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抽好禮 #記得看到最後
「你是否曾經想過自己的夢想是什麼?」
「你想要成為怎樣的人?」
還記得…..剛出社會的我👧🏻,頂著滿腔熱血,那時候在診所、醫院幾乎天天超時工作,10小時以上已成常態,天天早出晚歸😵,後來覺得太沒有生活品質,下定決心不再繼續賣肝,輾轉來到工時正常的營養品公司,每天朝九晚五、工作穩定,起初覺得很棒,可以天天準時下班,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什麼都漲了,就只有薪水沒漲,雖然工作很穩定,但卻完全沒有成長,因此,也讓我再度重新思考…..「這真的是要我的生活嗎?」、「這份工作的未來性與發展性又在哪裡?」🤔
但反觀過來,想要更好的工作更優渥的生活,最根本就是提升自己的價值!💪
所以我開始做不一樣的改變,開始兼著發展我的自媒體,寫部落格、創立粉絲專頁等,原本以為憑著自身的營養專業應該就夠了?
但其實….真的很不夠!😖
隨著時代的變遷,閱讀習慣的改變,部落格文章,寫了沒人看?
可能要轉為圖解甚至拍攝影片的方式,照片拍攝、影片錄製、圖文製作、網站架設、自媒體經營,甚至各種行銷、設計等等,這些都是需要學習的新領域。
【Hahow 職涯封印解除】學習新技能看這裡👉https://bit.ly/3pcd4na
👩🏫所以初步我選擇了 Hahow的線上課程「手繪轉電繪,我選 Procreate」,主要是想應用在圖文製作這塊,因為自己本身對繪畫也蠻有興趣,覺得用自己繪製的圖文去分享營養資訊給大家應該很不錯,但卻一直苦無方法,而且在認知中手繪製圖轉電繪,好像很麻煩?所以就漸漸地放棄了這件事……
直到最近看到朋友分享用iPad的電繪,以及 Hahow 好學校 的課程介紹,突然發現…..電繪其實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難?
Hahow線上課程從Procreate的介面使用、手勢快捷鍵,到如何製圖單一物件,甚至完整的一張圖等,而且繪製的物件還能夠應到到影片剪輯中,非常方便,讓我可以更快上手!
除了電繪課程,Hahow上也還有各種不同技能的課程,像是剪片、網路架設、行銷等等,之後有空也都想上上看,畢竟現在這個世代,學會多重技能,對自己是有益而無害地,回想起早期這些只能靠自己找資料摸索,現在只要透過Hahow的線上課程,在家裡隨時就可以精進自我,非常方便!而且線上課程好處是隨時想看就看,沒有期限、不限觀看次數!
Hahow的課程內容非常多元,像是語言、設計、攝影、行銷、理財、程式、生活等,
剛好Hahow 6月份有職涯活動,全站課程都有享有折扣優惠、還有機會獲得100%現金回饋&禮包 (更多優惠資訊可到活動頁面查看喔!),大家可以趁著疫情宅在家,在Hahow 找尋自己想增進的技能或有興趣的課程,讓你用一堂課,換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因為最棒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
🎁最後Q老師要來送好禮,只要在此篇貼文按讚&留言
「如果可以重新選擇工作,我想要學什麼....」,例如:如果可以重新選擇工作,我想要學跳舞🤣
就有機會獲得Hahow 課程8折折扣碼 (共三名)!
⭐️活動截止日期:即日起至2021/06/20 24:00止,結束會於6/21抽出幸運粉絲😘名單會公布於留言處唷!(得獎名單抽出後5天內請跟我聯絡不然視同放棄)
#Hahow好學校 #職涯封印解除 #用一堂課換一次機會 #提升自我價值 #增加技能 #投資自己 #最有趣的線上課程平台 #自學那些學校沒教的事
學校沒教的10件事 在 Yale Chen 陳頁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日錢題:關於學貸,要不要貸款,要不要還?
.
