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內有好康*COFIT】
⠀
⠀
跟英國朋友聊到這兩年,2020-2021轉眼就要在疫情中度過,生活有了很大的轉變,卻也說不出任何高光時刻,改成居家辦公,少了以往可以說走就走的歐洲旅遊,帶著點遺憾。回顧今年,最美好的轉變是遇到COFIT。
⠀
⠀
【疫情下,營養師一樣可以遠端照顧你】
⠀
2020年疫情開始,居家辦公造成生活習慣和節奏的改變,尤其下半年度因為工作關係,飲食開始失調、導致暴食的習慣,原有的生活形態和健康狀態像失速列車一樣。因為疫情無法回台,即使在英國找了飲食控制的專業協助,飲食失調的狀況依舊沒有改善,自責意志力不夠堅定,無法控制飲食掌控權。
⠀
今年六月開始尋找當地英國的營養師,希望可以徹底改變生活習慣、恢復健康飲食,但考慮到亞洲人的飲食文化,英國營養師恐怕看不懂我在吃什麼。倫敦朋友介紹認識台灣最大營養師平台 Cofit 我的專屬營養師 ,在疫情之下,仍然可以透過線上和營養師進行一對一飲食分析。
⠀
⠀
【剖析個人狀態,精準點出飲食誤區】
⠀
6月22號第一次和營養師一對一視訊分析,藉由兩天的飲食紀錄以及還有兩份詳細的問卷分析問卷調查,營養師一針見血地分析我日常營養攝取不足,造成暴食的主因是我每餐不均衡的用餐狀態是暴食主因(最讓我驚訝的是,原來我平常的蔬菜量攝取遠遠不足一天所需要的量。)
⠀
在我聽從營養師的建議,開始注意每一餐六大類的各類營養素攝取後, 晚上想要暴食的慾望居然就這樣就莫名其妙的消失了!就算心裡想要暴食,因為餐餐均衡飲食已經讓我很有飽足感,攝取的蔬菜量和水分都非常充足,所以面對暴食慾望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狀態。
⠀
光是這當頭棒喝的視訊內容已經解決了我困擾已久的暴食。接下來為了培養健康的飲食生活習慣,加入八週的享瘦外食族高速燃脂計劃。
⠀
⠀⠀
【與營養師的八週熱戀期開始!】
⠀⠀
八週課程中,開始了每天都會使用COFIT App記錄,仔細的紀錄每一餐的用餐內容,吃了哪些食物、吃了多少份量、每餐的食物內容搭配是否均衡,都是營養師會嚴格幫我把關的部分。
⠀⠀
除此之外,生活習慣和減重也有很大的關聯,包含我的飲水量、上廁所的狀況都在營養師的關心範圍之內(即使是遠端相處,營養師幾乎是詳細掌握了我赤裸裸的動態!)
⠀
除了和營養師每日一對一的訊息對話之外,還會有不同主題的課程內容可以學習,從實際認識六大類食物、學會自己計算份量,到外食食物的選擇,循序漸進的知識內容都讓我覺得很好應用在生活上!增進自己對主要營養素還有各類食物以及外食選擇的認識,就算是週末還有平日和朋友聚餐,也能夠更正確在眾多餐飲選擇中,選擇對我來說最OK的綠燈食物。
⠀
⠀⠀⠀
【減重不孤單,不用只靠自己】
⠀⠀
減重也不是一個人孤軍奮戰的過程,除了有小群組外,打開COFIT社群牆,可以看到 app 內其他學員的每日餐點更新,也讓人獲益良多,眾多的資訊分享和互相鼓勵,發現新的烹飪方式以及美味健康的食材。
⠀⠀
每天早上醒來最期待的事情,就是打開手機App,看營養師給予前一天用餐以及生活日記記錄的評價,營養師會對每餐內容用紅、黃、綠燈評價、分析營養素、給予實際建議讓我們可以簡單地知道這一餐吃得怎麼樣、如何能夠更好。還會針對每一個生活習慣更新給於鼓勵以及建議(好幾次運動、喝水量提升,營養師都會鼓勵我,感覺比我還開心!)
