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小孩玩世界-從耶路撒冷到巴勒斯坦「伯利恆」
這一段熱血沸騰的故事有收錄在我們的書中,但精采的照片無法全放進書中,我就用這篇來補一下。環遊世界365天之中,不是每一天都是舒舒服服出門,有時候為了某個地方,也是得掙扎很久,最容易的就放棄不去,在旅館滑手機一整天,但人生有限,現在不去,可能一輩子也去不了,而對我來說去或不去,一切早就已經註定好了。
雖然前一天有先討論過,如果今天下雨的話,還要不要按原定計畫去伯利恆?都到這了,距離舉世聞名的「伯利恆」,那個傳說中耶穌誕生的地方,同時也是基督教的起源地,就只有車程半個多小時的城市,可以放棄不去嗎?今天不去,明天也是安息日也去不了,接下來要去特拉維夫了,沒有機會再去巴勒斯坦。
----------------
早上起床,發現窗外還是滴答下著雨,溫度冷冷7度,開著的暖爐也熄了燈,看來又停電了。連續兩天早上起床都停電,冷冷地起床不太舒服。
今天禮拜五,除夕夜,也是以色列的「安息日」,傍晚之後輕軌、公車跟商店都要關門,街頭會是空無一人。所以要出門得早一點,怕太晚回不來,知道今天會是個硬仗,我們出門前幫孩子把衣服穿暖,確保他們不會凍傷,而我的背包也盡量把備用的衣服帶上,怕孩子淋濕。
我們有共識,決定要去了就會一起盡力做到,但如果外面的情況無法控制,例如狂風暴雨,或是巴勒斯坦那邊有什麼狀況,就得隨時撤退,畢竟那是我們不熟悉的地方,網路資訊也不算多。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對於下一個要去的地方感到徬徨,但也因為這樣讓我們更想去走走紀錄,看看未知的世界,或是大家比較少去的國度。
邀請你來看看我們在小年夜的旅程,從耶路撒冷進伯利恆。
😛覺得不錯的話不彷留個言,分享、按讚互動一下喔
讓我有更多的力量把更精采的照片整理出來^^
#全世界都是我家 一家五口的環遊世界之旅
https://reurl.cc/KAreXe
安息日要做什麼 在 Cheap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那些逃過黑死病制裁的地區
14世紀的歐洲黑死病,帶走了7500萬~2億人的生命,全歐洲唯獨這三個地方沒事
【#米蘭】
黑死病首先在義大利發難,義大利人口密集,且大量人口居住在城市,照理說應該死傷慘重,確實熱那亞、威尼斯都慘遭滅頂之災,但米蘭卻神奇地活了下來,米蘭竟然沒有爆發過一次瘟疫。
其實瘟疫有到達米蘭,但當時的市政局、議會快速做出反應,不由分說地把受感染者隔離起來,且是毫無人性的那種,把所有門窗釘死,還好只有三戶受感染,也第一時間阻止了病菌的傳播。
同時米蘭關閉了大部分的城門,只開放幾個小門,並由軍隊嚴加看守,只允許少部分的人可以出入。
米蘭因此躲過一劫,防疫觀念與現代也都蠻像的,只是暴力了點。
【#荷蘭】
荷蘭其實也是重災區,不過那是荷蘭南部,荷蘭和比利時的偏遠地區躲過了這次的浩劫,但是是什麼原因,不得而知
【#波蘭】
對比前面兩個小地方,波蘭可是一個大國家,不過那時候的波蘭與今天的波蘭不同,對於歐洲史上的地獄倒楣鬼,多災多難的波蘭國界在過去幾百年來,無數變更,更是被瓜分了三次。當時的波蘭比今天的波蘭還小,領土形狀也差很大
關鍵因素是當時波蘭國王卡齊米日三世做的正確決定,嚴格的封鎖波蘭國界,雖然還是有瘟疫蔓延到邊界,但威力相對小很多。
此外還有說法是波蘭養了很多貓,貓會抓老鼠,但這應該只是幹話,現在許多科學家認鼠疫不需要老鼠,靠空氣就可以傳播。
#是猶太人的關係嗎
另外一個解釋是,波蘭有很多猶太人,因為猶太人的衛生習慣好,像是猶太人的法律,強迫一個人必須在一天內多次洗手,但在中世紀的歐洲,人人都是胎勾鬼,可能半生都不洗手,且猶太人每周還要洗一次安息日澡,反觀歐洲人是不洗澡的,此外猶太法律禁止猶太人在惡臭的地方祈禱
