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大家晚安啊~大前天我去了一個活動,是「聯經出版x台大創創」的說明會,大致上他們是想找「內容創業」方面的提案者。
我這是想創業嗎?是想重回內容業嗎?--NONO完全不是,我就是想知道台灣都在做什麼啊。想聽聽機構是什麼?業者說什麼?來聽的人是怎樣的面貌?
於是,我就在周二的下午來到了台大附近的上海書店,在地下一樓聽了整場。
一、場地
二、整場說明會:聯經出版社、台大創創、Q&A、自由時間
三、我對內容的想法
四、其他
-----
一、場地
台大呢,很奇妙的我對它居然不算陌生--從大學就在台大體育館參加CWT、從看客到業者;我有一位學長在裡面工作,拜訪他的時候看過幾次,稍微對裡面的生活有點概念。
台大與他的周邊的人們,總給我一種「智慧、單純、一點點驕矜」的感覺;總覺得不忍他們被塵世紛擾呢,希望上帝保佑他們。
-----
二、整場說明會:聯經出版社、台大創創、Q&A、自由時間
.聯經出版社
滿身文氣的總經理上來說了一段,大意是說他們這幾年不只做出版,也做電子書,還跟知名作家做了文創產品,並且在貝殼放大做眾籌。
現在他們歡迎團隊合作,一起「以新科技將內容或知識更有效、精準傳遞給需要的人。」
聯經對 #數位內容 與 #社群平台 有興趣,如果有合適資源、提案、技術的團隊來合作,他們可以提供品牌、社群媒體、資源媒合等資源。
其實我在聽的時候就覺得,那不就是「我以前做過的事」+「前公司幹的活嗎」嗎?
1.個人:眾籌出了一本書,印刷品+電子書都有,有能力做多媒體
2.工作:磨鐵文學產品經理三年,數位內容x社群平台佔全了還多很多
嗯~地球是圓的啊!
---
.台大創創
這是一個創業孵化器...聽起來好像是大學生想創業,集齊概念、資源可以向台大申請,台大會提供老師與業界人士的媒合的樣子。
不知道為什麼我get不到整場演講的點,就記得有一位孵化器的使用者上來說,他們在做一個熟女社交的項目,得到很多老師與前輩的指點,不斷修正方向等等。
回想這一段,我腦子裡其實有點空白,原諒我吧>___<
---
.Q&A
到這邊的時候,有一個問題是「大陸內容」相關的問題,讓我很有印象。
那位解答者是這樣說的:
「大陸的確有些內容的型態發展得很蓬勃,例如知識付費的得到,那這些東西為什麼沒有在台灣出現呢?是因為公司型態還是因為別的環境限制,這個是我們要去探索的問題。」
唉唷我的老天鵝,我也好想知道啊!
知識付費的百團大戰、podcast早早燒過的喜馬拉雅、影視版權二次元彈幕UGC戰到天邊的愛騰優、網文往下發展的IP市場、短視頻的產業鏈,我們一路走過來的坑,都以什麼型態存在呢?
我好想問問他啊...後悔沒記住那個解答者的臉,去跟他交流一下啊!
除此之外還有一位「愛長照」的先生舉手自我介紹了,看來這家公司靠譜啊!
積極尋找合作機會的創業公司,必定有前途~
---
.自由時間
自由時間呢~就是大家在現場交朋友,給老闆遞名片的時候了。
這場景讓我想起在北京參加內容探索者大會,投資人演講環節結束後,大家紛紛搶上前遞名片+自我介紹的時刻,這種熱血沸騰的場面挺好的~
我呢~本著既然到場,名片先拿了再說的精神,去排隊拿了一張名片。
但要做什麼真是沒想到,畢竟人家想要的是產品提案啊,我沒這東西拿什麼往前湊呢?
-----
三、我對內容的想法
這時候可能有人要問我了,為什麼不弄點東西出來往前湊呢?
嗯...我要弄的確是能弄出東西來
1.把過去的工作經理整一整,畫個原型寫個計劃
2.把過去眾籌過的小書理一理,寫個結案報告+未來提案
這兩點給我一個下午,我都能做到,也許投了能有點機會。
但問題是,我現在追求的東西不是這個--這也是我一直不好的地方,只專注在自己現在想要的,不看未來的長遠,容易捨棄過去的累積。
大白話:不瞻前顧後,任性還有點懶惰
咩...可能更深層次一些,是因為我對內容累積出來的一點疑惑。
我覺得我心目中的內容產品,不是純輸出性的,它應該要能靠自己去找到人,然後把這些人聚在一起,產生能往前進的新的東西。
它是更接地氣的,不是為了彰顯個人的,是要去往某處、能夠帶來某些事的發生的。
它是有生命的,不挑人的;不被流量與價值觀挾持,自己會去向何方的。
我也不知道我在說什麼...嗯,就是這樣啦。
雖然我能寫也能說,但我更喜歡聽別人的故事,貼近世間的人地事;這樣的話,我要跟功能在一起,而且我要養活自己啊!
