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橋上的魔術師》最終章〈#超時空手錶〉,從伍迪艾倫《開羅紫玫瑰》談起。
——因應讀者建議設置防雷——
六年前第一次看《開羅紫玫瑰》的感受,我現在還記得。故事主人翁 Cecilia 歷經 30 年代的經濟大蕭條,丈夫家暴、嗜酒,Cecilia 無處可逃的「現實生活」,唯一能去的地方叫「電影院」,漆黑盒子講述一遍又一遍的「虛構故事」,提供 Cecilia 避世的位置。
Cecilia 的電影看著看著,虛構角色竟從銀幕跳出,成了現實人物,Cecilia 逐步和嚮往的角色談戀愛,虛構故事成了現實寄托,帶著 Cecilia 遠離悲傷。就從這裡開始,伍迪艾倫毫筆一揮,糢糊了 Cecilia 的現實/虛構,進而影響觀眾。
在《開羅紫玫瑰》的虛構文本中,「電影中的電影」成了現實,這樣的手法同時雜揉了角色和觀眾之間的現實/虛構,魔幻時刻成立,電影魔法於焉而生。Cecilia 因為電影短暫體驗了美好事物,我則在《開羅紫玫瑰》中印證療癒人心的電影魔法,人們在漆黑盒子中,將自身投射於銀幕上的故事,對 Cecilia 來說、對我來說,箇中的魔幻時刻就是一場救贖,能影響現實。
六年後,我在《天橋上的魔術師》 EP.10〈超時空手錶〉中感受到一樣的事。
在 EP.9 〈金魚〉之中, 在點媽「全/半熟蛋」的問句過後,小不點選擇揮別特莉莎返回家庭,但讓小不點離開的,也恰是 EP.10 〈超時空手錶〉點媽的那句:「為什麼不見的不是你。」換句話說,留下到離開,以小不點 4 年級 到 6 年級的生命軌跡來看,「家庭」是左右生命的符旨,「家庭關係」就成了〈超時空手錶〉要處理的難題。
這樣的難題,就靠著電影的魔法來解。
對於小不點來說,《戀戀風塵》的電影世界是逃離現實的地方,置換成點爸、點媽的角度,播放《戀戀風塵》的戲院則是修補親子關係的媒介(楊雅喆甚至在售票處貼上另一部電影《父子關係》),而小不點在銀幕中哭喊的:「舶來品、舶來品,高級鞋墊,三雙兩百,快來買喔。」這句台詞之後,對我來說藏在背後同樣重要的宣言是——「保證千山萬水走回你身邊」(雖然劇組沒拍),於是小不點想著現實世界的羈絆,在《戀戀風塵》的虛構世界中踏遍千山萬水,終究從「九十九樓」回到現實。
不過,帶小不點歸返的主因,還是點爸、點媽在銀幕前的聲嘶力竭、膠卷上的淚滴成雨,這是壓抑過後的醒覺,而促成「對話」的關鍵是「電影」,小不點與現實世界/家庭關係的千絲萬縷,隔著銀幕伴著影像乘風而來,「虛構」與「現實」交融,寫實魔幻的意義,在這一刻完整體現。
2021 年《天橋上的魔術師》挪用 1985 年的美國電影,透過台灣電影《戀戀風塵》勾勒 1986 年的時代風景,成了片中最迷離的魔幻時刻,伍迪艾倫和楊雅喆做到同一件事,皆以電影作為媒介,讓角色對話、給予救贖,而對於觀看影像的我來說,這是最令人動容的事,他們皆提醒了我,電影/影像真的能成為某種救贖,或許這也是人們熱愛影像的原因。
在我看來,〈超時空手錶〉有著《開羅紫玫瑰》的靈動神采,觀眾在光影間擺盪與遊歷,現實已經夠亂、夠痛、夠苦,但透過影像人們好像還能去反思,還能去醒悟,雖然某些時刻對於諸多議題有種無能為力的失能感,但在電影之中,或許人們終能找到一處安身的位置。
在艱困的時局當中,我仍堅信藝術能撫慰人心,消弭隔閡,我時常在電影當中找到靈光,如同楊德昌說的:「電影能延長三倍的人生。」
某程度上電影就是魔法、會是永恆的,就算時代消失,某些事情仍存於膠卷、活在記憶之中,而有些電影/事件不管過了幾年,只要有人還記得,就不會下檔(反轉了魔術師說的這句台詞「電影就要下檔了」)所以人們在 2021 年能看到 1986 年的台灣再現,楊雅喆全劇在描述的就是這件事——「消失才是真正的存在。」然後他在第一集第一場戲就說了。
於是在 EP.10〈超時空手錶〉和 EP.1 〈九十九樓〉,楊雅喆設計迴圈,利用陳明章和許景淳替《戀戀風塵》譜下的樂音,首尾呼應,以小不點的「逃離」和「歸返」完整了全劇。結束和開始自成圓圈,小不點在〈九十九樓〉夢著「離開」;在〈超時空手錶〉說著「回來」,會有這樣的轉變,是因為〈小黑人〉、〈水晶球〉、〈石獅子〉、〈文鳥〉、〈影子〉、〈火柴〉、〈錄音帶〉、〈金魚〉、〈超時空手錶〉的鋪陳,小不點和觀眾共同走過小八、Nori 、猴蘭戀、特莉莎、報攤火災等無以名狀的死亡/消失,也正因為消失,意識到傷痛曾經真實烙下,才有機會共存,於是尋求歸返。
