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女兒寫個在家自學一年的心得,她躊躇了一陣子,前天一動筆,三、四個小時寫出了五千字,寫的欲罷不能,超過我要求的字數。
寫的頂好的!
~~~~
自學一年心得
不知不覺間,我已經自學一年了,想想有些感嘆,就稍微和我的爸爸聊了聊這件事,結果,他思路清晰,很快的給了我一句話:「哦,自學滿一年啊,那就寫一篇三千字的心得吧,這是功課。」當下聽到有點無語,好吧,自己挖的坑自己跳,於是就有了這篇心得,來聊聊我這一年的經歷與學習。
為什麼會自學呢?一開始我自學時,身邊的同學與朋友是不相信的,一直以來我在學校的人緣都還行,雖不到真的很多朋友,但也不致邊緣,成績也沒有真的爛到哪去。
但事實上,我在學校的生活過得並不好。學習的部分,自從升上七年級開始,我的成績可以說是一落千丈,大約就是從第七名變成倒數第七名,生物數學地理變得困難,英文更是像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變得完全聽不懂,更要命的是學校一星期有五堂英文課,其中更有一堂是外師,全部都是英文,在得知有這堂課時,我的內心是崩潰的。
於是,在艱辛的七年級學業路上,只剩勉強過得去的歷史與公民,還有我唯一的希望國文。因為曾經遇過好老師,我的國文可以稍微自豪一下,在某次國文考試中似乎還得過全班第五名,為此我開心了很久;如果說國文可以稍微自豪一下,那麼作文就可以再自豪一點,我一直都很喜歡寫作,除了一次四級分,剩餘都是五級分以上,也常常被國文老師表揚。
但除此之外,就只能用一個「慘」字形容。隨著時間推移,我的數學開始跟不上,生物的難度也逐漸加大,社會科勉勉強強,原本就夠悲劇的英文更是變得慘不忍睹,偏偏英文的比重與考試是最多的,有成堆的英文考卷、講義,三個英文老師的功課更是讓我喘不過氣,那時,我很討厭考單字,因為我都是零分,不論怎麼努力都背不起來。
雖然,有許多熱心的同學幫助過我,有人會細心地告訴我錯的題目是為何而錯,有人甚至會在外師的課上幫我翻譯(在此深深感謝幫助過我的同學們,謝謝你們讓我撐過好一段時間),但還是無法彌補我的程度與考試範圍之間的落差,我開始逃避這一切,在上課時間寫小說,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我的校園生活過得開心一點。
在進入小說的世界後,與世隔絕,一切都是我能掌控的,不用被幾個成績欄的數字束縛,不用因為不擅長的事情而否定自我,雖然是個惡性循環,寫出來的作品質量也不好,但,那至少是我當下能想到的最好辦法。
除了成績與考試外,令我困擾的事情還有一件,我很怕吵,不喜歡和太多人相處,但學校就是一個群體生活的地方,每天一定要接觸到人,去接受他們的情緒,那時我對自己還不太了解,也嘗試融入人群,但發現好像沒有辦法,於是,我向我爸媽提起了自學。我的哥哥也曾是個自學了四年的自學生,爸媽在我表達完觀點後,便同意讓我自學,於是從八年級開始,待在家中自己學習。
一開始自學,也像是打開一道新世界的大門,門後的世界是精采美麗的,不會被課表切割時間,不會有成堆的考試等著我,可以在平日和爸媽出去玩,能在家自由自在的生活,愛做什麼做什麼。
不過,最讓我高興的依然是能將大部分時間精力投入到小說創作,一天中,我花最多時間作的事是寫作,架構世界觀,寫出一個個完整的角色,將它們之間的情感糾葛寫成一本精彩的小說,我非常享受這樣的過程,有時一寫就是好幾個小時。
我寫小說的這條道路還滿特別的,是在我五年級的那年,爸爸出了作業,要我和哥哥一天打字十分鐘,哥哥去玩打字遊戲,我則是想到可以寫小說,一開始的創作毫無章法,就寫了一點點奇幻校園故事,講述一群人打妖怪的故事,也就隨便寫寫,打發時間,直到五年級升六年級的暑假,暑假作業之一是要完成一千字的小說,那時,班上同學隨口說了句:「老師,如果寫到一萬字會怎麼樣?」那時班上氣氛歡樂,老師也開玩笑似的隨口回了句:「寫到一萬字就不用寫其他暑假作業了。」我默默地將一萬字這個數字記在心裡,並且在接下來的兩個月中,將原本八百字的奇幻校園故事完成,一共一萬零八百字。