-----
四、其他
嗯~我看了現場的人們,似乎是以長輩、中年人居多,大學生多半都是台大的學生。
腦海中冒出了這兩個感想:
1.年齡與產業
人都有年輕的時候,也都會慢慢成熟;鐵打的產業、流水的人。
有些產業就是需要一直用年輕人,例如網路;而有些就是經驗有用、前輩吃香,例如醫療。
選擇產業的時候,要是能知道類型就好了呢。
要是知道自己是花期短的花,一定拼命盛放吧?
2.好東西不說話
好的東西,總是不需要人去喊,很快會有人去做,迅速填滿那個市場,這叫自然創業。
一般人呢,你知道的時候就是被收割的時候,接著迎來政府的防堵--例如北京的群租房、台北的隔間套房。
反過來說,結構很穩定的地方,真的走不出路來了,自然創業的人都跑了,才會鼓勵著大家創業吧?
我不太了解台灣的創業圈,但我碰上了好些那個圈子的人,所以這個地方是存在的--那究竟是怎樣的地方呢?
-----
以上,一點聽講座的感想~
有興趣的大家可以這個:https://reurl.cc/exqgqj
#台大創創中心 #企業垂直加速器 #聯經出版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做生意的三種力《勞力、智力、財力》 我爸爸教我:「做生意,先發「勞力」,再動用「智力」,最後用必須使用「財力」才是長久!」點解? 今日睇報紙,就話家農老闆娘簡利珍最近用5000萬買起新界仔天水圍用緊嘅兩間相連舖。 新界仔前排又用咗4800萬買入旁邊相連的兩間舖自用。 前前後後嗰條街,四間合共實...
大陸 加速器 是什麼 在 地瓜校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聽說你在做教育?」
記得約莫兩年前受邀到台灣師範大學分享雜學校的理念,很興奮地準備很多資料,想說要到台灣培訓教育人才的最高學府去好好的交流一番。印象中當時那個階梯式的大會議廳都坐滿,後面還有很多同學都席地而坐,當時我興奮的問在場的青年學生們以後會走教育相關領域的請舉手,結果令人吃驚的竟然不到四分之一的人舉手,不死心的我追問沒舉手的同學原因為何?
其中一個同學說:「走這行要嘛不是流浪教師,要嘛就像你一樣滿懷理想但苦哈哈的不賺錢......」
這句話,至今都還一直在我心裡面難以忘懷。
雜學校今年第五年了,回顧這五年來超過1300個台灣不同的教育創新單位,這裡面包括:各種教育的新創品牌,體制內的各式教育創新專案,體制外的實驗學校與非學校型態的團體,不同領域的NPO與NGO以及各個推動教育改革的個人與團體, 老實說滿懷理想真的是最基本的,而苦哈哈也好像是不爭的事實。
然而弔詭的是,根據全球智庫的報告,全球教育支出預計以每年8%的速度增長(高於全球GDP年增長的4%),到2020年會達到8兆美金!這個天文數字是全球軟體產業的8倍,媒體娛樂產業的3倍。既然是這麼大的產業規模為什麼會讓這麽多未來重要的教育人才新血覺得這條路是沒希望沒前景的?或許很多人可能會說台灣少子化市場小家長觀念等很多原因,但真的是這樣嗎?
我不是學者,不會分析具體的原因,我只知道這一路以來看著這麼多不同的教育新創單位,為著一份對教育的初心持續堅持,期間也看到了不少單位堅持不下去離開了這條路,對一路上的用心很受傷甚至感到絕望。就拿我當例子,當初一開始都是跟大家一樣充滿高度的理想性,還在創業初期就一股腦沒想太多就跳下了教育這個坑,一路上跌跌撞撞用意志力在撐著,還好在快撐不住時都會有許多的貴人前輩相伴,教導商業營運與管理的思維(這個通常在這領域是非常缺乏的),才慢慢知道原來這樣的能力有多重要,再多的熱情再多的毅力也敵不過現金流斷掉的那最後一根稻草,更不用想怎麼繼續發揮影響力改變教育了。就因為得到了這樣的幫助與啟發,在2017年底就萌生了如何協助更多的教育新創單位好好活下去已達成他們改變教育的目標,因為我知道,如果沒有出現一些典範提供更多的有意往這條路的青年們想像與希望,就不會有未來。
--------------------------
「那為何是教育科技呢?」
有聽過Tim Berners-Lee這個人嗎?