最終,這些故事在小不點/觀眾心中撒下種子,灌溉後發芽,小不點會帶著這些記憶成長,如同台灣人的集體記憶般,終於在影像的魔力中被看見、被記得,電影下檔了,劇集載完了,但影像世界會留著,如同《天橋上的魔術師》再現了《戀戀風塵》,提醒人們記得那時代永遠存在。
或許再嚴重點說,《天橋上的魔術師》全劇就靠著混淆虛構和現實,對全台灣施以《開羅紫玫瑰》的電影魔法,後設地看,坐在螢幕前看著《天橋上的魔術師》的觀眾,何嘗不是坐在影廳看著《戀戀風塵》的點爸、點媽,楊雅喆化身為魔術師(他在第十集尾聲巧妙地替魔術師配音,成為導演的再現),或許希冀在諸多暴力/惡行、死亡/消失之後,觀眾能從影像之中尋回救贖,與時代共存、和解。
從此角度切入,小不點以及所有劇中角色,皆似時代幽魂,中華商場之中有所謂的本省人、外省人、客家人、原住民、香港人等等,中華商場作為上世紀標誌性的空間場域,從日本政權到國民政府,權力系統轉移的傾軋與擺盪烙下痕跡,將族群熔於一爐。隨著中華商場的繁盛與興衰間,歷史目睹了從鄉野移居都市懷著「台北夢」的人們,當然也在其中發現跟隨國民政府「避難」、「反攻」的「大陸人」,這種台北城市的人口組成和住商混合的商業發展路徑,被《天橋上的魔術師》以某種戲劇性的張力鋪展開來,直到 1992 年正式拆除的舊城世界,成了真正的時代幽魂,或許這種幽魂,一直於台北城上徘徊,尚未消散。
在戒嚴神話中,後解嚴幽魂下,台灣人幾十年處在意識型態斷裂、重塑的過程中,不斷對「台灣人」的身份提問,而《天橋上的魔術師》就是楊雅喆對台灣拋下的定錨——好好認知過去,與消失的記憶相處,勇於認錯、承認存在,〈超時空手錶〉的功能才得以發揮,這是楊雅喆的「轉型正義」。
因此小不點變成隱形人時,阿卡與阿蓋丟棄桌子時說:「忘記你,就不會痛苦了。」小不點焦慮回應:「不要忘記我啦!」此處的台詞設計,或許恰恰契合主題——「不要忘記的痛苦記憶」就是楊雅喆回望 80 年代的大聲疾呼。
王家衛在《2046》說:「所有的記憶都是潮濕的。」楊雅喆的《天橋上的魔術師》則魔幻地道出:「所有的記憶都與消失有關。」首集與終章播出之後,「原來消失,才是真正的存在」這句原先似是而非的話,便清楚明瞭地定義這齣旗艦大戲。
1980 年代的消失,楊雅喆到了 2021 年用影像魔法提醒世人過往的時代傷痕,而行過死亡幽谷之後,最終轉化爲樂觀的謙卑態度,這是楊雅喆和劇組暖心的「最後一次溫柔」。
後記:
看到吳明益老師在 2018 年於臉書提到:「我期待《天橋上的魔術師》能成為一部有文化底蘊的影片(包括人性、成長經驗、多元語言、族群史、城市文化史、政治史)、也能成為一部「展示美學的影片」(語言、視覺、時代、生活)。我也希望這部片能留下比影集更多的事物,期待它能帶領觀眾對流行音樂、懷舊事物、家族與城市記憶的共感與風潮。」
《天橋上的魔術師》播出的這一個月,激盪的討論不絕於耳,政治性如葉永鋕、鄭南榕、林宅血案等事件被召喚,而文學、音樂、影像如黃春明、陳昇〈最後一次溫柔〉、黃韻玲〈藍色啤酒海〉和台灣新電影等作品被挪用,甚至上一代對於「中華商場」有無遭受「白色恐怖」都引起論戰。
從文學、政治到影像美學,我認為劇組團隊做到了吳明益的想像,《天橋上的魔術師》是一部有「文化底蘊」的作品,人性、成長經驗、多元語言、族群史、城市文化史、政治史皆裹藏其中,更召喚了時代的鄉愁,同時另闢蹊徑,用影像語言的魔法取代文字的想像,烙下影像創作者的獨有印記。
圖片來源:【天橋上的魔術師 公視影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聽書 ‧ BookListe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直播 #漫畫 #台劇 #改編 #文學 #吳明益 ✨ 圖像創作如何開始? ✨ 改編的困難與痛快! ✨ 在台灣當個漫畫家...... 00:03:05 漫畫家小莊、阮光民聊「消失的光華商場」! 00:09:30 因場景曾經存在,改編時追求真實還原或創造新世界? 00:17:29 改編時,如何保...
