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槓是為了生活改善而不是為了茫忙
這幾天我們的房屋討論群,出現了好幾次團友提問:「如何存到買屋頭期款?」
我說開始看房子後就比較容易買到房子,是因為看了房子就知道自己口袋有多淺、離夢想有多遠、財力雄厚的人何其多...那種被打擊到的挫敗感,很容易讓人奮發向上,努力開源、理財、存錢。
其實好多方法,起始點是要有一顆「義無反顧」的決心;能為了存到這筆錢,犧牲許多非急迫開銷好比~iphone手機一支撐五年、一個皮革包包天天揹、一個月餐館扣打1500元......
但是要說到買房子的第一桶金怎麼來,其實有點遠,回歸更基礎的問題是:
#你該怎麼賺到錢
#又該怎麼讓錢幫你滾出錢
有了至少以上兩種元素後,才會談到後話置產買個窩。
\
前陣子去錄製「#沒大沒小の喇吉歐」podcast,40多分鐘與鄭弘儀大哥與朱姐聊到非常多,濃縮版本的我的斜槓故事與起源都差不多收錄完成了~大家可以直接聽就比較不會看文字到眼花,不然我的職場人生應該又能出一本書!(音頻連結放留言)
但還是要節錄重點一下,畢竟我這麼愛寫!
#沒計畫的斜槓只會讓你忙到感覺很貧窮
節目中朱姐分享自己之前的斜槓,讓他感到身心俱疲但似乎也沒賺到多少錢;他去做了很多事,這些事情之間沒什麼關聯性,有點像是無頭蒼蠅,或者有點像是亂槍打鳥看哪兒能賺到更多錢。
一個斜槓如果無法讓你想到「未來六年、十年可以怎麼延伸與轉換?」,那就很有可能變成窮忙。
人的時間與體力有限,沒有計劃與延伸的斜槓方式,只會耗損自己的體能。
#運氣不純然靠上輩子燒香?
這個世界上很少有人超級幸運,能不入職場直接當網紅賺翻。為什麼說幸運?因為跟藝人能不能紅一樣除了實力還要靠運氣,紅多久不只是靠本事還要有機運;
我紅不紅?不太紅只能稱作是綠葉;
我被大家看見有沒有運氣?當然有!
我剛好生完小孩開始健身的時間點,搭上台灣運動風氣起飛,所以那是幸運。
如果多數人起始點都是從上班族開始(我當然也是),那麼怎麼斜槓出一朵花來才是重點。
又要講回當初生孩子的時間點剛剛好,我很幸運剛好搭上台灣運動風氣起飛,真是幸運到無法強詞奪理;
但如果我沒有觀察社會氛圍的能力、分析趨勢性,又怎麼會抓到「女教練」這個行業很可行?
這就回到當初的本業做媒體、找議題、天天讀報看新聞做分析了~當初領基本薪資23K領了非常非常多年,但因為在媒體學到很多所以我忍、我吸收、我當海綿!非常認真的在自己的領域內耕耘,直到現在40歲我都還在吃當初出社會第一份工作的紅利!
所以說其實「幸運」某種程度上可以培養,只是在你專業的行業別裡,有沒有從中找到新商機?或這利用你的專長延伸到其他異業作結合?
即使是在家裡照顧家庭的媽媽們,照顧家庭絕對是個厲害專長,而且多元多面向,譬如你超會料理?超會找地方曬孩子?超會馴化幼童?善於做行為分析?......
沒有人天生就是個娘,而你在當娘之前的人生經驗,一定有可以結合育兒生涯再發光的地方~~先想到就贏了。
#斜槓系統化才能幫你精準用時間開源
斜槓需要一個主軸,那是你用盡心力去進修、再升級、不斷深化的地方。而其他的斜槓都該順著這個主軸來發展,好像是從大樹幹延伸出來的枝葉,這樣這棵樹才能壯大。
我沒有放棄過的主軸就是書寫文字,還有健身專業深化,逐漸的其他斜槓就從主軸中延伸出來了。
好了寫得有點累~哈哈~
那頭期款怎麼來,彙整一些專家建議再來發篇文吧~
#對了我沒有月月都賺40萬只是某個月
#不然我就可以在台北置產了吧嗚嗚嗚
同時也有10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430的網紅澎遊誌【XieAeria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拍攝/DJI Mavic Air 2 模式/Zoom + FPV 在無盡的天空飛翔,一直都是鳥類的專長 但人類心之所嚮、發揮無盡的想像與實踐 從竹蜻蜓、紙飛機、滑翔翼、乃至今日火箭、太空梭 對於"自由遨遊天際"一般民眾仍是無法觸及的領域 直到近年來四旋翼空拍機的問世與普及 說起認識空拍機要從約1...
