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神奇😮還以為是影集的場景耶~ MM編
#神秘 #洞窟 #鐘乳石 #石碑 #奇觀 #清朝
同時也有1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萬的網紅EXIT JAC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沖縄県から飛行機で30分ほどで行ける東洋一綺麗なビーチ「ハテノ浜」で有名な久米島にあるかなり興味深い洞窟「ヤジャーガマ」で面白い撮影をしてきたので楽しんでください。 <撮影協力してくれたヨースケ兄貴の店> https://yunamifactory.org/ <マンペーLIFE>↓サブチャンネル...
大陸 奇 仙洞 在 {Fish睬政治}孫博萮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鑽石公主號郵輪旅客相關行程已公布 1/31曾到以下地點者,需自主健康管理至2/14】
提醒曾經於1月31日前往北北基地區重要景點(如:基隆廟口、九份、台北101、西門町等)之民眾進行自主健康管理,及留意個人是否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
訊息如下:
[警示]因武漢肺炎疫情
1/31 6AM至5:30PM
若赴以下地點
http://bit.ly/2SpSxeT
請自主健康管理至2/14,
留意發燒或呼吸道症狀,疫情指揮中心1922
十分老街
台北市101
台北市大安區南門市場
台北市大直忠烈祠
台北市中山堂
台北市中正紀念堂
台北市孔廟
台北市自由廣場
台北市西門町
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
台北市保安宮
台北市故宮博物館
台北市迪化街
台北市陽明山竹子湖
台北市圓山大飯店
台北市萬華區西昌街青草巷
台北市龍山寺
台北車站
新北市九份老街
新北市十分寮
新北市野柳
新北市瑞芳區南雅奇岩
新北市萬里區龜吼
基隆港
基隆廟口
基隆外木山
基隆市仙洞
基隆市和平島
基隆市調和街
基隆市中正公園
基隆市文化中心
基隆市正濱漁港
基隆市碧砂漁港
基隆市白米甕砲台
另針對預計明(8)日靠泊基隆港的寶瓶星號郵輪,疾管署將執行登船檢疫,除了請旅客確實填寫健康聲明卡外,並由檢疫人員進行發燒篩檢及健康評估,對於有症狀或有中國大陸旅遊史者,當場採檢送驗;同時全船人員暫留船上等待檢驗結果;若有陽性個案,則全船人員進行留船隔離。
【網路教學】
查詢 Google Map﹝我的時間軸﹞
https://reurl.cc/A1Q63d
https://www.google.com/maps/d/u/0/viewer?hl=zh-TW&mid=12zRRDtIanqPybqIadAv2TQ3cuOS7PJH3&ll=25.11989947500813%2C121.56366924999998&z=10
大陸 奇 仙洞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謝謝網友 Helen Chu 分享她的母親和她在臺東長濱八仙洞的今昔對照。
圖中地點為八仙洞的第一洞(這裡最大的海蝕洞)「靈巖洞」。左上圖是1969年她的父母於婚前約會時由父親拍攝,右上圖則是她在半世紀後的2019年4月17日帶媽媽重遊舊地時所攝。左下圖是1992年她在靈巖洞的「靈巖寺」石碑旁留影,右下圖則是她在2019年4月17日於同地拍照,昔日洞中寺廟與石碑皆已不復存在。
臺灣東海岸旅遊著名景點之臺東長濱「八仙洞」是舊石器時代「長濱文化」的發現地,位於樟原橋南方約500公尺,臺11公路西側水母丁山山壁上的海蝕洞穴,即八仙洞風景區所在。八仙洞遺址在1988年由內政部公告為國家一級古蹟,後於2006年5月1日經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部前身)重新指定為國定遺址。
八仙洞的整體結構高約380公尺,外觀呈巨大岩石之山巖,面海的峭壁上有數十個被海水沖蝕而成的洞穴,約分布在130公尺的高度範圍內;垂直於地面節理而形成的古海蝕洞是其特色,這些海蝕洞是東海岸地殼在陸升過程中,海浪侵蝕岩壁較鬆軟的部分所形成的,由於地質硬度不均,因此每一個海蝕洞的形狀皆異,其高度都大於10公尺,近看更顯壯觀。
八仙洞具有約30處海蝕洞奇景,包括靈巖洞、潮音洞、永安洞、海雷洞、乾元洞、潮辰洞、崑崙洞、菩提洞、水濂洞、土地洞、朝陽洞、龍舌洞、觀音洞、地藏洞、燕子洞……等。在海蝕洞旁的木棧步道拾級而上,沿途可見蓊鬱的林相與豐富的生態,攀登至永安洞以後,更能居高臨下,一探長濱地區鬼斧神工的海階地貌。
