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賀!! 榮興劇團「一夜新娘一世妻」入圍「傳藝金曲獎」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推廣客家戲曲文化超過30年,是苗栗縣無形文化資產中傳統藝術類「採茶戲」的保存團體,發揚客家文化不遺餘力,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同時入圍3大獎項,其中客家大戲《一夜新娘一世妻》入圍最佳團體演出獎,榮興工作坊入圍最佳傳統表演藝術影音出版獎,而鄭榮興也入圍最佳音樂設計獎。
阿昌哥今日頒贈獎牌表揚鄭榮興、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及榮興工作坊,並感謝他們為客家文化的付出,將傳統客家採茶戲推向國內外舞台,本屆傳藝金曲獎,將於10月9日晚上7時在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盛大舉行頒獎典禮,讓我們一同為我們的苗栗之光加油打氣,並預祝他們勇奪大獎!
#傳藝金曲獎
#鄭榮興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榮興工作坊
#得大獎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favoriteZheng 宜璟古箏彈箜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Facebook 介紹文 新年快樂!我是宜璟古箏🥳希望您會喜歡我的音樂,我們一起來聽好音樂吧! 『抖音』:guzhengkonghou666 『IG』:favoritezhengching 『Facebook』: 古箏小妹 『youtube』: favoritezheng 購買桃花古箏曲譜連結...
客家採茶戲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2021/08/22 (日) 下午1600-1700 🔎 FM96.7 環宇廣播電台 客庄花路米
📌 #客庄DoReMi# #非客籍同學的客家傳統戲曲奇幻旅程#
📌本週單元來賓: #陳詠翔# #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客家戲學系#
🔻在客庄社區裡最有土地連結和文化不可取代性的「 #客家傳統戲曲# 」表演藝術,經過田野調查中發現,客家傳統戲曲之所以較不被一般大眾青睞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一般人對於客語的認知度有限,因此,客家傳統戲曲的精髓「 #客語# 」,反而成了客家傳統戲曲發展和傳承的甜蜜負擔。然而事實是如此嗎?究竟「 #語言# 」是傳統戲曲發展中最大的「 #助力# 」還是「 #阻力# 」呢?此外,傳統戲曲的魅力可不可以跨越世代和族群的「 #制式框架# 」呢?
🔻今天在我們每個月的《 客庄DoReMi》的單元,我們年輕在學的大學同學領路人,是來自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客家戲學系的「陳詠翔」同學,而且還是一位「 #非客籍同學# 」,但是主修的科目卻是「客家傳統戲曲」!在不暗客語的陳同學眼中及實際的學習上,客家傳統戲曲迷人的地方在哪裡?所面臨的學習及傳承的困境又在哪裡?我們要和陳同學及客家戲學系裡的非客籍學長、姐們,一同來搞清楚、弄明白!相當有趣喔。
🎼節目播放歌曲|
1)客家大戲─地獄變/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2)大戲/陳永淘
3)做得/吉那罐子
📢📢📢 #客家包打聽# #傳統戲曲#
引言人:李佳,客家戲曲學院的畢業生,桃園市的客家人,現為廣播及活動主持人。
台灣的傳統戲曲大致可分為大戲、歌舞小戲與偶戲三大類。「大戲」是指由演員扮演戲劇腳色,代言劇中各種人物,且情節結構完整,藝術形式周全之戲曲表演,目前台灣傳統大戲包括南管戲、九甲戲、北管戲、四平戲、歌仔戲、客家大戲及京戲等劇種。
而「客家大戲」則是從客家三腳採茶戲發展而成的,是客家族群的代表劇種。其曲調以平板為主,客家山歌和民間小調次之,有時也採用歌仔戲曲調。它的唱詞以四句七字為主,演唱時最大特色是以數來寶的表現形式,經常語帶雙關,內容詼諧逗趣。
客家大戲經由戲曲改良不斷演化,從【老時採茶】、【新時採茶】到【老腔平板】,漸漸演進成【平板】。目前,【平板】成為大戲的主要唱腔,又被稱為【改良調】,而客家採茶戲也開始兼備文戲與武戲的演出規模形制,而能與其他劇種在戲園表演場所中相互抗衡。
客家大戲唱腔除由「九腔十八調」發展變化外,也吸收其他劇種及民間歌謠小調,作為客家大戲的養分,不斷茁壯,與歌仔戲的發展過程相似,可算是台灣本土所產生的劇種之一,並不斷在創新演進,已逐漸走向精緻化與專業化,甚至進駐「國家戲劇院」,將客家戲曲文化帶到國家藝術殿堂,呈現新的藝術風貌!