他的知名度或許沒有Bill Gates或Steve Jobs 有名,但他在1991年提出一個當時很新的辭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傳輸協定,簡稱HTTP),我想當時的人們聽到這奇怪的東西一定無法想像這技術徹底改變這二十幾年來人類社會運作與生活型態。
科技, 讓人類的世界開始指數型的快速變化,也真的能帶來前所未有的想像。比方說:以前無法解決的因階級和城鄉差距的學習落差,現在有機會可以透過Tim Berners-Lee的技術開創後來無數的創新的數位學習方式得以彌補(當然目前數位落差的彌平還需要更多的努力)。試想,當下正在發展的XR/AI/IOT/Robotics/Blockchain/Quantum/5G/Digital Device/Biocode等等新興科技,不就跟當時HTTP出來時人們一頭霧水,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一個技術必定開啟一個新的想像宇宙,一個個可實現教育變革的未來。
另外,就產業面來說,這幾年教育科技已經是全球資金與風投的熱點,預估全球教育科技的支出將以每年17%的速度增長,至2020年將超過到2千5百億美金。而按照地域來分,亞太地區增速最快,年增長率達到20%,2020年將占據全球教育科技市場的54%。更驚人的是,到2025年全球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教育產業獨角獸也會從現在的30家成長到100家。
可惜的是,台灣作為全球知名的科技之島,擁有著在世界上很強的教育創新能量與長期深度累積的教育素養。而要發展教育科技,必須有民主的社會與開放多元的教育思維,這些重要元素其實我們都具備,但在國內教育科技的發展還是很碎片化,還未成為一個完整的產業生態。在國際上我們可以說幾乎沒有聲量,在世界各國以國家政策積極佈局的現況我們實屬落後,尤其在亞洲更為積極競爭更為激烈(韓國、香港、中國、新加坡、日本、以色列等)。 而且台灣的教育服務與產品都擅長由下而上,從使用者的細緻需求出發;比起鄰近的大陸市場與亞洲市場,台灣真的有機會在教育創新上拿下更多的話語權與更大的市場。我們到底缺的是什麼?在這先賣個關子,記者會上我會試圖提出。
------------------------------------
「國家的競爭力不在工廠,而在學校」
我們知道,當前的教育系統無法趕上世界快速變化,未來的人才培育方式與思維急需改變,在知識經濟的時代,大量的勞動人力已不能驅動經濟,而是需要更多能掌握趨勢、與時俱進的創新、持續雜學的多元能力人才。也因此教育一直都是國際各國政府培育國力的基礎手段,也是未來國家/城市競爭力一較高下的重點指標。
再者科技的興起對社會各層面產生巨大影響,如何建立一股社會影響力以加速推動教育改革,並銜接整合產官學的力量創造教育產業價值鏈,才能進一步協助更多創新的產業動能。而加速台灣學習和教育領域的創新,是為了讓每一個人都能享有更好的教育資源,讓我們成為全球化下高素養的世界公民。為了推動社會整體教育學習的變革,必須協助更多的教育創新單位達成目標,如何整合產官學之資源共同邁進成為最大的課題。
「亞洲教育創新的核心基地」
教育不只是教育的問題,是必須透過社會創新與市場驅動進行變革,雜學校接下來的重點將會放在如何協助台灣在地教育科技新創品牌加速,達到規模化並打入國際市場,一起打造「台灣教育創新領域的獨角獸!」
真切的希望從台灣這個亞洲最民主多元的地方,基礎於現有的優勢,開創具全球影響力與市場潛力的教育科技新創,將台灣定位成「亞洲教育創新的核心基地」,針對這個全球上億人的需求,經營出一個教育的兆元新市場, 進一步去實現多元多樣與時俱進的教育變革。
-----------------------------------
「台灣第一個教育科技垂直加速器」
這次 #雜學校 與台大創創成立全台第一個教育科技垂直加速器,預計3年內扶植超過30個教育科技新創品牌,提供最強業師輔導,最有效率的跨領域、產官學資源媒合,以及實際的市場驗證與價值鏈串接,通過數據、技術和資金連接世界
這期招募的主題(每半年一期):“用科技實現全人教育的想像”
(包含但不限於以下子題目):
1. 運用科技解決各種教育現場問題
2. 運用科技協助終身學習之效率提升與普及
3. 各式科技學習工具與產品
4. 優化使用者體驗與協助親師生的創新服務
5. 各式智慧平台與管理系統
6. 各式藝術與文化產業的創新教育面向
7. 新式教育生態體系與學校
詳細請關注台大創創網站 https://tec.ntu.edu.tw
#歡迎分享
#大夥們今年一定要生出白皮書啊
大陸 加速器 是什麼 在 地瓜校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聽說你在做教育?」
記得約莫兩年前受邀到台灣師範大學分享雜學校的理念,很興奮地準備很多資料,想說要到台灣培訓教育人才的最高學府去好好的交流一番。印象中當時那個階梯式的大會議廳都坐滿,後面還有很多同學都席地而坐,當時我興奮的問在場的青年學生們以後會走教育相關領域的請舉手,結果令人吃驚的竟然不到四分之一的人舉手,不死心的我追問沒舉手的同學原因為何?