早年八仙洞裡有一些大型的海蝕洞被靈修人士用來闢建神壇或寺廟而形成「洞内寺」,因此洞穴名稱具有濃厚的宗教氣息,例如最大的海蝕洞穴被稱作「靈巖洞」,而離地面最高的洞穴則名叫「崑崙洞」,另外還有部分小洞穴成了納骨塔。
為了恢復八仙洞原始面貌,臺東縣政府文化處以民事訴訟、協商方式多管齊下,在歷經3年的追討後,終於在2017年底,將八仙洞的洞内寺全數拆遷完畢。目前,八仙洞遊客中心有一座解說展示館,館中有打製石器、文物與復原模型可參觀,是一個兼具地質美景與人文歷史的絕佳休憩景點。
長濱文化是迄今在臺灣所發現最古老的文化,那是一個以漁獵採集為生的隊群社會,居民人口不多,主要居住在海邊的洞穴及岩蔭,不知農耕、不識製陶,會以敲擊的方式製作石器。長濱文化的年代最早可以推算到距今約3萬年,其在臺灣東海岸一直持續到距今約5千年時便忽然消失,而且與之後普遍發現於臺灣全島的各史前文化層之間,完全找不到可連繫的關係,亦即臺灣島上的新石器時代,乃至金屬器時代的文化,並非從長濱文化演變發展出來的。
八仙洞遺址的遺物出自潮音、海雷、乾元及崑崙等海蝕洞穴底層,出土器物以石器為主,屬礫石工業砍伐器傳統,多為石英、石英岩、玉髓、燧石與鐵石英等製成的小型刮削器、刀形器,石器類型以石片器佔多數。此外,考古學家也在此地發現各類型的小型尖器和骨針、骨尖器、骨魚鉤等日常工具與漁獵工具,同時亦發現了火塘、魚骨等生活遺留物;從這些器物推斷,住在八仙洞遺址的人類,應是將天然的石頭敲碎,再利用碎掉石片的鋒利邊緣,來進行切肉、割魚、刮掉獸皮上的脂肪、砍樹及削木頭等動作,而且他們也會把動物的骨頭削尖磨利,作成魚叉與釣鉤來捕魚,或者用動物骨頭做的針來縫製衣服。
1968年,臺大地質學系教授林朝棨在這裡進行地質調查時,發現了史前文化堆積層。同年底,臺大考古人類學系教授宋文薰率領臺大考古隊至此進行發掘,發現了舊石器時代石器,並由考古學家李濟命名為「長濱文化」。
此後,歷經五次考古發掘,不但找到了屬於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層,而且在洞穴堆積的底層發現非常豐富的舊石器時代之先陶文化。宋文薰認為,八仙洞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族群來自中國大陸,應是在冰河期時由中國華南遷至臺灣。不過,瑞士籍傳教士艾格理則認為八仙洞遺址的族群,並非來自中國大陸,而是屬於南島語系。
臺灣水下考古學家臧振華自2009年起,主持為期3年的「臺東縣長濱鄉八仙洞遺址調查研究計畫」,由中研院史語所考古隊發現了10處新的洞穴,使八仙洞的洞穴數達到24處;另外,考古隊進行57處的岩心鑽探及7處的洞穴探掘,發現了大量舊石器與新石器時代的遺物。
臺東長濱的八仙洞結合了歷史、考古、地質及自然景觀,是臺東也是臺灣的重要資產,相信在經過政府整體規畫設計後,將會成為國際級的頂級遺址公園。
大陸 奇 仙洞 在 EXIT JAC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沖縄県から飛行機で30分ほどで行ける東洋一綺麗なビーチ「ハテノ浜」で有名な久米島にあるかなり興味深い洞窟「ヤジャーガマ」で面白い撮影をしてきたので楽しんでください。
<撮影協力してくれたヨースケ兄貴の店>
https://yunamifactory.org/
<マンペーLIFE>↓サブチャンネル登録お願いします!↓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tXb0UGa8COFD0IvFM1ww
【Follow】
マンペーのInstagramとTwitter
→https://www.instagram.com/mampei_exitjack/?hl=ja
→https://twitter.com/mampei
【イベント出演、番組出演、ご相談等の依頼はこちら】
→exitjack@gmail.com
【これまでの旅】
キャンピングカーで日本一周
キャンピングカーでアメリカ10,000km横断
無一文でユーラシア大陸横断
世界で一番富裕層が集まる香港で『わらしべ長者』
オーストラリア縦断
フィリピンカオス旅
タイバンコクはちゃめちゃ旅
カンボジアゴリゴリ旅
美人大国台湾旅
ベトナムパラダイス
セブ島丸分かり旅
#久米島
#奇界遺産
#風葬
<エンディング曲>
TheFatRat - Oblivion (feat. Lola Blanc)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c3tqnhmf5U
大陸 奇 仙洞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Nordvpn會有3折優惠再送一個月全免費service給你!!!
