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是解封前的最後一場線上環遊世界旅遊直播,卻創下史上最低的「最高上線人數」😭。
從第1場的最高525人到第5場的最高203人😂😂😂
每1場的人數都在往下掉,有點慘!
不過盡力了就算完美,至少我不斷努力的改進直播設備,無奈觀看人數卻越來越少,
「努力不ㄧ定會成功,但成功ㄧ定要靠努力。」
正如我努力工作,還是擋不住疫情的摧殘😂
這是線上直播旅遊的最終回,
我已盡力,
如果再播下去很怕會低於200人😂
所以決定停播,把美好留住即可。
感謝曾經上線觀看的所有朋友們,
前4集的直播收入也將全數捐出做公益🙏
#感謝還有200位粉絲上線觀看
#靠自己1個人失敗也光榮
#失敗乃兵家常事但我也敗的太慘
#自我要求ㄧ直很高
失敗乃兵家常事但我也敗的太慘 在 失败乃是兵家常事 - YouTube 的必吃
胜败乃兵家常事:意思是指不要把偶然一次的胜利或失败看得太重。就是说一次失败了不要紧,只要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定会成功 ... 胜败乃兵家常事:意思是指不要把偶然一次 ... ... <看更多>
失敗乃兵家常事但我也敗的太慘 在 Re: [問題] 同樣是守山,定軍山和街亭結果為何不同- 看板SAN 的必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176.54.3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N/M.1679418008.A.44C.html
感謝各位指正建議,
先上張san14 街亭附近地形圖供參
關於這個問題,有不少優秀的文章有討論過,
以下這篇我覺得蠻值得參考的:
------------------------------------------------------
馬謖如果按照諸葛亮部署紮營,真的就能守住街亭麼?
知乎 · 2018-12-03
新浪博客看到一篇文章,轉載mark一下
https://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a85273d0102vz0n.html
街亭、柳城、箕谷在何處? 兼談《三國志11》之“街亭防衛戰”(下)
【中原得鹿不由人】七忘齋歷史隨筆·漫話三國街亭、柳城、箕谷在何處? 兼談《
三國志11》之“街亭防衛戰”(下)作者:七忘齋主人
由於電腦崩潰,這篇文章本來基本寫完,結果全沒了。為了簡便恢復記憶,現在只得
把內容和圖片簡單堆砌一下,不再加圖注,敘述也重新組織,先給出答案,然後總結、議
論一下。 本文大致說明以下幾個方面: 一,基本歷史知識: 1、蜀軍自漢中
至關中進軍路線大致有五條:祁山道、陳倉道、褒斜道、儻洛道、子午道,後四條皆穿越
秦嶺,須走棧道。 (有本書叫《文化不苦旅》,見此地址:
https://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561ee4750102v41o.html?vt=4。內容大致是重
走諸葛亮北伐 路,可了解一些基本地理知識,但此書作者歷史水平不高,並未對所見所
聞加以考察和推敲。) 2、街亭,據載,本名街泉亭,簡稱街亭。亭者,相當於現在
“鄉”的級別,很小,故此不易確定。
二、補錄三則史料: 《三國志·趙雲傳》記載: (諸葛)亮出軍,揚聲由斜
谷道,曹真遣大眾當之。亮令(趙)雲與鄧芝往拒,而身攻祁山。雲、芝兵弱敵強,失利
於箕谷,然斂眾固守,不至大敗。 【雲別傳曰:亮曰:“街亭軍退,兵將不復相錄,
箕谷軍退,兵將初不相失,何故?”芝答曰:“雲身自斷後,軍資什物,略無所棄,兵將
