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自己,就是體驗感覺自己活著、感覺生命在心中鼓動的喜悅。
為了能給自己的孩子更好的照顧,我首先需要照顧自己內心的孩子。
我會以一位帶著無盡溫柔的普世母親的眼光看著自己。當我能接收到這份溫柔與愛時,我能感覺自己身上發生了什麼。我被這份愛填滿了,我將能更輕易地把愛給予身邊的人。
取自《最好的教養,從面對真實自我開始》
*********************************
各位朋友,早安:
昨天的直播,談到當一位媽媽執著於扮演「好媽媽」形象,將可能會失去當下跟自己的連結。然後,很可能焦慮地試著「說服」孩子相信,自己就是「好媽媽」。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276883186893909/
療癒之路雖然需要走一段時間,但作者溫柔的筆觸,能輕巧地帶著我們找到出口。在這本書裡,我們看到了教養的困境,也同時指引我們方向。
鏡子練習,是學習「愛自己」的經典方法。我自己在看鏡子的時候,常給自己打氣:遇到困難了,還繼續努力,真不容易!
這篇摘文還有不少很棒的練習,每一種練習,都在試著對自己慈悲。每一次對自己慈悲,便在理解、諒解、和解的路上,跟自己手牽手、向前走。
所以,在最困難的時候,我不會輕易忘了自己,會堅強地跟自己站在一起。每天都找時間跟自己說說話,聊聊心事,願意傾聽自己的不安與挫折,並且疼惜自己。
祝願您,想要愛孩子的同時,多學習愛自己!
*********************************
我愛自己嗎?
【文/ 伊莎貝爾.費歐沙】
{練習}我喜歡我的這些特點:(請列出二十幾項外在、情緒、人際關係、智力、精神層面的特點)
喜歡自己的不同面向是一個階段。愛自己則是更廣泛的,是一種對於自己無條件的接受,是一種對自己的溫柔,是一份與自己親密接觸後產生的默契和親密感,也因此,它會隨著發現自己的情緒而漸漸出現。
一開始,我會每天看著鏡子裡的自己,並且專注於自己喜歡的一個臉部細節上。
我會看著鏡子,四目相接,並告訴我的倒影:「我愛你。」我會留意我體驗到的感覺。一開始,很可能什麼感覺都沒有。接著,日復一日,我會堅持著以「我愛你」來度過憤怒、噁心、輕視的浪潮。漸漸地,默契與溫柔將會扎根,最後,愛出現了。真的是這樣,真的......
我會以一位帶著無盡溫柔的普世母親的眼光看著自己。當我能接收到這份溫柔與愛時,我能感覺自己身上發生了什麼。我被這份愛填滿了,我將能更輕易地把愛給予身邊的人。
愛自己,就是體驗感覺自己活著、感覺生命在心中鼓動的喜悅。
為了能給自己的孩子更好的照顧,我首先需要照顧自己內心的孩子。以下有幾個選項能讓你遇見內心的孩子,並漸漸治癒他的傷痛。你可以選擇最適合你的途徑,或全部採用。
{練習}照片
選出一張自己兒時的照片,看著照片,讓情感、情緒、想法等在心中升起。如果那些是愛,那就一切順利。如果不是,我就記下湧上心頭的感受。
有時,童年時的自己令我們厭惡、反感,覺得丟臉。我們只想做一件事,也就是趕走他。事實上,我們想藉此逃避的是自己的痛苦。但,難道就這樣讓童年時的自己獨自面對他的痛苦嗎?
在自己身上觀察這件事並予以分析是有幫助的。
誰曾經這樣說過我或想過我?
誰使我或任我去承擔困難的重擔,且沒有幫助我?