其中一個同學說:「走這行要嘛不是流浪教師,要嘛就像你一樣滿懷理想但苦哈哈的不賺錢......」
這句話,至今都還一直在我心裡面難以忘懷。
雜學校今年第五年了,回顧這五年來超過1300個台灣不同的教育創新單位,這裡面包括:各種教育的新創品牌,體制內的各式教育創新專案,體制外的實驗學校與非學校型態的團體,不同領域的NPO與NGO以及各個推動教育改革的個人與團體, 老實說滿懷理想真的是最基本的,而苦哈哈也好像是不爭的事實。
然而弔詭的是,根據全球智庫的報告,全球教育支出預計以每年8%的速度增長(高於全球GDP年增長的4%),到2020年會達到8兆美金!這個天文數字是全球軟體產業的8倍,媒體娛樂產業的3倍。既然是這麼大的產業規模為什麼會讓這麽多未來重要的教育人才新血覺得這條路是沒希望沒前景的?或許很多人可能會說台灣少子化市場小家長觀念等很多原因,但真的是這樣嗎?
我不是學者,不會分析具體的原因,我只知道這一路以來看著這麼多不同的教育新創單位,為著一份對教育的初心持續堅持,期間也看到了不少單位堅持不下去離開了這條路,對一路上的用心很受傷甚至感到絕望。就拿我當例子,當初一開始都是跟大家一樣充滿高度的理想性,還在創業初期就一股腦沒想太多就跳下了教育這個坑,一路上跌跌撞撞用意志力在撐著,還好在快撐不住時都會有許多的貴人前輩相伴,教導商業營運與管理的思維(這個通常在這領域是非常缺乏的),才慢慢知道原來這樣的能力有多重要,再多的熱情再多的毅力也敵不過現金流斷掉的那最後一根稻草,更不用想怎麼繼續發揮影響力改變教育了。就因為得到了這樣的幫助與啟發,在2017年底就萌生了如何協助更多的教育新創單位好好活下去已達成他們改變教育的目標,因為我知道,如果沒有出現一些典範提供更多的有意往這條路的青年們想像與希望,就不會有未來。
-\-\-\-\-\-\-\-\-\-\-\-\-\-\-\-\-\-\-\-\-\-\-\-\-\-\
「那為何是教育科技呢?」
有聽過Tim Berners-Lee這個人嗎?
他的知名度或許沒有Bill Gates或Steve Jobs 有名,但他在1991年提出一個當時很新的辭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傳輸協定,簡稱HTTP),我想當時的人們聽到這奇怪的東西一定無法想像這技術徹底改變這二十幾年來人類社會運作與生活型態。
科技, 讓人類的世界開始指數型的快速變化,也真的能帶來前所未有的想像。比方說:以前無法解決的因階級和城鄉差距的學習落差,現在有機會可以透過Tim Berners-Lee的技術開創後來無數的創新的數位學習方式得以彌補(當然目前數位落差的彌平還需要更多的努力)。試想,當下正在發展的XR/AI/IOT/Robotics/Blockchain/Quantum/5G/Digital Device/Biocode等等新興科技,不就跟當時HTTP出來時人們一頭霧水,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一個技術必定開啟一個新的想像宇宙,一個個可實現教育變革的未來。
另外,就產業面來說,這幾年教育科技已經是全球資金與風投的熱點,預估全球教育科技的支出將以每年17%的速度增長,至2020年將超過到2千5百億美金。而按照地域來分,亞太地區增速最快,年增長率達到20%,2020年將占據全球教育科技市場的54%。更驚人的是,到2025年全球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教育產業獨角獸也會從現在的30家成長到100家。