客家採茶戲 在 謝長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個月出版的「東京人」雜誌,以「從台灣傳統表演藝術 認識當代台灣」為題,介紹台灣這塊土地的複雜多元歷史和表演藝術的多樣性。在疫情擴大前,東京的台灣文化中心協助該雜誌編輯赴台灣實地採訪,所以報導相當深入。內文提到依1928年台灣總督府的調查,當時有登錄的傳統表演藝術團體,多達111團,內含北管戲、京劇(北方官話)、南管戲(泉州話)、歌仔戲、布袋戲(台灣話)、客家採茶戲(客語)等等,非常豐富而多元,後來雖然因戰爭爆發,很多劇團無法經營被迫解散,但也有少部分艱苦奮鬥,仍在傳承演出,崑曲劇團、布袋戲、歌仔戲近年都曾來日公演。
從這些傳統表演藝術可以看出台灣土地和歷史多元的生命力和包容力,也因此當代台灣在性別平等、非核家園及LGBTQ等進步或永續議題上,都能領先亞洲其他國家,希望這個報導能讓更多日本人瞭解台灣的傳統文化,也期待其介紹的藝能團體,在疫情平息後,都能來日本演出。
客家採茶戲 在 favoriteZheng 宜璟古箏彈箜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Facebook 介紹文
新年快樂!我是宜璟古箏🥳希望您會喜歡我的音樂,我們一起來聽好音樂吧!
『抖音』:guzhengkonghou666
『IG』:favoritezhengching
『Facebook』: 古箏小妹
『youtube』: favoritezheng
購買桃花古箏曲譜連結:
https://shopee.tw/rose.love.simple777/5317472102/
購買吳宜璟(古箏小妹)的專輯Albums訂購如下:
https://shopee.tw/%E5%90%B3%E5%AE%9C%E7%92%9F-%E5%8F%A4%E7%AE%8F%E8%88%87%E5%A4%9A%E5%AA%92%E9%AB%94%E9%9F%B3%E6%A8%82%E3%80%8A%E7%AE%8F%E5%B3%B0%E7%9B%B8%E5%B0%8D%E3%80%8B-i.28881118.6016098684
客家採茶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待宵花:阿祿叔的八二三」小說介紹
專訪作者:王瓊玲
內容簡介:
★★見證八二三,描繪八二三,讓八二三不再是冰冷陌生的數字!★★
2017年名作家王瓊玲撼動人心的最新長篇史詩小說
描繪最慘烈的戰爭 刻劃最堅忍的精神 流露最動人的真情
一張紅色兵單,讓性情耿直、生活純樸的嘉義梅山莊稼漢阿祿,踏上了不可逆轉的人生道路──金門八二三砲戰,不僅摧殘了國土,也炸毀了阿祿的人生,然而他不屈的靈魂,就像遍布金門海濱的待宵花,在愈黑的夜裡開得愈美麗……
幼年喪母、少年喪父,在最疼愛他的小阿母改嫁後,命運多舛的阿祿,一直到妻子阿香過門後,才有了自己的小天地。夫妻倆相互扶持,依著四時挑竹筍、割檳榔、翻田土、插秧、搓草,吹著南風,迎來一季季豐收,過著恬淡的日子。然而,一張不可抗拒的紅色兵單,炸碎了平靜的日常,更把阿祿轟進了黑暗深淵……
戰爭是人類最愚蠢的行為,它將勝利建構在無數生靈的死亡之上,將每一個獨一無二的血肉之軀,簡化為一組冰冷的編號,視為一枚渺小的棋子。從純樸的嘉義梅山,來到殘酷的金門前線,命運之神將如何擺布阿祿?在共軍上萬餘顆砲彈的突襲下,他將面對怎樣的未來?
