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閒的人是在凝視上帝的窗口。」
我總是把米蘭昆德拉的這句話,當成胸花一樣地放在心上。
無所事事是最好的事,若是有事,也是一心一意地只做一件事。我不是個可以一心多用的人,忙碌會使我感到混亂,唯有讓自己緩慢下來,安靜下來,然後專注下來,我才能把手邊的事情做好。
因此,當我感到急躁、焦慮或其他,當我感到自己正在進入某個情緒的地獄,我就會閉上眼睛,專心在一遍遍的深呼吸上,用這樣的方法凝聚內在意識,沉殿情緒。如此,負面的感覺悄悄消散如過眼雲煙,內在還原為朗朗晴空。
深呼吸靜心,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隨時隨地也都可以回到內在的自己。
緩慢地呼吸,緩慢地走路,緩慢地做自己手邊正在進行的事,即使是在步調匆促的現代生活裡,也可以保持悠閒與寧靜的心境。
而身體是心靈的殿堂。心若憔悴,身體就跟著荒涼。心一旦黑暗,身體也就沒有了光。
身心相連,若是內在紛紜,怎麼會有外在的平安呢?
*
所以我愈來愈明白了,要活得健康,就得與這個社會適度脫節。
第一個該丟掉的是電視。那些緋聞八卦、車禍消息、名嘴大放厥詞、政治人物打架........就像腐壞的食物一樣有害,如果一個人早上收看晨間新聞,那麼這一天就是一個充斥負能量的開始,若是晚上睡前再收看政論節目,那麼又是一個滿載負能量的一日結束,醒時與夢裡都是一片心浮氣躁;那些亂七八糟的垃圾資訊無形當中被這個人內化為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投射在他的人生裡,讓他常常感到焦慮不安,而他不會明白,自己的生活為何如此混亂不順心?其實只要關上電視,就是一種對自我的拯救。
我本來有一台電視,偶爾用來看電影台,前幾個月,貓咪們在屋子裡追來追去,把電視撞壞之後,我就心安理得地把它送去資源回收了。沒有電視的生活對我而言並無任何欠缺,我在網路上選擇自己喜歡也值得信任的媒體,追蹤那些深度報導的專題,知道這個島外發生的事情,累積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有一種自主的愉快,因為那些是我自己想知道的,而不是媒體硬塞給我的。
那些帶著毒素與細菌的資訊並無益處,就別讓它們來破壞自己的心靈健康了。有太多無聊的事真的不需要納入意識,讓自己的心處於寧靜與純淨的狀態,日子才會好過。
*
與這個社會適度脫節,也意謂著別太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要有自己的價值觀。
我的按摩師朋友原來是從法國留學回來的工程師,在某家半導體公司裡寫機器人程式,但她厭倦了每天凌晨一點才能下班的生活,於是辭去工作,到蘭嶼去當代課老師,過著天天看海的日子。一年後她再回到台灣,但沒有回到科技界,而是參加職訓局的課程,學會如何徒手為人按摩,從此就在這個行業裡待了下來。
從工程師到按摩師,從面對電腦到面對人體,我的朋友不再有百萬年薪,也卸下高科技人才的光環,她身旁的許多人為此感到可惜,可是她說生命是自己的,日子也是自己在過的,別人的看法只是別人的看法,何必被這個社會的價值觀綑綁?她自己真正想要的,與一般人對成功的定義是完全無關的。她的工程師養成之路對她來說最重要的意義,就是讓她確定自己想過的是另一種人生。現在的她在加拿大魁北克的芳療館中打工換宿,她說想以不花錢的方式,多去看看這個世界。在物質上她擁有的不多,可是她擁有自由與勇氣,那是絕大多數的人都沒有的。
能排開他人的眼光,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這就是最好的養生方式了吧。難怪我的朋友年近四十,看起來卻依然有少女的清新與輕盈。
*
我也以自己喜歡的步調,來安排自己的生活。
知道自己的節奏是緩慢的, 所以我只做自己想做的事,只見自己想見的人,這樣才能把大量空白的時間留給獨處中的自己。
早晨是我的瑜伽時間,在動與靜之間延展並收束身心,每次做完瑜伽,都覺得身體與靈魂彷彿被流水清洗過一般,清澈且舒暢。
