/6Mf70s)
───────────────
其他今天也可以知道一下的事:
│Comcast 財務長 Mike Cavanagh 也順便澄清他們沒有打算併購機上盒業者 Roku │
◇ 新聞來源:Christopher Nolan’s J. Robert Oppenheimer Film Lands at Universe—Here’s Why It Matters(https://flip.it/IATH6t)
│剛剛代表黑石集團買下 Reese Witherspoon 製片公司的 Kevin Mayer 現在正在洽購 Will Smith 的製片公司│
◇ 新聞來源:Kevin Mayer’s investment firm eyes Will Smith’s Westbrook Studios(https://flip.it/voh7Jz)
實驗性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愛人蒸他的睡眠」介紹
訪問作者:陳顥仁
內容簡介:
九○後新生代詩人陳顥仁
遊走於文學、建築與戲劇之間
以詩建構空間,叩問抒情的本質
九○後新生代詩人陳顥仁,遊走於文學、建築與戲劇之間,他嘗試用文字建構空間經緯,用詩意勾勒出空間溫度,透過詩作尋找新世界。
他從一個全視域的立體空間,重現日常生活,區分為四大輯與兩小輯,分別為:以輕盈的短句描繪日常基調的「房間詩派」、「熱牛奶」則是和緩的抒發情緒、(一張翻唱專輯)透過不同的詩節奏,營造出生活感、「窗景」收錄實驗性的長短句,書寫出對環境、人群的凝視、(桌上的黑盒子)是為五場戲劇詩作,是為房間裡的黑房間、「愛人骨頭」以短句應接傷痛情緒,完成詩人特有的抒情骨架。
《愛人蒸他的睡眠》是一本情詩集,不只致力於詩語言上的突破,更嘗試建立一種具有生活感、親和感的抒情姿態,並促成房間詩派的誕生,也反映出不同的時代關懷,藉由流浪和闖蕩來與世界對話。
名人推薦
★張寶云教授、林餘佐教授,詩人陳育虹、楊佳嫻、林達陽、馬翊航、曹馭博、陳延禎、楊智傑,作家言叔夏、翁禎翊聯合推薦
作者簡介:陳顥仁
一九九六年生於台中。畢業於東海大學建築系,東華大學華文創作研究所。曾獲第三十七屆時報文學獎新詩評審獎、二○二○桃園鍾肇政文學獎新詩正獎,奇萊文學獎、東海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等。
目前致力於文學與建築、戲劇等跨領域書寫,建築詩集創作計畫《二次竣工手冊》獲文化部青年創作補助,並於十月於寶藏巖規劃《建築愛人》建築詩集展演。詩作曾入選二○一四、二○二○年台灣年度詩選,作品散見各大報刊雜誌。
粉絲頁: 九歌文學國度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實驗性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TOPGUN:捍衛戰士成軍的歷史與秘密」介紹
訪問主編:區肇威
內容簡介:
榮登美國暢銷書榜,亞馬遜4.7星評價
TOPGUN成立五十唯一首度公開的秘密
湮沒在好萊塢鏡頭下的真實故事
一個專門打造捍衛戰士的作戰學校
50年來不曾揭露過的秘密
情節宛如坐在戰鬥機後座體驗的空戰過程
飛行員之間永垂不朽的革命情誼
是英雄惜英雄、犧牲自己贏得自由的歷史時刻
如果戰鬥機可以殲敵於視距之外,那為什麼空中纏鬥還是很重要?
如果花了大把鈔票研發的匿蹤技術是關鍵,窮國就沒有反制之道?
美國正在重蹈覆轍,以為掌握科技就可以技壓群雄。
作者說空中纏鬥戰技是王道,不需要昂貴的匿蹤技術與飛彈,
只要一門「火神」機砲與老舊的F-14戰鬥機就可以做得到。
1986年上映的好萊塢電影《捍衛戰士》,使TOPGUN成為全球觀眾最熟悉的戰鬥機飛行員代名詞。原名「美國海軍戰鬥機武器學校」,是一個把飛行員訓練成精英中精英的舞台。
作者丹彼特森作為TOPGUN的創始教官,在這個單位成立五十週年的時刻,把他過去旨在喚醒戰鬥機飛行員鬥魂的經歷,寫進唯一由熟知這段歷史人士親手操刀的著作裡頭,首度揭露自成立以來,不為外人所知的創校過程。
曾經稱霸世界空戰第一把交椅的美國飛行員,因為長官迷信科技所帶來的絕對好處,把深耕多年的空戰戰技廢棄於不顧。一夕之間,越南戰爭暴露了美軍許多方面的缺失,空中霸主地位不保之餘,飛行員生命毫無保障引起了基層飛官的擔憂與氣憤。
不被看好能成就任何事情的年輕軍官——人稱「TOPGUN」創校元老,因一份檢討報告,在60天內完成聘請教官、準備好課程大綱的工作,然後開始在廢棄拖車裡訓練新學員。這是一個實驗性質的創新任務,如果不成功就回歸長官的意思:從此不再傳授空中纏鬥技術。他們從一個無人知曉的「黑單位」,變成人人稱慕的「發跡」過程,從來是一個謎。
TOPGUN成功了!因為信奉「人比武器還重要」的教條,他們扭轉了美國海軍在空戰中的交換比。除了贏得空戰,也保住了飛行員的寶貴性命。新時代的作戰原則,就是要能靈活因應任何的威脅。這是美國海軍得以不那麼悲壯地離開越南的原因之一。
電影《捍衛戰士》換來的功名成就,很快轉化為內部的嫉妒與排擠。從創校以來就面臨各種危機的TOPGUN,從來就不被認為應該成功。會成功,是因為他們具備飛行員該有的堅持與毅力,以及能洞察事實的原委。TOPGUN創造了一個開放、自我檢驗、又讓個人能夠學習成長的傑出文化,是取得成功的關鍵。
但今天的TOPGUN還是當年的那一個嗎?國防部的長官是不是又再犯50年前的錯誤呢?
