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是甜蜜時光?還是忙碌戰場?】
#歡迎分享
臉書跳出三年前的動態,一轉眼三年過去了,綠豆和粉圓都進入了青少年階段,我們的睡前時光又如何呢?來更新一下近況吧~
我們家仍然維持晚上8:30「爸媽下班」的常規沒變,這也是我們可以在8:30開始線上課程的原因(註:可能非學校的內部教師家長課)。
而綠豆和粉圓,則可以決定自己的睡覺時間,當然,我們也會透過隔日他們的起床時間、精神狀況,給予他們睡覺時間的建議,但青少年階段了,身體是他們自己要負責的,所以照顧好自己、讓自己的體力心力腦力保持一定程度,也就必須由他們自己決定並負責。
因此在一陣子的晚睡,造成隔天精神不濟或起不來之後,近期的他們又回到9:00睡覺的時間作息了。
而7:30之後,則是他們輪流洗澡的時間,再來就和我們輪流窩窩心,有時聊聊在班群中發生的事,有時彈吉他和烏克麗麗,有時分享在Youtube上的影片,有時則談談他們的新發現⋯⋯
透過聊天和對話,或許是維繫青少年和父母「適度依賴關係」很好的方式喔!
--以下為三年前的記錄--
綠豆十歲、粉圓八歲,我們目前的睡前流程,是7:30結束全家活動(一起看電視、聊故事),然後孩子輪流洗碗或洗澡刷牙,8:00是我們和孩子窩窩心、暖暖抱的時間,接著8:30就是我們夫妻外出散步約會的時光。
(關於「窩窩心、暖暖抱」請見:https://goo.gl/f8MC4l)
很多朋友以為我們擁有「天使」小孩,很好照顧,但事實不然,綠豆從小就是有許多睡眠議題的孩子。
一歲以前,綠豆有胃食道逆流的症狀,半夜要喝母奶,卻又會溢奶。和他奮戰了一晚,白天想要補眠,但只要一離開我們的懷抱,綠豆就會驚醒,然後又要再花心力哄個半小時才能平復。
我們後來將綠豆的嬰兒床略為傾斜,再用側睡枕讓他維持側躺,同時減少夜奶的頻率,算是解決了晚上的困擾。而白天則是由我用揹巾或揹架揹在身上,也練就了我一身可以揹著他洗碗、煮飯、曬衣服的本領。
一歲以後,在我們進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晚上八點就全家熄燈的策略後,綠豆和我們算是取得了睡眠的平衡,可以一覺到天亮。
但好景不到一年,粉圓出生了。成為哥哥的綠豆完全打亂了作息,白天不睡、晚上也很難睡,好不容易睡著了,粉圓一個聲響又把綠豆給驚醒。
就這樣我們全家渾渾噩噩地又過了一年,我決定大量增加綠豆在白天的運動量,和我一起推著還不會走路的粉圓,展開了我們在台北市各個景點的探險。
不到三歲,綠豆就能全程步行逛完木柵動物園、以及全天的綠色博覽會,也算是勇腳一枚。
提升體力的同時,綠豆的耐力也跟著增加了。
只是當孩子的睡眠議題卡在心理因素時,這樣的耐力就成了親子拉扯的戰力了。
面對不睡的綠豆,還沒開始優幼教養的我,又是老方法盡出:威脅恐嚇(你再不睡明天就不要出去玩了)、交換條件(你趕快睡,明天去你想去的地方)、處罰(不要睡了,出去罰站,站到想睡再進來)......