從此以後,我便愛上寫小說,我喜歡寫奇幻故事,更是偏好暗黑驚悚,目前進行中的十二本小說,有奇幻、校園、異世界、現實等主題。
漸漸的,小說從逃避現實的工具變成我與世界溝通的媒介,我每天花大把的時間在創作與發想,寫作能力也漸漸提升,從以前的一天只能寫三百字到現在能一天六千字,而爸爸也給了我一個機會,去出版一本小說,於是,我開始將注意力放在一部作品上,也就是如今已經出版的「傷痕」。
「傷痕」其實跟我一開始的寫作風格差的很多,畢竟我是寫奇幻世界起步的,也沒想過會拿一個「連續殺人魔」當主角。
書中,一名童年被霸凌的少女得了創傷壓力症候群,精神疾病令她無法好好生活,也影響到她的思考模式,她堅信,只要殺了霸凌過她的人,她就能獲得「救贖」,她開始逐一解決霸凌過她的六人,在過程中有悲傷、痛苦,也有過後悔,隨著得知她慘痛的經歷,她心中的感受只剩下恨,最終殺了霸凌過她的六人,也殺光了教會中一半的人,這樣的方式並沒有令女主角獲得救贖,故事的結尾也非常悲傷。雖然小說終究是假的,但我覺得女主角這樣的人是真的有可能存在的,她的心生病了,令她做出極端的事,但凡教會中多一個人關心她悲劇都不會發生,偏偏卻沒有,這本小說也是我想告訴大家,要友善的與人相處,不然可能會釀成大禍。
在這本書中,我用了一種奇特的方法詮釋,分成了三個階段,現在、夢境(過去)、獨白。現在的部分主要是在描寫殺人的過程以及主角心境的變化,夢境是過去發生的事情,主要描寫主角被霸凌的故事及過程,獨白則是死亡的人沒說出來的心聲。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寫出這樣的故事,我給的答案都是「抒發心情」,對我而言,創作與寫作是有意義的,就是說出心中想說、表達想發聲的事情,而「傷痕」有更深層的意義,它是給不可改變的過去一個機會,也給了我一個機會。「傷痕」畢竟是我的第一部作品,各方面都很稚嫩,也不可能是我最好的一部作品,但他卻是對我而言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令我放下了許多執念,令我的心理狀態變得更加健全。
故事永遠都是故事,但卻能帶來如此神奇的功效,我想,這就是寫作的魅力吧!在自學的過程中,我會一直不懈的去創作故事,從而去理解世界與人心,我想成為一個厲害的作家,用文字成為他人的光,用作品去讓他人得到所謂的救贖,我不能阻止世界上發生悲傷的事,但我想盡我所能,讓更多人能感受到世間的美好。
傷痕出版後,我感受到了很大的快樂,除了親朋好友的好評,還有賺到了錢的快樂,也要感謝贊助我出書、為我這本書奔波勞累的阿嬤,感謝鼓勵我創作此書的哥哥,還有理解我的父母,我也會更加努力學習的。
如今我的十二部作品中,有許多提到精神病的故事,精神病是我想去了解的領域,因為想要去看看所謂「與正常人不一樣」的人心中究竟在想些什麼,去深入了解這社會中很多人不理解的「常態」,從而去創作真實又殘酷的劇情。
於是,我便開始研究「變態心理學」及「精神病學」,找到了一個北大的變態心理學課程影片,教授講的很好,我便看著影片學習。
我是真的很喜歡變態心理學,雖然不擅長的生物學模型有聽沒有懂,但心理學模型我還是上的津津有味,在心裡學模型的四個學派中,我最喜歡精神病分析學,意識、前意識和無意識和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是我很認同的。
異常心理與精神病是我在寫作中很喜歡提的,因為在童年成長過程所遭遇的事情會影響一輩子,在上課時教授也時常提起童年經歷等相關事情,我也喜歡將童年描述的悲慘,去營造一個更加立體的角色,這也就是為何我的作品中時常會有過去的描寫。北大的變態心理學課程很難,其中還會接觸到生物學、腦神經科學及遺傳基因等,都是我不熟悉的領域,雖然上課進度緩慢且要花更多時間精力去釐清,但卻是我自己心中所喜歡的,在過程中是快樂的,所以我很喜歡學習變態心理學。
在八年級下學期時,我的媽媽接到了一個三年級國小老師的工作,於是,非常閒的自學生我本人便接下了家中伙食處理的重要任務,開啟了我的廚娘生活。