可惜的是,台灣作為全球知名的科技之島,擁有著在世界上很強的教育創新能量與長期深度累積的教育素養。而要發展教育科技,必須有民主的社會與開放多元的教育思維,這些重要元素其實我們都具備,但在國內教育科技的發展還是很碎片化,還未成為一個完整的產業生態。在國際上我們可以說幾乎沒有聲量,在世界各國以國家政策積極佈局的現況我們實屬落後,尤其在亞洲更為積極競爭更為激烈(韓國、香港、中國、新加坡、日本、以色列等)。 而且台灣的教育服務與產品都擅長由下而上,從使用者的細緻需求出發;比起鄰近的大陸市場與亞洲市場,台灣真的有機會在教育創新上拿下更多的話語權與更大的市場。我們到底缺的是什麼?在這先賣個關子,記者會上我會試圖提出。
-\-\-\-\-\-\-\-\-\-\-\-\-\-\-\-\-\-\-\-\-\-\-\-\-\-\-\-\-\-\-\-\-\-\-\-\
「國家的競爭力不在工廠,而在學校」
我們知道,當前的教育系統無法趕上世界快速變化,未來的人才培育方式與思維急需改變,在知識經濟的時代,大量的勞動人力已不能驅動經濟,而是需要更多能掌握趨勢、與時俱進的創新、持續雜學的多元能力人才。也因此教育一直都是國際各國政府培育國力的基礎手段,也是未來國家/城市競爭力一較高下的重點指標。
再者科技的興起對社會各層面產生巨大影響,如何建立一股社會影響力以加速推動教育改革,並銜接整合產官學的力量創造教育產業價值鏈,才能進一步協助更多創新的產業動能。而加速台灣學習和教育領域的創新,是為了讓每一個人都能享有更好的教育資源,讓我們成為全球化下高素養的世界公民。為了推動社會整體教育學習的變革,必須協助更多的教育創新單位達成目標,如何整合產官學之資源共同邁進成為最大的課題。
「亞洲教育創新的核心基地」
教育不只是教育的問題,是必須透過社會創新與市場驅動進行變革,雜學校接下來的重點將會放在如何協助台灣在地教育科技新創品牌加速,達到規模化並打入國際市場,一起打造「台灣教育創新領域的獨角獸!」
真切的希望從台灣這個亞洲最民主多元的地方,基礎於現有的優勢,開創具全球影響力與市場潛力的教育科技新創,將台灣定位成「亞洲教育創新的核心基地」,針對這個全球上億人的需求,經營出一個教育的兆元新市場, 進一步去實現多元多樣與時俱進的教育變革。
-\-\-\-\-\-\-\-\-\-\-\-\-\-\-\-\-\-\-\-\-\-\-\-\-\-\-\-\-\-\-\-\-\-\-
「台灣第一個教育科技垂直加速器」
這次 #雜學校 與台大創創成立全台第一個教育科技垂直加速器,預計3年內扶植超過30個教育科技新創品牌,提供最強業師輔導,最有效率的跨領域、產官學資源媒合,以及實際的市場驗證與價值鏈串接,通過數據、技術和資金連接世界
這期招募的主題(每半年一期):“用科技實現全人教育的想像”
(包含但不限於以下子題目):
1. 運用科技解決各種教育現場問題
2. 運用科技協助終身學習之效率提升與普及
3. 各式科技學習工具與產品
4. 優化使用者體驗與協助親師生的創新服務
5. 各式智慧平台與管理系統
6. 各式藝術與文化產業的創新教育面向
7. 新式教育生態體系與學校
詳細請關注台大創創網站 https://tec.ntu.edu.tw
#歡迎分享
#大夥們今年一定要生出白皮書啊
大陸 加速器 是什麼 在 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做生意的三種力《勞力、智力、財力》
我爸爸教我:「做生意,先發「勞力」,再動用「智力」,最後用必須使用「財力」才是長久!」點解?
今日睇報紙,就話家農老闆娘簡利珍最近用5000萬買起新界仔天水圍用緊嘅兩間相連舖。 新界仔前排又用咗4800萬買入旁邊相連的兩間舖自用。 前前後後嗰條街,四間合共實用只得千四呎的舖,連手續費,就洗咗過億,兩大菜檔龍頭買入自用霸地盤。 你話呢啲係咪「財力」?
如果你有睇報紙,佢哋最近兩伙人都頻頻掃舖咗億億聲的舖, 霸市佔率,霸地盤。下下每間舖幾千萬起, 要賣幾多菜先夠數?
