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麥 #沒有鬼
小麥很喜歡跟她做愛,除了肉體滿足,另一部分是他喜歡躺在床上跟她聊天。
腦袋牽著嘴,想到什麼說什麼,不需要像面對同事客戶,說的每一句都要先想對方會接什麼話,如同藤蔓恣意延綿的話題,岔開分枝又再回到原點,聊著聊著小麥會開始搓揉她的胸部,又或是她會先鑽進被窩底下,然後他們再來第二次。
第二次做愛的時間比較長,不見得會射精,感覺比較像是結合後不停的滑動,沒有為了高潮而激動什麼。
第二次結束的聊天比較短,窗簾從深灰色慢慢變亮成淺灰,大概知道是清晨五點多,他們會把棉被往內折,像鋁箔紙包雞保有彼此餘溫,尤其在冬天。
#這樣的做愛固定在禮拜四的晚上開始
小麥騎車到市民大道京站的位置接她,拿了她的大包包,她拿了機車後座的安全帽,一個動作的交換上車騎到寧夏夜市,她習慣買隔壁是日本料理的店的水餃或是靠近出口的雞肉飯,偶爾才買鬍鬚張,她說好吃但他說太貴。
回到一棟老公寓四樓,我去過那裡,某次為了看英超大家約去小麥他家,他靠賣車的業務能力獨自付清頭期款,不過裡面的家電全靠家人親友的幫忙,不大,兩房一廳一衛,陽台放了一張小桌子小椅子,是吸菸區。
小麥把車停在騎樓,如果剛好有停車格,就小麥請喝飲料,如果沒有就女生請料,這是某次小麥在喬騎樓車位時,女孩主動買飲料後的默契。
上樓吃晚餐,沒什麼在聊天多半在看新聞,多半是她先去洗澡,之後就回到第一句,一路做愛到現在說的這邊,每週四不斷重複八個月。
她是誰?其實小麥不知道!
不知道她的年紀(應該小三歲)、不知道她的姓名(好像叫佩琪?珮琦?珮綺?)、不知道她住哪(不住台北),只知道
#有個不穩定交往男友住高雄
#工作固定放五六
#大學時出過車禍所以變天左膝蓋會痛
#拿過兩次小孩
#單親
#養過貓後來腎臟病死掉
這些是從她話語中拼湊出來的。
她不怎麼提起她的事,她也不會問小麥的事,兩人的聊圍繞在大學以前的事,有一條界線,大學之後的事太接近現在的,聊到一半就會停下來,有時不小心過界,女生就會安靜不說話,像是睡著了。
刻意的不讓過多的訊息液到床上,很清楚的劃定床就是乘載肉體沒有交心。
第一次遇到她,是朋友前女友的慶生,在西門町的KTV,當晚她要拿話梅放到啤酒裡,坐到了小麥旁邊,她眼睛很大略顯沒睡飽,顴骨上有顆痣,原住民血統下有混血兒的味道,身上則是友百貨公司一樓化妝品櫃的味道,不愛笑,厚唇,站起來只到小麥的胸口。
我沒看過女生的照片,小麥也不會給我看照片,這樣很好,本該就不要去曝光女生,不論你認不認識。
小麥問她怎麼會來?她說無聊就被約來,連禮物都沒準備,後來送她回家,結果送到小麥家,這樣的關係維持到朋友都分手了他們還在一起,但沒人知道他們的關係。
對小麥而言當然賺到,嘴邊的肉怎麼會沒吃的道理,但彼此之間就是沒有要進到男女朋友的關係,小麥曾經想進一步,也是在那次開口後女生脫口說高雄有個沒解決的男友,小麥的心情有點複雜,有點失落有點害怕卻又莫名開心。
她是怎麼想的小麥始終不知道,透過她的眼神也得不到答案真假,況且她總是下一秒眨眼就會睡著的感覺。不到一年,這樣的關係出現轉變。
#她男友發現了
原因竟然是,她回高雄跟男友做愛的習慣改變,用了一個從未用過的姿勢,這讓高雄男友起疑偷看手機,當下小麥沒有害怕,反而是一種「終於被發現」的如釋重負,她沒說接下來怎麼辦,只是淡淡的說
#被發現了
禮拜六的晚上,她穿好衣服,把放在浴室的化妝水、乳液、護唇膏收走,牙刷丟進垃圾桶,小麥買的新車第一個載的女人是她,那天外面下著雨,一路上彼此都沒說話,就這樣載她到台北車站北二門,掰掰說的倉促,因為有警察站在路邊,掰掰之後彼此再也沒見面。
