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認識「微歧視」吧!】
或許這個詞彙對大家來說有點陌生,也有許多疑問。我們希望透過簡單的介紹,讓大家初步認識這個概念,也一起來檢視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是不是也不小心犯了「 #微歧視」的錯誤呢?
「透過微歧視的概念,主要也是想讓有善意但還不理解原住民族的朋友知道,雖然你不是惡意,但這樣的說法真實傷害到我」-Ciwang Teyra|台大社工系助理教授
#Q1.歧視就歧視,還有分這麼多哦?
「微歧視(Microaggression)」(又翻譯成微侵略、微冒犯)是1970年代美國學者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主流社會對於非主流社群的細微歧視行為。調查顯示,不只是心理,微歧視更對北美原民造成了實質的健康衝擊,近幾年來北美的原民社群也開始力倡主流社會應正視微歧視的影響。
「微歧視」並不是說這種歧視類型比較「微小」,就字面上而言,可以理解成「隱微的躲在善意背後的歧視」所以,不是在說原民遭到歧視經驗的可以被淡化或忽視、更不是指我們受的歧視經驗是微小的、可以輕忽的。這個概念本身的發展,是在提醒主流社會,很多時候「自以為」無意、無害或無傷的言語或行動,卻可能還是會因為不同族群截然不同的生命經驗和歷史創傷,對聽的、看的人造成了傷害。這也是許多原住民族人的生命歷程中,非常沈重的經驗。
#Q2.我沒有惡意,為什麼這些句子和問句會傷到人?
許多娛樂節目主持人,喜歡在對原住民講話時後面加「的啦」以為是一種親近的表現。在電影大尾鱸鰻二中,「呼嘎蝦嘎」胡言亂語的達悟族人,穿著傳統服飾的他們,卻被揶揄是「馬桶蓋」髮型,當時導演說沒有要傷害原民的意思,觀影的主流社會甚至認為「只是開玩笑沒什麼大不了」,「原民不需要小題大作」,忽略了原民社會很多朋友真的受傷了,這是「懂得笑就不會恨了」嗎?這正是微歧視這個概念想要表達的:聽的人真的受傷了,即使說話的人沒有惡意。
許多原住民在和主流社群互動中常被問到「你是原住民,那你很會唱歌跳舞嗎?」「你是原住民?你這麼白,看起來不像欸。」這些問題的背後隱藏一個近乎偏見的假設,認為某種樣子的原住民才能被稱作原住民,不符合某種條件或特徵的原住民,似乎沒有當原住民的權利。這樣的假設,忽略了當代原住民族隨著歷史殖民壓迫和社會變遷,有著多元的樣貌與經驗。不論歧視或微歧視帶來的傷痛,都有著相當的重量,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很希望能夠讓到主流社會大眾認識到、那些無心的話,真的可以把人傷得很痛;且若日常生活中長期經驗到類似的事件,很容易會影響被歧視族群的身心健康。
#Q3.面對微歧視,你/我該怎麼做?