令我諗起我係一個好幸運嘅小孩子。 最近我賣咗間舖,收到爸爸呢個message。
佢話:「賣一間舖賺幾百萬,如果賣豆腐花要賣一百萬碗,十年八年才賺到。所以爸媽引領大家走財務、地產、鑽石的路,又賺大錢又輕鬆,對啦! 」
我目的唔係想 show off,話炒炒賣賣好。我目的是說,我自問冇我爸爸的引領,我無今日。 我目的係想同你分享佢由細到大教我嘅智慧,我覺得對做生意長遠的「三步曲」好大啟發,但先行好第一步, 一步步向前發展。 亦都解釋咗點解近年家農同新界仔,開始行到第三步,依家要瘋狂買舖。
我爸爸話:
做生意,第一步是「勞力」,第二步是「智力」,第三步是「財力」! 只有行到第三步才會容易長久。
第一步是起步 - 「勞力」。我爸爸由大陸文革時期兩手空空來港, 第一份工是1973年在觀塘電子工廠做檢測QE,返夜班晚上11點至早上7點,工資每月290元。
家農同新界仔都有佢起步嘅時候,相信主要都係靠「勞力」, 勤力啲, 薄利多銷,貨如輪轉,時間做長啲。
第二步是「智力」 - 加速器。我爸爸打了兩年工廠工,就開始在觀塘雲漢街家樓下租舖開了間「利川士多」,專賣華僑食品。 他入貨椰子一粒買入9角,搾第一遍濃椰漿可賣4.8元,第二第三遍椰汁水可賣三杯,每杯一元。共計4.8+3=7.8元。偷雞加些雲呢拿香精, 特別香,街坊個個飲到上晒癮?! 後來椰子漲價每粒1.1元,椰漿就漲價6.8元+3=9.8元。賺8倍!
後來他再入貨椰子,上面寫個「囍」字, 就每個賣13-14元俾街坊嫁娶用, 寓意「椰子、椰子、有爺有子」! .... 真有諗頭?? (All figures are exact. 我爸爸和我確認了以上數字) 。我聽爸爸講當時都幾好搵,再買樓買車搬屋都是靠佢!
由500呎士多變成5000呎超市(太平超市),後來在觀塘瑞和街再借用200呎巷仔開始做地產代理。 乜都唔識,周圍問管理處看更攞盤,介紹客之餘,再左手交右手,再交返右手,又賺幾萬至幾十萬。
家農同新界仔都有佢嘅「智力」,先至能夠打低同行做大。
爸爸教我,做生意,必須行第三步「財力」- 才是長久。 他地產代理做到1997年,他決定再憑著他多年地產的經驗再轉型做財務至今日,專攻物業按揭,多謝我哥哥 Steven加入帶領,「康業」成為全香港 No.1 的物業按揭信貸公司 (Money Lender - 2019年市佔率 17.4%,排第二的只有10.4%)。 做銀行做財務,老實說,翹埋隻手都有利息收。做商舖業主做地主,翹埋隻手亦都有租金收。
我自己今時今日做商舖基金也是跟隨我爸爸的步伐。 沒有我爸爸的指導,我沒有今日的本事。
家農同新界仔, 依家就係行緊第三步,用緊佢哋嘅財力去霸地盤。始終可以供買賣的街市街舖數量有限, 霸到地盤就能夠更壟斷街市生意, 新競爭者更加難入嚟競爭。 自用舖,進可攻退可守, 即使30年後攰啦唔做,相信磚頭舖頭都分分鐘值幾十幾百億。 如果佢哋能夠運用財力,控制埋背後嘅蔬菜豬牛羊肉供應鏈的話, 甚至乎透過自己對市場供求的熟悉, 再係金融市場玩埋什麼糧食/牲畜/油籽期貨等買賣,我相信長遠做菜檔每年大賺幾億幾十億唔難。
做生意,「以財力 - 錢搵錢」,遠遠容易過、長久過「以勞力搵錢」。 我爸爸教我:「人始終會老,會慢。但財富就可以一步步累積。」
我唔係叫你依家去炒炒賣賣, 我係叫你依家先打好基礎,用「勞力」先去賺錢,再運用「智力」,再發揮「財力」,長遠時間才是你朋友。 我自己都係2001年由買賣小生意仔,做中介,收幾千蚊顧問費開始。 嗰時都係辛苦錢! 一步一步,廿年後才發展到今日全香港買賣最多街舖及最願意揼錢出嚟幫租客做生意嘅商舖基金公司。
希望我爸爸的創業故事和對我的創業指導,對你長遠做生意亦有所啟發。真心的❤️!
老土都要講句: 「爸爸 I Love You! 」You have to meet him one day, you will love him too ??
李根興
#如何不愛這爸爸? #做生意的三種力
。。。。。。。。。。
購買李根興的四本書:
(1) 【李根興的生意哲學】(最新2020年6月出版 - 定價$198)
(2) 【買舖 要買得 PRO】(定價$198)
(3) 【買起金磚頭 - 商舖投資煉金術】(定價$128)
(4) 【買起金蛋鵝 - 生意營商之道】(定價$128)
每本+$30 本地順豐快遞。
想有李根興親筆簽名及 personal message,可跟以下指示付款,whatsapp 付款紀錄給Suki (+852) 5566 1335。.
