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是一種人品》
刘瑜曾在书里说,笨是一种人品。深以为然。
现在这个世界上聪明的人太多了,自认聪明的人也太多了。
在工作学习上仗着自己有几分聪明便总想着走捷径;
与人交往时以为自己很聪明,汲汲营营,自认为占了大便宜;
在与亲密的人生活的过程中,过于计较得失,总爱对比谁付出得比较多;
到头来呢?聪明反被聪明误,过得劳心劳力,然后抱怨生活不公,友人不善,爱人不佳。
其实啊,我们过好生活最好的方式,反而是笨拙地去生活。
1️⃣
笨拙地做人,单纯透明,温暖向上
《广雅·释草》中说:“竹其表曰笢,其里曰笨,谓中之白质者也。其白如纸,可手揭者,谓之竹孚俞。”
意思是说,竹子的表面叫做笢,里面叫做笨,像白纸一样透明纯洁。
在古代,“笨”是专门形容女孩子的,是说女孩子单纯静雅得像竹子的内里一样。
当然,那是在古代,如果现在你要用“笨”来形容一个女孩子笨,估计她会拿小本本记下来的。
但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重新拾起“笨”这个字的本来含义?
如果我们都笨一点,单纯透明一点,这个社会是不是也会变得简单美好一点?
之前听朋友说过一个她舍友A的故事。
双十一A在网上买了一盒眼影,收到后兴致勃勃拿出来试,结果一个不小心把眼影摔到地上摔碎了。
于是,她找到店家,说眼影是在寄送的途中碎的,让店家再重新给她寄一份。
事后,还很得意地跟朋友炫耀她的“聪明”:“看,我机智吧,这样我就能得到一份新的了。”
机智吗?我看不见得,虽然免去了一时利益上的亏损,但长久来看,是对自己心灵的亏损,这是多少钱都买不回来的。
心思单纯一点,别总想着钻别人的空子,是你的就是你的,坚守自己的原则与底线,做一个内心温暖、阳光向上的人不是很好吗?
2️⃣
笨拙地做事,脚踏实地地生活
曾经有一个笨小孩,一篇别人可能只要读三五遍就能背会的小短文,他要读上几十遍才能背出来。
因为笨,他总是受人耻笑。
有一天晚上,他在家背《岳阳楼记》,一个小偷蹲在他家窗外,准备等他睡觉之后,进去偷点东西。但这个小孩实在是太笨了,背了一个多时辰,还支支吾吾背不出来。
小偷等不及了,跳进去指着他的鼻子骂“你这个笨蛋!背了这么久还背不下来!我都会背了!”
于是小偷把《岳阳楼记》从头到尾背了一遍,忘记偷东西便扬长而去。
这个笨小孩,就是曾国藩,他用他的“笨”,躲过了一次被窃。
但他的“笨”给他人生带来的好处,有何止是避免了这一点点物质上的损失呢。
因为脑子笨,曾国藩参加了其次科举考试,也正因为“笨”,他在第七次时考上了秀才。
为什么这么说呢?