我相信很多人只要上學,就會遇到一個跟錢有極大關係的問題,那就是學費...除了學費,還有一些住宿費啊!書籍費啊!其他哩哩叩叩的雜費...而這些費加起來就會讓很多人被壓得喘不過氣...
.
以台灣來說好了,光是大學一年的學費就差不多落在6-7千美金,等於台幣十幾萬,你覺得十幾萬的學費,會有多少人有辦法真的全部都拿出來?
.
所以這時候,「就學貸款」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存在!
可能有人會說:「學貸會讓很多人畢業後就要背負幾十萬的負債,工作都還沒找到,就得立刻面臨負債壓力,根本不是好事啊!」
但有一點不可否認的就是,它卻也同時減輕很多人在就學期間面臨繳不出學費的困擾。
.
以我來說好了,因為當初我爸媽不在台灣生活,所以我沒辦法申請學貸,我就只好努力打工去賺那些學費,所以我常常就會在想,如果我有辦法申請學貸,我就不用每天都在擔心繳不出學費...
.
Anyways,不管你對於學貸是什麼樣的想法,今天這個影片我和好葉想跟你一起來探討關於學貸這個課題,如果你想知道到底該不該學貸?學貸到底是好還是壞?你又可以如何運用這筆貸款呢?那你千萬不能錯過這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FfFQEVTYw
學校沒教的10件事 在 換日線 Crossi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職場,留意人性的黑暗】#那些學校沒教的事
在我的記憶中,幾乎找不到任何相同專業的人,在博士後階段可以有如此驚人的能力。然而,堪稱人生勝利組的他,卻憤憤不平的講著剛剛被上級主管中止的一個計畫。曾經的風光,沒想到會因為不諳人性,淪落到此地步。
如果他能更關注人性、處事更圓滑,以別人的角度去看世界,並且改掉老想用原則糾正他人的個性,事情發展會因此不一樣嗎?你也常在職場中罔顧他人心情,堅持做自己?一起看看作者想跟我們說些什麼 →
#職場
▍讀者投書全新攻略 → bit.ly/2JyY5PM
▍10 月徵稿:我的異地找房記 → bit.ly/2nfINII
▍2019 秋季號《回家,為台灣做一件事》→ bit.ly/2P9V3Yh
學校沒教的10件事 在 Podcast | 那些學校沒教的事🎙 2019-2020 的必吃
那些學校沒教的事#11 母親生日特輯—分享10件我從媽媽身上學到的事. Janet Lin · 30:41 · 那些學校沒教的事#12 聽Jacky Chou分享從軟體工程師轉行成為健身 ... ... <看更多>
學校沒教的10件事 在 學校沒教的事 的必吃
學校沒教 的事。 34 個讚。問題就在於,沒有人早些告訴我們世界運作之道。 ... <看更多>
學校沒教的10件事 在 [心情] 學校沒有教的事- 看板SENIORHIGH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必吃
學校沒教的事可多了,超多的。
我出社會發覺我高中時期一些該懂的,對自已人生有幫助的事,
但是學校都沒教,都是自已長大後才明白,
坦白說有點晚了。
然後去年常來這個板之後,
發現了怎麼還是照樣還是一大堆人連那些基本的東西都不懂,
我就覺得我們的教育部蠻遜的,一些實用的知識都不教,
演變成網友、PTT替代老師很多的職能。
我以下打的例子,有的人可能覺得小事情沒有什麼,
但是無知,就是沒有真實的知訊,
會造成很多困擾與麻煩。
例1
我覺得喝水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因為身體健康了,讀書才有效率。
我以前都是覺得口渴才要喝水,
但網路上有人說這樣子才喝太晚,
應該1次200CC,而且一次別喝超過500CC,免得腎臟受不了,
但是我以前上完體育課覺得口很乾,
就一次灌超多的水,後來想想真得很傷身體。
而且有1種說法是1公斤喝30CC,