為了培養出對兒時的自己的同理心,我們需要聆聽他的情緒。我們對於自己的評價只不過是讓我們與情感保持距離的方法。有時候,說「我那時候很胖」比說「我那時候被別人嚇壞了」要來得容易。
說「我那時候很天真」比「我很害怕,所以不敢講出來」容易。
但所有的評價都使我們遠離了自己與我們的孩子。
看著照片,讓回憶湧上,我能藉此聆聽自己兒時的情緒。
{練習}兩人一起,我們會更強
我想像自己隨身帶著當年還是小女孩或小男孩的自己,我觀想那個孩子在我身邊,他(她)害怕時,我會讓他安心,跟他說話,或者聆聽他說話。
一整天,那孩子會在我的活動中陪著我。我牽著他(她)的手,在心裡跟他說話,我向他展現現在的生活。
{練習}治癒內心的孩子
下面是一篇讓人放鬆的文章,你可以用自己的聲音錄下來,如果需要,可以儘管重複:
我閉上雙眼,深呼吸。
我觀想雙眉之間有一個藍色光點。
這個光點將在我的身上移動,讓我的肌肉一吋一吋地放鬆。光掃過前額,下降至雙眼附近、鼻梁,讓下顎放鬆,甚至讓舌頭放鬆。
藍色光點下降到頸部、右肩、右臂,直到手指,藍色光點再次往上,穿過胸膛、左肩、左臂,來到手指。光點經過胸膛、心臟,撫過腹部,讓骨盆放鬆,下降到右腿,直到腳趾,然後再次往上,經過左腿,來到腳趾。
藍色光點停在尾骨,放鬆、舒展。它沿著脊椎一節一節向上,經過腰椎、胸椎、頸椎,穿過頭骨,讓骨頭放鬆,點亮整個大腦。
在我平靜地深呼吸時,有一個柔和的藍色光圈包圍著我。
我讓我的身體繼續放鬆,並在心中出發到森林裡。
一棵大樹矗立在我面前,堅毅挺拔,雄偉地向空中開枝散葉。我走近它,用手臂環繞它,把臉頰靠在樹皮上,感覺它的能量。
現在,我靠著大樹坐下。我想起自己目前遭遇的困難,任由這些畫面引起的情緒和感覺出現。
我心中的小孩受傷了。
我看見離大樹不遠的地方有一處深邃的洞穴,我知道它會引領我到過去的一景,我童年時痛苦的一景。
現在已是大人的我將會介入我的過去,去幫助和支持童年的我。
我繼續在樹下冥想時,我的一個自我意象站了起來,朝洞穴走去,走下在我面前的階梯。
我到了一扇門前。在門的後面,有我童年的一景,我知道我想要觀看,就像要進入電影放映室一樣,我打開那扇門。
我看著童年時的自己,看著那孩子的臉,觀察他(她)周遭發生的事。
我介入他正在經歷的事情。我是他從來不曾有過的目擊者、捍衛者。我看著我的父母,看著那個正在傷害孩子的人,並且告訴他。我告訴父母我從來不敢說的話,告訴他們這樣對待一個孩子是不公平的,我告訴他們這行為是不可容忍的。
傷害孩子、嘲笑孩子或操控孩子從來不是正當、合理的。
我父母的影像消失了,我轉身面對童年的自己。
我給他我的愛,他是那麼需要愛。
童年時的自己可能很不習慣無條件的愛,所以一開始他會懷疑......我給他時間,就像面對一個自己不認識的小孩時那樣。我小心翼翼地接近他,給他時間來習慣我的存在,來感受信賴關係。
根據他的年齡,我會從肩膀、膝蓋或手臂抱住他。我輕輕地愛撫他的頭,我愛他,並向他表現我的愛,他需要這份無條件給予的愛。
我聆聽他想告訴我的話、他掛心的事,我聆聽他的情緒。我讓他在我的懷裡哭泣或吶喊......讓他跟我說話、表達自己是很重要的。
我是他的未來,我比誰都瞭解他。
現在,換我跟他說話了。我跟他說他需要聽到的事,我向他解釋他還無法理解的事,我教他他還不知道的事。通常,眼淚會潸潸而下,那是如釋重負的眼淚,我接受這些眼淚。我的愛已經觸及了童年時的自己。
當童年的我接受到這份溫柔時,我能感受到在他身上發生的事和發生在我身上的事。
現在,我要幫助童年的自己重拾自信,我要教他做自己和敢於表達自己。
我會在他生命的困難情況中陪伴他。
我會教他讓自己獲得尊重、跟其他人玩,還有所有他需要學會的事。
我看見如果自己當初曾獲得如此的陪伴和幫助,如果我在那時候得到了應得的愛與關懷,我會成為怎樣的孩子。
現在,是時候跟那個孩子說再見了,我告訴他我會回來,特別是每當他有需要,就能呼喚我。
隨著我一步一步地溯時間而上直到今天,我看見自己本來可能會如何長大、如何經歷人生的其他階段。
我觀想我可能會是怎樣的青少年,我看見二十歲、二十五歲、三十五歲的自己......我看見自己現在本來可能會是怎樣,我看見自己本來可以成為的樣子。那是我實際的樣子,那是如果我當時曾獲得妥善的尊重和陪伴,獲得我應得的這一切,將會變成的樣子。
因為我意識到這件事,意識到我自己的真實,我讓一股深刻的信任與感激誕生。我感覺到自己體內的「生命」。
我一邊保持與這些感覺的聯繫,一邊回到大樹旁。我向四周張望,嗅聞氣味,聆聽自然的聲音。
然後回到我的藍色光圈中。我更深地呼吸。我意識到當我睜開眼時,會看見什麼,我動動腳趾與手指、雙手與雙腳,逐漸與我的身體恢復聯繫,我呼吸、打哈欠、伸展四肢......睜開眼睛。
{練習}寫信
寫一封信給兒時的自己,或許也可以是一首詩......我會藉此告訴他我愛他,以及我希望他能知道,關於他自己、關於別人和關於世界的兩三件事。
.
