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部落格文末抽獎贈書 2 本
你知道現在職場上最關鍵的隱藏技能是什麼嗎?你知道可以不說一句話就讓合作機會找上門嗎?你知道如何在充滿雜訊和紛擾的年代脫穎而出嗎?答案就是,學會寫作。寫作一直都是關鍵的技能,只是它的重要性在時代的演變之下只會變得愈來愈重要。你或許會問,為什麼要寫作?如何寫作?寫些什麼?我想透過這篇文章回答你。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writing-as-weapon/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的作者是中國知名的寫作教育培訓教練師北宸,曾任鳳凰網科技頻道前主編和中國 LinkedIn 公關部門,現為《紐約時報》中文版專欄作家。他將在線下寫作課面對無數學員的教學經驗,搭配眾多的寫作案例,彙整成這本談寫作的書。
這本書裡面談的重點偏重於寫作的「心態」和「心法」,強調從建立內心的基本功先做起,先理解寫作會帶來的好處,然後認識一個好的寫作者需要具備什麼樣的心理素質,最後才是如何寫作的「技巧」和作者本身的經驗分享。
所以,如果你期待的是一本充滿了「寫作技巧」的操作手冊,這本書或許不適合你。如果你從來不曾覺得寫作很重要、想要了解寫作真正能帶來的好處、想知道如何建立正確的寫作心態,那麼這本書是初次接觸「寫作」的你很好的起點。在這篇文章裡,我試著用容易理解的方式總結這本書的一些重點跟你分享。
.
【為什麼要寫作?】
#無形之間行銷自己
作者認為,把自己「行銷」出去,是每個人一輩子都在做的事情。在求職履歷上做自我介紹時,是在行銷自己的職場能力。在向上級提案做預算企劃時,是在行銷自己的策劃能力。在寫給隔壁部門的會議結論和待辦任務時,是在行銷自己的跨部門合作能力。我們無時無刻都在行銷自己。
矽谷創業公司 37 signal 的創辦人傑生.佛里德(Jason Fried)曾經分享他如何挑選一個職位的最適合人選,他說:「要招募就招那個寫作最厲害的」。因為一個優秀的寫作者會有很清晰的思路,而且他們懂得表達和溝通,他們讓事情更容易被理解,也會站在別人的立場想事情。
無論對管理階層、行銷人、設計師、程式開發人員,寫作技巧都非常重要,一個優秀寫作者的特質,也是雇主想在任何求職者身上看到的特質。透過寫作,我們可以培養和精進自己思考的方式,也可以把內心的想法有組織、有脈絡地付諸文字之上,讓別人從文章裡進一步認識你這個人。
.
#內向者的社交利器
我曾經聽過一個說法,身為一個內向者所能擁有最好的武器,就是寫作。作者在這本書裡面用這句話傳達總結了這個觀念:「好文章自己會走路。對於內向的人來說,這是最好不過的社交方式。」對於不擅長在社交場合中侃侃而談的內向者而言,寫作是一個非常值得建立的技能。
作者進一步說明:「內向的人很容易被人認為是以自我為中心,孤僻而不愛交際的。事實上,性格內向的人往往更能聚焦於內在世界,有更強的感受和反思能力,這反而能幫助內向的人更好地理解外部世界。」內向者在旁人看來孤僻不善社交的缺點,反而在寫作的時候得以發揮優勢。
在另一本寫給內向者的《安靜,就是力量》書中有一段是這麼說的:「內向者聽得多講得少,並且比較容易從寫作、而不是從對話中表達自己的意思。他們不喜歡衝突。他們很討厭閒談瞎扯,但是喜歡有意義的討論。」好的文章不但會自己走路,還會幫你說話。
.