然後播放心靈音樂、佛經、海浪聲、下雨聲、蟲鳴鳥叫聲、和綠豆一起數羊,能想到的方法都做了,但綠豆不睡就是不睡;或是假裝睡著,等我一離開又聽到他在蠕動的聲響;再不然就是過不到五分鐘,就這裡癢、那裡痛的。
後來推動阿德勒教養的過程中,才明白當時的綠豆,是陷在錯誤目標:「權力鬥爭」,而「撐著不睡覺」是他證明自己可以作主的工具之一。
我們發現,多數孩子很自然地將「吃、喝、拉、撒、睡」做為抗議的凱道,我們只去鎮壓孩子的抗議,卻不從議題的根源來解決,是徒勞無功的。
因此我們在平常的生活中,大量的賦權給孩子,除了讓孩子為自己做決定之外,也可以輪流幫全家人做決定,像是晚餐吃什麼?週末去哪裡玩?行程如何規劃?都交由孩子來負責,我們給予鼓勵而沒有批評。
再來孩子會以為父母晚睡,代表父母比較有權力,為了讓孩子理解他睡覺後我們在做什麼事,於是我們調整了時間表,晚上和孩子一起睡覺,但將原本在孩子睡覺後,我們要做的家事、休閒、工作...等事項移到白天的時段。
因為有書面時間表,孩子很明顯地感受到我們能陪玩的時間變少了,不到一個月,孩子在家庭會議就提出我們不用跟他們一起睡著,只要陪他們睡一段時間即可。
還要讓孩子感受晚睡的自然結果,就是隔天會很累,於是我們在除夕夜,邀請孩子和我們守歲不睡,孩子還說先睡著的請客隔天早餐,然後到了凌晨三點,他們一個個躺平,隔天到了快十點才起床,請我們吃早餐。
而不睡的合理結果,就是我們必須當做孩子正在睡覺,因此就算他出來喊癢說痛,我們也必須置之不理(當然必須先判斷是真是假)。
漸漸地,孩子理解了睡覺是他自己的事,也因為有大量作主的權力,而不再需要藉由睡覺來和我們權力鬥爭。
我們也將睡前的行程減到最低,所有其他孩子想要我們陪伴的事項,都移往早上或下午進行,因此睡前就只剩洗澡和刷牙,然後我們進行窩窩心、暖暖抱,從四年前到今天,流程沒有改變過,反而因為自學團需要大量的體力心力消耗,而更提早了半小時。
既然說要讓孩子作主,那孩子可不可以決定不要洗澡?
當然可以,他們最長記錄有七天沒洗澡,自然結果就是皮膚會癢,抓破自己負責擦藥;合理結果就是不能上我們的床,以及睡前只能抱抱說晚安,需要暫停到孩子床上的暖暖抱。
那孩子可不可以決定不要刷牙?
當然可以,自然結果就是會蛀牙、會牙痛;合理結果就是孩子必須用自己的零用錢負擔看牙醫的費用。
運用「行為結果法」的好處,是交由孩子自行評估利弊得失,而不是對父母唯命是從。觀念是我們不能要求孩子改變,但我們可以決定自己怎麼做。
看到朋友們的睡前時光,除了洗澡、刷牙之外,還要聽音樂(一首接著一首)、講故事(一本接著一本)、看電視(一部卡通接著一部卡通)、玩平板(永遠玩不夠)、喝牛奶(最後一口永遠吞不下去)、聊天(講不完的話)、開檢討會(睡前氣氛盪到谷底)...
然後孩子洗澡又拖拖拉拉、刷牙又三催四請,再偶爾來場手足鬥嘴衝突...
這也難怪親子雙方的情緒很難穩定了。
請和孩子重新進行睡前的時間規劃,讓它成為親子的甜蜜時光,而不是忙碌戰場!