無緣相失。”】 《三國志·馬謖傳》記載: (馬謖)才器過人,好論軍計,丞相
諸葛亮深加器異。先主臨薨謂亮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猶謂不
然,以謖為參軍,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 《三國志·張既傳》裴注引《魏略·遊楚
傳》記載: 【魏略:太和中,諸葛亮出隴右,吏民騷動。天水、南安太守各棄郡東下
,(遊)楚獨據隴西,召會吏民,謂之曰:“……太守本為國家守郡,義在必死,卿諸人
便可取太守頭持往。”吏民皆涕淚,言“死生當與明府同,無有二心”……吏民遂城守。
而南安果將蜀兵,就攻隴西。楚聞賊到,……自於城上曉謂蜀帥,言:“卿能斷隴,
使東兵不上,一月之中,則隴西吏人不攻自服;卿若不能,虛自疲弊耳。”……後十馀日
,諸軍上隴,諸葛亮破走。南安、天水皆坐應亮破滅,兩郡守各獲重刑,而楚以功封列侯
。 】 三、確定街亭、柳城、箕谷之位置: 1、據“燕京曉林”的博客中文章研
究(此作者水平很高),街亭位置大致在今莊浪縣韓店鎮;又據其他網友研究,可確定張
郃部穿越隴山走的是番須道,因此才在這一位置與馬謖部相遇。 (當然,街亭在韓店鎮
一說不是現在誰的發明,過去一些書籍早有此說,只是沒有給出推究的過程而已)(因為
崩潰問題,導致我存的一些網址也沒有了,不能引出,實在抱歉。現在只記得這兩個以及
上述博客了:https://tieba.baidu.com/p/1996041357#26449662472l;
https://blog.sohu.com/people/!MTI1Njk5MDY0OEBxcS5jb20=/257952049.html)
大致上,根據古籍和出土竹簡記載,街亭位置應在漢略陽縣(今張家川縣龍山鎮)東北五
十五里,或宋隴城縣(今秦安縣隴城鎮)東北六十里,故街亭不可能在今隴城鎮或龍山鎮
。這兩個地方的人鼓吹街亭在此,無法是出於經濟利益。至於說街亭在天水市東南的街子
口,則更屬無稽之談。 (《太平寰宇記》記載:“街泉亭,俗名漢街城。在縣東北六十
里,漢立街泉縣以屬天水郡。即三國時馬謖為張郃所敗之處。”)
2、柳城約在街亭以南,則位置約在今張家川縣境內。 3、箕谷為褒斜道一個分
支,在太白山以北。譚其驤圖為誤。
四、綜合各種資料,還原一下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過程,探究一些細節: 1、北
伐之前,諸葛亮未曾聯絡吳國同時進兵(儘管吳魏邊境處於緊張狀態)。 2、諸葛亮
聯絡了新城的孟達,但孟達旋即被司馬懿剿滅。 3、有很多人不仔細讀書,總誤以為
魏延的建議是從子午谷單獨奇襲,但實際上魏延是建議從子午谷(魏延親率一萬軍)和斜
谷(諸葛亮率其餘大軍)同時進兵。 試想,即使子午谷方面進兵不利,至少可以吸引
魏軍,為諸葛亮大軍順利出斜谷創造條件。後來諸葛亮第五次北伐時,便走的是斜谷,則
第一次走斜谷只能效果更好,因為魏國根本沒有什麼防備(最初,魏國坐鎮長安者,乃材
質平庸的官二代夏侯楙,此天賜良機也)。由此,則魏延之分兵進擊的建議有很大的可行
性。 魏延在先主在時,深得先主器重,長期鎮守漢中,經驗豐富。後來魏滅蜀之戰時
,在漢中一帶,姜維改變了原來魏延在外設圍的防守策略,退守孤城,結果漢中被輕易拿
下。縱觀魏延一生,其勇可欽,其智可嘉,其心可敬,然先主亡後不受重用,而終亡於內
訌,實為諸葛亮用人之大過失。
退一步說,即使不走子午谷,蜀軍也最好分兵出擊。比如,魏延率一部出斜谷,攻取
郿縣、陳倉、北原等地,以截擊魏軍從長安出發援助隴右的部隊;諸葛亮自率另一部,走
祁山道,就有更充裕的時間奪取隴右。 而實際的作戰,五次北伐,諸葛亮總是單獨出
