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 Youtube 演算法,今天被推薦到一個德國音樂老師教鋼琴的頻道,本以為標題有中文,只是因為標題與介紹有做語言版本而已,沒想到是全程講中文,腔調還是「台灣國語」。
更多墨痕:http://espro.cc/1/ink
===========
先介紹這部影片,主題是台灣有名的垃圾車之曲,貝多芬寫的《給愛麗絲(For Elise)》,這首曲子被台灣用來當垃圾車提醒民眾出來敦親睦鄰,呼吸新鮮空氣,順便倒垃圾的音樂。
影片裡,安迪老師推測了愛麗絲可能是誰,順便爆料貝多芬有很多女朋友是他的女學生,啊也不是爆料這是公開秘密。
(影片連結請點文章)
影片介紹完了,接下來我們不免要問:「為什麼一個在德國漢堡音樂大學教鋼琴的教授,中文流利,腔調還是台灣的?」
身為工程師,好奇心被挖起,當然去查了谷歌,才發現有不少人被 Youtube 推薦,大家也都有類似疑問。但我看 Youtube 頻道介紹沒說明,安迪老師的臉書也沒解釋,好不容易才在谷歌查到一篇部落格文章,該作者闡述認識安迪老師的經過。文章是2019年寫的,內文沒寫時間,但我是根據「蕭邦誕生兩百年」這句話,判斷是2019年完成的文章 (連查個時間都要發揮柯南精神啊...)。連結如下:
(略)
就文中所述,安迪老師是在大學時,到師範大學學中文 (很多外國學生都是在那學中文的),而且他還娶了台灣老婆 (很多外國學生都是在那找到結婚對象的)。總之,也難怪他人在德國,還能保持中文流利與標準的台灣腔調,並用中文教學了。
(本文非業配啊,這種應該也不會有業配啦)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