之後,我會以靜坐來進入自己的內心,時間可能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甚至兩個小時,視當日狀況而定。靜坐的時候,家裡的兩隻貓咪或是安靜打盹,或是在我的前後左右追逐來去,不受控制的貓咪們正好考驗我靜定的功夫。
靜坐時的觀呼吸就是觀心,因為呼吸的狀態正是心的狀態。心不在焉的時候,不會意識到自己正在呼吸;心不夠靜,呼吸是淺短的;心愈靜,呼吸也就愈悠長。
家住山邊,山上某處是我的秘密基地,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的晨間靜坐是在那兒進行的。那是最美好的靜坐,天上的雲,吹過的風,樹葉間的光影,草叢裡的蟲鳴,都在那當下與我和整個存在合一。
靜坐之後,我習慣誦讀一遍《金剛經》。對我來說,這是一部該以一生去琢摩、體會、參透、實踐的經典。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這是心的修持。人生本是一場修行,而修行即是修心。
然後,其他時間我用來閱讀。
這樣的早晨有如鑽石般的時光,讓我感到發自內心的喜悅,也讓我願意敞開自己去臣服生命中的一切。因此,接下來的這一日不管遇見什麼樣的事情,好的壞的,驚喜的驚嚇的,也都讓我可以平靜地接受了。
*
一切都是從心出發,即使是吃這件事,也是如此。
囫圇吞棗式的吃東西,我會覺得很對不起那些食物,所以總是吃得很慢。以一顆蘋果來說吧,咬下去的那一刻,我會想著這顆蘋果還在蘋果樹上的時候,會感覺到曾經淋在它身上的雨,拂過的風,照耀過它的陽光,會揣想曾經承接它的土地,看顧過它的天空。這顆蘋果是一棵樹和整個天地戀愛的結果,因為吃下了這顆蘋果,我也就和整個世界有了連結。
於是我覺得深深的感謝。除了感謝天地,也感謝種下與收成這個蘋果的人。
我知道我是個濫情者,但只要想想吃下去的東西將成為自己的一部份,就覺得必須慎重地對待手中的食物。
至少要知道自己吃下去的是什麼。而且吃得太多反而會對食物失去真正的感覺,所以不要吃下多餘的食物,造成身體的負擔。
我常常想,吃東西是因為慾望,還是因為身體的需要呢?慾望永遠是填不滿的,為了慾望而吃,只是顯示了內心的空虛吧。
前些日子嘗試了斷食的體驗,三天之內只喝蔬果汁,當再度恢復進食的時候,即使只是一碗簡單的白粥,在舌間的感受也是那樣滋味無窮。
*
佛法說,萬法唯心造。
聖經《箴言》說,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從心發出。
新時代訊息最重要的核心觀念也說,你創造你的實相,You create your reality. 說得淺白一些,即是心想事成。
而我一直都明白,是先有了內在的小宇宙,才會有外在的大宇宙,現實的一切都是心靈的投射。換句話說,先有了心靈的健康,才會有身體的健康。
把心照顧好,不憂懼,不猜疑,不悔恨,不自尋煩惱,不想過去和未來的事,早晨好好醒來,夜裡好好安眠。這是好重要的事啊。
如果因為思慮過多而失眠,腹式呼吸是很好的方法,那會讓能量從頭部下降到腹部,放鬆了頭腦,也解除了身體的緊繃。
每天入睡之前,把當日的一切都放下,寬恕別人也原諒自己,然後做個好夢,讓第二天醒來時有個美好的開始。這是善待自己的方式。
因為喜歡寧靜緩慢的生活,因為明白外在的一切都從內心出發,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養生之道,然而我的初心,只是希望自己可以從容地面對人生的每一刻罷了。
..........................................................
標題:寧靜緩慢的生活
欄目:作家養生功略
作者:#彭樹君
刊登於聯合晚報2017年10月14日
連結:https://reader.udn.com/reader/story/7009/2756547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