「如何讓鳥學飛」的推薦目錄:
- 關於如何讓鳥學飛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如何讓鳥學飛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如何讓鳥學飛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如何讓鳥學飛 在 澎遊誌【XieAeria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如何讓鳥學飛 在 黃宇寒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如何讓鳥學飛 在 Will Walker 英國留學生活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如何讓鳥學飛 在 寵物手養幼鳥和大自然親鳥餵食幼鳥,在學飛期是有些差別 的評價
- 關於如何讓鳥學飛 在 吹口哨跟彈嘴,訓練鸚鵡幼鳥學飛- 寵物板 - Dcard 的評價
如何讓鳥學飛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想攝影145] 細說分鏡 Vol.22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316
🖍我的課程,每一堂課的設計
🖍並沒有華麗的外在標題
🖍既不追求速成、速效
🖍也無法讓你覺得大開眼界、值回票價
「老師,課程快結束了,你有開進階課嗎?」這問題這幾年教完基礎課,我一直被問到的問題,一開始是沒有什麼進階課程,但經過數次的課程更新,上課速度放得慢一點,增加更多說明與例子,再把一些我覺得「真的對學生稍難」的課程,另外獨立出來,我的入門課程,從 2012 年初的 6 堂課,到現在共有 12 堂,再另還有 6 堂進階課,所以這個問題答案是「有的」
🟥課程設計想法不同
「蛤? 你單就對焦、光圈,就花 2 堂課,4 小時來教哦?」 別人一節課不但都講完,也把快門、ISO 等等全都講完了,為什麼你要花這麼多時間來講?
嗯,雖然沒有上過別的基本攝影課,但有參考別人的課程大綱、講義,如果真的要我一堂課講完曝光三元素 – 快門、光圈與感光度,我當然可以,甚至快的話,可以在 10 分鐘全部講完,有什麼難的? 但為何我不這麼做? 單單「對焦」我就可以講近 2 個小時,因為背後對於「整個所有課程設計想法」是有很大的不同。
前面幾篇文章,約略談到「構圖」對我的意義,也提及到「構圖技巧」與「構圖」的關係,但有一點是沒有提到的,當要開始「構圖」,也就是要說一個故事之前,我們該如何進行第一步 – 對焦,先將一張照片主角放進去,透過對焦,讓主角更加清楚,讓觀眾一眼就看得出「誰,是這張照片該看的」,不用其它的言語輔助,對焦就能達到這一點。
這樣就要花 2 個小時去講嗎? 這當然不只如此,要簡單認識相機、鏡頭結構、如何達成對焦、對焦在不同處,清楚的「主角」不同,背後隱含的意義有什麼差別? 又或著問最根本的問題 「我們幹嘛要對焦」,一張照片可不可以不要對焦? 如果要對焦的話,在實際拍攝流程,該放在一開始? 還是邊構圖邊對焦? 構好圖再對焦可不可以?
更常看到的,很多初學者根本「完全不在意對焦」,無論是手動、自動對焦、對焦的形式,一點也不去管,彷彿「對焦」這件事,在他拍照過程完全消失,只管照片裡頭元素的擺放、呈現形式,遇上更誇張的是,有些初學者拍了一整天,相機一直切換至「MF 手動對焦」都不去在意。
🔹這些問題在這幾年都會被台下同學問到,進而重新調整講義,希望在同學舉手發問時,不是後頭的講義有準備到答案,不然就是等著同學提問,好讓我進一步來談談「對焦」更重要的意義 – 一張照片的故事、靈魂就從「對焦 – 主角」展開,一個故事,沒有主角,自然就沒有下文,更難去構圖,甚至就算拍完照片,這張照片也說不出個故事,也更無法呈現你與這張照片的「連結、關係」也答不出所以然。🔹
🟥談談故事的「主角」
.「即將上映的電影「007:生死交戰」終於要上映了」
.「電影 “魔戒” 若是一句話講完,就是一個人,千辛萬苦把戒子帶到大老遠的地方,把它熔掉的故事」
.「ㄟㄟㄟ,聽說 A 跟 B 他們有點曖昧,每天中午經常一起下樓買飯,他們會不會是情侶啊」
.「我聽說隔壁東西要漲價,這樣子以後我就可能不去吃了」
.「今年第 3 號颱風 – 櫻花颱風已經成形,位於我們東南方海面 1500 公里…」
任何一篇故事、小說、電影、戲劇、舞台劇、歌舞劇,還是我們市井小民日常生活閒談、八掛,或是電視新聞,甚至是氣象預報,無論時間長度、字數多少,以上每一種「故事」裡頭都隱含著我們討論的焦點 – 主角,在裡頭,整個故事才能繼續往下推展。
如果你打開電視,隨意看著一部播到一半的電影,你該如何判斷出誰是這部電影的主角?
