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好生活,長壽才是禮物 】
我們都會變老,老後的生活如何安排是新世代的挑戰。參訪「好好聚落」得到的一句話:「好好生活,長壽才是禮物!」和大家分享。
「好好聚落」,有人當成網美拍照聖地,貨櫃馬卡龍色五彩繽紛;有人看作鄉村俱樂部、咖啡館、或木工手作坊。但整體來說,它是一座正在建構當中的高齡服務住宅。
發想此計畫的是靜宜大學社工系紀金山教授。紀教授常被戲稱長得像小一號的朱立倫,他說社會學家是實踐的,他想為台灣打造一個老年好生活的新模式,我相信「做難的事就會有福氣!」
從構想到實踐,獲得靜宜大學唐傳義校長力挺、光田醫院參與,紀教授提出銀髮族與年輕人共居的新解方。從服務居住、終身學習、到戶醫療、青銀共創,到晚年財務服務,打造實驗基地,發展出一套台灣未來各處可複製的模式。
2020年開始,台灣的人口出生率與死亡率首度出現交叉,人口進入負成長時代,人口老化速度加快,長照規劃刻不容緩。我希望好好園區能夠成功,提供一個銀髮照護的新選擇。
等有一天我們老了,我們都會好好的。好好生活,長壽才是禮物!
好好聚落青銀共居 在 微笑台灣319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編與煮編日記 #來聊聊
#2018年你有沒有想做些什麼?也許是一個小挑戰、也許是找回遺失的人事物,也許是想去哪裡走走、也許是想好好地和自己,或者是和誰一起生活…….
微笑台灣團隊這幾個月來一直在討論,2018年想與各位鄉親笑友們一起做什麼?邊討論邊覺得很興奮,就讓編先賣個關子吧!希望能一起更認識這片土地,更認識台灣。
#距離2018還有1小時,等跨年 #回顧2017,看看我們一起完成了什麼!
💘10場分享會一起親腳走訪:
從鹿港導覽開始暖身>> 台北青鳥書店一次聽三本在地誌>>高雄鹽埕與美濃味道旅行>>新北鶯歌老街訪做陶師傅>>竹北厚食聚落工坊>>宜蘭深溝村吃一頓美虹廚房菜>>台北大稻埕米的故事>>三位台南人用攝影用調酒用米糕走出一片天>>在嘉義聽獨立書店如何在地連結>>近年尾,在苗栗山那村夜訪樂園( #就在影片中) #煮編完全靠回憶打字
與大家聽地的故事,吃在地的食物,走進鄉鎮。
💝2017出版四本《微笑季刊》
春夏秋冬時依序用《誠食》、《草根》、《慢島》、《好物》,#共介紹了12個小鎮,分享在地力量,#那些屬於台灣的好事。
在10到11月,還加碼了四場 #微笑季刊分享講座,邀請受訪者來到現場,說說 #那些他們的堅持與理念。
這一年,我們專心注入內容,也增加了直播、人物專訪以及旅行小短片等影音,希望用更多元的方式帶著大家看見台灣的美好。(有感受到吧 是吧是吧)
❤謝謝2017的你,2018一起微笑旅行,一起走跳台灣吧!
❤謝謝這一年帶我們一起旅行的專欄作者!
台南差差、竹山林保寶、花蓮寫寫字、走走池上、文化銀行、屏東三平、桃園范淇暢、台中阿布、單啡陳勁豪、苑裡掀海風、澎湖西嶼咱ㄟ厝、歐北來陳亦琳、金門敬土豆、設計范承宗、高雄三餘書店、參捌旅居、圖釘Ruby、邸Taitung、屏東小陽日栽書屋、主婦聯盟、Frenci、賴青松
#天阿編打不完請原諒時間在倒數編再補
#煮編已經聽到鞭炮聲了
好好聚落青銀共居 在 銀享全球 Silver Linings Global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銀享愛分享
「居住方式,其實就是生活方式;對於居住的想像與追求,其實也代表著對於生活和人生的追求;所以住哪裡、怎麼住,獨居、共居,青銀共居、老幼共居,各式各樣關於居住的不同想像一直是我很有興趣的話題。」--銀享全球共同創辦人楊寧茵
Deborah Yang
上週四,Deborah應邀到新北市舉辦的跨世代居住創新論壇中擔任講者分享。面對高齡社會,和許多來自產官學不同背景的人士,共同探討從居住到生活的重要議題,例如怎麼透過閒置土地的利用來提供更好的社區養老環境,日本溫柔之手福祉事業的分享,或是透過好好聚落、9Floor Co-Living Apt. 玖樓共生公寓、張芳玲介紹的台灣共居生活等社會實驗開始呈現出來關於居住的新想像。
而如airbnb這樣的分享平台所帶來的機會,則是對退休族群最好的發明。想想看,歷史上什麼時候有這樣一個非常簡單易用的平台讓你可以自由決定自己的工時和內容,而且還是用閒置的房間、車子、時間...
看到新北市府跨團隊的合作,期望解決台灣因為少子化所帶來的閒置土地利用的問題,希望透過完整的規劃來創造多贏,令人相當有感。如果不是因為去年有機會到高雄大同國小參訪當地的日照中心,聽到中心主任的分享,我們不會知道這件看起來好像很容易(把學校因為少子化多出來的空間重新利用,例如做為周邊社區居民的休閒空間或高齡長輩的照顧空間)會有這麼多挑戰和困難,而其中大部分的窒礙難行都是囿於現行法規上的限制,所以遇到這種狀況如果政府不先跳出來,把問題給解了,是很難期待民間做更多,或有更多創意與資源投入的。
對於高齡,我們無法一次解決所有的問題,但如果可以把挑戰切成一個一個小塊,一次解一點,一次邁一步,就有機會找到轉機,形成巨大的改變。
實踐是硬道理,我們深深以在這條路上孜孜不倦努力的朋友感到驕傲。
好好聚落青銀共居 在 好好園館- Posts 的必吃
好好 園館創辦人紀金山,對外倡議與號招,對內凝聚與傳承,打造全台第一座青銀共居的共老聚落,在逐漸變老的社會中,推動長輩生活的無限可能。藉著開放、自主、彈性的場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