請使用以下連結: https://nordvpn.com/deepwebkid
優惠碼: deepwebkid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sub_confirmation=1
鬼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4rmkFI1ik0&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
我最高觀看次數的影片 (我為何不再拍暗網? 只說一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bihKaqEEQw&t=127s
曼德拉效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MutzRIE_uE&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index=17&t=5s
我的100K成長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htp6A6YJE
破解Kate yup事件是假的! 不是綁架! 不要被騙! (Facebook上的證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NJVt56ORWo&t=2s
日本最殘酷的直播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E81OKVX7wc
網上最可怕的一個字 (Ft. HenHen T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LedkSHc7Os&t=145s
全球10大Google Map被禁止的神秘地點
10個Google Map被模糊的神秘地點
世界10大Google Map禁止的神秘地點 [2020版本]
我駕駛這麼多年都會依賴 Google Maps, 會否像身上裝了一個追蹤器呢? 另一邊廂有些市民會為了私隱, 在Google maps 模糊自己住宅.
那南極又住了什麼古老文明需要模糊呢? 啊拉斯加被模糊的空地有一部天氣控制機?
KFC的商標又跟10個google map被模糊神秘地帶有什麼關連呢?
大家好又是我暗網仔.
2020年過了一半, 今時今日網絡私隠是重大問題的時候一定要用Nordvpn.
用了nordvpn這麼久發兩大好處.
能自由自在遛覧任何網站的權利
私人資料受到保護, 完全 “沒可能” 被黑客入侵
好像我, 完全不會怕開車到䢒區然後沒有信號, 因為Nordvpn全球58個國家有5600多個私人服務器.
我之後路上cut左人線不怕被人hack部手機然後知道我的地址尋仇, 因為Nordvpn的雙重加密, 即使説分別通過兩個server服務器才連接你的IP地址. 那我就放心了.
如果我現在開車到咖啡室然後到機場再搭飛機到中國大陸, 也不會怕用他們的WiFi不安全, 因為nordvpn的保護=任何wifi也行!
今天Nordvpn就送你3折優惠和到暑假的一個月免費服務. 只要下面優惠連結然後輸入我私人優惠碼‘deepwebkid’ 你就不怕被人尋仇之yu亦能保護自己網上.
那我怕好車先, 你也不要等到2021年才download.
否則可能你走到google map被模糊的地方, 走不出去.
nepal- 尼泊爾的秘密
位於尼泊爾, 喜馬拉雅山的Kangtega山峰, 高達22,251尺. 如果打開Google maps可以看到整個又名 “the snow saddle” 的山峰給黑影污點蓋過住. 目的為隠藏進入雪山內秘密基地的門口.
分開兩個派別的陰謀論家:
一. 是相信雪山?面有給世界上最有錢的人避難的地堡.
二. 雪山?面是秘密的外星人. 這理論出名到ufo專家指這裡是尼泊爾版的 ‘51區’ 或 ‘51區第二.’
Romania spaceship, 羅馬尼亞飛船
那明目張膽的外星人呢? 位於羅馬尼亞荒野䢒區google map曾有段時間能清楚看見這個形狀極似ufo的物體. 這事件特別之處, 是圖片被大si報導後, Google緊張馬上給牠打格.