「鏡頭最多的那一位」(這一定是)
「對話最多的」 (這通常也是)
「最帥的、最美的」 (大多都是)
「正義的一邊」 (通常)
「主角,通常不會死」,這是最常聽到的說法,總是死裡逃生,槍林彈雨總是沒任何一發子彈打中他,就算打中了也不會致命,總是在身體邊邊角角不礙事的角落,就算命中要害,沒事的,很快救援就來,沒事沒事,但也是有主角最後真的死去的故事,最有名的莫過就是「鐵達尼號」,裡頭主角「傑克」在全長近 3 小時的電影,最後十幾分鐘才沉入冰凍的海裡。
若是一部「沒有主角的電影」,主角在電影播放第一分鐘被賜死了、消失了,那故事還能如何推展下去呢? 即使主角真的第一分鐘就「消失了」,那應該也是採用「倒敘法」方式訴說後頭的故事,若整個電影沒了主角,自然就沒有意義,更不會被拍攝出來。
🟥對焦與主角
🔹電影,某程度可以說是「連續不停播放的照片」,在電影播放時,你按下「暫停鍵」,不就等於是一張「照片」了嗎? 🔹
無論在何時暫停,每一秒的鏡頭,都是導演與剪接精心設計的「分鏡」,想傳達一些概念在裡頭,讓故事合理、節奏流暢、或是輔助說明,沒有一個分鏡浪費時間,若是以奧斯卡眾多獎項中「最佳剪輯獎」或許可以說明,好的剪輯可以讓一部原有的故事更加出色,既然可此,無論電影播放到哪,任何一刻按下暫停所呈現的畫面,我們都可視為充滿「故事性」的照片。
🔹我們並不是拍電影,也不是微電影、短片,我們拍的是「靜態攝影」,相對就簡單多了,只需要拍攝「一張照片」就好,並且為了要訴說這張照片的故事,以及背後的「創作動機」,我們得要好好朝著這目標,在眼前的景像,眾多的事物中「尋找出主角」,並且搭配「構圖技巧」,好讓一張照片完成後,有著你想說的故事,有著這張照片代表的意義在裡頭。🔹
當在說明這張照片故事,必然說說創作動機,而「為何這個放這裡、為何比例是如此、為何曝光如此呈現」這些都構圖技巧,最後你仍需要說明這張照片,所要傳達的「故事」,故事自然是從主角開始展開,那麼「對焦」這件事情,必定為選定一張照片的「主角」,所有的故事都從主角開始展開,自然是故事的重心。
🔹照片的「重心」,並不是視覺上的重心,而是所有這張照片存在目的,就是為了「他」才開始一連串拍攝工作的準備、路途的跋涉,全都是為了「他」,照片才有存在,才有了背後的故事,又或著是說,這張照片就是為了證明事件的存在、證明你的心中的追求,又進一步可以說,在眾多你所拍照的照片,背後隱藏的主角,其實就是「你自己」。🔹
「好的導演,會從電影最後一幕開始推起整個故事」,當電影第一秒開始,所有的故事鋪陳、轉折、悲歡離合,就是為了最後一幕所準備,隨著電影謝幕升起才算是最後的 ENDING 。
我覺得這觀念跟「攝影過程」蠻像的,無論拍攝一張照片中間歷經多少曲折、起伏,觀眾所看到的「就是成果而已」,事前所有的準備,包含每個攝影工具的準備、行程規畫、拍攝技巧的磨練,不就是為了「最後的照片」存在嗎? 這所有的過程就是為了最後一幕能夠完美誕生 – 也就是這張照片,從這個角度去想你一張感動自己的照片,是不是讓你有著蠢蠢欲動的念頭,也來想試著動動筆、動動口,來為這些作品說說背後的故事,其實也就是交代與分享你自己的故事。
🟥HOW 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WHY」,我認為「為什麼 WHY」比「怎麼做 HOW」來得先、來得重要,也許這跟我從小學習的個性有關,我總是希望知道「為什麼這門課是必修」,而想著不是「如何把這門課學得好」。
讓我想到求學時期的故事,面對一題數學問題,不懂當然問懂得同學,他們給我的感覺通常是不假思索的說「就帶 XX 公式就好了啊」,心裡不免「蛤,你們都這樣子死記哦? 都不去想為什麼一定要這麼做嗎?」這種感覺,但最後到底誰對? 當然他們是對的,誰對或錯又該如何判別? 看誰考高分、誰過關、誰被當,一翻兩瞪眼,沒有好爭論的。
偏偏我又是理組的,計算數字哪怕差個 0.01 都是錯的,用誇張一點的比喻的話,這個 0.01 的誤差可能會炸掉一間工廠,或是燒掉一隻手機,確實數學「計算得精準」是很重要的,至於為什麼要用 XX 公式? 在那時候對我「並不重要」,若我真想證明可以不要用 XX 公式也能計算出來,可能要到研究所,或是更高深的學位,這問題才比較適合被提出來。