⠀⠀
如果要以對話頻率來判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過去的這八週和營養師的對話,比任何朋友都來得多,要說是熱戀也絕對不為過,像是一場美妙的夏日情人夢~
⠀⠀
⠀⠀
【八週成果分享:餐餐都吃飽,結果瘦到衣服鬆到要重買了!】
⠀⠀
一點點看見自己的改變,隨著活動量的增加,實際獲得的有太多...
✔️ 體重的減少
✔️ 睡眠品質的提升
✔️ 肌膚的狀態
✔️ 更明顯的是線條上的差異
⠀⠀
一開始希望瘦身的理由,除了要有健康的生活習慣,擺脫暴食,膚淺的希望可以在夏天前有著腹肌曲線露腰,穿回原來的合身衣物,沒想到八週以後先前衣服已經過度寬鬆,是時候買新衣了!
⠀⠀
看到健康的自己,精神能量都比以前還要好,更重要的是這八週改變的是可以持續下去並且享受的生活習慣,很感謝一路鼓勵我的COFIT專業團隊,能夠在今年遠距離打造一個全新的自己。
⠀⠀
專業營養師的帶領鼓勵下,除了飲食還有生活習慣的改變、各類營養素均衡攝取,不同以往偏激的飲食方式,每天吃足吃滿,在體能精神各方面都不斷進步的狀況,體能訓練計劃也出乎預期的順利,在這八周的課程中,超乎預期的提前參加半馬活動,居然全程順利完賽。比原本跑步教練給予的目標還要提早三星期!是完全出乎意料的驚喜。
⠀
⠀⠀
謝謝COFIT的專業服務,讓我遇見更美好的自己。
⠀
⠀⠀
替大家爭取福利,現在報名荷爾蒙體質評測+營養師一對一專業分析
折扣碼打折後為 $350,還有贈送專業身體組成量測唷!
⠀⠀
👉優惠碼 EMfriend
⠀⠀
👉 預約與營養師一對一聊聊
https://lihi1.cc/sTRh9
⠀
希望COFIT也能夠成為你今年最美好的相遇,最棒的高光時刻🥰
失速的列車2線上看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疫情期間面對國高中以上的大孩子:在家像丟掉,出去要撿到】
疫情期間,到底是難得尋回一個全家緊密團聚的稀珍時光,還是如每天從手機不斷傳來爸媽痛苦指數暴衝、只得苦中作樂的一幅幅悲情梗圖?
真心的說,幾乎已經非常習慣在空巢世界裡優游自在的我,現在反而要來大幅度自我調適,以重新適應一堆臭漢回巢令人窒息之「高人口密度」、牽一髮動全局之高緊張狀態。
好不容易步上規律健康生活作息、自律神經失調也稍好的我,如今,又被作息步調完全不一致的一隻隻「夜行性動物」攪亂一池春水!
面對青少年,我早練就「出去像丟掉,回來像撿到」的斷捨離新功夫,如今,這一隻隻不知何時會突變成炸藥的「大量失物」一起被撿回來,我不知道要付出的代價會不會就是再度要丟棄現在彌覺珍稀的寶物:自在瀟灑、無事一身輕?
停課至今第四、五天,所幸,除了廚事更加倍繁忙(因為回巢的失物都變高變大了、胃口更猛),居然,西線無戰事!
想想為什麼明明三十多坪的房子擠滿壯漢還能維持一屋子寧靜、各自奔忙、各取所需、各自為政?
原來,那是因為,老木我,似乎已經把「出去像丟掉,回來像撿到」徹底內建到骨子裡、骨髓裡,牢不可破了吧?!
如今我的境界已經是:青少年在家也像丟掉!