我對煮飯是很有興趣的,之前也煮過幾次,不過要包辦全家人的三餐還是一項挑戰,我開始研究菜單,研究家人的口味,來煮出全家人都能接受的食物,一開始當然不太順手,跟廚房不熟,也多次燙到自己,在一次炸肉時更是差點把手炸掉,至今手上還有一道淺淺的疤痕,不過我不斷嘗試,越來越好,甚至被哥哥的高中同學們大力稱讚,聽說他班上同學很喜歡吃我做的燉飯,帶去的便當常常被搶,讓我非常的開心,還有一陣子幫哥哥的朋友也準備一份便當,賺一些小錢。
在煮飯的過程中,我了解了一些道理,第一便是和人一起生活有相同的口味是很重要的,我們家的口味還算相近,也能互相配合,比如我、爸爸和哥哥都不喜歡紅蘿蔔,我們家的咖哩裡面就不會放紅蘿蔔,改成全家人都喜歡的地瓜,但有些時候無可奈何,主廚就要辛苦一點,比如我哥哥不吃辣,但我和爸媽很喜歡吃部隊鍋,這種時候就要另外幫哥哥準備一鍋不辣的鍋物,不過因為過於麻煩,現在學乖了,我和爸媽會在平日中午哥哥去上學時吃有辣的東西。
第二個道理便是預算控制的重要性,爸爸給了我一定的預算讓我學習控制,起初幾個月預算常常超支,導致月底要吃的很簡單,不過也是愈來愈好,漸漸的還能留下一些預算,對於食物的價錢概念也愈來愈強。
我認為,會煮飯算是一項滿好的技能,能自己控制吃什麼、什麼時候吃,健康又省錢,如果有時間,學習煮飯真的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我一直很喜歡音樂,從小就也學習鋼琴,雖然現在漸漸荒廢,但我對歌唱的興趣也愈來愈高,尤其喜歡中文說唱,喜歡強大的節奏感以及富含意義的歌詞。
會接觸到中文說唱是因為鄧紫棋和潘瑋柏合作的「死了都要愛」,我便愛上了說唱的感覺,但是真正讓我想要學習說唱,是因為VAVA改編的「Life's a struggle」,叛逆又強勁的歌詞,無畏又悲傷的聲線令我決定開始練說唱。
我在說唱上有點天分,節奏感與生俱來,在說唱的過程中,我能感受到強烈的快樂,我也嘗試寫過幾首歌,雖然不成熟,但作詞作曲編曲都是我完成的,其中我最喜歡作詞,寫的大多是饒舌,唯一寫過一首旋律較多的歌是送給閨密的生日禮物。
相對來說,我歌唱的能力並沒有那麼強,也沒有特別喜歡的歌,直到聽到歌手黃霄雲唱的「打開」,我突然想要飆高音,便去找我的發聲老師爸爸學習,也愈來愈喜歡唱歌。
自學不久後,爸爸買了一台混音器,我便常常使用它,去磨練我的歌聲在麥克風中的樣子。
經過了爸爸的教導,我的唱歌實力不斷提升,以前唱起來吃力的歌也變得輕鬆,我很喜歡唱歌與說唱,也曾經參加「聲林之王3」的網路海選,雖然並未成功,不過也累積了些經驗。
自學的過程中,大部分時間都在與自己相處,於是,我慢慢去了解自己,漸漸的,我接觸到了「高敏感族群」這樣東西。
「高敏感族群」這樣的人大概就是會深度處裡事情,常常被過度刺激,同理心高且情緒反應強烈,是十分敏感的一類人。高敏感通常來自遺傳,我去做了測試,指數很高,其實不用到太驚訝或感到稀奇,畢竟世界上有20%的人是高敏感族群。
得出這個結果,便回顧了一下我的人生,好像真的是這樣的,我在人群中待不了太久,容易覺得吵雜,很在意別人的微表情與情緒,小時候也很多人說我內向,更嚴重的例子是,只要有人在我旁邊罵人,我都會感到害怕,不管他罵的是誰、因為什麼事情而罵。
印象深刻的是在國小的時候,有一位老師因為我們班的男同學太過不乖而氣哭,明明跟我毫無關係,我卻去跟老師道歉,還哭了,因為我能感受到老師的無奈和悲傷,我也是打從心裡覺得對不起老師,即便那堂課我完全沒有吵鬧。
不過,在了解自己是高敏感族群後,我的生活反而輕鬆了不少,因為知道我不是故意不融入人群,不是故意不去與人相處,只是先天的容易疲憊,自學待在家不去接觸人群也令我感到輕鬆,不禁再度感嘆自學這個決定的美好。
現在我接觸人的機會很少,除了去教會和買菜以外幾乎不與人接觸,朋友也是非常的少,但我活得很開心,因為這樣的狀態對我而言是最好的狀態。
高敏感對於我的寫作有很大幫助,因為對於情緒感受敏感,我能去創作飽滿的人物與劇情,這也是有人說「高敏感是種天賦」的原因吧!