擊一路(趙雲部的疑兵不能算作真正的一路),效果甚微。則諸葛亮不聽取或借鑒魏延之
策,乃北伐策略之第一大錯誤。 4、諸葛亮似乎並未認真考慮過魏軍的反擊,以及戰
局不利時的對策。 馬謖敗於街亭後,趙雲部受到曹真部的進攻,不得已燒毀了斜谷的
部分棧道,才得以阻擊魏軍攻勢。如果不是趙雲當機立斷,則漢中亦可能受到魏軍衝擊。
此外,如果不是王平(又名何平)能在街亭前線沉著應對敗局,收攏四散之馬謖
部蜀軍,令張郃部不敢冒然追擊,則蜀軍損失將更加慘重。而這是王平之能力,非諸葛亮
之功勞。王平能力在馬謖之上,而僅為馬謖之部將,則此又足見諸葛亮用人之誤。
5、《三國志》對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聲勢,記載有所誇張。 儘
管《三國志》說蜀軍攻祁山時,隴右震動,三郡(南安、天水、安定)響應。但實際上,
除比較靠南的西縣確實為蜀軍攻占以外,其他縣城或祁山山寨,均無記載說被蜀軍攻占(
儘管天水、南安太守擅離職守而逃走)。 至於魏國關中、洛陽方向,說“朝野恐懼”
,也實在是誇張之辭。時魏明帝親往長安,調度得當,用人妥善,何談恐懼?只不過是非
常重視罷了。 一個耐人尋味的線索是,安定郡內有一草民,名為楊條,在蜀軍北伐時
趁機作亂。則所謂的三郡響應,很可能相當一部分是類似的草民作亂,而太守、縣令叛魏
應蜀的卻不多。蜀軍撤退不久,曹真大軍一到,楊條即自縛投降。 再者,魏國雍州境
內,隴右地區(隴山以西)有四郡:隴西、南安、天水、廣魏。蜀軍攻隴右時,隴西郡太
守遊楚鎮守本郡,未曾動搖。廣魏郡情況未有史料談及,但街亭、柳城均在此郡境內。
另外,蜀軍此次北伐號稱有二十萬人,也肯定是虛數,至多是十萬左右(包括趙雲部的
疑兵)。而魏軍投入此次戰役的人數,甚至還比蜀軍略少(包括從長安出發的援軍,以及
隴右各地的原駐軍)
6、街亭,到底是諸葛亮預期的阻擊魏援軍的地點,還是馬謖部行軍到此,聽說魏軍
不遠,不得已在此而戰?我判斷是後者。 按一般軍事原則,馬謖部欲阻擊東來之魏軍
,須在谷口或谷道之內,據險扼守。敵軍來時,可於高處射箭或投石,殺傷敵軍,而己方
則立於不敗之地。而試看今日所推斷街亭可能之地點(今莊浪縣韓店鎮),距離張郃部穿
越隴山之番須道之西谷口,已有一段距離。其地雖有山,然非高山,實為丘陵之屬,可以
說無險可據。 根據史料,街亭有一城,大小不詳。街亭早先曾為縣級,後降為亭,則
此城或許就是舊的縣城(且燕京曉林分析,街亭之所以降級,大約是因隴坻道的興起,番
須道行人減少,導致此地重要性降低,則此城可能已經廢棄)。蜀軍若據城把守,即使能
自保不敗,但未必能阻擋魏軍西進。 由此,則極可能街亭並非預期阻擊魏軍之地點,
但蜀軍尚未趕到番須道口,張郃部已出隴山。馬謖聞斥候報導,不得已而在街亭一帶布防
。
7、諸葛亮派馬謖負責阻擊魏援軍,而不任用更富經驗的魏延等人,是此次北伐之第
二大錯誤。 諸葛亮大軍進入天水郡後,攻堅並不順利,而消息已傳播開去,料到魏軍
可能從長安方面發兵增援。而魏援軍最可能走的道路,則是穿越隴山的番須道、隴坻道。
於是,須派人馬前往阻擊。 當時,眾人皆以為作戰經驗豐富的魏延或吳壹會擔此重任
,但結果卻令人大跌眼鏡,諸葛亮竟違背眾議,又違先帝遺訓(劉備永安託孤時曾特意叮
囑諸葛亮,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派馬謖擔任此路統帥。從史料來看,馬謖手
下還配備了王平、張休、李盛、黃襲等副將,估計所率人馬不少。 馬謖並非無能之輩
,但畢竟從未獨當大任,在前線統兵打仗還是菜鳥(就是諸葛亮本人,此時也不過是個二
年級生),而諸葛亮卻委以重任,蓋因亮與馬謖皆紙上談兵、書生意氣之類,二人平日相
談甚為投機。但對於後來的結果,不得不說諸葛亮已將個人偏好凌駕於全軍利益之上,其