如果你是原住民:當面對一些自認為對原住民友善、但說出的話語和做出的行動卻讓人頭皮發麻的人,如果我們直接挑明跟他說「你就是在歧視」,通常得到的反應是對方啟動防衛機制、強烈否認並拒絕接受,甚至可能會築起一道牆,不再接觸原民議題或話題。透過分享微歧視的概念,並進一步友善說明為什麼那些話語和行動會令原住民感到不舒服,來慢慢讓主流社會理解,或許是一種好的策略。
如果你不是原住民:透過微歧視的概念,主要也是想讓有善意但還不理解原民的朋友知道,雖然你不是惡意,但這樣的說法真實傷害到原住民朋友。如果希望善意能真的被傳達,需要進一步去思考,我們該怎麼問問題、怎麼互動交流,才可能減少因為不理解而對原民造成傷害。
但除了從個人來改變,從結構面來打破歧視的方式則是,如果台灣社會可能真的在主流教育中將原住民的經驗與知識納入,讓非原民與原民的朋友在教育過程中從小接受原住民族知識與觀點,使每一個族群的人都能夠彼此認識、並且擁有尊重多元文化的態度與思考,才是最最根本的解決之道。
【延伸閱讀】
刻板「原」罪從哪來?研究「微歧視」的台大學者盼修復族人創傷|報導者|2019.05.06
https://www.twreporter.org/a/urban-indigenous-peoples-micro…
女生都很細心、客家人都很節儉… 原住民都很會運動唱歌?!奇怪內,為何這些讚美不見得讓人高興?|MATA TAIWAN|2016.04.06
https://www.matataiwan.com/2016/…/06/dont-praise-indigenous/
你被「微侵略」了嗎? 日常生活中的歧視 其實很普遍| ETtoday國際 |2016.03.17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60317/664577.htm
我的痛,你在笑:要求《大尾鱸鰻2》立即道歉|原青陣聲明稿|2016.02.24
https://www.facebook.com/…/a.76252852377…/1250716991623303/…
客家人為什麼節儉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整天看到很多台灣人取笑中國人玻璃心,但其實台灣人也玻璃心得很。不過是被中國人講句很節儉,就有人可以玻璃心碎,然後上網討拍哭哭。是有沒有想過身為客家人的齋主,這輩子都被別人說節儉背後的社交壓力XD
首先,我想節儉、適度和過量是需要特別說明的概念,最簡單的例子就以餐廳點菜來說。過量的人會點太多餐點,有些只是抱著好奇心,也吃不完,剩下的大量餐點也只得送做廚餘。節儉與適度在表現上都是將自己的東西吃完,但也有自我是否滿足之分,節儉所指的就是人其實沒吃飽,但覺得要省下這些錢。但適度可就不同,適度是指在點餐前就知道自己的需求、食量、喜好,因此可以做出「適度」的決定。
對無知的暴發中國土豪來說,他們不懂甚麼叫做探尋自我內在價值,所以不懂得「適度」其實比過量代表的意義更深也更多。在南北戰爭時期的美國餐廳,其實就與現在的中國土豪很相似,那時的美國餐廳必須要有數十種菜色,因為客人喜歡豪奢,點的菜色很多,卻總是不吃完,藉此來顯示自家經濟地位的超凡。
所有的「適度」都是需要歷經「節儉」和「過量」的,當你對自己不夠了解,你就不容易做出適度的決定,因此在人生過程中,你會需要不斷的嘗試,有時會點太多,有時會點太少,到了最後你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定位,這就是探尋自我的過程。
為什麼全世界都不喜歡土豪暴發戶? 因為他們缺乏對於內在的追求。傳統貴族文化之所以得以存在,是因為貴族子弟從小就得磨練心志,追求內在精神價值,所以當他們完成貴族學校或修道院的教育後,內在變得充實和有價值後,才稱得起貴族的名號,絕對不是單單有錢這麼容易。這也是為什麼工業革命後的文學家,每個人都要對資產階級或搞工廠的消費習慣和品味嘲諷又嘲諷。