之後出了這張則面圖片, 更明顯顯示這真是一架ufo. 有指Google map好多時候也會用幾年前的舊照片, 那這部ufo有沒有人嘗試過去尋找牠呢?
sandy island (消失的小島)
1774年英國探險家James cook在法國 ‘新喀?多尼亞’ 海域發現一個命名Sandy island的小島.之後的2百多年, 該島都在各大小地圖出現. 直至Google map出現了這張照片. 小島是消失嗎? 還是從來沒有存在過? 2012澳洲的科學家到了傳說中的sandy island發現該位置根本沒有土地, 只是世人誤傳了當年James cook的筆記. 12’ 年11月google map正式將sandy island刪除, 剩下一個黑影. 這算是地圖上最遲糾正的誤差.
Russia’s secret city 俄羅斯的秘密城市
位於俄羅斯算是Google map模糊最大面積的地方. 是一整個城市都被模糊. 這個 ‘秘密城市’ 位於西伯利亞一些寒冷的叢森區附近. 有指這是總統Vladimir Putin 真正家族成員的居住地. 其實自1986年俄羅斯已被爆有多個 ‘秘密城市.’ 總居住人數超過一百萬人. 最奇怪就是大部分這些城市都是沒有名字, 只用一些數目字去命名.列如: city 40.
那被模糊的秘密城市更深層的秘密又是什麼呢?
Haarp
如果打 ‘天氣修改’ weather modification這些字眼進Google, pokemon的網站會出現. 真實世界weather modification 天氣修改, 或weather control天氣控制是真的. 最普遍是 ‘cloud seeding’ 人工降雨, 即是影響雲層掉下來的雨量.
近啊拉斯加州的Haarp是google maps最早打格的地方. 但從圖片中去看只是一遍森林. 之後因為太多人去探險, 政府出來解釋該地方是用來研究如何修補臭氧層的破洞. 但有指Haarp真正身分是一部控制天氣的機器. 而最恐怖是Haarp被指是造成了近代多個災難. 真相又是什麼呢?
不知名的兩間屋
Google map有一些監獄或名人住宅會被模糊的原因是想防止人自由出入. 令我覺得最有趣個案是英國Stockton-on-tees小鎮Princeport road上被模糊的兩間小屋. 連屋主也不明白為什麼需要blur自己的屋. 有什麼的世紀大陰謀呢?
KFC
KFC logo上的colonel sanders頭像是世界上其中最出名的標誌. 但如果你看google maps每一個kfc都是被模糊的. 原因是google maps會幫每一個被拍到的人臉自動打上格仔. 但真的每一個都blur到嗎?
Canada’s Baker lake-water control. Did I get dumber?
這個google map個案跟我有關的. 我住的加拿大北部Nunavut努納武特
領域有這一張照片. 可以看到這個Baker lake湖泊有一大條黑間遮住. 被嚴守的Baker lake有陰謀論指是政府用來加化學藥物去控制加拿大人的設施. 這個‘水氟化’ 陰謀在北美已爭論很久. 就是政府會在公共水中加氟化物影響人民的智商. 所以我就讀不成書!
tantauco national park Chile -poachers
你關心大自然嗎? 位於智利的tantauco national park有很多愛護動物人士也會去潮聖. 也沒什麼問題. 但如果google map你想把牠放大看不到一些什麼. 因為該地位於智利荒郊很多人說這曾經是一架ufo的現場. 但我更相信是這個自然保護區想防止poachers偷獵者去殺害或偷走公園中的稀有動物. 所以沒有陰謀, 只是他們太愛護動物.
Antarctica
因為南極而誔生的陰謀論可以是無窮無盡. 如果大家想我講一集南極就請在下面留言. 今天講南極就從這張照片? 這像我們看到的南極嗎? 一點都不像. 但這就是之前google map給我們看南極的様子. 北極也是看不到的. 因為google map太大根本顯示不到. 這導致陰謀論家猜測這是跟Antartica其他不可思異畫面: 好像這些不明的神秘建築物或疑似ufo juey lok現場是有關.
這一句名言大家可以想想: strange that all countries want to take over land but no country claims Antarctica. I think there is something they know that we don’t.”
如果你不相信任何這些google map個案, 你自己可以去搜索, “看一看.”