「如何判斷蛀牙程度」的推薦目錄:
- 關於如何判斷蛀牙程度 在 綠豆爸.粉圓媽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如何判斷蛀牙程度 在 綠豆爸.粉圓媽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如何判斷蛀牙程度 在 我的巴黎小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如何判斷蛀牙程度 在 [問題] 醫師說要挖開判斷蛀牙程度- 看板teeth_salon 的評價
- 關於如何判斷蛀牙程度 在 如何判斷蛀牙程度的推薦與評價,DCARD、PTT和網紅們這樣 ... 的評價
- 關於如何判斷蛀牙程度 在 如何判斷蛀牙程度的推薦與評價,DCARD、PTT和網紅們這樣 ... 的評價
- 關於如何判斷蛀牙程度 在 蛀牙嚴重程度、判斷蛀牙、蛀牙原理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如何判斷蛀牙程度 在 僅憑黑縫就判斷蛀牙?錯了,重點看這3個方面 - PTT新聞 的評價
- 關於如何判斷蛀牙程度 在 當代牙醫診所- 牙疼最怕抽神經!做活髓保存術83%機率免根管 ... 的評價
- 關於如何判斷蛀牙程度 在 [問題] 醫師說要挖開判斷蛀牙程度- 看板teeth_salon | PTT消費區 的評價
如何判斷蛀牙程度 在 綠豆爸.粉圓媽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睡前,是甜蜜時光?還是忙碌戰場?】
#歡迎分享
臉書跳出三年前的動態,一轉眼三年過去了,綠豆和粉圓都進入了青少年階段,我們的睡前時光又如何呢?來更新一下近況吧~
我們家仍然維持晚上8:30「爸媽下班」的常規沒變,這也是我們可以在8:30開始線上課程的原因(註:可能非學校的內部教師家長課)。
而綠豆和粉圓,則可以決定自己的睡覺時間,當然,我們也會透過隔日他們的起床時間、精神狀況,給予他們睡覺時間的建議,但青少年階段了,身體是他們自己要負責的,所以照顧好自己、讓自己的體力心力腦力保持一定程度,也就必須由他們自己決定並負責。
因此在一陣子的晚睡,造成隔天精神不濟或起不來之後,近期的他們又回到9:00睡覺的時間作息了。
而7:30之後,則是他們輪流洗澡的時間,再來就和我們輪流窩窩心,有時聊聊在班群中發生的事,有時彈吉他和烏克麗麗,有時分享在Youtube上的影片,有時則談談他們的新發現⋯⋯
透過聊天和對話,或許是維繫青少年和父母「適度依賴關係」很好的方式喔!
-\-\以下為三年前的記錄-\-\
綠豆十歲、粉圓八歲,我們目前的睡前流程,是7:30結束全家活動(一起看電視、聊故事),然後孩子輪流洗碗或洗澡刷牙,8:00是我們和孩子窩窩心、暖暖抱的時間,接著8:30就是我們夫妻外出散步約會的時光。
(關於「窩窩心、暖暖抱」請見:https://goo.gl/f8MC4l)
很多朋友以為我們擁有「天使」小孩,很好照顧,但事實不然,綠豆從小就是有許多睡眠議題的孩子。
一歲以前,綠豆有胃食道逆流的症狀,半夜要喝母奶,卻又會溢奶。和他奮戰了一晚,白天想要補眠,但只要一離開我們的懷抱,綠豆就會驚醒,然後又要再花心力哄個半小時才能平復。
我們後來將綠豆的嬰兒床略為傾斜,再用側睡枕讓他維持側躺,同時減少夜奶的頻率,算是解決了晚上的困擾。而白天則是由我用揹巾或揹架揹在身上,也練就了我一身可以揹著他洗碗、煮飯、曬衣服的本領。
一歲以後,在我們進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晚上八點就全家熄燈的策略後,綠豆和我們算是取得了睡眠的平衡,可以一覺到天亮。
但好景不到一年,粉圓出生了。成為哥哥的綠豆完全打亂了作息,白天不睡、晚上也很難睡,好不容易睡著了,粉圓一個聲響又把綠豆給驚醒。
就這樣我們全家渾渾噩噩地又過了一年,我決定大量增加綠豆在白天的運動量,和我一起推著還不會走路的粉圓,展開了我們在台北市各個景點的探險。
不到三歲,綠豆就能全程步行逛完木柵動物園、以及全天的綠色博覽會,也算是勇腳一枚。
提升體力的同時,綠豆的耐力也跟著增加了。
只是當孩子的睡眠議題卡在心理因素時,這樣的耐力就成了親子拉扯的戰力了。
面對不睡的綠豆,還沒開始優幼教養的我,又是老方法盡出:威脅恐嚇(你再不睡明天就不要出去玩了)、交換條件(你趕快睡,明天去你想去的地方)、處罰(不要睡了,出去罰站,站到想睡再進來)......
