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撒奇萊雅族黃金文老師
讓我們一起追悼撒奇萊雅族的重要文化推手 - 奴娃旦歐•辜木的ci Nuwa Watan o Kumud(漢名黃金文,以下簡稱黃老師)。
黃老師的辭世,無疑讓撒奇萊雅族損失非常重要的原民文化領航者及推手,榛蔚感到無限的惋惜及哀痛,對於黃老師在原民族群、文化及花蓮地方的重大貢獻獻上無限敬意,也期盼年輕族人傳承精神,繼續推動讓撒奇萊雅族文化發揚光大。
黃老師讓榛蔚印象最深刻的是推動族語教育及文化傳承那份熱情及不懈奮鬥之心,親自帶領族人與中央共同編修族語教材,也長年擔任原住民語的考試及競賽評審委員,推動族語教育及文化。除此之外,黃老師還多次在火神祭中擔任主祭,也是撒奇萊雅族樂舞重要的傳承者。黃老師與族人成功推動撒奇萊雅族正名並獲為台灣原住民族第13族,更在在去年登錄維基百科中成為台灣第一個上線族語,雖然撒奇萊雅族內人口僅997人,但強大的生命力及能量因黃老師推動而點燃傳承之火,成為台灣原民族不可或缺的力量,是撒奇萊雅族後代子孫永遠的典範。
更讓榛蔚欽佩的是,黃老師在生前親力親為,使用ipad平板編寫創制維基百科科目,書寫非常困難的的「哥白尼天體運行理論」、「牛頓運動定律」、「公平與正義」、「中華民國教育部」、「俄羅斯共和國」等上百條艱深的條目,撒奇萊雅族語不僅指拘限於地方,更讓語言邁向國際化,讓全人類看見台灣撒奇萊雅族的努力不懈。
黃老師的離去雖然讓人惋惜,但致力於語言文化傳承奮鬥精神與成就令大家感佩,榛蔚希望後人能夠加緊腳步,承先啟後,承接黃老師的哲學、倫理、知識、技能、經驗,延續復興撒奇萊雅族文化的希望 !
🖌奴娃旦歐•辜木的 簡介(1947-2020)
1⃣英文發音ci Nuwa Watan o Kumud,漢名黃金文
2⃣時任
國福里里長
首任原住民族委員會撒奇萊雅族專任委員
撒奇萊雅族自治委員會第二任委員長
火神祭主祭
3⃣榮譽
原住民族委員會二等原住民族專業獎章
4⃣事蹟 (事蹟繁多不及備載)
國內外學者專家博碩士論文、學術論文、專書及報章文學之報導人
族語認證考試奇萊阿美語、撒奇萊雅族語考試委員
全國國語文競賽評審委員
國立政治大學撒奇萊雅族語特約諮詢
台灣撒奇萊雅族協會代理理事長
花蓮縣撒奇萊雅族自治協會理事長
原住民族委員會語言發展中心語料編輯委員
原住民族電視台撒奇萊雅語族語主播
撒奇萊雅族傳統領域調查主要調查人
撒奇萊雅族搶救瀕危語言計畫師徒制專任教師
維基百科 - 台灣原住民人物列表 : https://reurl.cc/R4ZnRD
學術倫理教材 在 鬼才阿水Awa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當學術都失了格調,大學教育還剩下甚麼?
中原大學一躍佔據搜尋排行榜與新聞話題,並不是學校有了多特殊的成就,還是學生站上國際舞台,而是一名副教授招名威遭到學校脅迫,要求向全班同學特別是陸生致歉,起因是上課時提到「中華民國」、「武漢肺炎」等字詞引起陸籍學生的不滿,校方兩度要求教師當眾道歉,事件遭踢爆後,迅速引起社會軒然大波。
我上學期正巧在世新大學授課「網紅經濟與實作」選修時班上有四位陸生,學期末時仍有兩位陸生,我想以我的經驗來談談學術的界線,連帶提一下大學講師所需準備的內容與資料,換算薪資值得不值得。
去年的九月,我正式回到我的母校世新大學教課,雖然我是廣電系畢業的,但後來我經營個人頻道與品牌,加上對行銷產業的熟悉,前往到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擔任講師,其中除了解析當代的社群媒體的運作,也教導學生如何掌握時事脈絡,培養敏銳度來成為一名優秀的行銷人才。
在2019年的9月到2020年的1月,這段時間有將近七成的社群熱門討論內容與政治有關,我在課堂上也會分析國民黨、民進黨、綠黨、時代力量、民眾黨等社群布局,做不同的分析與內容,我自己大學時很討厭講師有其鮮明的政黨色彩,所以我特別在課堂上不會特別講說哪個政黨好,只是單純以素材來討論。
其中第一堂課時我除了自我介紹外,就特別在課堂上中提到,台灣是一個多元且具包容性的國家,所以社群上激烈的討論也是交流的一環,千萬不要害怕與人有互相往來的衝突,不論任何議題皆是如此,後來持續地分享平台的變革歷史,當時最成功的案例分析與熱門影片。
第一堂課下課後,便有兩位陸生同學表示要退選,認為與其想像的內容不同,我沒有多問後便繼續我的課程,而後分組演練,我要求每位同學都必須要與組員開設屬於自己的社群,題材不限,有美食、創作、迷因、時事等都有,其中還留下來的兩位陸生也分散到不同組別。
不得不說,能夠來到台灣的陸生們,無論在家中的經濟條件或是本身擁有的學術涵養都是相當不錯的,既然想要來台灣學習,一定代表他們有不同的期望,曾經我也問過他們,來到台灣是不是會有甚麼不習慣的?