#自我精進的武器
你身處的環境決定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開始寫作,可以讓你沉浸在一個持續精進的環境裡面。作者他舉自己為例,一開始他的英文特別差,但是他試著把自己浸泡在《紐約時報》和《紐約客》的高品質英文媒體環境裡,也訂閱了上百家科技媒體的文章大量閱讀。
此後,他一篇又一篇的翻譯優質的文章,不但提升了英文能力,也打下了撰寫科技文章的深厚基礎,造就他後來踏上媒體主編和寫作教練的道路。他調侃道自己開始寫作的時候就像是「群體裡面最差的人」,從寫作新手開始出發的他,等於無時無刻都要向更優秀的寫作者學習,讓自已沉浸在比自己的知識和視野更高的環境,才能不斷進步、寫出更好的文章。
我認為,高品質的文章本身就是一個「資訊含量充沛」而且容易「重複閱讀和賞味」的資訊載體,而且你很容易可以「照著寫寫看」。不同於影音之類的媒體,你要照著做的成本和門檻相對比較高。從高手的文章模仿寫作,挑選框架來給自己用,相對而言都是更簡單可上手的方式。學習寫作同時也會帶來自我精進,讓自己沉浸在好文章的環境之下,是一個跟高手的思維不斷靠近的過程。
.
【該如何寫作?】
#善用萬能的框架
在這本書裡,作者沒有教你一百種寫作技巧,而是只教你「一個」寫作技巧,那就是「萬能寫作法」。這是一個無論在什麼情境都可以運用的框架,簡單、易懂、好執行。無論是單一模組使用,或者是擴大成更大的框架,甚至是大框架包小框架,都可以有各種運用的方式。
萬能寫作法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個是「觀點」,指的是有價值導向的主觀論點,或描述的客觀事實。第二個是「案例」,引用軼聞趣事、實驗案例、研究數據來輔助說明你的觀點。第三個是「總結」,回顧主題,用一句話、一個段落,總結核心觀點。
以下引用一個我自己的寫作範例給你參考。我在分享《與成功有約》這本書的讀書心得時,分別說明了書中提到的七個高效人士習慣,其中第一個習慣「主動積極」的說明我是這麼寫的:
前半段是「觀點」:第一個是「主動積極」,意思是不要把自己的行為歸咎環境或他人;待人接物是根據本身原則與價值觀,做出有意識的選擇。
中段則是「案例」:史蒂芬引述《活出意義來》 作者法蘭柯的說法:「刺激與回應之間始終有段距離,而成長和幸福的關鍵,就在於如何利用這段距離。」法蘭柯是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經歷過所有身外之物、僅有的尊嚴和身體自由完全被剝奪,身旁盡是絕望與痛苦的氛圍。
後半段是「總結」:他體悟到儘管外在環境再怎樣無法忍受、不受自己控制,人的內心卻仍可保有「人類終極的自由」,也就是選擇如何回應生命意義的自由。積極,是一種選擇。
善用這種萬能寫作法的框架,你就可以把任何想要表達的觀點,用你想要引用的案例來說明,最後再透過總結來加深讀者的記憶。你可以把這樣一個段落當成是一個「模組」,一篇文章就是好幾個模組的組合。如同作者所說:「寫作之道,大道至簡」,掌握這個寫法,你可以應用在無限種不同的場景裡面。
.
#閱讀高品質資訊
要練就一身好的寫作本領就要注意自己吸收的資訊品質。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你,就是你吃進去的東西。」意思是你如果常吃高油、高鹽、高糖的食物,就會養成不健康的身體。嚮往健康的人們很在乎自己攝取的卡路里是否超標,也傾向選擇健康的食物。可是,我們對大腦「吃進去的食物」是否也有同樣程度的關注?
我們要去買新鮮和頂級的食材,需要付出相對高昂的成本;但是閱讀頂級的精神糧食,卻不一定要付出多麼高昂的代價。你攝取的資訊,決定了你將成為什麼樣的人。如同《深度數位大掃除》這本書中提倡要攝取「慢媒體」的原因是「 吸收少量優質的東西,通常比吸收大量劣質的東西更好」,我自己很推薦從《華爾街日報》之類的優質新聞來源去吸收資訊,這通常會比看八卦小報和農場新聞的文章來得更好。
就很像做數據分析的科學家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垃圾進、垃圾出」,如果一個人總是吸收劣質和低廉的資訊來源,那些資訊就會影響他下筆寫出來的東西。因此,我們要慎選資訊來源,為自己營造出一個高品質的資訊環境。一個寫作者首先要有好的輸入,才可能有更好的輸出。
.