天橋 上的 魔術 師 種子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天橋上的魔術師》第三、四集。
.
【第三集:水晶球】
.
一,這集有兩個橋段好曖昧。阿派到唐先生的店裡做西裝,唐先生不在店內,一名俊俏的年輕男子與阿派有著短暫互動。阿派不知道該跟這名男子說什麼,為了化解尷尬,他假裝要「抽」出布匹,男子見阿派臉紅氣喘依然無法將布匹給「抽」出來,特地上前幫忙。兩人小手碰小手,什麼話都不用說,慾望已經漫出螢幕。另一場戲,唐先生幫阿派試裝,並且為他套上一雙新鞋。畫面上,唐先生手握著阿派的腳踝,將阿派的腳輕輕「放」進鞋子。保守年代,阿派在唐先生的店裡,一會兒抽出來,一會兒放進去,不知道是不是我多想,覺得這設計好多遐想的情色空間。
.
話說,抽與放,也像是出櫃(抽)和重新躲回櫃子(放)的意象。
.
二,「不是你的人,終究不是你的人。」唐先生。
.
唐先生是明眼人,一句話讓阿派從櫃子裡走出來。但被發現秘密的阿派,感到心虛與驚慌,他對唐先生惡言相向,再次躲回到櫃子裡。保守的年代,「櫃子」裡常常擠滿了人,不只是性向的壓抑,也有對社會的不滿(原住民受到的歧視)、對黨國的憤怒、對自由的渴望的遮遮掩掩。
.
三,阿派說唐先生是貓妖,魔術師說阿派是貓,阿派傷了唐先生,一群男子替唐先生抱不平,他們追著阿派跑時,也有一群貓出現在商場。貓,就是他們,不同面孔,相同身份。
.
四,第三集最後一幕,阿派把西裝送給即將當兵的阿猴,西裝的包裝紙被撕破一角,阿派本想親手把禮物交給阿猴,但見阿猴跟女友小蘭親密跳著舞,他將禮物擺在桌上,默默離去。離去前,阿派輕輕撫了一下被撕破的包裝紙。缺了一角的包裝紙,形狀像極了一顆心,像在訴說,阿派的心,已經破碎。
.
【第四集:石獅子】
.
一,商場書店老闆買了個老箱子,眾人圍觀,想知道箱子裡藏了什麼寶物。箱子打開,裡頭裝著情色書刊,小朋友們一個個眼睛亮了起來(性好奇),大人趕忙把書給收起來。但箱子裡還有一本厚重的「台灣四百年史」,圍觀的大人臉色瞬間慘白,大夥趕忙鳥獸散,這本書若被發現,吃不完兜著走。
.
儘管「危機處理」的速度夠快,潘朵拉的盒子卻已打開,有些思想在大人與孩子心中產生變化,性與自由已經逃出密閉箱子。
.
二,鎖匠的小兒子阿蓋獲得一把沒有鎖頭的鑰匙。阿蓋晚上會夢遊,夢醒時,會對自己為何不是在自家房間,而是在商場走廊或騎樓的狀況感到困惑不解。其實,人心就是一道道上鎖的箱子,而夢遊的阿蓋穿梭在不同人家之間,想要解開(開鎖)每個人心中暗藏的秘密,。
.