是說,這篇文讓我另一個悲哀的點,就是有不少台灣人會因為這樣的言語而感到自卑。這似乎說明了還有很多人喜愛暴發戶的豪奢品味,也難怪甲山林建設公司和遊戲公司如此受到大眾的歡迎,想那大直的建案標語主打「總裁城堡」,齋主我就笑到直腸口裂開。
客家人為什麼節儉 在 阿金的鑄鐵鍋遊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七拼八湊炒千絲
#反芻成長印象
剛結婚時喜歡聽年長同事們的廚房經驗談,有位燒得一手好菜的同事全是跟婆婆學的,從她的外省掛菜色完全看不出是本省人。(外省、本省是我成長的年代人們常用的語詞)
有一是她過年必做的素菜~十全十美,用十種素材炒出十香菜,說是江浙菜,我爸爸卻從沒做過,當時還懷疑這是江浙菜嗎?就像一般熟知的客家菜薑絲大腸、客家小炒,先生是客家人卻說這些家裡從來沒吃過,他對這種刻板印象滿有意見的。
這麼多年來我也一直沒做這道素菜,不久前follow的七十歲網美操著一口台灣國語推銷鍋子示範炒千絲,讓我動念來開煮,想不到這素菜竟然擄獲老小的葷胃,雖然前置處理切絲挺耗時的,後續入炒很快就能完成,尤其涼吃也不錯,炒多了冰著當備菜也方便,又顏色多元滿符合健康取向,真是的~我怎麼現在才做這道菜呀~還好相見不嫌晚,小孩大了也才肯吃這一味吧。
#反芻成長印象
跟妹妹閒聊,她提到國中時期非常討厭爸爸,爸媽常常吵架打架,小孩通常比較愛媽媽,也不了解吵架原因,所以覺得都是爸爸不對。
我有點嚇到,雖是手足成長印象卻很有差距,我大妹妹七歲,看過父母爭吵的時間更長,也數不清有多少次邊哭邊拉扯阻止他們打架,卻沒有出現討厭他們的想法,很早我就理解他們是因用錢態度起爭執,甚至認為是他們年齡相差十九歲的代溝所造成,這是深深影響我人生走向與價值觀的地方。
雖然不曾討厭他們,也不到敬佩的程度,因為是父母,所以自然地愛他們。
敬佩,是在自己生養子女後,是時候到了記憶會不自主的竄出不斷的反芻,尤其是到了中年、大齡這階段,才更體會他們,特別是父親。
畢竟和妹妹差了七歲,對父親的記憶更多,所以講了幾個印象中的爸爸⋯問她記得不?
爸爸工作勤奮,生活節儉堪稱鐵公雞,雖然重視金錢,卻是一個很有生活情趣的爸爸。
我家透天厝的頂樓宛如空中花園,那是爸爸建構夢想的地方,每年三四月桃花盛開花瓣如雨隨風飄落,路人總是不禁抬頭仰望,鄰居們也開始期待桃子熟成的到來。更多時候是噗通一聲,掉下來一顆楊桃,有時是檸檬,還曾摔下來一隻雞,樓頂放養的雞太恣意奔跑啦⋯過年時更壯觀一盆盆盛開的蘭花,我現在也養花,養得哩哩啦啦,不由得欽佩起無師自通爸爸的那雙綠手指。
問妹妹記不記得爸爸勤於工作卻幾乎每個星期天都帶我們出去玩,雖然常是不花錢的地點,新公園、陽明山、碧潭、木柵仙公廟⋯
他也常帶我們去淡水碼頭堤邊釣魚,八里渡船頭抓螃蟹,爸爸不買現成魚餌,領著我們在土堆裡挖蚯蚓,爸爸好神~為什麼總是知道哪兒的土裡有蚯蚓,爸爸真是十足的生活高手!
記不記得我們綁在便當上的棉繩,那是從米袋車縫解下的棉線,爸爸收集棉線後搓揉成棉繩,每天早起準備好五個小孩的便當綁上棉繩固定,再一聲吆喝~起床囉!
想想自己有這麼勤快養育孩子嗎?
父親一出生喪母,七歲喪父,幾近孤兒長大只唸過三年書,寫得一手好字,常說字如其人要求孩子字要寫得漂亮,我因此字也不差。經歷動亂的時代他隻身來台,胼手胝足經營雜貨店天天踩著三輪車奔波而能留給孩子們一人一屋。
問,我們有這種本事嗎?
成長印象反芻越多,敬佩越多,父親的偉大是在生活中細密處,許多體會是自己年齡到了,觀察父母的角度隨時光挪移,才更清楚。
妹妹聽著聽著,從她的眼神,確定地已經看到不一樣的爸爸,我想隨著年齡增長,時候到了她會反芻更多,成長記憶也不見得都是正面的,透過反芻,學習跟過去和解,正是我現在修習的功課。
雖說父母在成長印象中有很多爭吵,更讓我看到母親偉大的一面。爸爸在七十歲後漸漸失智因慢性病纏身最後臥床,十年~媽媽像照顧孩子般細心呵護爸爸,常常親親抱抱逗爸爸開心,其實爸爸已經不記得我們了。
那時的媽媽正是我這時候的年紀,這年齡的我更深切體會那是多麼偉大的愛。
人說夫妻是牽手,我雖從未看過父母親牽手同行,卻見到比牽手形式外更偉大的愛。
願以此文感恩我深愛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