「許多事情與我們所認知的並不相同,唯有親眼目睹,實際感受才是真的。」還記得那位陸生的女同學是這樣跟我說的。
【很開心你願意來到台灣,台灣的一切必然與你原本的環境有所不同,但也正因如此,正能替你的心中帶來不同的刺激,無論是文化衝擊、政治體系、經濟規模、學術研究等,你千萬切記,來到這邊學習就要讓自己成為一杯空無一物的杯子,你才能真正地吸收到東西,否則你既有的東西就滿出杯子後,我們再怎麼灌輸學術都是沒有用的】
後來這兩位同學都在我的課堂上拿到相當高的分數,並且在第三周的課後,我發現班上多了很多沒有選修的陸生來我班上旁聽。
過去提到世新,許多人心中的想法就是世新是藍到不行的學校,我念書時也有老師會帶著學生前往中國參訪,價格很便宜,旅程很值得,不過我當時窮到也沒去就是了,但世新好歹也是傳播領域的代表學校,特別是傳播學院,大家對於媒體識讀有批判都相當有自己的想法,學校一律給予教師相當大的自由。
因為我的課程不是一般的普通課程,我是以業師的身分進去講課一學期,所以我的鐘點費比一般的大學講師一小時700多出不少,如果正常一位老師一個學期兩學分的話,一學期大概可以拿到25000左右,過程中除了交通往來耗費的時間外,還有大量的備課時間,像我住在桃園前往世新教課,我中午出門,基本上到家都晚上八九點了,這還不包含我準備教材的時間。
但我仍然很感謝,當時我的課程後方還坐著一位學校的老師,從未干預我的教學內容,更是給予我許多鼓勵,學校也有配給我一位助教來協助我完成行政庶務,讓我能夠專心在教學上。
但每次上課,我得要先閱讀各式各樣資訊,我自己的創作也不能停,每天還得解決同學各式各樣的問題,當時我開了一個賴群,全班40幾位同學,天天都有不同組別面對到的執行問題、同學們的糾紛、情緒低落等內容,有實習或是工作機會還順帶介紹給他們。
說真的,以大學目前的教育環境,我認為老師們真的是以一種作育英才的心態才有辦法留存,以相同的內容與薪資,我真的寧可在家睡覺或是去接個一兩場業配,都比我整個學期教課輕鬆太多,我今天運氣好,遇到的學生素質都挺不錯的,萬一遇到學生狀況很差,毫無學習心態,我想過程中我可能也心態爆炸了。
我常在想,大學的教育究竟是帶給我們甚麼?