以上文字取自
最好的教養,從面對真實自我開始:法國父母最信賴的心理學家,帶你擺脫焦慮、解決親子衝突的45堂療癒課、23種高成效的對話練習
博客來 |https://bit.ly/3e0mvPM
誠品 |https://bit.ly/36wD1EN
金石堂 |https://bit.ly/36x5hXK
Momo購物|https://bit.ly/2XEGSM2
遠流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ylibfans/
.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7/25高雄公益免費_善牧第五屆爸比媽咪節-親子有話好好說(高雄場)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50194072308694/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好好再見不負遇見誠品 在 盛情款待Halipalafa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後記 愛的證明
「你要回家了。」傅月庵大哥在我的臉書上留言。
在漢漢走後半年,決定鬆手將他落土安葬,就此永眠於花蓮老家的山裡。當看到傅月庵大哥這麼說,一時不解其意。一直以來在我的人生存檔備案裡,有個名為「回家」的資料夾,但裡面總是空的,因為心裡不負責地認為:有天我還是會回家。
二〇一六年六月底,我「真的」回家了。打包家當時,連同漢漢睡過的床,費力地從台北一路運回花蓮。在漢漢走後,很多東西都轉送出去,數條幾乎沒用過的牽繩、胸背帶,都在清洗後選擇轉贈,還有漢漢最後僅坐了兩次的大推車。告別,不是只在他耳邊輕聲說再見,還包括處理他的遺物,有人還沒沉澱情緒,就迅速丟棄亡者遺留的東西,卻也有人即使經過數年,仍始終無法好好整理這些物件。告別實難,整理自己更難。
在出書前的一個月,打掃已空空蕩蕩的台北家時,因有幾樣零星的東西還留在書房遲未善後,就順手把這些分門別類地放入木盒中,其中包括漢漢的短涼被與毛毯。是該收整好的,我這麼認為。不料,一只綠色圓圓的吊牌,在日光的反射下吸引住我的目光,拿起來細看,發現是漢漢一〇三年度的「狂犬病預防注射證明牌」,放在手上,若不是胸背帶的重量牽拉著,我幾乎感受不到它的重量。它非常輕薄,那麼微小,卻逼出了我的淚水。
以前掛在他胸下這只不起眼的牌子,是在世時,為了證明已施打疫苗的頸牌,而今這一圓圓的證明牌,卻是說明漢漢曾經存在,證明我們曾愛過、曾相伴相依過。淚水在思念中潰堤,潸潸落下停不住。至今每日還是有個睡前習慣,跟漢漢道晚安──既已習以為常,每晚就如常地說著。而今只想說:「漢漢,我很好,請放心。」但「你,好嗎?」我心裡不免懸著疑問。在寂靜的夜裡,這是永遠不會有回答的提問。
林書宇導演的《百日告別》中,女主角心敏決定一個人走完和未婚夫原訂計畫好的蜜月旅行,她在沖繩的一段坂道上遇見一位婆婆,正吃力地爬著斜坡,婆婆狀似抱怨地說,每回跟先生爬這道長坡,總不等她,早早逕自爬上坡頂,「我就用我自己的速度慢慢爬,我先生會在上面等我。等我爬上去了,還會給我一顆糖。」人生就像爬坡,越到頂端,我們的體力越是虛弱,氣喘吁吁地,上氣不接下氣。先登頂的一定會在上面等著我們再相聚,然後報以一顆歡喜糖。狗狗有四隻腳,老跑得比我們快,但就像每次散步,他總會在前方等著,等你也跟上。到了人生終點時,我相信漢漢會在那裡等候。
謝謝新經典文化總編輯葉美瑤三年前就催促我寫漢漢的故事,雖然真正動筆是在漢漢過世後的半年,在安葬後北返的那個夜晚,開始敲打起鍵盤,在該為漢漢留寫紀錄的心情下,漸次完成。謝謝大哥張大春與張曼娟老師,在很多年前不約而同地希望我寫下與漢漢生活的點滴,還好心好意設想書名,一人說「貝克漢跟我回家」,一人說「貝克漢帶我回家」,動詞不同,主詞也跟著異動,但相同的是「回家」。謝謝一路照顧漢漢,與喜歡漢漢的家人、朋友及電台同事,謝謝楊動物醫院的醫生們,十二年半來對漢漢的用心診療。更謝謝「阿貓阿狗逛大街」的節目聽眾與來賓,我們一起度過十年的歲月,在屆滿十年之際,謹以《第十個約定》當做謝禮,期望每一個狗貓家人都不棄養狗狗貓貓,陪牠們走完定約的最後一程。
《第十個約定》:
金石堂:https://goo.gl/s8fk4n
博客來:https://goo.gl/XY8xmf
誠品:https://goo.gl/wSDZ0P