#寫作時必須誠實
在這本書中,有這麼一句話深深觸動了我的心,作者他說:「讀者不需要你完美,但他們需要你誠實。」起初我在練習寫作,並且鼓起勇氣公發表的時候,時常會在乎自己寫出來的東西,會不會被人嘲笑太淺、太無聊。有時候想著想著,乾脆就不寫了,至今回想起來,也錯失了暢談許多主題的機會。那些自己還未臻成熟的想法、還不夠完美的表現,時常會在害怕和自我質疑的時候偷偷藏起來。
作者認為,人們之所以「不敢誠實」有一個主要原因,害怕別人看到自己的缺點後,看不起、看不上自己。但是這種「害怕」,其實是對別人的不信任。一個作者如果不敢誠實,等於是不信任自己的讀者。真正支持你的讀者,會理解和體諒你,並且和你站在一起。如果一個作者不敢信任讀者,那麼讀者也難以信任作者。如果要寫出更好的文章,必須對自己的不完美更誠實,而且不要害怕公開自己的誠實。
.
【可以寫些什麼?】
#總是勤做筆記
在這本書中讓我很有收穫的,是作者提到他在寫作訓練營裡面,總結給學員們的最重要的經驗:第一,找到你這個行業最好的資料並努力深挖。第二,一定要做筆記,把你看到的、聽到的、讀到的、想到的、有價值的內容通通記下來。如果要讓寫下的文章自己會走路,就公開分享出來。
作者提到他寫筆記的方式是從紙本筆記,轉變成電子筆記,再變成電子和紙本,到最後全部轉為紙本筆記。只要是對他有幫助的、他感興趣的、未來寫作主題可能會用到的,他一定毫不猶豫全部記錄下來。只是很可惜的是,書中說了很多他寫筆記的原因,但是對寫筆記具體的「方法」卻著墨甚少。
我在閱讀的時候也不斷懷疑,純紙本筆記真的比較好嗎?因為我本身習慣用數位的 Notion 筆記 App 和紙本的子彈筆記,數位筆記利於搜尋,紙本筆記利於激發思考。稍做比較之後,我還沒有作者這般把「所有」所見所聞都記錄下來的習慣,這點倒是值得每個寫作者持續探究的主題。
.
#寫日記週記總結
除了作筆記之外,我們還能寫些什麼?作者提供了三個很有意思的寫作練習方法,很適合每個想學習寫作的人開始提筆。分別是每天寫日記,每週寫複盤週記,嘗試對事情做出總結。
首先,每天寫日記。作者認為最好的寫日記時段,是每天醒來的第一個小時。如同我在《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這本書的讀後心得寫下:「早晨醒來的時候,精神品質和心情都處在清空的最佳狀態」,在起床後開始寫點東西,是最好的起床儀式之一。寫日記可以帶來五個好處:
1. 計畫性:可以做好一天的準備。
2. 忠實性:可以準確寫出昨天發生的事情。
3. 中立性:冷靜思考前一天的事情,可以中立地看待事情。
4. 持續性:對於大部分午餐和晚餐都奉獻給工作的上班族來說,早上是自己最自由自在的時間,不會讓寫日記的習慣被中斷。
5. 活用性:可以將過去的寶貴經驗運用在當天。
寫日記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承諾和一致性」。《影響力》這本書的作者曾經說過人類有一種天性:「人們一旦對自己的行為或選擇做出承諾,就會努力保持言行一致。」善用這種天性,利用日記來驅策自己完成每天早上對自己做出的承諾。
其次,每週寫複盤週記。作者認為定期整理筆記可以帶來去蕪存菁的效果,他每週會重新對筆記大掃除,把無意義和不重要的扔掉,留下那些可以強化現在和未來的有意義的筆記。複盤的時候,他也會思考自己當週哪裡做得不好,並思考改善的方式。用寫作的方法來複盤,可以讓你更知道自己在想些什麼,也方便日後回顧自己的轉變歷程。
最後,嘗試對事情做出總結。作者舉工作為例,有些工作出現的頻率只佔 2%,卻可能影響你 90% 的工作績效,這件工作就是成果總結。所以平常期間,我們就要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和完成的事情,透過有主題性、系列性的方式做出總結。總結是屬於平時練習的少,可是卻很重要的工作。
.
