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TYLE精美訪問❤️
薛凱琪:沉迷演戲人生,期盼現實未發生
在一檔聚集了千禧後偶像的綜藝節目“完美的餐廳”裡,她還是大波浪卷配麻花辮的少女模樣,少了以前的嬰兒肥,多了幾分現年齡段的知性。也是, 37歲,在一個女人散發魅力的年紀,這位在香港影壇以“清純玉女”的形象追逐過無數頒獎盛典最佳女主角的雙棲女演員,如今,把她的人生經歷放進了氣質裡,讓我們看到一個女孩的成長與蛻變可以創造出如此奇妙的反應。
12月中旬播出的“蒙面唱將猜猜猜”上,薛凱琪和方大同同台了,即便是蒙面合唱,一首“路口”將觀眾的記憶拉回十多年前。薛凱琪講述她從鬱抑症轉到躁鬱症的那段故事,方大同在旁邊一直安靜地聽著,一同當時冷靜且理智地陪伴在薛凱琪旁邊,幫她度過了那段不愉快的時光。
鏡頭裡充滿少女感的薛凱琪,說話依舊清亮,但是和當年“南瓜車”,“糖不甩”的甜美嗓音相比,如今的歌喉卻更加性感和飽滿。薛凱琪在唱“解脫”時,猜評團裡大張偉這樣評價:“是我覺得女性最該有的聲音,就是那種感覺被擁抱了的聲音。”
我第一次感覺到薛凱琪擁有一個女人的力量,是在2014年電影“閨蜜”上映之後,很意外,薛凱琪扮演的角色Kimmy是個十分有手腕的禦姐。薛凱琪也說“閨蜜”是一部讓她感知到自己變成熟的作品,高跟鞋,露背裝,性感嫵媚,那個以勾引閨蜜男友的方式去保護閨蜜的Kimmy,就是這麼轟轟烈烈的一個人,讓她不禁感嘆:“原來,我可以有這種範兒的“。
不久前,“蝕日風暴”剛收官。剛拍這部戲的時候,導演告訴她,太太簡文珊是“冷”的,在此之前,她接演過的警匪題材,都是“學警雄心“和”新紮師妹3“這樣年輕可愛的警察,這次要演一個帥氣正義,嚴肅高冷的太太,和十幾年前的心境,確實非常的不一樣。
正午,薛凱琪到達拍攝現場,許是近期太過忙碌,剛開始拍攝,她肚子便不舒服,我們還在擔憂,不料稍作休息之後,她的狀態變得很好,現場幾乎都是她的笑聲,最後大家都在驚嘆她在工作上的乾脆利落。
“我只是,死勁地活另外的一條命。”
薛凱琪認為,她從歌手走上演員這條路,確實很自然。簽了華納唱片出道第一年,就憑著音樂作品“奇洛李維斯回信”拿下很多的獎項,那一年TVB就找她演“學警雄心”,緊接著就是爾冬升導演的“早熟”。
總結來說,這條路不是她選的,年紀輕輕,接到劇本,也沒想過自己是可以去當演員的。“我只覺得那一個半月我是去談戀愛,這一切來得很自然“拍”早熟“的時候,薛凱琪21歲,娃娃臉,水靈可愛,正是爾冬升找的初戀感0.16歲的若男,青澀,執著,薛凱琪幾乎是本色出演。那年,她憑藉這部作品入圍了第2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獎。
第一個電影角色的成功,順理成章的,影視邀約不斷,慢慢就多了演員的身份。但是最初,薛凱琪並不肯定自己的演技。她還記得,一次舞台劇表演,為了達到導演提出的“即使嘴巴在笑,眼裡卻充滿淚水“的效果,她又哭又笑,前輩和她說:”凱琪,如果你繼續用這個方法演戲,我很擔心你“
很多演員在演戲的時候都會運用“方法演技”的方式達到預期的效果,那時的薛凱琪沒法做到,於是那一場絕望的戲,她不停地逼迫自己,逼到自己崩潰。前輩怕的就是,她通過這樣極端的表演方式,會帶來心理疾病。
“如果我下一場是不開心的戲,從起床開始,我的助理就知道要離我很遠。”身邊的人漸漸地熟悉了她入戲的方式 - 提前逼迫自己進入一個困境,沒有助理,沒有化妝師,沒有人來幫她解決瑣事。她要自己先搞定這些事情,因為角色也沒有。“我並不覺得自己有演戲的技巧,我只是,死勁地活另外的一條命。”
演完戲的那個月,她出門和朋友吃飯,還是會不知覺變成了劇中的角色,感覺劇中的朋友還是朋友,劇中的戀人也還是戀人。
“那怎麼出戲呢?”