然後播放心靈音樂、佛經、海浪聲、下雨聲、蟲鳴鳥叫聲、和綠豆一起數羊,能想到的方法都做了,但綠豆不睡就是不睡;或是假裝睡著,等我一離開又聽到他在蠕動的聲響;再不然就是過不到五分鐘,就這裡癢、那裡痛的。
後來推動阿德勒教養的過程中,才明白當時的綠豆,是陷在錯誤目標:「權力鬥爭」,而「撐著不睡覺」是他證明自己可以作主的工具之一。
我們發現,多數孩子很自然地將「吃、喝、拉、撒、睡」做為抗議的凱道,我們只去鎮壓孩子的抗議,卻不從議題的根源來解決,是徒勞無功的。
因此我們在平常的生活中,大量的賦權給孩子,除了讓孩子為自己做決定之外,也可以輪流幫全家人做決定,像是晚餐吃什麼?週末去哪裡玩?行程如何規劃?都交由孩子來負責,我們給予鼓勵而沒有批評。
再來孩子會以為父母晚睡,代表父母比較有權力,為了讓孩子理解他睡覺後我們在做什麼事,於是我們調整了時間表,晚上和孩子一起睡覺,但將原本在孩子睡覺後,我們要做的家事、休閒、工作...等事項移到白天的時段。
因為有書面時間表,孩子很明顯地感受到我們能陪玩的時間變少了,不到一個月,孩子在家庭會議就提出我們不用跟他們一起睡著,只要陪他們睡一段時間即可。
還要讓孩子感受晚睡的自然結果,就是隔天會很累,於是我們在除夕夜,邀請孩子和我們守歲不睡,孩子還說先睡著的請客隔天早餐,然後到了凌晨三點,他們一個個躺平,隔天到了快十點才起床,請我們吃早餐。
而不睡的合理結果,就是我們必須當做孩子正在睡覺,因此就算他出來喊癢說痛,我們也必須置之不理(當然必須先判斷是真是假)。
漸漸地,孩子理解了睡覺是他自己的事,也因為有大量作主的權力,而不再需要藉由睡覺來和我們權力鬥爭。
我們也將睡前的行程減到最低,所有其他孩子想要我們陪伴的事項,都移往早上或下午進行,因此睡前就只剩洗澡和刷牙,然後我們進行窩窩心、暖暖抱,從四年前到今天,流程沒有改變過,反而因為自學團需要大量的體力心力消耗,而更提早了半小時。
既然說要讓孩子作主,那孩子可不可以決定不要洗澡?
當然可以,他們最長記錄有七天沒洗澡,自然結果就是皮膚會癢,抓破自己負責擦藥;合理結果就是不能上我們的床,以及睡前只能抱抱說晚安,需要暫停到孩子床上的暖暖抱。
那孩子可不可以決定不要刷牙?
當然可以,自然結果就是會蛀牙、會牙痛;合理結果就是孩子必須用自己的零用錢負擔看牙醫的費用。
運用「行為結果法」的好處,是交由孩子自行評估利弊得失,而不是對父母唯命是從。觀念是我們不能要求孩子改變,但我們可以決定自己怎麼做。
看到朋友們的睡前時光,除了洗澡、刷牙之外,還要聽音樂(一首接著一首)、講故事(一本接著一本)、看電視(一部卡通接著一部卡通)、玩平板(永遠玩不夠)、喝牛奶(最後一口永遠吞不下去)、聊天(講不完的話)、開檢討會(睡前氣氛盪到谷底)...
然後孩子洗澡又拖拖拉拉、刷牙又三催四請,再偶爾來場手足鬥嘴衝突...
這也難怪親子雙方的情緒很難穩定了。
請和孩子重新進行睡前的時間規劃,讓它成為親子的甜蜜時光,而不是忙碌戰場!