#持續寫任何東西都好
很多人會以為寫作的時候,要有很多的「靈感」才寫得出來。但這是對寫作的根本誤解。作者提醒,無論是寫什麼,寫就對了。就像知名的高產出作家村上村樹和史蒂芬.金(Stephen King)都是以持續且規律的方式在寫作。
我很喜歡美國畫家查克.克洛斯(Chuck Close)曾經說過的這句話:「靈感是給業餘人士用的,我們其他的人就只是每天出現並投入工作。如果你等著烏雲散去,或等著一道閃電擊中你的大腦,你就不會做出很多工作。所有最好的想法都來自於過程;它們來自於工作本身。」
因此,不要相信靈感,不要期待一個不會天天憑空出現的東西。寫作這個行為的本身,一定要養成習慣。你可以參考《彈性習慣》這本書提到的核心觀念,你想養成的習慣不能太困難,必須要可以在你狀況最差的那一天照樣能夠執行。重點不是去拼靈感爆發,而是建立能維持規律寫作的方式。
.
【後記:寫作永不嫌遲】
從《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的閱讀過程之中,令我收穫最豐富的就是「讀者要看的不是你的文筆,他們要的是真實的你」這個觀念。作者希望我們擺脫寫作就是要文筆優美的老舊觀念,而更強調寫作對生活和職涯可以帶來的具體好處,以及如何建立正確的寫作心態。
這本書有點像是學習寫作的心靈雞湯,而不是技巧工具箱。如果你想學習除了「萬能寫作法」框架之外的技巧,我很推薦《高產出的本事》這本有著豐富寫作框架和步驟的書,其作者劉奕酉對使用框架是這麼評論的:「使用框架是為了跳脫框架,發展出自我的思考脈絡。」說得真好。
我也很慶幸自己曾經紀錄下來當初學習寫作的一些心路歷程,現在回味起來真的別有一番滋味。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我在《學得更好》這篇讀後感分享過的六種學習寫作步驟,以及我在《心流》這篇讀後感分享透過寫作進入心流的方法。我透過這種書寫練習找到了自己寫作的意義。
最後,寫作真的會「讓機會自動找上你」。最近「生鮮時書」就找上瓦基一起合作,即將要開一堂「化輸入為輸出」的線上課程(早鳥問卷調查和優惠),我會淬鍊自己經營部落格兩年多來的經驗,分享有效輸入、高效輸出的實戰本領,教你如何在資訊紛擾的時代靠優質的文章內容脫穎而出。
寫作可以幫你達成自我行銷、提升職場形象、加深社交品質的功效,寫作也是最好的自我成長和精進的方式。或許,你也可以透過一個簡單的動作開啟自己的寫作練習,不妨在留言寫下你讀完這篇文章之後,有什麼想法上的改變和收穫吧。開始寫作,永不嫌遲。
.
瓦基的第一堂線上課程「化輸入為輸出」早鳥問券和優惠進行中
https://user134068.psee.io/3jdfxx
.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mcN0ZK
Kobo 電子書7折代碼:WAKIWRITE
使用期限:8/22~8/29
.
感謝 新樂園出版 與你悅讀 提供抽獎贈書
外部招募方法 在 換日線 Crossi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灣創業遇到的鳥事】#日本人創業實錄
創業初期一定會有需要大量資金的時候,然而作者認為「直接向銀行貸款」反而是獲得資金較好的方法;若太早因為資金需求引入不合適的外部投資人,反而可能因此失去創業的初衷、或對公司走向的決定權。
另外,在尋求合作夥伴的過程中,也有可能遇到被看輕的時候:作者就曾遇過洽談對象用高傲的眼神對他說:「応援してますよ!」(我會支持你喔!)讓他走出辦公室時決心遲早要讓那位主管正視自己。
創業路上,雖然各種「鳥事」必然會出現,但其實創業家們並不孤單──如果你有創業的打算,希望你能像看小說一樣,輕鬆地讀完這篇文章,但同時也有些心理準備。
▍換日線校園大使招募中 >> bit.ly/3s4CaF0
▍春季刊《世界人才在台灣》>> bit.ly/3pQtPE7
▍2021 全年份季刊一次訂 >> bit.ly/3bfZJEW
外部招募方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抽獎贈書活動】《#顛覆致勝》x2本
你知道嗎?稱霸世界的亞馬遜商業帝國,它的創始人貝佐斯,曾經在年輕的時候辭去了華爾街待遇豐厚的工作,義無反顧地展開了探索未知的網路創業之旅?他的創業理念是什麼?又是什麼樣的管理方法可以讓這家龐大的企業,不斷地顛覆創新,保持成長?