(1) PayMe:(付款鏈結) https://qr.payme.hsbc.com.hk/2/XnedEJjfaG6ipAmbSoYWP
(2) FPS轉數快 or Alipay:97453555
(3) Citibank花旗銀行戶口:
250-390 10935983 (Lee Edwin Kan Hing)
(4) Bank of China 中國銀行戶口:
012-878-2-0106664 (Lee Edwin Kan Hing)
(5) HSBC 滙豐銀行戶口:
828-594853-833 (Lee Edwin Kan Hing)
(6) Wing Lung永隆銀行戶口:
020-644-0000-3123 (Bridgeway Development Company Limited)
(7) Paypal to edwinlee@bwfund.com
?付款後,請將以下資料whatsapp至+852 5566 1335 (Suki):
(1) 入數紀錄
(2) 你希望Edwin在新書上寫什麼名字 或是 “BLANK”?
(3) 取書方法(書本寄出的順序會以收到入數資料的先後次序發出):
- 盛滙辦公室領取:中環皇后大道中16-18號新世界大廈一期1502至3室,辦工時間: 逢星期一至五, 早上9:00至下午6:00 (午飯時間: 中午1:00-2:00),電話 2830 1111。
- 順豐快遞:請提供收件人名稱及地址 (香港及澳門,每本需額外加HK$30運費)
- 海外郵件:郵局平郵寄出(每本需額外加HK$70運費),由於疫情關係郵遞需時1個月至3個月不等
大陸 加速器 是什麼 在 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做生意的三種力《勞力、智力、財力》
我爸爸教我:「做生意,先發「勞力」,再動用「智力」,最後用必須使用「財力」才是長久!」點解?
今日睇報紙,就話家農老闆娘簡利珍最近用5000萬買起新界仔天水圍用緊嘅兩間相連舖。 新界仔前排又用咗4800萬買入旁邊相連的兩間舖自用。 前前後後嗰條街,四間合共實用只得千四呎的舖,連手續費,就洗咗過億,兩大菜檔龍頭買入自用霸地盤。 你話呢啲係咪「財力」?
如果你有睇報紙,佢哋最近兩伙人都頻頻掃舖咗億億聲的舖, 霸市佔率,霸地盤。下下每間舖幾千萬起, 要賣幾多菜先夠數?
令我諗起我係一個好幸運嘅小孩子。 最近我賣咗間舖,收到爸爸呢個message。
佢話:「賣一間舖賺幾百萬,如果賣豆腐花要賣一百萬碗,十年八年才賺到。所以爸媽引領大家走財務、地產、鑽石的路,又賺大錢又輕鬆,對啦! 」
我目的唔係想 show off,話炒炒賣賣好。我目的是說,我自問冇我爸爸的引領,我無今日。 我目的係想同你分享佢由細到大教我嘅智慧,我覺得對做生意長遠的「三步曲」好大啟發,但先行好第一步, 一步步向前發展。 亦都解釋咗點解近年家農同新界仔,開始行到第三步,依家要瘋狂買舖。
我爸爸話:
做生意,第一步是「勞力」,第二步是「智力」,第三步是「財力」! 只有行到第三步才會容易長久。
第一步是起步 - 「勞力」。我爸爸由大陸文革時期兩手空空來港, 第一份工是1973年在觀塘電子工廠做檢測QE,返夜班晚上11點至早上7點,工資每月290元。
家農同新界仔都有佢起步嘅時候,相信主要都係靠「勞力」, 勤力啲, 薄利多銷,貨如輪轉,時間做長啲。
第二步是「智力」 - 加速器。我爸爸打了兩年工廠工,就開始在觀塘雲漢街家樓下租舖開了間「利川士多」,專賣華僑食品。 他入貨椰子一粒買入9角,搾第一遍濃椰漿可賣4.8元,第二第三遍椰汁水可賣三杯,每杯一元。共計4.8+3=7.8元。偷雞加些雲呢拿香精, 特別香,街坊個個飲到上晒癮?! 後來椰子漲價每粒1.1元,椰漿就漲價6.8元+3=9.8元。賺8倍!
後來他再入貨椰子,上面寫個「囍」字, 就每個賣13-14元俾街坊嫁娶用, 寓意「椰子、椰子、有爺有子」! .... 真有諗頭?? (All figures are exact. 我爸爸和我確認了以上數字) 。我聽爸爸講當時都幾好搵,再買樓買車搬屋都是靠佢!