我這「WHY 比 HOW 看得更重的個性」,不大適合讀理組,轉到社會學門就太適合了,社會學門面對問題,通常比較不給定一個確定的答案,比較傾向思考答案之外,有沒有其它的可能,只要你說得通,理論帶進來解釋得好,就不像是理組考題「不是對就是錯」,而社會組的答案,比較像是「哪個理論解釋得更好、更適合」,這樣子我反而駕輕就熟,讀得自在也符合我的個性。
🟥課程設計精神
🔹若是在戶外拍攝時,你我只是片面之緣,問我「拍的太亮怎麼調整」,我用「十秒鐘的時間」告訴你如何操作「曝光補償」來達到你想要的;但如果是在課堂上,要清楚了解曝光補償,我得要花 4 小時時間先講講「測光」與「測光公式」,再花 2 小時講講曝光補償原理,以及實際相機操作過程學習,懂了以後你才了解「曝光補償」那不到 10 秒的動作,原來背後是 6 小時的學習,是這麼多要學的概念。🔹
你想要哪一種? 不同的學生要的不同,攝影教學快 10 年,遇上各式各樣、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各種形形色色的學生,總是得因應不同學生上課目的,選擇一種適合的教法來迎合學生才行,現在,不如也想想這問題「你願意花上近 6 小時間來學習 10 秒鐘就能操作完的動作」還是「我只要知道怎麼做,背後為什麼我不想知道」。
🔹課程設計大綱越是看起來精彩、豐富多元,當然在競爭的市場上,更容易得到學生的青睞,這一點我並不否認,我的課程大綱,無法帶著你爬上山、跳下海,讓你知天文通地理,因為每一堂課的內容,我總是希望帶著更多的 WHY 在裡頭,讓你在懂得 HOW 之前,是了解自己為何要「這麼做」,當你更了解每一個動作背後基礎是這麼一步步推展而來,這並不是走冤枉路,而是為你打下更多未來創作的基礎,也許課程結束短暫時間你無法體會,但相信若你繼續朝著更深、更多元的攝影主題鑽研,你所花的時間與精力,在那時會漸漸現出來,這點是我設計課程的精神,也正我對攝影教學的堅持的地方。🔹
你說若採用這樣子精神,設計每一課、每一個觀念、每一個章節、每一個投影片,直到每一句話,有辦法在短短的時間,教會你更多東西嗎? 我,是做不到的;但如果我們講求「速效」,簡單了解基本做法與原理,然後帶著設備直接開始拍攝,遇到不懂再回頭來討論問題,這樣子不好嗎?
也沒有什麼不好,這點在前幾篇文章我也提到過,因為學習攝影不是個「單程車票」,總是在「基礎 – 創作」之間不斷的來回,從偉大的作品中發現精華點,再回頭看看自己哪裡不足,再做更多嚐試重新創作,但如果你的基礎不夠好,是無法識讀那些讓人感動作品背後的心血如何達成,反之若你不適當踩個煞車停下來思考自己的缺失檢討,要再突破自己的界限也是有限。
先準備齊全後再出發、再回頭檢討? 還是先有了簡單的認識,先出發再說,遇到困難再回頭,哪一種教學課程設計比較適合? 沒有哪個比較好,只是哪種方法適合你,而我的課程設計採取「前者」,希望你準備更齊全後再出發,失敗了、遇上問題了再回頭檢討、再出發,同時我的求學過程那些挫折經驗,以及轉換不同領域後學習的經驗,讓我強調「為什麼 WHY」,比起告訴你「如何做 HOW」來得更重要,不希望你一開始朝著飛翔前進,只希望在往前踏第一步前,先試著問自己「為什麼」,而不是「如何走得好」。
🟥蘇格拉底之死
我常問學生「哲學家蘇格拉底是怎麼死的?」,大多數學生認為「人,總是一死」帶過這問題,知道故事的學生會說是被賜毒酒死的,但我總是開玩笑說「他是被人 “討厭” 死的」。
🔹為何這麼說? 蘇格拉底總是到處問人「為什麼、為什麼」,最敏感也不能問的問題 – 為什麼你要信上帝? 上帝是誰? 真的存在嗎? 信他有什麼好處? 這些不該問「為什麼」的問題惹怒了掌權的人,覺得他是個挑戰威權的無神論者,要他做二個選擇,要嘛認錯相信上帝,不嘛就喝下毒酒去見上帝,此時我相信蘇格拉底喝下毒酒後可能心裡還在想「喝下毒酒,人為什麼會死」吧,我猜。🔹
我不敢拿我自己跟蘇格拉底相比,我也不想淪落到蘇格拉底最後的結局,在面對有限的時間,以及市場彼此競爭之下,儘管我多麼想在一個觀念上做更多的「為什麼的討論」,但學生總是需要更多的實作,以應付未來,或是即將到來的問題 – 我需要學會攝影,來做一點什麼事情,而近期的課程,也試著平衡「WHY 與 HOW 」的比例,這才是我更該做的。
所以我自認我的課程大綱,沒有華麗的外在標題,本身設計也不追求速成速效,更無法讓學生能有一種「哇,一門課可以學到超多東西」的感覺,這些都是我自認的缺點,也只有認同我的想法的學生,願意嚐試上上我的課程,我都非常感激。