閱讀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amazon-management/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顛覆致勝》的作者是全球知名的管理大師瑞姆.夏藍(Ram Charan),他擅長透過企業故事與案例引導,以最淺顯易懂的方式,協助商業組織推翻隔閡,說服高階主管轉變觀點。與大多數專職顧問不同的是,夏蘭沒有個人網站和行銷團隊,他的客戶全是來自口碑推薦。
他在這本書裡針對「亞馬遜的管理體系」有著很深入的描述,書中內容取自市面上公開的資訊、相關機構的分析和研究、部分離職和在職的高層主管訪談,以及多種管道和角度下的觀察。此外,作者也引用了貝佐斯每年寫給股東的信件內容,這對許多管理觀念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作者把亞馬遜的管理體系拆解成六個模組,分別是:商業模式、人才招募、數據支持、創新引擎、決策機制、組織文化。每個模組都有一個獨立章節來說明,但模組之間卻又環環相扣、彼此支持。無論你是一位創業家、管理者、基層職員,都有機會從書中找到顛覆舊觀念的洞見,學習亞馬遜的創新方法,還有總是著眼於未來的長期眼光。
.
【1.亞馬遜的顧客理念?】
.
「顧客至上」這個理念,是許多企業奉為圭臬的指導原則,乍聽之下只要提供客戶最好的服務,就能帶來源源不絕的獲利。但是貝佐斯的想法卻更深一層,他之所以熱愛顧客、總是把顧客擺在第一位,正是因為「顧客永不滿足」。
貝佐斯在某次訪談說過:「我如此熱愛客戶,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客戶永不滿足。他們的期望從來都不是靜止的,而是持續提升的。人皆如此,人性使然。」顧客除了是企業獲利的重要來源之外,也是督促企業不斷蛻變的關鍵因素。顧客永不滿足這件事情,恰恰好成為亞馬遜創新引擎的持續動力。
為什麼貝佐斯在年輕時放棄了前程似錦的華爾街工作,果斷選擇了用「網路創業」來服務顧客?因為他深知網路的潛力。作者歸納出三個重點:「無限的選擇、真實消費者的回饋、終極個性化的服務,這正是貝佐斯最看重的,而且只有網路才能做到。」
雖然亞馬遜營運的前十年都稱不上「獲利」,但是它卻奇快無比地「成長」和「創新」,正是因為它關注顧客的真正需求,以及打造出頂尖的顧客體驗。短期腳踏實地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顛覆創新,長期創造了難以想像的獲利。我學到的事情是:「眼光要放遠」。
.
【2.亞馬遜的管理方式?】
.
貝佐斯要求這些高階主管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兩到三年以後」的事情上,而非身陷每天的日常管理。日常的管理靠得就是強大的數據指標系統和智慧管理工具。透過即時的追蹤、考量分析每一個影響消費者體驗以及業務營運的原因,快速發現問題,自動完成常規的決策。
有一次的高階會議上,貝佐斯問當時候負責客服工作的副總:「顧客打亞馬遜的客服電話,接通後需要等待多久的時間,才能與客服人員通話?」這位副總不假思索地回答,保證1分鐘內能與客服人員通話。貝佐斯當著所有人的面,拿起電話撥打了客服電話。結果總共等了270秒,整整4分鐘的漫長等待,才跟客服人員說上第一句話。
我學到的事情之一:「善用系統(尤其是自動化系統),著眼長期」。我學到的事情之二,管理監督的訣竅就是:「信任,但要查證」。
.
【3.亞馬遜如何面對失敗?】
.