由500呎士多變成5000呎超市(太平超市),後來在觀塘瑞和街再借用200呎巷仔開始做地產代理。 乜都唔識,周圍問管理處看更攞盤,介紹客之餘,再左手交右手,再交返右手,又賺幾萬至幾十萬。
家農同新界仔都有佢嘅「智力」,先至能夠打低同行做大。
爸爸教我,做生意,必須行第三步「財力」- 才是長久。 他地產代理做到1997年,他決定再憑著他多年地產的經驗再轉型做財務至今日,專攻物業按揭,多謝我哥哥 Steven加入帶領,「康業」成為全香港 No.1 的物業按揭信貸公司 (Money Lender - 2019年市佔率 17.4%,排第二的只有10.4%)。 做銀行做財務,老實說,翹埋隻手都有利息收。做商舖業主做地主,翹埋隻手亦都有租金收。
我自己今時今日做商舖基金也是跟隨我爸爸的步伐。 沒有我爸爸的指導,我沒有今日的本事。
家農同新界仔, 依家就係行緊第三步,用緊佢哋嘅財力去霸地盤。始終可以供買賣的街市街舖數量有限, 霸到地盤就能夠更壟斷街市生意, 新競爭者更加難入嚟競爭。 自用舖,進可攻退可守, 即使30年後攰啦唔做,相信磚頭舖頭都分分鐘值幾十幾百億。 如果佢哋能夠運用財力,控制埋背後嘅蔬菜豬牛羊肉供應鏈的話, 甚至乎透過自己對市場供求的熟悉, 再係金融市場玩埋什麼糧食/牲畜/油籽期貨等買賣,我相信長遠做菜檔每年大賺幾億幾十億唔難。
做生意,「以財力 - 錢搵錢」,遠遠容易過、長久過「以勞力搵錢」。 我爸爸教我:「人始終會老,會慢。但財富就可以一步步累積。」
我唔係叫你依家去炒炒賣賣, 我係叫你依家先打好基礎,用「勞力」先去賺錢,再運用「智力」,再發揮「財力」,長遠時間才是你朋友。 我自己都係2001年由買賣小生意仔,做中介,收幾千蚊顧問費開始。 嗰時都係辛苦錢! 一步一步,廿年後才發展到今日全香港買賣最多街舖及最願意揼錢出嚟幫租客做生意嘅商舖基金公司。
希望我爸爸的創業故事和對我的創業指導,對你長遠做生意亦有所啟發。真心的❤️!
老土都要講句: 「爸爸 I Love You! 」You have to meet him one day, you will love him too ??
李根興
#如何不愛這爸爸? #做生意的三種力
。。。。。。。。。。
購買李根興的四本書:
(1) 【李根興的生意哲學】(最新2020年6月出版 - 定價$198)
(2) 【買舖 要買得 PRO】(定價$198)
(3) 【買起金磚頭 - 商舖投資煉金術】(定價$128)
(4) 【買起金蛋鵝 - 生意營商之道】(定價$128)
每本+$30 本地順豐快遞。
想有李根興親筆簽名及 personal message,可跟以下指示付款,whatsapp 付款紀錄給Suki (+852) 5566 1335。.
(1) PayMe:(付款鏈結) https://qr.payme.hsbc.com.hk/2/XnedEJjfaG6ipAmbSoYWP
(2) FPS轉數快 or Alipay:97453555
(3) Citibank花旗銀行戶口:
250-390 10935983 (Lee Edwin Kan Hing)
(4) Bank of China 中國銀行戶口:
012-878-2-0106664 (Lee Edwin Kan Hing)
(5) HSBC 滙豐銀行戶口:
828-594853-833 (Lee Edwin Kan Hing)
(6) Wing Lung永隆銀行戶口:
020-644-0000-3123 (Bridgeway Development Company Limited)
(7) Paypal to edwinlee@bwfund.com
?付款後,請將以下資料whatsapp至+852 5566 1335 (Suki):
(1) 入數紀錄
(2) 你希望Edwin在新書上寫什麼名字 或是 “BLANK”?
(3) 取書方法(書本寄出的順序會以收到入數資料的先後次序發出):
- 盛滙辦公室領取:中環皇后大道中16-18號新世界大廈一期1502至3室,辦工時間: 逢星期一至五, 早上9:00至下午6:00 (午飯時間: 中午1:00-2:00),電話 2830 1111。
- 順豐快遞:請提供收件人名稱及地址 (香港及澳門,每本需額外加HK$30運費)
- 海外郵件:郵局平郵寄出(每本需額外加HK$70運費),由於疫情關係郵遞需時1個月至3個月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