因此,過去那個「甜蜜的負擔」即使不再如兒童期般黏踢踢、甜蜜蜜,但也沒啥感到負擔。
事實上,就像最近廣為流傳、安撫父母的至理名言:
「雖然孩子在家很恐怖,但是外面疫情更恐怖!」
孩子能安全健康在家,絕對已經是上天賜予的大恩大德,其他諸如能自律上課、上課還能不動如山專注如一、能不過度玩手機、能作息規律、更能保持平和心情不亂發青少年壞脾氣、不作怪,那都已是福上加福。
這段特殊期間本來就是像世界大戰時期「躲防空洞」,全家人居然在疫情吃緊、兵荒馬亂之際,還能三餐吃飽、起居有時、沒事還能看看梗圖苦中作樂、真的熱昏頭也不管電力吃緊地大開冷氣。
其實,此種避難模式根本是豪華六星級。
想想,我讀齊邦媛在「巨流河」一書時,她曾提到在戰爭期間,她和同學們都是有家歸不得、甚至有同學是連家都全毀了,
一堆青少年跟著深負使命感的老師到處找破廟、尋空地機動性教學、隨時避難,堅苦卓絕,能讀就讀,保命為要。
事實是:真正的大難臨頭時,孩子出去了,根本是撿不到的啊!
就如我在《家有青少年之爸媽的33個修練》開宗明義第一篇就說到:
如果父母能學會從「孩子好好活著」這件事當成一個起點,那麼不論孩子做什麼都值得加分。
前天,我敲了小子房門三聲之後,便走進小子房間拿東西。
沒想到小子上課已跑錯堂,跑到「周公教室」去了,整個人趴在桌上幾乎都要流出口水。
你說為媽的我氣不氣?
居然,我只有說:「你這麼累啊,上到睡著囉?」
小子立即抬頭,揉揉眼睛。我只回:「以後早一點睡,比較有精神喔!」就走出房門。
我壓根沒生氣、沒嘮叨,因為,我想,若是平常在學校上課,他是要睡、要放空、要滑手機、還是看教室外面的鳥兒飛,我是根本看不到也管不著。
在地球上的任何角落上課,青少年硬是要跟老師平行時空,稍許提點之後,我的原則就是:後果就交由他自行負責。
於是,心一橫,就當他在教室吧,就當他還是「出門被丟掉」,眼不見,心為淨,在家,也要當成被丟掉。
所以,我就啟動了我的「加分機制」
早上能自動起床,八點準時在電腦前報到,加分。
每堂課都有乖乖出現被點到名,加分。
隨堂考試都有在線上題題作答,加分。
下課後,不亂發脾氣,加分。
補習班課程有沒有專注也不是我的責任,但準時線上入座,就加分。
他們自己覺得非常重要的課程,就告訴媽媽不會跑到「周公教室」,兩眼真的就圓睜以對。哇!那,大大大加分。
想想,已經懶得跟爸媽多說話的青少年,又不像小小孩、小學生,一下課還會自動黏到爸媽身旁來,和他們覺得超有趣又超重要的爸媽互動玩耍,
青少年從早上八點一直死盯著電腦獨自上課,這真的也是史無前例的一種學習體驗,這難道不需要適應嗎?尤其是調適那獨自一人跟機器奮戰的超級孤寂芳心。
畢竟,平常在教室連打呼都有人作伴吧,上個體育課還可以兼喇賽!
如今,連體育課都是獨自對著螢幕做體操,你說,比起戰爭期間還有一大票實體人類一起在破廟席地而坐、聲息相聞地聽課、真實的眼神相對,你說,哪一種比較折磨?
說實在,傍晚若是太陽正好,我寧願小子們到人煙極少的河堤旁樹蔭下,戴著口罩在綠葉環抱下,邊聽音樂邊慢跑。
一整天從早到晚正襟坐著對著機器螢幕,即使裡面人影晃動、也有小組討論、老師說得口沫橫飛且不會交互傳染,但也絕對非常之「非人性化」。
因此,除了學校已經妥善安排已及本來就有補習的線上課程,我絕不會再要求孩子還要再額外多上什麼「超補超值超人氣」的線上課程,除非我希望疫情結束後孩子眼睛破大洞。
他們需要安插的是更多的「離線時間」,他們需要減少的是不斷的上線時間。
但爸媽說,不管上課下課,青少年都離不開手機好煩人。
我只能說,這段期間大概連爸媽都在不停使用手機的失速列車上了,又怎能嚴苛要求孩子?