也有學生、朋友建議我「既然課程內容這麼多,再拆細一點,多元一點」讓不同需求的學生,選擇更多,如果一味追求「開課、賺錢」,似乎又與我的個性相違背,但這又是另外一個可以好好開一篇數千字的文章來分享,這裡,就讓我們跳過吧。
或許目前開設的線上課程 – 終生閱讀的線上課,較能解決這個問題,若想學得快一點,每天都看一集,並且用 1.5 倍速度播放,觀念學到了,不懂再重頭看;若想要慢慢看的也沒關係,一周看一集,一集看二次都沒關係,享受每天都進步一點的感覺。
再應因疫情下的困境,所以,這樣子的線上課程就這麼「上線」。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如何讓鳥學飛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想攝影144] 細說分鏡 Vol.21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298
🖍倘若無法充份解釋,在創作過程中,每一滴辛苦創作的過程心血
🖍對我來說
🖍那僅是空有點、線、面、色彩與明暗組合的作品
🖍那是空泛的靈魂,難以激起我心中的共嗚
好像,只有自己的照片,才會讓自己一看再看,無論在哪裡看到的作品,拍的再好、獲得金獎首選,當下感到驚豔,心底好像少了些什麼,說不上來,或許,這就是前幾篇所提到的「一張作品與攝影者的 “連結” 」少了吧,少了這個連結,我們與照片的距離也就越遠了一些。
🟥影片素材挑選
「細說分鐘」這一系列的文章,到這一篇已經第 22 篇,每一篇講的主題都不同,都是在講述這則影,每一個畫面、每一句旁白背後所隱含的意義與心血,而挑選出來的每一個分鏡,無論是「動態影片」或是「照片」,不但盡量符合旁白所說的內容,同時在挑選過程中,也有我與我自己作品「連結」的感受下,加以挑選出來。
比如說這麼一句話「每一滴辛苦創作過程心血」好了,為何會挑選那段影片? 因為錄製那段影片時,那天是剛下飛機第二天,還有一點時差外,白天走了大半天,回到旅館休息了一會,醒來還有一點昏沉,算好適當的時刻,也就是天空出現藍調的時候,背起器材前往該處,並且設定好器材開始錄製教學所需要的影片。
選擇這些片段,是一段辛苦的過程,除了還有點時差外,為了往後工作,白天的踩點、拍攝與記錄,晚上更帶著更多的器材走出門,對當下其實也是精神與體力的壓力,如果要我再多說一些,我可以再用 3000 字細說更多的故事,但這裡,省了免了,雖然看影片的觀眾無法了解當時我的身體狀況,而我也只在這裡輕描淡寫過,是不容易體會我挑選這段影片的考量,其實,就是那個「連結」,不然 15 天的旅程,更多次的「攝影旅行」,我可以選的素材更多,為何挑選這畫面,背後有一小段挑選的抉擇。
🟥攝影、生活脈絡
過去我曾對自己說,或是對朋友,學生說過一些這近 20 年的拍照片得,有一段時是這麼說:
🔹「我不會刻意的去追大景,我知道漂亮出色照片,這個 “大景” 是很需要的,過去剛接觸攝影,也會去追尋特別的主題來拍攝,但隨著好幾年下來,好像這種追尋的精神越來越薄弱,一般人可能會說…,拍多了,失去攝影的熱忱,但我很清楚我並不是如此,而是心中有一種想法 – 我不喜歡刻意去拍,與我生活較無直接關係的主題。」🔹
我並不是一開始就有這層感受,而是在我從事現在的工作,每天都在跟「攝影、照片」相處,因為「二件事情」的發生,讓我思考出這個心得。
第一件事是,多年前曾發現疑似他人盜用我的圖片,很久很久前,久到不知何時去了,曾在網路上看到一張照片,那張照片是拍攝高雄西子灣的燈塔,日落時太陽落下,很接近燈搭的漂亮日落,直幅構圖,海面比例佔四分之一左右,一時間我心裡一楞 – 怎麼會有人拿我拍照片,當作自己的作品去分享呢? 於是為了證明自己是「原作」,當然第一個念頭就是去找出原檔,上頭有日期可以證明,是找出來了,但構圖略有不同,近 8 成接近,燈塔與太陽相對位置略有不同,海面在照片比例也不同,直覺看是很像沒錯,細細比就差很多、很多。
找完比對後才覺得,自己真不該花這時間去做這件事情,因為這種西子灣燈塔本來就是當時熱門的景點,再說這樣子的主題也很多人拍,會拍出「很像的照片」也再所難免,何必花上那麼多時間去翻找自己這張照片做比較呢?