還有猶太人非常團結,他們覺得照顧病患和死者是義務,屍體埋葬前也會洗淨屍體。
按照今天的標準,猶太人的生活環境優於一般人,也就讓波蘭躲過了這次的劫難。
安息日要做什麼 在 波阿斯 Boa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以猶未盡 第十二篇/ 怒氣沖沖的巴勒斯坦烤肉
流浪旅人都是不按表操課的,所以在我沒有特定行程的時候,我就會隨性地在巷弄裡走走逛逛。這次的旅途我住在大馬士城門附近,屬於東耶路撒冷,一般人對這區的刻板印象,都會覺得不太安全,所以很少有觀光客來。但當我實際走訪,在巷弄內所看到的景象,其實都是很庶民、很真實的當地人生活。舉凡食物、衣服、日常用品都有,絕大多數店家都是當地人才會來採買的,外來面孔並不多見。
有天我閒來無事,走走逛逛,肚子餓了便隨便找了個烤肉攤。那是一家小小的、很不起眼的烤肉攤,就那麼幾坪空間,一眼就能望穿。小廚房裡,廚師在宰殺牛、羊、雞等食材。我觀望了一會兒,拿了一些想吃的東西,又等了一下,直到我咬下第一口時,我必須說,這個原本只想歇歇腳的烤肉攤,卻有著全世界最好吃、最鮮美的烤肉。我現在都還能記起咬在口中香嫩多汁的口感,尤其是雞肝,我猜,那可能是天堂掉下來的。
經過烘烤的食材的香味,那真的是……。
為了我心目中那全世界最美味的烤肉攤,我連續三年回到同一個地方,而第二次再訪這家烤肉攤是兩年前的事。那天我剛到那裡,門口坐著幾個阿拉伯裔巴勒斯坦青少年,全都盯著手機螢幕看──原來全世界的年輕人都一樣。當我還在想著要點些什麼吃的時候,接下來發生的事真的嚇到我了。
其中一位坐在門口的年輕人,突然怒氣沖沖地往我這走過來,不明就裡地劈頭就問:「What is this country?」
這裡是什麼國家?我心想,這裡當然是以色列啊!但這個問題這麼敏感,在全世界都那麼敏感,如果這麼直白的回答這位巴勒斯坦年輕人,未免也太找死了。我現在可是隻身一人在以巴交界處啊!
人在面臨危急的時候,果然腎上腺素分泌會變得旺盛,我當下整個人都機警起來。
「You tell me!」(你跟我說!)我回得冷靜。
他激動的回答:「Palestine! This is Palestine!」(巴勒斯坦,這裡是巴勒斯坦!)
後來這個年輕人又繼續直抓著我嚷嚷,要我看他手機裡的某個youtube影片。影片中,有一位阿拉伯婦人在一陣爭執中,被以色列警衛推倒在地,聽他在那裡七嘴八舌,應該是要我評評理。可是我一個華人能評什麼理呢?就別多說些什麼,讓事情就這樣趕快過去了吧。我半推半就地就這麼安靜的聽他說了一下,沒多久,他也就自討沒趣的離開了。
還好過了這一關,這一來一往,全身細胞不知道死了多少。那接下來呢……接下來就繼續接著看點些什麼吃,不然真是浪費難得來這裡的時間。
去年,我因為出差又再度回到以色列,第三度想回頭找那家烤肉攤時,竟然發現,那間小店已經不做生意了。眼看大門緊閉,沒能再吃到我心目中排名世界第一的烤肉,當然是有點小小失望,舊地重遊唯一的目的沒能達成,那就該走了。回過頭隨便攔了台計程車,上路離開。
我上的這台計程車,司機是個阿拉伯人。我坐在車內看著窗外時,錯身經過一位從服裝上就能看出是非常傳統的猶太人。那天是安息日,遵守傳統猶太教條的猶太人是不能工作的,所以當他們走在路上發現有人還在做著「討生活」的事,應該覺得格外刺眼,頻頻向我們車內豎起中指。但那位阿拉伯司機大哥也不是好惹的,一路就叭──叭──叭──的按著喇叭,還一面回嘴,沒在客氣的。
老實說,我心裡當時有點為這位司機大哥抱不平,猶太人可以守他們的安息日,阿拉伯人不用守這個儀節,當然可以照樣地討生活,有什麼不對嗎?心裡雖然是這樣想,但我也只能看著,沒能說什麼。