說到底,自學最大的好處仍是「能學自己想學的東西」,畢竟人都有擅長與不擅長的東西,我認為沒必要對著教科書照單全收,去學習自己喜歡且有天分的東西對學習的效率與品質有也很大的影響,如果不自學,我根本不可能在十四歲完成一本小說,也不可能去研究什麼變態心理學,但既然我自學了,我就要對我所選擇的事物全力以赴,做到最好,這樣,才無愧於我的十四歲,無愧於我的國二。
如今已經邁入了自學的第二年,我也要抓緊時間去學習,好好運用我的天賦與努力,去寫作、創作,並且過的快樂、充實。
不知不覺間,本是三千字的心得也寫到了五千字,或許我真的很喜歡文字吧?就像是喜歡我的人生一樣。
小說「傷痕」博客來連結:https://pse.is/3ju946
學校廚房工作心得 在 林智堅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小怪獸肆虐
#各位爸媽們辛苦了
#防疫宅在家
「邊吃邊玩,時間到了就睡,睡醒繼續玩繼續吃。」這是太太連續六週和三隻小怪獸一起宅在家的照顧心得,雖然我因為疫情工作而必須每天外出,但太太和小孩可以稱得上是防疫模範生,這40天小朋友沒有踏出家門一步,不過家裡就變成這些孩子肆虐的戰場。
傍晚回家,廚房傳來切東西的聲音,太太依然在廚房準備水果和點心,除了正餐外,一路餵食孩子直到睡著,這個時期孩子的胃口像個無底洞,就像倉鼠一樣總是吃吃吃,臉自然變得圓滾滾;而我總是要等到他們睡著的時候,才有時間和太太聊聊天說幾句話,但看著一整天因為照顧孩子而精疲力竭的她,我也不敢占用太多時間⋯⋯我想我還是幫忙做點家事,協助孩子收拾玩具(有時候自己收拾比較快)。
小朋友的適應力其實很強,連續好幾週整天待在家,可以找到自己的樂趣;原本在戶外進行的遊戲在他們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之下,也改為家庭室內版,只是遊戲場從學校、從公園轉移到家中,老師的角色變成爸媽要來擔任。
我也想跟自己太太還有正在體驗相同生活的媽媽爸爸們說聲辛苦了!讓我們一起和這些家裡的小怪獸們再奮鬥幾回,現階段的疫情還是沒有讓我們有鬆懈的條件,做好防疫工作,期待脫下口罩,恢復日常的那天。
學校廚房工作心得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點解我永遠tag唔到余家強
兩年前,余家強寫梁芷珊。
蘋果日報,蘋人誌,出版在A叠,
洋洋3000字。
事件會過時、情懷會改變,
今日的我即使洨打倒昨日的我,
我也踏上了向前的軌跡。
遠去的一切只會更加遙遠。
人物專訪, 3000字,你有沒有心機看完?