其二的原因就是,當開始做這些攝影教學、寫作工作後,翻找照片就成為日常工作之一,為了找尋特定的照片,有時會找找十幾年前曾經拍過的照片,那些照片性質,大多是記錄自己生活「吃喝玩樂」居多,偶爾會有些為了追景而拍的照片,我發現…,我的目光停留在「吃喝玩樂的照片」上的時間,遠多過在欣賞「追景拍攝照片」還要更多。
也許你會說「你在找照片時分心了哦」,對,有一部分的心情是分心了,但在看那些「偏向記錄生活的照片」比較讓耐得住我一看再看,因為這些照片可以告訴我很多故事,比如「我當時年紀、住在哪裡、生活型態、打工、感情關係…」等等,因為這些照片就是因為與「生命脈絡」有著非常強大的連結關係,「如果不是那時候我的生活條件,也不會有這些朋友、這些事件發生」,所以在看這些照片,特別能勾起腦海中曾經深刻卻又漸漸淡忘的故事。
而那些「刻意追景」的照片,儘管這些照片漂亮順眼,有些也在後期處理特別下了一些功夫處理,確實比前者照片更加精彩許多,但過了十數年後再次欣賞,那種當時的感動好像「沒了」,我仍記得當時為何去拍這些照片,但帶給我心頭迴響,比前起者卻少了許多,有一種與「當時自己生活脫節」的感覺,因為這些照片並非是我平時會去想拍的 (可能心情不對? 或是不符合當時生活作息?),這些照片無法帶給「現在的我」更了解「過去的自己」。
🔹感覺自己拍的照片,與自己的 “連結” 感受越來越淡了,對此,我也找到了答案 – 因為這些照片並不符合我的生活「脈絡」,不是我平時生活中會去拍的照片,一個照片資料夾裡上百張照片,在還沒打開細看前,大概心中就有點拒絕去看的心情,當我發現「為了記錄生活所拍照的照片」與「刻意追景而去拍的作品」之間的落差後,漸漸我就不再去拍這種照片了。🔹
🟥作品生命
誠如前幾篇文章說到,一張照片的「生命」不該有 0 與 1 的數位磁性電腦記錄所組成的照片,更多的故事留在身為「創作者」我們身上,如果可以的話,用簡單的文字、錄影、錄音,來為這張照片給予更多生命記錄,但我們是無法為每一張照片做到這一點,隨著我們日子一天天的過,這些照片永遠保存原有的樣貌,只是「他的故事」漸漸消失在我們的腦海裡,就像是製作成標本的動物,保有他的外在,卻無法留住牠的靈魂。
🔹「這張照片死了」,我會這麼說,過去拍的照片已經無法再帶給我心中一點漣漪的話,那麼這張照片是「死了」,就算是照片永遠保留住他的點、線、面、光影、色彩,就像是動物標本一樣「永恆」地存在,我還是會說,這張照片依然是我所拍的,由於這張照片生命對我來說,已經到此為止,但連結依舊存在。🔹
至於越久的照片,是不是越先走到死亡? 倒也不是,如果這一張照片更與我的生活脈絡結合,這張照片並不只是個漂亮的作品,同時也代表那時我的生命、我的生活。
🔹「這張照片是用 Canon 350D 所拍攝,我的第一台數位單眼相機,透過標準 Kit 鏡頭,我帶著它出門練拍,讓我第一次獲得感動,竟然是拍出過去從來得不到的夜間清晰的夜景照片,雖然這台相機是水貨,也不是最新款的入門級單眼,但那時為了練習夜拍,同時也測一測新買的相機,這些練習的照片不見得多漂亮,但帶給我的記憶恍如昨日般清晰,那份感動還在」🔹
越能結合我生命脈絡的照片,越是記錄著當下種種大腦與身體的感觸,藏在大腦裡某一處,直到你回頭看到這些照片,你又重新想起當時的印像,也許更加深刻讓你省思現在的生活,或是帶給你新的攝影想法與目標,我想這也許也是多數喜歡、熱愛攝影的朋友們,也曾經感受過的體驗。
🟥感動不了自己
又怎麼能感動得了他人? 藝術,不只是創作,也同時代表著「表達與分享」,少了前後一環,都是作為攝影藝術可惜的地方,但往往欣賞他人作品,驚豔的作品下,都是辛苦創作的心血,卻缺乏好的表達、好的陳述、好的呈現,讓他人無法擁有你十分之一的感動、感觸,我覺得很可惜,而且天天在生活中出現。
🔹如果感動不了自己,如何感動他人? 照片呈現已經是固定不變,卻帶給觀者差異解讀,唯有創作者本身給予照片更多的生命故事 – 就是除了照片外,更多照片的故事,以及你與照片之間的連結,才能讓他人在各自差異解讀下,更多一些作者想傳達的想法在心中,我相信,越能感動自己的照片,越能帶給更多值得與他人分享的故事內含,產生「作品、攝影者、觀者」三者的共鳴的機會也越多。🔹
當我欣賞他人精采的作品,不時產生這種感覺 - 這些空有外表,空泛的靈魂,激起不了心中的認同與共鳴,但這感覺是一定存在,因為…,自己多年前的作品,一但被我宣布「死亡」那一刻,也是同樣的感覺。
於是我告訴我自己,若想要讓自己對攝影的熱忱能持續下去,並且保持快樂,那麼…,未來所拍的那些稱作「照片、作品」也好的東西,必然更加與我的生命更加貼切,讓往後自己再看這些照片、作品,能讓未來的自己感動、感受,而不是一張張僅有外表精彩的照片而已。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如何讓鳥學飛 在 澎遊誌【XieAeria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拍攝/DJI Mavic Air 2
模式/Zoom + FPV
在無盡的天空飛翔,一直都是鳥類的專長
但人類心之所嚮、發揮無盡的想像與實踐
從竹蜻蜓、紙飛機、滑翔翼、乃至今日火箭、太空梭
對於"自由遨遊天際"一般民眾仍是無法觸及的領域
直到近年來四旋翼空拍機的問世與普及
說起認識空拍機要從約10年前說起
但當時的機種又貴又笨重,機器的安全設計也仍不足
所以一直等到Air系列出世才買了人生第一台空拍
升級到Air 2的某天看到某國外大神FPV穿越機運鏡( Johnny FPV )
就開始嘗試使用空拍機來拍這種豐富的運動感運鏡
但是不管如何,模仿終究模仿
在進入穿越機領域後應該也是最後使用AIR 2這樣的飛
空拍機有太多的智能讓這樣的飛行方式反而比飛穿越機風險更大
而且不耐摔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TY8xIXcC9M/hqdefault.jpg)
如何讓鳥學飛 在 黃宇寒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你有沒有算過,自己一天變成別人幾次呢?