我認為是獨立思考與學會對話,這兩件事情都是對於未來人格發展上非常重要的,今天中原大學之所以令人詬病,就在於校方完全放棄思考與對話,全班95%是台灣學生的情況下,竟然得要因為5%的陸生,犧牲掉自己的國格、降低學術的價值觀與認知,只為了不小心觸碰到少數的玻璃心陸生,甚至不願意接受副教授的溝通,只強烈要求一定要當眾道歉。
早上我更是看到一篇內容中寫著 - 取自 高度台味
中原現任校長張光正之父張靜愚,曾任國民黨蔣中正身邊的英文翻譯,官拜中將,為中原大學創始人之一。張光正接任中原大學校長後,獨攬董事會大權並控制校內行政任命權。更不顧外界眼光,修改校長任命資格,將年齡限制上修,意在佔據中原山頭成就一方霸業,永不退休。
張光正在公民運動期間,屢次打壓參與學生,並於太陽花學運、反課綱、同婚等社會議題,利用校方名義或與「其他友校」發聯合聲明,召開記者會反對及譴責當事人。曾說出「學生搞學運以後工作會沒公司要」之脅迫性言論。
張光正的惡行蔓延校園,教職員也無一倖免。常態性無視教育倫理、大學自治及學術自由,任意開除、打壓與其意見不合的教授與行政人員。此次更限制教授課堂言論,將其已染色的魔爪深入課堂。
-------------------------------------------------------------------------
我常在想,過去這些打著反共大旗的人,看見自己的後代舔共媚共比誰都兇,甚至要求教師們當眾道歉,只為了能夠得到中國給得更多利益,不知道心裡會怎麼想?
至少我就非常欣賞黃秋生,戲裡是人渣,戲外是英雄,歡迎你成為台灣人。
訂閱YT : https://awater0911.pros.si/NRWL5
IG : Awater0911
鬼才阿水Awater的東吳水軍社團
在家沒事想看水哥直播聊天 -
「浪Live」4791472 / 鬼才阿水Awater
勾選「搶先看」並且「加入水哥社團」
會更容易看到我的文章與內容喔~
早上九點更新文章
晚上九點更新影片
時事議題不定時更新
學術倫理教材 在 謝伯讓的腦科學世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知道早期的精神外科手術有多野蠻嗎?為什麼連前美國總統甘迺迪的妹妹羅斯瑪麗,都難以倖免?超過七萬人淪為刀下喪屍的野蠻手術發明者,憑什麼拿到諾貝爾生醫獎?
還有,1848 年轟動一時的美國鐵路工人蓋吉(Phineas Gage)穿顱案,到底是真是假?蓋吉究竟有無因為額葉受損,而出現人格改變?蓋吉死亡 8 年後,為什麼他的主治醫師哈洛(John Harlow)竟然會跳出來改口翻案?
今天就要來幫大家介紹一下,大腦額葉的驚悚懸疑故事!
《大腦好好玩》第五集語音+文字版: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91204cul002
-\-\-\-\
額葉與人格
-\-\-\-\
要談到大腦額葉的功能,我們就要先來聽一個非常驚悚且不幸的故事,主角就是美國總統甘迺迪的妹妹羅斯瑪麗(Rosemary Kennedy)。
大家應該都知道甘迺迪家族對美國政治有重大影響力。除了約翰甘迺迪曾擔任美國總統,家族還有多位成員都在法政界擔任重要職務。
甘迺迪家族在政界影響力很大之外,還有一個常被提到的八卦就是,這個家族似乎帶著某種厄運。甘迺迪家族成員中死於非命的就超過 10 位,遭到刺殺、空難、藥物過量、意外、自殺等,真的是非常多災多難。
那約翰甘迺迪的妹妹羅斯瑪麗發生了什麼事呢?羅斯瑪麗出生時,就因為人為因素而大腦受損。因為她的母親生產時醫師來不及趕到,護士就要求她把胎兒夾緊在產道之中先不要生出來,等到醫生來了再生。
可能是因為這樣,導致了羅斯瑪麗在出生時出現暫時性的缺氧而讓大腦受損,使得羅斯瑪麗從小就有智力發展遲緩的問題。除此之外,她到了青春期及 20 歲成年之後,還出現了癲癇、情緒不穩以及暴力行為等狀況。
羅斯瑪麗的社交行為最讓甘迺迪家族頭痛。根據報導指出,羅斯瑪麗 20 多歲時在教會學校,時常會半夜溜出宿舍參加各種派對。她的父親非常擔心她會因此染上性病、懷孕並因此影響到家族的名聲。
因此,1941 年(羅斯瑪麗 23 歲)她的父親就決定讓羅斯瑪麗接受大腦手術,希望能因此治癒羅斯瑪莉的精神問題。
那是什麼樣的大腦手術呢?就是當年大名鼎鼎、盛極一時的「額葉切除手術」。
很可惜的是,手術一結束,醫生和家人馬上就知道手術失敗。羅斯瑪麗的智力和行為表現退化成 2 歲孩童,她無法正常走路和說話,從此住進了精神療養院直到去世。
雖然甘迺迪家族從此不用再擔心羅斯瑪麗會做出什麼不名譽的事影響到家族名聲,但是付出了更慘痛的代價─他們所熟識的羅斯瑪麗從此無法正常和人互動,等於羅斯瑪麗已經提前從這個世界上死去。
-\-\-\-\
額葉切除術是什麼?