曾国藩读书的时候,被父亲要求,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就不能睡觉。这也是为什么小偷在他家偷不到东西的缘故。
这种“笨拙”的学习方式,培养了曾国藩超乎常人的吃苦耐劳的精神,也让他在知识方面有足够多的积淀。所以他能屡败屡战,考了七次秀才,并最终考上。
一次成功之后,他体内的知识储量好像打开了一丝希望的缺口,喷薄而出,使得他在后面的举人和进士考得异常顺利。
“笨拙”在刚开始可能会慢一些,但只要不断积累,定会厚积薄发。就像搭积木一样,基础打得越好,积木搭得越高。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也是如此,不要整日想着投机倒把,遇到困难绕着走,基础打得松松垮垮,结果走不远。踏踏实实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幸运迟早会来临。
3️⃣
笨拙地去爱,认定了就不再放开
关于汉字的“婚”字,有这么一种说法,拆开来看,就是一个“女”字和一个“昏”字,这很让人玩味。
假若女人不昏了头、不昏得稀里糊涂,说不定这世上就没有爱情和婚姻。
爱情里,不要太精明,笨一点,认准一个人就用尽全身力气去爱。
奥兰多·费吉斯在《古拉格之恋》里,讲述了这么一个真实的爱情故事。
在苏联改造营,有一对叫列夫和斯维塔的年轻情侣,1945年,列夫被抓进斯大林的劳改营。在暗无天日的劳改营里,列夫挣扎着生存。
列夫思念女友斯维塔,但害怕连累她,也害怕她因为自己被抓而变心,不敢给她写信,也不敢直接联系她,只能试探性地给姨妈写信,十分委婉含蓄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思念。
信寄出去的时候,列夫是忐忑的,幸运的是,不久之后,所有的担忧随即被证明是多余的,列夫收到了斯维塔的信。
“列夫,遇事要看行为的动机,不要看行为的后果,我要是不知道这个道理,就会怪罪你了,怪你音信杳然。”
在信中,斯维塔袒露了自己的思念之情,也简短地汇报几年来的生活。在结尾处,更是强烈地要求继续通信,并想给列夫邮寄包裹。
频繁的通信持续了八年,一共一千二百多封信。
八年中,两个人用信,彼此扶持与鼓励,终于迎来了列夫重获自由的那天。
两人终于结婚,并生下两个孩子。
刚被抓的时候,列夫担心斯维塔会变心,但幸运的是,斯维塔是一个笨蛋,爱上列夫后便昏了头失了理智,只认他一个人,不管生活有多困难,未来有多渺茫,就那么笨笨地如蒲苇般坚持着。
亦舒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感情里没有对与错,没有值得不值得,只有你自己是不是愿意。而当一个人只有真爱了,才会心甘情愿的付出。”
真正爱你的人,不会计较感情里的得失,一旦认定了你,便只会笨笨地全心全意与你同甘共苦,陪你经历悲喜。
4️⃣
笨,是一种人品,更是一种生活哲学
《阿甘正传》相信大家一定看过或者听过。
阿甘是一个笨人,一个傻人,却“傻人有傻福”,成了许多人眼中最成功的人。
因为受身边同伴的欺负,他就拼命奔跑,一个不小心成了跑得最快的橄榄球巨星;
他笨,为了救同伴不顾自己的安危,最后成了全民英雄;
他笨,努力捕虾很久仍是一无所获,但决不放弃,最后成了捕虾大王;
他笨,爱人珍妮离开,他只能用不断跑步的方式来怀念过去和放过自己,最后横越美国,又一次成了名人。
阿甘很笨,奔到连普通人的智商都比不上,但或许正是因为他的这一份笨,让他没有多余的心思去瞻前顾后,认准一个目标,看好一个爱人,便拼尽全力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而我们喜欢阿甘,被他的故事打动,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触动了我们内心深处对“笨拙地生活”的期盼与热望。
去笨拙地过日子,少计较身边的杂事,如果生活给了你一地鸡毛,那就弯下腰来,把它扎成漂亮的鸡毛掸子。
去笨拙地做人,做个心思单纯的男孩女孩,心思澄澈,逆光飞翔。虽然你很笨,但是你很温柔呀。
去笨拙地努力,遇到难事,静下心来耐着性子,一点一点慢慢解决它。“古往今来有大成就者,诀窍无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劲。”
去笨拙地爱与被爱,遇见那个对的人,少计较,学会包容,用一生去爱一个人。
文/May
大王不高兴 线 上 看 在 林伟贤老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百事可乐创办人:Caleb Bradham
1898年8月28日,百事可乐正式上市,公开贩售。创办人Caleb Bradham原本是一家药房的药剂师,他配製了百事可乐的配方主要为了治疗和缓解腹部疼痛。他一开始只想卖给去药店光顾的顾客,广受好评的百事可乐最后被所有人喜爱。配方再度被改良,成为了我们后来喝的可乐。百事可乐在当时,名字并不是“Pepsi”,而是创办人Caleb Bradham以他自己命名,品牌名为“Brad's Drink”(“Brad的饮料” 囧)。