不再有誰只擁有一張臉了。這個時代我們不得不花時間重新整理每一個自己,穿脫帳號如此容易,幾乎是一種無限試穿的權力。我們樂於、但也因而忽略試穿時的我們往往並不覺得那些衣服屬於自己,不知不覺,鏡子裡的你擺出不是你的表情也變得沒有關係。
該如何抵抗,擁有許多臉的每個人所醞釀的、沒有臉的惡意?從憤怒到詰問、再從共情回到對真實的思索──我們都聽過無數次「把握當下」,卻不一定明白把握當下真正的意思,是對自己專心。
你多久沒有對自己專心?睽違兩年,黃宇寒帶來新專輯第一首歌,也帶著她對音樂的新理解,讓人跟著她的聲音輕輕想起:真誠從來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
對別人誠實是一種美德,對自己誠實是一種自由。
-
《虛空現下 Return To Reality》實體通路&數位串流持續更新中🔗:https://linktr.ee/ReturnToReality_han
《社會現象 Social Phenomenon》 Official Music Vide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x160KcTIZk
《虛空 Fake》:https://reurl.cc/yeyA2D
《係無 Isn't it》:https://reurl.cc/AR13xY
《影戲人 Theatrical》:https://reurl.cc/EZKQOR
《下夜 Midnight》:https://reurl.cc/Rbdka6
《太陽系 Solar System》:https://reurl.cc/l5LY3A
《和天空問好 How are You》:https://reurl.cc/2o4Q5n
《夢 Dreaming of You》:https://reurl.cc/351M8j
《繼續走吧 Keep Going》:https://reurl.cc/L71nYK
-
〈現下 Living in the Moment〉
詞 Lyricist:黃宇寒 Huang Yu Han。
曲 Composer:黃宇寒 Huang Yu Han、張天偉 Myles Chang、逄捷 Chieh Pang、卞宗仁 John Pien、曾景崧 Relaxx Tseng。
(客語、羅馬拼音、華語)
白白紅紅个花
pag pag fungˇfungˇge faˊ
朝晨䟘床 毋知拜望幾多儕
zeuˊsiinˇhong congˇ mˇdiˊbai mong giˋdoˊsaˇ
大大小小个人
tai tai se se ge nginˇ
逐日煞猛 毋怕困難幾多儕
dagˋngidˋsadˋmangˊ mˇpa kun nanˇ giˋdoˊsaˇ
放尞 分 自家輕鬆一下
biong liau bunˊ qidˋgaˊkiangˊsungˊidˋha
伸 下腰 疲勞 全毋見忒了
cunˊha ieuˊpiˇloˇqionˇmˇgien tedˋliau
看 管他怎麼想
我的世界我的人生 就由我 我自己去闖
到處去逛逛 對路邊的花草發發牢騷 又何妨
城市的喧囂 晝夜爭吵
釋放出去 讓自己 被太陽踐踏
閉上眼獨享 去感受微笑 因為我活在 當下
世界繁榮鬧熱
sii gie fanˇiungˇnau ngied
內心理想 亻厓緊尋就尋毋到
nui ximˊliˊxiongˋngaiˇginˋqimˇqiu qimˇmˇdoˋ
生活無閒直掣
senˊfad moˇ hanˇ ciid cad
操心操勞 愛去享受現下
cauˊ ximˊcauˊ loˇoi hi hiongˋsu hien ha
啊 放尞 分 自家輕鬆一下
a boing liau bunˊqidˋgaˊkiangˊsungˊidˋha
伸 下腰 疲勞 全毋見忒了
cunˊha ieuˊpiˇloˇqionˇmˇgien tedˋliau
看 管他怎麼想
我的生活我的腳步 就由我 我自己去踏
到處去繞繞 跟天空的候鳥學學飛翔 又何妨
田野的豐饒 花兒風騷
展露出去 讓自己 被春風撥撩
閉上眼祈禱 去感受擁抱 現在我活在 當下
(中文翻譯)
白白紅紅的花朵
早晨醒來後 不知道拜訪了多少人
大大小小的人們
每天都非常勤奮 不管困難有多少
放假休息 讓自己輕鬆一下
伸懶腰 疲勞 全部瞬間消失
世界繁榮鬧熱
內心理想 越找就越找不到
生活忙得不可開交
操心操勞 該去享受當下
阿 放假休息 讓自己輕鬆一下
伸懶腰 疲勞 全部瞬間消失
-
*音樂製作團隊*
製作人 Producer:林易祺 LNiCH。
執行製作 Executive Producer:郭冠鑫 Attis。
編曲 Music Arranger:黃宇寒 Huang Yu Han 、張天偉 Myles Chang、逄捷 Chieh Pang、卞宗仁 John Pien、曾景崧 Relaxx Tseng。
和聲&和聲編寫 Chorus & Chorus Arrangement:黃宇寒 Huang Yu Han。
電吉他 Electric Guitar:張天偉 Myles Chang。
鍵盤 Keyboard:卞宗仁 John Pien。
電貝斯 Electric Bass:逄捷 Chieh Pang。
爵士鼓 Drums:曾景崧 Relaxx Tseng。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s:林易祺 LNiCH、郭冠鑫 Attis。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給樂音樂 Gather Music Studio。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林易祺 LNiCH。