那麼就全家一起斷捨離,全家來個離線時間,先問爸媽你自己做得到做不到?
但手機挪開了青少年要做什麼呢?
我覺得「不做什麼」比「一定要做些什麼」沒有更不好、或更沒價值!
畢竟,大人小孩在沒有疫情的承平期間,幾乎都是鎮日奔忙、馬不停蹄,這段時光緩緩悠悠耍耍廢何嘗不好?
或許這個大疫情的一個最大啟示就是,要給人類有機會慢下腳步。
從工業時代發明機器,就想用大量生產的方式讓人類工時變少;資訊革命之後,更希望用AI與機器人讓人類少折磨自己一點,但是,結果呢?
從農業革命、工業革命到資訊革命,證明了一點 :
人類只會活得愈來愈累,學生學得愈來愈多愈來愈繁及煩,全世界愈來愈不快樂、全地球都走向憂鬱。
所以,不做什麼,很好,非常好,太好了。
或者,胡亂聊天、全家看電影追個小劇......,彈性一點、放緩一點,慢慢悠悠,安於當下,就很好。
爸媽,面對疫情期間在家的大孩子,就只管大方向、大原則吧!
不是只要少根筋,而是只要抽出一根筋,讓他們有吃、有睡、有大致按照規定上課就好。
這段期間,青少年在家就要像丟掉;出去,反而要撿到。
否則,對外,爸媽要面對不能停歇的工作壓力、經濟壓力,以及愈來愈駭人的疫情;
對內,還要繃緊神經緊盯孩子有沒有認真上課、過得充不充實,那麼全家窩一鍋的這段時間,絕對是大人小孩的最大夢靨。
經過這段時間,不是疫情把家庭搞得妻離子散,而是緊繃的情緒讓家庭本身就是噩夢。
我只跟年輕人說:
「該上的課要自己負責,不上,我也不會知道,我也無從幫你負責,因為,段考還是會來,成績還是照打,後果自負,能不能畢業,只能靠你,不能靠我。」
另外,我也並非完全甩鍋,我第一天就言明,家事人人都要分擔做,但爸媽絕對不要期望太高,不要給青少年超過負荷或是會讓他們翻白眼的工作量。
適度、有分擔、有動一動就好!
更重要的一點是,提醒他們作息正常,然後,爸媽請先顧好自己吧。
面對普遍變種為「夜行性動物」的大孩子,我當然比他們早早入睡,睡前,我都是非常溫柔又暖心的以提醒取代斥責:
「同學們,早一點睡喔,這樣明天上課才不會沒精神,自己注意時間喔,媽媽我先睡了,晚安。」
然後,門一關,再度把青少年們全部都丟掉,清清淨淨的進入我美好的周公夜間課程。
我當然期望疫情趕快結束,因為,我早就比較喜歡「空巢」的無憂與自在,
但這不得已的「滿巢」期,我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來應對每天、每個人的小混亂、小荒廢、小停頓、小不可思議吧,試著把每個「驚嘆號」變成「句號」。
這樣換來一個在充滿負面消息、緊繃擔憂中寧靜平和溫暖的一處「六星級防空洞」。
相信,疫情過後,青少年不僅更熟悉、更適應線上學習,更懂得自主學習的眉眉角角,也將更珍惜這小小斗室避難所的日日相挺、種種相依與相偎。
【延伸閱讀】家有青少年之爸媽的33個修練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7768?sloc=main
失速的列車2線上看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請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ebRQXZfOLrKALxwUh84Sg 並開啟🔔
1.不是只有戰亂才會導致生離死別,21世紀的氣候變遷已取代戰爭,無論冰山或火山,大自然都對人類發動了猛烈的回擊。且自2009年暖化墜入了失速列車,大自然與人類展開了新一輪搏鬥,全球即將消失的一百個地方,正從絕美成為絕景。
2.2009是這場氣候戰爭一個重要的起點,那年在北歐丹麥哥本哈根舉辦的氣候峰會COP15亟欲在京都議定書之後,替人類找尋減排的具體作法,因為全球遭逢了一連串氣候災難,包括暴雨洪水野火,不只工業革命發源地的歐洲,就連台灣也因莫拉克風災在大自然的搏鬥中倒了下來。