好好再見不負遇見誠品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那些受傷、不被愛的人們表面上看起來或許很好,但每個人其實都是在背地裡舔拭著自己的傷口,努力撐著活下去。即便看起來好像沒事,那些痛楚仍然會在某個時刻不經意地襲來。
即使現在覺得自己已經成功從那裡逃了出來,但僅僅只是回想過去的生活,我也都還是會做惡夢、被不安包圍。每當想起過去那無力的我,便覺得無法抑制自己的情緒。
取自《微笑面對無禮之人》
*****************************
這篇作者所寫的小傳,十分勵志。與其在原地嘆息,不如爭取,不如叛逆,不如掙扎著走向嚮往的地方。
旁人的焦慮與對自己的失望,常會限制我們的視野。我們是要內化那些,我們還沒嘗試就充斥在我們身邊的情緒,還是給自己一次機會,突破它,作為獨立的證明,這是我們的決定!
然而,即便作者已經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過去的無力,依然如鬼魅在暗影裡糾纏。這會需要反覆進行心裡的工作,像是透過寫作,耕耘翻攪,逐漸平息,那些情緒慢慢能找到合適的地方去。
「這些人害怕回到過去,縱使待在現在置身的地方也會像個異邦人般漂泊不定。」
不少人還困在原生家庭裡,啃噬著那種格格不入的寂寞。人在家,心如孤魂野鬼般地四處飄蕩。
要真正回到自己的家,要試著跟自己和解,好好跟過去說再見。在中秋前夕,這種感觸特別深刻悠遠。祝福您,找到自己的家!
*****************************
舔拭各自的傷口活下去
【文/鄭文正】
海倫.皮爾遜(Helen Pearson)的《人生計畫》(The Life Project)一書中,刊載了針對「有成就的人」和「沒成就的人」之間差異的研究結果。
研究員皮林(Pilling)為「命中注定會失敗」的孩子們定義了幾項特徵:第一,在單親家庭或兄弟姊妹超過五人以上的家庭長大。第二,因為家庭收入較低,在學校領有免費午餐等福利津貼的孩子。第三,在沒有供應熱水,或者同個空間必須居住一點五個人以上的環境下長大。
另一方面,「注定會成功」的孩子則有以下特徵:第一,父母非常關心教育,對子女的未來充滿抱負與希望。第二,居住在求職機會較多的地區。相對地,成就不高的人則大多居住在產業衰退或求職困難的地區。
皮林在研究參與者中,找出在不佳的環境下成長的三百八十六個孩子,持續追蹤他們的生活,發現其中三百零三人沒有獲得充分教育,最後只能從事所得較低的職業,甚至沒有工作。
我也是出生在沒有希望的貧困人家與城市,我的家鄉大邱市,是個每人平均地區生產總值連續二十二年都倒數第一的地方,青年失業率總是在全國前三名中高居不下。由於父母被生活壓力追著跑,沒空好好照顧我,我從小學就開始打工送報紙、發傳單。
為什麼窮人的周圍也都是一些沒有受過教育、彼此出身環境相似的人呢?爸爸、媽媽、阿姨、姨丈、姑姑......交情比較好的親戚中,連一個讀過大學的人都沒有。他們從沒想過可以靠教育完成階級翻身,雖然盼望孩子過得比自己更好,卻不知道方法。小時候我最常聽到大人說的一句話就是:「松蟲應該吃松葉」(譯註:韓文諺語,指人應該謹守本分,行事注意分寸),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叫你從放棄開始學起。
我很想證明就算窮也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想要寫作,所以逃亡般地前往首爾找工作,然後度過了將近十年的職場生活。在我剛出社會的那段時間,因為覺得自己在文化方面實在跟不上別人,總是想要學些什麼。那個時候買東西都是以CP值為基準,因此根本沒有什麼喜好可言。
我學攝影、學畫畫、學演戲,認識各種人,得到新的經驗。直到開始有穩定的收入之後,當我想念某個人,也能自己主動約人見面了。我就這樣漸漸替自己累積了一些文化上的資產,所謂人們稱之為「人脈」的東西。身邊開始出現許多我可以幫助、需要時也能向他們請求幫忙的人。我談了戀愛,也一邊從很多人身上得到愛,這治癒了從小缺乏關愛的我。
我一邊累積著微小的成就,一邊逐漸增加自信。即使現在覺得自己已經成功從那裡逃了出來,但僅僅只是回想過去的生活,我也都還是會做惡夢、被不安包圍。每當想起過去那無力的我,便覺得無法抑制自己的情緒。