-\-\-\-\
羅斯瑪麗所接受的「額葉切除手術」到底是什麼?為什麼當年連甘迺迪家族這麼龐大有影響力的家族成員,都會去接受這樣一種手術?
要追溯額葉切除術的來歷,我們就從葡萄牙的莫尼茲(António Egas Moniz)醫師說起。
莫尼茲早在從事額葉切除術之前就已經相當有名氣。當年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發明了腦血管造影術(在血管中打入顯影劑,再透過X光來照出血管狀態的攝影技術。這項技術一直到現在都還是腦血管病變檢查時的重要方法之一)。
此外,當年的莫尼茲還對一件事很有興趣,就是希望透過神經外科手術來治療精神疾病。
-\-\-\-\
顱骨穿孔術
-\-\-\-\
其實透過神經外科手術來改變人類行為,已有不少先例。比方說,第一個例子是來自古代的「顱骨穿孔術」(trephination; trepanation)。
考古學家發現,有時候挖出來的古代人類頭骨上面,會有明顯是人為用硬器挖出來的洞;而且有些洞的邊緣骨頭有癒合的痕跡,因此判斷應該不是人類死後才挖的,而是生前就挖的洞;癒合的現象也顯示這些人並沒有在手術中死亡,存活了一定的時間。
這些有洞的頭骨最早可以追溯到史前的新石器時代,顯示顱骨穿孔術的歷史真的非常久遠。
顱骨穿孔術一直沒有在人類歷史上消失過。透過各個時期的歷史文學、繪畫、文獻和器具,都可以發現顱骨穿孔術的痕跡。
比方說,荷蘭知名畫家包士(Hieronymus Bosch)1494年一幅名畫《愚蠢的治療》,就是畫顱骨穿孔術的手術過程。另外,歐洲許多國家博物館中也常常可以看到來自18世紀的一整組顱骨穿孔手術器具。
雖然歷史上的顱骨穿刺術一直都存在,但畢竟不是正規的醫學療法,也沒有確切的醫學療效紀錄,因此很難被醫學界認可。也因此,以外科手術破壞大腦來改變人類行為模式的做法,大家也一直半信半疑。
但在 1848 年,一個知名的案例引起了大家對前額葉的矚目,也開始讓人思索透過手術改變大腦的可能性。
-\-\-\-\
美國鐵路工人穿顱案
-\-\-\-\
1848 年,發生了轟動一時的美國鐵路工人穿顱案。因為鐵路施工時發生爆炸,導致一根鐵棍直接從工人蓋吉(Phineas Gage)的左臉頰下方穿入,一路向上刺穿他的左前額骨。
所幸蓋吉活了下來,外傷也復原了,並直到 12 年後才去世。蓋吉沒死是個奇蹟,但這個穿顱案最讓人感到驚訝和津津樂道的,是蓋吉的「人格」似乎因為前額葉的損傷而出現劇變。也因此,這案例常被稱為是「前額葉與人格有關」的第一個神經學案例。
談到蓋吉的前額葉與人格變化案例前,我們需要稍微深入一點,先聊聊這個案例到底正不正確。
這個把人類前額葉與人格相連在一起的第一個神經學案例,我相信很多本來就對大腦有興趣的朋友應該早就聽過,修過心理學或認知神經科學的聽眾也一定都在教科書上讀過這個故事。
但是,最近有一些學者考證文獻之後,發現這個故事似乎有相當大的渲染成份;也就是說,當時在科學上其實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持「前額葉」和「人格」的關係,而是因為媒體的錯誤渲染使得故事以訛傳訛、變本加厲地誇大宣稱。
此話怎麼說呢?我們一起來還原一下歷史。1848 年蓋吉受傷後,立刻接受了哈洛(John Harlow)醫師的診治;同年,哈洛發表論文報告了蓋吉的特殊狀況。
有趣的地方在於,哈洛的第一篇論文中,完全沒有提到蓋吉有人格上的變化;至於認知能力,哈洛提到了蓋吉的記憶力完全正常,但其他的認知能力則沒有多談。
這篇文章一刊出,科學界一片譁然,沒有人相信這是真的。
第一、怎麼可能有人受了這麼嚴重的傷還存活?第二、怎麼可能這麼嚴重的腦傷,竟然沒有損及認知功能?