剛愎自用,可見一斑! 此外,馬謖不過一文職人員,無馬上拼殺之能,一旦陷入險境
,難以身先士卒。我們在講曹操官渡之戰時曾說過,再好的戰術,最終還是要靠將士血拼
才可以實現的曹操親率敢死隊偷襲烏巢之時,若不是血戰到底,何能以少勝多,扭轉
乾坤?根據《袁子》記載,馬謖部潰敗之時,諸葛亮援軍已距街亭不遠,則若馬謖能多堅
持半日,效果勢必不同。 先帝言馬謖“言過其實”,看人甚準。其實諸葛亮也有此類
毛病,皆文人氣質在會議上議論起來,口若懸河,彷彿孫、吳,而一旦親臨前線,面
對瞬息萬變的局勢、複雜的地形、難以預料的天氣……菜鳥終歸是菜鳥。但會議上的口才
,說大話,打包票,往往給人以迷惑性這非常值得今日為領導者深思、警醒。 後
來,諸葛亮反思自己的錯誤,也曾說過:“大軍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賊,而不能破賊,
為賊所破者,則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
8、馬謖在街亭之指揮失當、剛愎自用,為此次北伐之第三大錯誤
。 前面我們說了,馬謖部本應趕到隴山谷道,據險阻擊魏軍,但魏軍來得太快,先一
步穿過了隴山(馬謖部行軍中也許還遇到少量魏軍抵抗,也未可知)。 蜀軍行至街亭
附近時,得知魏軍迫近,不得已就地準備作戰。按說,馬謖部到此,並不是要消滅來犯之
敵,而是為諸葛亮的核心部隊攻下上邽、冀縣等地盡量拖延時間一旦佔領這些地區,
蜀軍就算真正有了據點,長途奔襲而來的張郃部反而會面臨糧食供應等問題。 前面我
們說了,街亭是有一座小城的,城南有山巒。蜀軍應該守城,還是登山呢?這很難說,因
為我們無法確切地知道當時的情形。但無論如何,保障軍隊的供水,是作戰的基本常識,
馬謖也不是傻子,後來選擇了“舍水上山“,卻是為何?我猜測,可能的原因有二:
第一,可能馬謖以為山上也可以找到水源。時值陰曆二月,地處中國西北之甘肅,山上能
有泉水或者打井出水麼?作為一個生活在缺水地區的北方人,我是很懷疑的。然而,馬謖
以及絕大部分蜀軍將士,卻是南方人,或許他們真地不了解北方的地理與氣候? (《水
滸傳》作者寫林沖在大雪之時還坐船,河面竟然未結冰,官軍竟然不懂得在冬天可以踏冰
面順利進攻,便是作者不了解北方生活的原因。) 此外,有人猜測,街亭既然原名街
泉亭,可能城中的街道上便有泉水,這純屬猜想,我們無法判斷後來被張郃所佔領的水源
到底在何處。 第二,可能馬謖只是想率軍暫時登山,打算不久即衝下山作戰。或
許是因為山下的城小而破,不足以據守,或許是馬謖覺得屯兵城內不足以阻擋魏軍,總之
,馬謖選擇了搶占高處,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事在人為,實際情況大約是,魏軍的
戰鬥力比他想像得要強,因此蜀軍沖不下來,被迫退回山上防禦,然後時間一長,全軍無
水,最終崩潰。 不排除一種可能,就是魏軍甚至像小說中描繪的那樣,甚至採用了火
攻(北方天氣乾燥,又多刮北風,蜀軍在南,魏軍正可用火攻)。張郃這時所率兵力未必
多於馬謖,而火攻恰可以輕鬆取勝。
《諸葛亮傳》說馬謖“違亮節度”,實在語焉不詳。現實打仗不像小說,諸葛亮
事先能安排得多詳細?何況“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所以,陳壽如此寫,倒有為諸葛
亮用人之誤開脫之嫌。 到底馬謖怎麼布防才是正確的,我們不得而知。從《張郃傳》
所說的馬謖“依阻南山,不下據城”的表述看,似乎據守小城倒是相對好的選擇。不過,
這些並不是最重要的,馬謖真正的問題,是他在指揮上“舉措煩擾”,把手下人指揮得團
團轉,無所適從,又不聽王平規勸(從詞語間的邏輯來說,王平規勸的內容之一,便是不