如何判斷蛀牙程度 在 我的巴黎小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牙齒矯正文章來了~~~~~~~
(兩次牙齒矯正心得,還有隱適美細節)
認真文,文長‼️
戴隱適美是我第二次矯正牙齒,戴到現在已經一年兩個月,也要進入後半部了,目前進度很好,我真的超開心的,我最介意就是牙齒,之前那一次矯正後牙齒整個內凹(見照片),我其實真的很崩潰,一直安慰自己拍照看不太出來可是還是很傷心,拖了好幾年後,聽身邊很多人說過隱適美,然後我做了很多功課,真的是下定決心才去做的。(第一次的經驗嚇到我了😭😭😭😭)
我第一次帶牙套是傳統矯正器(就是鋼牙那種),其實這種牙套沒有不好喔,只是我沒有碰到好的牙醫嗚嗚嗚嗚。後來的結果是我的牙齒嚴重內凹(下排牙齒還會碰到上排裡的牙齦)、牙縫也沒有完全合起來。忍了一陣子以後跑回去跟診所反應,又再上一次牙套(嗚嗚嗚嗚嗚嗚嗚嗚,所以其實我算是戴了三次),打了兩個骨釘在上下門牙中間。反正最後最後,牙縫還是沒有合起來,深咬內凹雖然有改善但還是很明顯😭😭😭😭
然後到去年我下定決心要真的把牙齒做好,做了很多功課後決定要做隱適美,因為我實在不想再上固定牙套了😂😂
🚩幾個簡單重點:
✔️傳統戴蒙牙套可以處理的問題,隱適美都可以喔,尤其深咬問題隱適美效果很好
✔️隱適美如果認真戴,時間甚至會比戴蒙快喔
✔️需要拔牙或是打骨釘的比例小
✔️對日常生活的影響比較小
🚩隱適美的優點~~~~~
✔️可拆,所以如果有場合不想戴也可以先拆下來
✔️因為可拆,更好清潔牙齒,不容易蛀牙
✔️真的比較不痛!!我頂多覺得痠而已,而且幾乎不刮嘴!!(超感恩哈哈哈哈)
✔️可以較長時間再回診,不用頻繁回診
🔺我會覺得缺點是價格較高(不過都是分期制),其他都非常好!
🚩目前我的進度:
因為我的上排牙齒本來就是整齊的,所以我沒說的話大家可能看不太出有深咬問題,直覺就是M的牙齒很整齊呀~~~。其實我連上排都很凹阿嗚嗚嗚嗚(請見照片,我有放前後進度圖),戴隱適美到現在牙齒已經拉出來了(見照片),謝醫師說我牙根很健康,然後她進行收尾的時候,還會幫我處理下排牙齦在上一次牙齒矯正時被吸收的問題(超感恩!!!!)
🚩最後大家最想知道的:
我的醫生是-生活家牙醫 謝孟玲醫師
(她真的是我牙齒的貴人嗚嗚嗚嗚嗚)
我覺得她比我還追求完美牙齒
我實在無法不放心哈哈哈哈
(而且我還是全身上下最在意牙齒的人😂😂)
🚩 生活家牙醫
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三段283號4樓
02-27766338
🚩幸福牙醫 (宜蘭)
宜蘭市公園路519號
03-9256266
-------------------------------
(這裡以下是超詳細的問答版)
🚩大家陸陸續續問了超多問題,整理了醫生的回覆給大家:
1. 適用範圍:
✔️牙齒整齊與否都可以使用隱適美嗎
👉🏻基本上都可以
✔️是否有不適合矯正的齒形(隱適美)
👉🏻只要牙周跟牙齒健康,都是適合矯正的
✔️矯正失敗或是沒有固定戴維持器後可以再戴隱適美嗎
👉🏻可以的,目前有很多這樣的案例
✔️骨暴型可以戴隱適美嗎?
👉🏻基本上都可以戴隱適美,只是一些嚴重case需搭配正顎手術
✔️如何判斷正顎或是需要牙套
👉🏻程度來決定,太嚴重的患者還是需要正顎才能改善
醫師會依你的X光及口內狀況來告訴你
矯正可以改善到哪裡
2. 傳統型牙套跟隱適美的差別:
✔️傳統牙套跟隱適美痛度比較
👉🏻還是因人而異,一般來講隱適美疼痛的程度較低,時間也較短
✔️傳統牙套跟隱適美分別需要的時間
👉🏻主要還是要看case難易度以及病人的配合程度,
但基本上並不會因為使用隱適美而延長治療時間,認
真配合的人甚至能更縮短療程(一天戴22小時)
3. 臉型跟齒型的部分:
✔️矯正對臉型會有改變嗎?
👉🏻通常矯正治療影響的部位只有嘴巴周圍,
因為嘴唇是靠牙齒支撐的,牙齒位置改變,嘴唇的位置也改變,有些人做了矯正覺得臉變瘦或變尖主要是兩側咀嚼肌變小的效果
✔️戴牙套臉會變凹
👉🏻如單純指戴牙套,臉不會有變凹可能
✔️隱適美可以矯正牙齦露出過多嗎
可以,但可能矯正完成後需搭配牙齦雷射(視每人狀況而定),如更嚴重則需要正顎手術才能改善
4. 費用跟療程的部分:
✔️隱適美佩戴前要做深層洗牙嗎?
