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主事者已經發布道歉文和影片,並且修改上傳新的編輯內容。(給新看到這篇文的人)
👉🏽原視新聞報導:https://reurl.cc/q8YnQy
「哪一個地區的性觀念最開放?蘭嶼。因為會穿著丁字褲跑來跑去」、「我在台南就不會這樣啊!」⋯⋯真的是昔有愛莉莎莎今有郭鬼鬼。
原民文化不是任何人拿來公開意淫的工具。請停止汙名化達悟的服飾特色「丁字帶」(Kekjit no mehakay)!請停止用漢人的眼光自以為是的解讀原住民族文化。
#蘭嶼達悟人的丁字帶服飾文化與性觀念開不開放沒有關係
#原民議題是你的照妖鏡 #歧視
這支影片的訪問主題是約炮。我們不要假裝不知道丁字褲跟蘭嶼有著相當的關係,這段發言顯然就是無視蘭嶼當地原住民族人的文化主體性,缺乏文化敏感度。她的聯想回答顯示出對原住民族群文化的嚴重無知,以及一再複製的刻板印象和歧視性言論。
主流社會往往將自己對於身體的想像和主宰慾望投射在異族身上,浪漫化與客體化對他族群的解讀。這是充滿歧視意味和自身優越的態度。
「白人把願望投射到黑人身上,表現的就『如同』黑人真有這些願望一般。」
-Frantz Fanon《黑皮膚,白面具》
在此呼籲郭鬼鬼與該節目「小哥哥艾理」(今天你是拍攝與剪輯與散播的平台,這樣的內容並不只是郭鬼鬼要負責,作為媒體平台的你並不是跟此發言無關。請恰當處理),竟然還接話「好像蠻有道理的」⋯⋯請為不妥善的言詞道歉,並且好好呈現與了解文化資訊。
你沒有感覺,因為你不曾站在這個角度想過。土地上有一群與你的文化背景不相同的人們,千百年來如此生活著,你卻總是看不見他們。偶爾想到時拿出來消費他們。

就事論事,請做個有水準、有多元文化敏感度的「台灣人」。達悟人辛苦了。
流量至上的時代
我們需要不被垃圾沖刷腐爛的眼睛
網紅們請自重&讀書好嗎?你們會影響很多年輕人。前陣子一堆歧視新聞。而且教育部不久前才介紹過達悟服飾文化。🙄
(至於在辱罵女性身體、反對正確性教育或誣衊女性身體自主權的留言,也是極為噁心,請不要這樣。性平教育很重要。)
👉🏽 教育部貼文
https://reurl.cc/Z7ZYNQ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投書:金鐘獎丁字褲風波之後──怪獸的產地在哪裡?
https://reurl.cc/WLApKy
👉🏽媒體塑造的性與兒少身體自主權(Umav Sunavan)
https://reurl.cc/VX0ykR
👉🏽關鍵評論網:誰讓他們不敢穿著天然的dress code?
https://reurl.cc/Z7ZYRQ
👉🏽台灣教會公報:Tao牧者盼各界尊重 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 TCNN
https://reurl.cc/e8Mx2Q
👉🏽 屁股蛋好笑,因為原住民族無權決定什麼是莊重
https://reurl.cc/XkA6Oa
#真的不想幫他們增加流量 #但是 #社會真的需要正確教育 #性平教育 #性觀念 #文化敏感度 #媒體中的原住民族 #自媒體
#達悟 #雅美 #傳統服飾 #多元文化敏感度 #多元族群敏感度
#丁字褲 #丁字帶 #網紅 #小哥哥艾理 #郭鬼鬼
————
#事件後續請看以下
更:該頻道刪掉粉專上的留言➡️用不是很誠心的道歉,重複對原住民族的刻板印象內容➡️一邊一直發布標記自己影片的限動➡️小哥哥艾理道歉影片還沒發之前就要求我下架貼文。
卻從來沒有問過我或表態諮詢過原住民族人,要如何回應會比較好。(據我所知,有原民媒體向他聯繫,他也已讀)
對於澄清不實資訊與承擔歧視言論,
小哥哥真的是愛理不理呢。
(以上為截至10/12_19:00更新)
更:網紅失言風波上了原視新聞
更:事件後續*請看留言
剛有朋友截圖給我說,我的粉專在小哥哥艾里在頻道上「被道歉」了。(我不想看)……我想大家也知道我是就事論事,而且聚焦在多元族群敏感度的主題上。(遑論當初我第一時間就有在該頻道粉專回應,他卻刪文,這心態很可議)
更:以下五點最後報告:
1.我有發表言論的自由,我的貼文訴說著我對這事件的立場和看法,也轉載了各面向的論述。
2.歧視影片傷害的對象不是我,不用對我的粉專道歉。
3.此外,為何我非得要「被道歉」然後息事寧人。而且我真的很不想一直幫你們賺流量。所以你要求我下架我的貼文,恕難從命。
4.有心改變那就請加油,做出來。
5.我不支持那些趁勢謾罵、反性平、人身攻擊、厭女的言論
更:冒犯—引戰—道歉—標註、轉貼、連結—被冒犯的人就要接受道歉—明天就船過水無痕—豐收的點閱率。或許某些網紅是這樣玩的,我不是,也沒有流量盈利的需求,完全沒有必要掉進這種操作裡。唉。
「⋯⋯如果你將把我的經驗看成你生存的一部分, 那麼或許我們可以一起努力。」——《玉山魂》布農族作家霍斯陸曼·伐伐。
與台灣人共勉。
同時也有3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1萬的網紅PanSci 泛科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百家爭鳴的媒體時代,做科學傳播並不簡單。但台灣還是有許多人成功把生硬的科學知識轉化成親民的內容。 科學再發現聯合泛科學舉辦線上科普論談,由泛科學知識長鄭國威(也就是大家熟悉的老 P 編),邀請清華大學原住民族科學發展中心主任傅麗玉教授、東臺傳播製作人袁瑗,一起暢談他們在這塊土地上推廣科學的寶貴...