要放棄水源)。 馬謖本就不像魏延等人素有威望,他的瞎指揮和剛愎自用,自然會讓
部下產生失望和抵觸情緒,甚至喪失信心,從而最終影響了戰鬥力。顯然王平比馬謖更有
作戰經驗,但王平多次規勸,馬謖都聽不進去,這才是最要命的地方這和諸葛亮不聽
取魏延的意見,是類似的。同時,“舉措煩擾”這個詞也道出了馬謖言過其實、眼高手低
的本質。
9、諸葛亮為了阻擊魏援軍,還派高翔部屯兵柳城(一說為“列柳城”,當為斷句問
題),大約是協助馬謖共同阻擊魏軍,但其最終被魏軍郭淮部擊破。 一方面,廣
魏郡治所臨渭縣(在今清水縣境內),或有魏軍;另一方面,魏援軍亦可能從東自隴坻道
(在張郃部所走的番須道以南)而來。因此,高翔部所屯之柳城,應在街亭之南,在今清
水縣或張家川縣內。大約其亦為小城(或併無城),故史料無記載。 《三國演義》言
柳城在街亭之東北,實屬可笑。諸葛亮大軍在街亭西南,則王平等敗後,不逃歸西南,反
往東北,不是自取滅亡嗎?縱觀《演義》,其地名、方位錯誤百出,實為作者地理知識太
差(情節虛構或是有意而為,但地名與方位錯誤殆非故意)。 據“燕京曉林”分析,
魏雍州刺史郭淮,可能於蜀軍進入天水後不久,已輕騎東歸,與張郃部在關中匯合。然後
,張郃率部分人馬出番須道,郭淮率餘眾出隴坻道。 不管有沒有郭淮參與,從長安來
增援的魏軍不太可能全軍一起行動,多半是有先鋒部隊與後續部隊的劃分,並且很有可能
分別從不同的谷道進軍這樣,蜀軍不得不分散兵力,既守街亭方向,又守柳城方向;
同時,馬謖部或許因為一時摸不清敵人的行動路線,而耽擱了一些時間。 之前我曾經
設想郭淮一直在上邽據守,但這樣很難解釋後來郭淮如何率軍到柳城,而“燕京曉林”的
猜想則更加合理。
11、在馬謖失街亭後,諸葛亮是否應該繼續進軍求戰? 如果《袁子》所言不虛,
則馬謖敗於街亭之時,諸葛亮已率軍前來增援,相距不過數里(即使這一數字有所誇張,
距離也不會太遠)。 諸葛亮之所以前來,有兩種可能:一是早就如此安排,讓馬謖先
行,自己稍後率軍趕來;二是得到了前線的報告,預感情況不妙,因此來增援。不管是哪
一種,總之,這時諸葛亮所率部隊已距張郃部不遠,但結果,諸葛亮選擇了撤軍這到
底是不是正確的決策? 諸葛亮的撤軍,可以說是他性格所致,他不是一個願意冒險的
人。但換做別人統軍,說不定會選擇繼續進軍求戰此時,如果張郃部如果退卻,不願
交戰,蜀軍至少可以於街亭就地聚攏四散的士兵(雖然實際上王平也做了這事,但這本不
是王平的職責),重振士氣;或者還可以及時支援柳城方向。如果魏軍選擇交戰,那麼雙
方重新回到同一起跑線上,也無不可。 或許有人說,蜀軍已經形勢不利,撤軍是對的
。但是,當年賈詡曾於敗軍之際,擊破曹操,可見事在人為如果真地有能力,何愁不
能反敗為勝?如果自認沒有能力,軍隊沒有戰力,那還不如根本不要北伐。諸葛亮的癥結
恰恰就在於,又想北伐,但又總是求穩、怕輸,不會打逆風球,不敢拼搏。而縱觀五次北
伐,大抵就是這樣庸庸碌碌地耗過去,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總之,在諸葛亮身上,
那種書生意氣的遠大志向,與步步求穩的小家子氣,成為一對難以調和的矛盾,貫穿於北
伐的始終……
12、諸葛亮在隴右一帶的作戰,表現得猶疑不定,主次不明,對敵方情況的判斷也不
夠準確。 假如蜀軍有十萬人,除去趙雲部,還剩九萬用在祁山一路,不能算少。但即
使如此,用兵也要有個明確的意圖,不能求面面俱到。 如果此次北伐的首要目標是拿
下隴右諸郡,那麼顯然,及早派兵趕到隴山,阻擊魏國關中來的援軍,便是頭等大事。一
旦魏援軍不能進入隴右,隴右人心將發生傾向於蜀國的變化隴西太守遊楚的話說得很
明白:“卿能斷隴,使東兵不上,一月之中,則隴西吏人不攻自服;卿若不能,虛自疲弊
