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東西當下的想法也會影響減重成效!】
若能善用一些「欺騙」大腦的方法,既能有效幫助減重、又不至於太痛苦。美國康乃爾大學食物實驗室教授就說,人們常因大腦錯覺,不知不覺造成飲食過量。
反過來說,我們也可以利用這些大腦錯覺來達到減重的效果,本文列舉4個能「減重於無形」的小訣竅,不妨從今天開始試試吧!
🔎你有機會財富自由嗎?一鍵檢測:https://bit.ly/3eSgq9G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熱門講座】溝通,和你想的不一樣~07/25(三) 或 08/02(四)19:30 報名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241 【8/30 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7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
大腦錯覺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e-Zone】網傳日本「移動視覺圖」測壓力竟是假?原來是大腦錯覺
社交媒體上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心理測驗、圖片測試等,而網上近日就瘋傳了一張聲稱能夠測試壓力的「移動視覺圖」。結果,不少人都測出自己「壓力大」,並對這張圖的原理很有興趣。想不到,其後竟然有人發現,這張所謂的「壓力測試圖」根本是假的,跟壓力一點關係都沒有!
近日,微博上瘋傳了一張聲稱能夠「測試壓力」的圖片。描述表示,這圖由「日本神經學教授山本先生」所創作。如果大家見到圖片靜止不動或是稍爲移動,就代表健康;但如果大家看見圖片移動得慢,就會出現壓力以及疲倦;當見到圖片不停移動的話,就是壓力過大甚至會出現精神問題。這圖片獲得不少網民轉發,有些人表示的確看見圖片移動,有些人則表示看不到。而又網民似乎十分相信「測試結果」,並開始為自己的健康擔憂。
實際上,這幅圖片跟「壓力」完全沒有關係,更不是由「日本神經學教授」所創。原來,這幅圖片是普通的「視覺錯覺圖」,意大利米蘭比可卡大學的認知神經科學教授 Alice Proverbio 早在 10 月就在 Twitter 上發表了這幅圖,用來講解大腦 V5 與 V4 區域的有趣關係。Proverbio 教授解釋,大腦視覺認知區域 V5 掌管動態認知、V4 則掌管色彩和形狀認知。大腦看見圖片時,V4 區需要處理大量色彩、多邊形的資訊,令腦部變得活躍,從而讓 V5 出現動態認知的「幻覺」。結果就是,大家看圖片時會覺得圖形不停在動。
所以說,也許是有人拿了這幅圖,胡謅亂扯一些内容並加上「神經學教授」這個嚇人的頭銜,就成功欺騙了大批網民。如果有人看了這圖誤以爲自己壓力大,甚至出現了精神問題,那就真的冇事都變有事了。這就跟 Whatsapp 等社交媒體上傳來一些看似真實,卻無法證實的假消息一樣。只要多找資料,這樣就不用「自己嚇自己」呢!
#健康
大腦錯覺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e-Zone】網傳日本「移動視覺圖」測壓力竟是假?原來是大腦錯覺
社交媒體上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心理測驗、圖片測試等,而網上近日就瘋傳了一張聲稱能夠測試壓力的「移動視覺圖」。結果,不少人都測出自己「壓力大」,並對這張圖的原理很有興趣。想不到,其後竟然有人發現,這張所謂的「壓力測試圖」根本是假的,跟壓力一點關係都沒有!
近日,微博上瘋傳了一張聲稱能夠「測試壓力」的圖片。描述表示,這圖由「日本神經學教授山本先生」所創作。如果大家見到圖片靜止不動或是稍爲移動,就代表健康;但如果大家看見圖片移動得慢,就會出現壓力以及疲倦;當見到圖片不停移動的話,就是壓力過大甚至會出現精神問題。這圖片獲得不少網民轉發,有些人表示的確看見圖片移動,有些人則表示看不到。而又網民似乎十分相信「測試結果」,並開始為自己的健康擔憂。...
See More
大腦錯覺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熱門講座】溝通,和你想的不一樣~07/25(三) 或 08/02(四)19:30
報名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241
【8/30 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7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8/12(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我來試著邀請你來思考一個問題,假設你眼前有三個箱子,其中一個裡面有獎品,你不知道哪一個有獎品,但是出這個題目的人,知道獎品在哪一個箱子裡。
你選了一個你認為裝有獎品的箱子之後,出題者他打開另外兩個當中的一個,讓你看到這兩個當中,打開的那一個裡面沒有獎品,然後跟你說你可以再選一次箱子。
在這樣的情況底下,你會選擇維持自己「原本」的選項,還是換成出題者沒有打開的另一個箱子呢?你可以思考一下喔,你究竟會怎麼選擇?像是這一類的問題,稱之為「蒙提霍爾問題」又稱為「三門問題」。
其實如果按照一般人的決策模式,多數人還是會維持原本的選擇,但是事實上,如果你稍微有一點機率概念的話,其實正確的選項是,換成出題者沒有打開的另外一個箱子。
因為如果從機率的角度,你一剛開始選的那個箱子,它的中獎機率、或然率是三分之一,但是當你知道另外有兩個箱子當中,一個沒有獎品之後,而另外一個箱子的中獎機率,其實就會變成二分之一。
如果你聽到這邊,還是搞不懂為什麼要這樣子做,那沒關係,你試著想像有一百個箱子的情況,如果你從一百個箱子當中選一個,你猜中的機率是不是叫做百分之一?
