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lyn聊聊天:運動培養的心理素質💪🏻
-
今天是8/8,除了是父親節,也是歷時15天的東京奧運順利閉幕的日子🇯🇵(還是農曆七月鬼門開🙏🏻)。
從7/23開幕以來,對開幕式的討論,Google首頁Doodle奧運限定合作小遊戲的加持🐱,再加上選手的優秀表現,這段日子台灣也吹起了觀賞奧運比賽的熱潮,而我當然也不例外。身為從小每逢奧運最先關注吉祥物,然後把報紙上的報導跟吉祥物都剪貼下來的我;電視上轉到比賽一定會看下去跟著讚嘆、跟著激動的我;頒獎典禮每次都忍不住跟著淚眼汪汪的我,真的很愛看運動比賽,還有什麼比運動更熱血的嗎?人的肌肉與身體是可以準確被訓練的,好吧,儘管有時候有點病態地在要求在操控了🙈。那是意志的體現,奇蹟的具現化。往往都很激勵人心,每次都感動到不行。
#難產的奧運
2017上半年到日本的時候就已經在期待2020東京奧運了,就算沒抽到票,也覺得一定有很多有趣的事會發生,感覺日本就會有很多新的東西出現。但是病毒打亂了一切,曾經抽到票的朋友大概更遺憾了。無論如何至少今天奧運順利結束了,希望每位選手都健健康康❤️。幾經波折,不斷更換最終拼湊出的開幕式,可能無法滿足所有人,但不得不說日本還是很強啊!煙火簡單但很美,場內打光也很舒服,配樂是遊戲音樂,場館位置用不同顏色遠看很像有觀眾一樣沒那麼孤單,最後的表演日本味回來了!超級變變變果然不會缺席!比起張揚舞抓,更需要節制的狂歡,是疫情下的妥協。
#自我認同的提升
還有什麼比體育賽事更能激勵人心呢?面對體育賽事,非常能提升對自我的認同感,我來自哪裡?我代表哪裡?我爭取榮譽的歸屬,各式各樣的議題都得以得到了關注跟討論。此外,還有一個就是很常被提起的,運動員的心理素質。
#心理素質的好與壞
筆記本上幾段寫寫停停、塗塗改改,關於運動提升心理素質的內容已經留在上面好長一段時間,最近因為奧運的關係,大家又開始把關注放到體育身上,突然覺得這是一個合適的好時機,終於可以把這些文字好好整理寫出來了✍🏻 (我很怪寫完常常不發🤭,就是要來感覺了才會把它送出)。
#體育教育是體驗人生的縮影
這幾天經常可以看到觀眾分享觀展心得的時候,常常會說到某位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很強大;也因為奧運帶出的體育話題,看到一篇作者寫道體育教育教會的不只是運動本身而是透過體育教育讓你親臨體驗人生的縮影。
就我自身參與體育活動的經驗來說,對我而言其中一個很大的收穫確實就是這樣的。體育可以是單純的競技,也可以成為不同群體中之間力量的分派,有各式各樣的角度可以討論,這邊無法一一解讀,只談心理素質的相關。我高中讀的學校打排球的校風很興盛,首先有了背景因素,再來他是團體運動,對一開始選擇參與的人來說,主動參加體育活動也可以是一種,在來到新環境後對融入團隊的嚮往,直到後面個人打出興趣才會持續直到大學都有參與。
#建立自信的特效藥
在場上領先、落後、追趕、超前、失敗、成功都在一個體育賽事中體驗完畢,人要不斷調適自己符合當下的情況,還要抵抗正以現在進行式來襲的壓力,逐漸培養個體適應能力的最大值。我很喜歡那種嘗試控制自己的感覺,即便那不容易也經常事與願違;然而一旦能控制自己的緊張,順利拿下一分的時候,那仿佛就是建立自信的特效藥。
#接納失敗享受當下
排球是團隊運動,相互的配合、默契,習慣性地觀察彼此,記下每個人的喜好去配球,彌補彼此的不足,很多能力並非天生,但可以被訓練的。參與跑步的賽事也是一樣的,配速只要配錯了,前面緊跟著領跑的人,到後面卻失去該有的均速(是的,當年比800我就是配速失敗的小傻瓜😛,還因為好玩丟過鉛球比賽🤣)。所以才說人生不到最後都看不到結果啊!賽場上無論成功跟失敗都必須即刻面對,接受自己的不足,甚至到最後你也可以坦然覺得無需力爭獎牌,而是給好好地完成比賽的自己一個愛的鼓勵👏🏻。
這種從運動競賽中得到的心理素質其實不知不覺,也默默地跟著你一直到人生其他的戰場上。過去那些我花在體育活動中的時間,無論長短,只要曾經投入其中,不僅是存入身體肌肉的記憶,還轉化成其他的養分,滋養長大成人的我❤️。
#Tolyo2020 #東京奧運
#晚上一起看閉幕式🏹🏓🏸🥋🏋🏻♀️🥊🏌🏻♂️🥇🥈🥉
#然後讓我們約定好2024巴黎見🇫🇷🤙🏻
-
📷:照片是2018年,巴黎為了宣傳即將主辦奧運而在市政廳週邊舉辦了一系列的活動,當時我也寫過專文分享🙌🏻。是用讓大家參與來了解各種運動項目,特別有意思。我當時有好好走完全程紀錄現場,還下場報隊打了排球🏐️😆。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如何 融入團隊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籃球深深影響著我
我從來就不是一個聰明的人,不過在當選手的過程中讓我知道只要比別人更努力,方向與目標正確就會有機會發光發熱,在每一次的成功都慢慢地建立我在籃球領域的信心,也讓我學會如何面對低潮,在失利中重新站起來,勇敢面對自己的不足,持續進步。
籃球是屬於團隊運動,球靠一個人打是不夠的,球隊形形色色的人都有,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個性,就像小型的社會一樣,這讓我提早接觸了團隊生活,要如何更圓融的與人相處,要怎麼在同儕之間能夠受到歡迎,甚至互相幫助,照顧彼此,這些的歷練都幫助我在出社會後很快速的融入團隊,不至於是一個壞同事XD
我很開心自己有機會因為籃球出國比賽或是訓練,接觸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環境,不同人事物,讓我看到自己的渺小,世界的寬廣。
籃球代表著語言,可以讓你與世界溝通,即使是陌生的人,都有辦法因為彼此都喜歡籃球運動而成為好朋友。
謝謝大家踴躍的分享,非常歡迎在留言區分享籃球對你的人生有什麼樣的幫助?
如何 融入團隊 在 思科台灣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6/9 Webex線上活動:混合工作模式釋放高效潛能🦸♂】
工作不是前往目的地,而是完成目標。
Webex將以創新重構辦公與客戶體驗 —
思科首席執行長Chuck Robbins
將帶領頂尖團隊解答你一系列的數位辦公疑問!
🧐如何來實踐混合工作模式
🧐如何面對遠距辦公新常態
🧐如何打造愉快的客戶體驗
🧐如何確保員工能融入團隊
加入我們,一同打造工作型態新藍圖,
透過混合工作模式打破空間實踐高效!
立即報名👉http://cs.co/6188yDa50
思科Webex免費試用方案👉http://cs.co/6184yDx1Y
#CiscoTW #CiscoWebex #AllNewWeb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