混音錄音室 Mixing Studio:給樂音樂 Gather Music Studio。
母帶後期處理製作人 Mastering Producer:林易祺 LNiCH。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 Mastering Engineer:Matty Harris @ Class A Mixing and Mastering Studios。
專輯創作室 Music Composing House:節律音樂 R N' M Music Studio。
-
*影像製作團隊*
導演Director:吳尚融 Rong Wu。
繪圖Illustration:洪丞志 Jack Radi。
字型設計Graphic Designer:王申Shen Wang。
-
這哪位音樂工作室出品
本作品獲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109年補助。
-
▶更多 黃宇寒Han 相關資訊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yuhanmusic/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utehanhanhuang/
Youtube........https://goo.gl/1xrAzN
StreetVoice..https://streetvoice.com/dqdq212/
Twitter..........https://twitter.com/cutehanhanhuang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r_JRXOeu8Q/hqdefault.jpg)
如何讓鳥學飛 在 Will Walker 英國留學生活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如果時間允許,想要讓長途飛行過得更舒適嗎?這次 Will 特別挑選了新航較便宜的轉機機票,雖然轉機時間比較長,不過也因此能夠在機場飯店充分休息(Health is wealth),重點是包吃包住台幣5000元的價位也太佛心了!
p.s. 關於這間轉機飯店 @wwakethefup IG粉專有懶人包哦~
00:00 前言
00:45 疫情下的新加坡樟宜機場現況
03:27 樟宜機場有幾個轉機飯店?
05:21 樟宜機場從terminal 1到terminal 3要多久?用走的會到嗎?
08:32 開箱新加坡轉機飯店 Aerotel hotel!像台北萬豪酒店?
10:22 轉機飯店該如何選擇?
11:11 轉機飯店有提供餐點嗎?
11:48 轉機飯店廁所高級嗎!?設備應有盡有?
12:29 Will葛格給所有飯店業者的小建議~
13:21 新加坡到倫敦要飛幾個小時?
14:49 揭曉新加坡轉機飯店美食~
#英國留學生活 #新加坡樟宜機場
🏎️🏎️ Follow us
|主頻道 Will Walker 英國留學生活|
~YouTube Channel: https://reurl.cc/LdadZx
|副頻道 Will Walker 日常|
~YouTube Channel: https://reurl.cc/V3bba6
|播客 Podcast|
~YouTube Channel: https://reurl.cc/7oQ6q9
🔍【WAKETHEFUP 拒鳥】 https://linktr.ee/willwalker96
|Will Walker 社群 Social media|
~ Instagram: willwalker96 https://reurl.cc/OqYqQg
~ Facebook: Will Walker 英國留學生活 https://reurl.cc/LdadZx
|商務聯繫 Business Enquiries|
📩 wworksbywill@gmail.com
Subscribe to my channel and stay tuned for more :) #WillWalker
訂閱我的頻道【Will Walker 英國留學生活】
點我訂閱 ☞ https://reurl.cc/LdadZx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NQMY3sKJYI/hqdefault.jpg)
如何讓鳥學飛 在 吹口哨跟彈嘴,訓練鸚鵡幼鳥學飛- 寵物板 - Dcard 的必吃
吹口哨跟彈嘴,想要鸚鵡飛來手上,結果很叛逆飛到弟弟頭上去了……。鸚鵡幼鳥沒受過訓練,是在剛開始學會飛的時候。我嘗試吹口哨跟彈嘴,然後伸出手稍微 ... ... <看更多>
如何讓鳥學飛 在 寵物手養幼鳥和大自然親鳥餵食幼鳥,在學飛期是有些差別 的必吃
寵物手養幼鳥和大自然親鳥餵食幼鳥,在學飛期是有些差別大自然裡,鸚鵡幼鳥生長在樹洞裡,光線黑暗較困難爬出巢、洞穴四周包圍無干擾較有安全感,洞穴高深較無力量爬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