耳。” 換言之,去街亭、柳城方向的任務非常關鍵,責任非常之大。但是,諸葛亮本
人,以及重要的將領魏延、吳壹等大概都留在了天水境內繼續作戰,去擔任重要任務的反
而是馬謖和高翔。這裡,一方面是因為諸葛亮偏好馬謖,但也不可否認,諸葛亮也低估了
魏援軍來的速度、兵力和戰力,也未能預判張郃部、郭淮部的進軍路線,這可以說是此次
北伐中的第四個錯誤。 (遊楚所說的話,大概也沒有傳到諸葛亮的耳朵裡,即使傳到了
,恐怕也晚了。後幾次北伐,魏國已經有了防備,諸葛亮再想切斷隴右和關中之聯繫,很
難實現)。 總之,在倉促之間,蜀軍主力在隴右攻堅不利,未能及時奪取重要軍事據
點,又未能阻擊魏援軍,最終使魏軍裡應外合,而蜀軍卻“進無所據”,被迫撤退。
我們大致可以推測,如果諸葛亮派出更多的兵力,更強的將領,準確預判魏援軍之動向,
更早地趕到隴山,據守險要,而不急於圍攻祁山、上邽等地,主次分明,必然比實戰中效
果要好。遺憾地是,蜀軍整體表現為進軍緩慢,不明敵情,欲求面面俱到,實則處處受挫
。 實際上,在隴右諸郡,蜀軍攻堅能力不強,不應強攻城寨,而應以攻心為主(且不
說一些地方響應蜀軍,單說遊楚和百姓說話的口氣,可以看出雍州一帶,魏國的統治還不
是非常穩固當地羌漢混居,民風彪悍)。同時,這一地區負隅頑抗的魏軍,數量較少
,基本不敢主動出擊,因此蜀軍應該全力打好阻援的戰鬥,不應太顧及後方然而,以
諸葛亮的性格,大概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
13、北伐失利後,馬謖到底該不該斬?
我以為不該。 首先,我們說,如果以法治軍的話,馬謖舍水山上也罷,不聽規勸也罷
,這些都不違軍法。馬謖以及張休、李盛、黃襲等將領,真正違法的地方在於放棄陣地,
不顧士兵,獨自逃命。以此來說,將其斬首,也是法治使然。 然而,法外又有情理二
字,君可記得我在“漫話曹操”系列裡提過的畢諶和魏種?這二人於法必殺之,但曹操都
寬恕了他們,可見於戰亂時代,處理事情還需通權達變。 《馬謖傳》裴注引《襄陽記
》說,事後蔣琬曾對諸葛亮說:“昔楚殺得臣,然後文公喜可知也。天下未定而戮智計之
士,豈不惜乎!” 《襄陽記》的作者習鑿齒評論說:“諸葛亮之不能兼上國也,豈不
宜哉!夫晉人規林父之後濟,故廢法而收功;楚成闇得臣之益己,故殺之以重敗。今蜀僻
陋一方,才少上國,而殺其俊傑,退收駑下之用,明法勝才,不師三敗之道,將以成業,
不亦難乎!且先主誡謖之不可大用,豈不謂其非才也?亮受誡而不獲奉承,明謖之難廢也
。為天下宰匠,欲大收物之力,而不量才節任,隨器付業;知之大過,則違明主之誡,裁
之失中,即殺有益之人,難乎其可與言智者也。” 上面這些話說得很透徹了。第一,
蜀國人才本就不多,殺了馬謖只能是親者痛,仇者快。第二,此番北伐之敗,主要責任在
諸葛亮,而非馬謖,若是馬謖該殺,您諸葛亮是不是也得死罪呢?可嘆後世人還拿斬馬謖
的事情來當諸葛亮的優點,其實呢,拿現在的話語來說,諸葛亮就是推卸責任,寬於律己
,嚴於律人。一句話,馬謖死得有點冤。而且馬謖一死,在諸葛亮身邊連個出謀劃策的人
都沒有了……
不知不覺就寫了很多,從探討街亭之位置出發,也對整個第一次北伐有了重新的認識
,也算是我自己的收穫。現在再回頭對比一下歷史和《三國志11》的街亭防衛戰,可知歷
史遠比遊戲要艱難。戰爭勝負的關鍵,還是一句老話“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魏延
說起敵我之態勢,瞭如指掌,是其長期在一線作戰的經驗所致;而諸葛亮、馬謖,只擅紙
上談兵,對敵我之情況都不能準確判斷和分析;魏國方面,曹真、張郃、郭淮都能臨機應
變,招招令蜀軍不堪。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