大陸 奇 仙洞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水墨#梁震眀#水墨畫家
鄰近靳珩公園,位於立霧溪與魯丹溪交會處的印第安酋長石,是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相當著名的地質景觀,因視角的錯覺,組構出有如人臉造型的奇石群,矗立在溪畔上,讓人忍不住想多看一眼,好見識這巧奪天工般的自然奇觀。
如何將所畫題材營造出有如太魯閣峽谷那般的視覺強度?藉由台灣各地搜羅的奇石圖像,以小觀大,用貼近藝術的手法,假像虛構的方式,將其搬到近雲山巔處,當想像的連結空間變大,方寸之間的畫面也就有更為大器的可能。
【實景‧虛境‧真山水 梁震明的墨色台灣】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美術史教授 蕭瓊瑞
梁震明的細筆山水,是戰後台灣水墨現代化運動中,從材料學與物象學一路切入而獲得具體成果的代表性藝術家。
1971年次的梁震明,並未經歷台灣1960年代的抽象水墨風潮,也未能得見1970年代的鄉土運動,在他稍稍懂事的年代,台灣已經進入1980年代的美術館時代,而在裝置、數位,乃至行動多元蹦發的90年代,他卻獨獨選擇了以看似最為傳統的毛筆水墨,作為創作的工具和媒材;這似乎和他作為「外省第二代」、且出生成長於被視為具有濃厚「眷村」特質的高雄岡山,有著一定的關聯,而在學校擔任工友、獨身撫養三個小孩的父親,更是引導、支撐他孤獨奮鬥、精勵上進的重要支柱與力量。
國小畢業,在韓永、李春祈等老師的啟蒙下學習水墨畫,一路從國中美術班、高中美術班,在1991年考入校區仍在蘆州的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師事李義弘(1941-)與林章湖(1955-),也正式展開了他水墨繪畫的探研之旅。
1993年,他以碎筆萬點的手法,表現台北草山、九份地方的芒草,呈顯一種荒蕪與孤獨的美感,開始了他「水墨台灣」的系列創作,也引起了眾人的注目。1994年,他除了獲得該系系展水墨組第一名的成績,同時也獲得了馬壽華獎學金,及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隔年(1995),再獲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及劉延濤獎學金第一名,這些傳統水墨畫家的獎學金頒給,在在肯定了梁震明在傳統水墨方面的用心與成果。不過,如果更深入地考察梁震明在這段學習過程的面向,便可以發現他自我要求的廣度與深度,包括在中國美術史、佛教史、器物史,及日本膠彩畫的多方學習;1996年,更獲得慈濟藝術類美術理論組的獎學金。
這一切的努力與成績,反映了這位年輕的水墨研習者,顯然不願拘限於傳統水墨的窠臼,意圖尋找出另一條更為寬廣而深入的路徑。他曾說:「倘若我們將水墨視為單純的一種材質,那麼其屬性是否該被深入的探討。因為我們對這些材質的認知,經常來自傳統的規範,而較少本我的分析、推理與判斷。當我們對眼前的任何事都視為理所當然的時候,缺乏進一步的思辨,就會矇蔽自我的智慧,如果僅是相信前人的體略,卻沒有去思索其背後所隱藏的道理,蕭規曹隨般的跟隨其步伐,必然無法超越他們的成就,提出更有開創性的見解。」
在大學時期全方位的學習,以及短暫的中學教職後,1999年,梁震明重回母校,進入美術創作研究所進修,並在李義弘老師的指導下,展開「墨與黑」的材料研究,完成〈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碩士論文。
這個階段的研究,從材料學的角度出發,梁震明徹底地分析了中國水墨的墨色與西方繪畫顏料中的黑色,兩者間的不同。除了材料屬性上,墨所含的碳粒較細,色調固定,黑則較粗,亦會因成分不同而有不同的色調變化;更指出:在前人的使用觀念上,墨是重寫,黑則是畫,因此,在東方的藝術發展中,才發展出「書畫同源」的概念。(註1)