但反正而寫家強就很有心機寫,
把那2019年4月屬於我的情感,
深刻而有力地記錄下來。
我不知道自己有多難寫。
我也曾經連續兩年撰寫Cosmopolitan
封面人物訪問,每月交稿4000字,
我覺得每一位被訪者都很難寫 -
佢好多嘢講難寫,佢無嘢講更加難寫。
我的人訪水平遠不及余兄,
我只知道,做好每一件事,
持續交出高水平,
除了是天份,更重要在堅持。
衷心仰慕每一位在堅持的人。
2019年4月9日
6種身份 2種男人 - 梁芷珊
撰文:余家強
攝影:羅錦波
▶️▶️ https://hk.appledaily.com/local/20190409/RD4FW37EAIKWLYABMJZWU57MY4/
梁芷珊人生上落之大,估佢唔到。
1989年《他來自江湖》初登螢幕,劇中周星馳對她驚為天人,觀眾也驚為天人,卻零演技,於是套用她說法「好快收皮」,我們定義此為花瓶。
但轉眼見梁芷珊識填詞,出道作鄭秀文《不來的季節》,還寫得一手好文章,四百首歌四十本書,我們定義此為才女,雖然才女不應該是花瓶。
但轉眼見梁芷珊下嫁羅傑承,羅傑承啊,一臉不解溫柔商場狠角色,橫看豎看非文青,有理由相信她愛慕虛榮,我們定義此為闊太,雖然闊太不應該是才女不應該是花瓶。
十多年過去,再大的風浪再大的官司熬過了,女兒學業有成了,但轉眼見梁芷珊離婚,套用她說法「朋友都話要離唔係依家離啦」,愛慕虛榮不會捨得銅鑼灣搬黃竹坑,於是我們定義此為棄婦,雖然棄婦不應該是闊太不應該是才女不應該是花瓶。
但轉眼見梁芷珊與法籍廚神Olivier Elzer拍拖,還五十歲重新創業,於是,只得定義她為傳奇,唯有傳奇可以兼容咁多身份。
──自覺上落太大嗎?
梁芷珊說:「我的人生只有上,因為勝在起點低。」起點之低,要由醜小鴨開始。一二三四五六不多不少,這是六種身份的女人和關於她兩種男人的故事。
醜小鴨變花瓶
醜小鴨,梁芷珊並非隨口謙虛,而是經常提起,這天甚至說:「我問羅生(羅傑承)點解追我,他笑道:『因為想搵人夾band。』他見過我小時候學生相,瘦瘦黑黑戴副眼鏡厚疊疊,雙目無神,成個陳友咁。」抬埋前夫作證,拿她沒法。
天生左撇子,學寫字反轉晒。「當年沒『學習障礙』觀念,阿媽逼我右手用筷子,小學老師以為我懶我蠢。一個唔靚唔叻唔勤力的女仔有什麼希望?爸爸是公務員,但只分配到華富邨公屋,有一個名額送子女去英國讀書。我偷聽父母傾偈:『阿女讀書咁差,不如留番機會俾個仔啦。』即係我弟弟。我知道無份,於是拼命考入庇理羅士,得十六個位我都敢報。
「我靠作文拉高分,貪作文唔使背書,投稿《讀者文摘》仲有錢收。中學老師見我手長腳長,用我做班長,依然叫唔出我個名。於是行搞笑路線,二次創作歌詞,笑吓老師自嘲吓,上晝推出,下晝已經全校識唱,我不會隱名,因為我希望人家記得我。
「我想挪走厚眼鏡,所以我任職補習,反正沒皇仁仔來等我放學。第一份收拿去配con。」
之後女大十八變,OL般考入Poly商科,又偷聽父母傾偈:「阿女自己搞得掂,都係送阿仔去英國啦。」已經不重要,梁芷珊陪朋友報名港姐……再一次,並非隨口說說,那朋友有名有姓,就是當選亞軍的朱潔儀(庇理羅士同學),而梁芷珊兼職模特兒拍了該屆宣傳片。「因為我唔夠薑。」
無論如何,成名了,《他來自江湖》,「監製叫我負責飾演靚女。」故事至此本應圓滿落幕,但靚女零演技;零演技靚女本應也無問題,按梁芷珊說法,她自己收自己皮。
「頻頻NG,秋生和星仔待我很好,助導過來幫我整咪時低聲說:『醒目當幫忙,收工嘞。』係喎,阻住地球轉,自己都會行慢咗。唔阻住,也是一種推進,反正我對咁多事情好奇,無理由擺心力在欠缺相對優勢的地方,我須要進步。」
才女變闊太
華麗轉身,很快被發現寫作優勢。「人家說我際遇好,其實什麼人就會遇到什麼人,我鍾意文字,自然總遇到個鍾意文字的男友(指廣告才子練海棠)。那夜他車我返家,說明天要推辭填不來了,我自告奮勇給我一晚時間試試,於是有了梁漢文的《想着你等着你》。我中學玩填詞為了人記得我,結果第一首作品還是落了練海棠名字。」
之後著作等身,故事至此又可圓滿落幕,但梁芷珊再一次令人估佢唔到。
嫁羅傑承,做馬主搞足球隊,與才女相距太遠,她說:「話我愛慕虛榮,表面證供成立。」愛慕的是另一種虛榮。
「我喜歡比我強的男人,愈成功的男人愈堅強,因為一定克服過許多挫折才成功。羅生大情大性,會發洩出來,轉頭又梳理得好好,對運動員對球隊很照顧,攬晒上身。這樣的男人好吸引,適當時間遇上適當的人,怎不嫁?