👉🏻洗牙每半年健保都有給付,不管有沒有矯正都要定期洗牙喔
✔️拔牙及骨釘
👉🏻視個人狀況會有建議拔牙及骨釘
但與傳統矯正比,隱適美的拔牙及需要骨釘的狀況非常少
✔️療程會有幾副牙套
👉🏻依每人裝況不同及醫師設計療程不同
約會有35~80副不等的牙套數量
✔️隱適美每天要戴多久
👉🏻官方建議是18小時以上,每2星期換一副
如果可以戴到22小時以上,可7天換一副
✔️矯正費用(一次付清?分期付款?)
👉🏻費用依難易度不同來訂定,基本上都是分期付款制
5. 咬合跟牙齒的部分:
✔️傳統牙套比較容易有深咬情形嗎?
👉🏻傳統矯正解決深咬問題會比較麻煩
✔️隱適美可以處理深咬情形嗎?
👉🏻隱適美因技術關係,解決深咬問題較容易
✔️傳統牙套較容易造成牙齦萎縮跟敏感嗎
👉🏻傳統矯正比較容易造成牙根吸收及牙齦萎縮的問題,間接造成敏感現象
✔️牙縫會變大嗎?(牙齦萎縮)
👉🏻牙縫變大的成因主要是因爲牙齦萎縮,而有很多原因會造成牙齦萎縮,像是刷牙時過度用力或牙周炎等等。
如果在牙齒矯正時是適度的施力,則不太會造成因為矯正而發生的牙齦萎縮。
6. 生活問題:
✔️隱適美飲食禁忌
👉🏻喝含糖奶的飲料前要脫下
👉🏻不要喝太熱的飲料 以免牙套變形
✔️隱適美對講話會不會有影響
👉🏻初期會有點大舌頭的狀況,大約1星期就可以適應
✔️會刮舌頭嗎?
👉🏻隱適美不會有刮舌頭的異物感
7. 清潔與術後保養的部分:
✔️隱適美完成後需要戴維持器嗎?要的話需要多久呢?
👉🏻每種矯正方式完後都需要戴維持器
一般建議:矯正完前半年整天戴著,半年後只需睡覺時配戴
✔️如何清理牙套
👉🏻用牙刷沾水輕刷,若有牙垢等加點牙膏輕刷就可以摟
如何判斷蛀牙程度 在 蛀牙嚴重程度、判斷蛀牙、蛀牙原理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必吃
蛀牙 嚴重程度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判斷蛀牙、蛀牙原理、蛀牙原因就來牙科醫療資訊整合站,有最完整蛀牙嚴重程度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如何判斷蛀牙程度 在 僅憑黑縫就判斷蛀牙?錯了,重點看這3個方面 - PTT新聞 的必吃
如何判斷 牙齒髮生蛀牙? 人的牙齒一旦產生蛀牙,最明顯的癥狀就是其外表顏色會發生變化,但是顏色不一定就是黑色,棕色、褐色 ... ... <看更多>
如何判斷蛀牙程度 在 [問題] 醫師說要挖開判斷蛀牙程度- 看板teeth_salon 的必吃
最近小弟有磨牙問題 去請牙醫師幫我製作牙套
順便拍了X光片
醫師發現有一顆臼齒蛀牙 需要補牙
但無法判定蛀多深 需要挖開判斷
然後醫生說在臼齒這邊幾乎就是需要用大範圍的填充物
(日本說法是インレー 陶瓷的 我查了一下台灣說法好像是叫齒雕)
但現在糾結的地方是 我這顆牙之前沒有補過 目前也不會酸痛也不會對冷熱敏感
爬文感覺是一旦挖開 就是破壞了原本的牙齒健康
反而增加未來蛀牙的風險
因為疫情長期無法回台 第一次在國外看牙醫師有點怕怕的
除了不是長期配合而有信任感的醫師之外 加上日本牙醫有點貴
所以想上來問問鄉民們 會不會建議再找一位醫師檢查一下是不是真的需要挖開補牙
還是說用X光片就是八九不離十 單純需要挖開看大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1.213.206.46 (日本)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eth_salon/M.1610953077.A.39C.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