但是要出題者打開另外99個箱子當中的98個,讓你知道這99個裡面的98個都沒有獎品,那麼你是不是就一定會覺得,那剩下來那個沒打開的箱子,中獎的機率是非常、非常的高?
儘管你聽到這邊可能有一點理解了,但是在面對這種「蒙提霍爾問題」的時候,還是有大概百分之八十五的人,不會改變自己的選項。其實這跟我們的大腦運作是有關係的喔!
在我們大腦運作當中,會有一個現象叫做「控制的錯覺」。會覺得自己選擇的,靠自己本身的能力或者是意志,能夠決定機率,也就是說自己選的箱子,似乎感覺起來比較容易中獎。
就像我們買樂透的時候,我們多數人都比較希望是自己去買,而不是拜託別人去買,因為自己去買是機率掌握在自己的手裡。但事實上這句話本身就有問題,因為機率就是機率,它從來沒有被任何人掌握過。
你可能也有這樣的狀況,當你要丟骰子的時候,如果你希望丟出比較大的數字,你就會在丟骰子的時候,出比較多力氣,而如果你比較希望丟出小的數字,你就會輕輕的丟那一顆骰子,這些都叫做「控制的錯覺」。
那在金融投資裡面更是如此,我們常常都自以為能夠看懂股價跟趨勢,然後做出所謂「最正確」的判斷,結果到最後都賠了一屁股。
所以其實談到這裡,當我們面對這種「蒙提霍爾問題」的時候,或者是當我們面對到這種「控制的錯覺」。在這些現象裡面,其實就是凸顯了我們的思維裡面,經常在想事情會從「自我」做為出發點。
叫做「我覺得」跟「應該」,這樣的一個思維模式,然而對我們解決問題和圓滿生命,真正有幫助的思維,其實是你有沒有思考一下,這一切的「前提」跟「背景」?
就像「蒙提霍爾問題」一樣,你要去堅持那或然率只有三分之一的選項,還是去選擇那或然率有二分之一的呢?其實沒有任何人能保證,你轉換了選項之後,就一定能得到你要的獎品。
可是從機率的角度來說,你有什麼理由要去捨棄,那個其實是比較高的或然率呢?希望今天的分享,沒有讓你覺得頭很痛,其實「思考」本來就是一件最困難的事,然而你要圓滿生命的話,你還是必須要好好的思考。
最後關於「蒙提霍爾問題」,有另外的動物學家用這樣的模型去研究鳥類,你知道嗎?如果用鳥去做「蒙提霍爾問題」,牠們的選擇通常是比較正確的,多數的鳥都會選擇或然率比較高的選項。
期盼你聽到這個結果之後,能夠保持平常心,其實人還是會勝過鳥,但關鍵在於你有沒有去思考「前提」跟「背景」,它們各自是什麼?我是凱宇,跟你做分享。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在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8月30號開課的『人際回應力』。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我們的名額已經在倒數了,所以我很期待你能夠把握機會,希望在8月30號的教室裡,能夠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大腦錯覺 在 虛實之間前導片| 錯覺/ 對於大腦的錯誤分析 - Facebook 的必吃
虛實之間前導片| 錯覺 / 對於 大腦 的錯誤分析,還需要重新去理解什麼是真實嗎? 『虛實之間』崑山時尚展演第七屆畢業展演時間|2021.06.04(五) 地點|臺南涴莎藝術 ... ... <看更多>
大腦錯覺 在 科學家發現:你的周邊視覺可能是一個錯覺 - PTT新聞 的必吃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你從眼角餘光看到的隻不過是一個由大腦驅動的錯覺。科學家已經表明,在某些情況下,我們的大腦填補了我們周邊視覺的空白, ... ... <看更多>
大腦錯覺 在 各式各樣的錯覺為何能欺騙我們的大腦? - KK閱讀 的必吃
大腦 也相當擅長預測,囙此能彌補在接收並處理感官所傳來的訊號,與實際產生視覺或觸覺之間的些微 ... 比起亞裡斯多德的時代,現今要研究大腦的錯覺反應可簡單多了。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