作者簡介:丹「洋基」彼特森(Dan “Yank” Pedersen)
1953年加入美國海軍,1957年成為戰鬥機飛行員。1969年成立海軍戰鬥機武器學校,也就是那個因同名電影,被人們以「捍衛戰士」稱呼的神祕單位。彼特森參與過越戰,有12年駕駛戰鬥機的經驗。官拜海軍上校,曾擔任包括超級航空母艦「遊騎兵」號艦長等重要職務。他有6,100小時飛行時數以及1,005次的航艦成功降落紀錄,飛過的機型多達39種,再加上空戰教官的身份,他是人們口中所指稱的「傳奇人物」。
入選「棕櫚泉航空博物館」和「聖地亞哥飛行及太空館」名人堂,1982年退伍後從商,目前在加州聖地牙哥市郊定居。
出版社粉絲頁: 燎原出版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實驗性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牛奶工」介紹
訪問編輯:鄭莛
內容簡介:
大眾無法忍受我的沉默,所以他們必須捏造謠言,
將我烙上污穢、放蕩、令人困擾的女孩的印記。
「他們充滿創造力的想像,聽在我耳裡無疑是最大的毀謗」
我從沒想過,看似無傷大雅的「邊走邊看書」,
竟成了影響他人感官的嚴重威脅。
從遊民到2018年英國布克獎(Man Book Price)得主、北愛爾蘭首位獲獎作家──安娜‧伯恩斯最具實驗性的代表巨作!
「以獨特的敍事方式挑戰傳統文學思維和模式,令人意外又彷彿身歷其境。」──布克獎評委
「這是一個以辛辣、諷刺語言,串起的有關殘酷人性、性侵和抵抗的故事。」──布克獎評委
少女無情地揭露了一個,長期視暴力、沉默、虛偽不公且殘酷為常態的社會真相──
「我和牛奶工的謠言,為什麼該由我來驅逐?由我來駁斥顯然是由造謠的人說出且對他們的謠言被否認會很不高興的人?」
在1970年代一個充滿暴力且戰亂的無名城市中,一位十八歲的少女遭已婚權威人物「牛奶工」的覬覦與騷擾,牛奶工利用權威與地位逼迫威脅少女。少女獨自吞下恐懼、不安與內心煎熬。然而,在這個城鎮中,流言蜚語發酵竄出,少女從一個受害者成了破壞家庭的第三者,也成了他人眼中不正常且令人困擾的女孩。
安娜‧伯恩斯以急促、意識流的寫作方式,透過主人翁少女或自信、或不知所措、或迷惘的口吻,描述一個極度壓抑的社會,導致多數的沉默大眾,以及特意的「無作為」社會氛圍。同時本書也點綴著黑色幽默,時而強烈譴責強暴文化以及女人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如何被偏見看待,滿含難以隱藏的憤怒與危險。
作者簡介:安娜‧伯恩斯 Anna Burns
1962年出生於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寫作逾20年,伯恩斯是第一位獲得布克獎(Booker Prize)的北爾蘭小說家。她至今出版過三本小說,第一本為2001年出版的《沒骨氣》(No Bones),該小說於2001年獲得溫妮芙德‧霍特比紀念獎(Winifred Holtby Memorial Prize)。她的第二本小說《小建設》(Little Constructions)出版於2007年,而第三本小說《牛奶工》(Milkman)於2018年出版,並成為了該年英國布克獎、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 for fiction)之得獎作品。
出版社粉絲頁: 臺灣商務印書館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實驗性意思 在 實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的相關結果
實驗 是指某種假設,或者驗證或質疑某種已經存在的理論而進行的操作。通過控制變量產生不同的結果,實驗有助於人們理解現象之間的因果關係。實驗的目標各有不同,尺度。 ... <看更多>
實驗性意思 在 實驗研究法 - MBA智库百科 的相關結果
實驗 研究法(Experiment Research)實驗研究法是定量研究中的一種,其目的是顯示傳播因素間直接的因果關係。著名傳播學者P·坦蘭鮑姆曾經給控制實驗下過一個定義:實驗 ... ... <看更多>
實驗性意思 在 实验性是什么意思 - 百度知道 的相關結果
实验性 是什么意思 · 回答. 您好 · 达成的条件太苛刻了 · 实验,指的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尽可能地排除外界的影响,突出主要因素并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