我說臉書和IG呢?小麥說那時只有 #無名小站 和 #愛情公寓,但連本名都沒問的彼此自然不會問到帳號,就是一段 #無名的愛情
小麥曾經跟我說過「我有時懷疑,這個女人會不會是我幻想出來的,因為我完全沒有任何跟那女的留下的證明,甚至這世界上有沒有這個人,我越想越懷疑。」
直到有一晚小麥遇到了她
小麥把車停在家裡附近大賣場的停車場,走在騎樓滑臉書,在「你可能認識的朋友」中看到了她,因為臉上的那顆痣,小麥停了下來,走出騎樓到比較亮的地方站著。
#她結婚生子搬到台中了
身形從細長的護唇膏變成小孩奶粉罐,臉也比以前圓潤,PO文幾乎都是抱著女兒,每張照片都笑到露齒,穿著跟以前的打扮是兩種類型
「我跟她在一起的八個月,沒看過她這樣笑,她幾乎不笑,所以當下我還懷疑真的是她嗎?」小麥對我這樣說
小麥沒加好友,退出首頁走回家。我說,至少證明了真的有這個女人的存在,你不是一個女鬼談戀愛。
#錯別字 #朋友故事
奶粉罐做椅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睡前食物
小時候晚上我睡不著,我媽都會泡克寧奶粉給我喝。然後在裡面加很多糖,所以我會變成碳水化合物控是合理、又很合乎邏輯的。
我記得那時候我最喜歡吃的食物有三種:統一大布丁、麥香紅茶,還有一個就是老媽睡前泡的克寧奶粉糖多多。那時候我媽都會說:「喝完這個就去睡喔!」
然後從櫥櫃拿出黃黃的大鐵罐,自罐子裡面取出用奶粉專用的湯匙,在玻璃杯裡加入兩大匙奶粉,很特別是我媽媽會另外再加一小杯的鮮乳,說這樣子味道比較濃。然後走到廚房的角落煮菜的地方,拿出調味用的白砂糖,加入三匙——在這個moment我就會用 #鞋貓劍客 的那種大大的眼睛看著我媽,然後她就會一副那種「好啦好啦!真拿你沒辦法!」哆啦A夢式的表情,幫我在裡面多加一茶匙的白砂糖。
接著,用古時候那種要按壓好多次的熱水瓶,在雕花的玻璃杯裡面連續壓個兩三次,用長長的鐵湯匙攪拌,牛奶的香味和白糖的香氣混合在一起,小小的廚房雖然空間不大,但是空氣當中都蔓延著那種溫暖的味道。研究所的時候念到一篇論文說,期待的時候腦袋裡面就會自動產生多巴胺,想那個時候我兩隻小手拖著下巴看著媽媽在那裡按熱水跟攪拌,就是我最早感覺到的多巴胺吧。
我猜可能也還有催產素,就是「我知道這個是屬於我的,專屬於我的一杯牛奶」,世界上很少有東西是可以專屬於你的,那種在旁邊等待,很期待的感覺,還有把那杯牛奶拿到手心裡面,從手心裡面溫暖出來的感受,溫溫熱熱的,喝起來很像是血液裡面都注入了白色的靈魂,是一種非常非常簡單的食物,可是這個食物裡面卻有好多好多的記憶。
長大以後,又沒有生小孩,牙齒功能也還算可以,睡不著的時候泡牛奶太麻煩,吞藥好像容易一點,似乎是失去了喝「克寧甜牛奶」的這種權利,直到前幾天,我發現了一個味道很像的食物。由於冰箱裡面還有8顆裴社長 #紹興酒蛋麵線 剩下的蛋白,以及前幾天我拿來做紅豆牛奶冰的牛奶,我在想怎麼樣在保存期限即將要來到之前,消耗掉這兩個東西。小精靈朋友 @ligagali 跟我講一個神秘的食譜叫做 #鮮奶燉蛋白 ,這是一種港式的甜品,材料很簡單只有下面三個:
—牛奶
—蛋白
—糖
大概是兩顆蛋白+450 CC的牛奶,還有35公克的糖,但是因為我們的蛋白很多,所以就跟隨著裴社長的精神,走一個隨意的路線,多加了一點水,還有很多很多的糖(小時候的我正在用鞋貓劍客的眼神看我看長大的這個我),均勻攪拌之後過篩兩次(這個步驟很重要不可以省略),然後放到電鍋裡面用一杯半米杯的水,大概不到10分鐘,這個美味的港式點心就好了!