這種看似純粹材料學的研究角度,其實正是梁震明徹底掌握創作材料,同時也為自我畫類定位的一種深沈反省;因此,他說:「墨屬於廣義的黑色顏料,無論作品中是否用墨,現今的情況下依然會被視為水墨畫,如果創作者未曾提示的話,況且『近墨者黑』,所以也無所謂畫類定位的問題;而畫類的定位,只是方便溝通的一種狹隘界定,而這種界定不盡然等於創作者認知的界定,唯有模糊或是衝撞這種材料界定,才能獲得無限的可能。」(註2)
又說:「水墨的傳統是一種時空背景下逐漸發展而成的,但如何讓充滿西式視覺經驗的當下觀眾,重新認識水墨的當代價值,這樣的採用,正是覺醒下的選擇。」(註3)
2002年,他就以「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為題,推出研究所畢業展於台北羲之堂。那些綿密素樸的墨
點,烘染出層次豐富、形式多變的台灣山脈、岩石,擺脫中國古老的山水意象,直接從台灣的自然切入,那是親眼所見、心中有感,沈澱為生命情緒的一部份。而畫面豐富的層次,正是他研究所時期媒材研究的具體成果,為了對各種知名古墨的掌握,他曾走訪中國蘇州姜思序堂、周庄、上海、 _杭州、安徽歙縣胡開文墨廠及黃山等地,更自製各種不同材料的墨條,包括:石榴、檳榔心、杜仲皮、燈草、桐油……等,逐一試用,甚至製成色票,相互比對。
研究所的畢業展,也引發了藝評界的注目,以「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註4)來形容他。
梁震明,畫如其人,人如其畫,那種樸實、綿密的風格,也展現在他為學求藝的生活態度上。研究所畢業後,在原有論文的基礎上,全力深入、持續探研。2003年,他又完成並發表〈日製液態墨的材質特性及使用方法之研究〉一文(註5),這是將當時台灣市售的33種日製液態墨進行試用及比較,得出多點特性,並發現指出:日本廠商所製的液態墨,主要是適合日本書畫界的創作觀點而生產的;因此,使用者的認知與選擇,才是主導這些墨品材質特性的關鍵因素。
歷經五年的研究、整理與擴展,終於完成《墨色的真相》一書,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其中涵蓋的主題,包括: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及相關材料之種類說明、墨與黑之相關著作介紹、固態墨、液態墨及黑色顏料的製作工序及流程比較、中國歷代製作固態墨的流程分析與介紹、歷代文獻關於墨與黑之製作流程及概念的探討、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之方式及邏輯的比較、材質特性與使用方法及概念之關係研究等。《墨色的真相》可說是當代畫壇在材料研究上最具典範性的成果。
梁震明是以學術研究的態度面對創作,一如民初畫家黃賓虹的耗費巨大精力整理歷代畫論,彙編成《歷代畫論叢書》,也增美自我的創作。
梁震明的研究精神也展現在他獲得國藝會補助、與廣興紙寮合作撰成的〈中性紙材開發與成效研究〉(2005),及走訪全台三百多座廟宇,拍攝近萬張照片的「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2006-2010);後者於2010年,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
回到創作本身,2002年北藝研究所畢業後的這段時間,顯然是一個重整、深入整備的階段。2004年任教台中僑光技術學院,往返途中,經常前往苗栗後龍外埔拍攝海邊石滬;而在一個偶然機緣下,更接下了全台茶山之旅的拍攝工作,走遍了梅山龍眼林、鹿谷大崙山、大禹嶺、梨山,和嘉義石桌等地,對台灣的山林有了更深入的觀察、感受與瞭解。
事實上,2001年春天,梁震明就有機會首登大陸黃山,這是多少水墨畫家歌詠描繪的聖山,古松、奇峰、雲霧……,自然也給予梁震明極大的震撼,但他說:「雖有千景可選、奇石可畫,但無法長居,總有著霧裡看花難以動筆的感覺。」
2007年,梁震明轉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教職,也將生活重心轉回創作本身。2009年的「黑色的覺醒」個展,正是這個階段創作的一次總結。〈綠草黑世界〉(1995-2009)、〈黑葉下的台南孔廟〉(2008)、〈黃昏下的黑山〉(2009)、〈聳立在一片山巒的黑岩〉(2009),都是這次展出的幾件重要作品;在較為逼近的構圖取景中,呈顯樹葉、草叢、山岩、雲氣的豐美質感。這是梁震明在大量的照片分析下,捕捉現場的感受,以格物致情的方式所逼視出來的一種幽情,純粹畫景,空無一人,帶著一份深沈的孤寂與寧靜。