3.正負二度C紀錄片也因這個關鍵的時間點在隔年誕生,文茜的世界周報主持人陳文茜試圖用科學數據向台灣民眾發出預警,也就在同一時間,畢生致力於抗暖化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美國家科學院院士史耐德於奔波途中在飛機上心臟病發辭世,享年65歲。他所任教的史丹佛大學整理他生平重要談話,迄今聽來仍如暮鼓晨鐘。
{內文}
我們曾經以為只有戰亂,才會導致生離死別;只有外族侵略,才會國破家亡。其實當人類走入21世紀,氣候變遷已經取代戰爭,來自極地的冰川,來自沉默地底的火山地震帶,都正在對人類肆無忌憚的掠奪攫取,發動一波波猛烈的回擊。
像是位於印度西部的馬爾地夫,這串上帝灑落在印度洋上的珍珠,由22個環礁1200個熱帶島嶼組成,因為海平面上升,最早被宣告100年內不再適合人居,多數島嶼可能在本世紀末沉入海中消失;位於加拿大的西哈德遜灣,暖化加速導致冰層破裂時間,足足比北極圈早了三個星期,也正危及食物鏈頂端北極熊的生存;而跨越非洲西南部的納米比亞沙漠,號稱全球最古老沙漠,由於平均氣溫預估將在未來80年間上升攝氏3.5度,粗估氣溫只要拉高攝氏2.1度,就會讓當地四到五成獨特的野生動植物了無生機。
「全球即將消失的100個地方」,這是2009辦在北歐哥本哈根對全球最重要的一場氣候峰會COP15場外最受矚目的照片展。從清真寺到消失的葡萄園,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率先提出報告,然後委由當時國際頂尖攝影師拍攝照片,希望能喚醒世人對環境的重視,卻沒想到絕景成了絕響,全球暖化自此墜入了失速列車,整整十年一路狂飆,釀成2019年7月,成為人類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個月,歷史上最熱的五個年份,全出現在距離我們最近的五年裡,而也是從那一年2009開始,地球與人類展開了新一輪的搏鬥。
那年6月的北京,暴雨使正午的白晝如黑夜,其後整個中國22省下起了大豪雨,不只四川、湖南、湖北淹大水,連廣東、廣西、江西、貴州,過去鮮少出現大水患的長江以南地區,降雨量及降雨強度都超越了歷史極值;同年11月,澳洲驚傳70年來規模最大也最嚴重的沙塵暴,粗估4千萬噸的沙塵讓雪梨宛若火星,知名地標雪梨大橋及歌劇院,也淹沒在漫天風塵裡。
台灣也在那場大自然的搏鬥中倒了下來,同年8月8日莫拉克風災,許多人的家園就在眼前被整座沖走,大片村落也瞬間被土石流掩蓋徹底消失,搜救罹難者的義消,甚至在攝影機前被洪水活活滅頂,全是因為颱風來襲時,全球暖化所導致史無前例的瞬間暴雨。
同一時間,地球另一端陷入嚴重乾旱,那年聯合國估計東非之角,至少有相當台灣總人口數的2300萬饑民無水無糧,其受難人數及慘況,遠超越過去任何一場非洲戰爭。
而那年的森林野火,也從南半球的澳洲,一路燒向美國、希臘等每一片乾旱土地;年底的寒冬,地球向工業革命起源地發出重大警訊,多地氣溫直逼攝氏零下22度,宛若一片南極大地,直到這個相信人必可戰勝大自然的標誌地,也在大自然面前認輸倒下。那年的聯合國氣候峰會在哥本哈根,號稱史上最多全球元首出席,卻未能達成挽救人類的氣候協議,彷彿宗教家的末日預言,宣告了人類未來10年20年氣候戰爭的節節敗退。
正負2度C紀錄片內容:「八月八號傍晚,這邊就淹水了....土石流我會害怕啊..... 」
「我非常關心氣候變遷,因為我不希望我們的子孫後來質疑我們,就像我今天需要對採取更具體的行動應對氣候變遷所提出的質疑一樣。」