媒體中的原住民族 在 PanSci 泛科學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在百家爭鳴的媒體時代,做科學傳播並不簡單。但台灣還是有許多人成功把生硬的科學知識轉化成親民的內容。
科學再發現聯合泛科學舉辦線上科普論談,由泛科學知識長鄭國威(也就是大家熟悉的老 P 編),邀請清華大學原住民族科學發展中心主任傅麗玉教授、東臺傳播製作人袁瑗,一起暢談他們在這塊土地上推廣科學的寶貴經驗!
0:39 來賓介紹
1:20 怎麼走上科學傳播的路?
6:02 如何把科學知識轉化為親民的內容?
11:26 如何讓節目被更多人看到?
14:29 台灣社會與觀眾群有什麼成長嗎?
「科學再發現」每週日下午三點到四點,請鎖定民視新聞台!
https://www.facebook.com/FTV.sciencediscovery/
媒體中的原住民族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們儀式&我們走過:
台灣不同的族群,自然各有其對生活的態度;年復一年自然重複的季節更替、24節氣,是老祖宗的智慧,不同宗教文化也隨著時間舉行不同的儀式。
人們藉由儀式來肯定生命存在的意義。不論是伐木造船,還是婚喪喜慶,迎神廟會和建醮,時代的巨輪一直往前邁進。城鄉差距雖然帶來生活樣貌的改變,我們在不同族群,且又重複發生的儀式裡面,看到文化傳承的過程;既有不變的理念堅持,也有順變時代的妥協。
百年來,我們走過日據時代、太平洋戰爭,也經歷白色恐怖的威權時代、解嚴後街頭狂飆的民主歷程,並因追求經濟發展而傷害了自然環境,遭受時常來襲的颱風、水患和地震,還有瘟疫或病毒的傷害。
我們遭遇,我們應變,我們曾經失敗,我們也學著反省。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媒體中的原住民族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們日常:
「臺灣人」是由原住民族與先後多批的移民所組成,這些不同時期的新舊移民豐富了臺灣人們的群體。也因為臺灣從暫時歇腳與避難求生的地點,進化到不同國族相中為前進或反攻的基地,幾百年來歷史的曲折把相異背景的人們,帶到同一個小島上,各自努力尋找安身立命的過程就不可能很順遂。
雖然是來自不同成長背景的族群,但「公共的我們」在這塊同樣的土地上,服膺於時間的長流與突發的事件所架構成的歷史脈絡,慢慢地開始擁有類似的成長過程,形成了我們雖相異又相似的成長背景。從兒童、少年、到家庭,從農牧的日常,到各行各業工作的人,從鄉間到都會,我們一起面對考試、遊戲、運動、大眾娛樂,不論是布袋戲或是棒球,大家一起歡笑,一起成長。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媒體中的原住民族 在 運用社群推族群文化自媒體經營者經驗分享 - YouTube 的必吃
Comments · 布農族促進會成立民族自治議會爭取權益|每日熱點新聞| 原住民族 電視台 · 新北原民部落大學開學傳統、新知兼容並蓄|每日熱點新聞| 原住民族 ... ... <看更多>
媒體中的原住民族 在 原住民觀點:媒體權與媒體偏見 - Facebook 的必吃
是否應該投入推動「原住民族電視法」?如何透視媒體中對族群的刻板印象與偏見?我們應該如何從法制面追求原民台、原民主體傳播發展的獨立性,讓原民台將來不致淪為政治宣傳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