“催眠自己,說服自己,要走出來。如果每一個戲完了之後,你還連著這段情,就代表說你會有很多段情,那這樣子就......”薛凱琪沉默了許久,說到:“我盡量把生活和演戲分開的。”
正因如此,比起帶有憂鬱氣息的影片,她更享受拍一些輕鬆的愛情片,“因為平常的歌手薛凱琪並沒有很多時間去拍拖。”薛凱琪開玩笑到。
無論過了多少年,愛情對於薛凱琪來說,依舊佔據了人生很大的比重。“愛情,不是情而已,是一種緣分。”愛情浪漫也好,淒美也罷,她從不忌諱表達自己對於愛情的追求。每一部難以出戲的愛情片之後,她總和自己說,“生命中真正的愛情,那段緣分,只有那麼一個。”人生自是有情癡,薛凱琪就是,在這場無關風和月的期待裡,她一直在等待,最美好的愛情來臨。
“我對自己很不好,常常會在腦子裡,罵自己。”
正如她在節目中說到的,曾經經歷過低潮和迷茫,那段時間,她總覺得自己怎樣做都不好,“我對自己很不好,常常會在腦子裡,罵自己。”所幸的是,身邊有朋友相伴,如今,她也在學習開看,放過自己。“這些年來,一邊在學習,打坐,盡量對自己寬容一點。”她也看了很多哲學書,學會珍惜當下的這一秒,連後五秒都覺得不重要。
2010年,薛凱琪與黃真真導演合作的“分手說愛你”上映,2011年,她首度憑該部影片入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同年,主演電視劇版“畫皮”,開始活躍在內地觀眾的視野中,之後幾乎保持著一年一部影片的頻率,並不算高產。
她的人生規劃裡帶著幾分隨意,就像是在認真地觀察上天會把她安排到哪兒。在沒有計劃的每一年裡她過得也很充實,不接戲的時候,混在錄音棚,寫歌,拍MV,還會做一些幕後的工作,剪輯,調色,道具,美術指導,幾乎都摸了遍。甚至在2017年年,創立了個人服裝品牌,圓了小時候的夢想。
“我現在知道了自己的脆弱點,就盡量去改,我覺得改得挺不錯,儘管還有很多,但大概改了一半,對。”
2018年,熒幕上的薛凱琪多了一些,是綜藝節目“完美的餐廳”的常駐嘉賓,在幾檔衛視綜藝上也能看見她的踪影。忙通告的間隙,壓縮出十幾分鐘開個工作小會,和服裝設計師碰創意,結束今天的拍攝就趕往機場,每天過得滿滿噹噹。
“我特別像若男,因為,若是我愛一個人或者是一份工作,只要是我定下的目標,就會好好經營這份愛。”
無疑,薛凱琪還是以前浪漫的薛凱琪,這份浪漫出現在她對生活充滿期待的眼神中,在她可以坦然聊過去的釋懷笑容中。她既對演戲人生沉迷,也對那些生活中可能無法發生的事情,充滿期盼。
文/農曆卷
#薛凱琪 #fionasit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