不察也。”蜀為小國,試與大國爭鋒,則無非常之謀,必屢戰屢敗。更重要的是,人心何
在?蜀之人,皆欲得天下邪?而隴右之民,皆思叛魏應蜀邪?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
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以成都武侯祠此對聯爲收束。
編輯於2018-12-03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原文:https://www.zhihu.com/tardis/landing/yidian/ans/543953372
------------------------------------------------
上面這篇的立場比較偏向同情馬謖的處境。當然,只是參考,也未必要全然接受。
另外有幾篇討論串也分析得不錯,
不約而同指出了馬謖的弊病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4149354
聯合幾位大大的補充,確實:
馬謖的過錯除了
1.未按諸葛亮安排, (這條的反面理由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2.未依副將王平等人勸說 (這條的反面理由是結果論,畢竟開戰之前很難咬定此法必
定失敗,而且馬謖既為主將,還是有主導權,但是要揹責任就是了)
之外,如果外加一條敗兵而逃,事後才回營自首 (若據向朗傳所載)
那麼這樣加起來,確實有處斬的道理。
不過,法外開恩的理由同樣也是存在的:
1. 因為蔣琬等人皆勸諸葛亮刀下留人,至少從記載看出蜀中多數人為馬謖求情
2. 對方是張郃
3. 勝敗乃兵家常事,馬謖本人也是個經驗不足的將領,之所以上山據守,有可能是
因為對地形不受熟外加經驗不足導致誤判。
4. 其他如今已難考的詳細戰役因素,比如馬謖大敗棄軍而逃,這是從向朗傳
間接推測出來的,實際上會否是因為敗得太慘,眾軍四散,所以馬謖最後只能
狼狽回到營中,但是自覺無顏面對諸葛亮等。
而且若論大敗棄軍而逃,這件事劉備不曉得幹了N次,即便曹操的紀錄也是不
少。這是個不容易判定好壞的行為,因為要視實際戰況而定,如果都輸定了,
還硬是不走,其實也不過是找死的莽夫。
另從馬謖、張休及李盛、黃襲等人皆獲罪可看出,這個結果不會是只有馬謖
一個人一意孤行而已。當然這也都是推測。
如Qaaaa大所補充,
諸葛亮在出兵祁山時,就已經任命了馬謖為先鋒,而非魏延 吳壹等宿將,
既為先鋒,在前線作戰隨時有可能遇到各種情況,換言之不應該將守住街亭視為
一項簡簡單單的任務 (另依前述引文,遇戰張郃可能有遭遇戰的性質)
再從地形來看,街亭確實為攻略涼州的重要據點,因為安定、天水等郡的大路(糧道)
皆靠近此地,這個點如果被占據,蜀軍再往隴西進軍應該都相當危險。
換言之,這是個重要且不容易的任務,
因此,指派馬謖為先鋒,進軍守街亭的諸葛亮也是責無旁貸。
不過這都是事後諸葛了。
只能說,北伐計劃本身就是一項容錯率很低的艱難任務了,
而第一次北伐 (疑兵箕谷、實取涼州、又引三郡皆叛) 已經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了,
這次戰略被看破,後來的北伐都更難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176.54.3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N/M.1679501651.A.745.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