正常的安息日,街道上本來應該要很安靜的,這時的喇叭聲,像極了不滿的抗議,瀰漫在空氣裡。
那位巴勒斯坦少年人,有他的委屈,因為他覺得自己國家的人被外人欺負了;守著安息日儀節的猶太人,也有他們的不滿,因為他們覺得在他們的地界上,有一個外來人這麼不尊重這項重要的傳統;至於我搭上車的那位阿拉伯司機大哥,那更是冤枉了,畢竟他只是做著每天該做的事,出來討生活而已。
我夾在這三個角色中,其實不過是很短的瞬間,但,那樣的民族、國家、信仰的對立,卻再清楚不過的攤在我的眼前、觸到我的腳跟。而我也知道,這每一個委屈與不滿背後,有很多事是說不清楚而且沒有正確答案的。有一部漫畫中的台詞這樣說道:「就算是再好的人,只要認真努力的話,在某些人的故事中,還是會成為壞人。」在這樣的景況中,我清楚知道自己有多無能為力,多說都只是在論斷而已。
當看到有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像個英雄一樣出手拯救,有時真是會讓人自我感覺良好。可並不是每當有人把問題帶到你面前時,都是你該伸出援手的時候。人如何面對問題,會很真實地反應生命的某個過程:有人正好處在學習與問題很真實地、赤裸裸地相處的時候;有人正在學習如何接受幫助;有的人根本還困在問題所帶來的情緒裡……。
在你想當英雄前,至少要懂得分辨現在是什麼樣的狀況,更何況,幫助,也並不是只有出手把問題解決掉這麼一種方式而已。
很多時候我們該學習的,與其實際「做出」些什麼,還不如忍住「不做」些什麼。選擇是否介入一件事情需要分辨的智慧,而介入一件事情後要有足以處理的身量。如果兩者都不具備,那還是旁觀地傾聽就好。
「不該」做出些什麼的時候,要忍住什麼都不要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把介入的手收回來,仔細地傾聽就可以支撐一個人的脆弱跟委屈。英雄不是只有一種當法,軟性的力量,許多時候是更強大的。
什麼是信仰(faith),什麼是宗教(religion)?我曾經聽過一個這樣的描述,這是目前為止,比較接近我心中理想的詮釋。
信仰,是個人對所信仰的對象產生的主觀互動經驗,轉變成生命中生根且難以奪取的信念。是一種關係,也是一種選擇、一種態度或一種堅持,不是今天你早上起床感覺還不錯,覺得可以繼續相信就繼續相信,明天感覺有點懷疑,就放棄不想相信了。它不是一種搖晃的感覺,是大過自己理性與感性層面的一種堅定。
而宗教,比較是一種外在行為,例如交換,好比說是用好行為或是單純的祭物供品去交換自己想要的事物;或是單純描述在制度內運作的群體活動,人會在固定的時候做固定的事情,如:無意識,習慣性地燒香、朝拜……等等。但除此之外的大多時間,它與個人的生活與生命無關。
人的一生中會經歷許多理性上不能解釋的際遇,以及情感上難以跨越或修復的破裂,就算有答案或應對的方式,其實我們也並不一定會因此釋然,但這也是讓人發現自己所擁有的是信仰,還是只是宗教。信仰不是用來解釋生命的,而是用來支撐生命的,支撐那些無法靠自己跨越的許多時刻。
《以猶未盡》
不斷重新認識自己、誠實面對自己的渺小
誠品:https://reurl.cc/A8pn8p
博客來:https://reurl.cc/VX7pX6
金石堂:https://reurl.cc/KjqKxm
讀冊:https://reurl.cc/7on9rl
MOMO:https://reurl.cc/KjqKAm
異象工場:https://bit.ly/36SXt32
格子外面:https://reurl.cc/n0y6nv
實體店面:
誠品 金石堂 各大書局 、正藝美學空間Ar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