貝佐斯在2018年給股東的一封信中提出了「損失高達數十億美元的重大失敗」觀念。,他強調:「亞馬遜還會投入按公司現有規模能接受的試錯,哪怕有時候要繳數十億美元的學費。當然,我們不會輕率進行這樣的實驗。我們會努力確保這些實驗是正確的,但並非所有正確的選擇最終都會產生期待的回報。」
最好的案例之一就是亞馬遜曾經推出「Fire Phone」手機,但遭遇前所未有的失敗,損失高達1.7億美元。但這個失敗沒有讓他們灰心喪志。相反地,亞馬遜汲取了手機失敗的經驗教訓,把經過失敗協理的專案團隊以及相關技能,投入到智慧型喇叭以及智慧型語音助理的開發工作。之後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他們在這兩個全新的領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我學到的事情是:「努力規劃和擬定策略是值得投入的,『結果』可以用來衡量決策的品質,但不要完全拿來衡量成敗。」
.
【4.亞馬遜如何推動創意?】
.
貝佐斯有一個很著名的理論,叫做「兩個披薩小組」。也就是說執行創意的專案小組的人數不能太多,通常是六到十個人,加班的時候只要訂兩個披薩就能夠吃飽。許多的企業都紛紛學這個做法,成立類似規模的專案小組,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卻鬱悶地發現沒有帶來什麼實質的結果。問題往往不是出在專案人數。
真正的關鍵是三件事情:全職,跨領域,集中辦公。發揮創造力必須心無旁鶩的精神投入,深度地沉浸在其中,也要有跨領域的交流碰撞。所以很多公司往往只是從各個部門指派精兵強將,放到同一個專案小組裡就希望會有成果,這顯然是完全行不通的。因為每個人本來就有自己滿檔的工作,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投入這些需要「高度專注力」的創意工作。
我學到的事情是:「兼差打工的心態,不會帶來顛覆式的創新」。
.
【後記:每天都是第一天】
.
加上目前這本書,我讀過了三本關於亞馬遜的書籍。第一本是《貝佐斯傳》,從貝佐斯本人的視角出發,描述他的人生觀和創業決策。第二本是我曾經寫過讀書心得的《跟貝佐斯學創業》,從一位元老級員工在職創業的內部觀點來認識亞馬遜。第三本就是《顛覆致勝》,跟著管理大師從外部的眼光來解讀這個商業帝國背後的管理體系。
我認為,觀察一個偉大企業的運作和理念,時常可以跟「自己」本身連結起來,尤其是當你「把自己當成一家企業在經營」的時候更是如此。
如同貝佐斯知名的「第一天」理論,完全可以適用於我們個人,每一天新的早晨,你是否帶著動力、充滿意義迎接又一天新的挑戰?或者,你默許自己進入了第二天,就像貝佐斯說的:「第二天就是停滯不前,顧客開始覺得你可有可無,接下來就是難以忍受的痛苦的衰退,最後導致公司敗亡。」
一個人會愈活愈精彩,還是愈活愈衰敗?從亞馬遜常盛不衰的企業精神裡,藏著這個問題的答案。
.
【抽獎辦法】感謝 遠流粉絲團
1、抽出「2本」《顛覆致勝》送給閱讀前哨站的讀者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對亞馬遜的管理模式有興趣嗎?為什麼想學習這個管理模式?例如:「我很有興趣,想要知道如何保持創新的能量和成長的動力」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1/3/24(三)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2名正取,2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1/3/25(四)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外部招募方法 在 內外招募方式優、缺點 的相關結果
其方法主要有二種選擇:一個是內部招募,就是從公司內的員工中來選才。 另一個是外部招募,就是從公司外的人來應徵職缺。 以下針對招募方法作一說明:. ... <看更多>
外部招募方法 在 HR 招募必備:7 種多元招募管道分析! - Teamdoor 的相關結果
因此身為人資們的招募夥伴, Teamdoor 特別列出7 種常用的招募管道:官網Career Page、人力銀行、社群媒體、校園徵才、徵才博覽會、獵頭服務、內部招募。 ... <看更多>
外部招募方法 在 外部選拔 - MBA智库百科 的相關結果
外部 選拔(External Selection)外部選拔是指外部具有企業需要的勝任力的人招聘進來並安置在合適的位置上。外部選拔是人員選拔的方法之一,與之相對應的是內部選拔。1、 ... ... <看更多>