「另一種是文藝型,交得出作品是用理性管理感性,專注的人永遠英俊。」
後者她自己做了,不算,欲知梁芷珊喜歡的第二種男人,請讀下去。
──停了創作不可惜嗎?
「我的愛情小說涉及上流社會,同羅生一齊,他不想我寫,費事以為我影射他的朋友。
「我把寫作放在業務上,為南華攞到Giorgio Armani贊助,七頁proposal不能長,幾考文字功夫。我安慰自己,若非親自執筆,未必成功呢。
「足球界怕申請怕寫文章,就由我用女性角度去幫去籌劃吧。」
從無諗過嫁咗唔使做,梁芷珊的確不只闊太,她落手落腳,甚至現時離了婚,辭去了飛馬足主和足總董事之位,她新開的Maxi House繼續做足球marketing。
「我離開boardroom,與足總仍是朋友,只不過覺得架車行得慢,我落車推會快啲啫。我天生無體育細胞,完全不懂踢波,現在更加無話專撐哪一隊,我撐的是運動員精神,想個行業有生機,survive下去。」
不是棄婦
羅傑承也撐足球。唔夾嗎?
「不是不夾,係夾完啫。」
這句有良心。最怕聽見多年夫妻一朝歸咎於性格不合,完全推翻以往,怎可能?梁芷珊卻冷靜分析。
「朋友都話:『五十歲,分咩開吖,霸住個位嘛。』我話,霸嚟做乜呢?我有自己的事想做。
「羅生最大難關(澳門官司),我身體力行幫過了。女兒,一口氣把她教養,送到英國讀書(還成為GCSE狀元)。每十年當廿年用,我身心透支、身心俱疲。羅生打不死,他要做太多,到頭來,花多一小時對着我都是負擔。我們各自不用照顧情緒,每晚要對期表。終於我說:『不如試吓明天一覺醒來,對方不在旁邊,問吓自己有無一絲唔開心、唔自在。如果無,咁分開啦。』
「羅生在一篇訪問說得對:『大家都攰嘞。』真的,大家見到大家都攰。若要拿走什麼來減壓,不如拿走對方啦。我和他綑綁式,包晒感情、生活、工作、未來,但分開可以好和平好完美示範,因為我不考慮身外物。」
與前夫再見亦是朋友,也並非隨口說說,今年賀歲盃便齊齊搞。「作為拍檔,他一流……」
梁芷珊曾經離奇暴瘦,惹惡疾疑雲,她說:「不單瘦,臉色差,人似墮入網中,想做不敢做,不想做的又行錯。」其時正值婚姻抉擇。「離婚第一件事就買重住院保障,沒了後顧之憂,這樣只要搵到基本使費,可以行自己的路。五十歲仲買到全保,朋友讚我身體好。」
毋寧說那是情傷,走得出便無恙。
不是傳奇
但一年間與名廚Olivier Elzer打得火熱,未免來得太快,而且同樣有商業合作,就不怕重蹈逼得太緊的覆轍嗎?