2010年,長期以來的精神支柱,父親病逝於高雄榮總,讓梁震明對生命有了新的體悟。經歷一段「無名虛相」的抽象水墨山水創作,撫平了失怙的心靈創傷;2012年的「海景」系列,重新回到細筆寫實水墨的路向,但畫面大為開朗,甚至加入了較多的色彩運用。
原來自2008年以來,梁震明便被澎湖特殊的自然景緻所吸引,節理分明的玄武岩,加上海天一色的開闊氣象、孤立海隅的小島、白色的沙灘…….;此後,他多次前往澎湖探訪,走遍七美、望安、桶盤,及目斗嶼、姑婆嶼……這些南北列島,也重訪宜蘭頭城、龜山島、屏東墾丁、旭海,及貢寮龍洞、南澳粉鳥林,和台中梧棲高美溼地,更不必提及自學生時代就經常和師長前往的北海岸淡水、石門麟山鼻、老梅等地。此外,也前往日本沖繩座間味島、古宇利島、瀨底島及石垣等地,比較不同文化下的自然景觀。
梁震明的創作取景,完全是以一種幾近物象學研究的科學手法,現場寫生不是他的創作形態,部份的速寫只在記錄某些必要的重點。遍遊這些景點,甚至重複多次的前往,主要是在收集相關的圖像和豐富自我的體驗,景色的記錄則以攝影取代,每次的前往,都經事先周詳的規劃,即使是相同的地點,也會有不同的路線和時段,因此景緻總是不同,或是晴、陰、冬、夏,或是晨起、夕歸,或是徒步、搭船,甚至動用空拍機等。梁震明的創作,帶著高度學術研究的心情,雖寫實景,但回到畫室,則是進行周密的草稿模擬及意象推演,反覆推敲,不斷思辨,務求達於虛凌、超越的意境。
2011年及12年的「海景意象」展,梁震明在以往以墨色為主體的畫面中,加入大片的色彩,這些色彩帶著稍顯誇張、鮮艷的高彩度,反而呈現了某種夢幻的意境;某些作品甚至直接以金色表出,或是紙張的金,或是顏料的金,但當轉化成物象的金,反而虛幻成視覺情感的金,那是一種純粹心象的金,實景、虛境,才是梁震明心中追求的真山水。
2014年展開的「千岩萬語」系列,回到山岩海石的細部描繪,積細成多,氣象浩瀚,以千岩寄寓萬語,是藝術家應物抒懷的本心,部份畫面加入細線的方格分割,益增非實境的畫面效果。
2015、16年的近作,在尺幅上更為開闊,他辭 _教職,專職創作,畫面的細筆寫石(寫實),幾如僧人的抄經,一筆一念、一劃一覺,梁震明的作品,也因此呈顯接近宗教般的凝定與寧靜。
中國近千年的水墨繪事,在近代而有「學」「藝」分途的隱憂,但在梁震明的身上,我們喜見高度學術研究的精神,如何貫穿、滲透在他的創作之中。戰後1960年代啟動「現代水墨」運動,曾以「革中鋒的命」的自動性技法,翻轉民初或日治以來,以寫實「改革」寫意的路徑,開展出一片暢意淋漓的抽象風潮,中經幾近照相寫實的鄉土水墨,落入寫景不寫情的機械操作。1970年代出生的梁震明,從台灣制式的學院體制中,一路走來,在深沈、穩健的學術操作中,重建了古典水墨的結構與質地,卻同時展現了現代宏觀與微觀兼具、客觀寫實與主觀虛境並呈的絕妙視野,堅實、蒼茫中,透露著一股孤獨、傲然的真氣。那是梁震明特有的墨色台灣、現代山水,隱隱承續著自余承堯(1898-1993 )、夏一夫(1925-2016)一路以降的密實水墨傳統,也是李義弘開創的材料學與物象學研究最耀眼的傳人。
註釋:
1 梁震明〈黑色的覺醒――梁震明創作自述〉,《藝術收藏+設計》25期,頁132,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9。10。
2 同上註,頁133。
3 同上註。
4 參見黃寶萍〈梁震明: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藝術家》326期,頁236-239,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7。
5 收入《中國水墨藝術之回顧與前瞻:2003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2-183。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