文茜的世界周報主持人陳文茜,2010年率領團隊製作正負二度C紀錄片,以科學數據向台灣民眾提出預警,自1750年工業革命之後,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都快速飆升,但在兩次大戰期間,還勉強被控制在大自然可接受的範圍內,其後一直到1980年代,溫室氣體與地球生態展開拉鋸戰,也就在這段期間,科學家開始辯論暖化是否真正存在。1980年後,全球氣溫一路飆升,人為影響力超越了自然,直到今天。
已故美國家科學院院士 史耐德教授:「海平面上升伴隨颱風加劇,仍將是人類未來第一及第二大威脅,還有大火在半乾燥地區,長期乾旱加上溫度升高都會增加野火的可能性。我非常擔心未來兩到四世紀,海平面會上升2到5公尺,一旦這個過程開始啟動,我們稱之為臨界點,你恐怕就無法再回頭。」
已故美國家科學院院士,同時也是史丹佛大學教授史耐德,畢生致力於氣候變遷研究。早在尼克森時期擔任總統顧問的他,盡一切力量遏制全球暖化。2007年,他以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報告之共同撰寫人,與前副總統高爾共同榮獲諾貝爾和平獎,卻不料晚年罹患血癌,仍馬不停蹄地為氣候變遷議題奔走。直到2010年7月,在倫敦飛往斯德哥爾摩的機上心臟病發辭世,享年65歲。史丹佛大學在他過世後,整理出他生平幾段重要談話,迄今聽來仍如暮鼓晨鐘。
已故美國家科學院院士 史耐德教授:「這已經是科學界的一大共識,二氧化碳累積會成為一個潛在問題,但關於在10年或20年內,它將產生多大影響,且氣候在哪些地區會變得更好,哪些地區會變得更糟,這部分才是爭議所在。我們也知道,你們必須停止讓大氣環境像一個毫無標價的汙水管線任意傾倒,讓諸如煙囪、汽機車廢氣或土地變更使用任意汙染,這些都是大家所知道的,不是僅限於數百人左派小圈圈腦袋才知道。我們向國會聽證,跟官員部長交談,還有在國內外會議討論裡,早就有了。特殊利益者往往會抓住有利於他們意識形態或立場的東西,結果就是出現雜音,通常是他人斷章取義,變成是世界末日對上對你有益的事,我坦承我有偏見,世界末日和對你有益這兩種結果是可能性最低的。我們研究的是多層面的潛在結果,系統科學家所做的,就是嘗試找出多種結果間的相對可能性。所以如果嘗試當是非題來解決,拿出200份科學報告,諸如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之類的科學家報告,通常得歷經三年撰寫,通過兩輪審查,每個章節都有1000條評論。然後,對於石油地質學家來說,你會知道他們的特殊利益就是尋找石油,拿你知道的石油公司的錢,只因為他們擁有博士學位,就能在電視上大放厥詞,你知道我們會對此感到有點憤怒,我們說那是扭曲言論。他們說不,那是平衡報導,這才不是什麼平衡報導,完全是扭曲言論,因為他們沒有相對可信度及呈現多方立場,這意味著他們要把它交付公眾和政治領域自行解決。他們明明有能力(持平論述),但他們卻幾乎不這樣做。」
整整12年,人類在這場與大自然的搏鬥中載浮載沉,2021疫情下的地球日,讓我們想起了2009年那個悲傷的開始。在美國領導下,人類似乎試圖重新扭轉局勢,只是不知道還來不來得及,回到初始、最美麗的起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pjgwg3gLLQ
失速的列車2線上看 在 屍速列車2:感染半島/釜山行2:半島線上看- 電影 - PttPlay 的必吃
屍速列車2:感染半島/釜山行2:半島劇情:|1080P|劇情延續《屍速列車》的世界觀,講述在事件發生4年後,國家喪失其功能,因為這場前所未有的災難,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