梁芷珊笑道:「新感情不攰的。這是文化差異,外國人眼中,對伴侶welcome to join,不come with履行責任,不用對期表。
「我做推廣,他做廚師,也是『咁啱』,marketing welcome to join。例如今天知道曼聯和拜仁踢紀念賽,我即刻問畢特訂飛,未問他去不去睇,他join,就買多張機票而已。」
廚師正是她喜歡的第二種男人。
「照顧溫飽呀!中國男人有風度而唔浪漫,羅生乜都攬晒上身。外國男人浪漫而無風度,他呀,買餸、下廚成套畫面好正,但我開電力車,他開電單車,從不會替我charge電。」
給她嚐遍了,其實梁芷珊應該復出寫愛情小說,可惜目前只計劃寫管理學。
二十年前,梁芷珊有本書叫《我的六個身分》,自道身兼model、OL、藝人等等,比起今天本篇說她的六種身份,小巫見大巫。人生真正經歷過,驀然回首,反而沒啥大不了。
「不覺得上落大,起點低,拉勻總是向上。我不相信贏在起跑線,養過馬就知(她的「軍事出擊」是馬王),哪場冠軍會由頭帶到尾?要識得分段發力嘛。
「我本身的障礙是,有一天學校美勞課彫薯仔印章,反轉再反轉,忽然頓悟,啊原來要令人家睇得明。我過往的思路像一盒未砌的puzzle,每一part都齊,但沒整理,想通這點,成績便好起來。教育女兒也一樣,開竅靠她自己。今次做專訪預咗被問心得,亦預咗咁講會乞人憎,但我還是講,因為想幫大家壯膽──不必怕放手,我女兒就係無補習無學琴的例子。為人父母什麼資源都肯俾,偏偏沒俾最重要資源給子女,時間。有時間才有自由有休息。」
狀元母親肺腑之言,信者得救。
「所以我給女兒起名樂桐,讓她有個快樂童年。」
後記
「要我不工作不可能。」是梁芷珊口頭禪。新office落腳黃竹坑工廠大廈。
「無人想承認由銅鑼灣搬黃竹坑。以前在皇室堡,連貨倉都維港景維園景。重新創業,先衡量租金支出,工作需要呼吸空間,倒不如偏遠些闊落些。有諗過在大坑home office,但家居還家居,我屋企甚至沒電腦,在家只看書。」
她的新公司Maxi House(萬事屋)人手精簡,像她教女般崇尚主動發揮。三大業務:簽球員做經理人、搞體育推廣,那是由前夫而來的專業;整體裝修得像個大廚房,做烹飪示範和飲食marketing,又與現任男友相關;還有圖書出版社,則屬伊人自家首本戲。
半生經歷,一時登覽。
──考慮再婚嗎?
「不會了。同羅生因為有小朋友,有小朋友一定結婚。我的小說很少開心結局,我不相信天長地久。
「潮流興問愛抑或責任,責任並非愛,只不過孭到尾。」
學校廚房工作心得 在 廚師職缺公會 - Facebook 的必吃
新竹縣新豐鄉徵廚房助手煮飯打菜切豬排雜事沒有粗重的工作不需要收尾打掃工作內容簡單手腳要快上班提早5分鐘準時下班節奏特別慢的切勿嘗試上班就是上班下班就是下班月 ... ... <看更多>
學校廚房工作心得 在 [新聞] 學校廚工均薪僅15K 嘆不如外勞 的必吃
學校 廚工均薪僅15K 嘆不如外勞來源時薪計不違勞基法縣府教育處表示, ... 依每月工作時數核發薪水,並未違反勞基法;勞工處表示會稽查各校廚房工作環境,確保廚工工作 ... ... <看更多>
學校廚房工作心得 在 [閒聊] 學校的廚房- 看板SMSlif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必吃
雖然這不是屬於役男可管的範圍
但還是想提出來跟大家聊聊
我們學校一班大約25人
一個年級會有4~5班
學生大概500人左右
負責全校學生 老師 及行政人員的的廚房阿姨卻只有四人
他們每天準時八點開始準備食材
洗切煮分裝
每天時間都非常緊迫幾乎都是在午餐時間前30分鐘才完成
用完餐後還要清洗所有的餐桶
直到最後整理打掃(大約到下午三點)
完全就是沒有休息時間
小弟曾經在廚房工作過所以知道這種辛苦
但也從沒見過這麼辛苦的
今天在與總廚阿姨推餐車時小聊了一下
他說他與另一位阿姨只會做到這學期結束
因為實在太辛苦她身體已經有些問題了
而且又聽說縣府打算將鄰近小學的營養午餐也要交給我們學校負責
負責的人數依然只能有四位
他說還好他想走人了不然真的會受不了
聽完感覺就是直覺有弊案阿
哪天要是聽要學校有人過勞死的新聞應該也不易外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244.24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MSlife/M.1432653424.A.58A.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