“Pepsi Cola”名字的由来
“Brad's Drink”于1903年正式被改名为“Pepsi Cola”。那麽“Pepsi”一词,有什麽特殊涵义吗?原来百事可乐原本是为了治疗腹部疼痛,有健胃的功效,所以英文称之为peptic。“Pepsi”就是从peptic演变而来。
一百多年来,百事可乐在喧嚣、纷乱、竞争的氛围中,随着时代的步伐,与美国和世界一起成长、壮大。如同一个“哇、哇”坠落于人世的幼小生命,百事可乐在经历了无数次与命运、病痛、磨难、灾难的抗争,甚至跌倒在死亡线上的挣扎之后,昂首挺胸地步入了人生最为绚丽的青春年华,迎来了生机昂然的春天。在广阔的全球饮料市场上,百事可乐后来居上,终于与先于其12年问世的可口可乐并驾齐驱、鼎分天下。
今天,当人们一页一页地翻开百事可乐的发展历史,一步一步地沿着她的成长脚印,去倾听那些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时,我们的心依然能够感受到生命的顽强和力量,体味到物竞天择的魅力,品尝到失败的泪水和胜利的喜悦,从而,为百事可乐在其百年发展史中所迈出的每一步兴奋不已、惊叹不止。百事可乐的崛起是商业史上的一个奇迹。在欣赏百事可乐成功的光环之余,人们将带着“奇迹是怎样发生的?”这一疑问,深深地陷入对于市场、机遇、竞争、营销、乃至人文理念的思索与探寻之中。
从多元到专业化
百事的发展经历了从扩张到收缩,从多元化到专业化的路径。从20世纪60年代直到90年代中期,百事公司秉承多元发展策略,不仅拥有软饮料、快餐、餐馆三大主营业务,还拥有一家长途搬运公司。
1977年开始,百事可乐进军快餐业,它先后将肯德基食品公司(KFC)、必胜客(Pizza-hut)意大利比萨饼和特柯贝尔(Taco Bell)墨西哥餐厅收归麾下。百事可乐这次的对手是快餐大王麦当劳公司。肯德基、必胜客和特柯贝尔在被百事可乐兼并前,都只是一些忽冷忽热的餐馆,仅仅在自己狭小的市场内略有优势。百事可乐兼并它们之后,立即提出:目标和对手“不应再是城里另一家炸鸡店、馅饼店,而应是伟大的麦当劳!”于是,百事可乐又在快餐业向强手发起了挑战。
当时正是美国通货膨胀不断高涨的年代,麦当劳的食品价格也随着物价不断上涨,百事可乐看准时机,以此为突破口,开始了它的攻势。公司不断设法降低成本,制定了“简化、简化、再简化”的原则(这不是指食品的制作和质量,而是指尽量减少非食品经营支出)。如预先做好部分食品,在店外烧烤牛肉,尽量减少厨房用地,降低人工成本;修改菜单,将制作快的菜放在前面,以加快流通速度等。结果销售额很快达到以前的两倍,而员工只有以前的一半。由于收入迅速增加,成本大大降低,利润猛增,已经能够与麦当劳抗衡,并且带动了百事可乐饮料的销售。
百事可乐还首创快餐业“送货上门”的新型营销方式。当时百事可乐公司的总裁韦恩。卡拉维说:“如果只等着忙碌的人们到餐厅来,我们是繁荣不起来的。我们要使炸鸡、馅饼的供应像看时间那样方便。”
百事可乐质优、价廉的食品,高效、多样的服务赢得了顾客的青睐,销售额年年创记录,很快成为世界上最赚钱的餐饮公司。许多老牌快餐公司在百事可乐咄咄逼人的攻势下败下阵来,甚至麦当劳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70年代末80年代初,麦当劳公司的年利润率为8%,而百事快餐公司的年利润率却高达20%。
但随着时间的延续,过长的战线导致百事经营难以为继。1996年,新的百事全球首席执行官认识到了多元化经营中的弊端,为了更好地发挥产品结构优势,做出重大战略调整。1997年,将肯德基、必胜客、Tacobell餐饮业务分离出去,使之成为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百胜全球公司,集中力量开发软饮料,1999年,百事公司又将旗下的灌装集团分拆上市,集中精力进行品牌建设和品牌营销。
随着专业化优势的显现,百事在饮料行业又开始了新一轮并购行动。2001年8月,百事公司以13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世界著名的桂格公司(Quaker Oats),这是百事公司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收购行动。通过此次收购,占有美国运动饮料市场绝对份额、被称为“美国生活的一部分”的佳得乐(Gatorade)品牌归入百事帐下。百事公司将如愿以偿地成为全球非碳酸饮料行业的龙头老大。占据了非碳酸饮料25%的市场份额,是可口可乐同领域的1.5倍。
(内容转载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