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5
綠電發展是全球化趨勢,我國以2025年非核家園目標,設置20GW的太陽光電,其中有6GW為屋頂型、14GW為地面型,行政院也要求相關部會加速盤點,自10至12月,逐月公布兩個縣市「漁電共生先行區」。這是透過套疊圖資,從全國魚塭排除生態疑慮及法定迴避區域,篩選出台南、嘉義、高雄、屏東、雲林、彰化作為先行區。
今日邀請漁業署林副署長及經濟部能源局翁主秘,共同討論「漁電共生推動工作—高雄市先行區域」,其中大部分都落在彌陀、湖內、路竹、岡山、永安及茄萣,我的選區居多,預計劃設約589公頃。
首先,針對第一階段在嘉義、台南下鄉說明會中,地方意見相當踴躍,正反意見均有;第二階段預計11月17日在高雄、屏東舉行,我也提醒副署長和主秘,將這些意見整合,屆時可作為回應漁民疑慮。
再來,漁電共生契約範本(公版),內容涉及環境社會友善措施、修改電業登記規則等行政措施,都是大家關心的部分,我也要求必須資訊公開、公民參與及和漁民、業者充分討論,且必須考慮退場機制的設立。
最後,「環境與社會檢核機制」的部分,有環團指出仲裁機制不清、環社檢核不明等,我相信也是漁民所擔心之處,這些未解決疑慮,經濟部與農委會必須正視,說明會絕對不是一兩場就可以說明清楚,多方溝通絕對是必要的途徑,政府展現推動再生能源的決心,找出對的方向、方法,正視並解決問題,以開放態度與社會溝通建立共識,才能創造漁業、生態與綠能的三贏局面。
太陽光電 契約範本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南》漁電共生 10/31起1,776公頃先行區實施! (10/23/2020 自由時報)
(記者楊金城/學甲報導)經濟部和農委會規劃設置無生態疑慮的漁電共生「先行區」,第一階段台南市、嘉義縣預定10月31日公告實施,台南市漁電先行區面積約1776公頃。
漁電先行區分布在學甲、麻豆、鹽水、下營、安定、新市及安南區,其中學甲佔944公頃最多,麻豆504公頃次之,鹽水141公頃,安南區僅只有兩公頃最少。
為推動漁電共生「先行區」,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農委會副主委陳添壽、內政部次長花敬群,昨天在學甲區豐和里里民活動中心舉行說明會,與漁業、漁民、公民團體面對面說明與溝通,由副市長趙卿惠主持,太陽光電開發商、系統商也出席。
肯定避開生態敏感區域
對於避開生態敏感區的漁電先行區,與會代表大多表達支持,而公民團體主張劃設流程太倉促,有基本資訊不明、社會公民參與不足、政策配套措施不全等疑慮,先行區劃設不該躁進,跳過環境與社會檢核機制。
養殖漁民要求應建立長期環境水質監測機制、太陽能板回收,並確保漁民工作權;有人擔憂太陽光電業者承租土地後,設定地上權抵押貸款,萬一中途倒塌了,將導致魚塭土地使用受到很大影響。
養殖漁民仍具漁保身分
說明會說明太陽能板的清洗主要以「水」清洗,降低對生態、養殖環境的污染,漁電共生、先行區也「不會變更地目」,不影響漁民漁保身分。
曾文生也說,漁電先行區有經過圖資的檢核,在生態衝擊較小的地方做,說明會聽取各方意見,希望設一個契約範本讓三方遵守,其一減低對養殖的衝擊,其二希望養殖戶、地主、光電商的權利、義務透過合理的契約,讓養殖戶永續發展、地主有收入、光電業者有合理合適土地開發。
曾文生說,第一階段台南、嘉義漁電先行區將在10月31日公告區位,中南部縣市的漁電先行區預定今年底前陸續公告實施,未來業者和養殖戶塭主談妥契約,就可向經濟部和地方政府申請綠能容許、電業籌設、施工許可。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407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