不久之前我跟媽媽說想買房子,卻聽到她回:「首爾房子那麼貴,不管妳多努力也買不起啊。」我跟家人說想讀大學、想去首爾的時候,爸媽也用同樣的論點回我。因為他們從來沒有經歷過那種,成功實現所願的感覺,所以一旦人生中出現了什麼想要的東西,他們不會要你努力去爭取,而是會為了避免受傷,要你放棄。
那些受傷、不被愛的人們表面上看起來或許很好,但每個人其實都是在背地裡舔拭著自己的傷口,努力撐著活下去。即便看起來好像沒事,那些痛楚仍然會在某個時刻不經意地襲來。從這種意義上看來,或許我們遇見的人們都是曾成功戰勝心中地獄的生存者。這些人害怕回到過去,縱使待在現在置身的地方也會像個異邦人般漂泊不定。
我們雖然羨慕「鯉魚躍龍門」後成龍成鳳的那些人,卻對他們過去生存的世界一無所知。因為無知,只會感到恐懼或想要加以掩飾。然而人生若省略那些細節,就什麼都不是了。我們能作的只有不另眼看待較差的環境,並且努力去正視那個世界。
我偶爾會遇見看起來很哀傷的人,便不禁好奇這個人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長大的,甚至常有一股衝動想要脫口問:「你也常常作惡夢嗎?」
.
以上文字摘自
微笑面對無禮之人:用優雅四兩撥千斤,靠修養高度征服粗魯無禮之人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97658
.
-\-\-\-\-\-\-\-\-\-\-\-\-\-\-\-\-\-\-\-\-\-\-\-\-\-\-\-\-\-\-\-\-\-\-\-\-\-\-\-\-\-\-\-\-\-\-\-\-\-\-\-\-\-\-\-\-\-\-\-\-\-\-\-\-\-\-\-\-\-\-\-\
你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好:每天回到你心裡,感受自己的內在力量
博客來 https://goo.gl/rHgxZV
金石堂 https://goo.gl/R871Aq
誠品 https://goo.gl/iwdvtb
讀冊 https://goo.gl/vZ1X3i
海外大眾 https://goo.gl/QEXBcX
好好再見不負遇見誠品 在 本週台灣暢銷書:好好再見不負遇見(一月第二週) - YouTube 的必吃

博客來七日暢銷榜第27名 誠品 書店雙週暢銷榜華文創作類第1名 好好再見不負遇見 作者:黃山料出版社:三采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21/12/30背景 ... ... <看更多>
好好再見不負遇見誠品 在 了解更多https 的必吃
《好好再見不負遇見》✨ 作者: 黃山料◤有沒有一種感情,能讓我們跳過愛情...... 只想單純、好好在一起。◢ ║真實故事改編║ 能否寫一個故事,專屬於1990後出生的 ... ... <看更多>
好好再見不負遇見誠品 在 [情報] 誠品書店2022年十大暢銷書-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必吃
https://www.eslite.com/exhibitions/CU202211-00075
1. 好好再見 不負遇見 / 黃山料
2.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 羅伯.狄保德
3. 剛剛好的優雅: 志玲姊姊修養之道 / 林志玲
4. 我也曾想過, 殺了過去的自己。: 做自己, 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 Peter Su
5. 時間, 才是最後的答案 / 角子
6. 墨菲定律: 如果有可能出錯, 那就一定會出錯! / 張文成
7. 大概是時間在煮我吧 / 張西
8. 那女孩對我說 / 黃山料
9. 轉念的力量: 不被念頭綁架, 選擇你的人生, 讓心靈自由 / 賴佩霞
10. 做自己, 為什麼還要說抱歉? / 林依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5.43.132.5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68596585.A.377.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