就是60公斤1800CC1天,70公斤2100CC1天。
我相信上面的資訊還是有很多人不懂。
我也不清楚專家A和醫師B的說法有出入時,
到底誰才是對的。
我想這些都該由教育部跟衛福部討個說法後,
列入教材裡面才對。
例2
也沒有教我們該如何維持適當的體重。
我176公分左右,大學後差不多就68 到70,
其實有些胖,
後來從網路上才知道什麼叫BMI,
我不清楚你們這幾屆的課本是否有教,
反正我全部的減肥知識都是來自奇摩知識網、PTT等。
那個時侯就從國3一直胖到出社會,
直到2013年才減到65公斤。
但2014年又復胖到74公斤,
直到今年花了8個月的時間才又變成65公斤。
我回想起我國、高中也不懂一天的食量到底該怎麼樣才適中,
反正就跟著爸媽吃,
那時侯是小孩子什麼都不懂,
當然父母就成了我們學習、模仿的對象,
如果他們錯了,
我們當然跟著錯。
現在才發現他們吃太多了,
難怪他們的體重那麼重,
像我爸166左右,他體重起碼80公斤,
早上看他在吃飯,
周末的中午看到他在吃一個很大便當,
晚上又在吃一堆飯…有的時侯換成麵包
好像從非洲來的那樣子,
自從我開始減肥後,
他才受我的影響,也減了4公斤。
我相信大家從小到大,班上一直有體重超重的同學,男女都有。
像我以前班上有個女生差不多165公分吧。
但每次去保健室量體重時,班上的男生都會喊破百、破百,
那個數字就差不多在95到100之間跳動。
我算是少數沒有笑她的男生吧。
但是我也覺的這樣子的身材真得蠻礙眼的,
難道她自已都不覺得嗎?
像我爸的休閒就是愛看NHK的相撲,
我就覺得這有什麼好看的?
兩團肥肉就滾動?
也許他覺得那些人變那麼重都沒事,
還能夠名利雙收,
所以胖胖的也很好吧。
反正有那群人當墊背,
我這樣子算還好的啦。
我現在回想是不是胖同學的家人的飲食習慣都吃超多的,
所以她不知不覺地也被影響,
覺得很正常,
但是容貌上就是不好,會被男生取笑,
如果他們的父母有些自覺,
從國小時期就開始讓她有好的自我管理,
是不是就能夠避免掉那些心理上的被歧視被嘲笑的不舒服呢?
-----------學校沒教的事真得太多了。------------------
例3
學校也沒教我們怎麼把妹,後來網路上才知道有什麼戀愛心理學這種東西。
明明兩性交往很重要,
這種事也沒教。
我上了大學有修1門兩性關係,
後來才知道上當了,其實是在探討兩性相處之間的問題,
什麼女性自主,獨立意識什麼東西,
也沒有教具體怎麼追求女生的知識。
例4
學校也沒有教我們該如何利用時間。
我記得大概高中差不多5點下課,
4點沒課後,混個社團之類的到5點。
有幾天要補習。
可是補習班差不多6點半以後才上課,
以前也沒有老師跟我說中間的空檔時間怎麼利用。
如果沒有補習的那幾天,
是不是晚上吃飽後,從6點半開始,就開始讀書一直到10點鐘睡覺。
所以我以前這段時間都荒廢掉,
直到高三那1年,為了拼聯考才一直讀。
插個例5
學校也沒有教我們怎麼選擇1間適合自已的補習班,
我以前都是看榜單,上了大學後才知道很多榜單都是騙人的。
我以前常在等公車或是捷運的時侯看到不少小綠綠在背英文的單字,
現在當然也還看得到,
當時我就覺得她們就是很假,
因為制服秀出她們是最優秀的學生,
所以要展現給一般人看,
她們這樣子活很累人。
但是後來我發現到,利用空閒時間背單字很有效果。
1天累積個10個單字,雖然背又會忘,
但1年也有3650個份量,就算沒有每天背,
算3千好了,也很可觀。
可見我和她們的距離就是在每天1點1滴當中被拉開差距的。
我想台大就是這樣子累積出來的。
可是到了現在為止,
還是有一大堆同學,在高中板或是讀書板問該怎麼學英文…
我看到這些文章有一種輪迴的感覺,
怎麼還在問啊。
真得該有1本書教我們怎麼學習。
這些書,金石堂、墊腳石、誠品就一堆了,
但是有些同學就是不知道去書店找,
國家不重視有個屁用,
沒有標準統一的說法,
永遠還會有同學來這邊發問。
例6
沒有教我們家境不好,沒法補習該怎麼辦?