然後我想著這個味道會不會有點太單薄了(其實光是原味就已經非常好吃了,相當美味,就像是躺在雲朵上面,有一種飛起來的感覺),所以另外加了 #卡魯哇咖啡酒 ,吃起來有「咖啡廣場」的感覺,整個童年跟青春的回憶都串連起來。口感有點像大布丁,但是又比大布丁綿密許多,重點是沒有牙齒的老人跟小孩都可以吃,吃完之後就會有一種很幸福的fu,躺在椅子上面就可以睡著。
#屬於你的睡前食物是什麼呢?
奶粉罐做椅子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媽媽不是超人,媽媽也不是神,一個母親也許忍受度比普通人類高上許多,但仍然有極限。
生下娘娘那年,沒後援的新手媽媽加上厭奶不睡覺,呼吸屏息症夜夜嚎哭的超難帶嬰兒,我完全不知道自己每天是怎麼過的。
好不容易女兒睡著,躡手躡腳走到廚房想煮碗麵,水剛冒泡就聽到哭聲,好吧又跳過一餐,這情況發生了幾百次。
"老頗妳要吃營養一點,不然母奶怎麼會有營養"
看我在超市掃貨麵包和泡麵,少爺好意提點。
"你說的輕鬆,我倒是想吃營養一點但我沒時間煮啊,難道你可以天天打包回來給我吃嗎?"
"何況吃營養就是為了母奶嗎?我的身體不重要嗎?我生來就是為了餵奶嗎?"
這樣抓著語病對少爺咆哮,覺得自己像個瘋婆。
長期缺乏正常吃睡,焦慮煩躁到了頂點卻沒有出口,於是任何一點刺心的話都能讓我情緒崩潰。
回想起來,第一次覺得能喘口氣,是決定不再擠奶了。
娘娘從小拒絕親餵,二個月開始厭奶,擠了又倒擠了又倒,儘管如此我還是一天擠5-6次奶。
"還是母奶最好吧?我明明就有奶,多少媽媽沒奶想餵都不行,我應該再努力一點吧?"
就是這念頭讓我一直咬牙堅持。
娘娘四個月起每晚固定一點起床夜驚到四點,不知道有多少個半夜我邊擠奶邊哄著哭鬧不休的娘娘。
看著在旁熟睡的少爺,心態也從"你還要上班賺錢你睡吧"變成"我都沒得睡你憑什麼睡?"這樣憤恨不平。
她六個月大時又一次極嚴重的厭奶,一天喝不到200 CC,副食品也不喜歡,換了奶瓶奶嘴頭都沒有用,最後請少爺去買幾罐奶粉嘗試,其中一種品牌娘娘願意多喝幾口。
身心俱疲又挫敗,在她七個月大時正式斷了母奶,有些可惜,但心境真的海闊天空。
我終於不用背著大包小包出門,不用每隔三四個小時就到處找地方擠奶。我終於不用清洗各種擠奶器零件再消毒,一天輪迴不斷。
最重要的是,半夜和清晨不用起來擠奶,扣掉娘娘夜驚起來哭的時間,我終於可以連續睡上3-4個小時,身體稍微得到修復。
真正感受到育兒樂趣,也是從那時候開始。
人類這種動物,要吃飽睡好才能正常思考。任何人都一樣,母親也不例外。
請別幻想媽媽有了母愛就會變成超人,意志再怎麼堅定身體也不是鐵打的,就算真是鐵打的也會金屬疲乏。
不論是伴侶還是妳自己,都請記得這件事,在崩潰前察覺狀況,捨棄真的不堪負荷的工作,盡可能喘口氣。
媽媽不是超人,媽媽也不是神,一個母親也許忍受度比普通人類高上許多,但仍然有極限。
正視極限並承認這個極限,做點取捨放過自己,然後妳真的會覺得好過一些。
現在我仍時時提醒自己,也提醒親愛的妳們❤
圖片是最可愛的娘娘,有時孩子像烏雲籠罩在我的頭上,有時卻又是烏雲背後那道燦爛陽光,這種煩躁又幸福的日子已經第五年了啊!
妳們現在是第幾年呢?
#Angrylababy
#該放下時就放下
更多即時日常在IG👇🏻
https://instagram.com/angrylababy2018?igshid=1jxcj6fq9bipz
::::::::::::::::::
陪伴孩子一路成長學習,我的第一張桌子/我的第一張椅子/Adatto學童餐椅/無限延伸書櫃/海浪兩用自主書櫃 #台灣愛兒館2021年團購終於來了!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4518325992/posts/291141625713113/?d=n
買好一點,喜歡一點,用久一點。
歡迎加入溫太俱樂部❤
寶寶健康食品韓國ibobomi米餅/無鹽海苔大馬團購進行中👇🏻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ngrylababyshop/
🚸對Tot school homeschool ,孩子邊玩邊學各種玩具教具主題有興趣,這裡請👇🏻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07095596893215/?ref=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