在眾人滿腹狐疑的罵聲之中,波士頓的另一位醫師─畢格羅(Henry Bigelow,也就是率先引入乙醚當作手術麻醉藥物的醫生之一的醫生),跳出來準備對哈洛補上致命的一刀。
畢格羅一開始根本不相信哈洛的論文,於是親自請病人蓋吉到波士頓徹底檢查一遍。檢查完畢後他發現哈洛似乎沒錯,蓋吉的確沒什麼異常,於是原本想要對哈洛補刀的畢格羅就變成了哈洛的支持者。
於是,畢格羅在哈洛論文發表的兩年後(1850年)也發表了一篇論文,指出蓋吉一切正常。從此以後,這個案子暫時塵埃落定。
在接下來的 20 年間,大家都知道蓋吉就是前額葉受損、但是認知能力一切正常的特殊案例。當時的學術界也常拿這個例子來反對顱相學(即反對大腦功能分區),因為蓋吉的額葉受損,但是認知功能卻完全正常,所以額葉好像不太重要,大腦看似沒有功能分區的現象。
不過,20 年後(1868年)怪事發生了。這個時候病人蓋吉已經去世,但是哈洛醫師卻突然跳出來翻案。那一年哈洛醫師發表了第二篇關於蓋吉的論文,他竟然提到蓋吉的人格其實跟受傷之前有很大的差異。
這篇論文一出,很快就受到當時支持顱相學的學者歡迎,也因此搭上當時的風向,哈洛的新說法,從此變成教科書中關於額葉與人格的經典案例。
-\-\-\-\
為何翻案?
-\-\-\-\
大家聽到這邊,應該會覺得很奇怪吧。為什麼哈洛會在 20 年後才翻案呢?如果蓋吉真的有人格改變的現象,哈洛為什麼不早點說呢?為什麼偏偏要等到蓋吉死後 8 年(1868年)才提出,此時也已經死無對證,再也沒有人可以仔細檢驗他的人格和認知狀況。
還有,哈洛在 1848 年第一篇論文發表時,就表示要找機會再次檢查蓋吉的心理和認知狀態,為何蓋吉接下來活著的 12 年間,哈洛都沒再去檢查呢?
這個謎團我們可能永遠無法解開。或許在 1848 年,哈洛礙於當時學術界反顱相學的氛圍,所以才不敢報告蓋吉的人格變化?是否是因為 1868 年布洛卡語言區已被發現和公佈,學術界的風向開始轉向支持顱相學大腦區域化後,才使得哈洛勇於公開當年看到的現象?
又或許,哈洛只是看到學術界的風向轉向支持顱相學大腦區域化,因此出現了觀察者偏誤?所謂的「觀察者偏誤」指的是當人帶著某個假設去找證據時,很容易只看到支持自己假設的證據。
這個案例中,由於哈洛本身就是顱相學的支持者,因此可能特別容易看到支持顱相學大腦功能區域化的證據,甚至錯誤地回想起蓋吉可能根本從來沒有出現的人格變化。
說哈洛的報告可能有偏誤,也不是空穴來風。有學者發現哈洛 1868 年的報告有至少兩處以上的錯誤:例如,蓋吉是在 1860 年死亡,但卻誤報成 1861 年;另外,蓋吉曾經出國到智利的時間是 1854 年,而不是哈洛所誤報的 1852 年。
而且,哈洛 1868 年報告中論及蓋吉人格變化的證據,其實非常地薄弱且主觀,因為僅僅根據蓋吉的朋友及舊識的口述,其實很難斷定一個人是否人格轉變。比方說:
第一、難道幾個蓋吉的朋友說蓋吉變暴躁,他就是真的變暴躁?這種說詞似乎缺乏客觀判准。
第二、就算真的變得暴躁,這真的算是人格轉變嗎?還是只是暫時情緒不穩?