三,「你讓小孩隨便做夢是很危險的,尤其是這種亂七八糟的夢。」小朋友畫的漫畫書被校長沒收,她特地拜訪學生家長,給予家長警告,要求大人們一起剝奪小孩的夢,不准孩子發揮創意(限制個人思想的發展)。至於愛做夢(夢遊)的阿蓋,在特務逮補反動人士的夜晚,發現自己的夢醒了,而他眼中的世界從此變得不一樣。
.
四,書店老闆有一副印刷工具,可以用來賺錢(販售女兒畫的漫畫),也可以拿來拓展思想(販賣禁書)。黨國特務有一台相機,可以攝影,留下影像紀錄,也可以成為搜集罪證的工具,用來要脅與指控反動人士。「工具」會隨著使用者心態的差異,而有不同目的和意義。
.
五,特務抱著阿蓋,教導(教育)阿蓋如何使用相機,喀喳,喀喳,像是扣板機,在孩子面前展現黨國的權力,在孩子眼前摧毀他的父母的權威性(國家大於父母),在孩子心中種下恐懼的種子。#溫文儒雅的鄭有傑把特務的陰森與恐怖給演得入木三分!
.
六,「妳們怎麼把那些字唸出來,唸了,惡夢就變成你們的。」
《天橋上的魔術師》第四集的調性變得沉重壓迫,感覺後面幾集都會輕鬆不起來啊!!
天橋 上的 魔術 師 種子 在 聽書 ‧ BookListe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贈獎
✨ 圖像創作如何開始?
✨ 改編的困難與痛快!
✨ 在台灣當個漫畫家......
我總想著有靈魂的作品,應該都藏著「種子」,
它讓讀者在閱讀後發芽,長成下一個的創作者。
《#天橋上的魔術師圖像版》作者已灑下肥料,
歡迎在蝦皮看重播(見留言),偷養分回家:)
節目尾聲,兩位作者互畫對方筆下的魔術師,
對我來說,這是一種改編的再改編 🤩🤩🤩
左邊 #阮光民 手上這張,是他揣摩 #小莊 的版本,
現在要贈送給 #聽書 的粉絲!活動辦法如下。
1️⃣ 留言:「你多想要這張獨一無二的原畫?」
2️⃣ 我會選出最熱情的粉絲,寄送限台澎金馬。
3️⃣ 感謝 不是很軟的阮光民 編號1973 小莊廣告人手記
天橋 上的 魔術 師 種子 在 聽書 ‧ BookListe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直播 #漫畫 #台劇 #改編 #文學 #吳明益
✨ 圖像創作如何開始?
✨ 改編的困難與痛快!
✨ 在台灣當個漫畫家......
00:03:05 漫畫家小莊、阮光民聊「消失的光華商場」!
00:09:30 因場景曾經存在,改編時追求真實還原或創造新世界?
00:17:29 改編時,如何保留原著的故事情感,但也展現自我風格?
00:29:25 小莊與阮光民使用了不同的改編手法,原因為何?
00:39:20 阮光民的漫畫《用九柑仔店》也被改編成戲劇,心路歷程?
00:43:55 小莊談與吳明益《天橋上的魔術師》這本小說的淵源
00:47:10 在台灣,如果想當漫畫家,兩位作者有哪些建議?
00:52:15 手繪大挑戰!小莊與阮光民互相畫對方筆下的魔術師!
我總想著有靈魂的作品,應該都藏著「種子」,
它讓讀者在閱讀後發芽,長成下一個的創作者。
《#天橋上的魔術師圖像版》已灑下肥料,
歡迎藉由這場與作者的對談,偷養分回家:)
聽書 FB ▶https://www.facebook.com/booklisten2017
聽書 IG ▶https://www.instagram.com/booklisten/
*本直播影片授權自蝦皮購物
天橋 上的 魔術 師 種子 在 金鐘贏家「天橋上的魔術師」80%特效陸製? 公視這麼說.... 的必吃
金鐘獎# 天橋上的魔術師 #特效○訂閱【TVBS國際+】第一時間掌握全球新聞脈動 https://tvbs.pse.is/3nrjhn ○訂閱【TVBS選新聞】您在乎的事TVBS幫您 ... ... <看更多>
天橋 上的 魔術 師 種子 在 天橋上的魔術師公視影集 的必吃
《天橋上的魔術師》對初孟軒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轉捩點,不只是楊雅喆導演在表演上給予的啟發,角色Nori的生命辯證更改變了他長久以來的人生觀。 更多文章都在#劇夠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