不是人人都有錢去補習的。
我如果就只有現成的教材可以讀,
請問這樣子該怎麼辦?
學校的老師亂教隨便教,
有問題該找誰問?
難道各所高中之間或是同所高中間的老師,
每個人得程度、教學熱情都相同?
不會吧。
所以遇到爛的時侯該怎麼辦?
例7
學校沒有教我們該如何選志願。
這個板還是有一大堆人回答,就興趣啊?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年紀越大後,才知道現實很重要。
選系有三個要素,
1大環境2自已的能力、天賦3興趣。
很多時侯我們得向錢看,
再來看自已有沒有能力勝任這份工作,
是不是能贏過這圈子的很多人?
至於對那件事本身是不是有熱情,
我覺得比重不該超過2成。
因為人的興趣是會變的。
生長在台灣這座小島上,
註定有很多工作是無法像中國、美國那種大國的學生那樣子想怎麼搞就怎麼搞。
他們的模式沒法完全照套在台灣。
可是學校也沒有教,
也是情有可緣啦。
因為老師都是活在封閉的世界,
我們也沒法要求沒工作經驗的人該怎麼生出那些知識來。
而且你沒有從事那項工作以前對它的想像,
和做了之後實際上的感覺,往往差很多,
有的時侯會誤上賊船,
男女都怕入錯行。
我倒是很同意有些學校採取什麼大一大二不分系的作法,
才不到20歲的年輕人哪裡懂得自已適合什麼,
可是這個也不是全國通行的作法。
變成說那間學校的學生才享受的到。
至於愛唸書的同學,就選醫科和電機系,
反正也符合家人和社會上的主流價值,
也就只能這樣子,不是嗎?
但是其它的人該何去何從?
學校沒有教的事太多了,真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15.136.4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ENIORHIGH/M.1444878171.A.1D6.html
※ 編輯: acbwanatha (59.115.136.40), 10/15/2015 11:15:53
※ 編輯: acbwanatha (59.115.136.40), 10/15/2015 11:44:56
軍公教裡面,教師算是很閒的一種職缺。
不想教的話,以後就等著被取代,
反正都已經有補習班或網路了。
你覺得你那種動作是標準的嗎?
1天到底該幾次,我想你也不知道吧。
我這個人都跟柯P一樣,凡事都要有個SOP。
照著做也許不是最佳解,但是一定不會出錯。
很多事情都該定出1個標準區間,讓人民遵守,
跟法律一樣,有個量刑的標準,
不會太重也不會過輕。
而不是每1代每1代都要靠經驗、試誤法在那邊浪費時間。
同樣的問題一直問。
※ 編輯: acbwanatha (59.115.136.40), 10/15/2015 12:01:03
※ 編輯: acbwanatha (59.115.136.40), 10/15/2015 12:05:13
我不是都說了在網路上查到了嗎?
你是哪隻眼睛看到我沒有上網查了?
看文都不看清楚,別來這邊混,好嗎?
如果網路萬能的話,要老師幹嘛?
生小孩的衛教知識,國家也是要有統一說法啊。
不然呢?各說各話?
※ 編輯: acbwanatha (59.115.136.40), 10/15/2015 12:08:08
浪費時間,還看幹嘛?這不是矛盾嗎?
最好是我以前發的文,你都不要進來看,
就不會浪費時間了。
※ 編輯: acbwanatha (59.115.136.40), 10/15/2015 12:10:2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