作者簡介:王瓊玲
臺灣嘉義梅山鄉人,東吳大學中文所博士。曾任世新大學中文系創系系主任。現任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所教授,專研古典小說,著有《清代四大才學小說》、《古典小說縱論》、《夏敬渠與野叟曝言考論》等學術專著及百餘篇學術論文。
王瓊玲從事學術研究多年,驀然回首,發現生命的提升與救贖,必須仰賴於文學,於是毅然投入創作的行列。廣受好評的處女作《美人尖》,已發行簡體字版與英文版,為海內外各大圖書館典藏,並由臺灣豫劇團改編為建國百年大戲。第二本小說《駝背漢與花姑娘》則以一貫雋永的文字描繪人性,其中的〈阿惜姨〉亦被改編為豫劇【梅山春】。二○一四年出版首部散文集《人間小小說》,以深情幽默的筆法寫出生活的點滴與憧憬;首部長篇小說《一夜新娘》,描述臺日之間錯縱的情感、糾結的人性,深受好評。
至此,王瓊玲再開創小說結合多類型戲劇之路:二○一五年,先與中研院院士曾永義合編崑劇【韓非‧李斯‧秦始皇】;二○一七再編創京戲【齊大非偶】,並改編小說《駝背漢與花姑娘》為同名的客家採茶戲、改編小說《一夜新娘》為歌劇【望風亭戀歌】及現代話劇【一夜新娘】。
客家採茶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人間小情事」散文介紹
專訪作者:王瓊玲
內容簡介:
將生活織成一張細密情網,續說人間情話!
人間小系列第二部 2017年有情上市
還記得閱讀《人間小小說》時,笑中帶淚的感動嗎?
現在,《人間小情事》深化、擴大了這份動人情懷,
讓我們隨著王瓊玲生動風趣、溫柔暖心的筆調,
一起用有情之眼,欣賞這萬物有情的大千世界!
那條嘉義梅山的公車路上,承載了年少時的點滴回憶,積累了人生的種種歷練,
在匯聚豐沛養份後,最終蜿蜒成一條寫演的不歸路。
走在這條寫演之路上,回首前塵,心頭蕩漾著深深感動;
遙想未來,則懷抱無限希望,期盼深耕後開出燦美花田。
最會說故事的王瓊玲,以一貫詼諧風趣的筆法,娓娓道出對往事的回憶、對文學創作與戲曲藝術的熱情,以及對域外人事物的感懷,字裡行間蘊藏深刻動人的感性,將有情的世間萬物編織成一張細密的「情網」,深深網住讀者的心,令人動容,低迴不已。
★★特別收錄★★ 〈閨蜜小甜〉名作家王瓊玲首部現代都會小說
她亮眼,我傷眼。
她笑起來花好月圓,我笑起來月缺花殘。
她俏溜溜、水靈靈,是讓男人心臟狂跳的天菜;
我烏麻麻、肥嘟嘟,是男人哼鼻子的恐龍妹。
兩位外貌、性格迥然不同的女子,是彼此最重要的「閨蜜」,她們共享生活中的喜悅,也一起分擔憂傷。許久未見的二人,因為一趟意外的行程,揭露讓「她」的人生發生重大動盪的故事,也激起了「我」內心的滔天巨浪。在幾經痛苦掙扎、自我探問後,二人是否獲得了心緒的昇華呢?
且看王瓊玲如何用輕鬆詼諧,卻又真情感人的口吻,
敘寫現代都會女子纖細敏感、柔腸百折的內心世界!
作者簡介:王瓊玲
臺灣嘉義梅山鄉人,東吳大學中文所博士。曾任世新大學中文系創系系主任。現任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所教授,專研古典小說,著有《清代四大才學小說》、《古典小說縱論》、《夏敬渠與野叟曝言考論》等學術專著及百餘篇學術論文。
王瓊玲從事學術研究多年,驀然回首,發現生命的提升與救贖,必須仰賴於文學,於是毅然投入創作的行列。廣受好評的處女作《美人尖》,已發行簡體字版與英文版,為海內外各大圖書館典藏,並由臺灣豫劇團改編為建國百年大戲。第二本小說《駝背和與花姑娘》則以一貫雋永的文字描繪人性,其中的〈阿惜姨〉亦被改編為豫劇【梅山春】。二○一四年出版首部散文集《人間小小說》,以深情幽默的筆法寫出生活的點滴與憧憬;首部長篇小說《一夜新娘》,描述臺日之間錯縱的情感、糾結的人性,深受好評。
至此,王瓊玲再開創小說結合多類型戲劇之路:二○一五年,先與中研院院士曾永義合編崑劇【韓非‧李斯‧秦始皇】;二○一七再編創京戲【齊大非偶】、並改編小說《駝背漢與花姑娘》為同名的客家採茶戲。《一夜新娘》,亦被改編為歌劇【望風亭戀歌】及現代話劇【一夜新娘】巡演海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