第三、就算蓋吉真的變得暴躁,有沒有可能是因傷導致行動不便、社交不順利、沒工作沒錢,才讓脾氣改變,所以暴躁的原因其實是因為社交等其他因素,而不是前額葉受傷所致。
總而言之,這個教科書中關於前額葉與人格的經典案例我們應該要稍作保留,帶著批判的質疑態度。哈洛 1868 年的論文出版後,許多媒體報導不斷地加油添醋,最後塑造出大家今天看到不太真實的蓋吉故事。所以,假消息或偏誤的新聞不是今天才有,其實在整個人類媒體歷史之中俯拾即是。
-\-\-\-\
腦白質切除術
-\-\-\-\
我們再回到腦葉切除術的發明者莫尼茲。莫尼茲當時已知顱骨穿刺術,也知道鐵路工人穿顱案,但由於欠缺臨床的實證資料,所以莫尼茲想要透過神經外科手術治療精神疾病的想法,也一直遲遲沒有啟動。
直到 1935 年,莫尼茲終於看到他等待已久的實驗結果。這一年,美國神經科學家福爾頓(John Fulton)切除了黑猩猩的前額葉,發現一隻原本脾氣暴躁的黑猩猩,當牠的額葉全部被切除之後,居然變得非常溫馴且行動遲緩,因此福爾頓推論額葉可能和情緒或情緒調控有關。
福爾頓在倫敦第二屆的國際神經學會議上發表時,莫尼茲就在現場。莫尼茲在演講一結束後,馬上上前向福爾頓詢問這樣的手術是否能被用來治療人類的精神疾病。福爾頓當時認為這有點可怕,可能還是要謹慎為妙。
但莫尼茲顯然已有定見,一回到葡萄牙的醫院,馬上就開始了人類的腦葉切除手術。莫尼茲可以說是劍及履及,隔年(1936 年)就完成了 20 個病人手術。
他當時主要在頭顱上穿孔,再用針筒注射入酒精破壞前額葉,或是插入白質切除工具來直接破壞前額葉。他的報告宣稱:20 個病人中,有 7 位病人的精神病徵明顯改善,有 7 位些許改善,另外 6 位則沒有變化。至於觀察到的眾多副作用,他都宣稱只是病人暫時性的適應不良而已。
當時在倫敦第二屆的國際神經學會議上聆聽福爾頓演講的,除了莫尼茲之外,還有另外兩位美國的醫師,分別是弗利曼(Walter Freeman)和華滋(James Walts)。
這兩位醫師回到美國後第二年,就進行了美國第一起腦葉切除手術。隨後,他們更進一步改善且簡化手術程序。
他們的新版手術中,醫師不需要在頭顱上挖洞,也不用藥物麻醉,而是直接透過綁在頭上的電極來電擊大腦,讓病人進入暫時性的昏迷,在幾分鐘之內,透過細長的大腦白質切除針,直接從眼球上方的小空隙穿刺進大腦,把切除針轉一轉,切斷其中的白質。短短兩三分鐘,手術就完成了。
由於新版的手術不再是破壞腦葉中的神經細胞所在灰質,而是去切除神經纖維所在的白質,因此名稱也由原本的「腦葉切除術」,變成了「腦白質切除術」。
當時,弗利曼還透過拍攝廣告和媒體宣傳,盡力推廣這項新的手術,腦白質切除術瞬間風靡一時,變成精神疾病的救星;莫尼茲更在 1949 年因為這項手術而獲得諾貝爾生物醫學獎。
手術過程實拍宣影片(驚悚慎入):
https://youtu.be/ziC9skl2Zn4
我們開頭提到的羅斯瑪麗.甘迺迪,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接受了腦葉切除手術。當時操刀的兩位醫師,正是弗利曼和華滋本人。就這樣,額葉腦白質切除術很快便風靡全球,被用來治療重大精神疾病病患。
-\-\-\-\
黯然收場
-\-\-\-\
1952 年,莫尼茲進行第1例人類腦葉切除術的 16 年後,有一種叫做CPZ(chlorpromazine)的抗精神病藥物問世。腦葉切除術的需求快速下降,隨之而來的還有各種副作用檢討,以及對這種手術的倫理議題討論。
科學家逐漸發現,腦白質切除術後的患者通常都會喪失行為動機,其智力和認知能力也會受到影響,羅斯瑪麗.甘迺迪就是典型的案例。換言之,這些精神病患等於是被破壞了大腦,而變成行屍走肉,根本不能算是被治癒。
很快的,蘇聯、日本和德國都陸續禁止了這項不人道的手術,美國也在 1967 年禁止腦葉切除術,這項盛行了 31 年的野蠻手術,終於劃下句點。
雖然手術不再存在,但是 31 年來所造成的傷害卻無法抹滅。根據統計,這數 10 年間,美國就有超過 40,000 個病人接受過腦白質切除術,全球則有超過 70,000 個手術案例。
雖然這項手術已經成為不堪回首的一段悲慘歷史,但它也讓科學家從這段負面教材中學習到了額葉的特殊功能:包括動機、行動、思考和調控情緒等等。無奈的是,有好幾萬人的生命,都因此而陷入永不可逆的黑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